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养规则要从细微处入手

培养规则要从细微处入手

培养规则要从细微处入手
培养规则要从细微处入手

资阳市安岳县瑞云乡中心小学胡波:

培养规则要从细微处入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交通规则、竞赛规则、游戏规则。“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人们在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个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文明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的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任何一个集体、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规则,只要生活在里面,就要遵守。遵守规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一个班级而言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就一个学校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就一个团体而言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在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什么是习惯呢?比方说,一个人见了人就问你好;做错事,一定会道歉;办重要的事一定要确认等等,这就是习惯。遵守规则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遵守规则就会形成一些坏习惯。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就有些坏习惯:没有排队候车、先下后上的习惯;喜欢成群结队地大声谈笑;在旅游途中走累了,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在飞机上,总是等不及飞机停稳了就起身打开行李箱,即不安全,又不礼貌;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更是数不胜数。据有关消息称,天安门前的地面上,被咀嚼过的口香糖就很多,这些坏习惯就是不遵守规则的体现。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晓云在一场题为“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的演讲时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人格之基!”现在的学生存在许多不良习惯,应该引起我们老师和家长的注意。这些不良习惯有读书方面的,有写字方面的,有言语、行为方面的。比如说,读书身体坐不直,躺在床上看书,写字趴着、了草,课外说话随便,喜欢动手动脚等。孙云晓认为,每个人70%以上的动作都是习惯动作,这些习惯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成败。北京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工,几个青年人最终到了总经理面试这关。一见面,总经理就说‘有事要出去10分钟’,他们等经理走后就开始翻资料。结果,

总经理回来后告诉他们‘刚才10分钟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无人被录取,因为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而乱翻别人东西正是儿时因好奇而养成的一种习惯。

习惯是很重要的,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

学生习惯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粗心和认真是对待人或事的两种不同态度和习惯,平时做事马虎,考试时就容易漏题,细心的同学就容易发现细微之处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正。粗心的人丢三落四,细心的人考虑问题周全,父母也放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

在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的指导下,学校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要教育学生尊重社会,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做起。所以,学校通过制定班规、开展活动等种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而这其中,营造氛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好多学校设立了德育语音电铃,将平时的铃声变成了悦耳的音乐声,音乐过后,学生便会听到一句有教育意义的话,这些话每天都会选择不同的内容播出,让学生不会有厌烦的感觉。例如,上课音乐铃声响起,就会有这样的话:“同学们,上课了,请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保持安静。”“同学们,愉快的一天结束了,请你按时回家,认真做好家庭作业。”

学校还可以在楼梯中安装整容镜,墙上贴上了各种提示性警示语,楼梯用黄色线分隔成左右两半,并在每层楼的台阶上贴上醒目的宣传语:“讲文明,不乱扔垃圾纸屑。”“上(下)楼请靠右行走。”“请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轻声慢步,保持安静”……

花园里、大树旁、喷泉边、实验室、阅览室,甚至厕所里都有非常人性化的提示语。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们能够充分享受到在规则中生活的幸福,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学校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应十分注意灌输他们的规则意识。饮水机上

贴上:“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每遇见一位学校的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桂花盛开的时候,把学生带到树下品花香,教育学生不要攀折花草。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提示牌,立在花池中,挂在树枝上,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捡拾校园垃圾、拔草等。

在引导学生制定班规时尽量少说“不”和“不许”,多说“应该”,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比如,把“不许骂人”改为“说话文明”,“不许乱扔垃圾”改为“应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内”……

对于学生遵守规则做得好的地方,我们更应大力表彰、鼓励和宣传,以便让学生们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有效地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发展学生遵守规则的能力,还要分清哪些是学生急于建立的规则,哪些是可以暂缓建立的规则。那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的规则,如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集合排队等规则,要立即建立,并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落实。那些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运转的规则,如上课前书、本子、笔盒的放置规则等,则是一步步要求,逐步到位。

