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下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下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下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下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下)

2012年08月06日10:06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作者:王雅鹏吴娟闫建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2

3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全国第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围绕这一目标,我国的一些农业大省和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黑龙江农垦三江垦区,有38.14万hm2耕地,15个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农场,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7%,每年为国家生产近百亿斤粮食。同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并依托农垦、森工、矿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初步走出了具有黑土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原粮仓河南,人均耕地只有0.08 hm2,耕地水资源是全国的1/6,但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8%,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粮食单产一年一个新纪录,我国1/10以上的粮食出产于此。同时,河南省还依靠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把麦粒变成面粉、味精、啤酒,转化成猪肉、鸡肉,生产出了占我国1/3的方便面、1/2的速冻饺子和火腿肠。

分析各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取得可喜成绩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至关重要

农业是人与自然合作的事业,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因而,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了有力保护和支持。①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了农民的合法经营权益。②把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③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在确保财政对农业总投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整合现有涉农资金,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拓宽农业投资渠道。④大力支持和鼓励你们发展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3.2 坚持以农业机械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①加快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推广,因地制宜,分区域、分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农业机械化。②建立以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扶持为引导、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农机发展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并不断加大政府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的补贴力度,调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的积极性。

③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发展农机大户,培育农机服务市场,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健全农机服务网络,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及跨区协作,有力的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3.3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在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其工作包括:①积极引进农业专家系统(AES)。从1992年开始,通过引入农业专家系统,并在北京、吉林、安徽、云南建立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现已可以由专家系统推理和辅助决策,进行农田作物种植和畜禽饲养的生态和生产设计。②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的农业与市场信息平台,有效的解决了“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什么值钱发展什么”的市场波动问题。③通过建立农业信息源和数据库,开展信息处理和服务,提高用户素质等方式,以确保农产品稳定健康发展,防止农产品生产的大起大落。

3.4 不断完善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①保证对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深入开展了以“有服务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设备、有服务实体、有试验示范基地”为内容的“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增强了农技推广的实力和活力。②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建立了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的新机制。农技服务的目标逐步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服务形式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服务内容由以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和产后服务延伸。农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创办农场等形式,向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

3.5 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按照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品质优良化、产量规模化、产地集约化”的要求,重点实施了农产品产出能力建设工程,建成了一大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3.6 以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①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原则,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扶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使龙头企业在进入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的同时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②坚持推进产业化经营模式多样化。

3.7 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

①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和完善了全国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②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制度,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③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扩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范围,加快了认证进程。④建立健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认证、标识、责任追究和公示制度,使农业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8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

①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有机结合,促进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水平提高。

②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蓝色证书工程”、“星火人才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 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及障碍

4.1 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已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部门,但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剩余数量高达1.7亿。这些剩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成败。①城镇化滞后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②第三产业发育滞后严重制

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③乡镇企业对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④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就业岗位选择面狭窄;⑤农村已有60%以上的强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劳动力转移问题处于两难困境,一方面还有剩余的劳动力等待向农村外转移;另一方面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是一些妇女和老人,致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趋于弱化[3]。

4.2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不高

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仍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粮食作物仍然占有很大比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从而使农业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加之联产承包经营之后,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除少数国有农场和极少数大户实行了规模经营外,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致使其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仍然十分低下。

4.3 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根据生态经济学观点,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它与农业生态系统的依存关系越密切。考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水土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将是农业发展长期的、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增加,本世纪中期我国农业资源将迅速接近承载能力的上限。人均森林木材积蓄量、河川径流量分别为8.17m3和2424m3,分别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7和1/4。每年流失表土总量达50亿t,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被剥去1cm的肥土层,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以上;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因乱砍滥伐,海南热带雨林面积已由1956年的86.6万hm2减至目前的24.5万hm2左右,森林覆盖率目前仅为7.2%。

