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脑新技术展望

电脑新技术展望

电脑新技术展望
电脑新技术展望

年电脑新技术展望

————————————————————————————————作者:————————————————————————————————日期:

2010年新技术展望:多核并行计算上路

云计算、社交网络

对于任何IT产品来说,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其生命力自然是有限的。展望2010年,既有新技术的普及,也有老技术的新发展,对于各种即将到来的技术,从用户端来考虑,是带来了更舒适的应用;而从制造端来考虑,考虑的是其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从相对中立的角度来说,能够赚钱又能够博得用户欢心的技术应用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那么2010年在IT的各个领域里都会出现什么让人期待的新技术以及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不求面面俱到,但是至少能了然于心。

云计算、社交网络

在过去的几年里,“云计算”这样一个概念悄然兴起,首先是在科技公司的数据中心中采用了这一概念,而之后在互联网应用中,云计算也成了重大的研究课题。目前Google、微软、IBM等巨头都已经为云计算展开了专门的研究,为未来的各种网络应用做好准备。

而对于网络应用的发展来说,社交网络的建设其实也显得非常重要,这种由用户提交内容并实现共享的模式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和认可。一个出色的社交网络能够创造出庞大的内容系统来,而网络巨头们如果能够将社交网络进行合理的应用,其结果就是创造巨大的财富。

高速闪存、SSD、海量存储

高速闪存、SSD固态硬盘、海量存储

在传统的做法里,闪存仅作为数码产品的存储来进行应用,虽然其传输速度快,但是成本也较为昂贵,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还是不宜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的。随着闪存的价格越来越便宜,2010年业内需要关注的就是大容量的闪存存储,目前各大厂商已经在研究和开发各种大容量存储的闪存设备。作为下一代的PC存储硬件,SSD固态硬盘2010年的任务依然是普及,而与之对应的自然是价格上的进一步下降,这样的话,更多的笔记本电脑和PC机上将会装配SSD固态硬盘。至于传统的HDD硬盘,由于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单碟750GB的超大容量,2010年最有可能的就是采用四碟装的3TB超大容量硬盘面市。不过从主流来看,1TB和1.5TB硬盘会是2010年DIY市场的一个主流选择,更大的容量由于绝对成本较高,还是难以吸引用户。

多核、并行计算、CUDA

多核、并行计算、CUDA、Tegra

尽管英特尔Larrabee独立显卡计划目前已经是暂时性的失败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多核心并行计算仍然是芯片厂商研究的一个大方向。从目前的高端四核心处理器应用以及英特尔即将发布的CPU+GPU整合型芯片来看,采用多核心的并行计算架构的确是拥有美好前景的,而Nvidia新一代的GT300图形芯片更是采用了全新的并行计算体系,将CUDA架构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极致,甚至在通信终端上,Nvidia也会凭借新一代的Tegra来占领市场。Tegra 的设计理念同样是CPU+GPU,这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将令人憧憬,相信在2010年以上的相关芯片技术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蓝光、3D显示、LED背光

蓝光、3D显示、LED背光

蓝光和高清虽然已经不是新鲜的词了,但是2010年我们所期望的是蓝光的进一步普及。作为唯一的通用高清标准,蓝光目前全面普及的障碍只剩下价格了,2010年蓝光设备的丰富程度以及降价幅度相比今年将会有更大的动作,相信这也是广大高清迷所期待的,不过蓝光普及的过程,势必也是其山寨化的一个过程。在显示技术上,3D显示由于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其发展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目前包括液晶电视机在内的许多显示设备已经逐渐开始支持3D显示技术,而该技术所依赖的成本也逐渐走低,2010年的普及也是大势所趋。LED背光也是2010年全面普及的另外一种显示技术,采用LED背光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绿色节能以及更出色的显示效果。

USB 3.0、SATA 6Gbps

USB 3.0、SATA 6Gbps

在PC硬件上或者数码产品的接口更新上,永恒的主题自然是更快更高速。SATA 3.0是2009年5月由Serial ATA委员会发布的,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有6Gbps(约600MB/s)的传输速度。而USB 3.0则拥有最高625MB/s的理论传输速度,虽然实际应用中还无法达到这样的高速,但是相比上一代的USB 2.0标准也是有了飞跃式的增长。随着硬件厂商和数码厂商的支持,2010年USB 3.0和SATA 6Gbps这两种新的高速接口标准的全面普及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Maemo、Bada、Android

Maemo、Bada、Android

电脑新技术展望

年电脑新技术展望

————————————————————————————————作者:————————————————————————————————日期:

2010年新技术展望:多核并行计算上路 云计算、社交网络 对于任何IT产品来说,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其生命力自然是有限的。展望2010年,既有新技术的普及,也有老技术的新发展,对于各种即将到来的技术,从用户端来考虑,是带来了更舒适的应用;而从制造端来考虑,考虑的是其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从相对中立的角度来说,能够赚钱又能够博得用户欢心的技术应用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那么2010年在IT的各个领域里都会出现什么让人期待的新技术以及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不求面面俱到,但是至少能了然于心。 云计算、社交网络 在过去的几年里,“云计算”这样一个概念悄然兴起,首先是在科技公司的数据中心中采用了这一概念,而之后在互联网应用中,云计算也成了重大的研究课题。目前Google、微软、IBM等巨头都已经为云计算展开了专门的研究,为未来的各种网络应用做好准备。 而对于网络应用的发展来说,社交网络的建设其实也显得非常重要,这种由用户提交内容并实现共享的模式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和认可。一个出色的社交网络能够创造出庞大的内容系统来,而网络巨头们如果能够将社交网络进行合理的应用,其结果就是创造巨大的财富。 高速闪存、SSD、海量存储 高速闪存、SSD固态硬盘、海量存储

在传统的做法里,闪存仅作为数码产品的存储来进行应用,虽然其传输速度快,但是成本也较为昂贵,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还是不宜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的。随着闪存的价格越来越便宜,2010年业内需要关注的就是大容量的闪存存储,目前各大厂商已经在研究和开发各种大容量存储的闪存设备。作为下一代的PC存储硬件,SSD固态硬盘2010年的任务依然是普及,而与之对应的自然是价格上的进一步下降,这样的话,更多的笔记本电脑和PC机上将会装配SSD固态硬盘。至于传统的HDD硬盘,由于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单碟750GB的超大容量,2010年最有可能的就是采用四碟装的3TB超大容量硬盘面市。不过从主流来看,1TB和1.5TB硬盘会是2010年DIY市场的一个主流选择,更大的容量由于绝对成本较高,还是难以吸引用户。 多核、并行计算、CUDA 多核、并行计算、CUDA、Tegra

浅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电子等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在车辆上开始大量应用,汽车的功能和性能日益提高,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争相采用新技术、新理论研制各种高性能、安全、环保车,使得汽车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是对近年来汽车新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的分析,进而达到推广和普及新技术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新技术发展 近年来,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各种概念车和新型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车展上,由车展我们也可窥见今后汽车技术的将会向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 一、汽车安全技术将更加完善 汽车安全技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但任何单一技术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而且仅仅依靠某一项技术已很难使汽车整体安全性能 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汽车安全性,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急迫。驾驶汽车,首先要确保行车安全;另外要不断完善各项单一技术本身,还要搞好各项单一技术之间的协同,这一点更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第一项工作的最终成败。所以今后的汽车安全技术是越来越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的。[1] 1.1车辆动力学控制 车辆动力学控制(Vehicle Dynamics Cotrol)的缩写是VDC,该系统的作用是保持汽车在行驶(包括制动和驱动)时的稳定性。传统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TCS(牵引控制系统)主要是对车轮上的制动力和驱动力进行控制,防

止车轮出现过大的纵向滑移率,以获得最大的附着力,既可产生最大的减(加)速度,又可防止出现侧滑。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虽然也是控制车轮的制动力与驱动力,但它们与ABS/TCS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表现是可实现左右纵向力的差动控制,以直接对汽车提供横摆力矩,抵消汽车的不稳定运动(如在滑路上甩尾时的矫正作用)。该系统通过在汽车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检测到汽车的速度、角速度、转向盘转角以及其它的汽车运动姿态,根据需要主动地对某侧车轮进行制动,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使汽车达到最佳的行驶状态和操纵性能,增加了车轮的附着性和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1.2智能速度控制系统 汽车智能速度控制系统的功用是在某些特殊路段或特殊行驶条件下对车速进行强制限制。汽车智能速度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该控制系统工作时,需首先设定限制速度。例如某区域的限速为80km/h,我们可以将该速度设定为限速值。当车速未达到80km/h时,汽车智能速度控制系统不起作用。当车速接近80km/h时,电子控制单元启动执行器,限制加速踏板的行程,使汽车不能继续加速。当车速低于80km/h时,电子控制单元解除对执行器的控制,驾驶员又可以自由地踏下加速踏板使汽车加速。智能速度控制系统限速值的设定,可以用选择开关设定,也可以通过接受无线信号设定(即接收道路速度无线信号切换或电子地图信号切换) :可以只设定一个值,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有多个挡位供设定。智能速度控制系统为智能化交通奠定了基础。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设置限速无线信号发射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和路面情况及时调整限制车速,让道路更加安全畅通。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众所周知,安全性能是汽车技术永远的焦点。从安全带到ABS和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 都是那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智能的 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地方,现在电脑都能轻松完成。 集成安全系统 从传统上说,汽车安全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动式安全 技术,即防止事故的发生;二是被动式安全技术,即事故发生后的 乘员保护。现在的汽车安全技术趋势是在每个安全领域都要开发出 性能更好、反应更好和分辨力更强的安全系统,使它们在不同的环 境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乘员,迅速作出不同的反应。近年的汽车 安全技术开发是两者并举但更重视前者。 集成安全系统将汽车驾驶分为五个不同的“驾驶状态”:正常 状态、预警状态、躲避碰撞状态,无法躲避碰撞状态和碰撞之后状态。装备这种系统的汽车同时带有先进的雷达装置、汽车行驶中, 电脑可以自动监测周围情况并进行计算。监测包括路面,迎面来的

