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学士学位论文系别:中文系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刘阳河

运 城学院

2015年5月

毕业论文

题目: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的调查——以运城学院为例系别:中文系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刘阳河

指导教师:王建荣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

——以运城学院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网络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延伸到大学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更是语言发展与衍生的重要场所。对于网络依赖程度逐渐加深的大学生来说,这使得他们有意无意的成为了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播者。也使网络流行语迅速蔓延发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使用情况,充分挖掘其中所能产生的积极因素,集中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和发展前景,旨在实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使网络流行语同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有效地积极融合。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人际交往

Network catchword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In yuncheng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 culture i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share of gradually increase,The network to extend its overwhelming power to every corner of the university life,The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derivative.For network dependent on deepening of college students,making them have intention to not intentional of became the creator of the network buzzwords, users and communicators. It also makes the network catchword quickly sprea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ognition of network buzzword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fully tap which can produce positive factors, focus on the network catchword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aims to realize the ascens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s. Make the network popular with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effectively active fusion.

Keywords:network buzzwords;college students;communicative effectively;

目录

引言 (1)

一、调查状况设计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方法 (2)

(三)调查意义 (2)

二、调查结果分析 (3)

(一)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现状 (3)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6)

三、建议 (9)

(一)以网络流行语为纽带,贴近青春心态,彰显校园人文关怀 (10)

(二)以网络流行语为引导,关注时事,重塑校园文化本质 (10)

(三)以网络流行语为导体,激发参与意识,促进校园人际发展 (11)

(四)以网络流行语为案例,丰富教学资源,使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致谢 (17)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国内的学术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文章也是有很多的,之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最新网络流行语来源及其释义的研究。蔚琼(2013)在《网络用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的关联性》①中对近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背景作了介绍;二是对网络流行语的兴盛及大学生心理动因的研究。如郝静(2009)在《2008年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剖析》②中对网络流行语盛行现象中的大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廖国友(2009)的《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③从年轻人个体及其群体的心理角度出发,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个体的娱乐心理和标新立异心理及群体从众心理的综合产物;三是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角度的研究。盛若菁在《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④中指出,透过网络流行语的表面含义,可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某种集体情绪,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流行语也具有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为公众的情绪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表达方式和途径;四是对网络流行语发展趋势的推测。危艳丽(2010)在《从“杯具”一词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⑤中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杯具”一词的产生来源和发展要素,得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势态:五是网络流行语的创造逐渐趋于理性化,网络流行语虽仍具有个性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开始遵循现实语言的发展规律走向规范之路。

然而,这些学术文章只是选择了网络流行语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尚没有一篇论文是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其主要的使用群体———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基于对运城学院大学生的调查,来探究最新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对二者进行联系和整合,探索其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①蔚琼.网络用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的关联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3,(5):46-47

②郝静.2008年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剖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4-56

③廖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56-57

④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江淮论坛,2008,(4):67-68

一、调查状况设计

(一)调查目的

要认清网络流行语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更好的享受网络流行语带给我们的快乐,而不要变成语言交流的“怪物”。

(二)调查方法

在2015年4月8日——2015年4月15日对运城学院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1、问卷调查法

此次问卷共设置了22个问题,涉及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现状,了解程度,使用现状及认知态度,校园文化中的网络用语使用状况以及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0 份,回收率100% ,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89人,以大一学生为主,涉及二、三、四年级;专业分布上,以文科为主,占33% ,理工科占20% ,医学占17% ,艺术体育科占30% ,样本大致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知。

2、统计分析法

结合所调查的问卷,借助计算器,统计每个问题各个选项的所选人数,并计算出该选项所选人数所占的比例,从中分析每个问题所能得出的结果,然后通过电脑,插入示意图,使所得结果简洁明了地显示出来。

(三)调查意义

大学生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大学生流行语,其具有信息量大、时代性强、传播面广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流行语的正能量,提