4.4 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供给农产品的格局,使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风险很大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达到了5亿t以上,但这仍然只是199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整个农产品供求系统呈现一种紧平衡状态。按我国的耕地资源量和生产水平推算,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只能满足需求量的80%;目前,我国每年从国际市场上净进口粮食250万t,大豆5500万t 以上,食用植物油700万t以上,糖120万t,猪肉20万t,棉花40万t,天然橡胶220万t,原木、橡胶、纸浆都依赖于进口,致使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需求压力;另一方要应对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化、规模化农业的挑战。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要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和基础上向前推进,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农产品的供应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十分困难。

4.5 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发展差距大,农业的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相对较低

2010年,我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达到了5919元,但是平均数不等于大多数,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有12个省(市、区)的农民收入高于5919元的平均水平,而19个省市区低于这个平均水平,其中,甘肃、云南、青海、西藏等4个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4000元。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低还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1983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1∶1.83,2000年是1∶3.1,2010年是1∶3.23。城乡过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了生产要素的趋利流动,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过量的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导致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物质积累相对较低,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往往因资金缺乏和技术人才缺失而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从而阻碍和滞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5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与对策

5.1 深刻理解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

2010年中央政府提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进的战略,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三化同进的内涵,认真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①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这个基础,这是已被近代历史所反复证明了的事实。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末的美国和德国、20世纪中期的亚洲“四小龙”都是这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我国也是这样。②农村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这也是各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共同规律。从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的时候,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城市化率达到70%的时候,农业现代化水平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为如果人口不能有效的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必然会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此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加速推进城市化[4]。③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因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可以促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的聚集程度必然提高,产业的聚集又必然带动人口聚集,使城市化水平提高。

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三化之间的关系。一要抓好农业现代化这个基础,其中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化是关键;二要彰显农村工业化这个标志,其中,强化农产品加工业是重点,要使它成为工农联盟、城乡结合的纽带;三要稳定农村城市化这个载体,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和集约经营。只有三化同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能加快。

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安排了1150亿元的资金,用于规划内的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期望能以此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农村电网改造。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建设资金2536亿元,以期改造农村全貌,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一定要用好这些资金,管好这些资金,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使农业现代化能够迅速发展。

(2)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①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②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③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健全责任制,力增在5年内实现水库无病无险,10年内实现库、渠水系配套及为农所用,全面提高农业的抗旱抗灾能力。

(3)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牧区水利,兴建人工草场;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长江、黄河、东北黑土区等重点流域、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大坡改梯、黄土高原淤地坝和南方崩岗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自我修复,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3 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从短期看必然降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能会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但从长期看,它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面对相对较弱的农业产业基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资本有机构成,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等固定资产投入方面一定要加大力度,使农业现代化有一个基础保证[5]。

5.4 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

科技是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要着力建立一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验区和示范区。近期内科技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后续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开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发展创汇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5.5 培育新型农业人才,加强农业人力资本投入

农民作为现代化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首先必须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本质上是把农民怎样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的过程,其中包括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应该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引导农村教育与市场化接轨;②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把农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适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9):26-47.

[2]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4):19-36.

[3]陈锡文.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性[J].三农研究,2011(6):27-42.

[4]陈祥生.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J].中央党校学报,2003(1):17-26.

[5]肖延方.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再就业的双重作用[N].经济评论.2001-05.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中国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在这个同时跨越几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时代,各种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作为关键的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引发教育的思考,而基础教育更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当前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学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学者的思考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概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当前世界局势所决定的。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历程。我们要吸取他国社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认准目标,使我国的社会转型顺利完成。教育作为国家振兴的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基本要素整体上的渐进性变革。社会基本要素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为结构、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包括:社会结构的调适,社会体制的更新,价值观的重塑。首先、社会转型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济文化的不协调,农村与城镇的不协调等,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失调,才有了转型期的很多问题,因此要进行结构的调适。在调适过程中要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经济、政治、文化机构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其次、社会体制的更新要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更新只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的完善和发展,不断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吸取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教训,保证改革的方向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最后、转型期不然会引起价值观的重大冲击。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是转型期所避免不了的。因此,价值观的重塑就成为转型期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社会转型期的特征:社会转型是一项综合性、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变革运动。当前最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人才,而人才的修养要靠教育。目前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二、转型时期的基础教育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我们要看到当前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基础结构落后的现实。因此,经济发展中人的教育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当前教育的现实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基础教育的认识:1、基础教育的界定。基础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基础教育为中小学教育及扫除文盲。因此,基础教育应界定为达到公民基本素质要求所应接受的教育。2、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是为一个社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前21世纪是一个知识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实际是人的质量的竞争,其基础有赖于公民的基础素质,公民的基础素质归根到底是从接受的教育中提高。当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资源、犯罪、战争和经济发展都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应该高举这面旗帜,为解决人类的道德危机做出贡献。”首先,基础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学校对个体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基础教育在