车辆和行人或其他物体,计算出驾驶员应该作出何种快速反应以及车辆应该多快减速等,然后根据情况发出各种警示信号。这些工作都能在瞬间完成。这种车内还安装有先进的测试系统,例如眼睛跟踪系统,它可以测定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疲劳程度。如果发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汽车就会发出警告以确保安全。 在躲避碰撞状态,集成安全系统会自动运用ABS制动装置,牵引力控制装置和稳定性增强设备等系统,使汽车的各个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帮助驾驶员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 智能安全气囊 自从安全气囊问世以来,这一系统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功不可没。但是,安全气囊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伤亡事故。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前部遭受一定力量的撞击后,安全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车内人员的身体由于惯性作用向前冲撞即将撞上车上设备之前起到铺垫作用,以减轻身体所受到的撞击力。由于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必须完成铺垫功能,因此气囊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弹出。据技术人员计算,

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12814989.html, 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作者:袁彤煜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0期 摘要:随着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汽车市场得到不断发展,汽车的安全性能得到不断的 重视,本文基于汽车安全性能出发,从汽车事故的预防、减少损伤、碰撞后救助三个方面探讨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并基于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汽车安全技术进行合理预测。 关键词:汽车安全新技术;事故预防;减少;损伤;碰撞后救助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我国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机动车的安全运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的开发成了整个社会有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汽车公司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并开发汽车安全技术产品,对于一般的防护设备也逐步应用在汽车上,也为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一、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汽车事故的防御技术应用 汽车事故的防御技术是一种人性化、主动的安全技术,对于可能造成汽车事故的原因如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视觉效果不佳、轮胎气压过低等造成的事故进行防御报警。 由于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长时间驾驶导致驾驶员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对于驾驶中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预警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小型摄像机或红外扫描装置对驾驶员面部表情进行监视,通过面部表情判断驾驶员的注意力,通过警报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员,达到预防疲劳驾驶引起车祸的目的。 同时,车辆要保持安全距离才会避免因来不及刹车导致的车祸,距离警示安全系统是驾驶员设定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汽车行驶时当两车距离小于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探测到两车之间的距离并发出警示声,当驾驶员在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刹车。 驾驶员在大雾、下雨的等不好的天气下行驶时视觉效果受到影响,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针对这种情况而开发的视觉增强系统已经得到有效的应用,如日本三菱汽车公司采用的斥水玻璃使水珠快速结成大水滴,或采用防水防护薄膜阻止水膜形成,甚至可以利用超声波技术使吸附在挡风玻璃上的水膜雾化消失,增强不良天气下的视觉效果。 轮胎气压过低导致轮胎磨损进而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为了减少轮胎气压过低对安全行驶的影响,在车辆上应安装轮胎气压过低的警报系统,当轮胎气压低于一定值时发出警报,驾驶员可以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同时汽车轮胎安全技术也可在轮胎内部填充可自

无人驾驶汽车地传感器系统设计及技术展望

一、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平台,近些年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陆地轮式机器人,既与普通机器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它作为汽车需保证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对其行驶方向和速度的控制更加严格;另外,它的体积较大,特别是在复杂拥挤的交通环境下,要想能够顺利行驶,对周围障碍物的动态信息获取就有着很高的要求。无人驾驶的研究目标是完全或部分取代驾驶员,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平台,同时也是如今前沿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生活和工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行为的压力;在军事领域内,无人驾驶技术可以代替军人执行侦查、排雷、以及战场上危险环境中的任务;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外星球等极端环境下的勘探活动。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又称智能车辆,即利用将无人驾驶的技术应用于车辆的控制中。 国外的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大多通过分析激光传感器数据进行动态障碍物的检测。代表有斯坦福大学的智能车“Junior”,利用激光传感器对跟踪目标的运动几何特征建模,然后用贝叶斯滤波器分别更新每个目标的状态;卡耐基?梅隆大学的“BOSS”智能车从激光传感器数据中提取障碍物特征,通过关联不同时刻的激光传感器数据对动态障碍物进行检测跟踪。牛津大学研制的无人车辆“WildCat”,不使用GPS,使用激光雷达和相机监控路面状况。我国相关技术开展较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自主车“开路雄狮”,采用三维激光雷达Velodyne作为主要传感器,将Velodyne获取的相邻两激光数据作差,并在获得的差分图像上进行聚类操作,对聚类结果建立方盒模型。 无人驾驶车辆是一项融合了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车辆工程等多学科的技术,涉及到电子电路,计算机视觉,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多学科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人——车——路”闭环控制方式,将无法用规则严格约束的驾驶员从该闭环系统中请出去,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革命性产物。 二、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系统整体设计 无人驾驶汽车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支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传感器定位。核心技术是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各个模块。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模块,包含精确GPS定位及导航、动态传感避障系统、机械视觉三个大部分,其他的如只能行为规划等不属于传感器范畴,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 1.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汽车安全技术通常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基于先进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前,汽车安全性的研发重点在安全带、安全座椅等被动安全设备上。后来人们意识到事故前对车辆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必要时进行干涉或预警更具有现实意义,开始从提高车辆制动性能的角度来提高其主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基于先进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技术。8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也迎来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也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底盘控制系统 在现有的主动安全技术中,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是底盘系统控制技术。因此,底盘控制系统也成为了许多主动安全技术的基础。 表1、表2总结了底盘控制和其相关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

