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说课研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说课研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说课研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说课研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说课研究

一、思想政治课说课理论概述

(一)思想政治课说课的内涵★

1.思想政治课说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说课,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为指导,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潜能为依据,将自己对课标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简言之,即说明在本堂课中,教师即将做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说课能集中、简练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它强化教师教学的理性因素,督促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地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教学行为;它强化教师与同行之间的双向交流,使教师备课的隐性内涵显性化,教学系统更加开放,是教师智慧生成与表达的重要手段,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2. 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1)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备课是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写出教案。说课源于备课,但又高于备课,是备课的深化、扩展与完善。说课与备课,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系表现在:从内容上看,说课与备课所针对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从要完成的任务上看,说课和备课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从对说课者和备课教师的要求上看,都要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区别表现在:A.性质不同。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而备课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B.对象不同。说课的听众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包括同行、教研人员和专家评委。它有一定的经验介绍和交流性质,对说课者的理论要求比较高。备课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并不需要向学生说明与教育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C.形式不同。说课需要多人参与,说课与评课两种活动交织在一起,形成思维的互补和学术的交流。而备课则是教师的个体行为,既然是个体活动,那么备课的质量就必然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D.解决的问题不同。备课是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除了要解决“怎样教”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E.目的不同。说课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教学规律,提高备课能力。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紧密相连,无论那种形式的说课,都能起到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说课与上课又各有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联系:说课与上课,二者都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设计、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说课的成功为上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因为说课“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课水平奠定了基础。

区别:A.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教研人员、专家评委。B.性质、目的不同。上课是一种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目的在于提高说课者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更明确的教学目标、更实在的教学内容、更科学的教学方

法、更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说课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听说课者的教研水平。

C.自由性不同。上课的时间、场所有严格的规定,不可以随意改变。而说课在时间上比较灵活,根据条件和具体情况,可以是课前“说课”,也可以是课后“说课”。至于场所,更可以灵活安排了。

D.内容不同。说课要说清“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教”和“学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学"等一系列“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说课重在说“理”。而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施教行为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操作过程的统一,它无需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教学的理由。

E.语言风格不同。上课面向学生,要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理解性强。说课面向同行、教研人员和专家评委,语言要严密、精练,逻辑性强。

F.评价标准不同。上课效果的好坏,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说课质量的高低,以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为评价标准。

总之,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二)“说课”的类型

“说课”,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活动的目的不同,其类型也有所不同。通常“说课"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评比型说课

这种形式的说课常有竞争性质。参加说课的教师往往是通过层层推荐和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这种类型说课主要是对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能力、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水平、教学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作出评比的活动方式,多用于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示范型说课

示范型说课,一般选择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先向听课老师作示范性说课,然后让说课教师将说课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最后组织教师或教研人员对该教师的说课内容及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析。听课教师从“听说课”、“看上课"、“听评析”中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示范型说课是培养教学能手的重要途径。

3.研究型说课

这种类型的说课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常常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先由一位教师事先准备并写好讲稿,“说”后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的智慧为集体的智慧。这种说课可以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年级组或教研组罩的教师可以轮流准备“说课”。

4.专题型说课

这种类型的说课是以某一项专题为目标来进行说课。专题型说课是在众多教学内容中选取某个专题,进行单项研究。这样会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入。这样的专题多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个别人的深入研究,并用“说课”的形式将其研究成果汇报给其他教师、专家和领导,这样有助于教学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5.提高型说课

以上四种类型的说课都是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的,而提高型说课是在正式上课之后进行的。提高型说课针对的对象是一般的教师,在教师上完课之后,进行提高性说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师教学评价的水平。

(三)思想政治课说课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说课有利于提高政治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说课有

以下积极作用。

1.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如何把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教学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高校师范生踏入工作岗位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说课是备课与讲课的中介与桥梁。备课、讲课是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而说课侧重于理论,运用教学理论分析、阐述备课及讲课的目的、要求和程序。要说好课,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说课的全过程。因而,良好的说课不仅能帮助说课者提高对备课、讲课的理性认识,还有利于克服说课者备课和讲课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说课者把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有利于交流教学经验。说课是一种说课者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说课的重点之一是说理,要有深度;二是重在交流。因为,说课者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评课者也要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与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说课者对课的解说应是系统的、有充分准备的,而不是零散的。对教材理解的独到之处、对教材处理的巧妙之法、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对每一位听着、评者都会有启发和思考。说评双方围绕着共同的课题相互切磋、交流,达成共识,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说课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之一。说课不仅促进说课者自觉地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培养说课者的从教素质,并且在准备说课过程中,说课者需改变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的呆板、不切实际的做法,每节课、每项教学目标的确立,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每一个教法、学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整个备课过程,都需说课者深思熟虑、言之有物、形象生动。

4.有利于简化考查过程,实现快捷而全面地选拔教师。中学在面向师范生招考教师时,通常都会用说课的方式。因为说课相较于讲课而言,考查教师所需时间大大缩短;说课过程无需学生参与,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几乎无影响;说课给了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考查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思想政治课说课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的说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说课内涵看。有鲜明的理论性。