转型期青年人的心理问题

4.某网站发表了题为《谈谈转型期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署名文章: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青年阶段则迎来生命周期中“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即在由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需求较少 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因此,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待补的特殊时期,金钱“焦虑”成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中老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知识量很少;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则是导致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类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具体表现)等。尽管我们逐渐增加了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调整社会行为,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有效交往最重要的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向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轻易引发

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 21%-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具体表现)。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很难形成)。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中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确立自我并非易事。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有些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有些已经失效,新的标准或规范一时还不完备,而使一些青年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从群体性事件看转型期社会心态

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从群体性事件看转型期社会心态* 马广海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研究的范畴。中国社会几十年的社会 转型,在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相关联的社会心态现象。从群体性 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群体性事件反映出了由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引发的严重的 社会心态失衡状况;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了阶层分化基础上的社会冲突意识和泄愤情绪等消极社会心态;群体性 事件反映出了社会信任特别是民众与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严重缺失的状态。简要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心态 失衡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储备了基本的社会心理能量;社会冲突意识强化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边界激活作用;社 会信任的缺失削弱了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和处置效力。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心态失衡;冲突意识;社会信任 中图分类号:C9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2)06-0071-09 学术界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改革以来的社会转型期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大众抗议事件”已经从1993年的8700起,上升到2005年的87000起。而2009年,全国则发生了近9万起各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者相信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众对社会不平等越来越大的不满。[1]笔者通过对2006年的CGSS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被调查者对“在过去五年中你身边是否发生过集体上诉、请愿、罢工、集会,游行示威等”问题的回答结果是:在总数为9517人的样本中,有1060人回答“是”,占11.1%。也就是说,仅就该调查资料来看,有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在过去的五年中经历过群体性事件。另外发现,在9517人的样本中,曾作为群体性事件组织者的有14人,有96人曾参加过活动的酝酿过程,而作为普通参与者的有153人等。虽然这些数字就其绝对数量来说都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能将这个不到一万人的样本放大到13亿多人口的全国的话,其规模一定是相当惊人的。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说明我国社会在转型期积聚了诸多急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矛盾往往又是与特定的社会心态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成了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这方面的很多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简单化的做法。一些研究者经常把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简单地归因于某种或某几种社会心理现象,如“相对剥夺感”、“仇富心理”等等。我们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确定群体事件与某些社会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尽量全面地考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或社会心态背景,并通过这样的考察来把握和了解当前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心态状况。 一、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的范畴。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我国又被译作集群行为、聚合行为、集合行为等。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集体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的发展趋势没有计划,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2](P176)在西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界,对于集体 1 7 *收稿日期:2012-07-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与社会心态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7BSH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广海(1959- ),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研究。

