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翻译理论汇总

中西翻译理论汇总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

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

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7)钱钟书的“化境”说sublimation

所谓“化境”sublimation,是指原作在译文中就像“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但精魄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

起来想翻译出的东西的:“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2.国外的翻译理论家

1)John Dryden

Metaphrase逐词译, turning an author word by word, and line by lin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Paraphrase释译,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 where the author'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but his sense.

Imitation拟议, where the translation assumes the liberty, bot only to vary fro the words and the sense, but to forsake them both as he sees occasion.

2)Alexander Fraser Tytler

a.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b.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c.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3)Eugene A. Nida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所谓翻译,就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Reproducing the message;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 A natural equivalent; The closest equivalent; The style;

Dynamic equivalence is to describe it as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This type of definition contains three essential terms: 1 equivalent, which points toward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2 natural, which points roward the receptor language, and 3closest, which binds the two orientations together on the basis of the highest degree of approximation.

4)Peter Newmark

1. Semantic translation: "is personal and individual follows the thought processes of the author, tends to over-translate, pursues nuances of meaning, yet

aims at concision in order to reproduce pragmatic impact", expressive literary texts tend more toward the semantic method of translation.

语义性翻译: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翻译原文的语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的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属超额翻译.

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ttempts to render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Informative and non-literary texts requir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际性翻译: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作,首先终于译语和译文读者,即使原语屈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和难懂之处,属欠额翻译.

5)Skopostheory 德国目的论

1. Translation Studies returns the attention to the Receptor side. Skopostheory begins by seeing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on", which lead to "a result, a new situation, and possibly to a 'new' object". The aim of the translational action and the way in which it is realized is not random, but must be "negotiated with the client who commissions the action". 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

2. As Vermeer insists: "if therefore follows that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may diverge from each other quite considerably not only in the for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ent but also as regards the goals which are set for each". 6)Holmes

He divides Translation Studies into two major branches, "Pure" and "Applied", and then sun-divides the " Pure" into two further sub-branches: "Theoretical" and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Methods:

1.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This is often demonstrated as interlinear translation, with the TL immediately below the SL words. The SL word-order is preserved and the words translated singly by their most common meanings, out of context. Cultural words are translated literally. The main use of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is eith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of to construe a difficult text as a pre-translation process.

2.Literal translation

The SL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re converted to their nearest TL equivalents but the lexical words are again translated singly, out of context. As a

pre-translation process, this indicates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3.Faithful translation

A faithful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produce the precise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L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t "transfers" cultural words and preserves the degree of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abnormality"deviation from SL and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 It attempts to be completely faithful to the intentions and the text-realization of the SL write.

4.Semantic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differs from "faithful translation" only in as far as it must take more account of the aesthetic value that is, the beautiful and natural sound of the SL text, compromising on "meaning" where appropriate so that no assonance, word-play or repetition jars in the finished version. Further, it may translate less important cultural words by culturally neutral third or functional terms but not by cultural equivalents and it may make other small concessions to

the readership.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ithful"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is that the first is uncompromising and dogmatic, while the second is more flexible, admits the creative exception to 100% fidelity and allows for the translator's intuitive empathy with the original.

5.Adaptation

This tis the "freest" from of translation. It is used mainly for plays comedies and poetry; the themes, characters, plots are usually preserved, the SL culture converted to the TL culture and the text rewritten. The deplorable of having a play or poem literally translated and then rewritten by an established dramatist or poet has produced many poor adaptations, but other adaptations have "rescued" period plays.

6.Free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reproduces the matter without the manner, or the content withour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Usually it is a paraphrase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19221140.html,municate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Part 2 History of Translation 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实践活动,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存在了。(亚述王国Assyria国王萨尔贡Sargon);中国的起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礼记》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 ⏹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学者106-43BC) 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Six tides in five periods五个时期六个高潮 ●Ancient translation古代翻译:4th C BC —5th C AD 翻译介绍希腊文化,促进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Medieval translation中世纪翻译; A. 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 宗教翻译《圣经》的拉丁文译本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 B. 11、12世纪希腊典籍回归故里 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阿拉伯语译回拉丁语 ●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periods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和宗教等,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Modern translation近代翻译 17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继续古典著作的翻译,关注近当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东方文学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当代翻译:二战以后,翻译翻译范围翻译规模扩大 2. Tr 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 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奈达,卡特福德, 纽马克,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图瑞 I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中国文化的深层迁移 ⏹明清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科学和国人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 ⏹建国后的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学术、思想具有类似的模筑作用 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维祗之间的争论,是首次对翻译问题进行的探讨,信、达、雅均以涉及。 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支谦,鸠摩罗什,释道安,颜琮,玄奘,徐光启(及利玛窦等传教士),严复,林纾,伍光建,马建忠,瞿秋白,鲁迅,郭沫若,梁实秋,林语堂,傅雷,钱锺书,许渊冲,刘宓庆,马祖毅,余光中

