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文化研究

城市文化研究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东都洛阳,人口近百万。在郡县一级的地方城市中,人口超过十万者也不少。北宋都城东京(今之开封)的人口更是登峰造极。据说人口最高年份是宋徽宗崇宁年间,达一百四十万左右。

(2)人口结构的变化

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出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殡妇,化治丝巢;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间民,无常职,转移执事。

——《周礼. 天官》

二,城市规模的发展

(1)中国城市规模的发展(scale deveiopment)

城为保民为之也,民众城小则益城。(《左传. 隐公七年》)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考工记》)

公侯之城方七里,侯伯之城方五里,子男之城方方三里。(《周礼》)

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三辅黄图》)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三辅黄图》)隋唐长安:84平方公里,达到顶峰。南宋都城临安:60平方公里(2)西方城市规模的发展

古罗马时期的名城庞贝,长1200米,宽700米,呈椭圆形。古罗马城营建之初,市区南北长约6200米,东西宽约3500米。而公元一世纪后,罗马帝国各皇帝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宏大建筑,使城市面

积扩大了2倍。

随着罗马帝国的势力扩展,欧洲各处出现了一批一批的新城镇。按照罗马设计师的理想设计,这些新城镇的规模应为2400X1600英尺,当时的都灵与奥斯塔(意大利西北部古城)即符合这个标准,但大部分新市镇却大小不一。

中世纪佛罗伦萨:200英亩→1500英亩

15、16世纪后的伦敦:扩大10倍

三、城市功能的发展(function deveiopment)

1、中国城市功能的变化发展。

(1)原始城市:祭祀、墓葬中心

(2)西周城市:王城——首邑——采邑:行施王权政治

(3)秦统一天下,设36郡,辖800~900县,迄西汉孝平帝时,凡郡国103,县邑1314,道32,候国241。(《汉书. 地理志》)秦汉以后形成了以地域为基础,以国都为中心,以郡县为据点的更为稳定的行政中心体系。城市的政治职能有所强化。

(4)宋:形成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群体:

(5)近代:沿海城市成为新兴的经济通商城市;内陆城市逐渐衰微。

2、西方城市功能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宗教、礼仪中心

(2)中世纪后:城市复兴,以经济功能为主,生产型经济功能。中国:消费型

(3)15世纪至近代:经济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与资本投资需

求日益突出

(4)近代工业革命引发的城市化:城市打破自身局限,积极向外开放.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一个社会人员所习得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原始文化》)

文化是一个组织起来的一体化系统。但我们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划分出众多的亚种或层面。基于我们的目的,我们将划分出三个文化亚系统,即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思想意识系统。”(怀特《文化的科学》)

四,城市文化的缘起(cultural orgin)

1、缘起的标准:

柴尔德提出的10条标准是:(1)大型居住区(2)人口构成和功能与任何村庄都不同(3)剩余财富的集中化(4)巨大的公共建筑(5)从事非体力劳动的统治阶级(6)文字(7)历法学和数学(8)专职艺术家(9)对外贸易(10)以居住区而不是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组织。

2、城市是集合了各种新文化要素的组合体(assembiy)。

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特点:

(1)泰勒的三阶段说。

1)蒙昧阶段:人类,人类生活的特征是“人靠植物和动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不耕种土地,也不驯养动物以供食用。”

2)野蛮阶段:人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野蛮阶段的生活特征是“为了保障食物的储存,是指保留到下一个收获期,于是就建立了村庄和城市的生活,并在技术、知识、习惯和管理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3)文明阶段:则是“随着书写技术的出现而开始了。这种技术牢牢地记下了历史、法律、知识和宗教以利于将来的世纪,它把过去和未来连接成为一条连续不断的智力和道德的锁链。”

城市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系统或体系,它由众多子系统所组成,城市文化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城市文化的结构。由于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讨论城市文化的结构,便也须从对一般人类文化的结构的理解开始。在这方面,怀特的理论无疑是最富有启发性的。

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依靠技术系统使自身同那自然的生息之地紧密联系。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在该系统内有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

