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一.宋文:

(一)吸取唐古文经验教训,欧阳修等人既采取古文作为主要文体,又反对追求古奥而造成的险怪艰涩。

(二)散文文体的多样化趋势。

1.欧、苏等的古文注意吸收骈文在辞采、声调等的长处,构筑古文节奏韵律之美;

2.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改造,创造出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

3.出现独具一格的笔记文,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三)功能:

1.散文具议论、叙事、抒情3种主要功能。宋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完善,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

2.欧、苏为代表的作家更注意三种功能融合,加强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如欧阳修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

(四)风格丰富多采。

1.整体倾向平易畅达、简洁明快,在韩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开辟出新境界。

2.朝着更加自然、文从字顺、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

二.宋诗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诗歌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语,这种趋势始自杜甫,中唐韩、白、孟、贾及晚唐皮、罗隐等有所发展。

(二)诗中发议论始自杜、韩,晚唐杜、李诗中屡见不鲜,宋后成为普遍风气。

(三)宋人对唐诗最初学习模仿。之后创新:

1.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料,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

2.抒情主人公更多是普通人。

3.平易近人但缺乏唐诗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

(四)宋诗创新以唐诗为参照对象。梅尧臣平淡,王安石精致,苏轼畅达,黄庭坚瘦硬,陈师道朴拙,杨万里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整体性风格—平淡为美。“平淡”是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

(五)唐宋诗差异。

1.严羽批评宋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

2.近代:“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或谓:“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3.宋诗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温和内敛,不如唐诗热烈、外扬;

4.宋诗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色泽丰美;

5.宋诗长处在于思理,是对生活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

三.宋词。

(一)地位提高,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

(二)流派众多,名家辈出。

(三)总体成就:

1.完成了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建立了严格规范。

2.题材和风格。开拓表现领域:晚唐五代词多风格柔婉的艳词,宋词人继承并改造之,创作出大量抒情意味更浓的爱情词;经苏、辛等人努力,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

3.艺术风格争奇斗艳,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

第一章宋初文学

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初是“宋初”,此时文学沿续五代文风同时呈现出新气象。

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一.五代十国入宋的如李昉、陶谷原是后周词臣,徐铉、刁衎是南唐词臣,入宋后散文多为骈体,风格浮艳。

二.王禹偁。

(一)思想。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人民命运。文集题《小畜集》,表示“兼济天下”之志。

(二)不满晚唐五代浮糜文风,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骈散结合,堪称欧苏散文先导;议论文《待漏院记》,叙事文《唐河店妪传》等。

三.理论上的复古主张。

(一)柳开。

1.《应责》:“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主张道统文统合一。

2.把文看作明道的工具,并因此反对文体华艳:“文章为道之筌也,筌可妄作乎?筌之不良,获斯失矣。女恶容之厚于德,不恶德之厚于容也。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上王学士第三书》)。

3.过于强调道而忽视文采;而所说的“道”又仅仅是“圣贤之道”,因而易使文学沦为道统附庸;加上为人粗豪狂诞,文章艰涩难读,因而实际影响不大。

(二)穆修等倡导韩、柳古文;姚铉编选《唐文粹》,其文章部分专录古文。

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

一.宋末方回:“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

(一)“白体”诗人。

1.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诗人,代表有李昉、徐铉等。

2.宋初朝廷优待文臣,提倡诗赋酬唱,馆阁之臣酬唱成风,且编成许多唱酬诗集,如李昉、李至《二李唱和集》,李昉等《禁林宴会集》、徐铉等《翰林酬唱集》等。

3.诗歌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仅仅模仿白诗一个方面,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二.王禹偁。

(一)被看作白体诗人,但与李昉、徐铉等同中有异。虽多闲适的唱和诗,但更重视讽谕诗,尤其谪居商州时,自觉学习白新乐府诗精神,多写反映现实、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如《感流亡》对他人同情与自己身世之感结合。

(二)闲适唱和诗多作于早年,后对此自省。之后学杜,对杜诗的借鉴导致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如《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三)王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初步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风气—清吴之振“元之独开有宋风气”。

第三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一.“晚唐体”诗人群体之一—贾姚派。

(一)宋初模仿贾姚诗风的诗人,因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故名“晚唐体”。

(二)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僧人,以惠崇成就较突出。

(三)继承贾姚反复推敲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因此颇多精警的断句,如“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惠崇《池上鹭分赋得明字》)等,但全篇意境往往不完整。

(四)内容单调贫乏。

二.“晚唐体”诗人群体之二—隐逸诗派。

(一)代表: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林逋最有名。

(二)作风稍异于九僧,模仿贾字斟句酌,也颇有白诗平易流畅倾向,表现生活内容较“九僧”诗稍为充实。

(三)林逋诗主要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如《秋日西湖闲泛》;《山园小梅》二“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过篱落忽横枝”。可见风格比较丰富,对贾姚诗风藩篱有所突破。

三.寇准诗绝少功业内容,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惋。如《春日登楼怀归》。

第四节西昆体的盛衰

《西昆体酬和集》的成书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盛行西昆体衰微的原因

一.基本知识。

(一)以《西昆酬唱集》得名。真宗景德2年(1005),杨亿等奉命编纂《历代君臣事迹》,大中祥符6年(1013)成书,诏题作《册府元龟》。

(二)参编18人,如钱惟演、刘筠等是著名诗人。

(三)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将唱酬之作编成一集。由于唱酬活动主要在皇家图书馆—秘阁中进行,杨亿据《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昆仑之西群玉之山为帝王藏书之府的传说,将诗集题作《西昆酬唱集》。

(四)共收录17位诗人247首诗:杨亿、刘筠、钱惟演、刁衎、陈越、李维、李宗谔、刘、丁谓、任随、张咏、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

二.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一)反映社会现实等内容充实之作,如《狱多重囚》、《民牛多疫死》等描写民瘼;《书怀寄刘五》直抒胸臆。(二)影响最大的是唱酬作品—《西昆酬唱集》。

1.杨亿《西昆酬唱集序》:写诗目的是“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这种观点指导下,题材范围比较狭隘。

2.全集70个诗题中的3类题材:

(1)怀古咏史。如《始皇》、《汉武》、《明皇》等。

(2)咏物。如《鹤》、《梨》、《柳絮》、《萤》、《泪》等。

(3)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如《直夜》、《夜燕》、《别墅》等。

(4)偶有闺情题材,如《无题》、《阙题》等。后人责备“淫靡”,不合事实。

(三)内容上有成绩的,如刘筠《汉武》。但总体看,思想内容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四)艺术特征。

1.最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大多师法李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1)《无题》《阙题》一类直拟李诗,《汉武》《明皇》等脱胎于李咏史诗;

(2)诗体多为近体,七律比重大。

2.得益处: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整饰典丽艺术特征,如杨亿《南朝》。

3.缺点。

(1)专模李诗艺术外貌,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往往徒得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模得不成功雕缋满眼支离破碎。

(2)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3)衰歇的真正原因:

①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

②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4.成就高于白体和晚唐体,但无本质区别,都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一.词入晚唐五代渐趋成熟;经温庭筠的创作和冯延巳、李煜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二.晏殊、欧阳修继承中有革新求变。

(一)晏殊。

1.《珠玉词》内容主要是抒写男女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如“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2.晏词男女恋情,滤去“花间”词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

3.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

4.语言一洗“花间”词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5.晏词和冯词比较:冯词表现“艳情”和“闲情”的同时,偶尔流露过“人生得几何”(《春光好》)生命有限的意识;晏则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到不圆满,即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而苦于人生的短暂,“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木兰花》)。人生有限的忧思与情爱缺失交融(如《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相互生发映衬,加深情感浓度,构成晏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理性沉思的特质。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6.“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

(二)欧阳修词较晏词新变成分多。

1.对作词不重视,“以其馀力游戏”(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认为词“薄伎,聊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

2.对词革新:

(1)扩大抒情功能,沿李煜词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3.对人生命运变幻和官场艰险有较深体验,因而不时流露“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临江仙》)的人生感叹。这类词虽不多,但显出一种新创作方向: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如《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对苏轼有直接影响。

4.通俗化。

(1)部分“雅词”表现出其性格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的侧面; 具“世俗之气”艳词反映其风流放任,如:《南歌子》(凤髻金泥带)。《玉楼春》(夜来枕上争闲事)则描写夫妇吵架后和解的故事,语言通俗,富生活气息。体现出接近市民的审美情趣。

(2)借鉴和吸取民歌“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创作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对苏轼用联章组词方式来抒情纪事有影响;另2首《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和“荷叶田田清照水”),分写采莲女浪漫欢乐和爱情苦恼,格调清新,具民歌风味。宋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造就了其词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如歌咏杭州西湖的10首《采桑子》。

第二节开拓词境的尝试

晏、欧阳主要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范、张等主要着眼于对词境开拓。

一.范仲淹。军旅生活拓展艺术视野,丰富人生感受,改变《苏幕遮》、《御街行》中表现出的情柔语丽的词风:《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开辟词新审美境界,开启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沉郁苍凉的风格成为豪放词的滥觞。

二. 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一)常把听歌看舞的场面和感受形之于词,表现歌妓才艺和表演情态,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写舞姿;《庆春泽》(冰齿映轻唇)写善歌者;尤善用形象化语言传达出琵琶、胡琴等美妙动人的乐音,如“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醉垂鞭》),这是张先词的显著特色。

(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擅通过物影表现景物动态美和朦胧美,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美名:“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通之,号‘张三影’。”张先词中写影的共有29句,以此三句最为有名。其他如“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也同样精妙。(三)内容虽主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行香子》),未超越传统相思恨别范围,但改变词发展方向:

1.大量用词赠别酬唱,扩大词的实用功能。如《玉联环?送临淄相公》、《定风波令?再次韵送子瞻》等,扩大了词的日常交际功能,观念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2.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有的词序文字颇长,有一定叙事性,如《木兰花》:“去春自湖归杭,忆南园花已开,有‘当时犹有蕊如梅’之句。今岁还乡,南远花正盛,复为此词以寄意。”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身边事,使词的题材取向贴近日常生活,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而无题的传统格局,也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

三. 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主要抒发自我性情怀抱,并由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一定历史感和现实感。如《桂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令》)表现功能转向言志自娱,标志词风向诗风靠拢。

第三节柳永词的新变

一.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

二.思想内容、趣味等方面的创新。

(一)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后山诗话》),王灼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

(二)唐五代敦煌民间词歌唱民众心声,表现其喜怒哀乐→文人词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柳一改文人词创作路数,迎合市民大众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他文人词同类题材作品中,女性一般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愿望含而不露;柳词女子则是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坦陈对爱情的渴望。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锦堂春》(坠髻慵梳)。

2.表现被弃或失恋女子痛苦心声。如《满江红》(万恨千愁)《慢卷 》(闲窗烛暗)。

3.表现下层妓女不幸和从良愿望。柳更多以平等身份和相知态度看妓女,如《少年游》(心性温柔)、《木兰花》(自小能歌舞)、《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迷仙引》(万里丹霄)。柳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相比,内容风格和观念均有不同;但其中色情描写常受到宋文人指责。

4.多方面展现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如《迎新春》(列华灯)、《瑞鹧鸪》(万井千闾富庶),尤其《望海潮》(东南形胜)。

三.唐五代宋初,以小令为主,慢词少。柳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一)小令体制短小,容量有限;慢词篇幅较大,扩充内容涵量,提高词的表现能力。柳最长的慢词《戚氏》达212字。(二)两宋词坛上创词调最多—用133种词调,100多调是柳首创或首用。

(三)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丰富。

(四)语言表达方式上的革新。不只从书面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日常口语和俚语。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用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严有翼《艺苑雌黄》“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

(五)表现方法的变革。柳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和市民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小令篇幅短小,只宜用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意象群传达抒情主人公情思意绪;慢词则可铺叙衍展,故柳将赋法如词,或直接刻画主人公内心世界;或描绘情事发生发展场面过程,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如欧阳修《踏沙行》(候馆梅残)和柳《雨霖铃》比较:都写别情;欧词用意象烘托传情法,柳词用铺叙衍情法;欧词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柳词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叙事情和隐约的情节性。

(六)善用时空转换叙事、布景、言情,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1.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

2.柳词。

(1)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体现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驻马听》(凤枕鸾帷)、《浪淘沙漫》(梦觉)等,影响周邦彦吴文英。

(2)空间结构方式上,柳将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如《八声甘州》(想佳人);《慢卷 》(算得伊家)。