西方翻译理论史

西方翻译(理论)史概述 1.西方翻译史上的5个重大历史时期: 1). 古代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 ---- 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2). 罗马帝国后期 ---- 圣.哲罗姆翻译钦定拉丁文版《圣经》与此同时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被译为拉丁语3).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 14世纪至17世纪初) ---- 英国钦定英文版《圣经》 4). 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大量西方文学名著的互译以及东方的优秀文学作品也被译为西方各国语言5). 现(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 翻译活动和组织日趋成熟。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从以往的文学领域扩展到:商业翻译--- 科技翻译--- 机器翻译 2.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 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Nida)、卡特福德(J.C.Catford)、纽马克(Peter Newmark)、哈蒂姆(Hatim)等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功能学派主要集中在德国,其代表人物为汉斯.韦米尔(Hans Vermeer) 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在中国翻译界普遍使用,其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mles和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科。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 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翻译的原则和途径,指出翻译可以采取 两种途径:译者不打扰原作者,带读者靠近作者,或者尽量不打扰读者,使作者靠 近读者。论文对笔译与口译活动、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都加以区分并进行阐述。其 代表人物为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解构主意翻译学派 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西蒙Sherry Simon等。 3.西方翻译理论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9. 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的过程。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equivalences.”--- Dubois 11.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Nida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的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

中西翻译理论汇总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7)钱钟书的“化境”说(sublimation)

(完整版)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 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的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的翻译历史, 我 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 的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 之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 离不开理论的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的指导原则, 尽 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的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严复的“信达雅” 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说等皆是如此。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 叫“达” ,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界定。译界由此引起的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 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 。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的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的“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 我们知道, 西译论的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的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的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的明晰姿态。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的“等值” 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的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的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的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 (后改为“功能对等” ) 的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 1) 语音等值;2)音位等值;3) 形态等值;4) 词汇等值;5) 句法等值;6) 语义等值。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二、中西翻译理论的相似性 对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发展加以剖析,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者竟具有共同的演进模式, 也即: 两者都是从最初的对于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附带式即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弗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 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任教于爱丁堡大学的卡特福德1965年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引起巨大反响。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1)翻译的性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2)翻译的类别。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译”(pa rtial translation);就其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和“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就语言结构的登记来说,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即传统意义上的“逐字译”和“意译”,而“直译”介于两者之间。(3)翻译的对等问题。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基于对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另一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译文和原文是否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4)翻译转换,是指把原文变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应。翻译转换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

翻译理论: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 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 第一、历史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

因。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再者,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来看,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趋于保守,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则显得开放、自由。中国人极端尊重传统,这种思维定式使得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开拓性,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而西方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翻译活动深人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二、中西译论差异的具体表现 第一,中西方翻译理论意识的差异。西方的理论研究有着很强的广度和深度,是多维度、立体式发展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就出现了不同学派的翻译理论,同一理论在不同地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如操纵派、文化派、多元系统派则跟翻译研究学派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翻译理论,缺乏对事物进行科学论证和系统总结的习惯,谈论翻译标准仅限于随感式、印象式的,由于这种学术传统,加之中国人务实、重实践、讲究实用的社会心理,使得理论研究远不如西方那么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 第二,中西方翻译理论基础的不同。西方翻译标准大多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思想基础之上,自觉的理论意识和科学传统使得他们的译论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的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 策德内斯: 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 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 细节翻译理论、威尔: 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 乔姆斯基: 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 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 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

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 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 文学的演变、佐哈尔: 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 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 福科: 解构原文、海德格尔: 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 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 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 LuiseVonFlotow,DenisonNorman,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 Brisset Annie, De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的融合并创新

论文导读::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不断涌入我国,广泛地为我国译学界译介、移植和引用。广大国内翻译研究者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提出或创建自己的翻译主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翻译学建设的根本问题。其核心就是中国的传统译论如何与西学翻译理论在融合中不断创新以贡献于人类文明。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融合与创新 一、西方现代翻译思想及主要流派 1.语言学派(Linguistics-based approach)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语言学派翻译理论衍生出了语段语言学派(text-linguistic approach)。他们的主张是:(1)语义系统取决于语用机制,而不是词义的总合;(2)语言转换也是由语用机制驱动的;(3)在语用机制驱动下,目的语语篇的重新布局取自上而下的过程,始于语段而终于语式。传统语言学派译论的代表是Catford(1965);Nida(1964);Koller(1979);Newmark(1989)等。语段语言学译论的代表有Neubert(1983,1992,1993);Hatim and Mason(1990,1997);Gopfer(1995);Stolze(1999)等。 2.功能学派(Function-based approach)