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其中包括神话与神学、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间智慧以及普通常识。怀特认为,上述三个亚系统从总体上构成人类文化系统。当然,三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的,每一个亚系统影响着另外两个亚系统。不过,各个亚系统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技术系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人类必须首先解决衣食和居住问题才能从事政治、宗教、艺术等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系统相对于技术系统而言是次要的和从属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系统的函数,技术是一个自变量,社会系统是一个应变量。社会系统是由技术系统决定的,前者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替代石斧的铜斧并不仅仅是一件质地优良的工具,它还表征着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观念形态或哲学的系统是信念的体系,人类的经验通过这一体系而得到解释。但是,经验和解释由此而受到技术的强有力的制约。每种类型的技术都有一种特定类型的哲学。畜牧技术、农业技术、冶金技术、工业技术或军事技术,无不可以在哲学中找到各自相应的表达。某种技术在图腾哲学中获得说明,而另一种技术则可以在占星术或量子力学中找到解释。因此,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技术的系统是基本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而哲学则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社会系统。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系统对技术的活动没有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和技术系统不受哲学的影响。但是制约是一回事,而决定则是另一回事。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从广义上说,城市文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成果的总和,也是由众多子系统所组成并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

略加修正,便可以将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 (materical cuiture)

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这些物质现象之所以也被纳入城市文化的范围,不仅是由于它们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广义文化概念)的特征,而且也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凯文.林奇指出,城市文化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是感觉的一个构成,我们可以称之为…易辨性?,即,在一个聚落里,居民用符号性的物质特征来与其他人沟通的有效程度。这些环境标志系统几乎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对于不

熟悉当地文化的外来者常常是无法辨识的。但任何观察者都能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容、准确性以及与所带信息的强度来了解它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实地照片来得到检验。”

一个阿拉伯城市的物质现象体现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

价值观念,一个欧洲城市或东亚城市的物质现象则可能体现了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城市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现象,都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的城市文化韵味。比如,城市的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绘画、实用的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而且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的,地域的、时代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文化风格的民居;纽约的摩天大楼与上海的摩天大楼,虽然都是现代化建筑,但也具有不同的文化韵味;北京的紫禁城与巴黎的凡尔赛宫,虽然都曾经是皇宫,但却具有东西方的不同气派和历史文化内涵。

不仅城市中的那些有形的物质实体,鲜明地呈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比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广场是城市结构中最明确的因素,从古到今,广场向来都是城市的心脏,只有来到城市的主要广场才算真正抵达城市。城市广场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场所,它还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场所之一,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

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欧洲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便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它是正式的贸易市场,周围建有商店以及供法庭和政府机构使用的会议厅,并有敞廊将它们连在一起。广场是希腊人聚集在一起议政、交往的社会活动中心,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古罗马的广场更具有政治色彩,著名的共和广场是市民欢聚的公共活动场所,但其后兴建的帝国广场却成了皇帝们展示其政治军事权力的纪念性殿堂,广场中央竖有皇帝的雕像,广场空间遂由开敞转为封闭,形式也由自由随意转为严格规整。在中世纪,神权文化一统欧洲,与此相应,欧洲城市逐步形成了教堂广场、市政广场和商贸广场等最基本的广场类型。

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则是与西方城市明显有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它强调边界的实体性和连续性,也就是空间的内外分割性和内向性。对边界实体性和连续性的强调在物质形态构成上表现为对“墙”的极大关注,“墙”构成了“院”、城市(城墙)乃至国家(长城)的形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陈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

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使得西方式的广场实际上无从产生。清代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场院虽然十分宽阔,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的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多数城市广场都得到了改造,营造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广场文化氛围。在20世纪5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竖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并在广场两侧分别建起了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这种城市广场空间布局象征着旧王朝的覆亡以及一个新生国家人民的自信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此后,在极左意识形态泛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广场空间也被深深地烙上了特定的政治文化印记,城市广场不仅竖起了语录牌、标语牌等“左”文化的形象标识,而且也成为大规模政治集会的场所以及极左意识形态的宣传场地。改革开放以来,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在此情势下,中国城市广场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城市广场的边缘建起了商店、宾馆以及游乐场所,并用草地、花坛、树木等把开阔的广场分割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从而给市民创造了一个游戏、娱乐、休闲的公共空间。广场的休闲化意味着广场隐含政治现象的消失,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凸显。

