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学考试生产管理总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生产管理总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学考试生产管理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一、生产管理主要解决的四大方面的问题(填空题/选择题)

1、生产过程组织,包括生产过程和生产类型,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生产方式等。

2、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等。

3、生产控制,主要是生产进度和质量控制。

4、人-机-环境系统,主要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的合理配合,以提高生产率。

二、生产管理的概念(名词)

生产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有效的利用生产资源,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提供社会需要的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生产管理的范围扩大(1)服务业管理(2)生产系统内部外还包括生产系统设置。(填空/判断)

三、生产管理的内容

按业务系统分为四大部分:

(一)产品开发管理。包括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选择与设计,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管理等。

(二)生产组织管理。生产组织包括生产过程组织和劳动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指:对生产系统内所有的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组织生产过程的基础要求包括: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3、生产过程的均衡性;4、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三)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组织和控制企业生产活动的依据。

(四)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包括生产进度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物质消耗和库存控制,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等。

四、生产管理的原则(重点题)

生产管理的基础职能就是组织,计划,控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指,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资源,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去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产品。

生产管理中经济效益是指如何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能力,做到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数量有保证、按期交货、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精打细算,统筹兼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市场导向原则

1、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向市场(社会)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收益,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2、市场是企业生产的出发点和最后落脚点。3、企业必需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来安排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4、市场的需要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因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必须要建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竞争

意识。5、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场来开展。

(三)科学管理原则。

科学管理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运用符合现代化大生产安排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四)均衡生产原则

均衡生产是指,生产过程要有计划,按比例的进行,克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等现象。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清洁生产是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和环境规划活动中心提出的。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运用到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五、生产管理的任务

第一、企业生产管理必须以企业经济目标,经营方针为宗旨。

第二,企业生产管理必须把合理利用资源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三,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企业生产系统的柔性。

第二节 生产系统和生产管理组织

一、生产系统:

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产品或服务

二、生产系统的功能:

1、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2、成本的控制

3、交货期的保证

4、产品的服务功能

5、创新能力

三、生产管理组织

1、直线制:最早的企业管理形式,它的特点是指挥和管理的功能,由企业的行政领导人执行,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特点:指挥和管理的职能。

一般只适合于产品单一,工艺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

2、直线-职能制

特点:(1)按照企业机制和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和专业管理,厂长(经理)统一指挥和领导。(2)把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直线指挥机构和人员;职能机构和人员。避免了多头领导的问题。(3)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适合中小规模,产品和技术较为简单稳定的企业

3,事业部制(部门化组织结构)

目前国内外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活动,按地区和产品的不同,建立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在总公司的领导下,拥有相应的独立经营自主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优点(1)总公司可以集中精力作重在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2)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便于事业部层管理者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3)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矩形制

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横向管理部门,又有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垂直部门结合起来的组织机构,叫做矩阵制。其特点是具有双道命令系统,小组成员既要服从小组负责人的指挥

,又要接受原来所在部门的领导,这种组织形式适合于大件小批,高新技术等产品或大项目,大工程企业和新产品的开发。

5、虚拟组织机构(高度灵活、扩大化的动态组织结构)

第三节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性

一、生产方式的更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将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

二、生产管理范围的扩大-------服务作业管理和生产系统管理的前伸后延

三、生产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及现代化管理技术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管理手段的计算机化、办公的自动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信息管理系统MIS、物料需求计划MRP,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MS

四、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转换为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使生产计划更易实现。并增加了生产的柔性。

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概念更新,即精益生产,成组技术,并行工程等方法的引入。

2、计划创新,即制造资源计划,批量进度计划,模式生产等的采用。

3、实施创新,即柔性自动化,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运用。

4、控制创新,即准时化生产方式,联机生产管理的实现。

5、组织更新,即柔性多变动态组织和虚拟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第四节 生产管理与企业的发展

一、传统管理阶段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当时生产和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个人经验办事。

二、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初到40年代

三、现代管理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

表现为: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分权制;组织结构上实行柔性动态和虚拟组织;在管理手段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等。

生产管理和企业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生产管理能够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上的保证。而企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管理理论的更新和生产管理方法的改进。

本主题由 破书一堆 于 2010-8-20 11:43 移动评分 收藏0 分享0
→利剑已出,天下必乱,选择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736028.html,,无往不胜→
举报 返回顶部
.


破书一堆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破书一堆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1-10 注册时间2007-8-11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732小时 威望10005 10 所学专业 金钱13378 10 积分10005 精华44 帖子5852 UID2 .

管理员




2#
发表于 2010-8-20 11:35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第二章 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一、什么是生产系统布置?

