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中音史简答题

1中音史简答题

1中音史简答题
1中音史简答题

1.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对近代京剧音乐的贡献?

梅兰芳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在京剧伴奏中加用可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

程砚秋,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周信芳,其发扬“海派京剧”锐意改革的精神,不守成规,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注重做功,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调动唱、念、做、打全部予以充分展示,因内外和谐而真实生动。善用髯口、服饰及道具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

2.萧友梅,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

萧友梅,艺术特色:他的音乐创作在多种音乐体裁(尤其是西洋乐器音乐)的运用上富于开创性,室内乐作品完全仿作了西洋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管弦乐曲进行了民族风格的尝试与探索。

历史贡献:①推广音乐;②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

赵元任,艺术特色:他的歌曲创作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精神;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在曲调写作与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其歌曲旋律与歌词声韵、语调的结合,尤为出色。

历史贡献:他能结合中国语言的独特规律进行创作,是探索中国民族化创作道路的重要先驱之一。

3.冼星海对近代合唱音乐创作的贡献?

冼星海的《黄河》、《生产》、《九一八》、《牺盟》、四部大合唱之外还有《黄河大合唱》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碑式的杰作,他在《黄河大合唱》中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合唱形式,对其后中国大型歌唱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大合唱,也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大合唱作品。

4.聂耳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他的歌曲音乐在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1)非方正性的曲体结构。(2)丰富多变的句式(3)突出的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4)巧用休止

历史意义:(1)聂耳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中,准确而深刻的反映我国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形象的第一人;(2)在艺术想象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3)体现了我国革命音乐的正确方向,初步解决了音乐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何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如何创造各被压迫阶级的典型形象,如何创造性的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来发展新的民族音乐等问题;(4)为我国“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和我国人民大众革命音乐的成长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5.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娴熟的作曲技法,严谨的艺术结构,清雅的乐韵和明显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是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他是一位创作独唱歌曲较多的作曲家,他的《玫瑰三愿》、《花非花》等成为音乐会常演唱的抒情独唱作品,这些作品较好的发挥了独唱艺术的技巧,钢琴伴奏也有着较多的艺术处理。

6.刘天华对二胡音乐的贡献及其“国乐改进”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意义?

贡献:他开拓了二胡独奏音乐之新天地,并使之成为极富表现力的音乐,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使历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的二胡,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一跃而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在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二胡音乐注入时代精神;在二胡音乐中开创了中西音乐融合的艺术风格。

历史意义:他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的中国器乐,有多方面深远影响,培养了蒋风之、储师竹等二胡名家,形成了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第一个二胡学派;改制二胡,使二胡音乐的记谱法规范化,关系到二胡艺术表现,教育的基础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近代二胡艺术的发展;改进传统的工尺谱,是近代中国科学的记录、整理存活的传统音乐的良好开端。

7.《白毛女》的创作有哪些特色?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创作特色: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

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重要意义:《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它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他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8.“乐歌”的含义,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含义:20世纪初期在中国新式学校的音乐课程中教唱的歌曲。

主要的代表人物: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高寿田、冯亚雄、胡君复、华航琛和辛汉等. 意义:(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9.中国歌剧与戏曲的异同点?

戏剧是特殊艺术类型,时空综合性艺术,表情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产生文明就有了古老的戏剧。戏曲,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戏剧和戏曲都是舞台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相同点

1、都是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绘画、雕塑等于一身。

2、都是舞台艺术,是以演员在舞台当众表演为中心,通过演员的活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来塑造活生生的、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舞台形象。

3、都必须具备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戏剧艺术就是在观众面前直观的再现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之间以及人物自身之间的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

4、都具有审美、文化娱乐、精神激励、价值引导、社会教化功能

二、不同点

中国戏曲是本土的戏剧形式,是世界三大古剧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一般而言,戏剧是包含戏曲的,而戏曲是不能包含戏剧的。

1、形式方面,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戏剧则相对灵活自由,创新性较强。

2、艺术形式方面,表现手法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虚拟性,即景物、动作一般是虚拟的,不一味的追求形似,而是极力追求神似。二是规范性,即程式化。戏曲的程式化,是戏曲的根本特征。它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赋予表演固定的或基本固定的格式,是生活动作的

舞蹈化。戏剧则没有这些特定的要求和规范。

3、内容上来看,中国戏曲特别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具有诗化的特征。相比而言,戏剧的表达要更更为直白。

4、从结构方法上来看与传统的话剧也有明显区别。话剧虽有一条主线贯穿全剧,但是的情节的主线与副线总是纵横交织,形成一个立体的团块。中国戏曲常常采用点线结合,每一出戏一条主线,每一场戏一个中心事件,强调一线到底,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中音史名词解释简答答案2012~2013

