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CT、普放、MRI、超声、内镜、心脑电室)(______科室__月份)序同期比变管理指标目标值号化趋势(1)总收入:________元;去年同期收入________元。 1 科室运行(2)科室支出:________元;去年同期支出________元。(1)消防器材完好率:________%。100% (2)抢救车管理规范率:________%。100% 设备仪器 2 管理(3)急救、生命支持类物品完好率:________%。100% (4)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执率:________%。100% (1)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________%。≥90% (2)影像报告误诊率:________%。≤3% (3)影像科每月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执行率:________%。100% (4)报告单规范率:________%。 100% (5)危急值通报及时率:________%。 100% 医疗质量 3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执行率:________%。 100% 管理(7)五大病种急诊绿色通道执行率及规范率:________%。100% (8)X线检查阳性率:________%。≥50% (9)CT检查阳性率:________%。≥70% (10)MRI检查阳性率:________%。≥70% (11)彩超检查阳性率:________%。≥70% (1)手卫生依从性:________%。100% 院感控制 4 指标(2)手卫生洗手正确率:________%。100% ≥90% 5 其他指标临床科室人员对本科室服务满意度:________%。分析及整改措施:(主要针对存

在问题或超标指标进行分析)本月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中超标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指标均控制在核定标准内。 1、________指标分析: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2、________指标分析: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____________ 质控员(签名)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备注:1、此表自2017年6月1日开始使用。2、数据来源有两种方式:①科室自行统计收集指标②信息中心调取数据。3、此表每月29日前由科内质控员填写完成,电子版上报质控科,纸质版科室存档。

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

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与指标 (2011年6月修订) 为保证临床放射治疗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0年版)》,结合我省近年来质控工作实践,特将原制定的《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标准》修改如下: 一、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获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放疗诊疗科目的注册登记。 (一)房屋的基本要求 1、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2、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 注:放射治疗及定位机房的设计、防护、消防均须通过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测及验收合格。 (二)放射治疗及配置设备的基本要求 1、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医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 2、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医用电子线(加速器产生)或千伏级X线治疗机; 3、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 4、型模制作设备 5、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 6、电离室型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 其中三级医院需增配: 1、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 2、专用模拟定位机 3、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4、有条件的单位配置三维水箱 注:大型放射治疗机及剂量仪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合格。 (三)放疗医技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员配备:放疗医师、临床放射物理师、放疗技师、维修工程师及护师。 医师与物理师及技术员比例的最低要求为5:1:3。 1、放疗医师:具有临床医疗专业本科(2004年以前人员应具大专或中专学

历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证书(放疗科或肿瘤科内必须有一名具有放疗专业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临床物理师(必须配有专职物理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3、放疗技师:具有医疗专业大专(2004年以前人员需有中专以上学历)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 4、机器维修工程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可兼职)。 二、科室管理制度 放疗科是临床科室,其人员,设备,病区不得多头管理及分割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及安全。 (一)临床治疗方面 放疗医师 1、治疗病人需临床诊断明确(应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据)。 2、建立、完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严格按照ICRU 50号文件要求执行,包括放疗前明确靶区范围、设野的合理性及相关补偿技术、射线质及能量的选择等等,应用TPS指导照射野的设计。 4、病历及放疗单中应记录所用射线质及能量、患者的体位、固定装置、设野面积、照射野界(以体表较固定的标记为准、定位时X线片或打印图片)、肿瘤深度、源皮距离(SSD)、百分深度剂量、机架角度、机头角度、补偿器、滤过装置、照射方式、单次剂量、总剂量及总次数、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剂量(脊髓、肾、脑干等)。 5、指导技师特殊照射野的摆位及照射。 临床物理师 1、根据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及照射范围要求,优化放射治疗计划。 2、核查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 3、参与特殊照射野的摆位及照射。 4、定期检测各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指标。 5、不定时地检查放疗技师的照射野摆位及照射情况。 放疗技师 1、每日工作前检查放射治疗机的状况,各种常用摆位辅助用品是否齐,铅托架透光清晰度是否良好。检查机架、机头转角、运动方向、速度是否正常,周围有无障碍物,电子显示角度与刻度是否一至(±0.5°)。治疗床升、降、停止、转角、

影像设备检测与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1 - 医学影像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2 - 医学影像科受检者防护制度- 3 - 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制度- 4 - 医学影像科技术人员防护培训制度- 5 -

