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案例十: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一、公司概况

华润集团是中国中央企业,是5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之直接母公司其中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华润集团以434亿美元营业额名列233位,较2011年上升113位,进入世界500强中前250强,在79家进入榜单的中国公司(含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华润排名亦由2011年的43位,上升至27位。

(一)、公司发展历程

华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希望能够在香港设立一家企业,以充实党的经济来源,乃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联和行”,总部位于香港中环毕打街。

1948年,“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华润之名,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寓意“中华润之”。同时,还有“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华润扎根香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的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窗口公司。

1975年开始,华润首创“三来一补”,在深圳开展来料加工业务,组织港商参与其中。例如,五丰行从泰国进口绿豆,运至国内加工龙口粉丝,再出口香港市场。1978年,国家计委根据华润的经验,出台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即22条)并上报国务院,7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由此“三来一补”在内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成为内地早期改革开放的重要形式。

1948年成立至1982年,华润一直都是无限公司,以私人名义在香港注册,再通过内部协议,规定私人代国家持股。华润与五丰行、德信行等多家企业仅为行政上下级关系,之间并无股权联系。1983年9月,改制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将下属机构变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万港元扩大到2亿港元。并迁入现址。

1992年拥有了第一家上市企业——华润创业,由此推动华润的公司组织形式由国营公司向国有控股、股份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从1985年至1997年,华润先后在美国、荷兰、奥地利、南非、日本、新加坡、越南、泰国、沙特、阿联酋、澳洲、匈牙利、俄罗斯、加拿大、印尼、马来西亚等地设立了贸易公司或办事处,进行多项投资。有影响的包括:温哥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地产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刚果的森林开采项目,法国的依博表芯生产项目,俄罗斯的芯片研制项目。1997年2月,华润全线结束贸易业务,开始清理关闭海外企业。截至1998年4月,华润海外业务基本结束,目前超过90%的业务和资产都在内地。

华润集团植根香港超过半个世纪,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华润集团从事的行业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医药制造与分销。华润集团是万科和东阿阿胶的第一大股东。

华润致力于在主营行业取得领导地位。旗下的啤酒业务(华润雪花啤酒)-自2005年起销量居全国第一;超市业务(包括华润万家、苏果和原家世界)按营业额计,居于全国第一;地产业务兼顾发展商业与住宅物业,并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2009年6月由华润电力与山西联盛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8亿元,旗下拥有山西兴县、中阳县、临县、石楼县、柳林县、交口县六家分公司,主营业务为煤业、煤化工、水泥等,2010年,企业煤炭年产能将达1350余万吨,2015年,企业煤炭终端产能将超过5000万吨。

2010年4月4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政府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北京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基地。合作的重点是华润通过华润医药全数持有北京医药集团(下称北药)股份,北京市政府转持华润医药三成股份;华润将把医药总部设在北京。

截至2011年底,华润集团总资产达到7,644亿港元,营业额3,365亿港元,利润总额358亿港元,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第346位。

北药去年销售收入达269亿元(人民币,下同),排名仅次于国药集团、新上药集团,在中国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三。北药员工逾1万7千人,控股参股20多家企业,旗下有A股上市的双鹤药业及万东医疗两家上市公司,另有紫竹药

业,还拥有天然药、处方药两个事业部。此外,下辖北药股份、安徽华源、昆山医药、新西北双鹤四个商业流通企业。

华润(集团)的香港总部在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华润大厦楼高50层,曾是香港最高的建筑。华润集团的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宋林。

2012年3月23日,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合资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华润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和49%。

2013年05月10日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以换股方式,每100股华润燃气股份可换取97股华润电力股份,按停牌前收市价计,即每股华润燃气收购价为元,华润燃气之后会被除牌,合并成华润能源控股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Energy Holdings Ltd)。现时华润集团分别持有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64%及%股权。股权架构方面,华润燃气小股东将持有日后的华润能源%股权,华润电力小股东持股比例会由%摊薄至%,华润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士持股比例,由%微升至%。

(二)、企业文化

1、企业愿景

追求卓越发展,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

2、企业使命

与您携手,改变生活。这一使命表达了华润在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中求得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华润人的崇高理想与不凡追求。

3、价值观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华润的核心价值观,是华润文化的基石,是华润人的崇高品质,是华润的建基立业之本。华润倡导全面的诚信观,诚信于股东、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社会。

业绩导向。坚持业绩第一的价值观,追求均衡、全面、高质量的业绩,倡导“没有增长的业务不是好业务、没有业绩的团队不是好团队。”

客户至上。悉心维护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严守商业道德,开展公平竞争,努力提供更为优质、更为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超越用户的期望。

感恩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作“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努力打造“投资者信任、员工热爱、社会尊重、大众称道”的优秀企业形象,成为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4、组织文化

兼收并蓄,无边界沟通,华润致力于打造开放式文化,在简单、坦诚、阳光的组织氛围中,凝聚起华润核心价值观,以此为企业经营之基,规范全体华润人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指引公司活动,塑造公司形象,形成华润人的道德操守。

5、组织氛围

简单、坦诚、阳光。简单,是指在华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简单,同事之间是合作关系,不要有亲疏远近,要一视同仁;坦诚,是指华润同事之间要充满信任、坦诚交流,敢说真话,以诚待人;阳光,是指身为华润人,做人做事要积极、正面,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激励。

6、企业精神

务实、激情、专业、创新。务实是一种工作作风,华润人要脚踏实地;激情是一种工作态度,华润人要永葆激情;专业是一种工作能力,华润人应精于本职;创新是一种工作思维,华润人要敢于突破传统,颠覆自我,努力探索、实践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

7、企业承诺

开放进取,以人为本,携手共创美好生活。这是华润对股东、对消费者、对员工、对社会的承诺,是华润实践自己庄严使命向社会的宣示。

8、经营理念

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

为合理配置资源,形成行业竞争力,华润确立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经营方针。集团在有限领域内建立起相关联的多元化业务,由此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整体业绩平稳增长;而旗下利润中心则以竞争战略为导向,

开展专业化经营,努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地位的专业化企业。华润特色的6S管理体系。6S是6个System的简称,是华润从自身特点出发探索的多元化控股企业管理模式,是华润的核心管理体系。6S将华润的多元化业务与资产化分为战略业务单元,并将其作为利润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6S使华润集团多元化企业管理模式更科学有序,整体管理架构变得更加扁平,管理层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管理信息,有力地促进了总部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战略导向型组织的形成。

(三)、经营业绩

截至2012年末,总资产9393亿港元。2012年末,实现销售收入4046亿港元,经营利润达411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拥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2年排名第233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得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1年在央企业绩考核中排名第7。华润零售、华润雪花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是中国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最低、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

(四)下属公司

中国华润总公司、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是三位一体的结构,旗下所属公司包括: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港交所:0291):主营消费品制造与分销