*也叫“昆腔”“昆曲”“昆剧”等,是明代产生的四大声腔之一。最初是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后经魏良辅吸收诸多腔调音乐和“北曲”唱法,并同云适等人研究,改创成了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的“昆腔”。 ======================================================= *是在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对乐律学所提出的理论,这也是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是指把一个音管分为三份,“损减益加”,以此延续产生十二律。 ======================================================= *由于乐器种类增多。八音即是一个对乐器分类的方法,也叫“八音分类法”。它按照乐器制作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后来“八音”成为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各类乐器的总称。 ======================================================= *十二律吕是指在十二律中,六个单数的伴音“律”和六个双数的伴音“吕”的总称。 ======================================================= *是我国戏曲正式形成的标志。它源于北宋永嘉一带以民歌、曲子为基础的“永嘉杂剧”。后又吸收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各种戏曲形式,最终形成了南戏。 ======================================================= *答:定义:说唱音乐是我国的一种以讲唱故事为主的音乐形式,带有很强的叙事性。 (1)说唱音乐最早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荀子撰写的《成相篇》 (2)说唱音乐成熟于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兴起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称之为“变文”。它实质上是通俗的叙事文学。“变文”是中国说唱艺术正式形成的标志。 (3)宋、元时期是说唱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随着发展,也有了说唱音乐活动的固定场所——瓦肆、勾栏。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有以技巧和艺术性为主的唱赚;有因歌唱时用渔鼓伴奏而得名的鼓子词;有起源于民间小贩叫卖声的货郎儿;也有综合了唐宋词调和大曲等其他俗曲曲调的诸宫调。 (4)明清时期是说唱发展的最高峰。明清的“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而明清的“鼓词”是流行于北方的说唱形式。 影响:说唱音乐的发展不仅使民间艺术走向职业化,也从很大的方面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对后来说唱音乐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答:1、戏曲音乐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秦汉和隋唐时代的“角抵”和“参军”戏。 2、北宋时期的“杂剧”是我国戏曲艺术最早的种类。 3、南戏是中国戏曲正式形成的标志。 4、元杂剧是戏曲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随着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在明代产生了传奇式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其中“昆山腔”的盛行大大推进了戏曲的发展。同时在明清时期,梆子腔和皮黄腔也相当有地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因梆子腔和皮黄腔的结合最终产生了我国的国粹“京剧” 影响:我国的戏曲音乐虽然比民族音乐出现的晚,但发展还是非常迅速而广泛的。同时在戏曲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被摒弃。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戏曲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 *答:大曲是宫廷歌舞音乐的代表,是包含器乐、声乐、舞蹈三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大型艺术形式。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从唐初至开元、天宝,经济繁荣,唐朝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唐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大曲,也因为统治者实行了佛、道、儒“三教并重”的方针,以佛、道为主的统治方式,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教派。在社会安定的条件下,各族音乐的融合为大曲的发展也提供了条件。 ======================================================= *答:先秦乐律学包含了五声、七声音阶,十二律吕,旋宫和管仲提出的“三分损益”法。 在中国,五声音阶从古至今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三分损益法”是在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对乐律学所提出的理论,这也是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是指把一个音管分为三份,“损减益加”,以此延续就产生了十二律。十二律吕是指在十二律中,六个单数的伴音“律”和六个双数的伴音“吕”的总称。“旋宫”是指十二律中的每一律轮流作为宫音。 ======================================================= *答:中国古代音乐史主要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时期。其中上古音乐是从远古时期到战国时期,以原始乐舞和编钟乐舞为主流;中古音乐是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以歌舞伎乐为主流;近古音乐是从宋元到明清时期,以剧曲为主。

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 1.新法密率: 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所谓新法,是有别于三分损益法而言;所谓密率,即采用数学方法求得十二平均律每律的等比数后再产生十二平均律,记载于《乐律全书》。 2.神奇秘谱: 由明代朱权所编辑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共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 下、中卷“霞外神品”:《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48首古代名曲。 3.梆子腔: ○1梆子腔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原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又有秦腔、乱弹、西秦腔之称。○2梆子腔运用整齐句势和板式变化为主的音乐结构,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辞通俗易懂。○3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这种结构方式有别于之前出现在戏曲、说唱音乐中曲牌体结构。 4.兴隆笙: 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 5.俗讲 ○1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脚本叫做变文。 ○2变文是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又叫做俗讲、讲经文。(讲经文是唐代一种说唱艺术形式) ○3变文内容:a.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b.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4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变文有三类形式:a.只唱不说;b.只说不唱;c.有唱有说(占多数)。 6.六代乐舞: 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包括: ○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是黄帝时的图腾; ○2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星宿命; ○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被孔子评为“尽善尽美”的音乐; ○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 ○5商汤时的《大濩》,内容描写商汤伐桀; ○6周朝当代的《大武》,孔子评“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一般规模宏大,歌舞相间。 7.曾侯乙墓: 出土主要乐器:○1编钟:每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正鼓音与侧鼓音构成大小三度的音程关系;○2编磬;○3建鼓、扁鼓、有柄鼓;○4笙、篪、25弦漆瑟、十弦琴、五弦琴。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一.远古时期 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音乐源于对自然音响的模仿。《吕氏春秋》 感情说:音乐源于人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礼记·乐记》 劳动说:音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淮南子》 对于中国音乐的起源,在基于一定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各种说法都仅仅是一种推测,应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不应简单归结为一种因素。 二.周秦时期 ~ 礼乐制度 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不得随意僭越。 六代之乐 简称“六乐”,据说是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淡,节奏缓慢。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 郑卫之音 自春秋起,周代的礼乐逐步走向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深受一些诸侯国\ 君的喜爱。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了黄河流域绝大多数的民歌,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楚辞》 是继《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感情强烈,句式参差,语句间常插入虚词“兮”,节奏感、表现力很强,与《诗经》形式迥异。 @ 十二律理论 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十二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