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一、影像设备定期进行检测的目的,是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的发生。 二、影像设备检测的委托机构为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 三、正常使用的影像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四、新安装的影像设备,其性能、防护效果,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五、检测不合格的设备应当进行重新调试,直至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六、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影像设备性能发生改变,应当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医学影像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1.放射工作单位必须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工作。必须接受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2.放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放射卫生法规、标准,接受定期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和防护知识培训,持《放射工作人员证》、《CT上岗证》上岗。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8.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9.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0.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11.科室设防护监督员,定期检查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放射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结

放射影像科2015年(1-11月)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结 一、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1?我科全年核心制度贯彻执行良好。 2?坚持每天晨阅片(疑难病例讨论、典型病例学习、先进技术及前沿知识学习等多种形式)。 3?坚持病例随访、总结。 4?认真做好三甲医院复审迎检工作。 二、影像诊断及技术质量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影像诊断阳性率及与手术符合率 2?阳性率不够高及误诊原因分析 (1)影像表现不典型。 (2)对该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需总结经验。 (3)异病同影,未能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4)未对患者的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造成误诊。 (5)个别病例没有特征,诊断较困难。 (6)对少见病的影像表现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鉴别诊断。 (7)对影像学特征观察不仔细,造成误诊。 (8)诊断医师自身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9)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技师未完全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造成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 (10)开单医师水平有差距,对影像检查适应症的把握不够准确。 3?整改措施

(1)每位医师对自己诊断错误的病例进行学习、分析,查找原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2)加强对少见病、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的学习,认真总结经验, 提高诊断质量。 (3)科室质控小组分析诊断错误的原因;组织全科室医师进行学习,共同认识和提高。 (4)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严格控制检查的适应症。 三、对照“三甲”标准中放射科主要质控指标的完成情况的分析及改进 1?质量与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质量管理及医德医风考核分析 (1)科室各项三甲指标均达标,说明设备运行良好,诊断阳性率及手术符合率达标。 (2)医德医风及三基三严目前尚未进行,计划年底(12月份完成)。个别患者对科室 提出意见:报告的及时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的态度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医疗质量安全与质量控制,也要不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有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日常 工作,做到让病人放心、满意。 四、医疗风险医疗纠纷防范工作情况 本年度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本年共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为造影剂过敏反应,均上报医院主管部门,经过医护 人员的及时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 六、放射安全防护及不良情况分析 1.设备运行完好率高于95%,机房防护好,医护人员均按照规定佩戴放射剂量监测仪。 2.患者防护情况:技师在防护方面意识已得到提高且行动到位,每位病人均做好敏感部位的防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目标 一、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 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资料”要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线号/CT号/MRI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 2、“检查名称和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要具体说明,扫描及投照的确切起止范围、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增强情况应描写。 3、“检查结果”要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阅片要全面观察,重点描述,按器官分级,分别描述,有病变时,详细确切描述,说明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与毗邻关系、有无特征性改变,描述与结论应保持原则性一致。追踪复查,病例要作详细前后对比,有影像及临床特征的病例,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书写影像报告结论。 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定位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诊断学意见包括:①肯定性诊断意见;②参考性诊断性意见:如考虑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3个;③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查的建议。 5、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报告单一式两份(复写),一份交病房或门诊,一份同照片一起存档。审核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6、诊断报告发出时间 普通诊断报告:①急诊一般要求:半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时、分)和报告时间。②门诊2小时内出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③特殊检查24小时内取报告。 CT、MRI诊断报告:①门、急诊病人检查完一小时内取诊断报告单;②一般病人24小时内出诊断报告;疑难病例24小时内通知患者取报告的时间。 二、CT检查质量控制 1.CT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方法,其管理组织体系应统一归属影像(放射)科管理范围。CT质量保证、控制和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是影像(放射)科主任。 2.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力求良好配合,扫描必须作碘过敏试验,腹部扫描应空腹,检查前口服2%泛影葡胺以减少组织伪影干扰。 3.扫描操作管理 (1)按照CT机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管理