“统一要求,逐步到位”对每一项规则要求不搞“立竿见影”,而允许学生“逐步到位”。如要求遵守“上课专心听讲”的规则,学生明白“专心听讲”的益处,从主观上说也确实想“专心听讲”,但或是因为自己毅力不顽强,或是受别的同学讲话的影响,思想开了小差,违反了“专心听讲”的规则,可帮助他分析哪一点或哪一段时间遵守规则好,而哪一段时间做得差些,要求他发扬自身优势,克服缺点,逐步达到“专心听讲”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觉遵守规则逐步适应、逐步达到的过程,不强迫学生“一步到位”。否则,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能力这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规则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话题,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去营造一个处处遵守规则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整个社会就能有序地运转;当学生的规则意识由他律转为自律时,人的素质就会大大提高;当我们外在的化成了内在的行为准则后,我们就会真正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很重要。守规则的孩子长大后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会按规章制度办事,不会违法违纪,而受到欢迎、认可。关于培养妞妞的规则意识,我们家长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醒、培养她的。 一、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 这是一个关键。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通常在生活方面,主要是由我来负责;在学习方面,是由她爸爸来负责。从幼儿时,每天早晚的刷牙,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都要从零开始教。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就待把电视关了,专心吃饭。让其他人帮忙时,就要说:“***人,请帮我做***事,可以吗?”这样别人才会愿意帮助你。随着年龄慢慢的长大,我还会跟她说一些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在与她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要有团队精神。 在学习方面的培养,她爸爸做的比较多。爸爸的意识是,每天每次的学习时间不一定要很长,但每天必须要学习。晚上爸爸能在吃晚饭前1个小时到家,这段时间,是妞妞在娱乐中学习的好机会。爸爸会下载一些学习的东西,如巧虎、米奇妙妙屋、学汉字等。我们也买了一些寓言故事书,以前是读给她听的,现在是跟她一起讲故事,用手指着一行一行的我们一起读。下课回家,看电视可以,但必须把“功课”完成了,才能看一会,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她幼小衔接,回家做功课的习惯,二来可以让她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二、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女儿从小在集体面前非常胆怯,小时候看到别人,都不敢叫人,也不敢一个人在小花园里玩。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也会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好的行为时,及时跟她说,应该像这位小朋友学习,慢慢地引导她。不管每一次有多少的进步,我都会表扬她、鼓励她。这次大班,听到老师说她有进步了,能主动举手发言了。我非常高兴,女儿得到了表扬,她也非常开心,说下次还要举手。这样她就会有自信,会觉得如果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小朋友,会更容易受到表扬。 三、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女儿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我就会让她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没有规则意识。把她现在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她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她选择什么,她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乐于接受规则了。 这里是我培养女儿规则意识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与大家探讨。 大二班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doc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 更多的幼儿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欢迎大家点击 ~~~幼儿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的论文 ~~~幼儿礼仪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三千字论文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篇1 试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摘要:3~6岁是儿童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幼儿规则意识培养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发展、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游戏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建构规则的主要途径;在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存在规则讲解不明、成人缺乏引领示范、规则定位片面等问题;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规则意识培养方式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在社会领域提出的发展目标;相应的内容和要求是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1]。因此,幼儿园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在开展各项活动和游戏中有意识地让幼儿体验、理解并主动建构规则,在成长中生成并内化规则,从而实现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的社会性发展目标。 一、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意义 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和遵守的,它的存在合情合理,保证了社会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顺利进行,也是现

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将面对新的规则,社会任何一处都会有不同的规则,不同的社会角色须遵守不同的规则。遵守规则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对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是一种社会性任务,包括协商、讨论、决策等程序性因素,当然也包括公平、公正及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等观念性因素[2]。在规则游戏当中,幼儿要和他人学会接触,要理解和尊重他人,并且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就要求幼儿之间首先要形成和发展一定的社会性关系。在游戏的每个环节,孩子会面临社会性和认知的互动问题。如幼儿对游戏规则是否认同一致,是否可以相互合作,都是需要规则意识的。所以,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规则游戏具有竞争性,当游戏的双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时,双方的关系往往具有竞争性。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做依靠就会非常恼火,因为不懂得规则与竞争意识的友好联系。然而在游戏当中就可以完全放心,我们既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又不会再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这种竞争可以在锻炼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同时,逐渐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由于规则游戏具有原则性,通常又是两人以上进行的,因此游戏规则必然带有强制性,如若不然,游戏中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结果只能使事情复杂,使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要注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断不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严格按照游戏规则进行。长此以往,幼儿的自制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追求结果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强大动力。幼儿为了最终的结果,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需要意志力的参加,这是因为规则游戏需要思考,需要遵守规定,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坚