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港交所:1193)(郑州华润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华润石化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836);华润煤业控股有限公司;亚美大陆煤层气;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港交所:1109):%;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港交所:1313):主营混凝土业务;文化地标投资%(港交所:0674):主营酒楼业务、物业投资、婚礼服务、娱乐事业、特许权费用收集业务及酒店业务(中国广告展览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东阿阿胶两成三股权:主营医药;华润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51%;北京医药集团:主营医药;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主营医药;三九集团:主营医药;万科(深交所:000002、深交所:200002)%;南联地产控股(万科持股%);大同机械(港交所:0118)%;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062);万东医疗(上交所:600065);华润锦华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000810);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70%;汉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海南石梅湾旅游度假区;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泰国长春置地有限公司;德信行有限公司;华润营造(控股)有限公司;华润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沈阳华润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华润物业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国信证券30%;华润营造(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投资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湾体育中心BOT。

二、华润集团6S管理体系

(1)6S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

多元化扩张造成了华润集团旗下业务地域分布广、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母公司管理复杂化的困难局面。在华润集团原有的9大业务类别中,能够较好体现华润“产业整合”理念的行业很少。出去地产、啤酒和纺织,华润根本无力对诸如食品、零售、石化、水泥、电力、微电子等行业产生实质的影响力,“产业整合”更是无从谈起。

华润的扩张有几个核心问题:

1、缺乏合理的母公司管理模式。多元化扩张本身是需要战略型统筹与调度的,而且想把某些用并购手段硬堆起来的产业进行整合必须使用战略管理控制的手法,但华润的管理控制采取的是类似财务管控的模式,与经营的需要形成了冲突。

2、总部功能虚化、弱化。华润在多元化发展中,企业数目迅速增多、业务庞杂、交叉经营严重,这个组织被分为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公司等,机构层次重重叠叠,而且国企没有改革之前,每一级的公司斗鱼相应的行政级别想对应、也与待遇挂钩、非常僵化。

3、总部对子公司的管理,缺乏一套制度平台。当时华润集团多元化的矛盾迅速凸现,集团对实业和贸易的未来发展五明确的战略方向和计划,虽有大规模整合,但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不力,同类业务分散经营。

4、财务管理上问题尤为突出,出现了资金管理分散、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无序、多头担保失控等问题。

华润集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需素提高在市场环境中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继续发展壮大。1999年华润集团6S管理体系营运而生,并在2000年正式使用。几年来,华润的6S管理体系经历了战略化和信息化等创新和改造,逐步提升为包含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等内容的综合管理工具。

(2)6S管理体系的产生

华润集团母公司管理层创建6S管理体系的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第一阶段是6S管理体系的产生阶段。1999年,华润集团提出了6S的制度化构想。这一构想的整体框架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 将集团及所属公司分为业务相对统一的利润中心, 每个利润中心再划分为更小的利润点, 并逐一编制号码, 使管理排列清晰, 进而推行预算管理, 编制管理报表, 相应进行审计和评价考核。

第二阶段是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2003年,在企业集团推进利润中心战略执行力的背景下, 6S将早已萌动的战略管理思想明确体现出来, 并将战略管理作为主线贯穿6S始终, 同时加人两大变化:一是以业务战略体系替代号码体系;二是以战略导向的多维视角完善业绩评价体系, 其中平衡计分卡(BSC)理念的引入是主要推动因素。相应地, 6S的定位也由预算管理和运营控制系统提升到战略管理系统, 从而实现了6S的变革性跨越。这是6S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业务战略体系、全面预算体系、管理报告体系、内部审计体系、业绩评价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

图3-1 6S 的战略化

第三阶段是管理体系的创新阶段。即推动6S 管理报告体系在集团层面基本实现信息化。这样, 一个集成6S 管理体系、战略管理模型和信息系统平台的6S 信息化管理工程为6S 的进一步落实和深人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动力和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6S 其它系统的信息化经用已经有华润集团信息技术部门进行研究开发,其中全面预算体系、业务战略体系和业绩评价体系的信息化试点工作已在一个利润点测试运行,并准备总结推广,而内部审计体系和经理人考核体系的信息化也已经处于起步阶段。

(三)6S 管理体系介绍

6S 体系是将华润多元化的业务及资产划分为责任单位并作为利润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的一种体系, 它以管理会计理论为基础, 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 以评价考核为落脚点, 其目的不仅是解决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解决

构建

集团的系统管理问题。所谓6S, 实际上是个体系(system)的简称,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中心业务编码体系

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 将集团及属下公司按管理会计的原则划分为多个业务相对统一的利润中心称为一级利润中心, 每个利润中心再划分为更小的分支利润中心称为利润点, 并逐一编制号码, 使管理排列分类有序。这个体系能较清晰地包括集团绝大部分资产, 便于集团对每项业务实行实时监控和行业整合, 同时使每个利润中心对自身的管理也有清楚的界定。这样任何一项业务经营的好坏都能明晰反映, 不会因为互相混在一起而使做得好的被做得差的稀释, 也不会因为股权层次差别而使重要的业务与资产被次要的所掩盖。

利润中心编码体系在华润集团得到大力推广。比如在确定一级林润中心时,广告展览公司作为集团二级法人企业,与其它二级公司处在同一个管理层面,只不过是盈利贡献及资产规模相比起来较小而已,但要是按业务性质和资产构成来划分,其将并入华润物业属下管理可能跟为精简高效,同时也符合专业化和重要性原则;在比如华润超市原在五丰行属下,而要重点发展超市零售就要将其脱离食品加工分销业务,提升为专业化的一级利润中心,转由集团直接管理显然更为扁平化;还如在细化一级利润中心业务时,集团财务部要与每一加利润中心协商划分利润点并设计管理报表,不仅要做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甚至还要加上连蒙带骗才能达成管理线条的清晰和管理报表的深入,不过并不表明华润的经理缺乏觉悟,而是在当时多元花经营惯性和业绩文化模糊的大环境下,推行一种全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五无异于一场革命。

2.利润中心全面预算体系

在利润中心分类的基础上,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将经营目标落实到每个利润中心并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每个月的经营上, 这样不仅使管理者对自身业务有较清晰和长远的认识, 还能从背离预算的程度上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预算的方法由下而上, 由上而下, 不断反复修正, 最后汇总形成集团整体的全面预算报告。预算管理对于一个多元化集团企业尤显重要, 如

果没有预算, 集团将难以预计下一个年度乃至今后几年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也就不可能在资金安排、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