《外国文学史》课后简答题 自己吐血整理

1.作为欧洲最早出现的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早期西方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着原始的“人”的观点,它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民族对人的重视,与该民族的自然观宇宙观有密切联系。古希腊人有强烈的个体意识,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蕴藏着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意识。古希腊文学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本精神。无论神话史诗还是喜剧,都满腔热情地讴歌生活,赞美人生,讴歌人类的勇敢聪明和智慧,占在宇宙的高度审视人和大自然的搏斗,礼赞人性的悲壮和崇高,体现出他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乐观精神。这一精神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的主要来源 希腊人以为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无助地站立着的,且因为他时时地战胜阻碍,庄严的承受命运最严刻的判定,于是人道的崇拜便成了希腊生活与希腊宗教的主要特点。他们成就了简朴的直截的美:直白的真实的美。 2.希腊神话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点 1)原始、野蛮、未开化。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由于希腊神话起源很早,所以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会带一种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气息。

2)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始欲望的象征表述。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和欲望就是人的意志和欲望,神和英雄们的所作所为、恣肆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希腊神话里真正具有宗教意义的神是命运,而那些热热闹闹的、欢愉活泼的、喧闹不已的诸神却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在希腊神话里表现了一个不出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命运。它决定一切,包括神的命运也同样是由它决定的。因此,在希腊神话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命运。3)人神同形同性论,处在核心地位是“人神同形同性论”,不仅使希腊神话较早的摆脱了兽型妖灵阶段,而且是深化体现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有王或城邦统治者所垄断的,也不是高高在上,只供人们敬畏的神癨,而是属于整个希腊世界所有公民并生活与民众之中的神,神性与人性是相通的。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神和人都有男女的形态,但有时人完美的体现,神的形象体现着人的智慧和美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也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 4)构建了一个多神系统。希腊人民以丰富、新奇的想象创造出了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山众神,一般认为有十二主神。 5)赞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希腊人民通过创造神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自己民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6)深刻的哲理意味。西绪弗斯滚石头,对一种看不见的终极目标的追求。 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人民在努力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希腊神话故事

1中音史简答题

1.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对近代京剧音乐的贡献? 梅兰芳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在京剧伴奏中加用可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 程砚秋,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周信芳,其发扬“海派京剧”锐意改革的精神,不守成规,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注重做功,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调动唱、念、做、打全部予以充分展示,因内外和谐而真实生动。善用髯口、服饰及道具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 2.萧友梅,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 萧友梅,艺术特色:他的音乐创作在多种音乐体裁(尤其是西洋乐器音乐)的运用上富于开创性,室内乐作品完全仿作了西洋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管弦乐曲进行了民族风格的尝试与探索。 历史贡献:①推广音乐;②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 赵元任,艺术特色:他的歌曲创作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精神;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在曲调写作与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其歌曲旋律与歌词声韵、语调的结合,尤为出色。 历史贡献:他能结合中国语言的独特规律进行创作,是探索中国民族化创作道路的重要先驱之一。 3.冼星海对近代合唱音乐创作的贡献? 冼星海的《黄河》、《生产》、《九一八》、《牺盟》、四部大合唱之外还有《黄河大合唱》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碑式的杰作,他在《黄河大合唱》中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合唱形式,对其后中国大型歌唱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大合唱,也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大合唱作品。 4.聂耳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他的歌曲音乐在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1)非方正性的曲体结构。(2)丰富多变的句式(3)突出的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4)巧用休止 历史意义:(1)聂耳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中,准确而深刻的反映我国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形象的第一人;(2)在艺术想象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3)体现了我国革命音乐的正确方向,初步解决了音乐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何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如何创造各被压迫阶级的典型形象,如何创造性的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来发展新的民族音乐等问题;(4)为我国“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和我国人民大众革命音乐的成长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中音史复习资料

变态女教师的中音史复习资料,大眼姐姐呕心吐血忙了5个小时总结的 废话一下,在你们狂喜之下盗走我的革命果实之前,你们除了要请我吃饭以及请我吃饭以及默念大眼姐姐最靠谱之外,还是自己再看看书和别的资料,这是我自己一个人翻阅了书,查了网页以及别的系的不靠谱资料之后一个字一个字打起来的,历时5个小时,除了口歪眼斜手脚抽搐就差口吐白沫以外,我还非常的非常的饿。。。。。大家凑合看看吧,有不全或者不对的地方请你们自己纠正,因为我真的太累太累了。。。。。 人名篇: 肖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朋,号思鹤。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与声乐,并在帝国大学学 习教育。1913年又到德国莱比音乐学院和莱比大学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20年回国。前后达十八年。在日本时,曾参加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1920年 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工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 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涤讪了基础。萧友梅还致力于编写音乐教材,计有1924年的“风琴教科书”、1925年“钢琴教 科书”、1927年的“ 小提琴教科书”等,著有“ 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乐概说”和“ 中国历代音乐概略” 等学术论著,先在北京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 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同时组织了我国第一上管弦乐队,自任指挥。 赵元任(1892—1982 2.25)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 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 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著有《新诗歌集>.在谱曲方面按照他择定的“中国化”的目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 索。采用和创作具有中国风味的歌调。首先是吸收和融化他所熟稔的中国传统曲调,例如《听雨》.依声调谱曲,即处理歌词“字音跟越调”的关系。他又按艺术歌曲的旋律与伴奏 ,有与一般歌曲不同的更高要求。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经验,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卖布谣》刘大白词。他还未当时的爱国民主斗争和社会教育等,写过不 少与艺术歌曲不同的更为通俗的作品。 青主:廖尚果(1893--1959),即青主,中国音乐理论家,广东惠阳县府城人(今惠城区桥西),曾用笔名黎青主,别署黎青、廖尚果L.T.等。1893年6月10日生于广东惠州,1 959 年逝世于上海。辛亥革命前为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学生。武昌起义时他曾参加进攻潮州府的武装行动。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以功臣资格受广东政府派遣留学德国,遭袁世凯北