高当代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现状

1、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当下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像是“虾米”、“囧”、“人艰不拆”等此类常见的网络流行语,有超过八成的学生都听说过,这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那么对于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意思又是否明白呢?数据显示,只有30.7% 的人完全明白,65.1% 的人明白其中的一部分,仍有4.2% 的人完全不明白其要表达的意思;然而当大学生面对无法理解的网络流行语时,有34.4% 的学生会通过网络搜索或者论坛平台查找其意思,25.9% 的学生会向朋友、同学请教。其间值得注意的是,有 37.6% 的学生选择了“不明白就不明白,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网络流行语。

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的了解网络流行语,但是当需要其更进一步地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意思时,却出现了意见分歧,明显低于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初级了解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里较为盛行,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并非对其非常热衷,他们没有选择去主动理解网络流行语。

2、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及认知态度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于当代大学生热衷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作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可以表达传统汉语无法表达的含义,发泄情绪,使用便捷(如加快打字速度等)两大因素成为大多数学生选择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追求潮流,从众心理等等也成为网络流行语广泛使用的内在原因,这反映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态。在针对网络流行语用语频率的调查中,调查显示,经常在网上运用网络流行语的学生占 21.8%,不太用的占 32.4%,45.7% 的学生认为会用,但不是很经常。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是否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会话中,我

们对在口语中是否使用网络流行语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有74.5%的学生选择了在日常会话中基本不用或者很少使用网络流行语,而当被问及是否能够接受他人在日常会话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时,93.5%的人认为可以接受或勉强可以接受。

大多数的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很好玩。同意“网络流行语很好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73%(其中男生64%,女生77%)。“好玩”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

(1)从语法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不限制于固定的规则,有较强的灵活适应性,基于此语法的语言必定会非常丰富多彩。

(2)从词汇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能够集所有传统的造词法于一身,还能从其他领域吸取养料,来丰富其应用词汇。这必然会给人一种标新立异、耳目一新的感觉。

(3)从主体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最主要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是大学生,他们思维开阔,乐于创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具有形象新奇的特点。

(4)从使用的范围看,网络流行语大多使用于非正式的场合,使用它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情感,活泼形象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这也就成了年轻人觉得其“很好玩”的一个原因。①

大多数的人认为网络流行语更能表达心情。同意“网络流行语更能表达心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3%(其中男生50%,女生56%)。

原因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力求通过尽可能少的言辞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义,网络流行语的应用则可以达到这一效果。比如说“跪了”感叹语,表现对方强大或者是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佩服之情,还含有无奈的自嘲意味。而“也是醉了”则是蕴含了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是一种幽默用语,表现对人和事的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沟通和无力吐槽等多种复杂的情绪,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高效性。

认为网络流行语能够使交谈更加轻松愉快。同意的人占总人数的 70%(其中男生69%,女生73%)。对此持“很不同意”观点的人,男生、女生人数均为0。

原因如下: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因此,作为一种新奇事物的网络流行语,就反映了社会特定人群的一种认知心理。网络流行语的主体使用人群是具有①吴萨日娜李青岭马倩.中国大学生对最新网络流行语态度的调查———以某大学为

开拓创新意识的人群,以大学生居多,他们追求用新鲜、刺激、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也正因具备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大学生在交谈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会感到更加熟悉亲切、更加容易沟通。加上网络流行语本身就具有新鲜有趣的特点,便会使得交际变得更加轻松愉快。①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有着比较客观的理解和认识,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场合有着自身的认识,可以做到较为宽容的对待网络流行语这一新生事物。

在网络流行语是否可以运用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是否可以出现在新闻、报刊等传统媒体的调查中,近八成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流行语不应该出现在常规的学习活动中,63.2% 的人反对在新闻、报刊等传统舆论媒介中使用网络流行语。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汉语之间的区别是有着较为明确的态度的,能够充分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并能在日常学习中做到自觉维护传统汉语的地位。

3、校园文化中的网络用语使用状况

网络流行语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是否也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影响呢?它在大学生校园人际交际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大学生对此也有着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校食堂张贴栏上的宣传材料成为网络流行语常出现的地方,各种辅导机构的教育宣传工作、各类校园文体活动成为紧随其后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平台,部分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

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流行语广泛的出现在校园各项文化活动中,覆盖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进一步的调查中,65.7% 的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校园文化中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应用,更有超过四成的学生认为网络流行语出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是很正常的,这反映了当下的时尚动向,也是学校紧跟社会时代步伐的表现;在对待网络流行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上,34.5% 的人认为网络流行语会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因为它比较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28.9% 的人感到无法判断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