3.利润中心管理报告体系

在利润中心全面预算体系的基础上, 每个利润中心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管理报告, 格式和内容由集团财务部统一制定并不断完善。其中的报表不是对外的财务会计报表, 也不一定包括一些非常复杂的、必须适应会计原则而进行调整的会计账目, 它是一个相对明晰、直接的报表, 甚至不需要附注就能理解。管理报告每月编制一次, 包括每个利润中心的营业额、损益、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成本费用、盈利能力、不良资产等情况, 并附有公司简评。各利润中心报表汇总完毕后按行业进行分析, 最终成为集团的管理报告, 由此解决了集团以往财务报表对于概括并难以适应管理需要的问题。

(四)利润中心内部审计体系

1.体系内容

预算的完成度、管理报告的真实性以及集团统一管理规章的执行情况, 都需要通过审计进行再认定。集团内部审计是管理控制系统的再控制环节, 集团通过审计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 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

2.体系运行

监测战略管理的细化及执行。事迹按6S管理要求,检查利润中心在集团宏观战略的框架下,细化了的产品、地域、营销、人才等战略情况,并监测有关战略的执行情况及进度,促进集团的宏观战略在微观上得到落实、避免大的偏差。

维护6S管理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事迹以审阅、抽查、复算、分析等方法,对财务原始数据、6S管理报告编制过程及相关资料进行检查,披露其中的问题及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促进预算管理的层层落实。有的利润中心特别是有的基层利润点及新并购单位,对预算重视程度不足;另外由于考核激励与预算完成情况挂钩、预算管

理中的认为因素对预算的客观合理性带来影响,从而审计角度对预算管理的检查审阅,可以起到帮助预算的推行的良好作用。

(五)利润中心业绩评价体系

预算执行情况需要进行评价, 而评价体系要能促进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各利润中心均有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度身订造的评价体系, 主要对财务、顾客、运营、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每一个维度下再根据各行业的不同情况细分为能反映该利润中心经营业绩及总体要求的许多关键业绩指标, 其中有些是量化指标, 有些是非量化指标, 目的是要做到公平合理, 既可以兼顾到不同行业的经营情况, 又可以促进业务改进提高, 加强企业管理。集团根据各利润中心业务好坏及其前景, 决定重点支持单元, 同时根据业务发展方向统一决定资金使用和派息政策。而利润中心非经营性的资产转让和会计政策的盈亏调整, 则不能与经营性业绩混在一起评价, 仅视具体情况在奖惩时适当考虑。(六)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

经营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责任人, 从而考核也要落实到利润中心经理人身上。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主要从业绩评价、经理人标准两方面对经理人进行考核, 据此得出利润中心经理人目前的经营业绩、工作表现、发展潜力、能够胜任的职位和工作建议。根据考核结果, 进一步决定对经理人的奖惩和使用。

围绕6S管理体系的建设, 集团还做了一些完善和配套工作, 如将集团职能部室设定为服务中心, 建立服务中心考评体系, 以考评促进用人制度改革等。集团董事会下设的6S管理委员会作为6S管理体系的组织领导及监督执行机构, 负责落实这一体系各方面的工作, 并根据执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6S管理体系中的利润中心评价体系和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 是华润一级利润中心年度业绩评价、考核与奖励的基本依据, 对推动华润集团的业务重组, 形成和完善其战略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华润集团6S管理体系的分析

6S管理体系强调战略导向。这一体系以战略为起点, 涵盖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检讨等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一方面, 业务战略体系负责构建和确定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体系负责落实和分解战略目标, 管理报告体系和内部审计体系负责分析和监控战略实施, 业绩评价体系和经理人考核体系则负责引导和推进战略实施。另一方面, 战略还要细化到关键成功因素, 再进一步追溯到关键业绩评价指标。因而, 驱动关键业绩的评价指标紧扣战略导向, 评价结果则检讨战略执行, 同时决定整个战略业务单元的奖惩, 通过有效奖惩推动战略实施, 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而使成为真正的6S管理控制系统。

华润集团的6S管理体系实质上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管理控制系统, 其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6S管理体系的6个S实际上是与管理控制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相对应的, 业务战略体系和全面预算体系属于战略计划子系统的一部分, 管理报告体系和内部审计体系共同组成了信息与沟通子系统, 业绩评价体系和经理人考核体系则分别对应业绩评价和激励子系统。业务战略体系是在集团总体战略、利润中心经营战略及其战略规划前提下进行的战略规划分解。战略规划的分解就形成了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既是管理控制系统的起点, 又是战略实施的依据。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的设计包括对会计信息系统和业务统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报告系统。当然信息的可靠性对战略的实施也很重要, 因此还需要设计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的信息审核系统,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输进去的是垃圾, 输出来的也是垃圾”的情形, 从而误导决策。

华润集团6S中的内部审计体系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如果不对管理者战略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 并且将评价结果与管理者的激励相挂钩, 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 战略执行就会既缺乏动力, 又缺乏压力, 对于公司而言, 战略就难于得到有效执行, 战略目标就难于实现。业绩评价体系和经理人考核体系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6S管理体系强调系统整合。业务战略体系和全面预算体系相互结合构成了战略计划系统, 它为战略实施及其控制提供了依据和前提。全面预算体系主要是从财务方面确定了战略目标实现的控制目标业务战略体系则还包容了全面预算体系所无法涵盖了的非财务目标。管理报告主要是为战略实施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信息与数据没有信息与数据的输入, 战略实施可能会失去控制, 管理者就会难于决策, 业绩评价就难以进行。内部审计体系主要是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为信息与数据的质量会影响控制、决策和评价的质量。对经理人的考核是为管理者实施战略和控制战略实施提供动力和压力, 没

有它就会影响管理者实施战略和控制战略实施的效果效率, 奖金计算及其分配必须以业绩评价结果为依据和前提。管理控制系统要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取决于在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注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6S不是单项职能的简单汇总和无序集合, 其独特之处正在于其形成了一个紧密联接、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 是一体化的有机组合。如果借用战略的语言来说, 其竟争优势正是来自各项S的相互适应和相互支持, 来自于各项S组成的整体系统, 因而6S比单项更加有效。

6S管理体系强调信息支持。信息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起支持性的作用。Simons(1995)认为, 管理控制系统就是基于信息的系统, 没有信息,管理者就无法实施战略和控制战略实施。正因为如此,

华润集团强调了管理报告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构成6S管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 华润集团注意到了要使管理控制系统真正成为“最佳实践”, 还需要依赖于信息平台的建立。这也正是大型企业或者企业集团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新经济时代下, 要求企业对下属各单位的管理者进行充分自由的授权, 以便于能够对外部环境做出灵活迅捷的反应。但是, 授权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不加控制, 对于母公司而言, 还需要对授权进行相应的控制, 这就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进步是应对环境挑战的利器。这就要求企业集团要关注信息技术, 将企业的各项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 形成支持有效管理的信息集成环境, 消灭“信息孤岛”, 为管理者实施战略和经营决策实时、准确提供信息,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三、结束语