(七)多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言情叙事直抒胸臆。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

(八)题材取向自我化。晚唐五代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外,多表现离愁别恨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如《鹤冲天》(黄金榜上)等;《乐章集》中60多首羁旅行役词,较全面地展现柳一生复杂心态。

四.地位和影响。

(一)第一位对宋词作全面革新。

(二)影响:

1.柳词词调创用、章法铺叙、景物描写、意象组合和题材开拓上给苏轼启示;苏又充分吸取柳词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开一代词风。

2.黄庭坚和秦观俗词与柳词一脉相承;秦观雅词长调铺叙点染之法,从柳词变化而出,只是吸取小令含蓄蕴藉而情韵更隽永深厚。

3.周邦彦慢词章法结构从柳词脱胎,近人夏敬观:“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仁宗庆历前后,受范仲淹、欧阳修等政治革新运动影响,文学革新思想更自觉:改革政治、表达政见需要,儒学理论的指导,实用的文学形式,宋急需建一代文学。

第一节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

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最早开创宋代文风。

二.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

(一)欧诗文革新本质上针对五代文风和西昆体,但与柳开后复古派文论家不同。

(二)“太学体”。

1.石介写《怪说》3篇,攻击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对太学生影响很大。于是以太学生为主的士子随之矫枉过正,竞弃西昆体华美密丽文风,走上险怪艰涩道路,形成“太学体”。“太学体”虽提倡古文反对骈俪,但自身怪僻生涩,所以欧阳修反对之。

2.柳开穆修石介等复古主义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把文学看作道统附庸的倾向。

(三)欧阳修文道观。

1.认为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答李诩第二书》)

2.文道并重。认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又认为“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彰;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还认为文具独立性质:“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与乐秀才书》)意义:

(1)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

(2)把文学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地位。

3.柳开等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重继承韩愈文学传统。

4.欧以韩柳为典范,取法韩文从字顺,对韩柳古文奇险深奥倾向弃而不取:“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同时不否定骈体文的艺术成就,赞赏杨亿等“雄文博学,笔力有馀”(《六一诗话》)。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缺点,为北宋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三.欧散文内容充实,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形式多样。

(一)议论文。

1.直接关系当时政治斗争,如《与高司谏书》充满着政治激情;《朋党论》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论点,均具积极的实质性内容。

2.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序论,总结五代历史教训,表达作者褒贬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评述友人的文学业绩,而且抒发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人生遭际的感慨。(二)记叙文。

1.历史散文,如《五代史记》。

2.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也都具充实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历史故事、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都作细致描写;《泷冈阡表》追忆父母言行,细节描写细腻逼真。

四.欧散文艺术性。

(一)强烈的感情色彩。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如《释秘演诗集序》。充分显示散文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叙事、议论、抒情功能有机融合。

(二)对散文文体发展的贡献: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辞赋和四六。

1.改造骈赋、律赋,去除排偶、限韵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既部分保留骈赋、律赋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赋体抒情意味。

2.革新四六体。欧四六体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如《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

(三)欧文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风格平易自然,如《醉翁亭记》。

第二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欧阳修诗中的议论及其平易的风格梅尧臣开拓诗歌题材的深度对宋诗艺术的先导作用苏舜钦诗的奔放直率风格一.欧阳修诗歌。

(一)欧诗诗风革新:

1.重视韩愈诗“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的特点,提出“诗穷而后工”理论,与西昆诗人相比,更重生活内容。

2.梅尧臣主张诗歌创作应“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反对“有作皆言空”的不良诗风。欧、梅等诗歌创作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倾向为指导思想。

(二)内容:

1.欧诗中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边户》。

2.更重要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由于这类诗多含很深的人生感慨,与西昆体同类诗作有本质区别,如《戏答元珍》。

(三)艺术:

1.受韩愈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

(1)叙议抒融合,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其枯躁艰涩之失。如《再和明妃曲》;

(2)欧诗散文手法主要体现在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上,如《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2.学李白语言之清新流畅,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结合,形成流丽宛转风格,如《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二.梅尧臣—专力作诗。

(一)内容。

1.关心时政,反映朝中重大政治事件。

(1)或以寓言形式抨击邪恶势力,如《彼 吟》、《猛虎行》讥刺吕夷简;

(2)或直书其事,如《书窜》。

(3)反映民生疾苦,揭露贫民惨状,如《汝坟贫女》《田家语》等,《小村》(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2.更重要题材是写日常生活琐事,如《食荠》、《师厚云虱古未有诗邀予赋之》等。

(1)有时不成功,如《扪虱得蚤》、《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等。

(2)更多把日常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写得饶有兴味,如《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等,为宋诗开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

(二)艺术风格。

1.以追求“平淡”为终极目标:“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指超越了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如《鲁山山行》、《东溪》(背)。

2.梅诗风演变以偏离唐诗丰神情韵风格为方向,有时虽使梅诗词句枯涩、缺乏韵味,但最终导致新诗风形成。欧评:“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馀,益老以劲。”(《梅圣愈墓志铭》)(三)梅诗题材和风格都具宋诗风气之先意义。

三.苏舜钦。苏舜钦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

(一)内容。

1.反映时政,抒发政治感慨,如《庆州败》《城南感怀呈永叔》;被逐后多写心中愤懑之情,如《维舟野步呈子履》《天平山》。

2.写景诗。喜写雄奇阔大之景,赞美自然界壮伟力量,如《大风》、《城南归值大风雪》等。

(二)艺术。

1.直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风格见长,主要体现于长篇古诗,如《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短诗也有相似风格,但语言更为凝练,如《淮中晚泊犊头》。

2.推敲、剪裁功夫略嫌不足,有些作品不够含蓄精练。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苏诗中已见端倪。

第三节王安石等人的散文

一.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简洁峻切。

(一)文学观点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上人书》)虽不排斥文学的艺术性,但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

(二)散文多直接为政治服务,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堪称新法纲领;学术论文《周礼义序》、《诗义序》等为配合新法而推行的新学而作。

(三)短文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如答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的《答司马谏议书》,极度简洁和周密说理结合,“瘦硬通神”(清刘熙载《艺概》)。

(四)王散文充分发挥古文实际功用,提高实用价值;缺点是过于注重逻辑说服力,对艺术感染力重视不够。如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曾巩—平正周详。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舒缓。如《墨池记》。

第四节王安石的诗歌

一.王诗重实际功用,但也把诗歌看作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抒写个人情怀,反映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

(一)创作历程—王诗诗风在56岁退居江宁为界分成前后两期。

(二)前期重反映现实,如《河北民》《兼并》《发廪》等;抒情诗思亲怀友名作如《思王逢原》3首、《示长安君》;咏史诗继承左思、杜甫来借咏史以述志传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新颖看法,抒发政治感情。如《贾生》《明妃曲二首》。

(三)后期趋于含蓄深沉。

1.寓悲壮于闲淡中的,如《北陂杏花》“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2.最有代表性的是写景抒情绝句,黄庭坚:“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叶梦得:“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选语用字,间不容发。”(《石林诗话》)“王荆公体”主要着眼于其晚期诗风。如《雪干》《书湖阴先生壁》。

3.早期诗风显示直截刻露宋诗特征,晚期诗以丰神远韵风格体现出向唐诗复归。

二.王令。

(一)以评击时弊、抒写远大抱负为主要内容,风格雄伟奔放,语言奇崛有力。如长篇五古《梦蝗》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寓言诗。

(二)抒情诗也具开阔雄大意境,如《暑旱苦热》。

第四章苏轼

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二.以儒学体系为根本,浸染释、道思想是苏轼人生观哲学基础。

三.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人生态度乐观旷达。

四.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深刻理解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逆境促成其创作。

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辞赋和四六

一.自然与雄放。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推崇韩欧。独特性:

(一)认为文章的艺术具独立价值,并不仅是载道工具,其表现功能是精神活动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

(二)苏轼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规律;主张文章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提倡艺术风格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二.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苏轼散文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

(一)渊源:孟子和战国纵横家雄放气势、庄子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二)表现力高,风格随着表现对象不同而变化自如,自然畅达;

(三)韩文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取得气势的雄放;苏文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同样目的,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

三.议论文。

(一)早年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范增论》;有许多独到见解,如《留侯论》《平王论》见解新颖深刻,富启发性。

(二)早年政论文也有类似风格特点,之后纵横家习气遂减弱,如元祐后的奏。

(三)杂说、书札、序跋等。善于翻新出奇,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往往夹叙夹议,兼带抒情,以艺术感染力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性质。如《日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四.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功能交融,如《石钟山记》。

五.苏文以“辞达”为准则,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如其笔记小品,如《记承天夜游》。

六.辞赋和四六。

(一)辞赋继承欧传统,更多融入古文疏宕萧散之气,吸收诗歌抒情意味,如《赤壁赋》《后赤壁赋》。

(二)四六。任职时制诰浑厚雄大;遭贬后表启真切感人,如《谢量移汝州表》。

第三节苏轼的诗

一.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

(一)批判现实的主题。

1.常把耳闻目见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雪复作》写北方遭受蝗旱之灾的农民;《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南方水灾侵袭下的百姓等。

2.对社会批判未限于新政或眼前,抨击封建社会弊政陋习,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如《荔支叹》。

(二)善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从平常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见出深刻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人生感受转化为理性反思,哲理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表达出来。类似作品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

二. 乐观旷达的精神。

(一)在逆境中的诗篇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寒食雨二首》。

(二)更多表现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如《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食荔支二首》之二(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三)乐观精神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斗争精神,故苏诗笔势飞腾,辞采壮丽,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三.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

(一)比喻生动新奇,如“春畦雨过罗纨腻”(《南园》)、“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百步洪》。

(二)因用典过多,遭后人批评;多数情况下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如安慰落第的李廌说:“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三)对仗精工、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如“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过永乐文长老已卒》)。(四)超越技巧,挥洒如意,毫无锻炼之痕。如《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四. 题材广泛、表现力强—清赵翼:“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瓯北诗话》)。

(一)临流照影,汲水煎茶等极平常事,如《泛颍》、《汲江煎茶》。

(二)难处理的题材化难为易,如《续丽人行》。

五.诗主张兼收并蓄,审美情趣多元化;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提出“清远雄丽”、“清雄绝俗”术语;主导风格是雄放,许多佳作刚柔相济,呈现出“清雄”风格,如《游金山寺》等,基本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躁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

第四节苏轼的词

一.成就。

(一)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二)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二.苏对词的变革,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一)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1.晚唐五代来,词被视为“小道”。文人以游戏态度填词,认为词“方之曲艺,犹不逮焉”(胡寅《酒边集序》);柳永虽专力写词,推进词体发展,但未能提高词的地位。

2.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诗尊词卑观念。

(1)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词外在形式上虽有差别,但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一致。因此常将诗词相提并论。

(2)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理论依据。

3.为使词的美学品位能与诗齐,提出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

(1)语出《与鲜于子骏》,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

(2)内涵: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真实性情和人生感受。

三.扩大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主要方向。

(一)将传统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爱情之词扩展为性情之词,使词可以充分表现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如《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继范《渔家傲》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筳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改变词原有柔软情调,启南宋辛派词人先河。

(二)表现人生思考,增强哲理意蕴。

1.人生短暂,命运易变,命运难以把握。“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

2.但未否定人生,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乐观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较完整地表现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后,苏词抒情人物与创作主体进一步同一。

(三)朝外在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生活场景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中→宋柳永始将词境扩展到都邑市井、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靠近→苏词大力描绘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还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壮丽景色。

1.具奔走流动气势的,如“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

2.清新秀美的,如“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蘋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行香子?湖州作》)

3.把对自然山水观照与对历史人生反思结合,在自然美中融注入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借和谐宁静的山水,表现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西江月》(照野瀰瀰浅浪)。

5.前代词未关注过的乡村,如《浣溪沙》组词5首,多角度描写徐州乡村景色和生活情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四)贡献: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四.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以诗为词”。即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表现:

(一)用题序。

1.苏之前词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唱法即可,故绝大多数无题序;苏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须说明词作所抒情志或事由。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此,苏词多用标题和小序,使题序和本文构成有机体。

2.张先词题仅起交代创作时间、地点的作用;苏题序功能扩大:

(1)交代创作动机和缘起,确定词中情感指向,如《水调歌头》小序。

(2)与本文在内容上互补,如《满江红》(忧喜相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序纪事,本文重抒发所引发的情感。

