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分在线文献综述

水分在线文献综述

水分在线文献综述
水分在线文献综述

粮食水分检测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沈玉杰 2011257002

摘要:水分检测是粮食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测环节。谷物水分含量影响着谷物的存储、运输、加工

等各个方面。随着智能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谷物水分检测已朝着智能

化方向迈进,各种应用于谷物水分检测的便携式水分仪和在线检测设备相继出现。本文参阅国内外测

量粮食水分的文献,总结出各种可用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原理和应用特点,以便粮食水分测量研发人

员参考研究用。

关键字:粮食;水分;检测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自2007年以来,年产粮食总量超过5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在我国,粮食收获后经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损失率达到18%,这一数字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限定的标准值5%。粮食水分是影响粮食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粮食储存、收购、加工、运输环节中必须检测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每年由于粮食水分含量过高造成数百亿吨粮食在储存或运输中霉烂变质,粮食水分检测技术手段的不完善、不精确是造成这一损失的重要原因。

干燥是减少谷物因水分含量过高而霉烂变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的干燥方法是自然干燥,即依靠阳光人工晾晒。目前我国的谷物机械化干燥率仅占总产量的1%,与世界发达国家的95%相差甚远,谷物干燥机械化亟待快速发展。不论是人工晾晒,还是机械化干燥,都对水分检测提出了很高要求。只有使谷物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下,才能保证在贮存、运输等过程中不发生霉烂变质;然而,谷物水分含量过低又会破坏谷物的有机物质,影响谷物的营养成分和品质,因此对谷物水分含量做出准确检测至关重要。

2 水分检测方法综述

随着近20年以来对谷物水分检测技术的不断研究,新型谷物水分检测方法和思想层出不穷。各类谷物水分检测方法各具特点,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水分检测要求和场合。谷物水分检测方法可分为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无损检测不破坏谷物自身性状,通过其物理、光学及化学特性来测量水分;有损检测则需要对谷物进行物理粉碎或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不能保持原有状态。

2.1无损检测方法

谷物水分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电容法、红外线加热干燥法、微波加热法、高频阻抗法、声学法、核磁共振法、射线法和中子法等。

(1)电容法:电容法根据不同含水量的粮食其介电常数不同的原理, 来检测粮食水分。根据传感器结构形式不同分两种类型, 即量筒或量杯取样传感器和平板式电容传感器。设在量筒或量杯取样传感器中粮食的装料高度h , 介电常数为E x , 则电容C x = C0+ K c h ( E x- E0 )ln ( b/ a)式中, C0、K c 为常数, E0 为空气介电常数, a 为内圆筒外半径, b为外圆筒内半径。电容量的变化正比于被测样品介电常数的变化。但一方面介电常数的变化与水分含量M 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 即电容量与水分含量的关系为非线性。另一方面, 电容量受温度升高而变大。因此, 在电容法测量水分中, 非线性补偿和

温度补偿十分重要。对于平板电容器, 设两平板间距为d , 高为H , 宽为b, 设待测粮食中干物质和水分在电容中的等效高度分别为H 1、H 2 , 相应的等效电容分别为C1 及C2 , 则总电容C x = C1+ C2= H bd( E1H 1H+ E2H 2H) ( 3)式中, E1、E2 分别为粮食中干物质、水分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随温度变化的, 水的介电常数尤此。H 1 随粮粒大小及在电容中的充实度而变, 在表观上表现为粮食的容重不同。因此, 在模型中要引入密度和温度的修正关系。

特点:电容法水分测量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受温度影响大, 且无法在线检测高水分粮食。电容法属于非接触测量,成本较低,维护方便,适用于在线测量,但检测过程中受谷物品种、密度、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影响,稳定性较差,难以获得准确的检测模型。

(2)红外线加热干燥法和微波加热法:红外加热干燥法通过红外辐射产生与水的吸收峰值波长相匹配的波长,使水分子剧烈运动升温从而加速干燥。微波加热利用微波炉磁控管产生的超高频率微波使谷物中水分子产生快速振荡和摩擦来去除水分。

特点:这两种加热法比较传统烘干法能缩短时间,减小能耗,且具有很高的精度。红外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微波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微波炉功率、谷物质量、密度和介电特性等。

