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荐).doc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荐).doc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荐).doc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荐).doc

13.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木内容有哪些?

16.什么是政治统治?其本质是什么?

17.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得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什么是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19.现代政治管理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20.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参与的观点有哪些?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21.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2.什么是政治体系?其构成有哪些纟H?成部分?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揭示国家本质的?

24.国家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内容?国体与政体Z 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5.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26.现代政党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27.什么是政党制度?如何认识资木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28.资木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是什么样的组织?

29 ?政治社团的功能及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有哪此?

30.什么是政治文化?其构成有哪些方血?

31.什么是政治心理?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32.什么是政治思想?它有何特点?

33.政治思想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4.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它有何作用?

35.政治发展的本质内容和根木动力是什么?

36.何谓政治革命?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7.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基木原则?

38.如何选择、运用政治改革的方式?

39?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40.为什么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学的历史任务?

3.

政治哲学复兴

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哪几种政治学说以及如何评价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其他政治学的区分

(或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的变革)

政治关系

2.

政治结构

3.

利益集团的关系

4.

政党

5.民族

6.

民族关系

■ ? ■

冋答

1.

列宁的阶级关系与特定生产关系的四种状态

2.

利益集团的形成基础和特征

3.

利益集团与阶级的区别

4.

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

5.

政治官员之间的关系,政治官员与政治家与公民的关系

6.

不同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7.

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理解

三.

思考题

4.

国际关系的木质是什么,一般存在哪些形式

5.

各种社会存在的政治关系有哪些特点

政治权利

名词

1.政治权利

2.

政治权利的制约

3.

国家权利

二冋答1.

政治权利的特征2.

政治权利的类型

2 3

4 5 6 7

国家权利的特征 4.

国家权利的产生及其基础

5.

国家权利的途径、作用、功能、结果

6.

政治权利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7.

资本主义分权制衡模式都有那些典型类型 三. 笔记思考题

1.

怎样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木质

2.

政治权利的特征

3.

获取政治权利的途径有那些

4.

政治权利有哪些类型

5.

政治权利的作用原则

6.

政治权力的职能

7.

政治权力的分配有哪些形式 政治体系 ■ 名词

1. 国家

2.

国体

3.

政体

2. 国家职能

5.

二. 回答

1.

氏族组织的特点

2.

有关对国家理解的不同观点

3.

国家职能的范围

4.

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

5.

国家消一匸的条件、途径、历史必然性

6.

屮西封建制国家的比较

7.

如何理解福利国家

8.

西方宏观政治学领域流行的国家分类

9.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10.

马克思关许政体划分的标准

11.

人类发展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政体

12.

国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划分原则

13.

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活动的依据和原则 课堂思考 国家的木质

如何看待国家职能的转变 国家消亡的途径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那儿种政权形式

比较屮西封建制国家 国家权利的特点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政治彳亍为

名词

1. 政治行为

2. 政治冲突

3.

政治革命

4.

政治起义5.

政治暴乱

6.马克思从阶级角度分析的政治统治类型。

政治不服从7?

7.政治统治的规律。

政治资源■-?■* ■

&课堂问题。

统治秩序 1.

9.政治统治的基木理论

工具主义马克思主义 2.

10.意识形态与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关系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3?

二. 政治统治的实施方式

回答4?

1.政治统治的类型。

政治冲突的构成基本要素政治管理

L.

政治不服从与政治冲突的区别■

名词

3.1?管理

政治冲突的动因 2.

4.政治管理

政治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原因3?

5.政治领导

政治冲突的功能 4.

6.政治决策

政治冲突的结果二回答

7.1?

政治革命的特征政治管理的饿性质和特点&2?

政治起义的特征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区别9. 3.

无产阶级统治论的建立基础政治管理与经济管理的区别10.4?

政治统治的本质、内容。政治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政治统治 5.

■政治管理的特点

冋答6?

1.政治管理的作用

政策治国的优缺点7?

2.政治领导的过程环节

法律治国的优点。8?

3.政治决策的特征

政治统治合法性获得的来源。9?

4.政治决策的模式

政治统治的方式、特征。10.

5.政治决策的程序与原则

政治统治的类型。11.

6.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

课堂思考

1.

政治管理的含义

2.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3.

政治领导的含义与过程

4.

影响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因素政治参与■

名词

1.政治参与

2.

政治参与方式

3.

政治人

2.制度

5.