二城市的制度文化 (system cuiture)

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是城市文化的制度化、

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城市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各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来。城市的制度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城市居民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即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在城市的制度文化的诸设施中,最主要的有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1、城市的家庭制度(family system)。在现代城市中,家庭的演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从乡村文化到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社会和文化自身的变迁轨迹。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文化环境中,家庭可以说具有相当“普化”的社会功能,据威廉.奥伯格的归纳,乡村社会家庭组织除了生育子女的功能外,还有以下一些功能:经济功能;家庭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单位,不需要银行、商店和工厂;给其成员以威望和地位,家庭比个人重要,家庭成员多,而且个人很少有独立性;教育功能,不仅对婴儿和孩子是如此,就是对于青年也是如此,包括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身体训练、家庭生活、学识教授和其它方面教育;为其成员提供了保护性功能,父亲要保护全家,而且也为孩子提供社会和经济保障,相应的家庭也满足老年人在经济和心理上的需求;家庭履行宗教功能;娱乐功能;对那些农耕家庭来说,不可能有家庭之外的娱乐中心;情感功能,它产生了亲子之情。但是,随着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转换,家庭的功能也逐渐相应地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会领域,如经济的功能被城市中的公司等经济组织取代,教育的功能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承担,家庭的功能因而逐渐减少,现代城市家庭的功能更为专

门化了。按照功能主义的观点,现代城市家庭只承担社会化、情感支持和彼此陪伴、性规则等少数几项功能。与家庭功能的这种变化趋势相适应,全世界的城市家庭结构正在逐渐朝核心家庭的方向发展。三代或更多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

2 城市的经济制度(economic system)。在城市的制度文化中,经济制度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一方面,经济制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是城市经济制度的重要塑造力量。这是因为,每一个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并习得一定文化价值规范的过程。正因如此,社会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已经社会化的经济主体对无论是传统乡村还是现代城市的经济活动、经济制度产生作用。在现代城市中,市场制度无疑是最基本的经济制度。而现代城市的这种制度也是在一种社会文化的氛围中孕育和发展的,只不过这种文化是与乡村文化不同的现代城市文化而已。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市场制度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现代城市文化塑造着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单元的理性行动者。按照凡勃伦的说法,现代城市市场制度就是由“为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所组成的。而这“为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无疑是与现代城市文化分不开的。关于这一方面有许多研究,如韦伯认为诞生于现代城市社会的理性会计方法与可计算的法律(这些都是文化性的要素)是现代市场制度的前提,等等。其二,现代城市文化给市场制度赋予了意义。在市场经

济制度中,城市经济活动者往往通过一定的城市文化来理解市场制度与市场关系,并通过文化来适应这种制度与关系。其三,城市文化对经济交换起着规范调节作用。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只有受到文化、道德的约束才是健康的,因此,在经济交换中,现代城市文化对经济行为的规范调节就成为一个必需的前提。

3 城市的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城市的政治制度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是臣属型的,那么生活于这种城市文化背景中的人虽然也知道自己是“公民”,并关注政治,但往往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卷入政治。他们盲从政治新闻的宣传,对自己城市以及国家的政治体制并无自豪感和忠诚感。对他们来说,政治并不是一个好的话题。在这种城市中,组织团体的现象并不普遍。市民虽然参加选举,但无激情,较少相信他人。当一个城市的市民习惯于把自己视为驯服的客体而非积极的参与者时,民主的政治制度显然难以在这些人所生活的城市中扎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参与型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市民知道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对政治非常关心。他们对自己城市以及国家的政治体制感到自豪,通常也愿意讨论它。他们相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自己所在城市、国家的政治,并认为可以组织一个团体来防止不公正的发生。因此,这些人显示出较高程度的“政治能力”,知道如何以政治方式达成自己的意愿。他们对选举感

