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美国独立战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美国独立战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美国独立战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美国独立战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美国独立战争

识记知识点:

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进程:

1775年4月列克星敦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1781年:英国统帅在约克镇投降

1783年,双方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理解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统治者的殖民阻碍了北美大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一个独立的美利坚民族屹立在北美大陆,为独立的民族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并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使美国以后政局长期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合众国宪法》、联邦制度的确立: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权力间相互制约权力,达到平衡,从而限制总统权力的无限扩大,保证美国式民主的实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最* 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失败原因 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美国独立战争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九年级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 山东省高密市瑞发学校魏正福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一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二是美国诞生的过程。 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在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者涌入了中、南美洲,西班牙、英国、荷兰和法国也在北美进行拓殖。从17世纪初开始到18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而《美国的诞生》这一课主要阐述的就是这13个殖民地的反英独立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英国政府要限制北美殖民地发展,压榨其人民,所以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美国诞生的过程内容复杂、头绪繁多、不易记忆。为帮助学生分析教材,掌握民族解放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特殊性,抓住线索记住美国诞生的主要事件和年代,可以作一个简要归纳: 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建军──大陆军,华盛顿(1775年) 宣布独立──《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 独立──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1年) 成立政府──《1787年宪法》制定,联邦政府成立(1787年) 2.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从欧洲到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另外有爱尔兰人、德意志人、法国人、荷兰人、瑞典人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各殖民地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主要由来自欧洲移民组成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教材提到了南部种植园盛行。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它所生产的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供应欧洲市场,因而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园主既是地主、奴隶主、又是农业资本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美国独立战争1

美国独立战争 The Am 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1775–1783), also som etim es known as the Am 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began as a war between the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thirteen united form er British colonies in North Am erica, and concluded in a global war between several European great powers. The war was the culm ination of the politi cal Am erican Revolution, whereby the colonists rejected the right of the Parliam ent of Great Britain to govern them without representation, claim ing that this violated the Rights of Englishm en. In 1775, revolutionaries gained control of each of the thirteen colonial governm ents, set up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and form ed a Continental Arm y. Petitions to the king to intervene with the parliam ent for them resulted in Congress being declared traitors and the states in rebellion the following year. The Am ericans responded by form ally declaring in 1776 their independence as a new natio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 erica, claim ing sovereignty and rejecting any allegiance to the British m onarchy. Although France had been providing supplies, am m unition and weapons to the rebels beginning in 1776, the Continentals' capture of a British arm y in 1777 led France to form ally enter the war on the sid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early 1778, which evened the m ilitary strength with Britain. Spain and the Dutch Republic –French allies –also went to war with Britain over the nex t two years. Throughout the war, the British were able to use their naval superiority to capture and occupy coastal cities, but control of the countryside (where 90% of the population lived) largely eluded them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sm all size of their land arm y. French involvem ent proved decisive, with a French naval vi ctory in the Chesapeake leading at Yorktown in 1781 to the surrender of a second British arm y. In 1783, the Treaty of Paris ended the war and recognize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Uni ted States over the territory bounded by what is now Canada to the north, Florida to the south, and the Mississippi River to the west.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优势: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经济方面: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

美国的独立战争教案

美国的独立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 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历史情境设置的办法对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原因进行探讨。将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分别代表美英双方。站在本方立场上总结得失。为活跃气氛可以选出两方的统帅整理本方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二、地位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强大。它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内有如此迅速的发展。要找到答案,就需要从美国的起点入手。而独立战争正是美国的起点极大地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看,美国独立战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而是受到外来势力英国的压制。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区别于英国和法国的重要特点。了解它就可以理解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具有双重性质。对于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亦有很大帮助。 难点分析: 种植园经济的性质。种植园虽然是用黑人奴隶劳动但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面向市场,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不明确这一条就无法理解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为什么在这一时期的反英斗争中能够达成一致。当然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巨大差异又为日后的美国内战打下伏笔。 三、重点: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

2019-2020年《美国的独立战争》教学设计汇编

《美国的独立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思想认识: 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能力培养: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强大。它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内有如此迅速的发展。要找到答案,就需要从美国的起点入手。而独立战争正是美国的起点极大地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看,美国独立战争是早

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而是受到外来势力英国的压制。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区别于英国和法国的重要特点。了解它就可以理解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具有双重性质。对于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亦有很大帮助。 难点分析: 种植园经济的性质。种植园虽然是用黑人奴隶劳动但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面向市场,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不明确这一条就无法理解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为什么在这一时期的反英斗争中能够达成一致。当然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巨大差异又为日后的美国内战打下伏笔。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在敌强我弱,战争形势极端险恶的情况下,美国能够反败为胜绝对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明确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不可以简单化。 重点突破方案: 教师在授课中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他们自己阅读教材并提炼知识点的能力。然后提出问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专题主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2)美国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过程: (1)1943年,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反映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2)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3)★建立的标志: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时间、地点、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 2、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了解即可) 3、宗旨:削减、消除、取消、促进。(由八个字再扩大) 4、★“作用: 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四、★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影响?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影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背景: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二、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欧盟的成立。 1、原因:(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3)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5)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地域相连,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经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民族: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高压政策 思想:启蒙思想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 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 -------,波士顿清查事件 3、革命任务,一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二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 家 4、过程:开始标志---------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建军------1775年第2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的华盛顿任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扭转战局 胜利------1781年约克等战役英军投降美军胜利 结束-------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5、影响,①对美国接受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 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②对世界,对欧洲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6、性质:双重性-----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所以美 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此外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7、《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主要内容:宣布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包括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 解除对鹰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正式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积极作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确立民主建国的原则 宣言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成为当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1个人权宣言 第1个以国家名义表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8、1787年宪法 (1)背景:松散的联邦制之下,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 (2)主要内容:分权制衡原则下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有选举产生 (3)不足之处: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4)地位:是世界上第1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9、启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是国家振兴的政治前提 【易混警示】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区别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具有双重性,革命任务既要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又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温馨提示】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部朝着两 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