制度化

6.

政治参与的制度化

冋答

1.

政治参与的目标、作用、价值标准2.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3.

影响政治参与的两个变量

4.

政治参与的障碍

5.

政治参与的结果和影响

6.

政治制度化的内容和特征

7.

政治制度化的实现途径

政治文化

名词

I ?政治文化

2.

政治社会化

二冋答

1.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2.

决定政治文化变异的因索

3.

政治文化的功能

4.

政治化的特点

5.

政治化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6.

政治化的功能

三.

思考题

1.

政治文化的内涵

2.

政治文化的基木类型

3.

影响政治文化变异的因素

4.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差异5.

政治文化的功能

6.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7.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渠道。

政治发展

一?冋答

1.

政治发展的模式

2.

政治发展的动力

3.

政治发展的问题

4.

屮国政治的发展趋势

社会化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政治思想)【圣才出品】

第二章 政治思想 5.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政治思想的含义 定义 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知 政治思想的含义 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 特性 反映着深层的政治现象的逻辑关系 具有相对独立性 内容结构 政治思想的结构 思维结构 理论层次结构 政治思想的结构 和类型 依据政治思想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划分 政治思想的类型 依据政治思想本身的思维结构和研究方法来划分 依据政治思想内容所反映的统治阶级利益要 求和所维护的统治阶级利益来 划分 发展过程 起源和发展 启示 政治思想的 反映特定的利益要求,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 发展和作用 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 作用 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 政 治 思 想

1.政治思想的定义 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2.政治思想的特性 政治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除具有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外,还具有如下特性:(1)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知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政治现实的理性思考,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政治思想具有政治理性认识的特点。政治思想的理性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识。 ②政治思想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 ③政治思想是合乎逻辑的观念体系。 (2)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政治现象所持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具有明显的利益性。政治思想的利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对于社会共同利益具有不同主张的人们,具有各自不同利益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思想。 ②不同的政治思想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③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 (3)政治思想反映着深层的政治现象的逻辑关系 政治思想不仅是人们的认识现象和精神现象,也是特定的政治现象,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的认识,政治思想与其他社会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对于所有社会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政治的涵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 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受神权”、“天人感应” 托马斯.阿奎那: 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 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 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 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 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麦肯齐(英):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的进程。 2. 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 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一)政治的涵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郑州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政治学原理与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重难点与真题试卷

2019郑州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 752政治学原理(一)与 813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重难点与真题试卷 2019郑大考研752政治学原理(一)复习全析(共两册) 2019年郑州大学考研752政治学原理(一)复习全析(共两册)由鸿知郑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组织教学研发团队与郑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合作整理。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郑州大学考研同学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年郑州大学考研752政治学原理(一)复习全析全书编排根据参考书目: ①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资料旨在帮助报考郑州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郑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为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 适用科目: 752政治学原理(一)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考试重难点与笔记: 通过总结和梳理《政治学原理》(王惠岩第二版)、《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三版)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 Part 2 -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汇编: 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难点,精选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通过研读参考配套详细答案检测自身水平,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并更好地掌握考试基本规律,全面了解考试题型及难度。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名词解释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所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利益关系】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只见的社会联系 【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一个侧面,他指不同利益主体只见以及他们共同利益只见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一面 【政治权利】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的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他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利主体用有的对其他社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利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活动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的利益关系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政治统治】在权利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构建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而构建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换成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利主体与其他政治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只见构建权威与服从关系。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统治行为 【政治管理】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只能,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他是政治权力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是政治社会组织和政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详解版背诵笔记(第一章、第二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详解版背诵笔记 (第一章)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笔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

政治学原理 笔记

[笔记]《政治学原理》教案 教材:《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1999年5月出版。 参考书: 1、《政治科学原理》,施雪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3月出版; 2、《政治学》,梁木生编著,武汉出版社,第一版,2002年3月出版; 3、《政治学概论》,姜安、赵连章、刘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1年1月出版; 4、《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5、《政治学》,吴志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1年6月出版。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政治的概念,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和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 2、理解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3、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 1、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1)把政治等同于或归结为伦理道德。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代表人物有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把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代表人物凯尔森。 (3)把政治视为“权术”、“统治术”。认为政治是为争夺权力和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马基雅维里、韩非。 (4)把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代表人物孙中山、麦肯齐。 (5)把政治解释为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理解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是政治权力的根本问题,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活动及其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根据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大致可归纳为六类: (1) 政治学基本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 (四)、政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2)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3)政治学和法学的关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政治学基础笔记_王浦劬_第二版