38.6% 的学生认为学校就应该使用正规用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观教育。三

①吴萨日娜李青岭马倩.中国大学生对最新网络流行语态度的调查———以某大学为

种几乎相持的态度,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对于网络流行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三种态度倾向,这一实际也急需高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网络流行语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只有在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网络流行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进行合理辩证的分析,才能在进一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

4、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

在分析了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及认知态度之后,我们进一步就网络流行语在时下的发展前景如何作了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应该自生自灭,67.2% 的人认为网络流行语虽然目前正在流行,但是其发展前景将会在流行一段时间后自行消亡,应该顺其自然不需要针对网络用语的流行对大学生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又有63.3% 的人认为需要对其使用场合有所限制,如:日常学习、学术交流、课堂教学等正规场合是不应该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发展前景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在他们看来,网络流行语会和其他曾经在校园文化中流行过的文化现象是一样的,在经历其流行期后自然会被新的流行时尚所取代。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产生的,凭借其形象活泼、幽默有趣、透彻明了,兼具创新性的特点,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较大的积极影响。①

(1)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交流语言

网络流行语好比是一种方言,是网民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五光十色的词汇和语法、层出不穷的新词不断出现在网络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

现代汉语。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交流语言。可以尽情宣泄情感。比如因为故事或者人物惊心动魄,对奇葩实物的形容,害怕它所带来的冲击,通常会说“不可思议”“天哪(或 oh,my god)”。而2015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则非常生动地说出了特定情境下人们调侃的心理活动。

(2)满足大学生人际传播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大学生群体受“宅文化”的影响,缺乏应有的人际交流沟通经验。网络流行语因其句式和结构的简洁、透彻,较为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他们的交流障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如“好可爱”用网络流行语可简洁地表达为“卡哇伊”“萌萌哒”。在沟通中使用一两句网络流行语,往往能瞬间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如淘宝商家在问候网购的消费者时,通常都用“亲,……”这样的句式表达,可以减少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又是由大学生亲自创造的,比较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同时又能彰显他们的个性,能在人际交往中满足大学生渴望表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和精神需求。如2013年在网络上流行的网络流行语“高大上”,即“高端大气上档次”。如今“屌丝”风横行网络,如何摆脱屌丝气质,成为一个“高大上”人士是大学生网民热议的话题。这一过程是对自身的升华过程,不仅体现在对质追求上,更多的是谋求精神上的满足。被人赞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大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3)提高大学生人际传播中的创造力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和平台上,网民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约束,创造出许多颇有意趣的网络词汇。增强形象性的思考和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比如“酱紫”“土豪”等,这些在网络上风靡的词语,是网民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造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正统的汉语谐音转义而来的,有的是英文单词或者汉语的字母缩写而成的,还有的则是通过文学形象或历史印象演化而成的……通过这些词汇,又衍生出其他网络流行语言,如由“神马”衍生的“神马都是浮云”等。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其本身就是网民创造性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恰恰是这种娱乐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2010年11月10日,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网民纷纷惊呼“太给力了”。“给力”来源于中国北方方言,意思是“给劲、带劲”。成为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网络流行语后,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意为“有帮助、

有意义、给面子”。网络流行语从局部使用到获得广泛认同,这彰显了文化的包容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学习阶段,正需要这种包容性和胸怀。①

2、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来自于网络,属于亚文化,对主流文化有一定的排他性。在管理相对比较松散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流行语不断出新,层出不穷。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弱化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传统语言使用规范