3.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及防撞系统 ACC系统并不直接参与制动,而是通过和ABS等制动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完成汽车的自动减速防撞。在此基础上就发展出了汽车的防撞系统。 汽车防撞系统的研制一般是作为其他主动安全技术发展的基础,根据智能汽车和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技术发展的基础,这一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防撞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够人性化,大多只考虑了安全性要求,没有考虑燃油经济性和乘员舒适性。现有的防撞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够人性化,大多只考虑了安全性要求,没有考虑燃油经济性和乘员舒适性表3中展示了基于ACC技术的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

4.未来发展展望 从上述各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未来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集成化与智能化。 集成化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是发展主流。从底盘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点。未来各主要系统之间的集成将为汽车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带来极大的提升 随着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车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智能车的安全系统必然也是智能的,而且主动安全系统在智能车上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决定了智能车的成败与否。

汽车前沿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

本文由棋子逃至1987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世界汽车前沿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 21 世纪的头 10 年将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迅猛的 10 年,估计有 42 个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 50 种制造工艺(技术)和 20 余种(组)材料将获得重大或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关注:股市机会流向五大热点板块! ) 促使汽车工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外,就是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个性化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社会对环保也更加关注,现有的原材料资源日益匮乏和与此有关的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对这种变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四大领域技术及市场展望 1.1 新型动力及代用燃料汽车在新世纪头 10 年末期上市的汽车,由于装用了新型动力系统和废气净化装置,其噪声值要比现今的车约低 30%,汽车百公里油耗平均下降 15%,废气排放也将大幅度减少。 2010 至年,目前许多人看好的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各种代用燃料汽车(例如燃气汽车)等的市场份额将达 10%左右,即每年的销售规模为 500 万—600 万辆。(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1.2 电子技术成为汽车核心技术现在,电子装备及其软件价值平均已占世界汽车生产成本的 22%(约为 2250 欧元/辆),至 2010 年,该比例将上升 55535%(约为 3870 欧元/辆)。届时,世界汽车电子市场的年销售额规模将达到 2600 亿欧元,与现在相比增长 115%。由于汽车电子化的推动,2010 年前后,几乎所有的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都将实现智能化。到 2010 年,世界汽车软件的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 1000 多亿欧元。不同的总线系统,操作控制系统通过软件不仅能相互联成一体,而且可实现智能化。 1.3 汽车制造领域的新进展今后,在汽车车身制造领域长期广为流行的模块式技术将淘汰。新的轻量化材料(诸如高强度钢,金属泡沫材料,镁,铝和陶瓷材料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至 2010 年,世界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平均将减少 17%(即质量减小 250kg)。 1.4 汽车制造装备市场的结构变化至 2010 年,汽车工业对机器设备和模具(工具,工装等)的需求量将比现在增长10%左右。据预测,至 2010 年,汽车制造业对压铸设备的需求量将增长 10%;对纤维复合材料压制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15%;对工作压力较低的挤(或冲)压机的需求量减少 5%;对工作压力较高的挤(或冲)压机的需求量增长 6%;对液压成型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5%;对压制模具(工具)的 1 需求量增长 26%;在机械及切割领域,对多工位自动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下降 5%,对磨削机床的需求量下降 15%,对齿轮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下降 10%,对珩磨机的需求量下降 20%,而对加工中心的需求量增长 2%,对硬车削和硬铣削车床的需求量增长 18%,对激光束切削机床的需求量增长 30%,对激光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34%;在部件联接/装配领域,对点焊设备的需求量将下降 20%,对机器人自动化装置的需求量增长 5%,对粘贴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28%,对激光焊接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36%;在表面处理领域,对检测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5%,对油漆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8%。从以上汽车制造领域对不同设备的需求发展趋势中,亦可看出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若干发展趋势。未来生物工程技术在汽车油漆领域也将得到应用,并引起一些革命性变化。 2 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状况 2.1 新共轨直喷柴油系统目前博世开发的第 3 代共轨直喷柴油系统已经上市。这种共轨直喷柴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达到180MPa,而且由于采用了新型喷油器,该系统可以进行多点喷射。在该技术的应用方面,德尔福在 2002 年初已经将其生产的喷射压力为 140MPa 的共轨直喷柴油系统装在福特Fcous 轿车上。西门子开始为标致 307 型轿车供应类似的系统。 2004 从年起,MagneitMarelli 将为菲亚特和欧宝公司供应其带多点喷射功能的共轨系统。不过,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是博世“整体式喷油器”系统,该装置已经被大众集团广泛采用。这种整体式喷油器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达 205MPa。 2.2 5 缸发动机 5 缸发动机的采用已经有多年历史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参考文本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汽车的安全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关注的重 点之一,在防撞保险杠、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等目前流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外,还有没有其他高招呢? 一、汽车“黑匣子” “黑匣子”的真名叫“机动车行驶记录仪”,是率先 在欧洲大陆发现并广泛使用的一套交通安全管理仪器。它 不仅可以记录机动车运行全过程的全部数据(包括速度变 化、行驶里程),还可以通过配套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 现对驾驶员乃至整个车队的管理和监督。 疏忽大意、超速行驶、违章抢道、疲劳驾驶等人为因 素,是交通肇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汽车安装上“黑匣 子”,可以对驾驶者的心理、行为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逐