生产系统布置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

法对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各种物质要素(设备,设施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空间及平面布置,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以最经济的方式和较多的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生产系统布置包括工厂选址,生产单位的配置,厂区布置,车间布置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二、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

1、自然条件 2、资源供应条件 3、产品销售条件 4、基础设施条件 5、技术依拖条件 6、社会环境 6、扩展条件

三、厂址选择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现场勘察阶段 3、确定方案阶段

四、选址的方法

对于厂址选择把汲及的定性因素我们往往用定性方法予以评价,而对定量因素则尽可能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予以处理。

重心法:当产品生产成本中运输占较大比重时,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求得一个最优厂址。

第二节 生产单位的布置

一、生产单位的构成

(一)基本生产单位

指直接从事企业基本产品生产,实现企业基本生产过程的生产单位。

它包括:准备车间:如锻造车间,锻工车间,备料车间等;加工车间:包括机加工车间,冲压车间,铆焊车间,热处理车间,电镀车间;装配车间,如部件装配车间,成品装配车间,油漆车间和包装车间等。

(二)辅助生产单位

指为企业基本生产提供辅助产品与劳务。实现辅助生产过程的生产单位。它包括:辅助车间,如工具车间,模具车间,机修车间,电修车间。动力部门,如热电站,变电站,煤气站,氧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等

(三)生产服务单位,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单位

它包括:运输部门如机车库,汽车库,装卸队等仓库如材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工具库,设备库

试验与计量检验部门,如:中央试验室,技术检查站,中央计量室

(四)生产技术装备部门:指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保证与服务,并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的部门。如:研究所,设计科,工艺科,工具科,试制车间等。

(五)附属生产单位。指生产企业附属产品的生产单位。许多时侯这些生产单位都依附或包容于企业基本生产单位之中,但也有独立出来的。它们的构成可参照基本生产单位但要简单得多

二、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一)企业产品

企业的产品在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生产单位的构成。产品的品种,产品的结构特点,产品的工艺特点 生产规模

(二)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越大,它所需要的生产单位数目也越多,规模也越大

(三)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

协作范围越广,则企业的生产车间组成越简单。

(四)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设备

的技术水平高,数控设备,加工中心等高精设备拥有率较高的企业,其生产单位的组成越简单,反之,则复杂

(五)企业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厂区布置

一、厂区布置的定义

狭义地说就是厂房建筑,设备设施如何安置的相互关系问题,即工厂总平面布置

二、厂区布置的目标

流程的畅通 高效率的使用空间 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劳动效率 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有良好的防污防噪治理三废措施

三、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有利于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安全,环境保护和职工的身心健康

4、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5、尽可能实现布置紧凑,整体协调

6、为企业发展留有余地

第四节 车间布置

一、车间布置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车间总体布置,二是车间的工作地布置

二、设备布置的目标

实现和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合理的设备利用率

生产的柔性

三、基本的设备布置类型

1、产品布置也称按工艺流程布置和对象专业化布置。它是按产品加工顺序来安排各种不同的机床设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水线。这种形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类型,标准化产品,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

2、工艺布置也称按机床类型布置和工艺专业化布置。它是按设备的功能来分类,把同一类型的设备和工作集中布置形成一定的工艺功能,它的优点是非常灵活,设备和工人的负荷率较高,部分设备停歇不影响全过程的生产,但其管理工作复杂困难,在制品的运输距离较长,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

3、定位布置,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产品不动,设备按作业顺序移动,它的优点是加工对象移动较少,节省运输费用,工作程序易于设计和调整,管理也较为简单,缺点是不适用地大批量生产,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序要求较高,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易采用。

→利剑已出,天下必乱,选择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736028.html,,无往不胜→
评分 举报 返回顶部
.


破书一堆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破书一堆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1-10 注册时间2007-8-11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732小时 威望10005 10 所学专业 金钱13378 10 积分10005 精华44 帖子5852 UID2 .

管理员




3#
发表于 2010-8-20 11:37 |只看该作者 生产管理第三章
生产管理第三章



第一节 生产环境

一、传统的生产方式

生产管理的着眼点主要是生产系统内部,注重于单品种,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传统生产管理是以福特制度为代表的,以同步化管理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方式,表现为移动式的装配流水线,亦即所

谓传送带制度,

二、生产环境的新趋势

1、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2、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机制

3、企业经营国际化

4、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化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管理

一、生产过程的构成

根据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对产品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生产过程分为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四部分

二、生产过程的组织要求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的流动在时间是紧密衔接的,连续的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3、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相等或递增数量相等的产品。

4、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灵活,能及时满足市场变化的要求。

5、生产过程的经济性;是指生产过程组织必须讲究经济效益,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

三、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就是按照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所进行的一种分类