班级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班务工作每位班主任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无论是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高年级抓常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不浸透着教师辛勤的汗水,因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常抓不懈,无不倾注教师全部的爱。从握笔写字、整理书包开始到怎样保持室内卫生、搞好个人卫生,帮助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习惯,自己管理自己,让我们都深深体会到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孩子做不到的。 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说一点做一点,做一点积一点,积一点进一点,进一点创一点,责任心的培养从小事做起,良好班风的形成来自于这一点一滴的责任心。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来体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用搞艺术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艺术品,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刻。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也才能煤焦油泵经得起人们细心地观赏品味。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山姆?沃尔顿)这里的“每

一个人”可能是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家人朋友,更可能是你的学生们。 班级细节管理是借用企业细节管理的理念与自身特点结合的一种学校班级教育管理思路与方法。具体地说就YHB润滑齿轮泵是,在班级管理中,把班级的各项事务、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发展目标等细化成点点滴滴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易检验的细小步骤,让学生从身边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真真实实地在平常的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自我管理的意和能力,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最终形成自主、自制、自动的班级活动共同体,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 一、制度上的精细化。 严明的纪律是一个好班级的保证。开学初,制订班规,所有学生都必须遵照执行。并对每条规则赋予分数,值日班干量化打分,每周总结一次,并把3GR三螺杆泵结果在班会上公布,作为学生平时表现成绩,为学生评优作依据。在工作中我还注意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组织、督促、检查。经常性加强对学生的早自习、课间操、卫生打扫、午自习督促,并有时作突击检查,力求更多的掌握学生一手材料,以便进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他们养成好习惯。 精细化管理强调的就是一个“精”字,一个“细”字。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每一个环节要精细。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责任人,设立各级组织,层层负责,而班主任从中起YCB系列圆弧齿轮泵到了一个传达、引导、帮助的作用。班规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基础,使班主任在

最新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方法在这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规则习惯,想出了很多办法,也得到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通过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对学生遵守习惯的培养有了较深的认识,并得出了我校实践课题的新思路。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论证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一、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一套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方法 (一)重习惯,明是非 重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我们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习惯及为什么,哪些是坏的习惯及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可能认识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这样,坏习惯就无从改正,好习惯就无从培养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关心和参与这个活动,我们还在学校中广泛聘请了“红领巾监督员”。以学生的角度去发掘校园最新的善正行为,为栏目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内容。开播以来,《校园常规镜》成为了学生当中的热点话题,凡是校园常规镜当中出现的善正行为,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也明显增强了。 (二)立规范,严要求《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俗语也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礼,就是规矩。学生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都是养成习惯的依据。但是制定规范要注意全体性原则,不要搞一言堂,搞强迫,

