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找出下面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天雨墙坏

2、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3、无乃尔是过与?

4、日削月割

5、豕人立而啼

6、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8、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9、人皆得以隶使之

10、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11、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12、汗牛充栋

13、齐威王欲将孙膑

14、鼓瑟而吹笙

15、手巾掩口啼

16、夙兴夜寐

1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8、鱼肉百姓

19、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20、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21、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2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3、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2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25、后妃率九嫔蚕于郊

26、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27、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28、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29、汶水西流

30、曹子手剑而从之

31、操军破,必北还

3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33、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而怒,将扑之。

34、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35、晋灵公不君

词类活用巩固练习答案

1、雨:下雨

2、高:推崇、赞许

3、过:责备

4、日:天天月:月月

5、人:像……一样

6、舟:乘船

7、夜:在夜里

8、木格:用木格

9、隶:像……奴隶一样10、草:在草地露:在露天11、臣:使……称臣12、汗:使……出汗

13、将:使……为将14、鼓:弹奏15、手巾:用手巾

16、夙:在早晨夜:在深夜17、亲:把……当作亲人

子:把……当作孩子18、鱼肉:把……当作鱼肉19、美:认为美20、一:统一21、败:使……败坏22、鸣:使……鸣23、死:为……而死(为动用法)24、乱:叛乱的事情

25、蚕:养蚕26、尊:使……尊贵27、远:远离

28、长:擅长29、西:向西30、手:手拿31、北:向北32、怪:认为……奇怪33、衣:穿雨:下雨34、妻:娶妻35、君:行君之道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是名词,朝庭。“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是动词“朝拜”。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 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左传?哀公十六年》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聊斋志异.妖术》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韩愈《原道》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报任安书》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说苑?贵德》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庄子?盗跖》 三、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这种词类活用现象。译为“使(让,叫)……。”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能带宾语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2.“上来”是()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3.“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4.“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5.“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称代词D名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D助词7.“哎哟”是()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 8.代词包括()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ED代名词代动词 C连词B副词9.虚词包括()D助词E语气词A介词 10.“报告”一词兼()A名词BE动词C形容词D连词 代词D副词11.“和、跟、同、与”兼()A动词B连词C介词 助词E12.下列语句中的“在”不属于介词的是() A我在家B他在黑板上写字C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D他在看书 E 在家要孝顺父母

1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跟”的有()。 A我跟他一起去的B你跟他要C谁跟谁都没关系 E你快跟着我走你抽空跟他谈谈D二、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非常()这里()前后()小()哪里()终于()已经()不()赋予()轰隆()得()大()忽然()简直()才()半夜()除了()很多()勇敢()思想()啊()或许()只好()二万()迅速()进来()仅仅()立刻()热爱()十几棵()喜欢()大约()次()哗啦()下去()斟酌()怎样()起来()晚上()亩()前面()或者()对于()跟()是()三百()美丽()叮当()夏天()鲁迅()我们()批评()的()吧()平坦()有()变化()十分()自己()聪明()从()专家()扩大()缓慢()应该()按照()回来()喂()马上()消失()飞机()许多()简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渐渐))天渐渐冷起来了。2()((过))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1(. ))(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 )6)()你吃了饭再走。(了)((5)我拿着—本书。(着)( )(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努力)((7)他是外国人吗?(吗)())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最)((刚才)(9)他刚才来过。()()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袖珍)((11)房子上面铺着瓦。(上面)()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修一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教学内容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修一特殊句式及词类活 用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之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也)——《烛之武退秦师》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荆轲刺秦王》(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荆轲刺秦王》 (4)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也)——《鸿门宴》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也)——《鸿门宴》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鸿门宴》 (7)亚父者,范增也(……者,……也)——《鸿门宴》 (8)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9)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1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鸿门宴》 (1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鸿门宴》 二、状语后置(又叫介词结构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应“于晋无礼”;应“于楚贰”)——《烛之武退秦师》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于郑伯言”)——《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亡郑有益于君(应“于君有益”)——《烛之武退秦师》 ④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荆轲刺秦王》