理论在思想政治课说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这是因为说课不仅要说出当然,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出所以然,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其依据一方面来自现实实际,另一方面靠的是教育教学原理。备课时也需要理论依据,但理论往往是作为一种素养发挥着潜在性的作用或影响;而说课则要使理论走上大雅之堂,走上居高临下的位置,明明朗朗地发挥它的指导功能和支撑作用。没有理论。说课就没了分量,没了光彩。

2.从说课表达看,有鲜明的阐发性。

说课,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的简要说明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说课也不仅仅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以备课为前提,以教案为素材,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阐发案中之理、理中之案。因此,说课的表达方式既有说明,也有证明和阐明。而备课只要心知肚明、纸上写明。

3.从说课技能看,有鲜明的演讲性。

说课是对备课的解说、上课的演示。主要靠语言来表达。这使它具有演讲性特点,即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发表自己的施教演说。同时,与教师上课的讲义大不相同,上课是面对学生讲,要通过讲来激发和指导学生去学习和领会。而说课的

讲,则可以且应该讲得尽可能精彩些,要通过讲让听者心中点头,心悦诚服。

4.从说课水准看,有鲜明的高层次性。

说课的理论性促使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专家转化。说课的阐发性要求教师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说明实践;用实践去印证理论,发展理论,使教师向着教育家靠近。说课的演讲性对教师教学语言及口语表达能力这一基本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说课是一种高层次的教研活动。

5.从说课实践看,有鲜明的可操作性。

尽管说课的层次性较高,但它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可操作性。这种可操作性由下列因素决定:第一,说课的内容及其要求十分明确、具体和科学,具有规范性;第二,说课不受时问、地点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有其灵活性;第三,说课的演讲和表演特点对教师有激励性;第四,说课纳入到管理者的丁作范围,便加大了组织力度而使之具有约束性。

二、思想政治课说课的流程★

(一)学情分析

说学情主要是说学生针对本节课已经有了,哪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有哪些经验,学习中可能出现哪些困难,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知识与技能分析,即从学生学过的初、高中教材或教师曾经补充过的内容中寻找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为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台阶以及使这些内容与新知识之间形成联系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分析,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相关的能力和掌握的方法有哪些,如操作能力、信息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和本节课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应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哪些困难在说重点、难点中阐述。

案例: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说课片段。

任何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作为一名高中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价格有涨有跌,不会过高地涨,也不会过低地跌等经济现象早已有认识,并且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后,自己也能从身边的现象中说出很多的事例。

但是,本堂课难点是如何将生活现象与价值规律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等价交换的贯彻过程,由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理解的难度大。所以,对于多变的价格,学生首先要找到其理论依据,商品的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把这一道理真正搞懂,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分析复杂的价格现象。其次,加强亲身体验,观察价格变化的情况,以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的理解,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切莫把学生拒之门外,学生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加课堂的讨论,这样才能更主动地学习,更主动地关注经济生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点评:该说课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其生活经验现状,对学生学情分析符合实际,如果能说出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在教学中是如何实现整合的就更好了。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资源与首要资源。说教材,就是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方式,阐明本节内容在本章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章节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围绕课程标准对课题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确定教学重难点以及课时安排等。说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教材的地位,一是寻找本节教材所处的位置。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和编者意图。明确本节内容在课标具体内容标准中属于该模块的哪一主题,在教材中属于该模块的哪一章、节,分析编者为何这样安排。二是分析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包括与初中、高中本学科内容相关的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本节内容置于更大范围的知识结构之中。这样,教学中才能处理好该部分内容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是分析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每部分教学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使每部分内容都有其针对性,每个日标都有对应的内容承载。关于教材的作用,主要看其是否构成了核心概念,是否作为连接前后知识的枢纽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否能够有效地承载学习目标。

案例: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片段。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第一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了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好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同时,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编写的,其中包含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的结构三个题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点评:具体地分析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分析了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的意义,有利于全面把握教材内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教材体系中最基本的部分,难点是教材内容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说重点、难点,要说明重点、难点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为确定教学策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供参考。一般来说,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有三点。

(1)依据课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某学段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学习结果作出了全面要求。课标对不同学习内容的要求水平是有差别的,其中高水平要求的内容,如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理解、应用水平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可以从描述这些目标的动词上判断其水平,如“概述”“说明”“阐明”等表示理解水平,“分析”“设计”等表示应用水平。

(2)依据教材。课标规定的学习结果是通过教材得以具体化的。在将学习结果具体化的过程中,教材中要呈现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这些知识构成了学科中的核心知识或知识的枢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3)依据学生的实际。重点和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密切相关。因此确定重点、难点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那些对于学生来说缺少相应生活经验、缺乏感性认识、缺乏相应的基础、内容抽象、太复杂的概念,都可能成为难点。

案例: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说课片段。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叉要学会统筹兼顾。

依据:从内容看,学生对理解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原理不会感到困难,而学

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很重要,也比较复杂。从实践看,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青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

依据: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规律的高度抽象的概括,所以学生对其基本概念及原理内容都感觉到很难理解和把握;二是在本课中,学生对“复杂事物不只包含一种矛盾”“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以及“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等内容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讲清这几点,可以为后面的方法论学习打好基础。