战略导向的管理控制系统模式是帮助管理者实施战略,实现战略目标的一项有力工具。这一管理控制工具所具有的特点对于现时期的我国企业集团不无启示意义

(1)管理控制系统要以战略为导向,要求所有的管理控制活动都要围绕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战略要求和子公司自身的战略定位进行。现时期的我国企业集团并不缺乏好的战略,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战略执行机制,企业集团的各项管理活动并不以战略为核心,往往是实行“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比如预算编制不以战略目标为依据,业绩评价不以战略目标实现为前提等,业绩评价结果与管理者的奖金并未真正挂钩(池国华,2005)。

(2)管理控制系统要以整合为核心,要求管理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以形成合力。现时期的企业集团要么单纯强调单一管理方法的全面性,要么盲从众多产品的供给而热衷于管QT_具的更新,忽略了各种方法

之间的逻辑性和兼容性(王斌、高晨,2004)。其结果往往是,企业集团用以管

理的方法功能重复和支离破碎,甚至相互矛盾,无法形成完整的战略实施整合框架,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3)管理控制系统要以信息为基础,要求借助于信息平台对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给予有力的支持,重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现时期的企业集团往往缺乏信息化意识,即使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其管理信息化的观念也很落后,表现在只注重生产信息化而不重视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或者注重管理信息化建设,但关注的是单项业务的信息化,其结果是没有形成支持有效管理的信息集成环境

集团化企业薪酬管理模式与方法(含薪酬管控模式、子公司高管薪酬管理)

集团公司的薪酬管理模式与方法[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集团公司与分支机构的组织关系及管理模式,及由此衍生的集团公司内部薪酬管理的原则及管理方法。 [正文] 集团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契约或协议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关联企业、协作企业以及母公司内部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等非法人单位组成的。 从管理的一般逻辑来说,集团总部与分支机构的经济关系决定了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而集团公司薪酬管理模式取决于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因此,在探讨集团公司的薪酬管理模式前,首先需要了解集团公司的组织管控模式。 一、集团公司的组织模式 集团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由于法律形态、组织结构、控股模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控模式。 (一)根据法律地位的不同,集团公司一般表现以下法律形态 1.总公司+分公司模式 分公司是与总公司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许多大型企业的业务分布于全国各地甚至许多国家,直接从事这些业务的是公司所设置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这

些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就是所谓的分公司。而公司本身则称之为总公司。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虽然同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有些类似。但分公司的法律地位与子公司完全不同,它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分公司是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虽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样,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因为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母公司+子公司模式 世界各国对母、子公司概念的法律规定和解释不尽相同。例如,按照《美国模范公司法》的规定,若某一公司的一类股份中,至少有90%已公开发行,并且售出的股份为另一家公司所拥有,则前者为子公司,后者为母公司。日本则规定,如果某公司拥有另一公司半数以上之股本,则前者为母公司,后者为子公司。我国理论界通常认为,所谓母公司,是指拥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能对另一公司实行实际控制的公司,与此相对应,其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为另一公司所控制的公司即为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重要区别。 一般来说,如果母公司控股比例达到50%以上,称为“绝对控股”;如果子公司的股东较多,其中母公司控股比例在所有股东中最高但又不超过50%,称为“相对控股”。 (二)根据集团公司内部组织机构模式的不同一般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指母公司实行总部集权控制,按职能划分为若干职能部门,母公司通过职能部门对下属经营单位(分公司、子公司)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处于创建初期的生产经营型的母公司往往采用这种形式。但是由于过于集权的组

华润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

投资管理办法 二○○二年元月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管理办法 为了实现“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和发展,把华润建成在主营行业有竞争力和领导地位的优秀国有控股企业,并实现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的历史使命,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合理分配资源,健全和完善集团投资管理体制,客观评价项目,促进投资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一级利润中心及其控股公司进行的投资活动。 第二条本办法所述投资活动的形式包括新建投资项目和收购、兼并等资本项下的经济活动;己有业务因扩大规模而需再注资也包括在内。 第三条投资活动的基本目的在于顺应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集团业务分布,不断提高资产质素与盈利能力,保持连续健康发展,实现集团在不同 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第四条集团的投资活动要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行业战略:集团业务的有限度相关多元化与利润中心的高度专业化; 区分香港主业与内地主业;努力成为行业领导者;在发展中调整,以 新业务带动发展;形成多元化的相关优势和协同作用。

地域战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在保持香港业务稳定的基础上利用 资金优势、体制优势与桥梁优势拓展内地业务,投资内地,在未来五 年内再造华润。 财务战略:执行稳健的财务政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资金优势; 利用有限责任分散风险,建立稳固防火墙;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审计 功能。 人才战略:广纳人才,内部培养提拔为主;建立目标文化;深入持久 地改革机制;加强培训、沟通,加强团队建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与员工价值最大化的统一,形成“大华润”。 组织战略:统一调动资源,形成主业,形成统一的管理方式;由集团 负责管理战略发展、负责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免与提拔、负责财务政策 的制定与资金调配、负责预算审批与评价考核、负责内部资源的调配、 负责对外形象宣传;集团要更精干,利润中心要更具竞争力。 第五条一级利润中心及其控股公司的投资活动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有利于在自身所处的行业内提高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盈利能力。 严禁投资与自身业务或发展方向无关的项目。 第六条集团严格依据业务分类对各一级利润中心分配资源来支持其投资活动。即: 1.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明星类业务,在符合投资条件情况下尽可能满足 投资需求,以加速发展。 2.配以必要资源支持现金牛类业务,维护其市场地位与盈利能力。

财务管控的三种具体模式

集团管控的三种具体模式 2011-06-10 10:43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打印|收藏| 字号 分享到:. 根据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可以把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而划分成“操作管理型”、“战略管理型”和“财务管理型”三种管控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特点: 1.操作管理型: 总部通过总部职能管理部门对下属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管理。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总部保留的核心职能包括财务控制/战略、营销/销售、新业务开发、人力资源等。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 2.战略管理型: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要求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最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运用这种管控模式的典型公司有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 3.财务管理型: 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每年会给定有各自的财务目标,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

集团管控模式研究分析报告

东浩集团管控模式报告 一.集团管控模式介绍 1.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集团这种现代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在欧美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形成。随后这 种企业群体形式遍及世界,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扩 张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大集团、大企业借助其 巨额的资本实力、先进的技术力量、庞大的组织架构、一 流的治理水平以及多元的文化背景,差不多对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阻碍。 为了加速从打算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在20世纪80年 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当时要紧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形成 了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治理的企业集团的雏形。进入20 世纪90年代后,通过国有资本授权持股等方式,我国组建