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西方政治学开了先河,其理论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为分析对象。这一时期的政治学也被称为古典时期的政治学。 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欧洲封建社会完全处于神权的统治与支配下,政治学成了神学的分支,神权政治学的代表人物是A.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的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 3.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马基雅维利和博丹最早创立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期,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社会实证主义学说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步转向庸俗。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创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 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商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到西周,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这表明当时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统治的合法性和统治手段展开的,它们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春秋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学说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3.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大大禁锢了其他政治学说的发展。儒家政治学说在其长期发展中,逐渐达于精巧和成熟。 4.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除了传统的儒家政治学说,先后传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三大政治学说相激相争,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取得了胜利。 5.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79年后,政治学在中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它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论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程序。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际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有指令方式、压力方式、规约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暴力方式等。政治权力的作用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籍;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 从社会生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接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其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它能够极大的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权利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有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六编 政治发展(下)【圣才出品】

第三章政治民主 一、判断题 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对外经贸2013年研) 【答案】√ 【解析】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这是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之一。 ①政治民主首先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这种自由权利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的。 ②政治民主还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民主政治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而规定任何公民,不管其个体差异如何,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二、概念题 1.民主(四川大学2011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 (1)民主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以特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的,同时,它又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具有阶级性,在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上,社会生产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和阶级利益,因此,在特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民主也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民主常常体现为一种原则、一种价值或一种工作方式; (4)民主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国家形式,民主是一种特定的国家形态和形

式,它不同于其他国家形式之处在于它承认公民在政治上拥有平等的权利,并从制度上规定这种平等的权利能够得到实现。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民主内涵的这些论述原则,民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2.政治民主(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研) 答: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势。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政治民主具有如下特征:①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②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③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④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⑤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⑥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3.政治民主化(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就是政治从专制集权向民主过度,以建立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民主的过程。 三、辨析题

王浦劬政治学原理笔记

政治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政治生活与政治科学 一、人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 1、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禽兽:没有谈政治的能力,以本能存在,不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政治对其太高尚。 天使:没有谈政治的必要,其生存环境超越了政治,政治对其来说太下贱。 人:为了规则,人有谈政治的可能与必要,人生存在世俗世界中,既有协调而又有排斥面,人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排他性,会产生利益纷争,为了延续人类的种族和生存,就需要办法(政治、道德)去解决。 2、马克思对其命题的三个补充 ⒈社会性:把人看成政治动物,不能从抽象的人性去理解,而应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理解。 ★政治关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实。 ⒉历史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凝固、僵化地理解,而只能具体、历史地理解。 ★(宏观→人类)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永远存在下去,它是随国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而产生的具有严格意义的政治,会随着国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亡。★(微观→个体)政治社会化、政治入伍。 ⒊复杂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而应综合、全面地理解。 ★从整个社会范围来说,政治关系的表现可能是较为纯粹的,也可能是较为隐蔽的。★从主体承现者来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政治关系,可能是直接的,但大量是间接的。★从实践活动来说,个人认识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同他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可能是对应的,但也可能是有偏差的。 认识:深刻了解无知 参与:积极关心冷漠 二、政治生活的科学分析 1、政治学学科建构的论辨 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吗? 肯定答案:能像数学、物理一样作出解释、预测。 否定答案:反对理由①政治行为的主观性 ②政治事件的非重复性,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③政治评判的价值倾向性 综合:政治学能成为科学。价值目标的提出:客观根源,价值目标的实现:客观条件,可以找到客观规律,但同时,政治必须考虑人的主观性、复杂性。 2、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定 ⑴道德(→天使)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⑵权力(→禽兽)韩非子:“术异则事异,事异则务变”、“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 ,力也”、“君无术则*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必不可一无,皆帝天之具也”。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⑶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政治的“受动性”政治由经济决定。 ②政治的“能动性”为获得自身利益而介入政治,掌握运用公共权力,掌握政权,分享政权,向政权施压。 ⑷政治: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国家权力来规定和实现权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笔记详细版1234(全)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政治的涵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并且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但其从哲学思辨出发而不是从社会显示出发分析政治,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不能现实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从实然的层次上对政治的解释,但他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因而不能解释政治活动中价值和道德的作用,也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但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略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但他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的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阶级社会中,政治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都有其客观内容,是一门科学。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定义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力图概括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其二,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其三,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圣才出品】