3.好处:既便于交代写作时地和缘起,也可丰富和深化审美内涵。

(二)词中大量用典,始于苏轼。

1.替代性、浓缩性叙事方式和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如《江神子?密州出猎》。

2.“以诗为词”本质上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词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主要供人阅读,注重抒情言志自由,遵守音律而不为音律所拘。因此,苏词挥洒如意,激情丰沛,想象力丰富,语言变化自如。虽多数词风格接近婉约柔美之风,但有相当数量作品体现奔放豪迈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五节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一.在文、诗、词方面都达到极高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二.意义:(一)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二)凡物皆有可观的审美态度。

三.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材,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合称“苏门六君子”。

四.词体解放精神为南宋辛派词人继承,形成豪放词派,影响波清陈维崧等;散文,尤其是小品文,是公安派的渊源,影响清袁枚、郑燮。

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近人陈衍认为宋哲宗元祐时是古代诗歌史的三个黄金时代(开元元和元祐)之一。

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一节黄庭坚的诗歌

一.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

(一)地方任职期间黄诗关注社会现实,如《流民叹》、《和谢公定征南谣》等。

(二)任职馆阁期间参编《神宗实录》,诗内容以书斋生活为主。

(三)被贬后作诗较少,内容以抒写人生感慨为主。

二.丰富的人文意象。题材多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特点是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人文意象格外密集。

(一)书画作品、亭台楼阁及笔、墨等文化活动的产物或与文人生活相关的物品。

(二)其他题材。如《演雅》并非从自然界中观赏之,而是从古代典籍里认识,全诗充满典故。此类黄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律动,书卷气与生活气息并存;有时用典过多,如《和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损害了诗歌的形象性。

三.生新廉悍的艺术个性。

(一)梅尧臣以来诗人都追求“生新”,也即追求在唐诗之外另辟境界;黄庭坚更自觉:“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

(二)黄诗往往包含多层次意思,章法回旋曲折,不平铺直叙,如五古《过家》、七古《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七绝《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之五等;说:“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王直方诗话》)即要在必要之处来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产生艺术张力,如《次韵裴仲谋同年》:“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奇崛。

(三)运用修辞手段出奇制胜。

1.如“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以古代志士仁人比喻竹子的高风亮节;

2.有时求奇过甚,不自然,如“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观王主簿家荼蘼》)以美男子喻花;

3.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如“秋水粘天不自多”(《赠陈师道》)等。

4.最成功的是用常见字词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如《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

5.声律奇峭。

(1)音节打破常规,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2)律诗中多用拗句,是其生新廉悍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题落星寺》。

四.“山谷体”(黄庭坚体)的内涵。

(一)如和苏轼《送杨孟容》,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有兀傲之气,是典型的“山谷体”,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二)也具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

五.晚年归真返朴,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第二节陈师道的诗歌

学苏与学黄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简练朴拙的艺术风格

一.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

二.作诗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师黄庭坚,和黄庭坚并称“黄陈”。

三.生活圈子狭小,诗歌题材内容狭窄,主要写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但真挚诚恳,是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清卢文弨《报山诗注跋》)如《别三子》《舟中》。

四.认为作诗应“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形成以“朴拙”为主特征的艺术风格。清叶燮:“宋诗在工拙之外,其工处固有意求工,拙处亦有意为拙。”(《原诗》)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朴拙诗风,“有意为拙”;早年诗风并不朴拙,如《放歌行二首》。

五.优点:简洁精练,质朴无华,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如《示三子》《九日寄秦覯》;缺点:过于追求言简意赅,有时压缩过甚,以至语意破碎;此外有些作品质木无文缺乏情韵,也是刻意求新造成的。

第三节江西诗派的形成

一.黄庭坚诗论。

(一)不轻视诗歌思想内容,赞成“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胡宗元诗集序》),主张诗歌要有所寄托,批判现实。

(二)认同“文以载道”观点:“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次韵杨明叔四首?序》)但更加强调诗歌应抒写性情,应以道德修养为根本:“孝友忠信是此物根本,极当加意,养以敦厚醇粹,使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尔。”(《与洪甥驹父》)

(三)反对讪谤怒骂:“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庭,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

(四)主张循序渐进:

1.第一步从前人作品中汲取营养,熟练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技巧。

2.第二步力求打破束缚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自成一家。

(五)确立杜甫典范地位。

1.宋人对唐诗典范沿道德判断和美学判断途径进行,北宋中叶尊杜成为共识

2.王安石尊杜,既崇杜仁爱之心,也对其艺术才力钦佩。

3.苏轼提出“一饭未尝忘君”说和“集大成”说。

4.黄庭坚以杜甫为诗家宗祖:重视杜诗思想意义;但重点在借鉴杜诗艺术经验—对杜炼字、造句、谋篇等艺术特点有细致分析,尤其把晚期杜诗视为宋诗美学理想参照典范,实即倡导超越雕润绮丽而进入精光内敛的老成境界。

(五)“点铁成金”说:对前代诗歌语言艺术的积极借鉴。

“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之八:“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结构借鉴杜诗《存殁绝句二首》。(六)强调“以俗为雅”。(待考)

二.江西诗派。

(一)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江南西路,黄庭坚等11人是江西人;“宗派”原是禅宗名词,可能因当时禅宗流行,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故名。(二)《宗派图》序说:“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交和,尽发千古之秘,无馀蕴矣。录其名字,曰江西宗派,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并尊黄庭坚为祖,列25人: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朋、洪刍、饶节、祖可、徐俯、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王直方、善权、高荷、何觊。

(三)《宗派图》是戏作,名单取舍序次随意。所列陈师道外只有晁冲之等人有较多作品流传;其馀作品较少,甚至湮没无闻;但吕本中指出江西诗派存在是符合事实的,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较相近。(四)该派一直沿续到南宋,吕本中、曾几等也被看作诗派中人;宋末方回把杜甫称为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一祖三宗”说。

(五)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成为江西诗派创作倾向,原因:

1.宋诗经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努力,已基本定型;

2.黄、陈法度森严为后人提供法则;

3.严酷的政治局势促使诗人心态更内敛。

第四节江西诗派的演变

一.靖康事变使江西诗派发生深刻变化:

(一)吕本中最早用诗记录,《守城士》《城中纪事》《兵乱后自嬉杂诗》29首等。

(二)其他如韩驹《陵阳先生诗》中颇多呼吁抗金的诗。

(三)咏物、咏史等也有忧国伤时之思,如洪炎《次韵公实雷雨》和徐俯《咏史》。

(四)宋金议和后,逐渐恢复早期题材内容。

二.南宋初,江西诗派风格的变化。

(一)曾季貍在《艇斋诗话》:“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

(二)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活法”说。

1.早年诗以黄庭坚为典范,生新刻峭,旨趣幽深。

2.入南宋后,吕诗形成轻快圆美新风格,如《春晚郊居》。

3.“活法”:“学诗当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夏均父集序》主张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无特定风格论。

第五节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爱国的主题陈与义学杜曾几的活泼诗风陈、曾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一.陈曾爱国主题的诗,如陈与义《伤春》和曾几《寓居吴光》;陈诗中爱国主题的内涵更深广,如“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次韵尹潜感怀》)等;还把爱国情感渗入其他题材,如《牡丹》。

二.陈与义诗风未突破黄、陈藩篱。

(一)早期主要着眼于杜诗艺术手法,后来学习杜爱国精神,艺术转以学习其沉郁、壮阔风格为主,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如《登岳阳楼二首》。

(二)另一种风格:尤其写山水和闲适生活的诗,风格宛肖陶渊明、韦应物和柳宗元,但主导诗风是雄浑。

三.曾几在吕本中流动圆美风格基础上更进一步,形成清新活泼的新风格,如《三衢道中》(开杨万里诗先声)。

四.二人的作用。

(一)曾几推崇黄、陈,南宋人多把曾几看作江西诗派中人,南宋其他诗人受江西诗派影响,多以二人为中介。

(二)陈与义主体风格及主要题材取向与江西诗派相去较远。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神宗、哲宗和徽宗(1069~1125)三朝,两大创作群体:

一.以苏轼为领袖,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李之仪、赵令畤、陈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群;晏几道和贺铸,虽不属苏门,但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二.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

三.社交上分为两大群体,词风“各尽其力,自成一家”(王灼《碧鸡漫志》)。

(一)苏轼在柳永、王安石后进一步拓展词境而开宗立派;黄、晁师法苏词而自成面目;秦观学柳永而自辟新境;贺铸学唐诗,融合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

(二)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规范,另开一派。

(三)多种风格情调并存的繁荣期和名家辈出的创造期。

(四)创造力最强、影响力最深远的是苏轼和周邦彦:

1.苏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可读性胜于可歌性;

2.周重协律可歌,情感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词艺追求重于词境开拓。

第一节黄庭坚和晁补之

一.黄庭坚。

(一)论词雅俗并重。

1.一方面承认词是“艳歌小词”,而称赞晏几道词是“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小山词序》);

2.另一方面认为词与诗一样是表达“意中事”的言志之体,而赞美张志和《渔父词》“雅有远韵”,苏轼《卜算子》词“语意高妙”,“无一点尘俗气”。

(二)创作。

1.雅词是学苏所得,发展:

(1)抒情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万里黔中一线天)《念奴娇》(断虹霁雨)。

(2)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日常生活。表现:

①词作大多有题序,用以表明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

②词作内容:

A.闲适与孤独;“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醉蓬莱》);

B.手足之情:“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减字木兰花》);

C.夫妻相濡以沫的情态:“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满庭芳》),“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浣溪沙》)。

D.在黔州、戎州、宜州贬所的“意中事”更多更具体,与从前词作没有具体背景的写法不同;继苏轼后,给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提供范式。

2.艳词和俗词学柳词来,如“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沁园春》);有些比柳词还露骨,语言更俚俗,是玩世不恭、嘲弄世俗的创作心理使然。

二.晁补之。

(一)词论——《评本朝乐章》:

1.公允全面地评论当时词人词作:时人多责柳词“俗”,指出柳词有雅而不减唐人的一面;针对东坡词“多不谐音律”说,肯定苏词革新意义,为学苏者提供理论依据。

2.杨绘《本事曲》,偏记本事;晁重论词艺,创词话新体式,推动词学理论发展。

(二)创作。

1.多不平和失意苦闷:“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迷神引》

2.最突出的主题是吟咏隐逸,自抒被迫退隐后的心境。代表作《摸鱼儿》(买陂塘),景物描写清新旷阔,安然自适的心境中饱含愤激不平,为后来隐逸词提供范例,如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

3.豪健词,写“解弯弓掠地”将军(《金盏倒垂莲》和“青云少年,燕赵豪俊”(《万年欢》)、《盐角儿》咏梅花。

第二节晏几道

一.晏几道仍按“花间”传统,固守小令阵地,写男女悲欢离合。

(一)有确指的思恋对象,常直接写思恋歌女的芳名:“小莲风韵出瑶池。”(《鹧鸪天》)“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虞美人》)“记得小蘋初见。”(《临江仙》)

(二)真挚的情感,追忆已失落的爱情和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纯精神性的追求,这是晏恋情词特色,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怀念歌女小蘋。

(三)以词“叙其所怀”,“期以自如”(《小山词自序》):

1.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审美情感世界,以消解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

2.另一方面把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悲欢离合和女性失意苦闷中,既解脱又不获罪于人。如《采桑子》的“倦客”和《浣溪沙》中“不将心嫁冶游郎”的歌女。

二.艺术性。

(一)恋情词结构建立在回忆过去和现在的苦闷相思两重情感世界之间。

(二)常建构梦境重温往日爱情。

1.梦中追寻:“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

2.梦中相逢:“梦里时时得见伊。”(《采桑子》)

3.与对方同梦:“几回梦魂与君同。”(《鹧鸪天》)

4.“春梦”、“秋梦”、“归梦”、“今宵梦”等,具缤纷多姿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三)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善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寻常的深情。如《少年游》(离多最是)用云、水两种极平常的物象表达深情。

(二)淡语表深情,常得力于“字外盘旋,句中含吐”(《词洁》)的透过一层的句法。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阮郎归》)。

三.影响:以《花间集》为准则,“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语言精度和情感深度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极致;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

第三节秦观

一.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其词的思想内容。

(一)人生期望过高,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和承受力,词中浸透伤心泪,充满愁恨:“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冯煦“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蒿庵论词》),其诗被称为“女郎诗”(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词情调悲苦。