(3)高频阻抗法:导电浴盆效应是指谷物在特定频带的交流电场激励下,阻抗值呈现最小值的特性。该频带称为谷物水分的敏感频带,谷物的水分含量与其交流阻抗呈对数关系,高频电阻法利用这一特性进行谷物水分测量。

特点:高频阻抗法检测速度快,精度较高,误差影响因素相对较小,但不适用于在线测量。(4)声学法:声学法利用流动谷物碰撞产生的噪声来测量水分。研究表明:谷物籽粒的弹性和振动特性与水分含量相关,不同水分含量的谷物在流动过程中碰撞时会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波。利用籽粒碰撞产生的声波的声压级、频率和谷物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含水率的检测。

特点:声学法重复性好,反应迅速,可进行在线测量;受噪声、籽粒大小与形状的影响,噪声信号的屏蔽是其最主要的问题。

(5)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电磁场中对射频辐射的能量吸收强度来测量水分。在高磁场中,原子核自旋重新取向对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吸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现象,吸收能量的多少与物质中的核子数有关。

特点:核磁共振法检测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宽,能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但检测设备成本昂贵,保养费用高,且检测前需经过精确标定。

(6)射线法:射线法主要包括红外线反射光谱法和微波吸收法。红外线法利用朗伯比尔定律,即不同分子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光具有不同特征的吸收。物质水分含量不同,对不同红外线辐射的吸收能量也不同,红外线法通过检测谷物的吸光度来得到谷物的水分值。微波法利用微波作用下,谷物中的水分吸收微波能量,或产生微波空腔谐振这一特性来检测水分。谷物的介电特性值主要由谷物中水的介电特性决定,水分子在微波场作用下极化,表现出对微波的特殊敏感性,在超高频范围内水的介电损耗有最大值。吸收的能量及产生的谐振频率与相位随谷物水分含量变化而变化。

特点:红外线反射光谱法检测迅速、简单、连续性好,但属于表面检测技术,难以反映谷物内部真实水分;微波吸收法灵敏度高、速度快,易于实现在线无损检测,但其检测下限不够低,易引起驻波干扰。两种方法的精度都受到谷物籽粒大小、形状和密度的影响。

(7)中子法:中子法利用慢中子探测器中产生的电压脉冲个数与谷物水分值有关这一原理来检测水分。谷物的水分含量取决于其含氢量。中子源产生的快中子在运动过程中与谷物中的氢原子碰撞,发生散射减慢速度成为慢中子,计算探测器中慢中子的密度即可反映出谷物的含氢量,从

而对应得到谷物的水分含量。

特点:中子法的突出优点是高水分段灵敏度高,且对冰冻状态谷物仍可以检测水分;不足之处在于氢的散射性不够稳定,不同品种、产地谷物对计数比的影响差异较大,测定前需要进行人工标定并采取防护。

2.2有损检测方法

谷物水分的有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烘箱法、快速失重法、减压干燥法、直流电阻法、甲苯蒸馏法、卡尔费休法和压力法等。

(1)烘箱法:烘箱法主要包括105℃恒重法、130±2℃电烘箱法和双烘法。105℃恒重法采用略高于水沸点的温度(105±2℃)对定量粉碎的谷物样品加热,使其水分全部蒸发,根据谷物质量损失来计算水分值。130±2℃电烘箱法采用较高的烘干温度对一定的谷物样品加热一定时间,根据质量损失来计算水分值。双烘法首先将谷物整粒样品送入105℃的烘箱中烘干30分钟,取出冷却后称重并粉碎样品,再利用105℃恒重法进行二次烘干测量。

特点:烘干法采用电烘箱对被测谷物加热使其水分蒸发,通过其烘干前后质量改变

来计算水分值。烘干法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但作为实验室检验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通常用作其他水分检验方法的标定。其中105℃恒重法称为标准法,双烘法用于高水分

含量谷物的测量。

(2)快速失重法:快速失重法将谷物置于其极限失重温度下烘干,极限失重温度是在不影响谷物组分条件下谷物所能承受的最高烘干温度。

特点:相比于其他标准烘干法,快速失重法能缩短烘干时间,可用于一切粉体物料的水分检测,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玉米的水分检测。

(3)减压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利用真空处理技术,在抽成真空的密闭容器内对粉碎谷物样品在较低温度下加热干燥,并采用微小重量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测定水分。