了一批以产权、技术和产品等要素操纵为特征的、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然而,由于受传统打算经济的阻碍,我国企业集团在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现象,如只注重规模的扩张而忽视总体效益的提高,过渡多元化导致企业核心业务逐渐削弱,在一些地点还存在相当严峻的政府行政干预和“拉郎配”行为,集团内部治理体制不规范而难以发挥整体组合功能等。 东浩集团也是在上海九十年代后期组建大集团的背景下,由上海市政府和外经贸委牵头组建的通过行政关系统一治理的企业集团。成立五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系支持下,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然而与此同时,集团也存在着国有集团公司所普遍存在的过度多元化而核心业务不突出、业务组合政府行为色彩较重等特点。随着对这些问题认识的加深,外经贸委提出了重视“资本运营和资产经营”的指导思想。“资产经营”,也就对现有的集团资产——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如何进行“经营”,那个地点包含了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方式、公司内部的治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华润集团65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华润集团65 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2.华润集团及其多元化产业战略 2.1华润集团及其发展历程①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集团”或“华润” )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企业,迄今已有72 年的历史。1938 年,周恩来委派人员到香港创立了“联和行” (Liow&Co.) 。1948 年,联和行进行了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 。从1952 年起,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华润公司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1983 年,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向实业化转型。20()1 年,华润集团提出了面向内地,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清晰主业,加强战略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以实业为核心的非相关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 目前,华润集团有6 家香港上市公司,7 个战略业务单元(SBU) ,15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的6 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润创业(HK291) 、华润电力(HK836) 、华字I 习置地(HKllOg) 、华护l 习微电子(HK597) 、华润燃气(HKll93) 和华润水泥(HKI313) ,其中5 家属于战略业务单元〔SBU) 。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目前在内地有6 家上市公司(华润三九、阿胶、双鹤、万东、锦华、万科)。华润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截止2()()9 年底,华润集团总资产4,169 亿港币,营业额达1, 6()7 亿港币,员工达30 万人。 2.2华润集团的多元化产业战略华润集团在多次业务转型中,逐步确立了组织的整体战略,即:“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 。这一整体战略包括以下两点: l) 行业战略:业务逐步聚焦于资源和消费品。华润的现有业务大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如:零售、饮品、食品、药业、纺织、地产、电力、燃气、水泥、化工、微电子等行业。 2)竞争战略:主营行业要有竞争力和领导地位。华润集团要求各专业化的利润中心必须要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华润集团现有业务中己经有多个利润中心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比如:华润雪花 啤酒己经成为国内啤酒行业的龙头,连续三年实现全国销量第一。华润零售业务在门店数量和规模上也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连锁企业。华润电力己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五大独立发电企业。 2.3华润集团在扩张中遇到的管理问题华润集团多元化扩张使得其产业跨度非常大,并且业务关联度低,分子公司众多,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其整合与管理困境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2.3.1 多元化业务无序发展在华润由贸易业务多元化逐渐演变为实业多元化的过程中,企业数目迅速增多、业务庞杂、交叉经营严重,整个组织被分为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公司以及以下若干层孙公司,机构层次重重叠叠。例如很多子公司都经营房地产和酒店业务,相同行业的企业不断在各个子公司重复出现。 2.3.2 对下属子公司管理控制弱化由于没有形成内在的集团化的管理控制模式,管理控制弱化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财务管理上,财务管理分散、子公司财务信息、失真、投资和担保失控、同类业务分散经营等。针对这些问题,华润开始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财务管理,但是核心是包干式资金管理,集团公司仅仅是制定基本规定约束下属企业“不准代开信用证,不准放账,不准对外担保” ,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①。因此,到底是采用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是采用战略规划型管理,还是采用战略控制型管理,或者财务控制型管理,这些问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含华润案例)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 水晓丽 目录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 (一)财务管控型 (二)战略管控型 (三)运营管控型 二、集团现状分析 (一)现有业务介绍 (二)现有管控模式 (三)公司总体战略 三、案例分析:华润 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 (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 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 (二)人力资源管控 (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六、结语

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集团管控中的财务职能

集团管控中的财务职能 仁达方略认为:在选择集团管控模式时,可以具体分析集团各具体职能的不同类型,以做出综合选择,这里以财务职能为例。 (1)典型的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 在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中,集团的下属单位受到总部的控制较为强烈,这种类型的财务职能优点、缺点和关键问题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的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资料来源:仁达方略数据库) (2)典型的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 在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中,集团的下属单位受到总部的控制较为微弱,这种类型的财务职能优点、缺点和关键问题如图2所示。 关键问题 优点 缺点 对战略更好的实施、控制与协调 各分部能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减少投资盲目性,经营风险降低 便于衡量分部的经营状况 财务控制统一一贯 对集团战略与财务计划的制定, 分部缺少参予 分部间有冲突,总部的协调复杂 总部管理费用高 各分部业务是否联系紧密,集中 是否利于形成规模优势? 总部的管理控制能力是否够强?

图2 典型的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资料来源:仁达方略数据库) (3)典型的混合型集团的财务职能 在集权型集团的财务职能中,集团的各下属单位受到总部的控制程度是不同的,这种类型的财务职能优点、缺点和关键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典型的混合型集团的财务职能(资料来源:仁达方略数据库) 关键问题 优点 缺点 分部经营者是否受到足够充分的 法律制约与利益制约? 是否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经营 者与财务管理人员,从而保证所 有分部的需要? 资金在集团范围内难以统筹和低 成本地利用 难以很好控制分部对外投资,风 险大 易形成小而全,资源利用效率低 各分部缺乏协同 分部灵活性强,便于及时把握投 资机会 分部管理人员积极性高 总部管理费用低

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案例十:华润集团业绩管理评价 一、公司概况 华润集团是中国中央企业,是5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之直接母公司其中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华润集团以434亿美元营业额名列233位,较2011年上升113位,进入世界500强中前250强,在79家进入榜单的中国公司(含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华润排名亦由2011年的43位,上升至27位。 (一)、公司发展历程 华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希望能够在香港设立一家企业,以充实党的经济来源,乃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联和行”,总部位于香港中环毕打街。 1948年,“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华润之名,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寓意“中华润之”。同时,还有“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华润扎根香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的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窗口公司。 1975年开始,华润首创“三来一补”,在深圳开展来料加工业务,组织港商参与其中。例如,五丰行从泰国进口绿豆,运至国内加工龙口粉丝,再出口香港市场。1978年,国家计委根据华润的经验,出台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即22条)并上报国务院,7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由此“三来一补”在内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成为内地早期改革开放的重要形式。 1948年成立至1982年,华润一直都是无限公司,以私人名义在香港注册,再通过内部协议,规定私人代国家持股。华润与五丰行、德信行等多家企业仅为行政上下级关系,之间并无股权联系。1983年9月,改制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将下属机构变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万港元扩大到2亿港元。并迁入现址。 1992年拥有了第一家上市企业——华润创业,由此推动华润的公司组织形式由国营公司向国有控股、股份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江苏现代:集团化转型时期-城投公司如何选择管控模式