区分生产类型的最基本的标志是生产过程中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

根据这一标志可将企业生产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大量生产,其特点是:产品品种少而稳定,生产的每种产品长期重复,每种产品的产量大,工作地长期完成同种产品的一二道工序,专业化程度高

成批生产,其特点是:产品品种比较多,每种产品有一定数量,但各种产品数量多少不等,工作地要负担较多的工序/

单件生产,其特点是:产品品种很多,每种产品的产量很少,工作地要负担很多道工序,很少重复(即使重复也是不定期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单件生产的通用设备多,适应多品种变化的能力强。

四、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一)、工艺专业化原则:又叫工艺原则,它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划分车间(或工段,班组)

优点是:1、比较灵活,能较好的适应产品品种改变的要求

2、便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3、较易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

缺点是:1、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经过的路线长,消耗于运送材料和半成品的劳动量大

2、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停放时间,在制品积压,生产周期长,占用流动资金多

3、增加了各生产单位在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复杂化。

(二)对象专业化原则又叫对象原则,是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生产工艺集中在一个生产

单位中,组成以产品,部件,零件,零件组为对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优点是:1、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运输路线,节约运输人力和运输设备

2、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中断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积压和占用的流动资金;

3、可简化计划、调度、核算等管理工作,还可以使用技术熟练程度较低的工人。

缺点是:

1、难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在产品产量不够的条件)

2、由于工艺复杂,难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3、一旦生产情况发生改变,很难作出相应的调整

五、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

1、顺序移动方式:是指每批零件只有在前道工序全部完工后,才整批地转送到后道工序

这种移动方式多在批量不大和工序时间很短的情况下采用。

2、平行移动方式

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之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继续加工,形成各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加工。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特点是它既考虑了相邻工序上加工时间的重合,又保持了该批零件在工序上加工的连续性,比较三种移动方式可以看出:在顺序移动方式下生产组织工作简易。

三平行移动方式下,每个零件及时的转移到下一道工序加工,加工周期最短,但运输工作频繁。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吸取了前两种方式的优点,消除了设备在加工过程中的间歇现象,但生产组织工作较复杂。

选择零件移动方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为:批量的大小,零件加工的工序时间长短,车间,小组的专业化形式。

批量小,工序时间短时,可采用顺序移动方式;批量大,工序时间长时,则宜采用平行移动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对象专业化的车间、工段、小组,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第三节准时化生产(JIT)

准时化生产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只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生产方式的核心是一个准字

一、准时化生产的目标及构造体系

为实现这个目标,降低成本为基本目标,丰田公司为自己的生产系统设计了以下目标来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

1、零废品 2、零库存 3、准备时间最短 4、提前期最短 5、减少零部件搬运

二、JIT的基本手段

适时适量生产 弹性配置作业人数 质量保证

三、JIT的具体手段

1、生产同步化

生产节拍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2、生产均衡化

平均制造产品,使物流在各作业之间,生产线之间,工序之间,工厂之间平稳,均衡地流动,尽量避免物流的时

高时低。

四、看板管理

本质是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量对所需零部件发出生产指令的一种信息媒介体。

→利剑已出,天下必乱,选择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736028.html,,无往不胜→
评分 举报 返回顶部
.


破书一堆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破书一堆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1-10 注册时间2007-8-11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732小时 威望10005 10 所学专业 金钱13378 10 积分10005 精华44 帖子5852 UID2 .

管理员




4#
发表于 2010-8-20 11:38 |只看该作者 生产管理第四章
生产管理第四章

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所能处理的原材料的数量,它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能所映企业的规模.

一、生产能力计划的特征

1、生产能力计划具有战略特征。

2、生产能力计划具有风险性

3、生产能力定量上的不确定性。受品种结构、设备开动率和管理因素管理。

二、生产能力相关概念

1,设计能力,是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

2,核定能力,是企业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供应和劳动状况等方面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后,原来的设计能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时,重新调查核定的能力。

3,计划能力,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生产条件和能够实现的各种措施效果后,必须达到的生产能力。

三、生产能力的柔性

所谓的柔性是指能力的可变性和适应性

它包括三个方面含义:柔性工厂,柔性生产过程和工人

理想状态的柔性工厂转换产品的调整时间为零,它可以使用可移动设备,可装卸内墙,以及易于装配和重级的生产线,这样的工厂可以实现快速转换。

柔性生产过程也具有快速转换特性,生产线可以从制造一种零件简单方便地调整到加工另一种,并且这种调整成本是非常低的

柔性工人指的是生产工人掌握多种技能和能力,他可以很容易地从一种工作调换到另一种工作。

四、生产能力的核定

1,产出量,比如钢铁、水泥、家电

2,原料处理量,比如,原油

3,投入量,比如航空,医院,零售商店,电话局,电厂。

五,生产能力计算

水桶原理

六、总体生产计划的特点

1,统一考虑生产资源的合理使用

2,是不十分确定的生产计划

3,以抽象的产品概念或某类产品作为计划的单位

4,适用一年内需求呈季节性的生产类型。

七、总产量计划综合平衡的因素

生产任务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劳动力、物资供应、技术准备水平、财务状况之间的平衡