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6课 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

第16课美国独立战争 【知识管理】 知识点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宣言》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进行殖民。到独立战争爆发前,英国在北美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18世纪中叶,这13个殖民地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英语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人民的民主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 独立战争:18世纪60年代,英国加紧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这同殖民地人民的自治诉求之间产生矛盾。为反对英国在北美的荼叶税法,1773年12月16日夜,波士顿居民登上茶船,将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独立宣言》是北美人民独立战争的纲领,成为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英勇战斗的一面旗帜。 知识点2华盛顿与独立战争的胜利 华盛顿: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北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终于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他去世后,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合众国之父”。 独立战争:①过程:1777年,美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这次战斗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从此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际形势也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化。1781年10月19日,英军在约克镇的战斗中遭到失败,美国独立战争基本结束。1783年,英美两国在巴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②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树立了榜样。 知识点31787年《合众国宪法》 制定: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草案;1789年,美国第一届联邦议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生效。 内容:宪法规定,美国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华盛顿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意义:使美国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国家,它对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但这部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斗争与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宪法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妇女和黑人也被排除在宪法权利保障之外。广大劳动人民实际上处于无权地位。 【基础过关】 知识点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宣言》 1.美国的诞生源自18世纪的一场重大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D) A.13个殖民地的形成 B.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C.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D.殖民统治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2018年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245周年。历史上波士顿倾茶事件是(B)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 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美国诞生的标志 D.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 3.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2)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②政治上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准备;③制度各国变法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准备;④理论上法家思想提倡中央集权,为统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晚晴宽松肥大】改良旗袍【民国合身适体,短袍窄袖】 2、中山装流行的原因: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反映民主共和思想 B.适应了中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需要 C.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优点(中西合璧),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变化特点: A、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B、从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过渡 4、原因: A、外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B、内因: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 二、现代——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1、50年代——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主的苏式服装 【原因:中苏关系友好,苏联援助中国建设(服饰受政治因素影响)】 2、60中期-70年代末:军装、“干部装”,蓝绿黑白成为服装主要颜色 【原因:A.“文革”中极“左”思想、个人崇拜的影响;B.经济不发达,物资较匮乏(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3、改革开放后:保暖时尚、个性 【原因:A. 改革开放推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资丰;B. 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受港台、欧美文化影响】 三、社会习俗改变 1、近代婚姻风俗变化:A、传统婚姻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形式繁琐B、清末民 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删繁就简、效仿西式婚礼C、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时尚) 2、丧礼的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丧 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但是农村中更多的仍是实行传统丧礼,行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四、餐饮的改变 1、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 2、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厅最初由外国人经营,顾客以在华外国人和归国华侨为主。之后西餐逐渐在华人中流行,各通商口岸出现华人经营的西餐馆,但中西餐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3、西餐影响国人的传统食俗。西餐中的食材进入百姓饭桌。西式糕点与饮料受国人欢迎,一批专业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了国人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住宅的变迁 1、鸦片战争前:普通民居都以四合院为主。 2、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涌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命名为“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中国民居开始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在天津、上海、厦门等沿海城市,出现了既保留原住宅特色,又体现西式建筑风貌的

美国独立战争有怎样的特点

美国独立战争有怎样的特点 国独立战争持续了八年,领导人是北方资产者和南方的种植园主,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乔治;华盛顿,华盛顿也由此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美国独立战争有怎样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第一个特点是这场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斗争。它的革命的领导者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中的资产阶级以及南方的种植园的奴隶主。 第二个特点是这场战争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并在最后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运动。殖民地人民在不断的交流中,有了共同的交流语言,产生了民族民主意识。 第三个特点是革命并没有太大的反复性,清楚了封建残余,有利于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美国独立战争中是相对来说比较彻底的,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特点是这场战争中有多方的外援援助。主要是因为法国与荷兰有殖民地的牵涉,且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第五个特点是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由于北美殖民地人民都有了发展,且各殖民地人名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与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美国独立战争的特点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对于它的性质也具有双重性的特点,这场战争所具有的特点是在当时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武器美国独立战争武器主要使用燧发枪、滑膛枪、来复枪、刺刀、马刀、加农炮和榴弹炮。燧发枪是16世纪中叶法国人马汉发明的,它是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燧发枪去掉了转轮火枪上的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处夹了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改造之后的燧发枪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弹速度和子弹的精确度,而且方便实用,成本低,便于大量生产。燧发枪在历史上存在很久,有200年。滑膛枪,是枪管内无膛线的一种枪支。滑膛枪的鼻祖是中国13世纪时的发射子窠的突火枪。现在常见的滑膛枪就是所谓的散弹枪,包括猎枪,运动员用的运动枪和警察用的防爆枪。军队上的军用散弹枪和信号枪也是滑膛枪的一种。 另外,还有来复枪和加农炮,来复枪又称“来福枪”,只要具有枪膛的枪都可以成为来复枪。加农炮则起源于14世纪,由德国人发明的。该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常用于攻坚战中。英法战争时,因为加农炮威力大,运用大,法军建立了常备炮兵部队和攻城炮兵队。美国独立战争武器还有好多,这些武器因为当时科技水平低,威力比较小。 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年,而南北战争则发生在1960年,所以,两次战争从发生时间上来看,就有本质的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国人为了脱离英国人的剥削而发生的战争,此次战争维持了几年时间,最终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不过,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着关键性的联系,因为美国自从在独立战争以后,就分为了南北两个地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而北方实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