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问题

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问题 姓名:刘畅班级:会计C102 学号:106540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其中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尤其突出。道德滑坡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使社会道德提升,也要从多方面努力。 关键字:转型时期社会道德道德滑坡公正合理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对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社会心理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以至于在转型期部分社会成员中的道德水平下降和道德冲突上升。这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生活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反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生活环境的稳定。 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彭宇案”等都刺痛了大众的神经,社会道德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都没有把“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作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今天,当我们可以邀游太空,可以享受丰裕生活的时候,道德突然成为了说不清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它怎么成为了问题。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一桩桩案例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扶起摔倒老人要面临如此巨大的风险,那么举手之劳的善举便成为了义无反顾的冒险。谁来保护我们行善?谁来鼓励我们与道德同行?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社会的道德怎么了?今天,我们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传统的道德文明却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我们拥有的数千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知从何时起,竟沦落到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地步。 转型期间的道德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上,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由“人民的公仆”变为“利益的获得者”当前党内腐败现象被大量纰漏后,人们开始对道德普遍失去信心,道德情感迅速淡化。而当前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尚未形成,使得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政治资源在社会范围内不能得到合理分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人们的社会心理必然失衡,进而产生对是和会道德的质疑,甚至作出不道德的行为。 在经济上,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只是初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却在各种体制不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以及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经济主体的趋利性的条件下,使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倒退性道德信仰危机滋生。特别是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尤其是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由此产生的对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可以说,不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导致人们道德价值混乱的根本原因。 在文化上,传统的道德规范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新的历史条件对价值观的需求,它的主导地位已逐渐消退。而目前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社会并存着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现实中,德行与幸福不能达到统一。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应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德福统一的社会;一个具有伦理权威的社会,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转型过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都是人的生存方式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但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点。 转型过程漫长。中国的农业文明非常发达,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影响。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难以在借鉴,完全是一个独自探索的课题。这样,一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型过程复杂。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已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遭遇深刻危机、出现一系列弊端之后开始的,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这可以使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少走弯路,但也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可以说,当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始灭。这种时代的落差使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境遇更加复杂化。 转型中矛盾尖锐。西方现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最初是外源式的,是在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启动的,它不仅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相反自己就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由此形成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状态。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推进的,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要把多变的国际环境考虑进来,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还表现在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未如此强烈,各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也相互影响,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情况对后发展国家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这也直接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11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周小春 (中共平阳县委党校,浙江 平阳 3254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焦虑浮躁、抱怨冷漠、仇富恨官、群体性怨恨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道新考题。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匡正失范行为,缓解、化解不良心态,从根本上着力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生蔓延的现实土壤。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态;失衡成因;疏导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11-5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社会心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心态呈单一性、稳定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利益格局正发生革命性调整,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也发生转型、重组,呈现复杂多元的形态。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仇富恨官、焦虑浮躁、群体性怨恨等不良的社会心态,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长的环境,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一个重大新课题。 一、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新特点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打破了利益分配的旧机制。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 (一)民生问题是社会心态的情结,焦虑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民生不仅涉及社会民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问题,又涉及社会民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涵,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凡食品安全、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环保等民计民生问题,都会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影响着民众情绪波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2012年2月,搜狐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71.3%的居民认为2011年通胀情况较高,其中超过三成居民(33.2%)认为通货膨胀形势“高的难以忍受”,为应对高通胀,35.4%的人已经在缩减开支。高通胀加大住房教育医疗压力,三者比例之和为58.1%.,低收入家庭来自以上三方面的压力明显大于中高收入家庭(比例依次为60.4%,58.1%和54.7%),低收入家庭雪上加霜,高通胀加大民众生活压力,加重民众的“焦虑”。 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心态。据《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6日,在参与投票的24743名网民中,有62.33%的人明显感受到生活、工作压力,并为此焦虑不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加剧,物价上涨、买房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刻撩动民众的神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困惑,纠结着民众的心理;高楼玻璃幕墙坠落、商厦自动扶梯骤停、大桥相继坍塌、高铁事故尤其是7.23温州动车事故等公共设施事故使民众恐慌,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 的焦虑之中,从而上演了比日本海啸还恐慌的“盐慌”,非理性抢购行为的背后反映出民众的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 (二)不公平感增强,弱势心理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 不同时代不同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3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众追求公平的意 识逐渐增强,但发展扩大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加速了阶层分化,边缘与中心、弱势与强势、主流与边缘会不断发生着转化,缺乏稳定感,人们通过社会比较产生了相对被剥夺感,在社会内部分化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民众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产生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步形成“弱势心态”。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还出现了因制度壁垒、权利缺位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的边缘化、弱势化现象,在一些制度设计中,由于缺乏对个体权利应有的普遍尊重和保护,弱化了公民权利,权力与资本的相对集中导致了社会排斥性体制的形成,当一些群体与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越 作者简介:周小春,(1971-),女,浙江平阳,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3162772.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92.html