八,数学模

型在实际应用的不足

1,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不是三台设备可以完成的,

2,未考虑其他资源约束

3,单位产品资源消耗系数难以得到

4,单位成本系数实际是一个变量。

九、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要求

1、保证国家计划和订货合同的交货期限

2、尽可能保证全年全月均衡的生产

3、产品出产进度一定要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进度协调衔接

4、要尽可以往前赶

十,总体生产计划在实施中注意的问题(P61)

→利剑已出,天下必乱,选择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736028.html,,无往不胜→
评分 举报 返回顶部
.


破书一堆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破书一堆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1-10 注册时间2007-8-11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732小时 威望10005 10 所学专业 金钱13378 10 积分10005 精华44 帖子5852 UID2 .

管理员




5#
发表于 2010-8-20 11:38 |只看该作者 生产管理第五章
生产管理第五章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即把企业的年度、度季生产计划中规定的月度生产任务及临时性生产任务,具体分配到各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人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1、年季度生产计划和各项订货合同

2、前期生产作业计划的预计完成情况

3、前期在制品周转结存情况

4、产品劳动定额与及其完成情况

5、原材料、外购件、工具的库存及供应情况

6、设计及工艺文件,其他的有关的技术资料

7、产品的期量标准以及完成情况

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和内容

一、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

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由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组成的。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之一就是把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合理的组织协调起来,争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均衡生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企业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交货期均衡地出产产品,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做到有节奏地工作,消除前松后紧,突击赶工的现象。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效益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决策是否正确,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是否过硬。前者主要决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后者主要决定企业能否用较低的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

二、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

1、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

在生产产品或零件数量和生产期限方面规定的标准。

2、编定生产作业计划

将生产计划在时间、空间和计划单位上进一步细分,具体地规定:做什么?谁去做?怎样去做?什么时间去做?

通过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把生产计

划变成全厂职工为了实施计划而互协调配合,紧密衔接的行为

3、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作业准备和服务

生产现场的布置

生产任务的临时调配

鼓励职工的劳动热情

4、生产控制

主要包括: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能力控制,在制品的控制

第二节 流水线加工生产计划

一、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

期量标准也叫计划作业标准。期量标准是对生产作业计划中的生产期量和生产数量,经过科学分析和计算而规定的一套标准数据

流水线生产条件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生产节拍 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等

在制品是指从原材料开始加到到成品合格入库为止,处于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毛坯、零件、部件和产品的总称。

在制品占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具体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有节奏的进行和产品均衡生产所必要的在制品数量。

在大量流水线的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占用可按存放地点,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按存放地点可分为车间之间和车间内部的储备量;按性质用途又可分为工艺占用量,运输占用量,工序间的流动占用量,保险储备量,库存流动占用量,车间间运输占用量,库存保险储备量。

(一)车间内部在制品占用量

1、工艺占用量:是指正在流水线各道工序,每个工作地上加工装配或检验的在制品。

2、运输占用量:是指正在生产线之间运输中的在制品

在机械加工流水线中,它是指在第一道工序前尚未加工的毛坯和零件,在装配车间中,它是指尚未投入装配的零件或部件

3、工序间流动占用量是指在规定的间隔期内,为保证上下工序或生产线正常工作而放置的储备量

4、保险储备量

其目的是为了预防产生废品和工作地发生故障而造成零件供应中断

(二)车间之间在制品占用量

1、库存流动占用量:是保证车间或生产线之间协调生产而设立的毛坯、零部件数量

2、车间间运输占用量

3、库存保险储备量

二、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二是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一)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是由厂级生产管理部门编制的,它根据企业年(季)度生产计划,编制各车间的(月、周、旬)的生产作业计划,包括:出产品种、数量、日期、和进度

编制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分为两个步骤:正确选择计划单位;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作业任务

1、计划单位的选择

流水线生产企业中,编制厂级作业计划时采用的计划单位有:产品、部件、零件组、零件

2、确定各车

间生产任务的方法

编制厂级生产作业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为每个车间正确地规定每一种制品的出产量和出产期

如果各车间彼此之间没有依次提供半成品的关系,那么只要将计划期的生产任务根据各车间的产品分工,生产能力和具体的生产条件直接分配给各车间即可。如果车间彼此之间依次提供半成品的关系,在规定生产任务时就考虑各车间在产品品种数量,出产日期是否彼此衔接,大量流水线生产企业分配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能两种:在制品定额法和订货点法