点评:教学重点是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着力讲解的部分。该说课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涵盖了教材关键点,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也考虑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以及教材的前后联系。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预期表现。行为主体是学生,表述中可以省略。行为动词,就是用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学生能够作出某种行为。行为条件,是为影响和导向学生应有的学习结果,而特设的限制或范围,也是评价的参照依据。它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完成行为的情境;时间限制;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是否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预期表现,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应有的表现,并以此评估、测量学习过程或结果所达到的目的,取学生对目标达成的最低表现水平,如“至少”、“百分之八十’’、“完全”等。如:评述(行为动词)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行为条件),感受(行为动词)经济全球化进程(行为条件),明确(行为动词)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预期表现)。

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课时目标是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就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知识目标

高中政治新课程简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在课程实施上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删减了大量抽象、晦涩的概念和原理,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也尽可能表述的更通俗化、生活化。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新课程简化知识目标,绝对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就忽视知识目标的实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经过认真筛选出来的每一项知识目标要求,都是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促使高中生更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必备基础知识。

(1)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目标制定和实现的依据:

A.《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目标,只有较好的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新课标简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识目标,但却更注重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倡导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知识目标。

B.学生的认知现状。当代高中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轻视知识目标的现象,表现为:对所学知识不肯作深入的理解,学过的知识很快就遗忘等。究其原因,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也有教育自身的因素。首先,当代高中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和独立学习能力较差,怕学、厌学的情绪较突出,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钻研精神,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其次,就教育自身而言,小学和初中的新课程改革已经结束,教学中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大幅度下降,很多地方政治科目不需要中考,或者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教育对学生没有很高的知识目标要求,教学就会缺少相关的重视和训练。面对学生的认知现状,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加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知识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2)说知识目标时常用的行为动词:

A.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B.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C.应用——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之上的,在三维目标中居于主导地位,其确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可见,新课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双基"目标仍然给以足够的重视。新课程在学生知识学习上,不是淡化知识,而是追求那些对学生发展更有用的知识。在能力培养上,不单单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乃至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的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思考、研究、

训练等来实现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学科属于文科,对它的教与学都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的积累。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只教教材,要适当的扩展、延伸教材,挖掘教材深处的人文精神,给学生补充人文知识“营养”,也给思想政治课“假、大、空”的伪评价“正名”。

(1)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力目标确立的依据:

A.《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都对能力目标有明确规定。以课程目标中总目标为例,它规定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现代社会生活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在分类目标中规定了本门课程在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前文已经叙述,在此不再重复。内容标准以“课”为单位,逐一列举每一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其中就包括了对能力目标的规定性。比如内容标准1.3中“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

3.9中“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

B.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思想政治①必修经济生活》为例。新课程理念下经济生活教材是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现象,着眼于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比如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政府、企业、纳税人等,解析其各自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提供对学生富有应用性的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把握这一教材思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C.高中生的个人特点。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的基本形成,促进了能力目标的最终实现。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提高认知系统各种因素处于稳定状态,认知系统功能更加完善。认知的发展与完善可以大大加快其能力的培养。

(2)说能力目标时常用的行为动词:

A.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B.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C.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与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判断。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绝不可以只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的依据:

A.《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确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一样,必须以本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

B.高中生的特点。有关专家认为,当代高中生重视自我,重视个人利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但是,相当一

部分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就给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问题。

C.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从培养目标角度看,它是--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从核心价值角度看,它又是—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前言部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

A.反应——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B.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案例: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片段。

依据新课程标准《经济生活》模块中“生活与消费”部分“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住中的有关规定,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从众、求异、攀比和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知道如何评价这几种消费心理,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培养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肖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增强科学理财的意识,提高科学理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能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点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准确、具体地分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语言表达简要精练,南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现在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转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学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说明教者是用什么方法落实课程理念、实现学习目标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说明学生是怎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清教师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具体说明,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哪些方法,用到了哪些教学媒体等。

1.说明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首先,依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适用于某些低水平要求的知识目标,而高水平的知识目标完全采用讲授法则难以达到目标要求。依据目标选择方法时应兼顾三维目标的共同达成,以实现重要目标的一两种方法为主,将几种方法合理地加以组合运用。

其次,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还应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当涉及实验方面的内容时,如果采用单纯的讲授法就不适合,必须有实验法。再次,依据学生的实际。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学情。另外,还要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使用范同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2.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如何体现课程理念或教学原理、原则

将教学方法与课程理念、教学原理、教学原则联系起来,说明方法中隐含的理念、教学原理及原则。例如,发现法突出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3.说明教法与学法之间的联系

将教学方法分别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来阐明,并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例如读书指导法,教师要侧重于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在学生容易产生疑问、难于理解之处予以指导。对于学生的学,则以读书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阅读的任务,学会阅读的方法。

4.说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媒体,即用来采集、传递、存贮和加工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它是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向学习者传递的媒介。常见的教学媒体有:课堂展示媒体,如投影、录像、黑板、课件;自学媒体,如印刷品、录音带;远程教育媒体,如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等。

案例: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说课片段。

1.教法

(1)在讲授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在考虑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角色体验法。即通过情景表演,再现重、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3)“三自一导”法。即指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则发挥导学、导读、导思、导疑功能,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