过与不过

“过”与“不过” 在本人的记忆中,中央音乐学院曾牵头举办过两次有关音乐学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会议:第一次,1996年召开的音乐学研究生教学研讨会,会议就音乐学研究生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的体制及问题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第二次,2005年召开的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就关于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之经验、困惑、考试与培养,关于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之体系、目标与思考,关于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之宗旨、实施与展望等三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究。 众所周知,音乐学研究生的培养不外乎:进口(招生考试)、培养(教学培养)、出口(论文答辩)三大环节。孟子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处可改日:导吾导以及人之导,学吾学以及人之学。借以表达本文寓意及初衷。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给艺术院校招生、培养、毕业等各个环节均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也产生了各种问题。本文只讨论音乐学研究生培养的第三环节(即论文答辩)遇到的一些案例。需要强调的是,迄今为止,绝大部分院校教师遵守职业操守、认真教书育人,为学生尽心尽力、亲力亲

为、为人师表;但是也有个别现象使人产生纠结,值得思考与探讨。 你见,或者不见,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 这是时下网络、坊间盛传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之变体,有学生在论文答辩后改为: 你过,或者不过, 论文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怜,或者不怜, 我就在那里, 不卑不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举事例,有的源于本人亲历,有的则为圈内同事闲聊时所获知。希望读者切忌对号入座,因为此文本意不想“请君入瓮”,更不希冀“瓮中捉鳖”。 一、关于“两张皮”提法或诟病 所引发的纠结与思考

中音史资料

中音史资料 1、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8000年可考历史的文物是什么?骨笛 2、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周朝 3、我国音乐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是哪种分类方法?八音分类法金土石革丝木夸包竹 4、我国最早论说音乐本质为“他律论”的文献是哪几部?《乐论篇》、《富国篇》、《乐记》。 5、“减字谱”是哪种乐器的记谱法?古琴 6、宋代词人中,著有附曲谱的词集并流传至今者是哪位?姜夔 7、“新法密率”的发明者是?朱载土育 8、1927年中国创建的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是那所?国立音乐院 9、儿童歌舞剧(可怜的秋香)的创作者是中国儿童歌舞剧题材的首创者是哪位?黎锦辉 10、最早在国外演出的中国管弦乐曲是哪位?黄自怀旧 11、乐府的设置可以上溯到哪个朝代?秦朝 12、旬况《城乡片》属于什么形式的音乐?说唱形式 13、先秦时期,“非乐”观点的提出者是谁?墨子 14、隋朝公迁七部乐中,属于汉族传统民间音乐是那部?《神奇秘谱》 15、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那部?《神奇秘谱》 16、在昆山腔的发展过程中,将昆山土戏改为广水唐腔的人是哪位?魏良辅 17、音谱《台湾歌曲》的作者是谁?江文也 18、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哪部?长恨歌 19、在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首次把世界音乐划分三大乐系”“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亚刺伯乐系》的人是谁?王光祈 20、唐代的音乐理论著述有哪些?《北堂书钞》《教坊记》《乐府杂录》《通史》《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 21、宋元时期流行流行的说唱形式主要有哪些?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22、姜夔自度曲的代表作有哪些?《扬州慢》《杏花天影》 23、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有哪些?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乔吉甫 24、元代散曲的体制形式有哪些?小令带过曲散套 25、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曲有哪些?平沙落雁渔樵问答 26、京剧发展史上涌现的著名旦角有哪些?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旬慧生 27、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有哪些?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28、萧友梅的作品有哪些? 《小夜曲》《新霓裳舞曲》《问》《南飞之雁曲》《五四纪念爱国歌》 29、冼星海的作品有哪些?《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