集团化转型时期,城投公司如何选择管控模式 城市投融资部葛芳芳 【摘要】 在国家加大对地方政府各类投融资平台治理整顿的背景下,平台公司出现了战略控股和金融控股两种集团化趋势。原来普遍采用的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模式对于这些拥有庞大资产规模和复杂经营方式的集团型企业已不再适用,而必须代之以新型的集团管控体系。本文结合城投行业的特点,对财务管控、战略管控和操作管控三种典型模式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适用性以及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和途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正文】 一、治理整顿的大背景下,投融资平台出现了何种趋势性变化? 在治理整顿的大背景下,目前最受热议的政府融资平台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两个趋势性的变化,变化之一是“战略控股”方式逐渐成为政府融资平台转化的主流方向,变化之二是部分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开始构建“金融控股”平台。 1、战略控股趋势。通过全面的股权投资和资产经营管理,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和分工协作,共同实现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战略意图。融资平台在目标定位、功能发挥、发展方向上呈现领域综合化、分工协作化、市场化经营的趋势。 2、金融控股趋势。地方政府整合地方性金融资源的融资潜力,通过地方性金融资源集聚方式构建“金融控股”平台,并形成与“战略控股”相互呼应的格局。 无论是战略控股还是金融控股,都是投融资平台集团化的显著形式,都是为了摆脱单一业务或职能所带来的困扰。 二、投融资平台的关键管控维度有哪些 对于投融资平台来说,实现集团化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条路径。更重要的是在集团化以后,如何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尤其是集团化管理水平,以实现对主业以及其他多元化投资单元的管理和控制。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投融资平台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绝大多数的平台普遍存在公益性和盈利性配比合理的业务结构、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的问题。即使一些走在前列的平台也由于缺乏必要的集团管控和整合,不能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经济效益难体现。 基于业务与组织特性,围绕融资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投融资平台至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管控维度:战略管控、投资管控、资本运营管控、人力资源管控、审计管控等。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在参与市场全球化竞争过程中,为追求规模效应和创造"百年品牌",我国的集团化公司或隐性或显性地以"做强、做大、做久"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产业的增多,必然产生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问题,说简单点,就是集团对所属人、财、物、战略、经营等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即管理深度和范围问题--集权和放权的问题,而其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对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对集团化公司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如何发挥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将灵活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是近几年集团化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感到棘手的问题。 "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是我国大部分集团化公司的"诞生模式"。这些集团公司的发展源头往往是以一块产业起家,在实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后,面对极具诱惑的广大市场,或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快速形成集团公司。而面对规模庞大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这些问题可以主要归纳为两种现状: 一种情况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由集团总部制定"一刀切"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产生的问题是"一抓就死",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另一种情况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盘点,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调配和规模效应。本文结合我们我们十多年集团化公司的实践,以典型的"集团公司-次集团公司-三级公司"的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华润集团战略管理的分析及建议

华润集团战略管理的分析及建议

帮助“大象跳舞”的集团战略管理体系 ——华润集团战略管理的分析及建议 对华润北药的集团战略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为加强并购后的各子公司或者核心利润中心 的协同效应,实现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之间信息和资源共享,建议采用集团整体战略管理模式,或者采用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加子公司战略控制模式。 二.提升关键分部公司独立战略管理能力。 三.通过连锁董事会的方式实现各子公司或者核 心利润中心的经营协同效应。 四.建立战略规划班子(Strategic planning staff): 有条件的子公司实现战略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子公司由集团战略管理机构帮助导入、实施战略规划。 全文摘要 一.集团战略管理体系是决定集团中长期绩效的 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为,它包括环境扫描(外部和内部)、战略制定(战略或者长期规划)、战略实施以及评估和控制。

◆前言 集团战略管理体系是决定集团中长期绩效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为,它包括环境扫描(外部和内部)、战略制定(战略或者长期规划)、战略实施以及评估和控制。现在很多大医药集团都很重视战略管理,一项公开的研究表明:进行战略管理的医药集团绩效要强于不进行战略管理的医药集团,实现集团组织的战略、结构、流程等与周围环境相匹配对集团公司绩效起到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中国医药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国内医药集团现状、发展趋势研究 一.当前制药工业板块分散度高,行业集中度低, 但当前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刺激还是行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都在促使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式格局。

二. 当前的商业分销板块与制药工业板块一样, 行业分散度高,但随着商务部接管医药商业,大分销集团势在必行,将向全国龙头或者区域龙头集中。 三.另外,国内的医药集团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 体制,与欧美截然不同的监管环境,制药业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 目录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 (一)财务管控型 (二)战略管控型 (三)运营管控型 二、集团现状分析 (一)现有业务介绍 (二)现有管控模式 (三)公司总体战略 三、案例分析:华润 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 (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 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 (二)人力资源管控 (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六、结语

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华润集团公司战略管理部

2009年2月 17日星期二 目录 【华润】 华润电力广西建华南最大燃煤电厂 【零售】 扩内需效应内地一月零售增二成四 沃尔玛明确2009全年主题:降价 马莎集团中国首家“绿色工厂”落户合肥 【电力】 全国1月发电量下降12% “电煤第二单”落地 中国启动6风电基地建设 华能上安电厂6台机组脱硫设施投运 鲁北企业集团与大唐集团公司实现战略合作 【啤酒】 啤酒行业借力世博抢滩上海 2008年广东啤酒市场透视 【地产】 全国房价或酝酿新一轮下跌 房地产行业产品化时代加速来临 七成房企料楼市年内回暖 绿地集团天津拿地1000亩 九仓放缓进军内地房产 【食品】 中粮集团拟在津投资健康生猪产业化项目 【医药】 医药企业:人力饥渴症候群 西南药业医改并购双重机会 季度消告 标题 司战略管理部

【纺织】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潜力巨大 国内企业看好绿色纺织品市场 【燃气化工】 中油香港4.3亿购燃气业务 【水泥】 内地启动基建工程水泥价格受惠 大摩调高山水水泥盈利预测 【微电子】 应用材料:晶圆设备年衰退50% 【金融与资本市场】 信托业: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 AH股差价再扩大瑞信指国企吸引 【国资委与中央企业】 国资委:要因企制宜抓好效能监察自选立项工作【管理】 洞察竞争对手的想法(一) 【其他】 17家机构预测我国一季度GDP降至6.6% 内地1月外商投资暴跌33%