第一章 国际政治 7.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国际政治 1.国际政治的主体 (1)国际政治主体的定义 国际政治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也是国际政治关系的承担者。 (2)国际政治主体的基本特征 定义 基本特征 国际政治的主体 主权国家 类型 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的含义 其他国际政治主体 国际政治的含义 基本含义 基本特征 联系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 利益构成和内容不同 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政治主体地位不同 政治权力关系构成方面不同 政治权利关系方面不同 国际政治

①国际政治主体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要求 利益要求是它们参与国际政治的根本动机与主要目标,利益既是国际政治主体活动的根本动机,也是国际政治主体追求的实质目标。 ②国际政治主体具有特定的行为能力 要求具备参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交往、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并影响其他国际政治主体的能力。 ③国际政治主体具有特定的实体形态 国际政治主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态,而特定的组织形态,是国际政治主体的基本依托。这些组织的形式、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的行为与行为方式,共同构成了国际政治的内容。 (3)国际政治主体的类型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政治主体。 ①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构成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实体单位。按照国际法,作为国际政治主体的国家,必须同时具备四方面的基本要素: a.有固定的领土 b.有定居的居民 c.有统一的政权组织 d.具有国家主权 在这四个要素中,国家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对于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国家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第一,国家主权是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 第二,国家主权是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独立主体的必要条件。

北京大学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题库!!!

北京大学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复习题库 1.怎样理解政治的涵义及其本质? 2.政治的社会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有哪些? 6.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是怎样的?7.研究现代政治学应掌握运用哪些方法?8.什么是政治关系?它包含哪些内容? 9.如何把握利益的内在矛盾? 10.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什么是政治权力?它有哪些特性? 12.政治权力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13.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6.什么是政治统治?其本质是什么? 17.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得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18.什么是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19.现代政治管理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20.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参与的观点有哪些?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21.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2.什么是政治体系?其构成有哪些组成部分?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揭示国家本质的? 24.国家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内容?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5.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26.现代政党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27.什么是政党制度?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28.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是什么样的组织?29.政治社团的功能及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30.什么是政治文化?其构成有哪些方面?31.什么是政治心理?其构成要素有哪些?32.什么是政治思想?它有何特点? 33.政治思想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4.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它有何作用? 35.政治发展的本质内容和根本动力是什么?36.何谓政治革命?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7.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8.如何选择、运用政治改革的方式? 39.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观点有哪些?40.为什么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学的历史任务? 一. 名词 1. 行为主义政治学 2. 后行为主义 3. 政治哲学复兴 二. 回答 1. 什么是政治学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 政治学的学科体系 4.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5. 简述行为主义政治学 6. 学习研究政治学的目的,意义方法 7. 现代研究政治学的技术手段有那些 8. 21世纪我国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三. 课堂思考题 1. 怎样理解政治的含义 2. 政治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4. 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哪几种政治学说以及如何评价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其他政治学的区分

武汉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历年考(精)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考研复习笔记 第四篇政治体系(和国际政治学概论有所重合,大体上掌握即可,属于基本知识范围,有出名解的可能 第二章政党 第一节政党的涵义 一、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西方诸多政治学家给政党下过不同的定义,但都没有完整地揭示政党的含义及其本质。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第三,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纲领。 第四,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二、政党的类型 划分政党类型,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而要从本质上区分不同类型政党,则必须以政党的阶级利益基础作为基本标准。根据阶级利益标准。可以把政党划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鲜明特点。 三、政党的作用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第二节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涵义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利益结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国家政体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1.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主要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 2.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当今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 3.一党制。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这种一党制的一是法世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存在的政党并执掌国家权力。这种制度的典型代表是1989年以前的苏联。 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其典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它正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详细版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政治的涵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并且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但其从哲学思辨出发而不是从社会显示出发分析政治,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不能现实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从实然的层次上对政治的解释,但他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因而不能解释政治活动中价值和道德的作用,也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但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略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但他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的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阶级社会中,政治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都有其客观内容,是一门科学。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定义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力图概括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其二,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其三,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

201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考研分享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 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2013年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名词解释: 1 宽容 (1)宽容的定义:对不同观点的自制与忍让;积极宽容与消极宽容 (2)政治不宽容的后果:《宽容》序言--由于既有规定的不宽容而不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