古代文学史考点整理之简答题部分

古代文学史考点整理之简答题部分 1、魏晋文的自觉的标志和表现 答案一:课堂笔记版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來,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南朝宋立四学,文学与儒、玄、史学并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文、笔之分 2)、探寻文学自身特点的文学批評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繁荣 ◇从人物才性智德品评到人物审美品评到文艺批评 ◇文学批评论著大量涌现:(魏)曹丕《典论?论文》、(西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 ◇体现一定文学思想的文学总集的出现:(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 ◇努力探寻文学自身的特点,涉及到了文学的地位与价值、文学本身的分类及文体特点、文学创作的內部规律、文学风格特征及其与作家才性的关系、文学创作时代的关系,以及文学的的原则、方法、态度等问题。 3)、文体意识的突出及文体的大发展 ◇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系统而细致的区分 ◇创作中体裁的发展与丰富:五言古诗、七言歌行、新体诗、骈文、骈赋、志人志怪小说 4)、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对技巧和形式美、音韵美的重视,体现了视文学为语言艺术的艺术自觉 ◇声律、对偶、用事、丽辞、比兴、夸饰 5)、文学创作由言志走向缘情,从政教文学向性情文学、文人文学发展,趋于个人性情化;文学主题的创新与人的主题的突出,文学题材、风貌的不断新变◇文人文学传统正式形成,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从东晋“玄言玄理”到刘宋“山水清音”、从齐梁“新体”再到梁陈宫体的文学风貌的不断新变 ◇山水题材、田园题材、游仙题材、宫廷题材、边塞题材都出现6)、文人集团活跃,作家队伍呈群体涌现的态势 ◇曹魏时邺下文人集团、正始时“竹林七贤”、西晋时“二十四友”、东晋时以王羲之、谢安为中心的文学交游、齐“竟陵八友”、梁萧纲为中心的文人集团等。 答案二:教材整理版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表现同上1)。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 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表现同上2)3)。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表现同上4) 2、三曹诗风比较 曹操的诗歌多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与怀抱、反映动乱现实、抒发壮志理想与生命感怀,悲凉之中而有慷慨,语言古质朴茂,风格古直悲凉、雄健沉郁。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六代乐舞 简称“六乐”,从皇帝时期开始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皇帝时的《云门》、唐尧时的《咸池》、虞舜时的《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代时的《大武》。《大武》是六代乐舞之一,是西周时期产生的,一部歌颂武王伐纣的大型史诗性乐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八音分类法 周代乐器的分类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共分成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三分损益律 是我古代最早计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它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的长度分为3份,去掉它是三分之一,得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如加上它是三分之一,就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它所生的个律形成一种律制,为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缺陷是:1.半音不均等;2.黄钟不能还原;3.旋宫转调受影响。 4.乐府 西汉统治者在继承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建立的音乐机构。1)职能:①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②采集、整理、改编曲调和歌词;③编配乐器;④编写军乐; ⑤训练军乐队;⑥研究音乐理论;⑦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 2)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职位;创作《乐府新诗》 5.乐记 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儒家音乐美学著作。《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专著,其作者尚无定论,其对中国音乐美学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乐记》讨论了音乐的本源问题。②《乐记》探讨了音乐的特性问题。③《乐记》探讨了音乐教育以及政治的关系问题。《乐记》强调音乐在教育和政治当中发生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可以调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音乐还是政治统治的手段。 6.李延年 汉代乐府机构中著名的音乐家,中山人,乐工出身,他的音乐才能很受汉武帝的赏识,曾做过协律都尉,主要成就是能创作歌曲并演唱。他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创作《乐府新诗》。 7.相和歌 原是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成熟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为平调、清调、瑟调。 8.相和大曲 随着相和歌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歌、舞、乐综合的多段式“大曲”,即所谓“相和大曲”。 9.鼓吹 所用乐器以排箫、笳为主,有黄门鼓吹、骑吹、短萧铙歌等。 10.鼓吹乐 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兼有歌唱的艺术形式。它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传入中原后和汉族传统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的。鼓吹乐以其雄壮、粗犷的气势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由于乐器的配置和用乐场合不同,鼓吹乐可分鼓吹和横吹两种。横吹是以鼓和角为主奏乐器,在仪仗、道路上行进时于马上所奏之乐。鼓吹是以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常在殿庭、官署、

中音史复习

中音史 一.名词解释 新音乐运动:是将其作为倡导学堂乐歌的终极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后,萧友梅曾将新音乐(他谓之“新乐”或“今乐”)用作“旧乐”(指中国传统音乐)的对称。 学堂乐歌:1概念: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 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 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2意义:是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萌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20世纪我国群众歌曲的基本定位。 3 内容:宣扬富国强兵、抵制外辱的爱国精神 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 对象为中小学生的军歌 呼吁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 宣传新文化,去除旧习俗 陆华柏: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过华中师范大学担任过教员和音乐系主任。作有歌曲、管弦乐、歌剧等作品。特别是歌曲《故乡》和管弦乐康藏组曲》最为出名。 大同乐会: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一个国乐社团。由古琴家郑觐文创办、主持,聘请汪昱庭、苏少卿、陈道安、程午加、柳尧章等为教师, 向入会的会员传授中西音乐的知识和技艺,并进行有关中国古乐的仿制和 民乐的改革。以中国乐器进行乐队合奏的试验也是他们作了最初的试探, 并创编了著名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等。郑觐文逝世后该社的工作由卫仲 乐等继任,至1937年抗战爆发后,其活动实际告终。 和平进行曲:赵元任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是公认的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是赵元任先生在美国留学期 间完成的。 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1938年夏作于延安。1940年曾易名《古城颂》登在国民党统治区《新音乐》第二卷第3期。歌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 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原名“国立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11月27日。院长蔡元 培教授兼教务主任萧友梅。1929年7月停办,后改组为“国 立音乐专科学校”两所学校尤其前后的连续性,但在体制, 组织结构,师生情况上有显著变化。国立音专在办学10年左 右期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高修养的音乐人才,如贺绿汀、 周小燕等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文学史论述简答题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 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蕴涵于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之中,而不是以论述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和艺术理论批评浑然不分;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同吗?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不同的。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化”意思相近,有博学和文章两个方面的意思,如《墨子·非命》中说:“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子·大略》中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他们所讲的“文学”有学术、文化修养的意思。 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 关于“诗言志”提出时间问题,大多学者认为《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比较可靠,而襄公二十七年是公元前546年,大约在春秋末战国初年。先秦时期人们对“志”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历代文人往往把“志”解释为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而以“情”为与政教对立的“私情”,遂产生了我国文学批评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春秋时期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对待的,把它看作一部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百科全书。如孔子对他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左传》中大量“赋诗言志”的记载,也说明《诗经》乃是他们进行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时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工具与手段。 第二章 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