渐规范驾驶行为。 以机动车综合记录仪为例,一张容量为4兆的IC卡,可以记录一辆车大约一个月的行驶数据。在早晨开车之前,驾驶员只需将IC卡插入显示器,他一天的驾驶行为就处于监控之下:开、停车时间、行驶全过程的速度、司机的操作状态(包括对刹车、喇叭、气压、雾灯、开关门以及左右转向灯的操作),这些数据都将一一记录在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读卡器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 使用行车记录仪,可以给管理者、乘客、驾驶员带来“多赢”局面。对管理者而言,通过它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可以杜绝开飞车、跑私车、偷燃油等不良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降低车辆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对于乘客而言,驾驶员用了心,他们也就坐得安心。如果驾驶员有违章驾驶行为,“黑匣子”也是他们投诉的依据。驾驶员受“黑匣子”监控后不仅将规范行车,

汽车安全性新技术论文

汽车安全技术 尤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湖北十堰 442002) 摘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从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改善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关键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 Security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Youmin (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Hubei, Shiyan 442002) Abstract: The safety of car driv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initiative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passivity security technology to express how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driving. Key words: automobile、initiative security technology、passivity security technology 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绝对数量的急剧增长,车祸也不断增加。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毋庸置疑,先进的汽车安全设施是行车安全不可缺少的保障。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入手,努力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用汽车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维修调查,使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1、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由ABS电脑、液压装置、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液压管路及电器配线等组成。 ABS统对于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制动性能及制动安全尤为重要,特是紧急制动,能够充分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性能并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制动效能,同时增加了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可控性。从而减少了汽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如果在行驶中用力踩踏制动踏板,车轮会急速降低转速,最后车轮停止转动,但车身由于惯性依然保持向前滑动。这种现象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发生较大的“滑移”,出现这种状况时,汽车轮胎对路面的侧滑摩差力几乎消失,于是会出现下述现象:(1)转向稳定性下降:方向盘操纵不灵,车辆尾部上翘,严重时车辆打转或出现折叠现象;

汽车行驶安全的新技术

汽车行驶安全的新技术 我国经过近20 年的改革开放, 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出现了许多在技术上可行的解决汽车行驶安全问题的方案。例如, 车速调节器、自动速度控制、车间距控制、超速的电子监控等技术日臻成熟, 但包括它们在内的先进技术的推广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是否认可或接受。特别是先进技术的合理性、可接受性和具体应用, 在工业发达国家常常需要持续多年的辩论。因此, 汽车先进技术实际投放于市场就相对滞后。据国外研究推测, 交通车辆的车外控制技术的发展, 今后将超过车内控制技术的发展。将来, 推广新技术的进程主要依赖于社会大众的接受能力和国家政策两大因素。 1主动安全技术 1. 1研究范围 主动交通安全技术的主要研究范围是人、车辆和环境(含道路) 3 个方面的主动安全技术问题。 1) 人的主动安全性主要包括: 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以及交通安全的解释; 交通医学(感知交通环境信息) ; 交通的法律安全(血液酒精浓度检验、吸毒检验及法律裁决) 。 2) 车辆的主动安全主要内容为: 行驶安全(避免因驾驶不当或驾驶行为不当, 例如, 违反交通法规而引起交通事故等) ;工作环境安全(降低汽车驾驶员空间的噪声、振动强度, 改善通风和空调性能, 从而减少造