2.学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自我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探究知识、开展讨论、相互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点评:教学方法的选用考虑了学生实际,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生成知识,就可以促进学生有效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经历的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程序和步骤。说教学过程,要简要说明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说明总体结构各阶段采取的教学策略。

1.说教学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

说明教学过程从总体上划分为几个阶段、排列的顺序及其依据。教学过程可以按照一般的教学基本环节划分成导人、复习旧知、呈现新知、练习巩固、小结、反馈评价几个阶段,排列顺序依教学需要而定,各环节之间有交叉。可以按照教

材分析中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可以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按照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安排;也可以按照知识发生和发展阶段来安排。几种方式通常有交错和综合,常常以其中的某一方式为主线。

2.说教学过程总体结构中各阶段采取的教学策略

说明在教学过程各阶段中主要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师生活动的方式,各阶段特别是重点、难点采用了什么方法,各阶段分别达成了什么目标,媒体应用与板书设计,说明各阶段设计的意图和理由。以各个教学阶段为单位,参考教材分析中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分别说明主要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说明各教学阶段师生活动的类型及二者如何对应协调,体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说明采用什么方法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何创新之处。说明各教学阶段分别对应什么目标,达成了哪些目标。说明为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应用了哪些媒体,川在何处,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说出较详细的、体现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板书设计,使听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师的思路、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对重、难点的把握。

案例: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说课片段。

一、导入

古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塞翁因祸得福”,引导学生从语文角度对比,导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课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表述中,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有和无,长和短,前和后,正义与非正义”,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

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上下、东西、南北、左右、前后”,两者既

不相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一)矛盾的含义

在得出矛盾的概念之后,关键就在于具体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这是本课的

重点和难点。教师用设疑法、漫画讨论法、古诗词比较法等,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思考,突破一个一个的难点和重点。

1.对立的含义

首先来理解“对立”,这一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一组反义词来理解对立的含义,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还有一个注意点,即“斗争性”的理解。

设疑:哲学上讲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不是一回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2.统一的含义

其次来理解“统一”,这一点应具体分两个方面讲(通过两个情境)。

A.漫画“你敢剪吗?”(P67,可适当在漫画中添加有关信息,如颜色、海洋或剪刀等,以增强漫画的形象性、直观性)

设问:多少人?神态、动作怎样?(添加画外音)

某甲和某乙所处位置和神态说明什么?

某甲敢剪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例子,如磁铁

的南北两极)

B.故事情境“曹不兴画苍蝇”。

忧(一滴墨水再脏了画绢)→曹不兴通过思索把墨点画成活灵活现的苍蝇→喜(得到了孙权的夸奖和奖励)。

结合教材中的“议一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者亦难矣。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这里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讲到这里,矛盾的含义讲得差不多了,为了加深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概念,还需指

出几个注意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难点,教材只是举例,没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设问:如果没有“上”会有“下”吗?没有“胖”会有“瘦”吗?没有“聪明”会

有“愚蠢”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离不开对立。

设问:“聪明”会变成“胖”或“瘦”吗?“上”会成“大”或“小”吗?“东”或

“西”会变成“聪明”或“愚蠢”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离不开对立。

设问:两毫不相干的事物会有对立、斗争吗?无产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会产生斗争吗?张飞会杀岳飞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对立离不开统一。

综上得出结论: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相反相成)。

(2)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这是一个难点,教材没有具体分析,学

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设问:《自相矛盾》故事里的“矛盾”和“辩证矛盾”是一样的吗?“没来的请举手”是什么矛盾?“自然数是正数,1是负数”存不存在矛盾?是什么矛盾?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不能混为一谈。

(3)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外部。(简要分析:事物内部与事物外部区分的相对性)

三、结尾

朗诵狄更斯的文章(多媒体显示或朗诵):狄更斯在描写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时写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秋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

再次体会矛盾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吸收消化的知识,同时,还可补充时政资料:中

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点评: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活动安排详略得当,对各个环节的叙述精练简洁。说教学过程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六)教学反思

这里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说课者课前对教学设计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的预测(针对课前说课而言),或者是对课后教学结果的反思(针对课后说课而言)。预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预料、估计、推测、分析和判断。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面临的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意外之果”,正所谓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后需要进行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反思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并把其看成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行为,教学目标明确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科学。教学内容的主干就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预测或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科学时,只要将“内容标准”落实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上,就等于抓住了教学内容的合理科学性。

3.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期待哪种教学方法,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应选择哪些教学方法,这些是需要教师课前有预测,课后去反思的内容。

4.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本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和“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案例:

教师在讲授“一国两制”知识点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方式,并在课后作出了自己的教学反思: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1.搜集整理资料,简介“台湾问题”的由来。2.通过调查和事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认识。3.针对陈水扁所谓“全民公投”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的言论,有的同学说:“它要独立让它独立就是了,反正中国这么大!我们中学生管不了这些事!”讨论该同学的说法。4.讨论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什么?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思想从师道尊严、重学轻导中完全解放出来,树立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意识,认识到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是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导向者、设计者、帮助者、主

动的学习者和学习探究者。学生们都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对“台独”的相关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认识,认清了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分裂言行。