语言的魅力并不仅仅在它本身,更在于它的严谨。每一门语言,在语言的表达、条理结构上都有非常严谨的规范。网络流行语虽然大多取自于汉语,但并非所有的网络流行语都是符合传统语言规范的。大部分的网络流行语还杂糅了汉字、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和符号等等。这些网络流行语跟传统汉语有相当大的区别,有些甚至完全相悖。如网络流行语“喜当托”,按照传统汉语的书面意思,应该解释为很高兴自己当爹了。但它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好不容易的等到了自己的女神,但是因为女神的肚子已经怀了别人的孩子,却没有人认账,于是找你给孩子当爹。两者一比较,可以发现,词义根本是驴唇不对马嘴。如上所述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网络流行语已经突破了传统汉语的语言格式,破坏了汉语的严谨性。如果频繁使用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极有可能弱化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规范,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大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还并未完全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没有培养出良好的语言习惯(包括阅读习惯、书写习惯和遣词造句习惯),长期使用不符合汉语使用规范,同时还夹杂着大量错字、别字的网络流行语言,会弱化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危机大学生交往的语言基础,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观念,甚至可能颠覆语言规范。

(2)增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不健康语言的分量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了一些语言污染和语言暴力现象。网络流行语具有欠约束性,网络流行语大多数以讽刺为主,网络平台上也因此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的语言。如“屌爆了”“尼玛”“次奥”等等。大多都含有贬义的成分。这些网络流行语非但来势汹汹,而且还呈现大肆泛滥之势,首

当其冲的就是缺乏判断力但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网民。长期“熏陶”于这样的环境,接受这些不健康语言的“洗礼”,并且还频繁使用不健康的网络流行语,会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健康语言的应用分量加重,因此弱化主流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出现浮躁、盲从、从众的心理。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而且对大学生群体也有极大的危害,因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并未树立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懵懂期,不利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3)影响大学生与社会其他群体的顺畅沟通

由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别,大学生和社会其他群体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感尤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代沟”。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使用,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一道“沟”。大学生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与其他社会群体所使用的传统语言之间的差异较大。网络的个体理想化世界造成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诸如“喜大普奔”“吐槽”“打米”“干货”“点赞”“冒泡”“潜水”等网络流行语与社会其他群体人际传播中使用的语言迥异,这不仅不利于社会其他群体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会使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认为这些群体们缺乏新鲜感和活力,从而对与这些群体交流产生排斥感。这很容易导致双方陷入交流瓶颈的困境,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语言鸿沟,造成沟通障碍。大学生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很难融入其他社会群体的文化氛围,不易接受这些群体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不能及时把握其他群体的心理动态,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深入交流。①

三、建议

网络语言能够在大学校园风靡盛行,说明它有自己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深受大学生喜爱,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网络流行语,一味地批判、排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正视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在取其所长、所优的同时,针对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情况,充分挖掘其中所能产生的积极因素,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引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规避其消极和不利影响。实现对大学生人

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以网络流行语为纽带,贴近青春心态,彰显校园人文关怀

学生是校园人际的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塑造良好学风、校风的基石,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网络流行语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以形象幽默的网络流行语拉近师生距离,感受大学生活泼的青春心态。①比如,很多大学生对 2008年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关于“梦想”的演讲记忆犹新。演讲中,俞敏洪校长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流行语从荣誉谈到了梦想,为青年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做了最真实的诠释。学会给别人机会。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只要出于同情心和面子做的事,几乎都会失败。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那充满激情与关爱的言语,赢得了无数大学生的认同与尊敬,同时也唤起了无数学生们心中能够与老师们真诚民主交流的渴望。俞敏洪校长运用网络流行语这一独特的纽带,成功地跨越了与学生之间的年龄代沟,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流行语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以化作校园师生交流的另一条独特纽带,合理运用网络流行语,会拉近师生距离,使校园人际关系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二)以网络流行语为引导,关注时事,重塑校园文化本质

网络的诞生使社会各个角落的诸多信息瞬间传播开去,而网络流行语就像一个“触角”,能以最快的速度“触摸”到社会最前沿信息,并以网络流行语的独特方式反映出来。②比如“躲猫猫”、“范跑跑”、“蜜大腿”“喜当爹”“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做人不要太 CNN”“钓鱼执法”等网络热语,这每一个热语背后都有一个背景,都是一件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了解这些社会时

①崔海霞,王文燕,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8):45-47

事,会让学生们增添一份社会责任,把持一份社会正义,进而多一份社会思考。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将一些涉及时事新闻的网络热词开设成一个小型专栏,并备注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网络流行语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时事,让学生不仅仅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此在网络流行语的引导下,开始关注社会民生的大学生们会逐步建立起担负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这也正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