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管理 尽管医学影像设备在医学诊断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越来越普及,但使用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查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收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下面根据磁共振Signa HDx 3.0T设备为例进行展开讨论。磁共振设备的检查系统会产生强磁场,这就导致了磁共振检查会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就很容易造成事故。 5.1磁共振设备的工作原理 磁共振设备实现成像是测量人体组织中的一些元素的原子核发出的磁共振信号来实现的。是通过原子核的自旋运动产生的共振和检测梯度磁场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变化,来显示人体的结构情况。 磁共振成像会根据需要将待测物分成多个层面,每一层由很多的各自被标定记号的体素组成,如图5.1。对每个层面进行射频脉冲后得到各层面上体素的磁共振信号后进行解码,根据对应关系在屏幕上显示,根据信号的大小,亮度会有所不同,信号越大亮度也越亮,这样即可得到反映出层面体素信号的图像。成像过程见图5.2。 图5.1 层面和体素图

图5.2 磁共振成像过程示意图 为了确定磁共振信号源的空间位置,要加上线性梯度,这被称为成像梯度。在外磁场中不管H质子的空间位置怎么样,它产生的磁共振频率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在某个方向上再加上线性梯度磁场,那沿这个线性梯度磁场这个方向上的总磁场就会出现沿梯度分布出现高低的情况。 磁场梯度一般是由设备中的梯度线圈产生。通过3个互相垂直的梯度磁场,对信号源在不同时间进行三维定位。 5.1.1梯度场 每个质子本身都存在磁矩,但在一般状态下不显现磁性。当被放在外磁场里的时候,磁矩会受到外磁场的影响倾向外磁场一样或者相反的方向,并出现一个相同于外磁场方向的纵向磁化强度矢量M0,这种现象叫磁化。对磁化后的质子根据其进动频率对它发射同频率的脉冲,质子受到激励吸收脉冲能量,M0偏离纵向,就产生了磁共振现象。 虽然质子在脉冲磁场作用下发生了磁共振,但是所有的质子都以同频率发生共振,频率特征也都相同,缺少了空间信息的定位,无法成像。为了能够成像,还需要有梯度磁场来进行定位。 图5.3是一个沿着z轴方向的线性梯度场。这个沿z轴方向的线性梯度场的意思就是线性梯度磁场的磁场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磁场的大小跟着z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图5.3 沿Z轴方向的线性梯度场图 成像需要有每个层面的空间信息,所以磁共振系统中x、y和z轴都需要使用线性梯度场,分别是Gx、Gy和Gz。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规定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1、各医疗单位和X射线诊断科(室),必须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要求,建立科室质量保证组织和制订本单位的X射线诊断质量保证方案(下称“质保方案”),质保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为医院评审和放射科(室)临床科(室)考绩的重要依据。 2、各医疗单位的X射线诊断科(室),应建立各X射线检查系统的评片标准和严格的评片制度;废片及重拍片要有记录,并作出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X射线诊断报告书写的内容和格式由医疗单位制定出一定的规范,并有审定和签发制度。市(地)级以上医院放射科的诊断报告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或主任授权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签发。 4、X射线诊断科(室)应有质量保证工作的各种记录、质量控制检测胶片等资料。至少保存五年,并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 5、各单位购置X射线诊断设备时,应根据拟开展的诊断项目,对X射线诊断设备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设备订购合同上,应对防护及影像质量性能指标,安装调试及验收检测提出要求。 6、各单位使用X射线诊断设备应由生产厂家或通过考核合格持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安装。生产单位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安装者出具安装调试报告。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使用中的X射线诊断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设备进行重大维修或更换零部件后,必须进行

验收检测,达到规定的指标方可继续使用。X射线诊断科(室)应对成像设备及器材定期地进行稳定性检测。 8、各级医疗单位应将X射线诊断设备的订购合同、产品说明书、各种检测和维修记录建立档案并长期保存。

放射科影像科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教育主题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形式 季会、专家讲座、科室学习、自学等 三、内容 1、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2、放射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放射安全与管理。 四、方式 1、每天早会由科主任强调放射质量和安全工作要求。明确个人 放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 感。 2、每季度组织一次放射质量与安全知识讲座。

3、放射安全小组定期召开组织会议传达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 管理的最新信息,通报和讲评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 4、每位放射科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 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放射质量和安全。 五、要求 1、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的医技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 件,并经有环保总局组织实施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取得放射工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放射影像工作。 2、按时按计划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培训班”,加强 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救技能。 3、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技人员进行系统