(二)内容未脱别恨离愁的藩篱。

二.艺术性。

(一)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北宋“词手”,情韵兼胜(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

(二)采小令之法入慢词。

1.柳永慢词篇幅容量大,长于铺叙,但一些结构单一疏散,语言俚俗,过直露,缺乏深长韵味;五代以来小令语言含蓄,结构缜密,意境深婉,但体制短,容量小。

2.秦观以小令长处弥补慢词不足,达到情韵兼胜的效果。如《满庭芳》(山抹微云)。

(三)小令也辞情兼称,如《鹊桥仙》“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把世俗爱情升华到崇高精神境界,提高词体品格。《浣溪沙》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四)与晏几道词比较:晏词多取高堂华烛的室内景致为意象;秦词常用自然山川景物言情铸境。

(五)苏轼开创以词抒写性灵新格局,受苏轼影响。

1.与苏轼比较:苏轼直接倾吐内心苦水;秦观把辛酸苦闷融注在类型化的离情别恨中,缺乏苏词超然自适的气度,周济“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宋四家词先》),给艳情词注入新情感内涵。如《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2.直接表达孤独苦闷,如《踏莎行》(雾失楼台)、《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等。

三.地位。

(一)其词和婉醇正,体现出婉约词的典型艺术特征,对周邦彦和李清照有影响。

(二)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得其清,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

第四节贺铸

一.思想内容:“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人格精神。

(一)独特情感内涵:宋代词史上第一次表现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具有强烈震撼力和崇高感。如《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二)戊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子规行》)的雄心壮志,但不为世用,借词抒发人生失意的悲愤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继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后进一步改变词软媚情调,拓展壮美意境,开创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如《行路难》(缚虎手)表现豪侠困厄和纵酒狂歌。

(三)“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抒发真挚凄婉的浓情。如《鹧鸪天》(重过闾门万事非)、《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因此得“贺梅子”雅号。

二.艺术。

(一)奇特的个性:英雄豪气和儿女柔情对立的两面在词中得到和谐统一。

(二)长于造语,多从唐诗中吸取精华,形成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

(三)沿苏轼抒情自我化道路,写英雄豪侠气概,开辛词先声;语言承晚唐温、李密丽的语言风格,影响吴文英等人。

第五节周邦彦

一.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思想内容:

(一)仕途不得意,深切感受飘泊流落的辛酸。“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红林檎近》)。飘泊的孤独疲倦和失意是情感基调,如《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二)咏物。

1.柳永等宋初词人咏物词,主要描摹物态,图形写貌。

2.苏轼咏物词,始将状物态与抒人情合而为一,但不多。

3.周咏物词既多,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开启南宋咏物词重寄托的门径。

二.艺术追求和贡献:

(一)与苏轼比较:

1.苏轼追求创作自由,强调性情自然流露,力图打破词作原有创作规范;

2.周词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沈义父《乐府指迷》)。

(二)周词法度规范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

1.章法结构:主要从柳词变化来。

(1)柳词多平铺直叙,一般为时空序列性结构,即按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组织词的结构,失于平板单一而少变化。

(2)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时空场景交错,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如《兰陵王?柳》(柳阴直):1片写自我漂泊,挽合今昔;2片写目前送别情景,既有往事回忆,又有别后愁苦设想;3片由眼前景折回到前事。

(3)善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把一丝情绪四面展开,层层烘托刻画,使情思毫发毕现。如《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

2.能自铸伟辞,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浑然天成。

(1)晏几道、贺铸往往一首词中偶尔化用一二句,而且主要从字面上化取:或全句嵌用,或句法不变而略改几字。(2)周词往往一首词中数句化用,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并变成新的语言,更从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发展为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如《西河?金陵怀古》(佳丽地)化用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而成;《瑞龙吟》(章台路)融化杜甫、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十馀人的诗句。

4.音律方面:调美,律严,字工。

(1)自度曲:新创、自度曲调共50多调,如《瑞龙吟》、《兰陵王》和《六丑》等,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柳永所创的部分俗词俗调,更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无一点市井气。”

(2)重词调声情与宫调音色情调协调,宫调不同,声情各异。如商调凄怆怨慕,黄钟宫则富贵缠绵;写离别感伤的《少年游》(并刀如水)用商调,写荆州明媚春光的《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用黄钟宫。

(3)为使音律和谐,审音用字严格精密:不仅分平仄,而且严分仄字上去入三声,使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配合。

(4)清真词的独创—擅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和谐统一:一方面使字声的错综使用更恰当地表达不同情感;也为加强声情顿挫的美感;而且适应歌唱者的自然声腔和乐曲旋律的需要。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南渡词人:

一.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词人为代表。

二.主要生活在12世纪上半叶徽、钦和高宗朝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时代。

三.生活和创作分2阶段:前半生生活较安定,大多数吟风弄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靖康后,自觉接受苏轼词风,力图救亡图存,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四.南渡词进一步扩展词体抒情言志功能,加强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李清照

一.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一)理论上确立词体独特地位,提出词“别是一家”说。

1.之前,李之仪从创作论角度,提出词“自有一种风格”看法(《跋吴思道小词》)。

2.李清照从本体论角度提出词“别是一家”理论。

(1)“别是一家”指词是独立的抒情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要求,不仅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协律”“可歌”。

(2)词只有保持自身独立文体特性,才能有独立地位。

(3)苏轼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李清照从本体论进一步确立了词独立的文学地位。

(二)创作上生动展现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1.前期生活安定,生活世界是闺房,人生理想是美满的婚姻爱情。赵明诚出仕,夫妻暂离,于是有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一大特点。

2.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如《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和(昨夜雨疏风骤)。

3.靖康后,心境和词境变化,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望夫词变成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灰冷凝重,是词人情感历程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三)艺术。

1.善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展现内心世界。如《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等动作细节,典型地表现出年老寡居年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

2.语言。

(1)提炼熔铸口语和书面语,别开生面,风韵天然。如“绿肥红瘦”(《如梦令》),“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柳眼梅腮”(《蝶恋花》)等,及《声声慢》开头。

(2)善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3.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赞桂花“暗淡轻黄体本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写情绘景咏物,如《醉花阴》、《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和《孤雁儿》等,皆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情婉秀逸的意境。

(四)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

二.朱淑真。

(一)朱词主要表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所引发的忧愁怨嗟、孤独寂寞。如《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深层里是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对命运抗争和挑战。如《清平乐?游湖》。

第二节朱敦儒

一.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南渡前,获“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二.朱词继承发展苏轼抒情自我化的词风,具鲜明的自传性特点。

(一)青少年放浪形骸,疏狂放浪的行为和寻欢作乐心理中,包含蔑视功名权贵、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如《鹧鸪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

(二)中年凄苦忧愤。

1.靖康、建炎间词记录南奔及感受,词风由飘逸潇洒变得凄苦忧愤。最突出的是飘泊流离的伤悲,侧面表现出战乱时民族悲剧和社会苦难。如《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2.对国家破亡,中原沦陷的忧伤痛愤,如《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3.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如“有奇才,无用处”(《苏幕遮》),“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水龙吟》)。

(三)晚年任性逍遥:“寻云弄水,是事休问。”(《桂枝香》),其中《好事近? 渔父词》10首和《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最能体现他晚年的人生态度。

三.艺术性。

(一)朱词风格随人生历程变化而变化:早年以婉丽明快为主;中年以悲壮慷慨为特色;晚年以清疏晓畅见长,语言通俗,明白如话。

(二)与辛弃疾二人,能比较完整地表现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

(三)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朱敦儒进一步发挥词体抒情言志功能,用词来抒发人生感受,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给辛派词人以更直接影响。

第三节张元干等词人

一.南渡后,词人直面苦难现实,反映民族悲剧和社会苦难,加强时代感和现实感,柔丽婉转的词体变得具战斗性、批判性,张元干最为典型。

(一)南渡前生活疏狂放荡,创作拟“花间”,内容不出酒畔花前,词风绮艳轻狭。

(二)靖康难中投笔从戎,目睹民族灾难,词风变得慷慨悲凉。题材上直面山河残破的惨痛现实《石州慢? 己酉秋吴兴舟中作》(雨急云飞)。

(三)送别词中也难忘苦难现实,如《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梦绕神州路)。

(四)表达对朝廷卖国求和的愤慨,如赠李纲《贺新郎》。

二.叶梦得。

(一)早年以吟唱婉丽的“睡起流莺语”(《贺新郎》)闻名。

(二)南渡后洋溢老当益壮的战斗豪情,如《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三)权奸当道,壮怀不得伸展,倍感压抑苦闷,如《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三.其他用敏锐的艺术感受表现战乱时代的种种体验。

(一)因动乱背井离乡的落寞忧伤,如陈与义《点绛唇》(寒食今年)“不解乡音。”

(二)今昔盛衰之感和怀旧情绪。如李清照《永遇乐?元宵》,朱敦儒《雨中花?岭南作》,张元干《兰陵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三)其他如陈克、向子諲、王以宁等也颇有影响。

第四节李纲、岳飞等词人

一.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南宋四名臣”

(一)李纲。

1.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苏武令》(塞上风高)抒发抗敌救国的执着信念。

2.七首咏史词借历史上敢于平定外忧内患的君主激励高宗抗击金人,表现出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赋予咏史词以强烈时代精神和战斗性,充分发挥言志功能,如《喜适莺?真宗幸澶渊》(边城寒早)叙议结合,直开辛弃疾“以文为词”先河。

(二)赵鼎、李光和胡铨词从不同侧面表现生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如赵鼎《满江红》(惨结秋阴)和《花心动》(江月初升)、李光《水调歌头》(兵气暗吴楚)、胡铨《好事近》(富贵本无心)等,“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儒夫有立志”(陈廷卓《白雨斋词话》)。

二.岳飞《满江红》。

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第一节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

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二.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

三.经历和创作:

(一)生活经历:1.45岁前任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

2.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罢官;

3.66岁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二)创作历程相应分3个阶段。

1.早期诗歌内容已相当充实,忧国念时主调已确立,如《送七兄赴扬州帅幕》等。

1.2阶段诗风成熟。“诗家三昧”指受军营生活激发,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如七古名篇《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由于风格成于巴蜀从军时期,故诗集题《剑南诗稿》。

四.创作渊源。

(一)江西诗派。他师事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爱国的情操的影响;艺术上受“活法”说影响。

(二)受屈原、杜甫爱国经世精神影响。

(三)学习李白鄙视流俗的人生态度和想落天外、变化莫测的艺术,抒发苦闷。

(四)岑参和陶渊明。学习岑诗写边塞奇丽风光和军营的豪壮生活,退居后效仿陶恬淡的生活态度和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第二节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一.内容丰富,几乎涵盖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一)爱国主题,代表陆诗主要思想倾向。

1.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如《金错刀行》。

3.揭露中原不得收复的原因—统治者但谋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如《追感往事》。

4.痛责统治者抛弃江山、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倾诉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满腔悲愤,如《关山月》。

5.更多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如《书愤》。

(二)善于从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高山大川、草木虫鱼、农村平凡生活、书斋闲情逸趣,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如《游山西村》和《临安春雨初霁》。

(三)不幸的爱情生活。如《沈园》二首。

二.艺术风格。

(一)追求雄浑豪健的风格,形成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

1. 借幻境、梦境表现现实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此类纪梦诗构成陆诗飘逸奔放特点。

2.现实的重负,梦中幻境终究要消逝,“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送范舍人还朝》)等,构成陆诗沉郁悲凉的一面。

3.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于一炉,构成了陆游独特诗风。

(二)陆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即使七言古体也不例外。如《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中,体现出陆诗个性风格,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赵翼“看似奔放实则谨严”(《瓯北诗话》)。

(三)陆游擅七言诗,七古、七律和七绝成就都很高。

1.七律尤以对仗工整、不落纤巧、新奇而不雕琢、平易近人著称,刘克庄“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登赏心亭》)。

2.七绝笔致流传,情韵深永,如《剑门道中遇微雨》。

(四)缺点:有些诗流于浅近滑易,字句和诗意重复的现象也很常见。

第三节陆游的影响(影响江湖诗派戴复古和刘克庄)。

第四节杨万里和范成大

一.杨万里。

(一)思想。

1.关心国事,忧国之念,如《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其四。

2.关注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理学思想增进他对平凡事物中蕴含哲理的思考,使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理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和《宿灵鹫禅寺》。