到自豪,相信人们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他们活跃于各种共同体之中,常常是一个或多个志愿组织的成员,并易于相信别人。因此,一个参与型的城市政治文化乃是城市民主政治制度孕育和生长的最理想的土壤。

不仅不同的城市文化(尤其是城市政治文化)会使不同的城市呈现不同的政治制度风格,而且城市文化的变迁也必然伴随着作为城市文化组成部分的城市政治制度的变迁。毋庸置疑,现代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文化的世俗化。按照阿尔蒙德的看法,所谓文化的世俗化“是指态度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其周围世界中可以见到的因果关系。”换言之,世俗化意味着人们以一种实效的观点以及理智的态度来对待世界。“文化世俗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是密切相关的,在世俗文化中,个人往往自信他们拥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并选定有助于自己改变环境的行动方案”。阿尔蒙德认为,在传统社会中,一个首领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一套既定的风俗习惯行事的,他们的合法性取决于他们世袭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对某些宗教习俗的遵守,因而传统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具有宗教化和非理性化的色彩。而在现代城市中,文化的世俗化要求决策过程的科学化、理性化,当权者的合法性将取决于他在竞争性的选举中是否获胜,取决于他们在制定法律时是否遵守规定的宪法程序。现代世俗化的城市文化,不仅要求人们用明确的而不是笼统的、理性的而不是心血来潮的方式观察

事物,而且要求人们以普遍性的标准作为行为的依据。现代世俗化的城市文化注重成就而不注重世袭地位。因此,世俗化的城市文化的形成,不仅意味着城市政治参与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城市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建立在法理和政府的实际作为的基础上,而且还意味着以习惯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削弱。同时,城市文化世俗化的另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城市政治制度或结构的分化,即城市中的社会角色、政治角色变得更加专门化和自主化。

三城市的精神文化(spiritual cuiture)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朝、亲迎

《仪礼.士昏礼》规定:亲迎那一天,新郎穿黑色礼服,乘黑漆车子,前有人执烛前导,后有从车,前往女家。新娘之父亲自出门迎女婿与男家宾客入门。新郎将雁与礼品交给女家,行礼而出。梳妆整齐的新娘,头蒙盖巾,随至车前,新郎亲自把车上的索子授给她,引她上车。先由新郎亲自驾车,随后由驭者代替,女家派人随行。新郎另乘车在前导引。车至男家,新郎先下车进门,待新娘及送行者到达后,由新郎接新娘进家门。然后入宅行拜堂、合卺等仪式。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重乎?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易·序卦》

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

成俗乎?

----《史记·礼书》城市的发展和商业文明的昌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婚姻与家庭习俗和思想观念,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摆脱宗族、血缘之束缚,向往自由、自主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1)婚姻、家庭生活的世俗化,宗族、社稷的神圣感和政治性的淡化,向往有个人情感意志的,自由、自主的婚姻恋爱。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 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邶风. 静女》(2)婚姻与家庭生活淡化了神圣性与政治性后,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与商业文明同行的城市社会现象也屡见不鲜。

有女仳离, 嘅其叹矣! 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 遇人之不淑矣。——〈王风. 中谷有蓷〉

2.不重贞操、门第、追求平等、独立的婚姻、家庭生活。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缰往,

一坐尽倾。……”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是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城市的精神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内涵相一致,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就前者而言,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种类型:城市公益性文化与城市经营性文化。城市公益性文化如学术性书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街头艺术雕塑、图书馆、博物馆、等等,而城市的经营性文化则是城市文化产业如娱乐业、休闲业、传媒业等所提供的娱乐性、益智性、消遣性、休闲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的城市精神文化,如城市居民的价值观、精神追求、

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则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和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心理的总和。它往往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表现出来,是人们判断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战略意义(civic cuiture constrution connotion and strategic sense)

城市文化建设,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是这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重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