培训,使他们对设 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防护有所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技术。 4、邀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专家举办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及新技 术讲座。 5、技术人员应自觉学习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 并掌握其排除方法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能自行排除故障消除隐 患。 6、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 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技术、注意事项、 保养要求和故障表现及简单故障的排除。7、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做好防盗、防火和辐射安全管理的培训。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医院 2018年9月13日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规定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规定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1、各医疗单位和X射线诊断科(室),必须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要求,建立科室质量保证组织和制订本单位的X射线诊断质量保证方案(下称“质保方案”),质保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为医院评审和放射科(室)临床科(室)考绩的重要依据。 2、各医疗单位的X射线诊断科(室),应建立各X射线检查系统的评片标准和严格的评片制度;废片及重拍片要有记录,并作出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X射线诊断报告书写的内容和格式由医疗单位制定出一定的规范,并有审定和签发制度。市(地)级以上医院放射科的诊断报告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或主任授权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签发。 4、X射线诊断科(室)应有质量保证工作的各种记录、质量控制检测胶片等资料。至少保存五年,并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 5、各单位购置X射线诊断设备时,应根据拟开展的诊断项目,对X射线诊断设备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设备订购合同上,应对防护及影像质量性能指标,安装调试及验收检测提出要求。 6、各单位使用X射线诊断设备应由生产厂家或通过考核合格持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安装。生产单位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安装者出具安装调试报告。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使用中的X射线诊断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设备进行重大维修或更换零部件后,必须进行

验收检测,达到规定的指标方可继续使用。X射线诊断科(室)应对成像设备及器材定期地进行稳定性检测。 8、各级医疗单位应将X射线诊断设备的订购合同、产品说明书、各种检测和维修记录建立档案并长期保存。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86972.doc

一、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1、成立有科主任、护士长及质量管理员参加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指派专人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员,分别具体负责技术、护理、诊 断的具体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各岗位质量与安全工作职责。 3、为保证放射科医疗与安全,放射科执行人员准入规范。 4、严格执行放射科各设备技术规范、操作常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符 合规范,以防范医疗差错。 5、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每天执行综合读片,每周二为疑难病例 讨论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 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首诊医 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 签发。 6、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 员签发,所有住院医师的 CT 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 . 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 7、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内设专门登 记本,每月指派专人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 并进行登记。每月第四个星期二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行回顾性

读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8、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诊断报告的书写要 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 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承诺出报 告时间: ⑴X 线报告:急诊 30 分钟,普通 1 小时; ⑵CT 报告:急诊 30 分钟,普通 2 小时。上午 11 点以后检查报告顺延至下午 2 点 30 后,下午 5 点以后检查顺延至第二天上午 8 点 30 分后。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90%。 9、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 X 线诊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 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 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 (1).每天由技术质控员评片,实事求是地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 考核依据,对质量不达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 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 X 线影片质量标准》,甲级片率要达到≥95%,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 (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①查申请单:核 对姓名、病历号、 X 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②查患者:核对 检查部位和脏器。 ③查摄影条件:核对摄影参数(如 kV 、mAs 等)。凡是复查照片的, 应参考原照片。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 (3).CT 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摄胸片和腹部扫描要训练患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CT、普放、MRI、超声、内镜、心脑电室)(______科室__月份)序同期比变管理指标目标值号化趋势(1)总收入:________元;去年同期收入________元。 1 科室运行(2)科室支出:________元;去年同期支出________元。(1)消防器材完好率:________%。100% (2)抢救车管理规范率:________%。100% 设备仪器 2 管理(3)急救、生命支持类物品完好率:________%。100% (4)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执率:________%。100% (1)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________%。≥90% (2)影像报告误诊率:________%。≤3% (3)影像科每月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执行率:________%。100% (4)报告单规范率:________%。 100% (5)危急值通报及时率:________%。 100% 医疗质量 3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执行率:________%。 100% 管理(7)五大病种急诊绿色通道执行率及规范率:________%。100% (8)X线检查阳性率:________%。≥50% (9)CT检查阳性率:________%。≥70% (10)MRI检查阳性率:________%。≥70% (11)彩超检查阳性率:________%。≥70% (1)手卫生依从性:________%。100% 院感控制 4 指标(2)手卫生洗手正确率:________%。100% ≥90% 5 其他指标临床科室人员对本科室服务满意度:________%。分析及整改措施:(主要针对存