⑤秦王购之(以)金千斤(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荆轲刺秦王》 ⑥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荆轲刺秦王》 ⑦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荆轲刺秦王》 ⑧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荆轲刺秦王》 ⑨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荆轲刺秦王》 ⑩贪于财货(应“于财货贪”)——《鸿门宴》 ⑾具告以事(应“以事具告”) ——《鸿门宴》 ⑿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以沛公言具”) ——《鸿门宴》 ⒀长于臣(应“于臣长”)——《鸿门宴》 ⒁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于此得复见将军”) ——《鸿门宴》 三、宾语前置 ①夫晋,何厌之有(应“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②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荆轲刺秦王》 ③籍何以至此(应“以何”) ——《鸿门宴》④大王来何操(应“操何”) ——《鸿门宴》 ⑤沛公安在(应“在安”) ——《鸿门宴》⑥客何为者(应“为何”)——《鸿门宴》 四、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荆轲刺秦王》

词类活用(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 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名词作一般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滕王阁序》)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z ēng 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z ēng 本义是渔网,活用作动词“网起”。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触龙说赵太后》)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称王)。(《荀子?天论》) 遵海而南(向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败楚汉,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史记?项羽本纪》)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代词(通常为“之”、“者”)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原谤》) 以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荆轲刺秦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师说》) 7、 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 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 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 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 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 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 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 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 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 “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 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 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的”。)(不是“取消句子 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 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 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 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 表示宾语前置)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 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 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词类活用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 称代词,他们)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人称代词,他们的)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 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 词,他们的) ⑧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 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 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 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 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 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 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 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 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 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 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 动,受,被) 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 (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第二个风,吹拂;第二个雨,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中“花”是“开花”。 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 (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 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 (二)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用对待客人的方式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译为“用……”, “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其势必不敢留君”势: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向、往……”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 “间至军中”间:从小路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译为“在、当、每……” “时公兵不满百万”时:当时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天天、每天。 (三)形容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 “山多石,少土”多:有许多;少:少有 2、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到尽头 3、前面有助词“所”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高:推崇 4、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轩邈:争高争远 形容词作动词的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奔:飞奔的马。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⑩质于秦。质: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问:见识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2.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欲+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代+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敌:攻击 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以+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仇:报复 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笼:用笼子装 ⑥大楚兴,陈胜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称王 ⑦日将暮,取儿稿葬将+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暮:落山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原:推究 3.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4.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意动用法,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意动用法,把……当作门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意动用法,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

词性和词类活用

词性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一.如何分析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周:周代。泉府:钱府。官:官府。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四种。普通名词如“人”、“妻”、“国”、“天下”、“兵”等。专有名词如“江”(长江)、“河”(黄河)、《诗》(专指《诗经》)、“书”(专指《尚书》)、“刘备”、“戈”等。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例如: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史记?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 “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 ②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 以上是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二)词类..

三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名称的词,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而一般不用否定副词“不”、“没”修饰。 1. 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例如: 人都来全了。 文章不是这样写出来的。 昨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天书。 大会现正在向各位代表征集意见。 ②名词一般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例如: (一桶)水(一道)闪电(两件)衣服(两个)孩子(三瓶)啤酒 ③名词前一般不能加副词,但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加在名词前面。例如: 商店里光人。 书店里净新书。 ④名词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共同组成介词短语,例如: [用毛笔]写字 [向朋友]致意 [从那天]开始 [给老人]看病 [在国内]征集 2. 名词的类型 ①一般名词 一般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般名词不受“不”、“没”等副词的修饰,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 根据名词前面出现的量词,可以将一般名词分为个体名词与集合名词。 个体名词可以计个体量,前面可以受个体数量短语修饰。例如: (一棵)树(两盘)磁带(三头)牛(八辆)卡车(九朵)玫瑰 集合名词不能计个体量,只能用集合量词修饰。例如: (一批)衣物(一些)马匹(一些)青年(一部分)群众(一部分)船只 ②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是表示抽象概念意义的名词。例如: 作风道德境界气氛风尚思想心灵灵感 党性友谊观念想法原因内容形式政治 文化社会革命欲望力量交际裨益师资 修饰抽象名词的量词限于“种”、“点”、“类”等,例如: (一种)观点(一种)境界(一点)灵感(一点)裨益