(三)以网络流行语为导体,激发参与意识,促进校园人际发展①

大学生对使用和创造网络流行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可以利用大学生的这种活力,给予他们表现和施展的舞台,那么学生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使校园人际交流活动异彩纷呈。比如,在校园网或校报上开辟一些网络论坛,由师生共同参与主持论题,就一些校园生活学习、社会现实问题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奇思妙想,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体验求新求变的快乐中,推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以网络流行语为案例,丰富教学资源,使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

网络语言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些形象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主流,它在丰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展现了青年人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一些新鲜、有生命力的词语,逐渐进入日常交流,为汉语词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例如“90后”、“矮矬穷”“草根”、“晒”、“爬楼”、“驴友”、“羡慕嫉妒恨”等等。课堂教学可以有选择性地将一些较为认可的网络流行语纳入案例内容,将一些不规范的网络用字、用词和句式作为反面案例纳入汉语教学中,教师可实施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汉语去修正网络案例,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游戏”教学中,强化语言的规范意识,尊重祖国母语,体悟汉语的严谨、凝练和高雅之美。如此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①张慧欣.网络语言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之途径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①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往往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一方面要正视网络流行语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网络流行语带来的一些积极因素,将这些积极因素加以合理运用,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助推力。

结语

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表达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矛盾心情,对于它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示了肯定,同时对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消极影响表示担心。笔者也深深的感受到网络流行语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复杂影响,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使得网络流行语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积极的融合,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海霞,王文燕.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2]郝静.2008年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剖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郝小芳.试论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人际传播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4(10)

[4]刘利波.网络语言对高校大学生影响透析[J].琼州学院学报,2009(2)

[5]廖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1)

[6]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江淮论坛,2008,(4)

[7]王铁红.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J].网络传播,2008(6)

[8]吴萨日娜,李青岭,马倩.中国大学生对最新网络流行语态度的调查———以某大学为例[J].民营科技,2010(9)

[9]危艳丽.从“杯具”一词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J].毕节学院学报,2010(2)

[10]蔚琼.网络用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的关联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3,15(1)

[11]张慧欣.网络语言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之途径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附录

关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以运城学院为例

亲爱的同学: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参加本次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情况,本调查完全用语学术研究,不会涉及个人隐私。此次调查大概需要2分钟,匿名填写,不会泄漏您的个人隐私,答案无对错之分,您不必有任何顾虑,请放心填写。调查中答案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选择题,(画√即可)。您的参与对我们的研究起到很大帮助。感谢你的参与。

1、请问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专业属于

A. 文史哲类

B. 理工类

C. 医学类

D. 艺术体育类

3、您所在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4、您上网的目的一般是

A. 学习

B. 办公

C. 游戏

D. 休闲

E. 社交

F.其他

5、您了解网络流行语吗?

数字型:如9494 ,886

翻译型:如伊妹儿,瘟都死

字母型:如MM, BJ,CJ

新型语言:如囧,雷

A. 不了解

B.了解一点

C.完全了解

6、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学习到网络流行语

A. 网络(聊天,网络小说,博客等)

B.电视,广播的媒介

C.同学,朋友

D.相关书籍

E.其他(请注明)

7、日常生活中,您使用如上述举例的网络流行语的频率是

A. 经常会

B.偶尔会

C.一般不会

D.从来不会

8、您会在什么场合下使用网络流行语

A.口头交流

B.书面表达

C.网络交流

D.不分场合,想用就用

9、您通常会与那些人沟通会使用网络流行语

A.同学

B.朋友

C.老师

D.家人

E.网友

10、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是

A.时尚

B.跟风

C.便于交流

D.发泄情绪

E.其他(请注明)

11、您是否有听不懂他人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经历

A.经常会

B.偶尔会

C.一般不会

D.从来不会

E.其他

12、当您听不懂他人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时,您会怎么做

A.询问对方

B.上网查询

C.不理不睬

D.猜测其意思

E.其他

13、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之间会因为不了解某些网络用语而被嘲笑吗

A.经常

B.偶尔

C.不会

14、您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是

A.时尚,标新立异

B.幽默诙谐

C.便于交流,记忆

15、您认为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是(可多选)