中国音乐史期末试卷

中国音乐史期末试卷 中国音乐史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20分): 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指的是先秦民间歌唱家( )。 A 秦青 B 韩娥 C念奴 D 何满子 2、我国古代生律法“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 ) A(《吕氏春秋》 B.《管子?地员篇》 C. 《乐记》 D.《乐府要录》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宫廷音乐机构是( )。 A大司乐 B乐府 C教坊 D大乐署 4、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谱是琴曲( )的乐谱。 A《碣石调?幽兰》B《高山流水》 C《酒狂》 D《文王操》 5、汉代乐府是( )。 A练习法曲的机构( B(娱乐场所 C(宫廷音乐机构 D(演出场所 6、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的是( )。 A李龟年 B王麻奴 C李延年 D师旷 7、下列传奇哪一个是汤显祖的作品( )。 A《拜月亭》 B《白兔记》 C《紫钗记》 D《琵琶记》 8、下列作品中李叔同作曲的是( )。 A 《何日醒》 B 《送别》 C 《女革命军》 D 《勉女权》 9、1927年,( )于上海筹建国立音乐院。 A 萧友梅 B 黄自 C 黎锦晖 D冼星海 1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解放区的天》 B 《旗正飘飘》 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 《咱们工人有力量》 二.填空题(25分): 1、原始时期的古乐舞主要有《弹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六代乐舞”是指《云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二律又称作十二律吕,包括六律、六吕。在这十二律里“林钟”属于 _________。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歌舞戏有、、等。 5、“临川四梦”是指《紫钗记》、《邯郸记》、《南轲记》和__________。 6、宋代出现的专门的表演场所称为。 7、我国乐律学各个朝代均有新的发明与发展,其中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中的古代 生律法是 ,而最终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问题的生律法是发 明的。 8、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 9、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是创办的。 10、赵元任的主要歌曲作品有、、等。 11、《我住长江头》的曲作者是。 12、《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他的曲作者是。 三、名词解释(20分): 1、曲子: 2、《神奇秘谱》 3、《溪山琴况》 4、刘天华: 5、黄自:

西音中音史古代部分考试范围(现场版)