对目前中国社会现实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中国社会现实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前言 在目前环境下,xx网是一个比较让人振奋的地方,有许多志同道合的网友,但我也发现我和一些博友有很多理念上的重大分歧,因此我把有关中国目前一些现实问题我的看法和观点大概谈一谈,供大家交流和讨论,认同对方的看法观点或者保留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没有什么,我希望能够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也就是有些网友提到的团结的问题,我觉得草根网目前的环境很像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及之前的处境,既要在党外同国民党以及美苏等国际势力的周旋,又要在党内同左或者右的路线进行周旋,还要处理好国内社会各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对党内外任何一种力量的关系处理,能够团结到大多数都是最高目标,但不是无原则的团结,投降主义不行,错误的东西也不行,同时对每一不同群体的力量,都有一个斗争或者团结的选择,有些斗争是为团结,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或者斗争达到更好的团结的目的,当然,人各有志,万一团结不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分清是非、辨明对错在任何时候,我想都是应该的。 以下就是一些关于目前中国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我个人的认识和理念。 1、如何评价毛泽东个人 提纲: A、必须客观、公正的评价毛泽东个人。 B、对一段时期以来,对毛泽东个人有抹黑、歪曲、诋毁、污蔑嫌疑的部分评毛观点进行的总结和具体事例列举。 2、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 提纲: A、这几十年社会对毛泽东思想提的比较少,不少对毛泽东思想严厉批评甚至绝对负面评价的声音也不少,客观、公正的评价毛泽东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 B、毛泽东思想做为一类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规律,可以做为我们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文化知识,也需要在时代发展后根据不同的社会具体情形,做以与时俱进的应用,一方面决不能全盘死搬硬套,有些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式的思想,不能说不正确,但不宜再照搬续用,比如阶级斗争理论,特别是你死活我的武装斗争理论,对我国以后的社会发展,不要动不动就用这个东西;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不能代替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也不要上升为我们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 3、如何认识欧美民主政体和我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体制 提纲: A、欧美国家今日的民主政治体制是欧美西方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之思想精华的累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优胜劣汰中不断优化而最后选择的结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集团哪一个国家操纵或者阴谋的结果,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截至目前为止对人类社会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最深刻的认识后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体系,因此盲目否认这套体系乃至于企图全盘推翻这套体系都是徒劳的,因为这套理论体系的最根本源泉是来自于人性,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性的体现,这套民主政治科学理论体系是正确的社会科学知识,是毋庸置疑的,也不必花费精力去推翻甚至全盘推翻的。 当然这套体系也有其自身的高级悖论,在通过程序上的形式民主尽最大可能的所有国民的政治权利保障所有国民的政治权利的同时,但在这种基本公平公正的政治模式下,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存在事实上很多国家大事不体现民众意愿不经过民众同意而由某些居高位的政治家或政治领袖或具有一定实力的强势阶层私自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情况。 B、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模式,从我国现有的正式的政治体制结构来说,完全是非常科学的民主体制政治架构,但这套政治体制架构的功能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有很多功能是闲置的。 新中国一代代的开国先烈们终生奋斗的就是为民为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国家,还有许多网友把当初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新华日报》言论以及毛主席当初的言论翻出来,证明共产党和毛主席当时是如何痛心疾首的严厉抨击独裁如何赞声不绝的歌颂民主,新中国当初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民主政治体制社会,但之所以在新中国前30年虽然建立了理论上完全构建的民主政治体制,却在程序形式上没有完全到位,由于新中国建立后一者新中国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虽退居台湾,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作者:欧阳英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欧阳英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设等不同时期的社会研究课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我国各级统战部门必须 主动创新实践工作理论与方法,优化改善政治发展渠道方式,有效构建出先进的互动交流平台。本文将进一步对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社会整合 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重大任务,党 组织执政能力也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定持续地发展,达到 社会民众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相关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出统一战线工作的价值作用,优化 协调好利益关系,并科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综合能力。 一、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是三次社会转型期中最为复杂多样的,无论是社会文化 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统一战线不 同阶层内部的成员追求利益与目标不只具有唯一性特点,而是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从而导致 统战力量开始变得分散化[1];2.统一战线各个阶层影响力在不断增加,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样也促使我国统一战线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3.统一战线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变大,统一战线内部结构需要得到及时优化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建设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改进措施 1.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在当前社会发展转型期,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社会政治参与渠道,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确保更多不同社会阶层优秀成员通过不同政治参与渠道献言献策,真正参与到社会经济与政治事务建设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还需创新完善政治参与形式,充 分保障社会不同阶层民众参政议政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方式进行参政议政的 交流对话,促使参政议政由政治层面有效拓宽到社会层面。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政治参与的实效性,有关部门必须科学规范社会政治参与程序。比如,科学明确社会政治协商内容,提前多少 天告知民主党派需要进行协商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方便各个党派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及 时获取最新的民众反馈意见,从而有效提高政治协商工作质量。政治参与机制的设置能够帮助 国家更好发挥出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有效调动起任何能够调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全面提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水平。 2.创新发展社会化组织。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化组织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特点,利益表达组织发展较为落后,无法有效保障不同阶层成员的切身利益。针对社会利益分化和社 会化组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战部门必须加强对各层级社会组织的创新建立工作,确保能够 有效发挥出不同阶层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作用,促使民众能够从不同社会组织部 门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统战部门要合理构建出共同利益分享机制[2],体现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切,让弱势阶层成员利益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统战部门可以通过 搭建起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各阶层社会组织部门利用该平台加强与对应利益群体的交流 互动,有效形成和谐友好的交流局面,推进社会公开舆论表达。