翻译上的当代功能学派始于20世纪年代中期的德国与芬兰,他们的主要理论主张是:(1)交流的目的和效果是语言的中心问题;(2)离开交流的目的和效果而去追求语言意义是没有意义的;(3)反对奈达提出的将翻译简单的理解为‘meaning transfer’的观点;实际上,翻译中的意义转换表现为“文本转换”—是被翻译目的(specific purpose)限定或预定了的一种翻译行为,TL文本是由预期目的的语言交流的产物;(4)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活动,而且首先或更重要的是一种“有目的的语言交流活动”(purposeful activity),因此不存在所谓“先天性对应”即“理所当然的对应”中国传统译论,一切不需用目的性或意向性交流来调节,而文本则正是交流目的的体现者。西方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Vermeer(1978,1989,1996),Reiss(1984,1991),Nord(1991,1993,1997,1988),Neuber(1992,1993),Holz-Manttari(1984,1993),Rhodes(2000),Munday(2001)等。 3.释义学派(Hermeneutic approach) 释义学派的基本理论思想是:(1)翻译就是理解;(2)理解不应与任何一个组成语言整体的部分脱节;(3)除语言的整体性外,理解的整体性还包括: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认识与应用的统一、理解的当下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等;(4)在整体性的前提下,他们的翻译策略('motion',Steiner,1975)可以表述为“信任”(trust)、“侵占”(aggression)、“吸纳”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 摘要:翻译具有源远的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从事着翻译活动,而翻译也越来越体系化、学科化,翻译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了起来。 中西方在翻译理论方面有着一些相同观点,但各自的翻译发展道路特色鲜明,特 征显著。本文就中西方翻译发展为基础,分析总结其特征,对比中西方在翻译 领域发展的异同点。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发展异同 一、西方翻译理论发展 西方翻译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 末的语文学派;二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阶段;三是从20世 纪80年代至今的巅峰阶段(刘军平,2017:7)。 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为西方翻译理论的萌芽时期,西方翻译史的前五 次高潮也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内。虽说这一时期人们在探索翻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但对翻译还局限于一种感性的阶段。古代的翻译理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翻译理论家们一般都探讨着已有的一些翻译理论,将直译和意译作为翻译的重心。西塞罗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他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他认 为“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他主张译作超过原作,译者高 于作者的翻译观点(谭载喜,2000:25)。随后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初期,宗 教翻译开始盛行,翻译理论家以哲罗姆为代表,他主张要忠实原文。后来到了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翻译开始涉及宗教、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打 破了拉丁语翻译的局限,开始用本土语言翻译。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这一阶段,翻译理论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翻译题材变得越来越广泛,翻译风格也多种 多样,也有大批翻译人才诞生。此时翻译理论家开始走出狭隘的散论式研究范围,视野更加开阔,对翻译活动进行了更加系统而且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阐释。优秀翻 译理论家有约翰德莱顿,他提出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的读者,并建议把读者反映 纳入翻译策略选择的范畴;也有提出“翻译三原则”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等。

中西方翻译理论简介汇总

谭载喜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四大学派:1布拉格学派;2 伦敦派; 3 美国结构派;4 交际理论派。而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1.语言学派;2 交际学派;3 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4文学-文化学派;5结构学派;6社会符号学派。下文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 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1)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 法”(rewording)。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2)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他认为,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3)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4)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语言进行处理。(5)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所决定的。在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 R. Firth)。有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及其特色分析比较

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及其特色分析比较 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理论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研究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对我们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此同时,中西理论发展脉络却有其各自的特色,本文对中西方翻译理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西翻译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然后继续介绍了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最后对中西翻译理论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特色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我们就能对中西翻译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从而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特色;分析比较

On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theory has a centuries-old history whether in China or in west.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profou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ur translation practice. Although a long history th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 respectivel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enable u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n, it continues to present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t last, through the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of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w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grasping o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so as to acquir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s. Key wor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 analyze and comparison