能根据活动内容、学生生活、教学情境、其他知识等设计开放性、发散性问题,充分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达赖集团也曾提出要

求依照香港、澳门的模式,在西藏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它与“台独”有何区别?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问题的提出彻底打破教材内容的束缚,更好的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思想政治课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在思想政治课说课中,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板书不美观、教材分析过于浅显、教材处理不当、说课环节不完整、教师仪态欠佳等。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如何利用说课展现自己的才华,让说课更加精彩,下面将谈谈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一)说课要明确目的所在

作为教师,明确说课目的是说好课的前提和基础,绝不能为说课而说课,这会导致形式主义。说课的目的是通过说课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材的内在联系,很好地挖掘教材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而这些只能首先在说课中得以体现,教师如果脱离了这一点,就会产生说课与上课相分离的现象,说课归说课,上课归上课。评委和老师们听起来就有脱离实际的感觉,有的教师就会出现“背”说课提纲的现象,使人听了感到不真实,不切合教学实际,说课中的“说”就很难体现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说课,而不是“背”课。应注重说课与上课的结合,不应该使说课与上课相脱离。

(二)说课要体现内容的准确和完整

体现说课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是说好课的根本所在。做任何事都应有其完整性,上课也好,说课也罢,一般说来,说课的内容主要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展开以及对教学对象的分析等内容。由于有些地方对说课活动开展较少。不少教师不明确说课应包括哪些内容,所以,在说课中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说课内容,难以体现其完整性。

(三)说课要明确总体要求

说课既要说出本课教什么、怎么教,义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是贯穿说课内容的一条主线与灵魂。在整个说课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了这个总体要求,这对一个刚开始学说课的教师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明确了说课的总体要求,教师才能把握教材内容即教材分析,才能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灵活运用本课内容的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而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学法都必须在教学流程中得以体现,教学流程展开部分,不但要注重操作性(即一步一步如何展开),而且要突出理论性,即为什么要这样展开,这样展开对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有什么作用等。在上述的三个问题中,为什么要这样教是难度最高的,不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寻找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通过挖掘教材,搞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这也是体现一位思想政治教师真正水平所在的地方,对于刚开始练习说课的教师来说尤其要加以重视。

(四)说课要做到思路清晰、有序

这是说好课的重要保证。一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思路不清,没有逻辑,重复的较多,给人的印象是杂乱无章。还有一些教师虽然能勉强完成整个说课过程,但说课效果大打折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教材把握不够,心中没数。有的对如何说课缺乏了解,有的缺乏必要的语言逻辑,这些都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较人的关系。所以,初学说课的教师应加强语言训练,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多听听人家说课,在说课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搞清说课的整个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思路清晰、有序,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说课语言要准确规范

说课的语言分为独白语言、课堂语言、肢体语言三种,在说课中应当灵活运用三种语言。

独白语言是口语的一种,是一个人在比较长的时间里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它没有交谈者的言语支持,必须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才易于理解。针对独白语言来说,说课者在说明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情、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罗列,说明教学流程的安排及其原因等方面表述自己操作意向的描述性部分和理论依据部分,都应使用独白语言。但使用独白语言应当注意:说课者面对的基本上是同行,因此独白语言的使用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有条有理。说课者用好这种语言,能让听课者容易明了说者的设计意图和具体的操作策略,从而让说课变得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所谓课堂语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正常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针对课堂语言来说,说课者在预言或反思课堂中将会出现的教学情境时,要把自己的身份由说课者切换为课堂上的上课者,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课堂语言把预言或反思的教学情境展现在听者的眼前,把听者带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去,这是课堂语言在说课中的独特魅力。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课堂语言不能滥用,一般只用在“说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辩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针对肢体语言来说,尽管说课只是说课者的单项活动,但是如果说课者能充分运用好自己的肢体语言,会为自己的说课效果增色不少。但也应当注意,说课者不能手舞足蹈、目中无人,特别是要注意和听者做好眼神交流,不腻不倦,不媚不冷,在平等中温情交流。

(六)说课要突出“新”、“美”

说课要突出“新”,主要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视角新,抓住教材关键问题,角度独特;方法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双管齐下;结构新,制造张弛起伏节奏,曲径通幽;情境新,激发探究质疑兴趣,巩固运用;形式新,调动多样教学手段,图文并茂;设计新,从导入、展开、巩固、结束等几个环节,要环环相扣,富有新意。

说课要突出“美”,主要指的是: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情感美,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要有激情、会煽情;语言美,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讲态美,给评委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四、思想政治课说课的评价

思想政治课说课技能的评价,是指他人评价,是指教研人员、专家学者或同行对说课者整个说课设计的评价。无论是课前说课还是课后反思性说课,如果没有同行或专家的评课,那么说课的价值就降低了。所以,只有把说课与评价说课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从更高的理性的高度去研究分析所上之课,把握说课的方向和方法,从而更有效、更适当地使教师自我加压,提高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一)评价“说课”的内容

1.评价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1)说课者对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

(2)说课者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恰当、全面。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实际,能否分清主次,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评价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实用与有效,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能否做到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学生正确领会和系统掌握教材而不致造成混乱和歪曲。