个别抽象名词可以受动量短语修饰。例如: (一场)革命(一次)苦头(一阵)痛苦(一番)斗争 ③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一般不用量词修饰。例如: 中国北京香港渤海泰山长城 太阳火星地壳国务院葡萄糖酸钙 李白鲁迅钱学森诺贝尔爱因斯坦 中文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 ④时间名词 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例如: 春天秋天春节元旦清明中秋早晨晚上 今年明天周末来年来日刚才今天昨天 课外目前开端开始现在星期天 时间名词是名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 时间名词与量词短语的组合能力较差,少数成员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时间名词除了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外,主要语法功能是作状语。例如: [昨天]我已经检查了三遍啦。 医生建议他[目前]先进行外科治疗,消除炎症。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他[晚上]不到十点钟就睡觉 表示时间的词都是时间名词吗? ⑤处所名词 处所名词是表示地点的名词。 处所名词常用在“在”、“到”、“往”等词的后面,并且能用疑问代词“哪儿”提问,用指示代词“这儿”、“那儿”指代。例如: 近处远处高处低处明处暗处周围附近 学校食堂教室会议室图书馆故宫南京济南 ⑥方位名词 方位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关系的名词。 根据构成成分的不同,方位名词可以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 单纯方位词: 东南西北前后左右里外中内间旁上下合成方位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A、前加型:在单音节方位词前面加上“之”“以”所组成。 之上之下之前之后之里之外之内之中之间 之东之南以上以前以外以内以东以西以北 B、后加型:在单音节方位词后面加上“边”“面”“头”所组成。 上边左边东边南边前边外边里边旁边东面

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词类活用 【编辑】Crazy Urus 【日期】2009-12-23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能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匠人斫削,把它弄小 ..,国王恼火。“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 ..斯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 例如: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带宾语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司马迁《鸿门宴》) ——“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沛公欲王.关中。(司马迁《鸿门宴》) ——“王”前带能愿动词“欲”。“王”译为称王。读wàng。 3.名词带补语 例如:沛公军.霸上。(司马迁《鸿门宴》) ——“军”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驻军。 4.“所”+名词 例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货”粘附在“所”的后面,用作动词,作“购买”讲。 5.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6.名词作句中的谓语 例如: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 7.名词+“者” 例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汇中的名词活用