那样效果不好。应该发动大家,一起讨论制定,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使学生的遵守规则和家长的配合督促从被动的“要我做”,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做”。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既要学生自己努力,还要有同学老师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老师要注意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做得好的、有进步的就要予以表扬,做得不好的就要批评引导,甚至要有一定的惩罚。实验证明严格的教育干预有会助于出现预想的成果。 (三)勤训练,不间断 培养良好习惯一定要有持久性的针对性训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连续坚持21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要求他的弟子,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向后甩,每天做三百下。结果一个月后有九成的学生坚持了下来,两个月后有八成的学生坚持在做,一年后只剩下一个,他就是希腊的另一个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告诉我们说:“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由此可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培养不了好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需要说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需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四)抓细微,创氛围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了改变空泛无效的德育状况,我们认为培养习惯应该从身边的细微之处入手。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提出的培养孩子的10个基本良好习惯,教育家魏书生主张培养学生的12个良好学习习惯,共同点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大而空的东西容易流于口号和形式,不容易操作和坚持。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做就做到底,最终成大事。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许晓琴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七一宝轮小学许小琴 一、什么是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它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说,不偷不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等等。但仅有规则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这是规则意识的第二个层次。规则意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从规范向素质的转变,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其实就是指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对长辈无礼、经常发脾气;不理解父母,不但不帮忙做家务,还挑吃挑穿…… 校园里:走廊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师生无法休息;教室里,乱打乱闹,把桌椅碰得东倒西歪;操场上,狂追猛跑,不顾后果,经常出现流血事件。再看厕所里,上完厕所不冲水,洗完手不关水……诸如此类小事数不胜数。 课堂上噪音四起,老师疲于组织教学,常常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孩子入学后违规现象经常发生,其原因一方面是规则偏多要求偏急,一方面是儿童天性好动,自控能力较弱,绝非故意与规则对抗。鉴于上述情况,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其中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保持稳中有序,是不是会束缚孩子?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在这里所说的规则并不是像在有些课堂里看到的,教师不允许学生用左手写字,要求上课时把两手放在桌上,或背手坐直等等,这样势必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抑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们这里的规则意识是与倡导学生个性自由相对应的,也是遵从“没有规则无以成方圆”的理念。 三、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1、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外部客观的东西自觉“内化”为自己内部主观的东西。通过促进内化进程,提高内化效果,“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严格约束,规范训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

班级管理从细节入手

班级管理从细节入手 虽然说,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它却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绝非虚言,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实处,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班级管理的细节问题。 一、关注细节,认真完成好学校布置的每项工作。学校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对学生而言都有其独有的教育意义。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并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我在布置每一项工作时,都能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在今年的体质测试时,我提前把体质测试要注意的问题跟学生讲清楚,如应该怎样排队等候,在长跑时应该怎样坚持完成比赛,等等。在测试的时候,我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并做好记录。测试结束后,我在班里开了一个十分钟的小型班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那些在测试中遵守纪律,并能坚持跑完全程的同学,并把这些同学的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进行表扬。不仅大型活动这样,一些小型活动也是如此,如每一次升旗,每次跑操,每一次疏散演练结束后,我都会用简短的时间进行总结,做到有始有终。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重视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关注细节,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对于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的学生来说效果更好。为此,班主任要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如跑操时,只要身体允许,我都会跟随学生,踏着步点跑完全程,长时间坚持下来,学生请假的人数明显减少。每天早晨,我都会早早来到教室,发现有的同学的凳子还没有放下,我都会走过去亲自放下;发现地下有一张纸,我也会弯腰捡起来。这种事如果只做一次两次,可能没有什么效果,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地班里帮同学放凳子、弯腰捡纸的同学多了起来,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增强了,逐渐地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用心去维护。 三、关注细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班主任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我们班的宋均益同学,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后进生,在班级中几乎见不到他的身影。然而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他主动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倒了,我心里想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是他积极参与班级工作的表现。我在班会上对他进行了大力表扬,一开始他不好意思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方法 在这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规则习惯,想出了很多办法,也得到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通过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对学生遵守习惯的培养有了较深的认识,并得出了我校实践课题的新思路。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论证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一、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一套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方法 (一)重习惯,明是非 重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我们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习惯及为什么,哪些是坏的习惯及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可能认识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这样,坏习惯就无从改正,好习惯就无从培养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关心和参与这个活动,我们还在学校中广泛聘请了“红领巾监督员”。以学生的角度去发掘校园最新的善正行为,为栏目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内容。开播以来,《校园常规镜》成为了学生当中的热点话题,凡是校园常规镜当中出现的善正行为,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也明显增强了。 (二)立规范,严要求《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俗语也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礼,就是规矩。学生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都是养成习惯的依据。但是制定规范要注意全体性原则,不要搞一言堂,搞强迫,