【华润】 并购价格暴跌9成华润雪花趁势并购 (经济观察报)2009/02/16 当啤酒行业内吨产能并购价格成本已经暴跌9成,众多厂商还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却已经开始了扩张行动。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华润雪花闪电般的并购和新建啤酒工厂近10家,被业内称为“疯狂并购”。 “华润雪花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并购路线。从未放过争夺老大的任何机会。”啤酒行业营销顾问方刚11日对本报称。 频繁出手 华润雪花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开始了一轮行业内少有的密集扩张大行动。2009年2月,华润雪花啤酒并购安徽安庆天柱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合资成立“安徽华润雪花啤酒安庆有限公司”。合资新公司注册资金计划为6000万元,华润与天柱的持股比例暂定为8:2。华润计划再投资3000万元改进设备。“天柱”是安徽省内啤酒品牌,年生产能力12万千升,年产量5万吨左右。合资新公司目前还没有正式挂牌。 2009年1月,华润雪花收购辽宁松林啤酒,成立华润雪花啤酒(朝阳)有限公司。松林啤酒公司是辽西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投资总额4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1.275亿元人民币,购买朝阳松林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最终将建成年产25万千升的生产能力。据统计,雪花在并购松林啤酒后,其在辽宁省的产量将从58.66%增加到62.7%。 2008年12月则共有3次扩张行动,一是华润雪花2.44亿元收购拥有12万千升产能的浙江洛克啤酒,二是2.8亿元收购40万千升产能的山东琥珀啤酒,三是投资6.5亿元在上海新建40万千升产能的啤酒工厂。 另外,华润雪花投资5亿元的江苏盐城40万千升新建工厂即将动工;收购海拉尔啤酒10万千升产能的洽谈正在进行中。此外,位于成都的60万千升新都啤酒基地已投入试生产、黑龙江依兰20万千升啤酒基地已投入试生产、宁波的40万千升啤酒生产基地也将在今年投产。 “华润雪花这一轮并购对象都是地方啤酒品牌。”方刚说。即将加盟华润雪花旗下的海拉尔啤酒集团行政负责人也对本报表示,“向大企业靠拢,走入

集团化财务管控思路

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化财务管控思路 集团公司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财务管控模式 采用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 含义: 优势:为实现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目标提供保证;促进全盘资金的监督、控制和合理、高效利用;便于对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监控,使得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二、财务管控范围 集团总部财务部是集团本部财务及控股子公司、各项目部的财务管理机构,包括三鼎织带集团、华鼎锦纶股份、各独立法人企业、各非法人在建项目及集团派出机构。 管控企业清单:共家, 三、管理方式 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制订实施细则),代表集团公司总部对子公司资本运营进行监督、指导,参与财务管理工作。 集团公司财务部对本部及下属财务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统一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 外派财务负责人由集团统一委派和任免,其人事关系、工资在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70%与子公司30%共同考核。 建立一套监督和财务指标考核体系,确保子公司资本保值增值及财务指标的实现。按照外派财务人员考核办法由集团总部定期对外派财务人员进行考核。 对织带集团财务总监进行委派和任免,其下属财务人员由其任免,考核参照集团公司规定制订实施细则。主要对财务指标考核 对集团公司直管子公司及外派项目部财务人员,在未正常经营(开业)前原则上不设专职财务人员,只设报帐员,会计职能由集团总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四、控股集团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总部委派人员管理 一、集团公司总部向下属子公司委派的的关键财务人员(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其人事关系与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等均体现在集团总部,保持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

关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几点思考(1)

关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分工协作的细分,在投资多元化的资本纽带基础上,产业化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成为企业组织资源的有效形式之一。产业的增多、规模的壮大、专业化的管理也推动了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的发展。 一、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面临的问题 面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集团总部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二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整个集团内部“政出多门”,人力资源管控处于“失控状态”,无法统一,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调配,难以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组合和规模效应。 二、现行集团化人力资源职能战略管理思路 在目前集团化管理模式之中,按照集、分权程度的大小,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种基本模式,而相应人力资源管控也分为顾问型、监管型和直管型三种类型。 (一)财务管控模式和顾问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控模式主要针对投资的科学性、风险性和投资回报进行管理,对所投资企业的具体业务一般不进行直接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与之相匹配的是顾问型HRM模式,主要对外派高管、财务总监具有任免考核权,不涉及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通常适用于集团参股不控股的法人股权治理结构。 (二)战略管控模式和监管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控模式并不要求总部设

华润集团的管理体系

华润集团的6S管理体系 6S管理体系是华润集团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的管理多元化集团企业的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6S管理体系是6个体系的简称,具体是: 利润中心编码体系(Profit Center number system)、 利润中心管理报告体系(Profit center management account system)、 利润中心预算体系(Profit center budget system)、 利润中心评价体系(Profit center measurement system)、 利润中心审计体系(Profit center audit system)、 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体系(Profit center manager evaluation system)。 6S管理体系是将集团内部多元化的业务及资产划分为责任单位并作为利润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的一种体系,其组织领导及监督实施机构是集团董事会下设的6S委员会。6S既是一个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以管理会计理论为基础,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 6S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构想是:以专业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突破财务会计上的股权架构,首先把集团及属下所有业务及资产分成多个利润中心,并逐一编制号码;每个利润中心按规定格式和内容编制管理会计报告,并汇总成为集团总体管理报告;在利润中心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经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每个月的经营上;根据不同利润中心的业务性质和经营现状,建立切实可行的业务评价体系,按评价结果确定奖惩;对利润中心经营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确保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最后对利润中心负责人进行每年一次的考核,并兑现奖惩,拉开薪酬档次,同时通过实行利润中心负责人考核上岗制,逐步建立起选拔管理人员的科学程序。 6S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1、利润中心编码体系。 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将集团及属下公司按管理会计的原则划分为多个业务相对统一的利润中心(称为一级利润中心),每个利润中心再划分为更小的分支利润中心(称为二级利润中心等),并逐一编制号码,使管理排列清晰。这个体系较清晰地包括集团绝大部分资产,同时使每个利润中心对自身的管理也有清楚的界定,便于对每项业务实行监控。 2、利润中心管理报告体系。 在利润中心编码体系的基础上,每个利润中心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管理会计报表,具体由集团财务部统一制定并不断完善。管理报告每月一次,包括每个利润中心的营业额、损益、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成本费用、盈利能力、应收账款、不良资产等情况,并附有公司简评。每个利润中心报表最终汇总为集团的管理报告,由此解决了集团以往财务综合报表过于概括并难以适应管理需要的问题。 3、利润中心预算体系。 在利润中心分类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将经营目标落实到每个利润中心,并层