(二)艺术:早年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和晚唐绝句,最后形成诚斋体。

1.诚斋体风格特征: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

(1)从平常的事物中捕捉富有情趣的瞬间,并用浅近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来。

(2)要求诗人把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在客观事物上,笔下事物具情感和灵性,如“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暄”(《桂源铺》)给诗歌带来活泼风格。

(3)想象奇特,却用浅近明白语言和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

2.缺点:粗率滑易、浅俗无味。

二.范成大。

(一)反映生活面广阔。如:

1.描写民生疾苦,继承杜、元、白、张、王新题乐府传统,且写法新颖生动,如《后催租行》反讽、冷峻。

2.成就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1)孝宗乾道6年(1170)使金,以谋废除跪拜受书礼。出使过程中写一组七言绝句,纪录沦陷区见闻感触,主要内容:①描写沦陷区山河破碎的景象;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

③凭吊古代爱国志士遗迹以表报国决心。如《宜春苑》《州桥》《蔺相如墓》。

(2)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最著名。

①共60首七绝,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田园生活。

②古代田园诗:

A.多是士大夫自抒隐逸情的抒情诗,如王孟诗田园风光作为静谧心境的外化出现。

B.除少数陶诗外,古代田园诗中往往忽略农事,农人也被赋予隐士性格。

C.农民劳作生活及疾苦,元稹、张籍等往往写进《农家词》、《田家词》一类乐府诗中,没有田园风光描写,习惯上不被看作田园诗。

③范创造性地把上述传统合一,全面真切地描写农村生活细节,使田园诗真正成为反映农村生活之诗。

(二)艺术: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少数诗风格峭拔;但个性不鲜明。

三.尤袤诗风细润圆转,较接近范成大。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中兴”词人群:

一.12c下半叶,以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姜夔等为代表。

二.辛词:内容博大清深,风格雄深雅健,确立并发展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与苏轼并称“苏辛”。

三.辛派词人:(一)以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为代表。

(二)将词体表现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不仅可抒情言志,而且可议论说理。

(三)艺术:1.手法不仅“以诗为词”,而且吸收散文手段,“以文为词”;

2.语言在保持自身特有的音乐节奏前提下,大量融入诗文语汇。

(三)成绩:空前解放了词体,增强词艺术表现力,最终确立词体文学地位。

四.姜夔、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张辑等人另成一派。

第一节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一.辛弃疾,字幼安,号稼秆。

二.创作主张:

(一)弘扬苏轼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表现自我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把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

(二)尚雄豪壮大之美,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其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第二节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一.崇拜英雄,抒写英雄精神个性。

(一)唐五代以来词三种抒情主人公:唐五代红粉佳人、北宋时失意文士、南渡初苦闷志士。辛弃疾拓展出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二)平生以英雄自许,渴望成就英雄伟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苏向往“雄姿英发”的“周郎”,但更多透出伤感。

(三)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感强烈而执着:“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

(四)英雄的心态:

1.豪情激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长期的压抑苦闷,使他怒气腾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和人韵》)激烈难平的幽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

二.“要写行藏入笑林”,注重从人物行为活动中展现抒情人物的心态情感和个性现象,塑造了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且具变异性、阶段性特征的英雄形象。

(一)少年: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槊的英雄,气势豪迈,虎啸风生:“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念奴娇》)。

(二)中年:经历人世的危机、宦海浮沉的失路英雄,只能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和泪看旌旗”(《定风波》)、“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

(三)退隐后:醉翁村叟;暮年“头白齿牙缺”(《水调歌头》)、“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鹧鸪天》),仍执着于功名业,但已失去狂傲乐观,常陷入失望中:“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蓦山溪》)。

三.对词的心灵世界的拓展。

(一)辛弃疾继承并弘扬南渡词人关心民族社会的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二)用英雄特有的理性精神反思民族悲剧根源,并有深刻认识,比南渡词人有更深刻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1.谴责朝廷的苟且偷生:“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

2.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

3.直讽光宗迫使自己投闲退隐:“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小重山?与客泛西湖》)

4.抨击排挤妒忌自己的群奸小人,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四.拓展词境的另一层面:表现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

1.朱敦儒晚年词作中中的田园只是是隐士眼中的生活世界。

2.辛弃疾对江西上饶、铅山的农村、村民和山水景致作多角度素描,如《清平乐》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体现出平等博大的胸怀和多元的艺术视野。在唐宋词史上,唯有辛展现过如此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和平凡质朴的乡村人物。

第三节辛词的艺术成就

一.意象的转换。

(一)唐五代词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开始创造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南渡词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始涉战争和军事活动意象:“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须长剑”、“嵯峨剑戟”、“却笑将军三羽箭”、“边头猛将干戈”、“红旗铁马响春冰”和“斩将更搴旗”等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词史罕见的军事景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二)辛弃疾以其特有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成军事意象:“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沁园春》)。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独具的特色。

(二)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体现辛词男子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二.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一)表现手法的更新:在苏轼“以诗为词”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辞赋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如《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用辞赋结构方式,“全与李太白《拟恨赋》手段相似”(宋陈模《怀古录》);《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仿汉赋《解嘲》、《答客难》宾主问答体,让人与酒杯对话;

(二)词中议论纵横奔放,蕴含着人生哲理和幽默感。如用《天问》体写《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连用七问句探询月中奥秘,奇特浪漫,理趣盎然。

(三)前人以文入词,多从前代诗赋中汲取语汇;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且空前丰富了词的语汇:如《贺新郎》(甚矣吾衰张)并不违反词的格律规范,仍协律可歌。

三.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的词风最具代表性。

(一)写豪气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渗透英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嘻笑怒骂,亦庄亦谐,俱臻妙境。神宗、哲宗(1068-1110)朝,盛行滑稽谐谑词,但都滑稽调笑,少严肃深意;稼轩用谐谑词宣泄人生苦闷和对社会丑行的不满,使之具严肃主题和深刻思想内蕴。如《卜算子》(千古李将军)《千年调》(厄酒向人时)圆滑而不失庄重,严峻而不乏幽默,辛词一大特色。

四.地位和影响。

(一)两宋词史上,辛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最高: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空前绝后。

(二)独创“稼轩体”,确立豪放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韩元吉、袁去华、刘仙伦、戴复古等,或传其衣钵,或与其词风相近,都属豪放派。

第四节辛派词人

一.张孝祥—南渡词人群与中兴词人群过渡人物,辛派先驱,东坡到稼轩桥梁。以苏轼为典范:

(一)学苏词的“豪”,以“诗人之句法”抒壮志豪情,如《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指陈时事的纵横开阖和批判精神,为稼轩词先导。

(二)学苏的“放”,兼融李白浪漫精神,以自在如神之笔表现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如《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

(三)哲理意蕴不及苏词,浪温漫奇想过之,风格骏发踔厉。

二.陆游词作不多,开创性不大,辛派中坚。

(一)“有意要做诗人”(刘熙载《艺概?诗概》,对词鄙视,认为词“其变愈薄”。

(二)思想内容:

1.表现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人生体验。如《汉宫春》(羽箭雕弓)。

2.身历西北前线,创出稼轩词没有的边塞境界,如《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3.主要内容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其词境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对比,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二)风格多样,但未形成独特个性,悲壮似稼轩而无辛词的雄奇,豪放似东坡而无苏词的飘逸,闲适疏淡似朱敦儒而乏朱词的恬静潇洒。

三.陈亮词风与辛相似。

(一)多表现抗战复仇、救国安民的思想怀抱,表达政治军事主张,其词所论往往可与其政论文相印证,可以说“以词为文”。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念奴骄?登多景楼》。

(二)艺术性。

1.最突出特点: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和纵横开阖的议论性。

2.以气势见长,往往直抒胸臆,语言斩截,风格雄放恣肆;

3.过分外露,缺乏内敛而少馀蕴。

四.刘过。

(一)刘过词的抒情主人公是自傲自负又自卑自弃、狂放不羁又落魄的江湖狂士。

1.以天才自许:“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是天才?”(《沁园春》)

2.玩世不恭:“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水调歌头?晚春》)

3.自卑自惭:“笑书生无用,富贵拙身谋。”(《六州歌头》)

4.有钱时肆意挥霍:“白璧追欢,黄金买笑。”(《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5.无钱时自叹自怜:(《贺新郎?赠邻人朱唐卿》)

6.《龙洲词》第一次展现南宋江湖游士精神风度、生活命运和复杂心态,具独特的生命情调和个性风格。

(二)艺术:

1.有意效法稼轩,如《沁园春》(斗酒彘肩)仿效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对话体;再如《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2.刘熙载:“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是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艺概?词概》,名作《唐多令》即造语平淡而韵致丰饶。

3.以文为词,有时不守音律,造语狂宕;有时粗豪,对辛派后劲的粗率有影响。

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一.宋末词坛是词史高峰结束期,也是多种词的融合期。

二.辛弃疾后南宋词坛的两代词人:

(一)宋灭前已谢世的江湖词人群,如孙惟信、刘克庄、吴文英、陈人杰等。

(二)经亡国入元后继续创作的遗民词人群,如刘辰翁、陈允平、周密、文天祥、王沂孙、蒋捷、张炎。

三.从创作倾向看,两代词人形成两大创作阵营:

(一)孙维信、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文天祥等属辛派后劲,以稼轩为宗,尚抒情的痛快淋漓,不计字工句稳,批判锋芒有时比辛更尖锐,但不免粗豪叫嚣之失。

(二)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张炎等追随姜夔,以姜夔“雅词”为典范,重炼字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意蕴隐晦难解。

第一节姜夔

一.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二.题材无甚拓展,沿周邦彦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一)主要贡献:对传统婉约词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1.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

2.姜夔恋情词往往省略掉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独特冷色调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如《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

(二)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常将人生失意和国事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空灵蕴藉,寄托遥深。如《齐天乐》咏蟋蟀鸣声,寄托在若有若无、若即若离间,含意丰富深广,想象空间极大,但词旨飘忽不定,有时流于晦涩难解。如《暗香》;常把梅花作为其恋人的象征,如《江梅引》即见梅怀人之作。

三.艺术性。

(一)受辛弃疾影响,移诗法入词。

1.苏轼首开以诗为词风气,经辛弃疾发展,词与诗在表现手法和抒情功能基本合流,但仍保持入乐可歌的特性。

2.姜夔移诗法入词,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特色改造传统艳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创造出清刚醇雅的风格。如《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二)受时代和身世影响,以忧郁凄凉的眼光看待世界,偏爱冷香、冷月、暗柳、暗雨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以此营构幽冷悲凉的词境。如《霓裳中序第一》。清刘熙载认为姜词“幽韵冷香”。

(三)善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通感将不同生理感受连缀,表现特定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从侧面着笔,虚处传神。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等;张炎说姜词“清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

(四)长于自度曲。

1.17首词自注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2.柳永、周邦彦因声制词,先曲后词;姜夔有的自度曲先作词后谱曲。先作词,不受固定格律的限制,可以舒卷自如的抒发情感,音乐节奏更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律动,故姜词自度曲都音节谐婉。

(五)词作往往配有精心结撰的小序。姜词小序的发展:不仅起交代创作缘起的辅助作用,小序自身也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歌词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如《念奴娇》(予客武陵)。

四.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力求醇雅。清汪森《词综序》:“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清代浙西词派奉姜词为圭臬。

五.史达祖词风与姜神似。

(一)与姜夔相比:

1.姜追求全词意境的浑成、情感基调和语言色泽的一致。

2.史词致力炼句,张炎最称赏其“挺异”的“句法”(《词源》),多精警之句。如“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绮罗香》)、“画里移舟,诗边就梦”(《齐天乐》)等;但由于过分注重炼句,有的境界不浑成,有时为求尖新失于雕琢。

(二)工于咏物,2首咏燕、咏春雨的自度曲《双双燕》和《绮罗香》最负盛名。

六.高观国善创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金人捧露盘?水仙花》);“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前调《梅花》)等。

第二节吴文英

一.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

二.艺术。

(一)艺术思维方式上,彻底改变正常思维习惯,将实景化为虚幻,将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也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如《八甘州?陪庚幕诸公游灵岩》《风人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二)章法结构上,继清真词后进一步打破时空通常次序,把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或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错综叠映,使意境扑朔迷离。

1.清真词结构具跳跃性,但起承转合尚有线索可寻。

2.梦窗词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约束,且缺乏必要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无迹可求,强化了词境的模糊性、多义性。240字的自度曲、词史上最长的词调《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内在联结点是跳荡的思绪,“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词源》)。