在制品定额法:也叫连锁计算法,它根据在制品定额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保证各车间生产的衔接

大量流水线生产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重点在于解决各车间在生产数量上的协调配合,这是因为同一时间各车间都在完成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这就决定了期不是最主要的总是而量是最重要的

订货点法:订货点法是根据库存在制品下降到订货点的时间来确定零件投产时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用来安排需求量大的标准件和通用件的生产

(二)车间内部生产计划的编制

主要包括: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日历安排,工段(班,组)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等

三、生产作业计划的动态调整

(一)企业生产分配系统的性质

企业生产销售系统不但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生产部门而且包括: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

库存量是制定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各阶段库存量:在途存货、周转库存、保险库存等

这些存货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企业能够控制,而另外三分之二是由零售商和批发商控制的。

第三节成批生产类型的作业计划

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包括: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和生产提前期

(一)批量和生产提前期

批量是指一次投入生产的同种制品的数量

生产间隔期是相邻两批同种工件投入(产出)的时间间隔。在周期性重复生产任务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有如下关系:

批量=平均日产量*生产间隔期

批量大,则间隔期长

确定批量和生产间隔期通常有两种方式:

1、以量定期法

这种方法就是先确定批量,然后使生产间隔期与之相适应

2、最小批量法,适用于对关键设备和贵重设备的批量决策

3、经济批量法

(二)以期定量法

(三)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侯起到制成成品最后完工的时侯为止其间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产品生产周期的确定

产品生产周期就是每个工作阶段生产周期与保险期之和

(三)提前期

提前期是指产品在各车间投入或产出的日期较成品产

出日期所应提前的天数

二、成批生产类型作业计划的编制

(一)产部作业计划一般只以产品作为计划单位

根据期量标准下达产品的生产批量,以及投入出产的时间,就是厂部计划的内容

(二)车间作业计划

主要考虑的问题是生产能力的平衡,零部件数量上的配套,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资金占用量,所以计划难度较高

(三)作业排序

1、几个工作在一台设备上加工

该式的顺序排列规律是加工工时短的工作先加工

2、几个工作需经过两台设备加工,用约翰逊法如该工时为第一工序的,则最先加工;反之,则放在最后加工。

第四节 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控制是指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产品(零件)的数量和进度进行控制

包括:生产进度控制,在制品占用量控制,生产调度工作

一、生产进度控制

是对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入库为止的全过程进行的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生产作业控制的关键,它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和工序进度控制

二、在制品占用量控制

是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在制品实物和账目进行控制

看板管理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1、它是生产指令, 领货指令和运送指令

2、防止过量生产,过量运送

3、看板是贯彻目视管理的工具

三、生产调度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1、控制生产进度和在制品流转

2、督促做好生产准备和服务工作

3、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供应和设备运行状况

4、合理调配劳动力,调整厂内运输

5、组织厂部和车间生产调度会议,监督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调度决议

6、做好生产完成情况的检查、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

→利剑已出,天下必乱,选择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736028.html,,无往不胜→
评分 举报 返回顶部
.


破书一堆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破书一堆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1-10 注册时间2007-8-11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732小时 威望10005 10 所学专业 金钱13378 10 积分10005 精华44 帖子5852 UID2 .

管理员




6#
发表于 2010-8-20 11:39 |只看该作者 生产管理第六章
生产管理第六章



网络计划技术起源于美国,我国60年代初期引进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统筹兼顾,求快求好求省。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绘制网络图,明确且直观地反映出企业计划任务中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通过网络分析和网络时间值的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以确定管理的重点。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特别适用于一次性的科研生产和工程项目的计划安排。


第一节网络图的绘制

网络图是表达一项计划中的各项任务(作业或工序)之间的排列顺序,相互关系和所需作业时间的图形,它是以箭线和结点连接而成的一种网状图形,一个网络图由活动、事项、线路三要素组成。

事项:也称结点,它是指某一项活动的开始或结束的瞬间,一般用O表示

活动:也称作业、工序等,它是指在工程项目中需要消耗资源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独立工作项目

线路:指从网络始点事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网络终点事项的一条通道

在网络图中可能有许多线路,每条线路所需的工作时间长短不一,其中至少有一条线路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最长,整个计划任务所需的完工时间就取决于该条最长线路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这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叫关键工序

二、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相邻两结点间只能画一条箭线

2、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线路(或闭环路)

3、箭 线的首尾都必须有结点,不能从一条箭线的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来

4、不允许出现没有先行活动或没有后续活动的中间事项即所有的中间事项都必须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始结点或终结点相连接