成驾驶员工作疲劳的倾向性) ; 操作安全(依据人类工程学的原理,正确布置驾驶员的操作元件, 防止潜在的误操作可能性) ; 感觉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视野范围, 合理设计刮雨器的工作范围, 选择油漆色彩符合视觉舒适原理)。 3) 环境安全主要内容为: 交通流控制(速度监测, 合理的绿信比, 道路标志, 增加交叉(或丁字路口) 等的信号灯装备率等) ; 道路管理与建设(避免将直线路段设计得过长, 雾、雨、风、冰雪、动物经常出没等区域环境的改善或预报, 事故高发区环境的改善) ; 使交通法规适应相应的交通运输的发展(例如单义无矛盾的交通管理, 先行权规则等)。 1. 2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当今许多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汽车运行过程的各种控制, 包括行车路线自动引导系统和交通控制系统(例如, 智能运输系统) 都可直接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据专家预测, 汽车在市区和居民区行驶速度的车外自动控制将是未来最有效的安全对策, 但这种新技术的实际投放市场, 尚需要等待时机。 (2)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检测是解决酒后驾车的有力对策, 未来将出现一种全新的远距检测方法, 而不必由交通警察拦车进行随机抽检。即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 和车辆定位系统, 预计将发明一种不影响交通, 但对每一个行车驾驶员进行自动酒精检测的方法。 (3)据统计, 因驾驶员疲劳发生的汽车单独事故约占(5~10)%。驾驶员眼球和眼皮动作的疲劳自动监测, 可及时检测汽车驾驶员是否疲劳,

汽车前沿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

汽车前沿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txt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了。一层秋雨一阵凉,一瓣落花一脉香,一样流年自难忘,一把闲愁无处藏。幸福生活九字经:有希望,有事干,有人爱。女人和女人做朋友,要之以绿叶的姿态,同时也要暗藏红花的心机。本文由棋子逃至1987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世界汽车前沿技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 21 世纪的头 10 年将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迅猛的 10 年,估计有 42 个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 50 种制造工艺(技术)和 20 余种(组)材料将获得重大或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关注:股市机会流向五大热点板块! ) 促使汽车工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外,就是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个性化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社会对环保也更加关注,现有的原材料资源日益匮乏和与此有关的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对这种变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四大领域技术及市场展望 1.1 新型动力及代用燃料汽车在新世纪头 10 年末期上市的汽车,由于装用了新型动力系统和废气净化装置,其噪声值要比现今的车约低 30%,汽车百公里油耗平均下降 15%,废气排放也将大幅度减少。 2010 至年,目前许多人看好的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各种代用燃料汽车(例如燃气汽车)等的市场份额将达 10%左右,即每年的销售规模为 500 万—600 万辆。(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1.2 电子技术成为汽车核心技术现在,电子装备及其软件价值平均已占世界汽车生产成本的 22%(约为 2250 欧元/辆),至 2010 年,该比例将上升 55535%(约为 3870 欧元/辆)。届时,世界汽车电子市场的年销售额规模将达到 2600 亿欧元,与现在相比增长 115%。由于汽车电子化的推动,2010 年前后,几乎所有的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都将实现智能化。到 2010 年,世界汽车软件的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 1000 多亿欧元。不同的总线系统,操作控制系统通过软件不仅能相互联成一体,而且可实现智能化。 1.3 汽车制造领域的新进展今后,在汽车车身制造领域长期广为流行的模块式技术将淘汰。新的轻量化材料(诸如高强度钢,金属泡沫材料,镁,铝和陶瓷材料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至 2010 年,世界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平均将减少 17%(即质量减小 250kg)。 1.4 汽车制造装备市场的结构变化至 2010 年,汽车工业对机器设备和模具(工具,工装等)的需求量将比现在增长10%左右。据预测,至 2010 年,汽车制造业对压铸设备的需求量将增长 10%;对纤维复合材料压制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15%;对工作压力较低的挤(或冲)压机的需求量减少 5%;对工作压力较高的挤(或冲)压机的需求量增长 6%;对液压成型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5%;对压制模具(工具)的 1 需求量增长 26%;在机械及切割领域,对多工位自动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下降 5%,对磨削机床的需求量下降 15%,对齿轮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下降 10%,对珩磨机的需求量下降 20%,而对加工中心的需求量增长 2%,对硬车削和硬铣削车床的需求量增长 18%,对激光束切削机床的需求量增长 30%,对激光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34%;在部件联接/装配领域,对点焊设备的需求量将下降 20%,对机器人自动化装置的需求量增长 5%,对粘贴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28%,对激光焊接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36%;在表面处理领域,对检测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5%,对油漆设备的需求量增长 8%。从以上汽车制造领域对不同设备的需求发展趋势中,亦可看出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若干发展趋势。未来生物工程技术在汽车油漆领域也将得到应用,并引起一些革命性变化。 2 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状况 2.1 新共轨直喷柴油系统目前博世开发的第 3 代共轨直喷柴油系统已经上市。这种共轨直喷柴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达到180MPa,而且由于采用了新型喷油器,该系统可以进行多点喷射。在该技术的应用方面,德尔福在 2002 年初已经将其生产的喷射压力为 140MPa 的共轨直喷柴油系统装在福特Fcous 轿车上。西门子开始为标致 307 型轿车供应类似的系统。 2004 从年起,