特点:减压干燥法可靠性高,不受谷物形状影响,主要用于0.01%~10%的微量水分检测,不能用于在线测量。

(4)电阻法:电阻法是最早工业化应用的粮食水分非电量的电测方法, 是利用粮食含水量不同, 其导电率不同的原理测量粮食水分的方法。大量实践证明,粮食具有明显的电阻特性: 在一定的含水率范围( 9% ~20%) 内, 电阻的对数与含水量近似呈显线性;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表现为粮食的等效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常温( - 10~+ 50 e ) 条件下, 温升1 e 对电阻的影响相当于其水分量增大011%。电阻法粮食水分测量模型为M= K 1+ K 2 lnRx ( 1)式中, Rx 为测量电阻值; M 为粮食所含水分; K 1、K2 为常数。电阻法的粮食水分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但所测粮食水分范围受限。干燥粮食一般为绝缘体, 其直流电阻很大, 例如稻谷电阻为106M M/ cm3 数量级, 而水的电阻为10M M/ cm3 数量级。被测粮食过干以及颗粒过大都会影响测量精度。所以, 直流电阻法测量水分时需对被测粮食颗粒破碎取样。破碎后, 所测数据可以是粮食内部水分信息, 且可以增强测量信号强度, 减小对测量的干扰, 提高信噪比。为改善测量信号的传输和抗干扰性能, 电阻法水分测量出现了许多创新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电路设计将测量输出的电阻信号转化为频率信号,通过测频测周方法来测量粮食含水量; 另一种是利用150~ 350kHz 的交流电场激励下粮食呈现的导电浴盆效应, 即存在粮食水分的敏感频带,对粮食施加这一水分敏感频带的激励信号, 便可实现粮食水分的快速检测。

特点:低水分段谷物的电阻很大,使用该方法检测信号很弱,适用的检测水分段为10%~20%,检测结果受谷物品种、紧实度、温度和电极间距的影响。

(5)甲苯蒸馏法:甲苯蒸馏法利用不溶于水的蒸馏液(甲苯、二甲苯)与检测样

品粉末混合组成沸点较低的蒸馏液,蒸馏出样品中的水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测量法。

特点:检测的结果比一般干燥法略高,蒸馏过程中容器壁易附着水分产生一定误差。

(6)卡尔费休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是以甲醇为介质,以卡氏液为滴定液进行样品水分测量的一种化学方法。在甲醇和吡啶环境下,水与碘及亚硫酸发生定量化学反应,通过检测碘的消耗量来检测水分含量。

特点:卡尔费休法检测精度很高,可测量微量水分,常作为许多物质水分的标准测定方法,但其检测试剂成本较高,设备较复杂。

(7)压力法:压力法也称碳化钙法,它利用一定条件下水与碳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炔,而乙炔气体的压力与水分含量呈线性关系这一原理来进行水分检测。

特点:碳化钙法操作方便,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目前主要用于土壤、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水分检测方面。

3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于谷物水分检测技术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研究范围也比较广,对于谷物水分检测的各项技术和方法均有研究和应用。电测法是谷物水分检测技术中研究得最早也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前苏联研制的谷物水分仪中,采用电容法原理的约占43%,日本在1984年研制了在线电导式水分仪,芬兰在1987年生产的基于电容法原理的WILE100水分仪可用于谷物、豌豆等作物的水分检测。美国帝强公司(DICKEY-JOHN)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制电容式的谷物水分仪,目前推出的GAC2100系列和GAC500系列高精度谷物水分仪能达到检测精度±0.1%,测水范围5%~45%,重复率±0.1%。射线法也是谷物水分检测领域运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基于红外线法的水分仪研究发展迅速,产品有诸如美国Zeltex公司生产的ZX880近红外检测仪、英国红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SM4红外水分仪、日本千野制作所研制的IR-AM300水分仪等。基于微波法和无线电波法原理的水分检测仪器有日本地崎电机制造所开发的UAM-100在线微波水分仪、瑞典生产的Aquamatic 5100型快速水分分析仪和美国JOINT SYSTEMS公司生产的M100微波水分仪等。中子法作为水分检测中的一种先进方法,其研究也起步较早。上世纪40年代中子式水分仪率先在美国研究成功,日本于50年代也开始使用中子式水分仪并于60年代开始研发产品。随后,前苏联、英国等世界各国也相继开发出各种用途的中子式水分仪,中子式水分仪实现商品化并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减压干燥法、卡尔费休法等其他水分检测方法,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比较先进的研究成果。日本利用减压干燥原理研制的VME型水分仪可用于低水分段的测量,测量精度为±0.01%,测水范围为0.01%~10%。日本京都电子利用卡尔费休法研制的MKS-500水分仪测量精度为±0.015%,测水范围为10%~100%。此外卡尔费休法水分仪的代表产品还有瑞士万通公司生产的V20/V30系列水分仪。