5、网络图的始结点与终结点各一个,不许出现多个始结点与终结点

6、在绘制网络图时,应昼避免箭线的交叉

第二节网络时间值的计算与关键线路的确定

网络计划技术中的时间值包括: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时差等

一、各项活动作业的时间的确定

活动的作业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该项工作(或工序)所需的延续时间,记在箭线下方

作业时间是计算其他各项时间值的基础,它关系到各结点、各项活动其他时间值的计算和完成整个计划任务所需时间的计算,有两种估计作业时间的方法

(一)单一时间法

(二)三点时间估计法 最乐观时间,最保守时间,最可能时间

(三、关键线路的概念及确定

将总时间为零的各项活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某项计划任务图络的关键线路,它是网络图中时间最长的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各项活动的时间之和,即为整个计划任务的总工期,整个计划任务的完工时间取决于关键线路的时间。

关键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时差用完后就成了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是由总时差为零的关键活动组成的,因此求关键线路首先应在一张完整的网络图上求出各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或最早结束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最迟结束时间),然后

将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相等的活动(即总时差为零的活动)用双线连接起来,即为关键路线

第二节网络计划的优化

所谓优化,就是根据预定目标,在满足既定条件的要求下,按某一衡量指标寻求最优方案,网络计划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时差不断地改善网络计划的初始方案,使之获得最佳工期,最低成本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网络计划优化,即:时间优化,时间-成本优化 时间-资源优化

一、时间优化:是指在人力、原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基本有保证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程项目总工期

(1)压缩关键作业的作业时间

(2)对关键线路上的各关键作业组织平行或交叉作业

(3)充分利用时差

二、网络图的时间-成本优化

时间-成本优化就是根据计划规定的期限确定最低成本或根据最低成本的要求寻求最佳工期

(一)时间与成本的关系

一项工程的总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工程的各项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不能直接计入工程,而需要经过分摊才能计入工程的成本,如各种管理成本等

工程时间的缩短,会引起直接成本的增加,间接成本的减少,这必然会产生一个总成本最低的最佳工期

网络图的成本优化就是要找出成本最低的最佳工期

(二)时间-成本优化的方法

进行时间-成本优化,首先要对全部作业取正常的作业时间,并找出关键线路,工程总工期和相应的总成本

时间成本优化,按如下原则进行:

第一,压缩工期时,应选取关键线路上直接成本率最小的作业,以达到增加最少直接成本来缩短工期。

第二,在确定压缩某项作业的期限时,既要满足作业极限时间所允许的开工限制,又要考虑网络图中次长线路工期同关键线路工期的差额限制,并取两者中较小者。

第三,当网络图不断优化,出现数条关键线路时,继续压缩工期就必须在数条关键线路上同时进行,否则,仅压缩其中一条关键线路的时间不会达到缩短工程总工期的目的。
生产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A) 2、(D) 3、(A) 4、(B) 5、(B) 6、(A) 7、(B) 8、(D) 9、(A) 10、(B)
11、(B) 12、( A ) 13、( D ) 14( D ) 15( C)

1、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的( )、项目计划和项目控制。
A、前期管理 B、中期管理
C、后期管理 D、全程管理
2.( )是整个项目寿命周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A、工程项目重量 B、工程项目进度
C、工程项目目标 D、项目计划
3、生产计划的层次包括( )。
A

、战略层次计划、战术层次计划和作业层次计划
B、线性计划、平面计划和立体计划
C、供应计划、管理计划和销售计划
D、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和日计划
4、设置( )的根本目的是在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为需要的物料提供需要的数量。
A、保险 B、库存 C、仓库 D、检验
5、全面质量管理的( )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
A、计划工作 B、基础工作
C、检验工作 D、技术工作
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
A、“三全一多” B、“三多一全”
C、“三多一少” D、“三少一全”
7、在闭环的MRP完成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将经营、财务、生产管理子系统相结合,形成( )系统。
A、闭环物料需求计划 B、制造资源计划
C、企业资源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8、如果企业专业化方向来定,生产的产品不稳定,专业化程度较低,生产类型属于单件小批生不,则采用( )形式更为有利。
A成组加工单元 B.柔性加工单元
C.工艺专业化 D.对象专业化
9、( )是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它把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一项一项的具体分酉己至U每个生产单位,每个工作中心和每个操作工人,规定他们在月、周、日以至每一轮班中的工作任务。
A生产作业计划 B.物料需求计划
C.产品生产周期 D线性规划
10.JIT的含义是: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和零部件,以杜绝( )生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
A、无效 B、超量 C、高耗 D、重复
11、 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 )原则。
A 工艺专业化 B 产品专业化
C 混合专业化 D 定位布置
12、以下哪一条是项目的特点?
A、一次性 B、重复 C、产出是标准的 D、重复性工作多 E、风险小
13、哪项不属于流程重构的方法?
A、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 B、转变思维模式、改造公司文化
C、借助信息技术 D、从不关键的业务环节入手
14、在制定库存量的决策时,不需考虑下述哪项费用?
A、维持库存费 B、调整准备费 C、订货费
D、固定成本 E、缺货损失费
15、采用经济批量法确定的批量,是指( )。
A 最大批量 B 最小批量
C 总费用最低的批量 D 上述说法都不准确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生产过程包括:工艺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等待停滞过程。( )
2.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 )
3. 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构成。( )
4. 在追加生产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生产者为多生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追加成本,一般只增加变动成本,不会增加固定成本。( )
5. 生产运作能力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 )
6、当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不会增加。( )
7、在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较弱、但是有较优越的制造能力、生产应变能力和销售能力时,采用早进早出的产品整顿与产品组合方式是正确的选择。( )
8、生产能力扩大的时间和规模实际上是相关联的,能力扩大时间滞后于需求的策略称为消极策略。( )
9、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划分,按生产稳定性和重复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 )
10、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