一、填空 1.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距今约有九千年可考历史的乐器是河南舞阳贾湖骨笛 2.夏、商两代的代表性乐舞分别是《大夏》、《大濩》 3.商代出土有三枚为一组的编磬,其铭文分别为永启、夭余、永余 4.周代的六代乐舞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5.我国有明确记载的音乐制度始于周代,其名称是大司乐6.五声音阶名是宫、商、角、徽、羽 7.西周时期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被称作八音分类法 8.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被记载在《管子地员篇》一书中,这种计算方法是三分损益法 9.曾侯乙墓编钟是湖北随县出土的,它是战国时期的乐器10.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11.孔子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2.《九歌》的作者为战国时期的屈原所创作 13.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儒家音乐理论著作是《乐记》 14.汉乐府中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曾任协律都尉 15.汉代相合大曲的结构是艳、曲、趋或乱 16.相合三调为平调、清调和瑟调 17.产生于东汉末年,描写了“聂政刺韩王”这一故事的琴曲是《广陵散》 18.汉代京房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十律理论19.魏晋名士嵇康有《声无哀乐论》 20.阮籍创作的代表性琴曲是《酒狂》 21.《碣石调,幽兰》是至今仅存的唐人手抄的文字谱琴曲22.律学家何承天创立了“新律” 23.荀勖的贡献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 24.歌舞戏是南北朝末期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角色化装、歌舞兼具、并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 25.隋代的万宝常、郑译提出里八十四调理论 26.唐代音乐机构是为了适应燕乐的高度发展而确立的,隶属于太常寺的有太乐署、鼓吹署两机构,隶属于宫廷的有教坊、梨园 27.二十八调是唐时期所用的宫调体系 28.唐代燕乐歌舞大曲的结构式散序、中序、破 29.隋唐时期的一种填入各种歌词的民间歌舞形式是曲子30.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是变文31.唐代古琴减字谱是由曹柔创立的 32.以极具细腻的手法来刻画梅花高贵品格的琴曲作品是“梅花三弄” 33.唐代陈康士根据屈原的同名诗改编而创作的琴曲《离骚》34.宋代著名词家、音乐家姜夔的《白石道人集》留存至今35.姜夔较具代表性的自度曲是《扬州慢》《杏花天影》36.宋代郭沔写下的较有影响的琴曲作品是《潇湘水云》37.宋元时期出现的一种说唱形式是货郎儿,它的高级形式是转调货郎儿 38.宋杂剧的结构是散段、正杂剧、艳段 39.宋杂剧中主要角色为副净、副末、孤、旦 40.唐代出现了一种用十二平均表示音高的谱式,其名称是律吕谱 41.宋代蔡元定提出了十八律乐律理论 42.元杂剧的结构式一本四折(幕),有时加一个楔子43.元杂剧的表演由曲、宾白、科三方面组成 44.元代著名的五大剧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祖光、白朴、王实甫 45.元代关汉卿的代表剧目有《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 46.王实甫的代表剧目有《西厢记》等 47.元代流行的琵琶独奏曲是《海青拿天鹅》 48.元代从西域传进来了一件乐器叫火不思。它四弦、长柄、无品、梨型音箱。 49.《教坊记》的作者是崔令钦 50.《羯鼓录》的作者是南卓 51.《乐府杂谈》的作者是段安节 52.宋代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是书会、社会 53.诸宫调是由宋代勾栏艺人孔三传创立的 54.金元时期诸宫调的代表作品是《刘智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 55.宋代陈旸著有《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 56.元代的燕南芝庵著有《唱论》,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57.对昆山腔进行改革的人是魏良辅 58.最终奠定昆曲地位的作品是梁辰鱼的《浣纱记》 59.明代四大声腔为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60.明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汤显祖著有《临川四梦》,是现存乐谱最多的戏曲古本 61.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剧最为著名 62.明清时期著名琴家徐上瀛著有古琴演奏的美学专著《溪山琴况》 63.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论的是明代律、算学家朱载堉 64.神奇秘谱》是明代朱权所编琴曲集 65.《琵琶谱》的作者是华秋苹 66.《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作者是允禄 67.《弦索备考》的作者是容斋 68. 清代四大徽班进京是在1790年 69. 京剧音乐主要由西皮、二黄两腔组成二、名词解释: 贾湖骨笛:1986年至1987年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了25 支骨笛。这些骨笛多为用鹤骨制成。其形制分五孔、六控、七孔、八孔、 四种类型。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距今9000年的历 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和音阶规 律的认识。 六代乐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飨活动最重要的典礼音 乐,简称“六舞”或“六乐”,大多是先代沿袭下来的史诗性的古乐舞。 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用以祭天神;尧时的《大咸》,用以祭地神; 舜时的《大韶》,用以祭四望;夏代的《大夏》,用以祭山川;商时的《大 濩》,用以祭祀先妣;周代的《大武》,用以祭祖先。 八音分类法: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科学的乐器分类法,即依乐器制作材 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类。诸类乐器 中以打击乐居多。周代出现的八音分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 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 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三分之一,得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 如加上它的三分之一,就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这种取律的方法成” 三分损益法”是我国最早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它所生的各律的方 法。 《成相》:我国说唱音乐最早的萌芽形态,保存在《荀子》中。是我过出 现最早的说唱文本。“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 伴奏乐器“相“是用几尺长的粗竹筒制成,用两手捧着夯击地面,打出节 奏,说明这种说唱音乐形式是从劳动中间发展而来的。《成相》篇的内容 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 相和歌:汉代汉族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清唱·无伴 奏的“徒歌”;后加入众人帮腔,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只是 仍“无弦节”伴奏;再经乐府整理,才最终形成唱者自击节鼓,以管弦乐 队相和伴奏的歌唱形式,可见此时的相和歌已经发展成唱奏并重的形式。 相和歌常用的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等,主要的三种调式为 清·平·瑟三调。相和歌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 《广陵散》:古琴曲。至晚在汉末已经出现,根据蔡邕《琴操》的记载, 琴曲表现了聂政刺韩王的悲壮故事。现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 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谱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分段小 标题。该曲又名《广陵止息》,琴曲共有45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 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总体上,仍保留了相和大曲“序·正声·乱 声”的基本结构原则。该曲尽情宣泄出悲凉愤慨的情绪,是存见历代琴曲 中运用“慢商调”定弦的唯一例证。《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气贯长 虹,声势夺人。该曲因富有斗争精神,而受到历代进步文人的推崇,其中 魏末的嵇康便以擅弹此曲著称。 《乐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仅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旧转 23篇,现存11篇,其中8篇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 内容是系统的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这是自西周建立礼乐制度以来,第 一次从理论上对礼乐的本源,即“礼”和“乐”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及其相 互关系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以其丰富的内容·系统的理论,被奉为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经典。 