A. 本身直观简洁

B.网民追赶潮流,人们的从众心理

C.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途径的拓宽

D.语言发展的趋势

D.富有哲理

E.修辞用法多

16、您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

A.乐于接受

B.能够接受

C.勉强接受

D.不能接受

E.没感觉

17、你怎么看待在课堂和学术研究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18、网络流行语在语言交流时的影响是

A.提高了交流效率,使语义得到更简单的表述

B.忘记了一些成语词语的使用,有时不知如何措辞

C.有时候导致了语言使用和语义表达的混乱

D.用一些简洁的网络用语代替一些日常用语

E.没影响

19、在报纸上看到标题含有时下网络流行语的新闻时,您是什么态度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6607254.html,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王茹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1期 【摘要】本文对当前大学生最常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同时也对大学生使用流行语的5个原因进行分析,在查证这些流行语来源的基础上,依据其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索这些流行语在校园流行的原因以及可能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而就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大学生选择性地使用网络流行语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流行语调查解析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15-03 网络已经成为今天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在大学校园里、食堂里、宿舍里,还是课间甚至是课堂上,随时随处都会看见大学生借助于电脑和手机上网的各种场景,也随时随地“遭遇”着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的“侵袭”。“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产物,以其独具的特点和形式彰显着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生热衷使用的“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标准、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因此,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是打开当代大学生“心灵密码”的钥匙,是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内心世界、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文化价值观和心理动态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对象和方式 本次调查研究以某师范大学2011级和2012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64名,其中男生84人,女生80人,收回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为96.2%。调查主要采用问 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专业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知识差异。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使用流行语的情况,本次调查采用开放式的问卷,让学生按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在问卷上写下自己经常使用的20个网络流行语和5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本次问卷统计出的网络流行语共计549个,其中词与短语434个,句子及句子模式115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共计33个。为了使该研究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本文的分析建立在使用频率排行前20的流行语(其中包括使用频率相同的不同流行语,因而表一中的网络流行语实际数目共计是23个)和排行前20的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基础之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百度百科、中国期刊网等网站和图书馆,查阅相关研究论文、报告和资料,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2012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 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2008 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 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 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out 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 是简写,原为“ out of time ”(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2009 年的产物,但在2010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 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8)PK:即Player Killing 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

随 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 法更加广泛。 (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博 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 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 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 难的决定。在360 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 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