(三)语文生新奇异。

1.语言搭配、字句组合往往打破正常语序和逻辑惯例,全凭主观心理感受随意组合。如“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和“落絮无声春堕泪”(《浣溪沙》)等。

2.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描摹物态、体貌、动作使用情绪化、修饰性、感极强的偏正词组。如写池水“腻涨红波”(《过秦楼?芙蓉》);写云彩“倩霞艳锦”(《绕佛阁?赠郭季隐》);写花容“腴红艳丽”(《惜秋华》);写女性一颦一笑或情绪,也用色彩华丽的字眼来修饰,如“红情密”(《宴清都?连理海棠》),“剪红情,裁绿意”(《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3.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但雕绘过甚,时有堆砌之病、晦涩之失。

三.影响:

(一)吴文英词题材内容与姜夔似,不出恋情、咏物、伤今怀古和酬唱和范围;

(二)清戈载《宋七家词选》“以绵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四库全书总目》《梦窗稿提要》说“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

第三节宋末其他词人

一.宋元之际词坛有2大特点:

(一)创作活动的群体性。

1.此期词人喜结社唱和,尤其张枢、周密、李彭老、李莱老、王沂孙和张炎等浙江词人群,以临安为中心,常结吟社,分题定韵赋词,成后相互审音改字,品评得失。

2.周密、王沂孙、张炎等14人曾5次聚会,分咏龙涎香、白莲、莼、蝉、蟹等物,结集为词史上第一部咏物词专集《乐府补题》。

3.艺术上精雕细刻,音律精严,字句高雅,但有时情感深度不足。

(二)题材、风格的趋同性。

1.周密、王沂孙、张炎等生活优裕;宋亡前对黑暗社会灰心而啸傲山川。

2.咏物和咏节序成为一致题材取向,词法取径一致,审美趣味相同,风格相近。

3.宋亡后,以曲折委婉方式、比兴象征手法表达亡国痛楚;通过咏节序和咏物寄托亡国的悲恨,是遗民词最突出的特点。

二.姜派词人—以艺术精湛见长。

(一)周密,号草窗。

1.融汇白石、梦窗两家之长,形成典雅清丽的词风。

(1)取法姜夔,追求意趣的醇雅;

(2)与吴文英交往密切,词风受其影响,并因此与之并称“二窗”。

2.成名作是描绘西湖十景的组词《木兰花慢》以文笔清丽著称。

3.宋亡后,词风依旧,内容上流连风月的闲情雅趣已被凄苦幽咽的情思取代,如代表作《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二)工于咏物的王沂孙。

1.宋末词人中王沂孙咏物词最多,最精巧,特点:

(1)善隶事用典,根据主观意念巧妙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清周济:“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2)擅长用象征和拟人手法,用象征性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丰富的象征意蕴,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眉妩?新月》《齐天乐?蝉》。

2.清中叶后的常州词派推崇王沂孙词。

3.缺陷:词境狭窄,词旨隐晦,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

(三)备写身世之感的张炎。

1.词集《山中白云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近,故与白石交称为“双白”。

2.入元后,国破家亡,词由高雅的摹写风月变为凄楚地备写身世盛衰之感。如《高阳台?西湖春感》、《解连环?孤雁》。后首为他赢得“张孤雁”的雅号。

3.张词取径较宽阔,词境比王沂孙词丰富明畅,对清初浙西词派影响甚大。

4.张炎论乐理和论词艺词法著作《词源》,提出“清空”、“骚雅”等概念,成为词学研究重要的审美范畴;对宋词人词作优劣得失的评论,成为后人对宋词评价的基准。

(四)蒋捷。

1.内容。

(1)敢于直接表现亡国遗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如《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贺新郎?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2)多角度表现出亡国后遗民的凄凉感受和生存困境,如《贺新郎?兵后寓吴》。

2.艺术。

(1)兼融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劲粗放直率之病,也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如《虞美人?听雨》。

(2)情感基调不像王沂孙、张炎词那样一味低沉阴暗,有的词作格调清新,乐观轻快,如《霜天晓角》(人影窗纱)、《昭君怨?卖花人》。

3.对清初阳羡派词人颇有影响。

三.辛派后劲—以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力度取胜。

(一)刘克庄—辛派后劲中成就最大。

1.内容:

(1)“不涉闺情春怨”(《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以国家命运为念,如《贺新朗?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充满强烈的危机感。

(2)辛弃疾社会忧患意识主要是远虑;刘克庄危机感是近忧,显得更焦灼。如《贺新郎?杜子昕凯歌》《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富强烈的现实感。

(3)艺术视野较宽,表现社会生活广度上较辛弃疾有所拓展,如《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写南方少数民族起义。(4)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如《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劝友人不要残酷镇压起义峒民,深化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

2.艺术:

(1)富艺术个性,风格雄肆疏放。如《沁园春?梦孚若》。

(2)语言有时锤炼不足,失于粗疏。

(二)陈人杰(最短命)。

1.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

2.在精神萎靡的现实里,呼唤富有进取精神的男子汉雄健气概的回归。

3.语言崭切痛快,政治批判锋芒尖锐深刻,《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三)刘辰翁。

1.承稼轩遗风,但无稼轩豪迈之气。

2.独特性:吸取杜甫以韵语纪时事的创作精神,用词表现亡国血泪史,如《六州歌头》(向来人道)《兰陵王?丙子送春》《柳梢青?春感》。

(四)文天祥以视死如归的崇高气魄、激越雄壮的歌喉,唱出民族尊严和志气,如《沁园春?至元间留燕山作》)。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一节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小品

一.南宋政论文:多以吁请抗敌、谋划复国大计为主要内容,政治功利目的明确;大都秉笔直书,义正词严,不很注重文学技巧,然气势磅礴,言辞恳切。

(一)南宋初政论文,如宗泽《乞毋割地与金人疏》、《请驾还汴疏》,李纳《论天下强弱之势》,张浚《论恢复事宜疏》,陈东《上高宗第一书》等,最著名的是岳飞《五岳盟誓记》和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南宋中叶政论文以替朝廷出谋划策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家陈亮、辛弃疾。辛弃疾《美芹十论》《九议》,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三)南宋政论文提高了散文政治功能和社会意义,气势雄伟和逻辑严密。

二.南宋笔记散文。

(一)内容:多属学术论著性质,也有散文,多丰富复杂的综合性内容。

(二)代表作:陆游《入蜀记》、《老学庵笔记》,范成大《吴船录》,洪迈《容斋随笔》,罗大经《鹤林玉露》,周密《武林旧事》等。

(三)笔记产生于隋唐,欧、苏有笔记专集,但广泛流行在南宋。

(四)南宋小品文成就较高,堪称晚明小品的先驱。

第二节南宋理学家的文论和散文

一.北宋理学家多轻视文学,不善诗文;南宋理学:

(一)形成数学派互峙局面,朱熹学派、陆九渊学派和陈亮、叶适学派三足鼎立。文学观不同于二程,如陈亮、叶适浙东学派,讲功利,论学重实用,重文学实用功能。

(二)南宋理学家文学修养较高:吕祖谦等善作文;朱熹不对文学采取极端排斥的态度,与持“作文害道”(《二程语录》)观点的二程有很大区别。

(三)南宋理学家的文学言论内容丰富,如吕祖谦重文学辞章,写《论作文法》讨论古文技法;叶适文论强调事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赠薛子长》。

二.南宋最重要的理学家——朱熹。

(一)继承北宋周敦颐和程颐等的文道观,对文道关系论述更深入:

1.针对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说,强调道的重要性:“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朱子语类》),明确地强调道是第一性,是根本,文是辅助手段。

2.不认为文道不相干:“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朱子语类》)道为本、文为末。

3.强调重道轻文的同时认为文道一体,事实上承认文学价值,比二程更通达。

(二)对南宋古文创作的影响:

1.散文被置于理学规范下,文成为从属于道的表现工具。妨碍作家对艺术作深入的研究,并导致一些粗糙鄙俚的语录体

散文的产生。

2.没有完全抹煞文学价值,仍为文学在理学思想的支配下保留一席之地。

三.编刊散文选集的风气,成为表达文学思想的重要方式。

(一)散文选本的出现,呈现出文坛风气和文学思想的嬗变。

1.南宋初,苏文流行《三苏文粹》、《苏门六君子文粹》。

2.吕祖谦《吕氏家塾增注三苏文选》和《宋文鉴》(南宋前期最重要文选)。

(1)《宋文鉴》专选北宋作品,由于意在补治道,收入许多奏议,间有平庸之作。

(2)《宋文鉴》所选散文很有代表性,体现对北宋散文传统的重视。

3.魏齐贤和叶棻编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选录自北宋到南宋前期陆游、杨万里、辛弃疾、陈亮、叶适等的散文,可视为《宋文鉴》续编。

(二)南宋后期,编选散文集风气更盛。

1.真德秀《文章正宗》、《续文章正宗》最有代表性。

(1)遵朱熹观点,《文章正宗纲目》自述编选示旨:“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其体本乎古,其旨近乎经者,然后取焉。否则辞虽工亦不录。”是趋于极端的理学家的文学观,完全抹煞文学审美功能,是对《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反拨。

(2)是理学思想为控制文坛而提供的范本,对南宋后期散文起不好影响。

2.南宋末年,其他如谢枋得《文章轨范》等,仍然主要着眼于艺术水准。

四.南宋理学家能文的现象体现了:

(一)理学对文学的影响日益加深,另一方面体现了理学家对文学的容纳和重视。

(二)理学和文学在南宋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第三节南宋的四六

一.南宋四六在运散入骈、多用长句等方面继承欧、苏传统,成为灵活多姿、便于议论的应用文体。

二.南宋前期四六。

(一)代表:汪藻、孙觌、洪适、周必大等,以汪藻成就最突出:诏令与陆贽作品一样,明畅洞达,曲尽情事,又具激动人心的情感内蕴,如《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等。

(二)陆游、杨万里等都善四六,精品如陆游《祭雷池神文》、杨万里《除吏部郎官宰相启》渗入各自的诗歌风格因素。

三.南宋中期以后的四六。

(一)艺术上追求细密工巧,风格趋于流丽妥帖,代表:李刘、李廷忠等。

1.李刘是宋代最用力于四六的文人,名作如《贺丞相明堂庆寿并册皇后礼成平淮寇奏捷启》;多数作品过分追求工巧,纤弱靡丽,如《上任中书》等。

2.李廷忠等的四六也有类似缺点;使南宋后期的四六总体轻靡卑弱。

(二)真德秀、刘克庄等自具面目。

1.真德秀。遣词造句虽较拘谨,但高华典重,卓然名家。

2.刘克庄早年四六好雕琢,后期趋向雅淡清新,笔致流畅。

四.宋末文天祥、陆秀夫等的四六名篇,如文天祥《贺赵郎月山启》、陆秀夫《景炎皇帝遗诏》,词伟气壮,慷慨激越,扫晚宋四六衰弊之气。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一节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一.“永嘉四灵”。

(一)约宋光宗绍熙间(1190-1194)永嘉地区活动的4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出于叶适之门,字中都带“灵”字,故叶适将其合称“四灵”,曾编《四灵诗选》;“四灵”或为布衣,或任微职,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二)生活面狭小,创作局限于书斋中;诗歌内容较单薄,只有少数写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作品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存诗较少,格局较小。

(三)以贾岛、姚合为宗。

1.精雕细琢,玲珑雅洁,诗风与贾、姚似;赵师秀曾选贾姚诗,合编为《二妙集》。

2.作品以五律为主,如徐照《山中》和赵师秀《龟峰寺》。

3.过分重炼字琢句,多数五律虽有警句,全篇意境不够完整。

4.七绝间有意境浑融之作,如翁卷《乡村四月》、赵师秀《约客》。

(三)地位和影响。

1.主观上想打破江西派藩篱,以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为典范,并少用典故成语,含有与江西派背道而驰的意图。

2.与宋初“九僧”在诗学宗尚、诗体选择、艺术风格上呼应,对江湖诗派影响大。

二.江湖诗派。

(一)简介。

1.南宋后期,一些未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文为生,成为江湖谒客。

2.理宗庆元年(1125),杭州书商陈起为其刻印诗集,总称《江湖集》。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被称为江湖诗派。

3.《江湖集》诗人身份各异,又无公认宗主,只是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只具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