4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对谷物水分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方法集中在电容法和电导法上。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LSKC-4型和LSK-1型水分仪,检测精度可达±0.5%,但由于受到谷物类型、温度补偿因素影响未大范围推广。

80年代以来随着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谷物水分检测技术的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目前国内采用电容法研制的谷物水分仪产品较多,例如上海SWS-5A型粮食水分测定仪、哈尔滨WS-1

型粮食温度水分测试仪、黑龙江DLS-3A型电脑粮食水分仪等,其检测精度一般达到±0.5%,重复率为0.2%,检测时间小于5min,但与发达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国产水分仪在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方面还存在差距。同时国内对射线法、中子法等水分检测技术方法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开发了相关检测仪器,例如深圳后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SF-60红外快速水分测定仪、深圳冠亚电子生产的SFY-60系列粮食快速水分测定仪、江苏精泰公司生产的JT-100/60红外水分测定仪等。对于中子法现阶段我国也已经开发了六、七种不同方式和用途的新产品,例如南京大学研制的插入式SHD-1中子水分仪可用于玉米水分的测定。

对于测量微量水分有很高精度的卡尔费休法,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及公司也研制了许多产品,例如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公司的ZDJ-1S型全自动卡氏微量水分测定仪、淄博库伦仪器分析有限公司的SF系列微量水分测定仪、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AKF系列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等。但由于卡氏检测法试剂昂贵,成本很高,目前主要用在油料、化学制剂及药物制剂等的水分检测方面。

在国内,虽然对于除电测法以外的其它水分检测方法也有所研究,但为了实现谷物水分实时在线检测,使水分检测向通用化或专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电容式传感器的影响因素和电容式水分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偏多。李庆忠等建立了测试频率与谷物含水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研制了一种不受谷物堆积密度影响的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经试验最大误差范围为±0.7%。曹云东等研制了一种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在线水分测控系统,具有线性和温度修正功能并能实现实时控制与报警。翟宝峰等分析了电容法水分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采用多传感器检测方法采集各参数数据,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滕召胜等研制了一种可用于粮食干燥机的水分在线检测系统,系统采用多路水分传感器进行实时测量并采用信息融合算法进行处理。裘揆等研制了一种分别采用三个独立电路测量电容、质量和温度参数的种子含水率测量系统,分析了不同温湿度对电容测量的影响。刘佳等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圆筒式电容传感器的不同极板直径、长度、厚度、间距、个数对传感器极板间场强分布的影响,找到了场强随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对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通过实验分析设计了一种多层电容模型,推荐了最佳尺寸。

参考文献

[1]鲍一丹,朱哲燕.2006.基于电特性的大豆含水率测量研究.中国食品学报,6(2):94~98

[2]蔡利民,孔力.2009.圆筒形电容式粮食水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仪器,1:49~52

[3]曹云东,林国栋,张阳,黄喆.2003.粮食水分在线检测控制系统.仪器与仪表,4:17~19

[4]陈有庆,胡志超,王海鸥,吴峰,谢焕雄.2009.谷物水分在线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农业机械,28:85~87

[5]丁英丽.2003.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粮食水分测量仪.传感器技术,22(4):54~56

[6]丁英丽.2003.粮食水分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计测技术,6:14~15

[7]丁元明,张学东,张宏勋.1996.快速失重法测量玉米水分的研究.分析仪器,4:23~25

[8]董怡为.2007.基于非匀强电场的谷物水分在线检测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9]杜先锋,张胜全,张永林.2004.基于微波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与系统.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3(2):32~34