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11月第24卷第4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Nov.2006 Vol.24 No.4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侯晋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 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矛盾交织,人们的社会心态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分析探讨社会心态的本质与现存问题,及其有效疏导措施的基础上,认为:在现阶段,社会心态问题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只有重视和关注社会心态问题,对症下药,及时理顺社会情绪,化消极的社会心态为积极的社会心态,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持稳定,进而切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心态;转型时期;疏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_2936(2006)04_0024_04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利益调整剧烈、社会转型加快,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利益格局的刚性部分,一些深层次利益矛盾由此凸现。在此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应特别关注社会心态问题。 一、社会心态的本质与能动性 社会心态是某一时期社会群众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状态,也就是人心民气。社会心态因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社会阶层产生差异。社会心态在本质上属于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其中,社会精神生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而社会精神生活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在社会精神生活的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中,根据水平高低的不同层次来分析,可以有社会心态和社会意识形态之分。[1](P421 426)所以,社会心态应当理解为社会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内容,在社会精神系统中处于较低层次,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对社会存在比较直接的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社会心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源。社会心态具有大众性、广泛性的特点。 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起能动作用: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消极落后的社会心态则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心态是积极的:一是在广大民众、干部和知识分子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形成普遍共识,一些国家出现的政治内乱所造成的经济倒退、社会动荡、生活窘迫的后果,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一定要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突发事件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加快发展的紧迫性、效率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心态;三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总之,人心思稳,人心思富,人心思进。这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和推动作用。当然,与此同时,社会心态方面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收稿日期] 2006_05_30 [作者简介] 侯晋雄(1980-),男,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国史、党史研究。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毕业生论文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学校:焦作电大博爱分校 类别:中国电大开放专科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