医院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ⅩⅩ医院 医技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为加强影像科的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就今年医疗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如下: 1. 工作量:放射:1708人次 B超(含彩超): 1568人次 2. 阳性率: B超(含彩超): 71%;放射:78% 3. 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放射: 84% B超(含彩超): 90% 4. 工作人员无违规、违纪现象,无接待、投诉,出勤率:100%。 5. 机器运行、维护:B超(含彩超)运行正常,X光机老化,基本运行正常。 6. 工作人员紧张,排班困难。 7. 我科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 8. 防护设施及标识仍然没到位。 9. 治疗室的相关问题仍然存在。 10. 科室成员不能完全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其原因医院所发核心制度内容大部分与我科情况不符)。 11. 在实际工作中核心医疗制度执行不够好,如诊断报告书写不规范(无统一标准),描述术语与诊断结果混为一谈;技术操作不规范(设备老化、陈旧)。 12. 工作积极性不高(设备条件差,人员紧张,患者量大,个人收入不高)。 建议解决措施: 1. 以此次创等级医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2.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学习,定期抽查,要做到有制度,就得掌握,并落实到位。

3. 切实健全完整的报告书写规范,认真落实报告审核制度,定期审核评估,与奖金挂钩。 4. 加强政治、医德医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5.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6. 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7. 科室存在的具体客观问题(设备、人员和业务学习等),及时上报医院,希望医院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解决。 8. 建议医院及时购进防护材料(防护器材合标识)。 小结: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为全面加强我科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加强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陈旧观念,扎实医疗质量工作,丰富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服务,增进医患和谐。 特此报告 医技科 ⅩⅩ年10月10日

2021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 防护管理制度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 度 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

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放射科质量控制(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2011-09-12 16:50:38) 转载 标签:放射科管理杂谈分类:影像设备管理*维修 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成员: 三、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6.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7.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 四、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管理及持续改进督查

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时间:地点:负责人: 质控人员: 一、医学影像质量与安全管理 ((★)(★)为核心条款,(★)为核心制度) (一)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服务项目;急诊服务 1、医学影像(放射、超声、CT等)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提供24小时急诊影像服务:《放射诊疗许可证》;24 小时×7天的急诊(包括床边急诊)检查服务(X线摄影、超声检查);编码与PACS系统功能;医生工作站;人员资质;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科室《紧急意外抢救预案》、药品、器材;《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保护患者隐私,实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1、专职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并记录。(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图像质量评价小组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纳入对部门服务质量与相关人员技术能力评价的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及时提供规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严格审核制度,有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 1、科室《诊断报告书写规、审核制度与流程》:普通报告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科室每月对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检查,总结分析,落实改进措施;职能部门评价结果。(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定期召开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临床医师参加,记录,随访,重点病历资料完整(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3)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环境保护、受检者防护、及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等相关制度,遵照实施并记录。 1、《放射安全管理制度与落实措施》、《医学影像设备、场所定期检测制度与落实措施》、《放射废物处理规定》、电离辐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精选文档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参照河南省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制定本市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一、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一)各级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高年 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 (二)放射科常规X线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 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中,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 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技师负责X线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的控制。 (三)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二、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 (一)从事X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X医师和放射科工作人员证。 (二)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 (三)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三、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一)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核查X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影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二)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技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三)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 (四)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上级技师或医师要技师处理。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五)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 于6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四、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一)X影像质量标准 1.一般要求 (1)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照片中的诠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正确放置铅号码,以分辨前后位或前位。 精选文档 (3)用片统一,用片寸合理,分隔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成人胸片不

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2011年3月 为加强影像科的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就3月份医疗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如下: 1. 工作量: CR: 1694人次 CT: 1476人次 B超(含彩超): 1700人次 2. 阳性率: CR: 68% CT: 77% B超(含彩超): 71% 3. 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CR: 84% CT: 89% B超(含彩超): 90% 4. 工作人员无违规、违纪现象,无接待、投诉,出勤率:100%。 5. 机器运行、维护:B超(含彩超)运行正常,CT机故障,X光机老化,基本运行正常,CR机故障。 6. 工作人员紧张,排班困难,依法执业欠缺(B超室存在助理医师单独值班情况)。 7. 我科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 8. 防护设施及标识仍然没到位。 9. 治疗室的相关问题仍然存在。 10. 科室成员不能完全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其原因医院所发核心制度内容大部分与我科情况不符)。 11. 在实际工作中核心医疗制度执行不够好,如诊断报告书写不规范(无统一标准),描述术语与诊断结果混为一谈;技术操作不规范(设备老化、陈旧)。 12. 工作积极性不高(设备条件差,人员紧张,患者量大,个人收入入不敷出)。 建议解决措施: 1. 以此次创等级医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2. 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学习,定期抽查,要做到有制度,就得掌握,并落实到位。