[10]方建军.2000.粮食水分在线测量的声学方法.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2(1):57~60

[11]郝晓莉,张本华,孟淑洁,杨玉芬.2006.介电特性在粮食含水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农机化研

究,2:121~123

[12]黄操军,田芳明.2006.粮食水分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农机化研究,12:44~46

[13]李庆忠,高玉根,张道林,苏宝义.1995.谷物含水率在线测试系统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6(3):80~84

[14]李业德,王一鸣.1995.一种在线检测谷物干燥机出粮含水率的方法.农业机械学报,26(2):73~77

[15]廖宇兰,翁绍捷,张海德,朱伯靖.2008.基于介电特性的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热带作物学报,29(2):255~258

[16]刘大森.1999.中子式谷物水分测定原理及其测定装置.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22~25

[17]陆静霞.2005.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粮食水分测量仪的研究.农机化研究,6:122~123

[18]孙健,周展明,唐怀建.2007.国内外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粮食储存,3:46~48

[19]孙骊,仇农学.1998.农产品物理特性及测量.陕西:陕西科技出版社:14~22

[20]王剑平,盖玲,汪春,王成芝.1997.干谷物作为干燥介质的谷物吸收干燥过程平衡含水率模型.农业工程学报,13(2):220~224

[21]王颖,郭玉明.2010.农业物料介电特性的测试及影响.农产品加工(学刊),2:82~87

[22]邢丽娟,杨世忠.2007.谷物水分的测量方法.粮油加工,1:103~105

[23]翟宝峰.2002.基于数据融合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工业大学

[24]翟宝峰,白媛.2003.电容式粮食水分检测仪的设计.辽宁工学院学报,23(1):34~35

[25]翟宝峰,郭宏林,许会.2001.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及发展概况.沈阳工业大学学

报,23(5):413~416

[26]张胜全.2005.电阻式粮食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66~67

[27]张小璐.2007.数据融合在种子含水率测量中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8]Cozzolino D.C,Fassio,Gimenez A.2000.The use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 predict thecomposition of whole maize plants.Sci.Food.Agric,8:142~146

[29]Filiz,Taner B.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food materials.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44:465~471

[30]Harrenstein A,Brusewitz G.1986.Sound level measurements on flowing wheat.Transaction of the ASAE,29(4):1114~1117

[31]H A Slight.1989.The measurement of moisture content.Measurement and Control,22(2):71~76

[32]Konstantions G.Adamopoulos,Athanasia M.Goula.2004.Application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ajor components in taramosalata.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63:199~207

[33]Lawrence K C,Nelson S O.1993.Radio-frequency density-independent determination in wheat.Transaction of the ASAE,38(3):477~483

[34]Larry B.1997.Capacitive sensor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IEEE press

[35]McKenna D.2001.Measuring moisture in cheese by near-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Journal ofAOAC International,84(2):623~628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3.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4.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1. 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2. 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Overview on our state folk cultural developmentAbstract:Folk custom culture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虽然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均是利弊兼而有之,但前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而后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对我国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化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同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全球化。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70年代。殖民地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

上海晟景公司网上电脑销售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上海晟景公司网上电脑销售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产品销售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渴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最多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选择自己满意的产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销售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刘志敏(2009)认为网络销售一般是指基于互联网的销售方式,即利用互联网销售企业产品[1]。企业网络销售以在线交易、客户服务为核心,用以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范围,降低经营成本。针对目前的发展趋势,企业开发网络销售系统是必要的。 1 网络销售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1.1 网络销售是一种趋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催热了国内在线交易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网上购物市场。对消费者来说,金融危机之下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网上购物的价格优势是吸引网民到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企业来说,金融危机让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希望借助网购市场拓展新渠道;对企业来说,出口受阻,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也推动了国内网购市场的升温。同时网络购物市场也在成为当前新增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王萍(2009)2008年有57万人通过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这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数的总和[2]。 1.2制约网络销售发展的因素 裴子钊(2008)认为制约我国网络销售发展的因素:网络覆盖率低,网络支付手段落后,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3]。王伟,王丹(2008)认为物流设施不配套,顾客传统购物观念根深蒂固是我国发展网上销售存在的障碍[4]。