那样效果不好。应该发动大家,一起讨论制定,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使学生的遵守规则和家长的配合督促从被动的“要我做”,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做”。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既要学生自己努力,还要有同学老师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老师要注意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做得好的、有进步的就要予以表扬,做得不好的就要批评引导,甚至要有一定的惩罚。实验证明严格的教育干预有会助于出现预想的成果。 (三)勤训练,不间断 培养良好习惯一定要有持久性的针对性训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连续坚持21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要求他的弟子,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向后甩,每天做三百下。结果一个月后有九成的学生坚持了下来,两个月后有八成的学生坚持在做,一年后只剩下一个,他就是希腊的另一个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告诉我们说:“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由此可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培养不了好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需要说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需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四)抓细微,创氛围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了改变空泛无效的德育状况,我们认为培养习惯应该从身边的细微之处入手。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提出的培养孩子的10个基本良好习惯,教育家魏书生主张培养学生的12个良好学习习惯,共同点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大而空的东西容易流于口号和形式,不容易操作和坚持。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做就做到底,最终成大事。

浅谈如何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定稿

浅谈如何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从游戏规则得到的启示 【摘要】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文明意识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的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师应从孩子制定游戏规则开始培养孩子遵守规则,让学生在制定规则中明白规则,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关键词】游戏规则共同遵守制定规则意识培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人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文明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的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一、从孩子的“游戏规则”说起, 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讲游戏规则,我认为就是孩子。几个小孩子在“打王牌”,谁先打、怎么打、能怎么打不能怎么打,他们有约定的规则。在玩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违犯规则。最有意思的是在学生中有叫“打考”的打乒乓球游戏规则,有一位同学先当擂主,后面的同学要想打,先得进行“考”,就是与这位擂主先打一个球,如果赢了“擂主”,才有资格再打五球,如果输了,那就对不起,只能下台,再排队。我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一个同学不遵守的,那怕是比“擂主”身材高大的或者高年级的同学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再从孩子的“游戏规则”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行分析,或许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培养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途径。 第一、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孩子。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制定的,这些规则不是任何教科书或者成人告诉的,不是别人规定的,也不是成年人代替孩子制定的。由于孩子是自己“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明白自己的规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幼儿园教育中对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幼儿园里欢乐、有序的良好环境, 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最好场所。幼儿园应该注意的是: 幼儿年龄较小, 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够自觉的遵守规则, 这就要求幼儿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树立和巩固规则意识。 ( 一)规则融入生活日常, 确保规则意识的树立 规则意识的形成绝非是通过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来建立, 而是要将规则融人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逐步规范幼儿的行为, 树立规则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设立规则, 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树立规则意识。幼儿园教育要注意从生活、学习、游戏等各方面设立规则, 引导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在生活中要求幼儿早晨人园时要和老师、同伴问好, 和爸爸妈妈再见; 晚上离园时要和老师、同伴道别等。在学习中要求幼儿看书、画画时要注意坐姿, 做到握笔一寸, 眼睛离本一尺; 答题时要举手, 回答要起立, 大声发言等。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在使用幼儿园的物品后要放回原处; 游戏时要讲究先来后到,礼让他人等。这些生活中的日常细则的建立能够约束幼儿遵守规则, 使得幼儿园的有秩序运营。在规范幼儿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幼儿教师的作用, 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引导, 以保证规则落实到实处, 避免出现规则制度荒废的情况。与此同时, 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特殊性, 不能将规则设立为僵硬的条框, 可以以打油诗或者儿歌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样既有利于幼儿熟悉日常规则, 又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这种日常生活之中的规范既不会引起幼儿的反感, 又能够对幼儿的规范意识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细节管理班务工作每位班主任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 验方法,无论是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高年级抓常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不浸透着教师辛勤的汗水,因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常抓不懈,无不倾注教师全部的爱。从握笔写字、整理书包开始到怎样保持室内卫生、搞好个人卫生,帮助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习惯,自己管理自己,让我们都深深体会到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孩子做不到的。 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说一点做一点,做一点积一点,积一点进一点,进一点创一点,责任心的培养从小事做起,良好班风的形成来自于这一点一滴的责任心。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来体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用搞艺术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艺术品,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刻。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也才能经得起人们细心地观赏品味。煤焦油泵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山姆?沃尔顿)这里的.