城市文化属于社会大众文化范畴,但又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紧密相关。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十分广泛,概括起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培育具有高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其次,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及其外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凡世界著名的文化名城都是以其独特的城市形象而称名于世。

第三是要具有繁荣发达的城市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被称为“朝阳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武汉城市文化

在全球性的“城市时代”,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的共同选择。在不久前举办的武汉发展战略规划论坛上,武汉市长阮成发一口气列举了10余个国外城市的特色文化:“巴黎有时装,威尼斯有水,维也纳有音乐,罗马有建筑,洛杉矶有电影,里约热内卢有狂欢节,日内瓦有会议,达沃斯有论坛,汉诺威有会展,海德堡有大学城,硅谷有创意……”继而,向与会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拥有着丰富历史资源和人文积淀的武汉,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到底是什么? 以什么为载体向世人展现武汉独特的城市魅力? 应当怎样塑造武汉的主题城市文化,使我市能够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竞争力和生命力? 在城市竞争已从经济领域上升到文化领域的当下,文化作为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标志,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因此,阮市长提出的关于城市文化的疑问,确然是武汉在“崛起”时必须深入思考和慎重回答的重大命题。 如果说,政府作为城市规划者的使命是探索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和彰显武汉独特文化魅力的建设途径和模式,那么开发商作为土地建设者的责任则在于,避免“破坏性的开发”和“开发性的破坏”,把握城市的文化脉搏,让城市的居民找到最本质的文化归属。 永恒的母题:水文化 武汉地处中部腹地,接南转北,承东启西,历来在城市文化上体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伴随着近千年商品、人口、信息的流动,武汉几乎将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江右文化及齐鲁文化等共冶于一炉。而近代汉口开埠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教会的到来、外国租界的开辟、现代工商业的兴办以及新式教育体系的创立,尤其是当代改革开放和境外资本的进入,使武汉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更凸现出武汉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品质。 武汉江汉交汇,百湖连珠,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文化和壮丽的水景观。作为自然资源和文化景观,水对人类的影响不止在生产、生活和交通上,而且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水的流动性和容变性使得水文化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永恒的母题和多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北京市顺义区都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2)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2) 2.顺义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文明 (4) 二、顺义都市文化的人文传统 (6) 1.顺义的商业文化:集商聚义 (6) 2.市井文化:厚德载物 (7) 3.红色文化:不屈抗争 (8) 三、顺义都市文化的当代进展 (9) 1.绿色生态文化:健康宜居 (9) 2.群众节庆文化:和谐民生 (10) 3.企业文化:诚信进取 (11) 4.国际枢纽文化:开放包容 (12) 5.现代农业文化:秉古誉今 (13) 6.顺义啤酒饮料文化:厚积薄发 (14)

四、顺义都市精神:顺潮宾水,尚德名义 (15) 1.顺潮宾水(顺潮滨水) (16) 2.尚德明义 (16) 五、顺义都市文化进展取向 (17) 1.爱护旧城历史文化,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18) 2.新城建筑和街区:横看成岭侧成峰 (19) 3.“尚德明义”之表达:公共服务和商业街区 (20) 4.“顺潮宾水”之表达:滨水生态和国际街区 (21) 5.打造居民形象,营造都市文化 (26) 结束语 (27) 前言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都市文化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都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当代都市的规划、建设、治理无一不包容着都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进展的必定。什么是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如何建设、如何用文化的理念建设都市等内容,正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都市文化是都市那个地理行政区划与都市历史形成过程中所产生、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都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的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都市的灵魂和气质,它隐含在都市的方方面面,给予都市特有的气质,反映都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都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都市和人共同造就都市文化。都市文化是一个都市的标识,它折射出都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都市风貌的总体形态,不同都市之间都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和差异。顺义都市建设要打破“千城一面”的建设格局,打造具有鲜亮顺义特色的顺义都市文化。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城市文化研究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法,以吉庆街为切入点,试对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调查研究表明,城市的草根文化传承和经济价值开掘之间存在矛盾,商业化发展模式的不合理规划不断冲击传统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果施以正确决策,加之多方调和努力,吉庆街必将再现辉煌。 关键词:吉庆街文化传承城市建设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