汽车安全性新技术论文

尤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2 )摘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从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改善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关键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 Security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Youmin (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Hubei, Shiyan 442002) Abstract: The safety of car driv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 ' s lifeThainsdpapproepremrtayi.nly talks about initiative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passivity security technology to express how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driving. Key words: automobile 、initiative security technology 、passivity security technology 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绝对数量的急剧增长, 车祸也不断增加。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毋庸置疑,先进的汽车安全设施是行车安全不可缺少的保障。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入手, 努力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 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用汽车的定期检查, 以便及时维修调查使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1、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ABS)由ABS电脑、液压装置、车轮转速传感 器、制动液压管路及电器配线等组成。 ABS统对于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制动性能及制动安全尤为重要,特是紧急制动,能够充分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性能并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制动效能,同时增加了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可控性。从而减少了汽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如果在行驶中用力踩踏制动踏板,车轮会急速降低转速,最后车轮停止转动,但车身由 于惯性依然保持向前滑动。这种现象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发生较大的“滑移”,出现这种状况时,汽车轮胎对路面的侧滑摩差力几乎消失,于是会出现下述现象: (1)转向稳定性下降:方向盘操纵不灵,车辆尾部上翘,严重时车辆打转或出现折叠现象; (2)操纵性下降:操纵方向盘而达不到转向要求; (3)制动距离延长:超过一般的制动距离。

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系统设计及技术展望

一、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平台,近些年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陆地轮式机器人,既与普通机器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它作为汽车需保证乘员乘坐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这就要求对其行驶方向与速度的控制更加严格;另外,它的体积较大,特别就是在复杂拥挤的交通环境下,要想能够顺利行驶,对周围障碍物的动态信息获取就有着很高的要求。无人驾驶的研究目标就是完全或部分取代驾驶员,就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平台,同时也就是如今前沿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生活与工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行为的压力;在军事领域内,无人驾驶技术可以代替军人执行侦查、排雷、以及战场上危险环境中的任务;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外星球等极端环境下的勘探活动。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又称智能车辆,即利用将无人驾驶的技术应用于车辆的控制中。 国外的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大多通过分析激光传感器数据进行动态障碍物的检测。代表有斯坦福大学的智能车“Junior”,利用激光传感器对跟踪目标的运动几何特征建模,然后用贝叶斯滤波器分别更新每个目标的状态;卡耐基?梅隆大学的“BOSS”智能车从激光传感器数据中提取障碍物特征,通过关联不同时刻的激光传感器数据对动态障碍物进行检测跟踪。牛津大学研制的无人车辆“WildCat”,不使用GPS,使用激光雷达与相机监控路面状况。我国相关技术开展较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自主车“开路雄狮”,采用三维激光雷达Velodyne作为主要传感器,将Velodyne获取的相邻两激光数据作差,并在获得的差分图像上进行聚类操作,对聚类结果建立方盒模型。 无人驾驶车辆就是一项融合了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车辆工程等多学科的技术,涉及到电子电路,计算机视觉,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多学科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人——车——路”闭环控制方式,将无法用规则严格约束的驾驶员从该闭环系统中请出去,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就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革命性产物。 二、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系统整体设计 无人驾驶汽车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支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就是大量的传感器定位。核心技术就是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各个模块。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模块,包含精确GPS定位及导航、动态传感避障系统、机械视觉三个大部分,其她的如只能行为规划等不属于传感器范畴,属