1.3 网络销售的发展对策 企业应在结合自身条基础上整合营销渠道资源,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选择合适的网上销售模式,李勉(2008)认为如果必要,也可以采用多种网上销售模式[5],同时确定各渠道成员在网络渠道中的角色定位并规范其网络行为。张玲(2010)认为要坚持创新,注意产业链的协同合作[6]。张月瑶(2009)认为要发挥原有优势,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转变不同的销售方式,加大政府的扶持[7]。 2 网络销售的运作流程和系统的结构选择 2.1 网络销售流程管理 网上销售系统整体设计上采用三层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罗永昌(2009)认为设计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用户注册:用户注册功能模块就是提供用户注册个人信息和企业收集个人信息的程序接口。用户只要在注册时填写了个人信息资料,在用户下订单的时候,系统能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出相应个人信息填入订单。所以设计时候考虑在主页上提供用户登陆模块和用户注册链接,老用户可以在此登陆,新用户可以在此进行注册。 产品发布:如何管理和陈列所有产品,使用户能方便快速的挑选出所要购买的产品,同时要将所有新上市的产品和正在促销、热销中的产品推荐给用户。因此,在系统中将所有的商品进行产品分类。 产品查询:考虑到用户较多关心的是产品名称和价格,本系统允许用户,选择产品所属类别、产品名称、及用户期望的价格水平,再根据这些条件从产品列表中选出符合条件的产品,若没有符合条件的产品则提示未找到。 电子购物车:其实就是一张在内存中的临时表。当用户首次购买时就在内存中创建此表,并向内添加记录。此后的处理就是对此表的处理更新和删除记录[8]。

我怎样写文献综述

我怎样写文献综述 说到文献综述,大家都知道这是研究生的必修功课之一。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扩大了知识面;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选题及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文献综述写的好坏关系到论文的成败,因此,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是如何写文献综述的呢? 首先,得从认知上去明白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又有哪些特点。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其实,我们还可以从文献学加工深度角度理解。如果将未发表的论文当成零次文献,那么正式发表的论文原文就是一次文献,目录、题录、书目等是二次文献,理所当然综述就是三次文献了。真正的文献综述可以理解为文献的文献,是对文献的再加工。综述的作者不一定要做第一手研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判断并作出综合性地介绍。 文献综述具有多个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综”和“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当然除此之外还具有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

文献综述范文-仅供参考

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如今的市场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在现代市场的营销和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的价值更高。本文对品牌、品牌战略的定义分类进行一些研究。 关键词:品牌、品牌战略 一、引言 1、品牌的起源、定义 品牌(BRAND),来源于英文的本意是“烙印”的意思,是自然经济时代放牧主给自己的牲口打上的财产归属标记,以区分与他人的财物。现代品牌是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贸易的增长,需要一种能普遍用来辨认商品的标记,即需要在商品的自然名称之外起个名字,品牌由此广泛流行。现代品牌与早期品牌标记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己不是一种单纯的品牌标记,而成为一种可以转让买卖的工业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无形财产。品牌作为无形资产与其他财产一样受法律保护。 “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兹在其《唐舒尔兹论品牌》一书中表述道“品牌是为买卖双方所识别并能够为双方带来价值的东西。”在唐舒尔兹的营销世界里“品牌”不过是所有者赖以赚钱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是一种产品、一种服务、一件东西、一个观念、一个过程、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者几乎任何东西。 美国著名品牌专家大卫阿诺德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成果, 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一旦成为成功的品牌, 市场领导地位及高利润自然就会随之而来。”吉尼斯