三、简答


1、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物料需求计划是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并且,企业从产品销售到原材料采购,从工具种工艺装备的准备到设备的维修等都要围绕MRP的基本思想,从而形成一套新的方法体系。MRP是按反工艺顺序来确定零部件、毛坯直到原材料的需要数量和需要时间。MRP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活动,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2. 企业制定生产运营战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 企业外部因素主要有: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产业政策
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技术进步
供应市场
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有:
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与各部门职能战略
企业能力

3、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制定一个构思良好的项目计划,以确定项目的范围、进度和费用。项目计划就是要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目标、任务、进度和责任委派作出具体规定和布置,它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4、工作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有几种方法?
答:工作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明确工作任务;
(2) 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
(3) 明确每个劳动者的职责;
(4) 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
四种用于工作设计的方法,即:工作专业化,社会--技术方法,工作内容丰富化,团队工作方式。

5、何谓MTO?它有何特点?
答:MTO是make to order的缩写,是一种

只有订单才能生产的运营类型。具有如下特点:定制化产品、需求难以预测、价格订货时确定、交期很重要,订货时确定、多采用通用设备、多种操作技能人员。

计算题(10分)
某企业年需要物资量为14400件,该物资的单价为0.40元,存储费率为25%,每次的订货成本为20元,一年工作52周,订货提前期为一周。 试求:
(1) 经济订货批量是多少?
(2) 一年应该定几次货?
答:将数据带入EOQ公式:
EOQ = =2400(件)
一年内的定货次数=14400/2400=6(次)

一、单项选择

1、(B) 2、(B) 3、(D) 4、(A) 5、(C) 6、(D) 7、(D) 8、(B) 9、(D) 10、(A)

l、( )是服务型的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的共性。
A、绩效都是通过顾客满意与否反映出来B、都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
C、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 D、产品都不可存储
2.( )是对象专业化的缺点。
A、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在制品 B、一台设备出故障,会影响整个工作
C、在制品管理工作比较复杂 D、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路线较长
3.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
A、生产准备和组织 B、生产计划 C、生产控制 D、生产宣传
4、—般企业的战略分为3个层次,生产战略属于( )战略。
A、职能级 B、部门级 C、企业级 D、联合级
5、新产品的特征有创新性、继承性、模糊性、相对性和( )。
A、拓展性 B、规范性 C、先进性 D、整体性
6、由模拟式移动电话发展到数字式移动电话,从新产品角度看数字式移动电话属于( )。
A、改进新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仿制新产品 D、全新产品
7、( )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的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成品库存。
A、订货组装型生产 B、订货型生产 C、订货制造型生产 D、备货型生产
8、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可能性之一体现在( )。
A、大量生产产品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B、以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缺乏柔性
C、订货过程型生产一般是非常重复的单项任务
D、单件生产品种繁多,生产重复程度低
9、生产过程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相结合的全部过程。
A、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B、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C、投料、加工和成品生产 D、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10、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 )。
A、过程分析和动作分析 B、系统考察和对象研究
C、经济调查和成本分析 D、定新制定和工人抽样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生产过程是把生产要素变成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的过程,这种转换主要有形态转换、时间转换和场所转换。( )
2.因为生产运作对‘企业非常重要,所以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 )
3.工作研究是以企业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o( )
4.新产品必须是企业自行研制的。( )
5.自行车加上变速功能形成的新产品是改进新产品。( )
6.生产过程主要是指企业产品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
7.顺序移动方式适用于批量小,单件工序时间短,重量轻的零件。( )
8、企业流程再造就是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对企业流程进行自动化。( )
9、项目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定的工期、负责人有绝对的权力。( )
10、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的企业,特别是生产大型高价产品的企业。( )
11、对于企业采说,产成品属于独立需求。( )
12、在当今企业中,质量管理主要通过技术管理得以实现。 ( )
13、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
14、MRP主要适用于多级加工流程式生产。( )
15、准时制(JIT)是要通过不断重新规定在制品目标,降低在制品数量,使问题暴露出来。( )