(2)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3)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们自主自愿地学习,积极有效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应有的作用。

(4)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会效仿、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3.评价教学程序是否科学,能否达到或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

(1)授课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将三维教学目标和谐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2)教学结构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了学生思趣。

(3)教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有利于学生活动,学法的指导是否得当。

总之,好的说课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说课者又较新的教育观念,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取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说课应该逻辑性强,调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还能够体现说课者较强的取舍、组织、处理能力,知识面广,对所述问题有独特的见解等等。

(二)评价“说课”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评价说课应采取现场说完课就评价的办法,使之及时而高效。在说课者说完课之后,评价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说课教师及说课内容进行综合而又具体的评价,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

2.辩证性原则

既要肯定说课者的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从而为说课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要使教师确实能从中受到锻炼,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中吸取营

精品高一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模板

高一政治必修一说课稿模板 【导语】有时候,洒脱一点,眼前便柳暗花明;宽容一点,心 中便海阔天空。身边的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睿智与宽容。心存感激,永不放弃!即使是在最猛烈的风雨中,我们也要有 抬起头,直面前方的勇气。因为请相信:任何一次苦难的经历,只要不是毁灭,就是财富!老师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政 治必修一说课稿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这节课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即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作准备。 同时,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是对前两节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②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 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 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③收集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2、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把 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们去发掘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及参与经济生活能力。 ②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教学重点

高中思想政治的说课稿《新时代的劳动者》.doc

高中思想政治的说课稿《新时代的劳动 者》 一、说教材 ▲对课标的解读: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当然包括现在的在校中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②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能力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②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③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 二、说学法 针对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课案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就业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完整版)高一思想政治说课稿

高一思想政治说课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思想政治说课稿》,供大家学习参考!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单元第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

高中政治说课稿模板 (1)

政治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教材第单元第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 了 ,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事先很难预想的情况,能否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正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成功教学,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机智,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够随着教学事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变化策略。然而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这就使得教学事项的变化呈现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机智应变的策略也应有所 不同。 上星期,我上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部分时,安排了一节活动课,要求各活动小组各派三名代表上台表演“时间”、“地位”、“金钱”的争吵,学生自己主持,我站在教室的后面观看,当表演到第三组时,突然发觉第五组的两位同学在讲话,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我顿时火了,走过去一把拿起该学生的课本,啪的就打了一下他的背,该生吓了一跳,回过神后,脸色非常难看,小声的辩解了一句,“我们不是在讲话,而是在背台词。”我一听,立即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粗暴。当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对活动进行了总结,紧接着我说:“刚刚在表演的时候,我拍了一位学生,现在,我为我刚才粗暴的行为向这位同学道歉,并面向这位同学鞠了一躬,同学们看到我的表现后,报以我热烈的掌声,那位同学也主动站起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认真观看表演,无论做什么,都是对表演者的不尊重。 有一次我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时,我板书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国家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两句话,这时

下边的同学满脸的疑惑,但没人吭声,看到学生的这种表情,我也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但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学生肯定有什么想法,于是我直接点了一位学生询问,他站起来说:老师,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您的少了“全国”两个字。这时我才恍然明白,为了化解尴尬,这时我灵机一动,没有直接表达这是自己的失误,而是说这是自己故意写错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并且表扬了这位同学很细心、很认真,就此分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这不仅巧妙的化解了我的尴尬,让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故意设下的一个陷阱,也加深了学生对全国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认识。 教学机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娴熟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要做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懂得运用教学机智来化解课堂矛盾,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将突然出现的突发事件加以利用,变成不曾预约的课程资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顺利进行了,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浅析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教育学.doc

浅析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教育 学, 马国泰 摘要:在学生成长时期,初中政治是学生的政治启蒙的指导,初中政治对于他们的政治修养等方面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主动;授课;观点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政治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到位 按照21世纪教育部门颁发的体制要求,在我国初中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政治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在黑板上书写出来,不讲究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学生自主活动较频繁,教学秩序混乱 在新课程改革的体制下,在课堂上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主要是扮演掌控课堂学习主动权的角色,因此,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来掌控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有弊端的,学生会放任自己,浪费了时间跟精力。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自主权,也要在一定的限度内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二、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一)转观念,树形象

“亲其师,信其道”是教学工作永久不变的真理。要做到这点并不困难,比如教师课前可以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和学生聊聊天,拉垃家常,谈谈新闻,课后也可以晚走一会,关心一下他们学习的收获等。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还要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拥有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同时更要鼓励学生通过交流观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当然,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根本的是观念的改变。不管是以前的政治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政治新课程标准,政治教师都应该吃透其要领,切实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不断加强自己对新课程思想和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牢固树立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教学水平,把握初中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从“老框框”中走出来,真正成为政治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化被动为主动 若想要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求知探索。而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呢?这便是我们教师的工作了。由于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激起学生的爱国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多讲述一些祖国的光荣事迹,让学生受到感动。比如:讲到“社会主义法律”的时候,可以举出相应的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保护我国尊严的例子,令他们主动去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令学生们感受到这些政治知识与自己的爱国之情是相结合的,与他们自己的政治信仰是密切相关的,从而使他们主动去探索政治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会在课堂中主动去接受知识教