公司前董事长安东尼特纳法认为:“从本质上讲,品牌是识别标志, 是区分你的产品和你的竞争对手产品的标牌。品牌也是一种简约的标识、用容易识别和记忆的方式描述产品的重要特征,如形象、用途和价格。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2、品牌的性质 从本质上来看,品牌是一种资本。它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界定,即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具有流动性和赢利性等特征。同时,品牌又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有着与其他类型的资本相区别的独特性: (1)非实物性。品牌不具有独立实体,只是表示企业拥有的特殊权利和获取超额利润的非实体资本。 (2)高价值性。品牌凝结了大量的劳动,具有很强的收益效用,因而价值都比较高。 (3)增值性。品牌产品由于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垄断性,所以可以使自己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4)重复使用性。品牌作为一种资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本身不会发生有形磨损,相反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也越大。基于品牌的上述本质和特征,可以从资本的角度将品牌定义为“企业使用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能为其产权所有者或合法使用者提供权益或优势,并能带来经营收益的非货币性资产,其价值是依据已经耗费的资金和未来创造的收益估算的”。 二、国内外品牌战略学派理论 (一)品牌整合战略学派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5571610.html,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栗飞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享经济也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更好认识这一新兴概念,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理解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者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协同消费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分享经济的发展。目前,美国“分享经济”产值已达1100亿美元,房屋租赁网站Airbnb和打车O2O应用鼻祖Uber就是分享经济在房屋短租和打车行业中的两个典型应用案例。本文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别对分享经济的研究进行梳理。 二、国外文献研究 关于分享经济的由来: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Joe L. Spaeth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合作式消费”的概念[1]。2010年,英国作家Rachel Botsman认为“合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共享首先表现在代码的共享(如Linux),其次是生活的共享(如Facebook)和内容的共享(如YouTube),再次是现阶段的现实世界各种离线资产的共享。同时指出信息技术和开放数据、网络的普及是推动合作式消费的一个驱动力[2]。2011年12月,Sara Horowitz发表了《The Sharing Economy's Quiet Revolution》一文,使得“分享型经济”成为西方媒体的热点话题[3]。 对分享经济的认识、理解:Russell Belk认为,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改变了我们过去“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一种“你能使用的就是你的”观念;同时指出互联网,尤其是Web2.0的发展促进了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的成长。Christopher Koopman等人认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接触到了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以让消费者搜索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也降低了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了网上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对市场经济中传统规章制度的依赖,而我们的公共政策也应该随之改变,适应现实的需要。 对分享经济的案例分析:Katie Finley认为分享经济有社会、经济和技术三大驱动力量。 通过对Airbnb使用者进行访谈,了解人们使用Airbnb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的担忧及最让你信任的几点理由,最后给出了Airbnb是一个让人信任的市场中介者的结论。Georgios Zervas等人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1 毕业设计材料: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专业:软件开发与测试 学生姓名:李祥坤 班级:0813113 学号:30 指导教师:卢正洪 完成日期:2011-10-23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客户己经成为企业与公司争夺的焦点。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文简要介绍了CRM 系统的结构和分类,以及CRM 的发展,同时对CRM 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功能作出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设计的模式。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管理系统、CRM 系统、客户 一、CRM 概述 1、CRM 的体系结构

CRM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一种数字、实时、互动的交流管理系统[1 ] 。从逻辑模型角度来讲,一个完整的CRM 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界面层、功能层和支持层。其中,界面层是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获取或输入信息的接口。通过直观的、简便易用的前台界面,为各项用户操作提供方便。功能层是由各种功能模块构成包括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客户支持与服务、呼叫中心、电子商务以及辅助决策等功能模块,执行CRM 的各项基本功能。支持层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通常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等。 2、CRM 分类 通常,CRM 系统分为操作型、分析型和协作型三类。 (1)运营型CRM 。运营型CRM 为分析和客户的服务支持提供依据。运营型CRM 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市场活动信息和客户服务的信息,使得销售、市场、服务一体化、规范化和流程化,主要包括销售、市场和服务三个过程的流程化、规范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在销售方面, 包括销售信息管理、销售过程定制、销售过程监控等。在市场营销方面,提供从市场营销活动信息管理、计划预算、项目追踪等功能。 (2)分析型CRM 。分析型CRM 主要是将大容量的销售、服务、市场以及业务数据进行整合,使用决策支持技术,将完整的和可靠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感兴趣的、可靠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必要而有意义的预测,为整个企业提供战略和战术上的商业决策,为客户服务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准确依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协作型CRM 。协作型CRM 是为了实现全方位地为客户提供交互服务与