“每一个人”可能是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家人朋友,更可能是你的学生们。 班级细节管理是借用企业细节管理的理念与自身特点结合的一种学 校班级教育管理思路与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班级管润滑齿轮泵YHB 理中,把班级的各项事务、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发展目标等细化成点点滴滴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易检验的细小步骤,让学生从身边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真真实实地在平常的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自我管理的意和能力,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最终形成自主、自制、自动的班级活动共同体,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 一、制度上的精细化。 严明的纪律是一个好班级的保证。开学初,制订班规,所有学生都必须遵照执行。并对每条规则赋予分数,值日班干量化打分,每周总结一次,并把结果在班会上公布,作为学生平时表现成绩,三螺杆泵3GR 为学生评优作依据。在工作中我还注意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组织、督促、检查。经常性加强对学生的早自习、课间操、卫生打扫、午自习督促,并有时作突击检查,力求更多的掌握学生一手材料,以便进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他们养成好习惯。 精细化管理强调的就是一个“精”字,一个“细”字。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每一个环节要精细。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责任人,设立各级组织,层层负责,而班主任从中起到了一个传达、系列圆弧齿轮泵YCB

(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全部内容。

问题名称学生参与班规制定,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现象描述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学生规则意识淡薄,行为举止随心所欲,不守规矩,如:上课大声喧哗,随便吃东西,离开座位,不按时交作业,乱扔垃圾,不讲礼貌,在楼道里乱跑,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养成了许多不文明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原因 导致学生规则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1、家庭因素: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几代人围 着一个“小皇帝”转,事事让着、宠着、惯着,长期的娇生惯养, 使其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遇事我为先的心理定势。造成了在 现代家庭结构条件下,家庭对子女行为规则教育的缺失.甚至有些 素质低下的家长,还带头做一些违背社会规则的事,给孩子起了很 坏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活教材”. 2、学校因素:我校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外地进城务工子女, 有城区农村学生,有附近小区学生。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守 儿童。由于从小所受家庭教育和影响的不同,学生身上或多或少 存在着一些问题。班级管理中,大多是由教师制定学生的行为规 则,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甚至有些教师在某项活动之前不向学 生提出任何要求,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责备学生。 3、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存在个别的违规违法行为,没有得 到及时有效的谴责和制止,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误导。如:在公共场所随便大声喧哗,乘车时不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不遵 守交通遵守则等。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导致了行为举止不守规矩, 规则意识淡薄的状况. 校师困惑 虽然导致学生规则意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和教 师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使之成为有规则意识的合格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规制教育,使幼儿对规则有切身感受,让幼儿去执行规则,使幼儿不断获得快乐的体验,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逐步帮孩子养成规则意识。 第一,我们要设置适合幼儿发展的硬件环境,为幼儿逐步建立秩序感创造条件。在班级里,教师可以设计教具摆放的固定位置。这个位置可由教室活动区角的设计来确定,也可由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规律决定。当玩、教具位置固定后,教师可制作一些显眼并容易区分的标示,方便幼儿独立取放玩、教具。 第二,我们可以为幼儿的生活常规引入“规则信号”。为了使幼儿在平等、满足和尊重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并遵守一日活动常规,我们改变了活动转换的提醒方式。在提醒的语句前加上“请”,让孩子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例如,“请安静”、“请坐好慢慢吃”、“请将碗筷放整齐”等。 第三,教师要为孩子做好遵守规则的榜样。幼儿的眼睛,是反映教师行为的镜子。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例如,有一次排队喝水时,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插队,遭到了小朋友的反对。我拿起水杯排在队尾,告诉他们,“看,老师喝水也要排队呢!”马上,几个插队的孩子也跟着我排起队来。 第四,让孩子自己进行班级秩序管理。例如,我们班设置了很多“小管理员”,如图书管理员、纪律管理员、玩具管理员和卫生管理员等。每天早饭结束时,“小管理员”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有的摆图书,有的挂毛巾,有的擦柜子,不仅各司其职,还监督别人做得怎么样 第五,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与家园共育是分不开的。家长是幼儿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日积月累,幼儿通过模仿学到的行为会不断强化巩固。这就要求家长从自身做起、言行一致、遵守社会规则。同时,家长与教师之间要经常沟通、互相配合,保持协调一致。从我们身边的例子来看,积极的家园共育,能使幼儿较快地形成规则意识,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并持之以恒,一定能使规则变为幼儿内心的自觉,使规则意识转化为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3__4岁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析3-4岁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摘要]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看重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帮助幼儿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才能使幼儿园日常活动有序进行。果果幼儿没有建立规则意识,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就会缺少相应 的规则意识,他们的行为上也没有方向性,这就会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很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要求。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幼儿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则意识在3-4岁幼儿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培养原则 (1) (一)规则意识在3-4岁幼儿培养中的重要性 (1) (二)培养3-4岁幼儿规则意识的原则 (2) 二、3-4岁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4) (一)成人示范意识缺乏 (4) (二)重约束轻自由,规则分布环节不合理 (4) (三)教师意识差异对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影响 (5) (四)规则内容分布不合理 (6) 三、3-4岁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的对策 (6) (一)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成人规范示意 (6) (二)以幼儿规则意识内化为目的开展合理的规则教育 (6)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培训 (7) (四)合理规划幼儿规则教育内容 (7)