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一直以来,一个城市形象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调研法,对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并作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分析综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参考建议。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对于一个区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该区域突出重围,彰显自身魅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他人的关键因素。利用城市文化来构建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形象与文化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形象研究状况 以“城市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知网共收录文献7507篇,内容覆盖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新闻传媒等学科。本文主要选取新闻传媒类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城市形象媒介呈现研究。 1、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 学术界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义数不胜数,但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界、

区域、标志物等方面,并提到“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心态。”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于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国内学者居易的《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及其感受》中则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或感受。包括精神感受系统、视觉感受系统、消费感受系统、风土人情感受系统。 张卫国在《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中则提出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对某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形成的主观印象。 2、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区域的软实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符码形式传递出去,才能吸引外界的公众。在此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何国平在《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型与基本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即在城市定位元素资源与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二元合力中形成一个最优方案,由此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四个策略,利益相关者策略、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 陶建杰的《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中也曾提到城

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初稿)

武威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研究小组组长:张蓉 研究小组成员:张倩李志兴田颖田泰山单美娟赵建岗 研究指导教师:马国文 【引文】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正文】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1.城市文化与经济。现代社会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竞争。而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新。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即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任何文化都是“源”与“流”的结合,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传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点。二是横向的文化借取,即城市文化的开放、兼容。文化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通过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创造,体现出文化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就自然显得重要而必要。 2.文化建设与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往往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文化管理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文明、秩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些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文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管理是一项反复性的工作,城市文化管理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长期保持和维护好城市良好的市容、井然的秩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更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带倾向性的疑点问题,采取集中整治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文化管理也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文化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武汉市大城市文化名片

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2013年12月20日,“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名单公布,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红楼、东湖、琴台、汉阳造、武汉大学、汉口江滩、汉剧、盘龙城遗址入选。 “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历经征集提名、组织评选和综合评定等环节。评选阶段共收到各类投票23万份,长江网点击量超过230万人次。

1.黄鹤楼 在中国近2000年历史中,没有哪座楼阁像黄鹤楼这样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绵延不绝。白云千载,鹤影幢幢,公元223年那位普普通通的辛氏女子在此初开酒肆,三国名将孙权改为军事要塞,还有那位乘鹤归醉的仙界道士,都没想到,这将是一座比岁月坚固、与日月共存的千古名楼。江城梅花落,楼中玉笛吹,能够同时留得崔颢、李白传世绝唱的黄鹤楼,堪称天下江山最有诗意的历史建筑。

2.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在大桥兴建的那几年,武汉三镇的多数人家都将新生婴儿指桥为名。毛泽东先生当年激情拍岸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那不是一位诗人的情怀,而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倚天大梦。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到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百年呼唤,这座大桥终于在1957年10 月建成通车,成为贯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推进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3.红楼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共和之声赢得全国响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红墙红瓦铸就历史里程碑,金戈铁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成为武汉城市精神内涵。 4.东湖 东湖因位于武昌古城之东而得名,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湖以山曲,城以湖幽。12个大小湖泊衣带相隔,12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112公里湖岸线九曲回肠,34座山峰古雅奇巧。湖畔四周有梅花、樱花、牡丹、荷花四园领衔全国。而屈原泽畔行吟、李白吟诗放鹰等史记,让东湖承载许多中国记忆,现代浪漫与古典神韵交融,尽显大美武汉气韵。 5.古琴台