高二政治必修《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

高二政治必修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题。 本框主要体现了课程标准“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知道大众文化在当今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大众文化现象给予客观评价”的要求。 本框题的核心是通过分析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斓,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而主动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 根据课标要求,参照教科书,支撑这一问题解决的知识有:⑴文化生活的特点; ⑵文化生活的两面性;⑶发展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其中重点问题是辨别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只有辨别清楚,才能趋利避害,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从而为怎样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打下基础。由于高二学生尚未学习哲学知识,所以它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同时,由于学术界对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有那些基本特征,存在着分歧,所以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应该说高二学生已经参与了不少的文化生活。但由于其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文化生活的参与还比较盲目,缺少理性思考,以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很显然通过本框的学习,学生会更加理性的参与文化生活,从而健康茁壮的发展、成长。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了解目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知道人们的文化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但也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确发展为人民

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方针等。 (2)能力目标:对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现状,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既看到主流,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消费品位低下、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教学活动过程: 本框题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斓,在此基础上分析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从而让学生顺其自然的进入到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学习之中。三目之间层层推进,联系紧密。基于此,教师想从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切入,通过分析辨别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使学生明白怎样发展我们的文化生活,从而使我们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更加绚丽多姿,更加色彩斑斓!基于这种考虑,我准备安排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呈现文化生活,感悟色彩斑斓。 在课前3分钟我就将这一组画面和歌曲循环播放。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再富有感情的说出如下导语。 “你是否被眼前的这一组流光溢彩的精美画面所吸引,是否已融入到这一首优美婉转,香飘四溢的歌曲之中?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大家已被吸引,已被融入。好,就让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心境之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这样导课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非常切合本框题的主题,给学生呈现一个色彩斑斓的精彩世界,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和欣赏。人非草木,孰能

高中政治说课稿

高中政治说课稿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高中政治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______,来自______中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______第______单元第______课的内容,本节内容前承______内容,后启______内容,所以学好本课知识,为以后______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课也是历年高考的常考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的重要性,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结合高x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课应达到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______(在知识与能力发面要求学生通过掌握xxx知识,培养或形成______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达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我把______确立为教学重点,这是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______才能理解和掌握______

由于______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我把______确立为难点 四.说教法 为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内容的目标要求,基于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实物,或新闻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______情景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是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为贯彻教法和学法,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我对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设计, 1.导入新课(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 我将以______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1-08-01T10:14:17.483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任文亮[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政治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例如:开卷考试,注重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学生不再死记硬背任文亮(大名县殷李庄中学河北大名 05690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政治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例如:开卷考试,注重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让政治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活动课的开展也让政治教学从死气沉沉、枯燥无味走向趣味化,注重学生在实践让学生实践中学到知识,虽然如此,但当今政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讲得多,造成学生自学能力较低。一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讲的太多,直接指出本课、本段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必须掌握的,这样往往造成学生自学能力较差,阅读能力低,找不到中心,须知政治不管从应试方面还是从素质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不单单在语文中培养,在政治中同样要培养,那么,面对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差,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道德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从思想上认识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去要效率。其次,注意指导学生快速的阅读方法,用较快的时间掌握内容和中心,这样一个方面不分影响教学进度,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脱离学生实际,不能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些知识对于我们教师的理解来说非常的容易,但对于阅历较少,知识不多的初中生来说,却是较难,例如:初一政治第六课第一框中讲到,人的性格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以有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先天的遗传因素对我们大学毕业的老师来说理解起来易如反掌,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难,我们一些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不理解往往骂学生傻,其实,如果这时我们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学生势必是一团雾水,在讲这里时,我从例子导入,讲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去形象说明,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学生都表示理解,那么,面对一些老师的弊端,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说我们备课,除了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不能能够脱离学生实际去备课,这其实是一方面就是要注意教材的重、难点,另一方面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重、难点。这就要注意去研究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后,怎样去讲才让学生感到明白呢?寻找资料,寻找什么样的资料?凡是相关、相联系的都行吗?一些外国的、学生很少接触的行不行呢?显然不行,这就是要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资料。例如:学生在小学时学过的一些例子,当今社会中讲的较多的东西,这个应该也就是我们因材施教的关键。 练习,考试试题有多种参考答案问题。一些教师往往对同样一道题不同的参考资料有不同的参考答案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遵循哪一个好,于是往往就敷衍过去,要不就出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其实,这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不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例如:今年初二政治段考题中有一道题是这样: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请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参考答案是:(1)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事;(2)父母患病时,好好伺候;(3)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帮助他们分忧解难。答案只能这些吗?自己做错了事,应虚心接受父母教育正确吗?父母劳动回来,为他们端茶倒水正确吗?这就是答案的灵活性,没有固定性,只要符合题意,只要合情合理都是正确。如果说:父母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父母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这就没有合理性。有一道题某校学生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无业人员赵某、刘某拦住,赵某逼迫小刚交给他们100元的“保护费”,小刚的脾脏被打破,经医院抢救才得以脱险。事后,公安机关将赵某、刘某抓获归案,问:假如你是案例中的小刚或目击者,你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是:(1)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想想方设法摆脱不法分子的纠缠,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告;(2)迅速拔打“110”电话报警有些参考资料说:(1)可与不法分子进行搏斗,并大声呼救;(2)与其他人一起制止不法行为,正确吗?到底谁对谁错,应该说,谁的参考答案都正确,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说。许多同学不明白,我就给他们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并特别指出,只要能采取的办法可行,都是正确的,可行也就是一定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例如: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和三岁小孩打架,三岁小孩把那个二十岁的青年打哭了,这就是不合理,违反客观。从这两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允许多种答案存在,我们教师要用存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改变过去答案只有一个的旧观念,努力去适应新生事物,大胆开拓学生思维,不要再像以前那样说镰刀只能像弯月,就不允许像香蕉,像中秋月饼。 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不能很好结合使用。一些教师在政治教学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只利用教材内容而把课外拒之度外,另一个极端是往往只利用课外内容,处理不好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的关系。那么,到底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因为教材内容是经过许多专家考证,讲座才运用的,浓缩过后的精华其次,合理利用外,运用我们身边的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更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课外的其它资料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但要注意适度,也不能滥用。 活动课开展形式化。应该说,活动课是近年才开展的新式的授课模式,它通过让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参加某项课题的实践,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感悟出某种道理的上课模式,委受学生欢迎,例如:在上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中的活动课,我是这样组织的,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参观。例如:饭堂、宿舍、教室、清洁区等进行观察,找出学校环境总是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学生观察十分钟后回到教室,各抒己见自己的说法,并对一些环境总是提出改造建议,教师再做总结性发言,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有些老师上这个活动课还是流于形式,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像学生安全问题,实践的地点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首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课的准备可以事先布置,让学生在课外、双休日参加实践、调查,例如在上依法保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的活动课。我先叫学生利用课外或双休日时间在社会中进行调查,我们社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优点有哪些?缺点有哪些?结果在课堂中,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并对我车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的建议,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总的来说,虽然政治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出现以上五点不足,但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我们的政治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 计等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对策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分析及提质增效对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对策 兴化中学焦建祥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应试教学观念较为严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仍然笼罩着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主导着课堂,而学生在教学、言语、情感等方面明显是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教学的过程是单向传播,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主要为高考而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通常是采用"识记+考试"的方法来应付了事,从而出现了"学生记条条、老师讲条条"的不良现象。 2. 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有些政治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远没有英语、数学、语文课程重要,自己思想上就出现了懈怠,也很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只重视学生考试结果的评价,形成了"不考不讲、多考多讲、考什么讲什么"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 3. 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厌学心理。由于政治科目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会涉及到很多理论性强的知识以及官方的政治知识。一方面,由于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置学生的诸多疑问于不顾而高谈阔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课枯燥,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使得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学心理。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 1.开辟“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