总结 (7)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浅析3-4岁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前言 内容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针对幼儿教育工作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 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社会领域明确的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 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一、规则意识在3-4岁幼儿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培养原则 (一)规则意识在3-4岁幼儿培养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 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的具体生活是幼儿从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迈入有制约的集体环境中,既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心理上、行为上有很大的不适。幼儿如何在集体生活中理解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接受集体规则的制约。 幼儿园生活是群体生活,幼儿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培养群体生活意识,为让幼儿尽快适应群体生活,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需要一定规则来约束幼儿行为,这就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帮助幼儿认识规则、理解生活中的规则纪律是跨人集体生活的开端。如不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不仅影响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生活,更妨碍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是幼儿人生路上难以逾越的高峰。所以,教师与家长应在平常生活学习中给幼儿灌输规则意识 教育,从细节人手,言传身教,帮助幼儿认识规则,掌握规则,增强幼儿自控能力,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能力与服从青神,对幼儿成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谈班级细节管理从细节入手管理班级

谈班级细节管理从细节入手管理班级 〔关键词〕班级;细节管理;事例探讨〔〕 G625.1 〔〕C 〔〕 1004―0463(xx)06(A)―0012―01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学生信赖的班主任,就要不断对学生进行研究,了解其生活、学习环境和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所谓细节决定结果,处理好一些细小的环节,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案例一:李某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帮助一位男同学时,与其产生了朦胧的情感,此后成绩大幅度下降。 措施及思考:在尊重这位女同学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我与两人分别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并给他们讲明早恋的危害,帮助他们找准努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班上我从来不提这方面的事,表面上似乎很少关心这件事,但实际上却非常重视。 这位女生最初非常不安,老问我她到底该怎么办。经过耐心沟通,她紧张、矛盾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开始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慢慢投入到学习当中,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一级学校。在她看