城市文化及文学研究

历史变革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 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对外开放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革命传统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倭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丞,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锦溪、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泾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著名人物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代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 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7月10日)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共送书下乡50多万册书,各种歌舞、汉剧专场等下乡演出近3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万多场次,三是每年开展的书香八**全民阅读活动富有特色。每年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开展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的电视专题论坛,举办中国梦.劳动美、阅读与人生、与快乐、与成长等全市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四是激情广场活动如火如荼。各活动点均按照要求添置了灯光、音响、乐器等演出器材,已建成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备必要的水电、卫生、安全保卫等基础条件,每个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都有固定的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的队伍,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五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红土地歌曲比赛、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首届海峡客家山歌大赛、海峡客家书画展、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暨定光佛文化节和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县姑田镇游大龙、被誉为乡村狂欢节的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等传统文娱活动,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性农村文化活动。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电台、电视台和乡镇文化站、乡镇广电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现有文化类专业技术人员531人,其中群文博13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60人、初级60人),图书资料的47人(高级3人、中级23人、初级21人),艺术专业118人(高级13人、中级51人、初级54人),播音主持35人(高级3人、中级13人、初级19人),记者编辑122人(高级18人、中级36人、初级68人),其他类72人。 (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2007年--2013年,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费分别为3484.8万元、3144万元、13385.4万元、13582万元、15076万元、20631万元、3156万元。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012年至2016年**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第一批**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

[创意,城市发展,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开始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就文化及创新产业与城市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城市相关发展带来的一定启发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 0 前言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放缓,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手段早已成为我国相关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夸张地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新型发展动力,更是城市本身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着重提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便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消费结构开始不断变化,原本以日常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开始向文化休闲消费转变,这种变化使我国各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了高速发展。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在前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平均文化创意产业增速平均达到23.5%,比当时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快了近一倍,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潜力。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发展大多还只局限于大型城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也会较为迅速,而发展迅速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会反哺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结构,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与城市地位的提升。[1] 1.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型城市中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而其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呈现出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结构形式。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电影行业、动漫行业、游戏行业以及网络出版业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多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为红火,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获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1.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动力 在我国,所谓支柱产业,指的是相关地区产业增加值超过GDP比重的6%。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计算,早在2004年,我国的首都北京其文化创意产业便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此外,

关于武汉市的市民文化

关于武汉市的市民文化 摘要:每个城市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文化是反映一个城市精神的一块镜子。武汉是笔者的家乡,同时作为华中重镇,历史名城,荆楚文化的中心,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市民文化作为研究武汉文化的切入点,不仅因为市民文化是中国近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更因为近代以来武汉市民文化在中国城市文化中一直显示出自身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希望通过对武汉市民文化历史,现状及未来的描述和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建设当代武汉新型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武汉;市民文化;市民性格;生活方式 一、市民文化概述 1.市民文化的定义 在论述武汉市市民文化之前,必须先对市民文化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关于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定义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而关于市民,最早则是指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居民。因此,本文所谓市民文化,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居民基本的思想行为以及受之指导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它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2.市民文化的影响 城市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的生活方式部分的形成了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着千万市民的生活,其中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本文所要做的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武汉市市民文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二、武汉的市民文化 1.武汉的自然条件及城市格局 从宏观鸟瞰,武汉首先是一个内联腹地、外通海洋的港口城市,港口的兴衰与城市的变迁具有同步性。武汉自古便以临江的舟楫之利,成为控扼南北,援引东西的九省通衢。明清时期,汉口以商贸和航运的双重优势,跻身于四大名镇之列,外国侵略者之所以选择汉口为通商口岸,看中这里的港口运输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微观审视,武汉三镇市内交通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拥挤”二字。武汉三针既以长江汉水相连,又因长江汉水相隔。从地形看,武汉为冲积平原,多小山湖泊,这为市内交通带来了不便;从地势看,武汉尤其汉口地势低洼,水患频繁,解放前汉口多次提防溃口,自然条件的障碍为武汉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易中天在《读城记》里说:“冬天,北方有暖气,南方有暖风;夏天,北方有凉风,南方有海风。武汉夹在中间,不南不北,不上不下,什么好处都没有。别的地方,再冷再热,好歹还有个多处。武汉倒好,夏天屋里比外面还热,冬天屋里比外面还冷。冬天滴水成冰,夏天所有的家具都发烫,三台电风扇对着吹,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可见居于中部的地理位置,并不能给武汉提供一个理想的气候条件。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