五旦七调:古龟兹乐宫调理论体系。由龟兹音乐家苏祗婆传入。“旦”相 当于中原音乐学名次“均”,“五旦七调”即五种不同调高(旦)上,各按 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每旦七调,五旦共得三十五调,但其音乐机构和 我国雅乐宫调不尽相同。 管口校正法:东晋荀勖。所谓“管口校正”是在管内气柱长度之外,补充 以各种溢出关口外的气柱长度,以矫正误差。荀勖得出的“管口校正数” 是黄钟律长度与姑洗律长度的差数。 《碣石调,幽兰》: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是我国唯一用文字谱保存下来 的古曲,现存谱式原件是唐人手写的卷子谱,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碣石调”是指乐曲的曲调形式。“幽兰”即指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抒发 了抑郁沉思的情怀,音调古色古香,富有文人气质。 文字谱: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记谱法实例。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与 和弦位的一种记谱法,即用文字详细描述演奏古琴的手法。间接记录了音 高,也保留了一部分节拍、节奏的信息。属于“音位谱”系统的记谱法, 也称“手法谱”。 《梅花三弄》:明代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 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 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表现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 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 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曲子:是音乐家和诗人在南北朝时期清商乐基础上结合民间小曲 和新诗体的发展而形成的。隋唐时期民歌已明显分为山歌和小曲 两种不同的体裁。隋唐时期的山歌概指山野田间劳动或休息时唱 的歌曲,他们大多“调同词不同”,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小曲是 城市里的流行歌曲,多用长短句型,是经过艺人、文人和演唱者 加工的民歌,它已不同于一般的民歌,艺术性得到了提升,它叫 “曲子”。 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 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一类是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 事。这些作品特点语言生动纯朴,有韵有白,又说又唱。变文是 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音乐性故事性强,借以吸引听众, 传播佛经。有三类形式:只唱不说,只说不唱,又说又唱。以散 文引起,以唱文叙述内容。 减字谱:由文字谱发展为减字谱,是古琴记谱法的一个划时代的变革,这 一变革是唐代曹柔完成的。他用减字笔画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手在古 琴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它的出现,是古琴发展史上的质的飞跃。晚唐琴家陈康士、陈拙即用减字 谱整理了大量琴谱,是指流传于后世。这种记谱法一直沿用至今而未被取 代,它为我国琴曲的保存与琴艺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举足轻重 的历史地位。 半字谱:唐代流行的一种记谱法,按照简单的符号记录乐器演奏的音高、 音位、指法,这是一种固定掉记谱法,分为弦索谱和管色谱两种,弦索谱 主要为琵琶、笛、筚篥、笙的演奏记谱,目前弦索谱主要是20世纪初在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管色谱目前国内没有发现谱例,是宋代俗字谱的前身。 姜燮: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江 西鄱阳人。自幼精通诗文音律,年轻时即在文坛显露头角,惜时 运不济,终生与仕途无缘。曾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诗人 词家交往密切,在四处漂泊中写下了大量诗词和音乐作品。其著 述今存《白石道人诗集》和《白石道人歌曲》,存诗180余首, 词80多篇。姜夔作品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身 世的悲吟,他的词调歌曲声韵优美、格调高雅,是保存至今仍可 延长的宝贵音乐遗产。 宋杂剧:是宋代源出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结构通常为两段:一 称艳段,表演日常生活熟事的开场小段;二称正杂剧,是表演故 事的杂剧主体;后面有时加上表演滑稽的尾段,称为散段活杂扮。 杂剧的音乐来源于唐宋的大曲法曲、词调和市民音乐中的各种曲 调。 兴隆笙: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 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 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 浙派琴乐:宋元时期最能代表宋元整体性器乐独奏艺术的是古琴 音乐。以器乐独奏形式出现的器乐已形成多个风格不同的流派。 其中被公认为成就最高的是浙派琴乐。是自南宋起以浙人郭沔为 师继承渊源的琴乐流传派别。 《潇湘水云》:是浙派琴乐奠基人郭沔,于南宋末年定居湖南衡 山附近时创作的琴曲,为浙派代表作之一。乐曲表现了云水摇曳 奔腾和烟波浩渺的景象,以及对元兵南侵,民族危亡的忧思之情。 该区最早刊印于明代《神奇秘谱》,现存琴谱版本50种,遂成为 以后我国传统音乐遗传中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经典佳作。 十八律:南宋乐律学家、理论家蔡元定用三分损益法在球的十二律之后, 继续相生,再找六律而成十八律,制作十八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旋宫时各 宫的音调均等。 工尺谱和俗字谱:工尺谱和俗字谱是自宋代起开始流行并传承至 今的传统记谱法。俗字谱是工尺谱的一种早起形式。宋代流行的 俗字谱,采用十个基本谱字按固定唱名记谱。最早记录工尺谱的 文献是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最早使用工尺谱记录乐谱是元 代熊朋来的《瑟谱》;最早记录俗字谱字的文献是南宋朱熹的《琴 律说》;最早使用俗字谱的乐谱是南宋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 的17首自度曲 《琴史》:是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北宋朱长文撰。全书六卷, 前五卷汇集记述了自先秦至宋初162位琴家的事迹,并有所辩。 末卷为古琴艺术的专题论述。同时该书也常被看做是我过第一部 音乐家的传记著作。 《唱论》:南宋张炎撰。书中关于八十四调、管色应指字谱、拍 眼、曲式以及词曲唱法等论述具有重要价值。是研究古代乐律与 宋词音乐必不可少的参考是。 《词源》:南宋张炎撰。书中关于八十四调、管色应指字谱、拍 眼、曲式以及词曲唱法等论述具有重要价值。是研究古代乐律与 宋词音乐必不可少的参考是。 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由当时流行曲子的体裁和风格特点自 创新曲,成为自度曲,代表人有南宋词人,音乐家姜燮。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因起源于北宋宣和年 间的浙江温州,后为区别北方的杂剧而称“南戏”,当地称之为戏文。南 戏形成晚于宋杂剧,但因有留存的剧本可证明其已是成熟的戏曲形式,故 称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确立的标志,曲牌唱腔上以五声音阶的南戏为 主,在宫调使用上自由灵活,在演唱形式上没有主唱约束,有多种演唱形 式,在曲调运用上出现了戏剧性手法,在创腔方法上,创造了“南北合套” 的形式。 弦索备考:又名“弦索十三套”,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这是 一部一弦乐器为主的器乐合奏曲集。嘉庆十九年(1814)编成,全 书六卷,未经刊刻,今存抄本。收有以弦索乐器为主的合奏曲十三套。俗 称《弦索十三套》。用工尺谱记写。 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是元代的南戏声腔和浙江海盐当地的戏曲、民间 音乐相结合形成的,并且很快盛极一时。其音乐优雅抒情,伴奏用锣鼓、 拍板等打击乐器。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余姚,流行于江苏、安徽一带。采 用联体结构,念白兼用,伴奏仅用鼓板,无管弦,在曲调前后常穿插杂白 混唱。弋阳腔:是元末江西一带的南戏声腔在明代的再发展,流行范围极 广。属曲牌体结构,与民间音乐结合紧密,演唱仍保持古老的“唱”、 “和”特点,音调高亢、热情奔放,并用打击乐来衬托。昆山腔:昆山腔 又叫“昆腔”、“昆曲”,流行于江苏昆山。魏良辅、梁辰鱼对戏曲进行 改革,使昆山腔脱颖而出。改革后的昆山腔吸收了海盐腔和弋阳腔的长 处,曲调清丽婉转、精致纤巧,人们把它称为“水磨腔”。 新法密律:明代朱载堉所创律制,即十二平均律。朱载堉创用等 比数列作为平均律的计算原理,并将此生律法的数理原则命名为 新法密律。在公元1581年完成。朱载堉的数据于今天十二平均 律完全相同。新法密律的提出,不仅在我国律学史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的十二平均律学说。 乱弹:泛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戏曲声腔统谓之“乱弹”。古代曲式术语, 在琴曲中称为乱声、奏声,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一般出现在较大 篇章的末尾或篇幅较短但段落颇多的歌曲结尾,往往是歌词的主题所在, 即全曲的最高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