中西翻译历史理论笔记

季羡林男,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转接传译(relay interoperating) 《越人歌》中国第一首译诗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这首诗在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及文学史的研究中,具有一定价值。 林纾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国际译联(FIT)全称为国际翻译家联盟,创建于1953年,创始成员协会分别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土耳其和丹麦。国际译联是专业翻译工作者的组织,是非政治性和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把翻译工作者机构联合起来,并促进这些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护全世界翻译工作者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推动对翻译专业工作的认可,提高翻译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增加社会各界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和作为一种艺术的了解 国际会议口译协会(AIIC) 《天演论》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的译著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安世高出家前是安息国(亚洲西部的古国,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王太子。自小聪明仁孝,刻苦好学,博览国内外典籍,通晓天文、地理、占卜、推步等术,尤精于医学,名声远播,西域各国对他都很敬重。安世高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道安东晋、前秦时高僧、佛经翻译家。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道安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大。 “五失本,三不译” 鸠摩罗什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西元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在逍遥园火化。那些印度佛教最主要最重要的经典,鸠摩罗什都通过翻译把它们介绍到了中国,对中国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玄奘俗姓陈,名袆,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贞观三年(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研习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

中西翻译理论

中西翻译理论

Steiner’s hermeneutic motion: The hermeneutic which forms the core of Steiner’s description consists of four parts: 1.initiative trust 2.aggression 3.incorporati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19221140.html,pensation. George Steiner defines the hermeneutic approach as the investigation of what is means to “understand” a piece of oral or written speech, and the attempt to diagnose this process in terms of a general model of meaning.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Newmark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 of the original.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resembles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in the effect it is trying to create on the TT reader. Semantic translation: Newmark 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allow,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Semantic translation has similarities to Nida’s formal equivalence. The cultural turn: It is the term us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the move towards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from a cultural studies angle. It is taken by Bassnet and Lefevere as a metaphor for this cultural move and serves to bind together the range of case studies in their collection. Schleiermacher: He is German theologian and translator, he wrote a highly influential treatise on translation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He is recognized as the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辜正坤/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1版1印 第十九章诗歌翻译对策与技巧 19.1 以英国诗人罗塞蒂的《闪光》为例探讨英诗汉译技巧 探讨诗歌翻译技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首诗的具体翻译过程来讨论具体的技巧。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意味着一般翻译技巧的多样性,也意味着诗歌翻译技巧的多样性。下面我以英国著名诗人罗塞蒂的《闪光》一時为例来具体探讨英诗汉译的若干技巧。 罗塞蒂原诗: Sudden Light① Dante Gabriel Rossetti ( 1828-1882) I have been here before, 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② 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 The sweet keen smell. The sighing sound,③the lights around the shore. You have been mine before — How long ago I may not know:④ But just when at that swallow's soar Your neck turned so,⑤ Some veil did fall, I knew it all of yore.⑥ Has this been thus before? And shall not thus time's eddying flight⑦ Still with our lives our loves restore⑧ In death despite,⑨ And day and night yield one delight once more?⑩ ①Sudden Light,指突发的光。此处应结合第10行"Some veil did fall"来理解。“某种纱巾”表面上指诗人爱人所戴的纱巾,但也可以理解为是指掩蔽事物真相的纱巾,一旦纱巾脱落.真相大白,于是,诗人获得一种刹那问的电光火石般的感悟,或者叫做顿悟。Sudden Light寓意在此。罗塞蒂的诗歌充满神秘性,因此,这种突发的慼悟虽然和禅宗的顿悟不是一回事,却有相通处:一个极小的或平常的行为、言词之类可以如导火线般触发人心灵深处的东西,使人的灵魂升华到一种具有震撼效应的感悟状态。 ②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倒装句。应为: But I cannot tell when and how (I have been here.) 诗人使用倒装形式,有时是为了強化某种特殊的语势或艺术效果,有时则只是为了协韵或取得更好的节奏效果等。 ③The sighing sound:叹息声,此处指隐约的海涛声。 ④How long ago I may not know:倒装句,作用类似注2。 ⑤But just when at that swallow's soar \ Your neck turned so: But just when your neck turned at the swallow's soar.但是,正当燕子凌空飞翔而你扭头观望的时候。 ⑥Some veil did fall, I knew it all of yore:Some veil某种纱巾,某种遮蔽性的帷幕,某种假象.I knew it all of yore. yore:(书面语)往昔,很久以前,此句可联系上一行的末尾的so来理解:so... I knew it all of yore.所以从前的这些事我原本都知道。 ⑦And shall not thus time's eddying flight: shall not的用法有“禁止”的意思,此处用作反意疑问句,使语势大大增强,time's eddying flight,时间的飞旋.转意为“时间的轮回”。与the wheel of fortune (命运的转轮)有异曲同工处,eddying:旋转的,有旋涡的。 ⑧with our lives our loves restore: restore our loves with our lives.恢复我们的爱与生活。 ⑨In death's despite:In spite of death.不顾、不怕死亡或死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