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蕉岭县中医医院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为加强影像科的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就3月份医疗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如下: 1. 工作人员无违规、违纪现象,无接待、投诉,出勤率:100%。 2. 机器运行、维护:B超(含彩超)运行正常,CT机故障,X光机老化,基本运行正常,CR机故障。 3. 工作人员紧张,排班困难,依法执业欠缺(B超室存在助理医师单独值班情况)。 4. 我科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 5. 防护设施及标识仍然没到位。 6. 治疗室的相关问题仍然存在。 7. 科室成员不能完全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其原因医院所发核心制度内容大部分与我科情况不符)。 8. 在实际工作中核心医疗制度执行不够好,如诊断报告书写不规范(无统一标准),描述术语与诊断结果混为一谈;技术操作不规范(设备老化、陈旧)。 9. 工作积极性不高(设备条件差,人员紧张,患者量大,个人收入入不敷出)。 建议解决措施: 1. 以此次创等级医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2. 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学习,定期抽查,要做到有制度,就得掌握,并落实到位。 3. 切实健全完整的报告书写规范,认真落实报告审核制度,定期审核评估,与奖金挂钩。 4. 加强政治、医德医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5.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6. 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7. 科室存在的具体客观问题(设备、人员和业务学习等),及时上报医院,希望医院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解决。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最完美版)

放射科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方案 一、天水新天坛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张建平 成员:李康宁王文洁张玉红张伟军 三、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6.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7.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 四、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 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 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 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放射科。 二.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减少差错的重要环节。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严格认真执行。管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五.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放射科分为普放及CT两个组。CT室由从事多年CT工作的医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保障受检者、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使用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国家对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单位必须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影像质量;减少重拍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注意受检者的屏蔽防护,减少和控制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许可证件申请与管理 第五条凡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必须事先向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申请手续,经审查合格,领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工作。 第六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X射线机房,在场址选择、建筑设计、防护设施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接受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七条凡申请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个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备与所开展的X射线诊断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防护性能合格,运行指标满足所开展诊断项目要求的设备。 (二)、具备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相应专业技能、熟悉防护知识,健康条件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工作人员。 (三)、设有放射防护组织或专(兼)职放射防护人员,并建立工作人员及受检者防护和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第八条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验收检测。证明其主要运行指标及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领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管理规范2016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管理规 (试行) 为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本规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出具影像诊断结果报告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设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一、机构管理 (一)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不得开展放射产前筛查与诊断、治疗及介入治疗工作。 (二)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技术规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放射安全和控制措施,保障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三)应当设置独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对规章制度、技术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4.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5.监督、指导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包括手卫生、消毒、一次性 6.用物品的管理和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7.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影像报告书写、保存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影像病例的信息登记进行督查,并保障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8.对设置的影像诊断科、超声诊断科、信息科等部门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担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五)财务部门要对医疗费用结算进行检查,并提出控制措施。 (六)后勤管理部门负责防火、防盗、医疗纠纷等安全工作。 二、质量管理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健全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相关技术规和标准,落实影像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和影像诊断项目相关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持续改进医学影像诊断质量。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合理、规的影像检查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施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三)定期进行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四)建立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逐级报告的机制,出现较多或明显的质量问题时,应及时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组组织集体分析研究、协调解决。 (五)至少有1名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有五年以上影像诊断资历的医师(可以多点执业)不少于每周1次的定期巡查影像质量和报告质量。 (六)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影像质量管理和控制,根据影像诊断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影像质量管理组定期对影像诊断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定期分析影像质量优良率,根据图像质量缺陷,对成像环节进行核查,有评价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七)设立影像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应包括影像诊断医师、技师、影像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管理。设立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定期开展影像质量和诊断报告的自查和质量评价的业务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