来,老师尊重了她的隐私,保护了她的自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老师、家长对学生早恋产生焦虑、担心或者行为过激,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 初中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品格和思想,对异性充满神秘与好奇。早恋是每个孩子都可能面临的成长问题。只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真诚交流,悉心指导,他们就可以在早恋的经历中成长、成熟起来。 案例二:一次,班上学生打了群架。对当事学生 __训斥,没有说教。在认真听他讲完事情真相后,我告诉他错在哪里,委婉地分析此事造成的后果。在我的耐心教育之下,他终于认识到了错误,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想消除这次打架的影响,就让我来管班级纪律吧! 措施及思考:这位同学在班上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喜欢运动,为人坦率,乐于助人。通过教育,他认识到打群架这件事不仅有损班级的荣誉,而且有损学校的形象。他的心灵在平等的沟通中受到触动。为了弥补过错,他想主动管理班级事务争取树立良好的形象。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摘要】:规则意识是公民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时代对小学德育的迫切要求,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小学德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的迫切需要,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我们要把学生规则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叶赫镇中心小学张金玲136500 【关键词】:小学生规则意识重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由集体,社会,国家共同制定的,得到一致认可的规章制度,蕴含着社会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规则意识的认识程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工作中发现小学生的规则意识相当薄弱,主要表现在:对规则的意义缺乏深刻理解,在对规则的遵守上言行不一,尤其德育的态度不够重视,出现问题时得过且过,把重心落在智力上,即:类似“耍小聪明”的违规上……等等。所以,从长远意义上小学德育中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规则意识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法治,就是让每一个公民知法守法,一切按照规则办事。全民守法,对每个普通公民来说,正是要从守规则开始。规则是法律的基础,守规矩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不尊重规则、不敬畏规则、不遵守规则,无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还是一个国家,都会导致缺乏秩序、缺乏安全感,严重的还会导致创新活力不能完全激发,文明前进的脚步因此受到羁绊。 所以,守规则是守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守法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公民行为的普遍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刚性底线。简而言之,法律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而规则的外延比法律更广泛,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标准礼仪、文明公约等。也就是说,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有规则的影子。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和复杂的交往关系,更需要相对统一的普遍性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否则,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无法形成严谨有度、自由和谐的秩序。 小学校是培养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让小学生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因为没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受教育者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必须从基础抓起,尤其要提高认识,重视完善小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做起。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作者:————————————————————————————————日期:

浅谈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摘要] 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我们要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规则的重要性。要让幼儿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从而自觉、主动地遵守规则。要积极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幼儿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规则意识、培养、制定、重要性、自控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所以《新纲要》提出教师要帮助幼儿从小理解和遵守生活、学习的各项常规,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我们要在幼儿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从小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意志力、控制力和思维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日常学习、活动、游戏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

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在“儿童社会化”这一概念中,我们知道此阶段“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 但较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较偏重对幼儿守规行为的培养,忽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规则意识决定守规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园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理解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 (一)、规则必须建立在幼儿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我们总是让孩子先懂得为什么需要这一条规则,它带来了哪些益处,它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比如不乱闯红绿灯这项规则,我就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其用意,感受有序的交通秩序,知道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道路畅通;然后,我又请小朋友想一想,假若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后会怎样?孩子们说:“会堵车,大家都走不了。”“乱闯红灯碰车了人就会受伤。”“要是堵车了,会迟到的。”……孩子们的语言虽然幼稚简单,但移情带来的理解却是深刻的。活动后,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中班幼儿已有初步规则意识,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在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执行规则还很不理想,在还需要等待的游戏时,缺乏一定的耐心,部分幼儿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易插嘴或影响别人。学习中执行规则能力容易受幼儿兴趣和情绪的影响,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或督促。所以,在中班段,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得到不断的熏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成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对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师要在活动前提出规则。只有把要求提在活动前,孩子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玩沙,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年幼的幼儿说,玩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有的把沙撒了别人一头一身,有的踩踏了别人的佳作还有的不小心沙子进了眼睛……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

却会有孩子因此受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向幼儿说明活动要求:运沙时要绕过别人的身体,低一点,不泼沙,爱护自己的和别人的成果等活动规则。应该让幼儿了解规则不是用管教、限制幼儿的一切活动的,而是用帮助幼儿很好的生活在集体中首先遵守的。教师在培养规则时,不能强制、管制、限制、说教,而是应该在活动中让幼儿理解其含义。 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生争吵,往往是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游戏规则,各自都按自己的想法做,意见不致有时还因此争斗。当孩子们在分组或自由活动中出现矛盾时,老师就提醒孩子们想怎么玩游戏,通过慢慢引导帮助他们达成一定的游戏规则,这样游戏就可以在规则的约束下有序地进行了,孩子们也从中增强了规则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观念。再次,学习一些自律规则,如: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应尽力做到等等。幼儿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幼儿在活动中还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而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准则加以规范。所以,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老师引导,使之逐步完善,逐步到位。 通过设计情景,讲故事,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逐渐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让规则深入幼儿心里对待发生较平繁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还可以,使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