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汇中的名词活用 1.表比喻:拿用作状语的名词或名词词根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行动的特征,来描绘动作行为的特点、状态,使动作行为更具体、更形象。 词汇如下:板结板实板硬板正板滞被覆笔立笔挺笔直壁立冰冻冰冷冰凉冰清玉洁冰释冰消瓦解波荡波动波谲云诡蚕食草菅人命潮涌川流不息鼎沸鼎立鼎峙鹅行鸭步粉碎风驰电掣风传风发风流云散风起云涌风行蜂聚蜂起蜂拥辐辏辐射鼓胀瓜分龟缩鬼哭狼嚎鬼使神差海涵狐疑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视虎跃龙腾火炽火急火热火烧火燎火烫箕踞鲸吞鸠集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鳞次栉比龙飞凤舞龙盘虎居龙腾虎跃龙争虎斗笼罩虏获脉动蔓延奴役漆黑棋布钳击泉涌雀跃蛇行神差鬼使神出鬼没鼠窜鼠窃狗盗鼠窃狗偷水深火热梭巡兔脱土崩瓦解尾欠尾随尾追席卷星罗棋布星散星移斗转星移物换荫蔽蝇营狗苟鱼贯鸢飞鱼跃云集云散云谲波诡云散风流云消雾散云游蜇居栉比鳞次拳曲犬牙交错油煎火燎油滑表示对人的态度:敌视仇视 2.表动作的方式、工具和材料:用名词或名词词根作状语说明动作进行的方式或动作得以完成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词汇如下:伴读伴发伴生伴宿伴随伴同伴舞伴游辈出笔答笔伐笔耕笔记笔录笔试笔受笔算笔谈笔战鞭策鞭笞鞭打鞭挞冰镇兵谏步行仓储彩绘彩排彩喷彩印漕渡漕运册封册立车裂车载斗量敕封敕建敕造刀耕火种刀削面电陈电传电镀电告电灌电函电焊电贺电汇电解电离电疗电烫毒害毒化恩赐恩准耳闻耳闻目睹耳提面命风闻歌讼歌舞升平根除根究根绝根植根冶光照海运海葬函告函购函授函售函索河运火化火葬伙耕后顾口传口服口试口授口算口述口译口占口诛笔伐力避力持力促力挫力荐力戒力克力拼力求力图力挽狂澜力行力战力争力争上游力主垄作卵生马革裹尸毛纺面陈面呈面访面访面洽面商面试面授面谈面叙面议目测目睹目见目录目送目验目语囊括炮击畦灌枪毙枪击枪决枪杀枪战肉搏筛选舌耕舌战身教身受身体力行手工手记手书手写树葬水葬水磨水运水疗胎教胎生铁打图解团拜团聚信汇刑拘刑辱刑讯刑侦雪藏言传言传身教言教言喻油饰油印字斟句酌钟鸣鼎食 3.表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板书晨炊晨练春耕春花秋实春困秋乏春训春游道听途说道不拾遗冬藏冬储冬眠冬运冬泳冬贮耳语风餐露宿釜底抽薪海底捞月海归后继后起后行虎口拔牙虎口余生家访家居家种效游露宿露宿风餐露营南征北战内定内耗内讧内控内退内外交困内应内应外合盆浴盆栽庭审土产土葬翁中捉鳖宵衣旰食雪中送炭夜不闭户夜战野炊野营野战夙兴夜寐左右逢源 4.表原因:动作的发生是由作状语的名词或名词词根所表示的事物引起的。 词汇如下:病故病弱病逝病退病休仇恨仇杀风干风化水肿水蚀锈蚀 5.表依据:名词或名词词根所表示的事物,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所表示的动作得以进行的依据。 词汇如下:法办法定法冶势不两立势在必行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6.表目的:名词或名词性词根所表示的事物,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所以进行的目

现代汉语词性和专题训练、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词性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等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等。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等)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高一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熟读成诵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古诗文阅读 2013-08-02 08:22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示例 ①项王军壁垓下驻扎(名词+名词) ②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名词+代词)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词+而+动词)

④项王乃引兵而东东进(动词+而+名词) ⑤亦足王也称王(副词+名词)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能愿动词+名词) ⑦置人所罾鱼腹中捕(所+名词) ⑧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做官(名词+介词结构) 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生小羊) 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雨灌溉) ③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架梯子) ④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称霸) ⑤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征收赋税) ⑥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搭台阶) 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表现、显露) ⑧涕出而女于吴(嫁女) ⑨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⑩径匈奴,匈奴得之 ⑾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后面是动词,而两者间又不是主谓关系)1.示例 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表时间)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表方位) 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堂上(表处所)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工具) ⑤至于颠覆,理故宜然按道理(表依据) ⑥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表状况) ⑦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表态度) 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表比喻) 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西望武昌诸山()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④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⑤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⑧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和为动用法) 1.示例 (1)动词用作名词 ①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伏兵。(《左传·曹刿论战》)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措施、制度(《后汉书》) ②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且动词前有“之”或“其”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捕蛇者说》)●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搜捕行动。(《五人墓碑记》)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差失、错误(《学记》)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所见景物(《游褒禅山记》) ③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且动词前有数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