(二)内容。

1.多数人对国事政治不甚关心,也不甘隐逸生活,热衷于交游、结社、互相标榜。不少人以诗歌作为干谒权贵、谋取钱财的工具,追求社会的承认及实际利益,写了许多献谒、应酬的诗,内容多歌功颂德或叹穷嗟卑,空洞无聊;

2.往往即席而成,有时逞才求博,辞意俱落俗套,艺术粗糙。

3.题材来源较丰富,有时写农民及贫民的悲惨处境,如许棐《泥孩儿》。

4.受到“四灵”影响,最擅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但境界较开阔,稍胜于“四灵”。如陈允平《青龙渡头》、叶绍翁《游园不值》。

(三)大多未能自成一家,刘克庄、戴复古自出机杼,成就较突出。

1.刘克庄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

(1)早期诗受“四灵”影响,陆游使他在题材上与“四灵”分道:关心国事,写《国殇行》、《筑城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抨击时弊。

(2)艺术上兼师唐、宋诸家,尤以贾、姚、“四灵”较显著。

①总体上未受“四灵”束缚,如《郊行》。

②缺点:追求作品数量,多滑熟之作,尤其七律七绝,未免粗滥。

2.戴复古。早年从陆游学诗,受陆游雄浑诗风影响最深,后崇尚晚唐:指斥朝政,反映民瘼,绝少顾忌。如《庚子荐饥》;最好的诗是对时事的感触,如《江阴浮远堂》和《频酌淮河水》。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第二节宋末诗歌

一.宋末爱国诗人。

(一)两种爱国志士:

1.民族英雄—奋起抗敌,以死殉国,以文天祥为代表。

2.遗民—隐居守节,不仕异族,以谢翱、谢枋得、林景熙、郑思肖为代表。

3.风格都有慷慨悲壮倾向。

(二)文天祥。

1.早年诗风近江湖派。

2.用诗纪录使元营被拘逃脱到就义的遭遇和心路历程,如《过零丁洋》《正气歌》。

3.晚期诗作的重要形式:“集杜诗”,即把杜甫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

(1)《集杜诗》1卷,共五绝200首,写宋亡前后历史过程,且渗入诗人感受。

(2)集句诗向来被视为文字游戏,但文天祥集杜诗具独立文学价值,如《至福安第六十二》和《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二)谢翱—宋末遗民诗人中成就最高。

1.谢诗沉痛悲凉,意旨深密,反映异族统治下人的哀痛心情,如《西台哭所思》。

2.最有特色《效孟郊体七首》用隐喻手法抒写亡国哀思。如其三。

(三)谢枋得《武夷山中》、林景熙《梦中作》4首、郑思肖《自挽》、《二砺》。

二.汪元量:目睹宋亡过程,把随宋室帝后被俘北上见闻纪之于诗,代表作《醉歌》10首、《湖州歌》98首和《越州歌》20首。

第三节辽代诗歌

一.辽契丹民族性格豪放勇武。

二.最能体现辽诗特色的当推契丹诗人之作。

(一)契丹诗人多君主、皇族和后妃。

1.辽第一个有名的契丹诗人—耶律倍,作品《海上诗》。

2.女诗人萧观音诗较多样化:

(1)雄豪俊爽之诗,如《伏虎林待制》。

(2)委婉深曲之作,如《怀古》。

(3)另有《回心院词》10阕,情感深挚,意象细腻。

3.萧瑟瑟诗。

(1)颇含政治见解,现存《讽谕歌》、《咏史》讽谕朝政。

(2)两诗稍嫌直露,但情感激切,风格奔放;骚体,句式参差,具较强力度。

三.契丹人诗作中篇幅最大、最具典型意义《醉义歌》。

(一)署为“寺公大师”作,原用契丹文写成,后由耶律楚材译为汉文。

(二)译文为七言歌行。

四.辽诗中汉人创作成就不大,但偶有佳作。如赵延寿《失题》。

第四节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一.金诗发展的3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金国初建到海陵朝(1115—1161)。

1.主要作家都是由辽、宋入金的文士,后人称为“借才异代”;较重要诗人有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内心颇多矛盾,常流露故国之思。

2.宇文虚中。代表作《在金日作三首》,经历似庚信,诗风显示出南北融合的特点。

3.吴激诗多忆国怀乡之作。

4.其诗本是宋诗移植,但已具北方文学雄豪特色,表现出宋诗向金诗过渡特征。

(二)第二阶段:金世宗、金章宗时期(1162—1208)。

1.金诗走向成熟,初步形成自己特色。

2.主要诗人:蔡珪、王庭筠、党怀英、周昂等,被元好问称为“国朝文派”。

3.其诗不再有对异族政权的拒斥倾向;艺术上虽未完全摆脱宋诗影响,如王庭筠诗就效苏、黄;初步形成雄豪粗犷的特质,如蔡珪《野鹰来》王庭筠《韩陵道中》等。

(三)第三阶段:南渡到金亡前后。

1.不事雕琢、重在达意的文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产生一批关心国计民生的作品。

2.诗坛由赵秉文、李纯甫主盟,形成两个诗歌流派。

(1)赵秉文:

①主张师法古人,强调多样化风格,但对独创性有所忽略。

②诗作不拘一格,五古、七绝清远冲和,有蕴藉之致,如《暮归》、《雨晴》等;七古气势奔放,雄丽高朗,如《游华山寄元裕之》。

③王若虚文学思想与赵秉文近,著有《滹南诗话》,论诗尚真淳而反对奇诡。

(2)李纯甫论诗力主自成一家,诗风奇险雄肆,近于韩愈,如《雪后》等;李经、李汾等的诗都有类似风格。

3.新气象:忧时伤乱题材渐趋加强,如赵元《修城去》宋九嘉《途中出事》。

二.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

(一)金代最重要诗人,诗论家。其诗生动展示金、元易代之际的历史画卷。

(二)以写于金亡前后的“纪乱诗”为上乘。

1.把悲壮慷慨的感情表现于苍莽雄阔的意境中,表现国家灭亡、人民遭难的现实,如《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之二,《歧阳三首》之三,《卫州感事二首》之一等,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是元好问的独特诗风。

2.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把对现实的悲怆情怀与对历史的批判意识融合,增加了诗的思想深度。如《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出都》《岐阳三首》等。

(二)擅各种诗体,尤以七律成就最突出。

1.七律受杜甫影响,功力深厚,意境沉郁。

2.七古也气势磅礴,意象奇伟壮丽,但无粗戾豪肆、一览无馀之病,如《涌金亭示同游诸君》《游黄山》《南冠行》。

3.五言诗浑融含蓄,如五古《颖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三)金代最杰出的词人,词风与诗风类似:

1.气象雄浑苍莽,境界博大壮阔,《木兰花慢?游三台》《水调歌头?赋三门津》等;

2.摧刚为柔、幽婉深挚之作,如《摸鱼儿》;宋张炎“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词源》)。(四)文学批评。

1.诗论集中在论诗绝句和序跋文字中。如《论诗绝句三十首》全面评论汉魏下迄宋季千馀年间的重要诗人及诗派,表达重自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壮伟的风格的主张。

2.论诗绝句自身也是优美的诗歌作品。

(五)金亡后,编成《中州集》10卷,附《中州乐府》1卷:收录金251位诗人的2026首诗作,且每人名下各系小传,或叙生平事迹,或评所作诗文,旨在以诗存史。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元初到明中叶是中古期第三段,元代文学:1234~1368。划时代意义: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主导;作家与下层人民联系密切,文学赢得更多观众、读者,影响广泛。

第一节元代的社会与文学

一.民族压迫与融合

二.思想领域:程朱理学统治地位得到确认,但独尊局面发生变化;信仰多元化。

三.程朱理学影响下降,礼教松驰,下层人民和青年男女蔑视礼教、违反伦理教多。

四.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地位下降,很多人不再依附政权,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意识随即异动。一些“书会才人”和市民阶层联系密切,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转向平民化,知识分子,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促成杂剧发展。

第二节叙事文学的兴盛

一.元代叙事文学成为主流;抒情性文学如“散曲”创作给诗坛带来新气象,但诗词成就远比不上唐宋两代。

二.话本小说的兴盛。

(一)唐以来叙事性文体如传奇小说、变文俗讲已呈活跃趋势→宋出现勾栏瓦肆,提供演出场所→元演述故事的话本、说唱得到进一步繁荣;戏剧艺术以急管繁弦和曲折跌宕的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人物,更受欢迎。

(二)宋说话分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1.“说经”讲演佛禅道理;

2.“合生”可能属即兴性的滑稽伎艺;

3.小说讲述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 3.讲史讲述前代历史、兴废战争;

5.后两者均属有情节人物的叙事文学;话本作者已能运用虚构、提拣等技巧。

(三)元“说话”盛行,讲史居多,如《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注意情节安排及心理描写;元文言小说,如《娇红记》。

三.戏剧艺术成熟,代表当时文学最高水平:杂剧和南戏。

(一)戏剧形成过程: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宋院本→金末元初,在唐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启示下,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要素结合,发展成戏剧;由于宋金对峙,出现杂剧和南戏两种。

(二)元杂剧概况。

1.元戏剧题材包括爱情婚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等,涉及面广;

2.许多剧本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封建制度的弊陋丑恶,歌颂了被迫害者的反抗精神,展示出元代丰富的生活和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

3.演戏和祭神酬神结合,既是娱神,也是娱人。

(三)元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1.这两个剧种都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

2.杂剧:

(1)风行大江南北。

(2)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来;旦分帖旦、搽旦、小旦。

(3)音乐上,一折只用一宫调;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3.南戏:

(1)流行于东南沿海。

(2)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宫调也无规定。

(3)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

4.杂剧和南戏剧本:

(1)有完整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中刻划人物形象;

(2)唱词更多用以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甚至直透作者心声,具强烈抒情性,往往就是诗,这是我国戏剧文学的特色。(3)演员既要善于说白、歌唱,也要掌握科(介)亦即舞蹈、武打及杂耍的技巧,是综合性艺术。

5.杂剧和南戏唱腔上的区别:

(1)杂剧曲调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曲调(包括宫廷、寺庙、民间音乐)结合而成;南戏曲调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

(2)一些曲牌名称或品味相同:音乐文化系统均由中原传统衍繁,彼此同源。

(3)杂剧南戏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南北方言差异的表现,如宋甚至更早,北方语音入声消失,南方语音入声依然保留。王世贞:“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曲藻》)。

(四)两个戏剧圈。

1.北方戏剧圈。

(1)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流行杂剧。

(2)剧作家代表: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张国宾、杨显之等。

(3)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作家形成不同群体。

①有关水浒的杂剧以东平为背景,东平成为杂剧水浒戏的发祥地。

②一般北方戏剧圈剧作,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有较多作家敢于直面现实黑暗。

③总体来看,北方戏剧圈作品更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2.南方戏剧圈。

(1)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也演出杂剧。

(2)南戏产生于南宋初年浙江永嘉(温州)一带,故称“永嘉杂剧”。

(3)杂剧经扬州传入南方后,以杭州为中心,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

(4)南方戏剧圈除演出杂剧剧目外,较多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如郑光祖《倩女离魂》乔吉《两世姻缘》《金钱记》,南戏《琵琶记》《荆钗记》《拜月记》等;南下剧作家,多写书生怀才不遇倨傲疏狂的景况,实际上是藉剧本人物遭遇抒发自己块垒,如《王粲登楼》、《扬州梦》等。

(四)杂剧和南戏的交流。

1.两个剧种作家相互吸取、改编彼此作品,如徐渭《南词叙录》。

2.音乐上“南北合套”。

第三节元代的抒情文学

一.散曲。

(一)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所以称“散”:剧本之曲,粘连科白、情节;如果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即为“散”。

(二)语言方面,既需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口语体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章节散漫化的状态。

(三)艺术表现方面,比近体诗更多采用“赋”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四)散曲押韵较灵活,平仄通押;还可增加衬字,具有口语化、俚俗化特点,并使曲意明朗活泼(北曲衬字可多可少,但只能在句头或句中;南曲“衬不过三”)。

(五)散曲大盛于元,与语言及音乐发展有直接关系。

(六)内容涉及歌咏男女爱情,描绘江山景物,感慨人情世态,揭露社会黑暗,抒发隐逸之思,乃至怀古咏史,刻划市井风情等方面;清刘熙载《艺概·曲概》把散曲分为三品:清深,豪旷,婉丽:

1.延祐前,散曲作家兼写诗文,如杨果、卢挚等;或兼擅杂剧,像关汉卿、马致远等,风格以豪旷居多,真率自然。

2.延祐后,出现一批专写散曲的作家,如张可久、贯云石、徐再思等,风格以婉丽居多,有时伤于雕琢。

二.诗词成就逊于唐、宋、清。

(一)元初,故国之思,沧桑之感,是元初众多诗作主题。

(二)延祐后恢复科举制度,忧愤之思消失,追求技巧或“盛唐”“盛世之音”;通俗文学追求新奇热闹的审美情趣,也影响诗人。

(三)许多诗人不满宋以文为诗、以理入诗倾向,提倡“宗唐得古”,以唐诗和魏晋古诗为皈依,注重诗歌的形象性:如描绘自然景物集中在审美客体的局部或细部,捕捉自然界声色的细微变化,捕捉审美主体内心细微律动,用流畅的语言和韵律表达出来。

第四节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一.王国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一)“自然”即真实地摹写作者所见、所想,让观众真切看到“时代之情状”,并体悟到其中的旨趣。

(二)元杂剧的文字不事藻绘,是鲜活生动的语言。

(三)元剧此审美特征的原因:“自娱”与“娱人”需要。

二.淋漓尽致、饱满酣畅的风格。

(一)剧本情节安排:把简单的故事写得波澜迭宕,表现悲欢离合情态;

(二)刻划人物:力图揭示主人公内心奥秘,鲜明地显示其个性特征;

(三)语言风格尚“本色”,大量运用俗语、俚悟,及衬字、双声、叠韵,尽情宣泄爱恨,实际是作者在发泄对现实不满的感情。

三.抒情性文学中豪辣浩烂、酣畅尖新当时被视为最高境界。如散曲作者多以赋的手法,白描直陈,把所写的情与物展露无馀,淋漓尽致;曲的特殊体制,如可以增加衬字,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多种手法,对自然酣畅风格的形成具推毂的作用。

四.诗词主张自然随意地抒发感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

古文 一、填空题。(1*10) 二、诗歌赏析。(2*9) 三、名词解释。(4*4) 四、简答题。(4*8) 五、论述题。(2*12)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比如汉乐府的《薤露》和《蒿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来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 ●3、曹丕,《典论》。 ●4、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此诗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于曹丕《典论·论文》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幹、刘祯、阮瑀、应玚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被杀,因此实际上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时期的文学活动。其中王桀、刘祯的成就最突出,钟荣《诗品》列之于上品。王桀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 ●6、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西安市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满。如《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浮萍篇》、《美女篇》、《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第三类是述志诗。《杂诗》(仆夫早严驾)第四类是游仙诗。如《仙人篇》《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习题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1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和 5篇。 四.简答

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西昆体 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 2江西诗派 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 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 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5话本 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之为话本 6南戏 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 7四大传奇 即指元末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是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葛为题材的戏文,侧重写封建社会妇女对纯真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她们在封建礼教禁锢和熏陶下形成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格。四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妇女,剧本内容方面的共通之处是:不仅在婚爱纠葛或家庭矛盾的描述中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们受到的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对其进行的抗争,还在人物的交往或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她们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她们大多性格坚毅,处世有主见,无论对个人婚爱的处理或家庭纠纷的解决,都表现得有胆有识,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

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 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 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 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 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着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着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着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2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着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_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1

先秦文学大纲 一、先秦文学五大内容 1、神话(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基质呈现) 2、诗经(民族真情的自由渲泻) 3、诸子散文(民族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 4、历史散文(时代与民族精神、性格及观念变迁的辙痕) 5、楚辞(文人心灵世界的第一次展示) 二、先秦文学演进的轨迹 1、由群歌互答向抒写个人情怀的演进; 2、由巫觋创作向史官创作向士人创作的演进; 3、由誓命训诰向对话语录向据题抒论的演进; 4、由朴野无华向语言自觉的演进。 一、神话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四方面的知识: 1、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2、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3、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4、中国神话的特色与基本精神。 一、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所谓“神话”即“神们的故事”。“神”是先民幻想创造与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意识存在。“神话”是运用神的观念进行思考、想象的结果,是对于幻想的描述。用马克思的话,就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的产生是以原始的生活方式与原始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人群,对包罗万象、变化莫测的自然界――特别是灾难性突变感到神秘而恐惧,而又不能科学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随而又琢磨那奥秘的神灵形象,于是产生了神。随后又想像他们之间及他们与人之间的联系,参照人的生活,创造了神话。 二、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大约有三类: 1、解释性神话:如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以及民族起源、工具发明 等; 2、人与自然神话: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3、社会生活神话:黄帝战蚩尤、共工颛顼之争、刑天及《山海经》中的海外方国等。 三、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1、在中国古籍中缺少专门的神话著作,神话资料零散地保存在各种典籍中。其中保存神 话资料最多的是《山海经》。其次是《楚辞·天问》、《淮南子》等。另外《左传》、《国 语》、《墨子》、《庄子》等先秦古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神话资料。在汉代出现的纬书 中,则保存了较多的经过汉儒自觉处理的神话。 1

《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 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本编依据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重点论述介绍了以下内容:上古歌谣的保存、分类及特点;上古神话的保存、分类及艺术特点;《诗经》的名称、编集、内容、艺术特点及影响;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等重要历史散文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的哲理散文;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其《离骚》、《九歌》、《九章》等楚辞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等。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简答论述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2、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中国文学史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 何谓文学 属“文学发生学”或艺术起源论 1、宗教说 2、劳动说:淮南子》“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康德,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戏。 席勒,艺术跟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就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厨川白村,文学不是苦闷的象征。 6、吸引本能说:欧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我为何写作》中夫子自道A、纯粹的自大B、美学的爱好 C、历史的冲动 D、政治的目的 文学作品:是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 形象的反应。 概念核心,要有美的规范|(即艺术形式)的参与。 卡西勒,把艺术的世界定义为纯粹形式的领域,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质。它必须有有一套很特殊的组织, 跟它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机理。它有它的趋势和节奏,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 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进入透镜)

钱基博,(基于《易经》《说文解字》《周礼》《礼记》《释名》的考证)“文”指天文、地文、人文,有“复杂、组 织和美丽”三种含义。“复杂”即言之有物,“组织”即言之有序,“美丽”是“文”的止境。 如何理解文学 美Wellek和Warren《文学论》,指出有两种切入点 1、外部研究,社会内容,侧重作者本身及社会脉络研究,包括历史时代、创作背景等 以陈寅恪对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身份的考证为例 2、文学作品本身(“字质”,如“诗眼”),外部研究一定不能作为文本的依据。 什么叫文学史 布朗先生,面对学术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种叫共时性,一种叫历时性(贯时性)。“共时性”Synchronic,指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间背景。“历时性”指在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有前后关系。 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历史演变的勾勒,就是指由作品构成的整个体系。文学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不等于文学批评,后者是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也不等于文学评论,后者是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 文学史中的作品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去描写文学的发展,去阐释各种文学内容、形式、思潮、流派及其产生与进展、演变,去寻求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沿革嬗变的过程及意义。简言之,文学史就是要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图示。 文学史背后的史观 追踪猎迹文学史:1904年,第一本中文版,林传甲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中国文学史》考研袁行霈版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考研袁行霈版考研复习笔记 先秦文学第一编 论绪 复习笔记0.1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1传说时期的文学 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2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甲骨文字以及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的文字,它们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乐舞合一,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与《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1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1)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的创造者。在夏商或周初,为巫术祭祀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 (2)商周之际,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尚书》《春秋》都是史官的作品。 (3)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掌握知识文化,进行文学创作。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诗经》就是由他们所采、所编、所颂的作品。 (4)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其代表就是诸子百家。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2先秦时期文学的形态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决定了文献呈现为一种综合的形态,表现为: (1)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2)殷周之际,中国文化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萌芽于商代的“德”的观念,在周代得以发展,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思想。 (3)战国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4)先秦文献往往体现出文史哲综合于一体的特征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复习提纲

文学史复习提纲 绪论 1.学与外在环境之关系 2. 中国文学与宗教之关系 3. 「文学通史」、「文学断代史」、「文学专史」的特性与重要著作 4. 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的关系 5. 历代文体兴盛与帝王提倡之关系 6. 中国「文体」观念的演进与代表著作 7. 「文学运动」的特质先秦诗经 1. 简述诗经的作者与时代。 2. 孔子删诗之说的商榷。 3. 何谓「六义」,试举例说明。 4. 何谓「四始」?各家说法中裴普贤先生认为《史记》的四史说最为乎实,何故? 5.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先秦散文 1. 请简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梗概。 2. 先秦散文中,《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有何特色?先秦楚辞 1. 何谓「楚辞」?楚辞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为何? 2. 何谓「离骚」?〈离骚〉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为何? 3. 何谓「九歌」,九歌的文学特征为何? 4.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先秦神话 1. 何谓「神话」?中国神话的类型与题材有哪些? 2. 请介绍几本保存中国古神话的重要典籍。先秦文论1.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莫不同祖风骚」,李白〈古风〉:「劣于汉魏近风骚」,何谓「风骚」?其代表的文学精神为何?汉赋 1. 「赋」的文学特征如何?赋体文学发展的源流与演变如何? 2. 汉代辞赋分「写物」、「言志」两大系统,请举例说明。 3. 汉赋全盛时期,重要赋家及其作品介绍。 4. 汉赋兴盛的的原因为何? 5. 汉赋受到儒家何种理念的支持?此理念与实际相符的情形如何? 6. 两汉赋体的演变与发展。汉散文 1. 两汉散文概述。 2. 请概述汉代散文的成就。 3. 试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4. 史记的文学价值。 5. 王允说:「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王固认为:「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史记》是否为谤书?试抒己见。

读书笔记:《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 在XX行政学院的集中学习,对于我们这样日常繁忙于单位工作的公务员来说真的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是能有比较集中的时间进行阅读自学,对拓展知识边界、提高自身素养意义重大。因此除了阅读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外,我这次还在党校图书馆借阅了《中国文学史》这样的文史类书籍进行阅读。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一、这是一本怎样的文学史 作为一个高度重视文学的文明古国,历代学者对于国内文学史的研究也一直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书名为《中国文学史》的专著也有不少,还包括有钱穆先生这样的大家编著的版本。这次之所以选择由董乃斌、钱理群两位老师主编的版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本书的时间跨度较长。从上古时期文学的诞生谈起,以上古神话和汉字的怨气为引子,按照时代和体裁的线索,贯穿古代文学的各个发展时期,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从时间跨度来讲较部分其他文学史书籍更为

全面。 2.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在文字介绍基础上,搜集了较多与文字内容直接关联的绘画、书法、人物画像、工艺品照片等图片资料。我们知道文学和艺术是不分家的,前有曹植的辞赋名篇《洛神赋》,后又有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这样相得益彰的表达,确实能促进读者对文字部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3.点面结合恰到好处。该书在描述中既注重对某时期某类文学体裁发展的总体描述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综合性介绍,更有对期间代表性文学家的生平介绍、作品摘录以及简要点评。在点面内容上篇幅分配得当。 二、从文学史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字和文学的民族,同世界许多民族不同,我们很早就有了较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很早就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文字能力还成为我们选拔官员的标尺。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文学史读出许多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印记。 1.文学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纽带。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战乱、饥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明初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2.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徐渭《四声猿》 3.吕天成、王骥德的代表作 吕天成的《曲品》: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戏曲批评专著。 王骥德的《曲律》: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音韵、作曲和唱曲方法,兼及剧本结构、情节、宾白、科诨等方面的理论著作。 4.“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 5“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8“三灯”: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 9四大说: 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 三、名词解释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多歌颂升平,是盛世之文。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其作品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流连光景,歌咏太平,雅正平和而雍容冲淡;其诗文内容大多较为贫乏,多力应制、题赠、酬应之作。 2.茶陵诗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其诗歌形式典雅工丽,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3.前七子 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他们反对“台阁体”的文章,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文学主张具有现实意义。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4.后七子 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浩大,把明代复古倾向推向了高潮。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5.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周易》:先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 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汉时又有 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容。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容看, 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

1.神话 2.《诗经》的传统影响 3.《春秋》与《左传》比较 4.《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战国策》写作特色 6.汉乐府 7.《孔雀东南飞》 8.汉赋 1.神话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资源。 2.《诗经》传统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二、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23]。 四、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3.《春秋》与《左传》比较 二者都是鲁国的编年史。《左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即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 比较:①记言 《春秋》记事简略,长的不过四十多字,短的仅有一字。因此,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