华润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华润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近千亿的大企业,华润公司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形成了一个业务多元化的控股架构的企业集团,我们习惯地称之为多元化控股企业。多元化经营不仅在理论上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实践中的管理运作恐怕还还会面对更多的难题。 立足多元化的现实,我们的做法是确定“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整体战略,将众多子公司按行业进行资产重组,并划分为不同的利润中心,利润中心属下再设立利润点,同时在扁平化管理架构下分别确定业务战略,以此确保多元化控股下的专业化经营。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将利润中心逐一整合上市,目前已在香港上市6家,占集团绝大部分资产,其他资产也正在整合上市过程之中。 随着利润中心股权多元化乃至公众化,受制于市场控制的约束。控股企业的组织控制正受到内外多方面的冲击,从而集团总部的传统管理方式面临挑战,或者说“多元化控股企业怎么管”的问题已经成为股权分散背景下集团母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 总体管理分析 所谓多元化控股企业的管理,至少可以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多元化,表明集团属下利润中心及行业多。由于业务种类和管理范围之广,集团不可能完全按单一业务实体一样的管法;二是控股企业,表明利润中心股权多元化,很多都是非全资附属企业,甚至是公众公司,集团只是控股或控制,不可能完全按全资附属企业或类似业务部门一样的管法。集团总部由此就需要重新定位,找准管理的着力点,抓住应该管、值得管、管得了或管得好的,放掉不该管、不值得管、管不了或管不好的。说到底,管理多元化控股企业最核心的就是要站在出资人角度做个合格的控股股东,在平衡市场控制和组织控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出资人管理模式,维护出资人权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出资人管理从根本上说属于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问题,是公司战略导向的范畴,而不是公司管理者日常考虑的经营管理问题。实践中,通常有两种治理倾向冲击我们的管理并引起运行中的摩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是认为控股母公司与少数权益股东一样,都是出资人,子公司只要能满足一般股东或公众股东的要求就可以了,集团总部不需要管得更多,一切按市场化运作;二是认为控股母公司是财务和经营投资者,不是策略性投资者和单一业务实体,集团总部必须体现控制权及维护控股范围的整体利益,一切按组织化管理。 两种治理倾向实际上反映了市场控制和组织控制的论争。第一种倾向强调股权多元化公司的市场控制,是就一般出资人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到主要出资人是控股企业集团时存在的组织资源和组织功能。或者说忽视了组织控制。因为公司治理同样要讲效率,组织结构、管理框架乃至监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都应充分考虑如何降低组织控制的成本,使组织资源能更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际上对全资子公司来说,很多情况下董事会仅是一个名义上的机构,只负责签署必要的法律文件,在决策管理系统中不是一个独立的层次。控股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是通过子公司的董事会,而是直接由集团总部来实施。第二种倾向强调控股母公司的组织控制,是就主要出资人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到股权多元化特别是公众化公司市场运行的法则。或者说忽视了市场控制。因为所有与控制的分离或者说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也是之所以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相互制衡机制的依据,控股股东同样需要通过这一套公司治理框架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实际上对非全资或上市子公司来说,既不能试图以组织控制来代替市场控制,也不能盲目崇尚市场控制而抵制组织控制,两者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从而使得公司治理效率最高,最终实现有效的治理。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 集团公司作为包括多种组织形式和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构成的公司,其股权关系和管控模式复杂的特点,使得财务管理上与单一企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呈现出财务管理多元化、立体化、分层化、复杂化的特性,其管理的关注点侧重于确保集团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集团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集团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集团的财务管控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报表管理等内容,也涉及下属企业业绩管理、财务负责人的管理、权限管理、审计管理等方面,可以说集团财务管控的到位与否,对实现集团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快速扩张的发展,集团面临的财务管控问题正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 集团经营决策者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 集团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无法协同,缺乏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收集、分析和控制手段 , 集团下属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各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统一的标准, 使得集团对财务信息的再利用程度较低 , 集团预算缺乏有效贯彻的手段 , 集团资金管理分散,资金利润率低、风险大、成本高 上述集团财务管控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集团在稳健中高速的发展,使得集团经 营决策的风险加大。随着集团下属企业数量的不断壮大,各下属企业特性的差异及所处地域性的多样化更加加大了集团财务管控的难度,集团公司迫切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实现高效率的集中化管 理,如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集团统一的账套核算体系、集团统一的财务报表

等,有效降低集团与下属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经营透明度的了解和财务活动实时监控的能力,以实现集团财务、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 不同集团管控模式下的集团公司,其财务管控的需求重点和关键控制点不同,对财务管控型的集团公司而言,其财务管控关注于通过集团的财务报表对下属机构的经营绩效和风险进行监控; 对战略管控型的集团公司,其财务管控在关注财务报表和经营绩效分析的基础上,还要依据全面预算和集团经营绩效管理对下属机构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而对操作管控型的集团公司来讲,除了上述方面之外,需要对集团财务核算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对成本、价格、费用方面也需要实施管理。 为了满足上述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需要集团公司在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集团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和财务监管体制,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是通过建立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来实现集团财务的高效管控。 针对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需求,以致力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为己任的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积30年在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咨询、ERP软件开发、实施服务的经验,独立自主研发的RS10集团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集团财务管理系统方面,针对制造业的特点开发出包括预算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应收管理系统、应付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集团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总账系统、弹性报表系统等集团财务管理子模块系统,提供了一整套实现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图如下所示:

华润集团投资管理手册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治理方法 为了实现“通过坚决不移的改革和进展,把华润建成在主营行业有竞争力和领导地位的优秀国有控股企业,并实现股东价值和职员价值最大化”的历史使命,科学制定进展战略,合理分配资源,健全和完善集团投资治理体制,客观评价项目,促进投资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实现持续健康进展,特制定此治理方法。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方法适用于集团、一级利润中心及其控股公司进行的投资活动。 第二条本方法所述投资活动的形式包括新建投资项目和收购、兼并等资本项下的经济活动;己有业务因扩大规模而需 再注资也包括在内。 第三条投资活动的差不多目的在于顺应经济进展需要,适时调整集团业务分布,不断提高资产质素与盈利能力,保持 连续健康进展,实现集团在不同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

第四条集团的投资活动要与集团的进展战略相吻合。 行业战略:集团业务的有限度相关多元化与利润中心的 高度专业化;区分香港主业与内地主业;努力成为行业 领导者;在进展中调整,以新业务带动进展;形成多元 化的相关优势和协同作用。 地域战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在保持香港业务稳定 的基础上利用资金优势、体制优势与桥梁优势拓展内地 业务,投资内地,在以后五年内再造华润。 财务战略:执行稳健的财务政策;资金集中统一治理, 形成资金优势;利用有限责任分散风险,建立稳固防火 墙;严格财务治理,加强审计功能。 人才战略:广纳人才,内部培养擢升为主;建立目标文 化;深入持久地改革机制;加强培训、沟通,加强团队 建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职员价值最大化的统一, 形成“大华润”。 组织战略:统一调动资源,形成主业,形成统一的治理 方式;由集团负责治理战略进展、负责要紧治理人员的 任免与擢升、负责财务政策的制定与资金调配、负责预 算审批与评价考核、负责内部资源的调配、负责对外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