三,简答

1、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 产品的设计质量: 是指计划赋予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以产品的规格来表示, 同时考虑市场的份额、使用规范和服务等基本决策。对同样使用性质的产品, 不同的产品设计质量意味着不同的产品规格。
(2) 产品的制造质量(Conformance quality): 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每个具体产品符合产品规格的程度, 体现了实际生产作业所达到的水准与设计质量要求相符合的程度, 亦即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质量被满足的程度。对同样规格的产品, 由于制造质量的符合性不同,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性能、不同质量的同样规格的产品。
(3) 产品销售服务的质量: 是指使用中的产品能符合预先考虑的销售份额以及维护用户服务等基本决策的程度。

2、 PDCA方法的要点有哪些?
答:PDCA循环由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构成。在计划阶段, 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以及具体的问题, 并对其进行分析, 拟定改进措施计划。开始的改进规模以较小为宜, 计划中的任何变动应记录在册。在检查阶段, 对在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结果进行评估, 考察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符合的程度。在处理阶段, 将所取得的改进绩效做为新的规范程序纳入标准, 进行标准化, 供类似的作业过程参照执行。
PDCA循环的特点

在于改进措施要按顺序进行, 像车轮一样向前推动, 周而复始, 不断循环。每经过一次循环, 要进行归纳总结, 在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新目标, 再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如此循序渐进, 推动质量管理和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3、设备的寿命分几种?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答:设备的寿命是指设备可运行的年限。从不同角度考虑,设备的寿命可以表现为以下4种形式。
设备的物理寿命。也称为自然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无法运行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物理寿命的长短取决于设备的质量高低、使用程度和维修保养的好坏。
设备的技术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由于遭受无形磨损而丧失使用价值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设备的经济寿命。指新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设备年平均费用最低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设备的折旧寿命。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各种磨损,财务部门必需把设备投资逐渐摊入到成本中去,以收回设备投资。设备从购进到其在财务帐簿上价面价值为零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设备的折旧寿命。

4、何谓看板管理?其实施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答:看板是JIT系统中用以作为生产或传件的指示牌,看板管理即指以看板作为生产或传件指令手段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看板管理必须执行如下规则:
(1)看板都必须附在装有零件的容器上。
(2)不见看板不传送,不见看板不生产。
(3)使用标准容器,并按规定装入零件。
(4)不合格不生产,不合格不传送。


5、 简述JIT生产方式的目标与基本手段
答:JIT生产方式的最终目标即企业的经营目的:获取利润。为实现这一目标“降低成本”就成为基本目标。JIT生产方式力图通过“彻底排除浪费”来达到目标。在JIT生产方式中,认为“只使成本增加的生产诸因素”即不会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诸因素。
为了排除这些浪费,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为:适时适量生产(生产同步化、生产均衡化、看板管理);弹性作业人数;质量保证。

6、质量成本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答: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高质量管理所支付的费用和由于质量故障所造成损失费用的总和。它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签定成本、预防成本几个组成部分,区分出质量成本可以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的途径。其意义如下:
(1)明确企业各部门在质量方面的经济责任,可以激励责任单位采取有力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2)促进企业采取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通过质量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使企业明确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和责任单位。促使企

业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寻求和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质量成本的有效措施。
(3)有效地控制质量成本费用,通过对质量成本的划分,可以分别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降低质量成本。
(4)评价全面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要有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有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因而需要有质量成本的资料。
(5)为执行优质优价的方针提供依据。

7、怎样进行产品的选定?
答:产品选定就是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细分对所确定的目标市场选择和决定满足目标市场用户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能占领部分市场并获得赢利的产品。在选择产品时,考虑以下因素:
(1)用户对产品特性的要求,这是选定产品的前提,产品必须具有满足用户需要的使用价值,根据用户使用的目的、爱好等来选定适合的产品。
(2)目标市场的需求量,这和产品选定的密切关系,需求量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根据企业实力预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也是一个前提条件。
(3)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这要依据不同购买力选择不同档次和相应价格的产品。
(4)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选定的产品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进入目标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5)资源供应状况,这是产品能否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
(6)另外还有销售渠道,目标市场的社会环境、企业本身实力等因素,也影响产品选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