文献综述 唐宋词的抒情自我化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唐宋词的抒情自我化 摘要:文学创作的最深根源,自然应到社会生活中去发掘;但它的直接动机,则是由人的感情所感发、引起的。词自然也不例外,这种因情而生文的现象,表现在诗词创作中,就尤为明显,文人的抒情自我化便应运而生。 正文:萌芽于隋唐之际的词,在唐代民间的沃壤中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盛唐、中唐文人已染指填词,渐成风气;及至晚唐五代,词已经相当成熟,作为韵文中一种独立的新体,在诗坛上争得了一席之地。踏上两宋词坛,放眼望去,数不尽的名家辈出,说不尽的名篇如云;词风多样,出现了空前繁荣的鼎盛局面。 词比起诗来,似乎是一种抒情程度更纯粹、更狭深、更细腻的文体。它所抒写的感情,不妨称之为“情绪”、“心绪”、“心态”或“心曲”更来得适宜。词在抒情的方向性方面,有着某种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它正朝着其“深度”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掘和伸进。在研究词之前,有必要对“词”这样一种颇有些“特异性”的诗体,作一番整体上的宏观考察。从全部唐宋词的历史事实出发,我们发现,“词”虽然从广义上看也属诗的一个支派、一个家族,它们之间存在着血缘之亲;但是二者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就表现在:虽然同为抒情的“载体”,但是诗所负载和容纳的“感情分量”和“生活内容”,比较来说就显得厚重、宽广,而词则显得轻微、狭细——当然,仅仅这样说是不够全面的,还应当补充的是:词在抒情的方向性方面,却有着某种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它正朝着其“深度”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掘和伸进。尽管后来的词中,也出现过“以诗为词”、诗词合流式的作品,但从他的全局、或至少是那些占着很大比重的“正宗”、“本色”型作品来看,该是如此的。 对于这一特点,王国维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人间词话》删稿)表现在抒情的类型方面,它就特长于书写那类深微细腻、“幽约怨悱”的感情,而不大像诗那样,能较为宽广地抒写情志和反映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词比起诗来,似乎是一种抒情程度更纯粹、更狭深、更细腻的文体。它所抒写的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论《飘》中的现实主义 文献综述 引言 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的长篇小说《飘》。该书自1936年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依然盛销不衰。小说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以战争的发展为线索,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斯嘉丽与维希礼和巴特勒之间的纠葛和恩怨。小说整体上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史为中心,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小说里还表现了对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矛盾,既是对当时南北战争中美国人的生活的生动刻画,也表现了当时战争中美国人勇敢和执着的精神。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一、国内对《飘》的相关评论 相对于西方而言,我国在《飘》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存在着接受与研究的严重脱节。即使是近年来这部小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评价,并正式进入文学史(以毛信德的《美国小说史纲》和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为代表),但对《飘》的研究也还是流于表面和简单。仅以中译本的序言水平就可见一斑:1990 年中国刮起了重译《飘》的旋风,一时出现沪本、京本、浙本三个版本的热闹场面,却没有一个本子的序言水平超过几十年前傅东华的译序。 《飘》作为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吸引了许多文学工作者的目光。目前已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飘》进行了分析和欣赏。 张玉霞在《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论》一文中认为,要对《飘》的持久魅力作出合理阐释,在整体的历史、文化的广阔视野关照下,必须回到细致的文本研究中去。张玉霞介绍了两个路径:1、把《飘》置于通俗文学发展进程中考察。从文类所属来看,它是历史小说与浪漫言情故事两个类型的交叉。偏重于形式要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在于——优秀通俗小说的特征是“模式与模式突破”,即在内容和形式层面都具有承继、超越的双重性。而通俗小说的创作及接受两方面都受之影响。可以运用小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结合通俗小说类型研究来深入剖析《飘》的叙事结构特点。2、从创作流派及本土背景考察作为南方文学的《飘》,在解构与重建南方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张淑英在《〈飘〉的流行与寂寞》一文中提到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 在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史》中提到,《飘》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他认为在人物塑造上,《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女主人公斯嘉丽实际上成了表现南方神话的理想人物。从客观上讲,米切尔美化了正在崩溃的南方庄园经济,表现出对农奴主的同情。另一方面,在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对话时,米切尔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人读起《飘》来感到真切动人。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3) 大数据定义 (3) 大数据来源 (3)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4)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5)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8)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9)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综述摘要:人生在世,健康乃是第一财富。对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更是学业、事业、生活等健康发展的根本。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给予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于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具体表现,然后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最后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教育途径。 关键字:大学生意义心理健康解决途径 正文:一、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参考范文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2) 大数据定义 (2) 大数据来源 (2)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3)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4)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 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