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5) 二、诚信的起源和含义 (6) 三、寻找诚信遗产,重塑诚信有望 (8) 四、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9) 1、“强政府”模式下的缺陷引发诚信缺失 (9) 2、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主体动因 (10) 3、学校、家庭对孩子个人诚信的教育的失误 (10) 4、社会制度的监管缺失或不健全纵容诚信缺失 (10) (1)制度供给不足 (10) (2)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 (11) (3)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不健全 (12) (4)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完善 (12) 五、社会诚信问题的重塑策略思考 (12) 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13) 2、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加强诚信宣传,形成诚信文化 (13) 3、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诚信体系 (14) 4、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化信用服务组织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姓名: 完成时间: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制约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政府失信存在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的原因,政府失信有着严重危害,现代政府诚信的要义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诚实不欺,信守诺言,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对公众的忠诚,并得到公众的认可。最后,转型期政府诚信重塑的途径是:对公务人员加强以道德为支撑的诚信施政理念教育;规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和追究论文下载。诚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中国的诚信缺失现象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有关。文章认为,通过塑造政府诚信和大型国企诚信、转变国民的思想基础、推动社会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及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可以重塑优良的“社会诚信”环境。]一方面,要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守诚信原则,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建立全国通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成本、完善法律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 【关键词】诚信缺失转型期对策改善 绪论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社会诚信问题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开启了诚信问题的研究,齐美尔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①,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齐美尔去世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与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呈现多向度的特征,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分别处于不完全相同的转型度之中。中国社会多向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四大社会变迁与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基本趋势、社会效果、社会代价及其度量方法。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界定 在中国,“转型”概念是1992年以后开始流行的。它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是一致的。世界银行办了一个杂志,叫"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份杂志探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为"Trans ition"的中文版。也有人将"Transition"译为“转型”(注:参见〔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社会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并出版业务通讯。社会学者往往将"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的“转型”。在中国社会学者的论著中,“社会转型”有三种主要的含义: (1)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 “转型”与“转轨”在体制转变这一点上可以取得相同的意义。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但社会转型本身则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改革是从制度转变开始的,因此制度解释是根本性的解释。 我曾指出:“60年代至70年代,个人身份的变换特别困难,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率均很低,也就是说,社会结构‘超稳定’,比较封闭。究竟是什么东西限制人们身份的变化?有三种固定与冻结人们身份的因素: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劳动制度;三是干部制度。这些制度造成了城乡隔绝,农民、工人、干部等基本社会角色身份固定化。”(注: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南京〕《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这是对结构问题的制度解释。“转轨”概念中的“轨”是指体制。新旧体制衔接、新旧制度更替,就是“转轨”。 (2)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1992年,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注: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一文中较

转型期我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关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思考。 刻画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揭示这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因为时代与社会心态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时代决定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映照时代。从总体上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对国家的未来也越来越充满信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国人的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焦虑与浮躁交织,弱势心态日益蔓延,社会信任面临危机。这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不仅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而且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今年3月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首次把培育社会心态写进五年规划,并且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地摆到全党同志的面前。随后,人民日报又连续刊发5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谈执政者如何面对当前的社会心态。可以说,如何调适当前复杂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那么,今天围绕这个话题,我和大家主要来探讨两个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调适社会心态的几点思考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第一个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心态折射出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诉求、心理和愿望,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执政者可以观察民情、了解民意、感受民怨、体恤民困。

探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探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界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大学生心理影响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与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压缩饼干”,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使得大学生思想主体意识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这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就是本文所要谈论的话题。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凸显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心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它的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那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一方面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另一方面基于独立存在

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doc

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 “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发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不断出现的阶层分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阶层新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化作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第一,社会阶层分化对加快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有着积极作用。对于中国来说,现代化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使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社会结构的转变基本上是停滞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上的单一所有制和行政区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牢牢地钳制着社会阶层的先天性分布,使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基本上不可能。这样必然妨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国家。所有制变革后,阶层的流动很快出现社会结构的改观。有资料显示,1997年从农村分流出来进入乡镇企业和其他形式经济组织工作的农民达 1.35亿人,此后农村的分流愈加加快,1999年全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89.7%降到46.6%。这样的阶层分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社会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出了一个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传统的“大锅饭”、“铁饭碗”制度和意识随着体制性的改革而被冲破和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思路,实际上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同时对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比如,实践中在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前提下,适当地采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高能高薪”、“合同制”、“聘任制”等措施,淡化干部与工人的界限,给予高才能者以优厚待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保持一个适当规模的待业面,对于刺激劳动者的进取心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过去人们以为,分化只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社会分化如果是简单的两极分化,那当然会有不好的结果,但如果社会分化是利益的“碎片化”,人民利益的多元化,那样,反而不容易发生利益纠纷。比如,过去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就业于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国营、集体企业中,涨工资都需要中央颁布全国涨工资的命令。如今,绝大多数劳动者就业于各种类型的公司、企业之中,涨工资是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