三维动画制作新技术及其展望

摘要:随着三维技术的不断推进,本文主要对这个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动画制作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多的关注这个技术的发展道路和使用范围。 关键词:三维;动画技术;创新;现状;解决的措施 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设计师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根据所要展现的事物的形状和模型,构建相关的场景,并且依据有关规定设计模型的运动过程、虚构摄影机的运动和相关动画参数,最后还要给模型配备相应的材质、再融合灯光因素。等这一切都完成之后,就能够保证计算机自动运算,使得所形成的画面为三维动画。 一、三维动画的发展概述 维动画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迪斯尼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三维动画影片市场,市场中的三维动画主要是由他们公司进行研究制作的。在2001年到2003年的时候,是第二个部分,这个过程是三维动画快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动画主要由迪斯尼和梦工厂两个公司所占据。等到2004年的时候,三维动画影片发展到第三个部分,也就是迅猛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三维动画影片已经由很多不同的公司进行竞争,这个过程中的代表电影有《极地快车》、《冰河世纪》、《怪物史瑞克3》。 二、三维动画特点及制作要点分析 因为三维动画包含了影视特效的结果、前期拍摄、影视三维动画、特效后期融合、影视剧特效动画等,所以随着计算机在影视范围的不断拓展和制作软件的不断加强,三维数字影响技术在进行拍摄的时候也得到了突破,而且在视觉效果方面也解决了正常影片在拍摄中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节约了拍摄时所耗损的费用,而且剧组因为预算费用、外景天气、季节转化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制作影视特效动画的计算机设备大多都是三维数字工作站。 现在三维动画的使用比较普遍,主要包含了建筑、规划、动画构建、产品展示、片头动画、广告动画、影视动画、角色动画、虚构世界等范围。但是它的制作过程基本相近,只是在实际制作的时候所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依据实际的制作过程,现在以完整的影视类三维动画制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前期制作、动画片段制作和后期融合三个部分。前期制作主要是指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制作的时候,对动画片进行合理的构建与规划,其中有:文学剧本构建、分镜头剧本构建、造型构建、场景构建。动画片段制作主要是依据前期的设计,在计算机中利用有关的软件构建出动画片段,构建过程包含了建立模型、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把控、渲染等内容,这就是三维动画的制作特征。但是后期融合主要是把前面的动画部分、声音材料,根据分镜头剧本进行安排,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编辑,从而形成动画影视文件。而且三维动画主要的制作特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制作过程:绘制剧本―角色和场景构建―构建分镜头脚本―前期配音―构建故事板―构建模型―构建贴图―安排材质灯光―构建动画―构建特效―进行材质灯光调整―分层渲染传播―后期融合―融入音乐―最后传出。 (二)在制作速度方面,因为三维动画需要构建模型、绘制贴图和构建材质灯光,需要准备的工作比较多,但是动画生成和镜头输出主要是根据计算机人工构建的参数进行自动化的设定。所以,制作动画的速度比较快,构建动画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一部高水平的三维动画电影制作的时间为两年。 (三)动画制作是因为计算机自动化形成的动画,因此制造透视变化情况、光影转化、群组动画、爆炸的情况、云雾、毛发等动画效果具备一定的优势。假如使用手工绘制的方式进行构建,不容易制作出比较清晰流畅的动画效果。 (四)场景和角色是因为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三维动画能够自动化的展现出透视转化的效果,所以场景和角色的色彩方面都比较丰富。 (五)三维动画能够表现出所有能够想象出的质感,所有的效果都可以利用材质球进行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正式 版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汽车的安全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关注的重点之一,在防撞保险杠、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目前流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外,还有没有其他高招呢? 一、汽车“黑匣子” “黑匣子”的真名叫“机动车行驶记录仪”,是率先在欧洲大陆发现并广泛使用的一套交通安全管理仪器。它不仅可以记录机动车运行全过程的全部数据(包括速度变化、行驶里程),还可以通过配套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对驾驶员乃至整个

车队的管理和监督。 疏忽大意、超速行驶、违章抢道、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是交通肇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汽车安装上“黑匣子”,可以对驾驶者的心理、行为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逐渐规范驾驶行为。 以机动车综合记录仪为例,一张容量为4兆的IC卡,可以记录一辆车大约一个月的行驶数据。在早晨开车之前,驾驶员只需将IC卡插入显示器,他一天的驾驶行为就处于监控之下:开、停车时间、行驶全过程的速度、司机的操作状态(包括对刹车、喇叭、气压、雾灯、开关门以及左右转向灯的操作),这些数据都将一一记录在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读卡器将这些数

汽车新技术论文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论文 汽车被动安全新技术 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二○一二年六月 摘要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一旦事故发生时,保护车辆内部乘员及外部人员,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技术。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碰撞安全技术、碰撞后伤害减轻与防护技术等,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在交通安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仍然不可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此时,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将是避免乘员伤亡的唯一保障。因此,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开发研究仍将是汽车安全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也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现代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一.主动安全配置 主动安全配置主要是指发生撞击之前所做动的辅助装置,这些装置在车辆接近失控时便会开始启动,以各种方式介入驾驶的动作,希望能利用机械及电子装置,保持车辆的操控状态,全力让驾驶人能够恢复对于车辆的控制,避免车祸意外的发生。 防碰撞控制系统、ABS、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DSC(动态稳定控制)、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驾驶上的辅助装置等属于主动安全配置。 被动安全系统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小损伤的安全系统,包括对乘客和行人的保护。 被动安全装置是指在意外发生不可避免,车辆已经失控的状况之下,对于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希望通过固定装置,让车内的乘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结构上的引导与溃缩,尽量吸收撞击的力量,最大限度确保车内乘员的安全。 主动头部保护系统、安全带、气囊、笼型车体结构等属于被动安全配置与设计。 二.欧洲新车安全评价体系NCAP 包括两个方面,正面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 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碰撞测试成绩则由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 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 近年来,增加了车辆对被撞行人的安全保护程度的测试,并将结果划分 为4个等级级:★★★★分数为28-36分,★★★分数为19-27分,★★分数 为10-18分,★分数为1-9分。 三.主动安全装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