高中政治说课稿

高中政治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一号考生。(鞠躬)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板书)。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课堂设计、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出处:《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高一年级人教版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本课题属于政治中的政治生活。本课题主要讲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本课题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度打下了基础,也提升了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了解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对比及归纳能力,自主生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明确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

强大的生命力,促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定义、功能、作用。这也是高考的重要内 容。 2、难点: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二、说教法 高中一年级学生在情感体验上比较强烈,思维逻辑性较强,对于知识 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是情感易偏激。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让同学们主体性的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 的课程改革精神要求,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 1、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弓I入课题和教学,是同学们对该课题产 生兴趣和思维拓展,保证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 2、合作讨论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培养同 学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问题探究法。在课堂上,抛出问题,使得同学们培养一种独立思 考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政治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科。本课是在老师的指 引下,让学生们学会以下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并有所感悟,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们养成一种:“是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参考 教案高中政治篇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 经济生活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 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 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 教法: 教具: 一、考点导航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6.了解外汇与汇率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

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 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纸币的含义 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 信用卡的含义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 转帐支票 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 外汇的含义 外汇汇率(汇价) 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三、考点疏理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 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注意】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第二讲语言技能 第三讲导入技能 第四讲讲解技能 第五讲提问技能 第六讲结束技能 第七讲演示技能 第八讲板书技能 第九讲变化技能 第十讲强化技能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格教学的实施流程 2.微格教案的设计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格教学理论要点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 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根据其特殊的技术手段,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 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仅凭借以上两种权威的说法,我们对于什么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更清楚地把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依靠教育,而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于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课堂上授课,由指导老师听课并提出评价意见,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能力。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老师就立即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延后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老师,不管如何努力,都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对策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对策 兴化中学焦建祥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应试教学观念较为严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仍然笼罩着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主导着课堂,而学生在教学、言语、情感等方面明显是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教学的过程是单向传播,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主要为高考而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通常是采用"识记+考试"的方法来应付了事,从而出现了"学生记条条、老师讲条条"的不良现象。 2. 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有些政治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远没有英语、数学、语文课程重要,自己思想上就出现了懈怠,也很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只重视学生考试结果的评价,形成了"不考不讲、多考多讲、考什么讲什么"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 3. 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厌学心理。由于政治科目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会涉及到很多理论性强的知识以及官方的政治知识。一方面,由于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置学生的诸多疑问于不顾而高谈阔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课枯燥,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使得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学心理。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 1.开辟“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可以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