联合实际谈谈网络对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影响

联合实际谈谈网络对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影响 电信沟通包括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博客留言等,由于通过电子媒介,所以不算是口头沟通,也不完全属于书面沟通。其中电话沟通偏向于口头沟通,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博客留言则偏向于书面沟通,而网上聊天介乎两者之间。 虽然科技发展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全天候的沟通,其方便性,低成本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沟通的需求,但是同时也使得沟通越来越扁平化而失去了鲜明的个性。或许是目前的网络实在是太方便了,很多人宁可发邮件也不亲自打电话向朋友嘘寒问暖,更吝啬于去关心身边的人。对这一矛盾现象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同传统的人际关系相比,网络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人际交流方式的改革和更新 媒介本身是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从传统的电话到电视的出现,已经改变了过往的信息交流模式,如今因特网的崛起,创造了一个跨越时间、地理上之限制的人际沟通与互动空间,产生了另外一种不同以往的社会互动行为,形成了一种新的沟通模式与人际关系,并使得人际交流沟通变得更为广泛和快捷。 1 、聊天工具 从ICQ ,MSN 以及一些公共聊天室,网络聊天为人际交流的开辟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在这之前,人与人的口头交流被局限在面对面或是打电话的固定模式,交流空间相对狭隘和约束。同时,身份也是彼此熟悉,交流范围比较固定。而网络聊天使人们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 2 、E-mail 电子邮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现代人的心态已经越来越浮躁。不能坐下来写一封信,有时候是没有时间,但更多时候是没有那份情怀。于是 E-mail逐渐取代信件的地位,受到人们的青睐。E-mail虽然十分快捷方便,们可以传递大量的,准确的信息,但是并不能很好地传递思想和情感。因此,E-mail 沟通一般只在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或发布信息时采用。就连生活节奏更快,科技更为先进的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人们也没有用短信和电子邮件祝贺节日的习惯,大多数人选择我明信片和贺卡来彼此问候。 3 、BBS 和个人主页 BBS 给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和表现自我的场所,不通过直接接触,人与人之间也可以交流,并同时与多个对象交流。人们还可以建立个人主页和BLOG,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资料通过超时空的、双向的、多向交流的网络传媒让网友或其他的网络受众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网络的沟通、联系功能,确实让许多原本没有机会相识、或是无法保持联络的人们,得以通讯、交谈,进而得到相互了解,甚至能够维系感情,因此,我们说网络可以拓展个人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流的广泛性和多重性 1 、交流对象的广泛性 在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常常受制于血缘、亲缘、业缘等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这样,一个人所能延展的人际关系广度、所能结成的关系数量都有相当的局限性。相反,无限开放性的网络社会带来的是网络交往的广泛性,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全球性,不同种族、国家、地区、不同身份与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流机会增加了,人们可以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不论天涯海角,在互联网上人们可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中的网络语言构成特点及交际功能刍议 徐玮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87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具有特殊性,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也有着独特的角色特征。网络语言在构成上主要有谐音、缩略、图符语和文符语并用等方式,在网络交际中具有直观快捷、省时高效和标识个性等交际功能。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构词原则和特点;交际功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交际正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而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崭新的强势传播媒介,网络不仅扮演着高效通信工具的角色,同时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特定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并广泛影响和渗透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在特定的网络交际体系中普遍使用并蓬勃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信息处理时采用的一套有别于现实生活用语的交际符号系统,一般被归类为非标准语言(non-standard language),它有着自己固定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和语用功能。“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1](P 244)现在研究学者提及网络语言时多指“网上通用的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1](P 244) 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分析 1网络语言交际和网络语境的特殊性: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会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采用不同的交际方式,将语言符号组成连贯的语篇,以完成某个或某几个交际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的使用与交际环境密切相关,语篇的选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交际方式,网络交际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同样受着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网络交际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交际参与者多采用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实时交流,这比另一种在同一时段内多为单向的电子邮件交流方式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即一来一往、实时双向的对话方式。分析和研究这一网络交际过程的实质就必须考虑其交际内容、交际参与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交际的媒介以及语篇内部的上下文(co-context)等环境因素。Halliday[2]提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影响言语交际的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即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方式(mode),又称三个语域变体(register variables)。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交际活动的性质,语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基调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是正式、随便还是亲密等;方式是指语言信息的传播方式,比如是书面还是口头。语场、基调和方式,这三个语域决定了交际的内容、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方式。

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摘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际日渐频繁,网络用语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使用,及至被时髦地流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显示,网民中最大群体的就是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目前,大学生的上网率已高达85%,上海、北京等地大学生的上网率都达到了98%,大学生己成为上网的主流群体。网络用语作为网络社会建设、交流必然组成部分,势必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分析法与综合法为研究方法,对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为规范使用网络用语,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做借鉴。 [关键词] 网络用语大学生语言表达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language on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rapid popularization in the People's Daily life. Interperson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 network language also gradually been known and used, but when be fashionably. According to the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CNNIC)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Internet users is the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access has been as high as 85%, places such as Shanghai, Beijing college students access has reached 98%,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Network language, as a necessary part of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ociety is bound to direct and obvious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sis and synthes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network languag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thought that specification using the network language,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language express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The network language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I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谭绍芬 0134 赵丽泉 0123 胡莉 0131 赵欢 0114 龚雪 0233 标题: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三.调查过程安排 四.调查问卷设计 五.调查分析 六.调查总结 附:1.人员工作安排 2.经费预算 一.调查背景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网络热刺的不断诞生,一方面反映了网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让网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诞生了民谣,顺口溜等这些短小精悍,而又饱含信息的的语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当时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有些臃肿,进而用网络热词来代替。比如“打酱油”,“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这些词只有几个字,但这些词语后面却深刻反映了某种社会想象,网民的感情通过网络热刺不断的传递和释放。 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和使用状况以及他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所持以的态度。 意义:通过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推断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进而分析和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 .调查过程安排 四.调查问卷设计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认真作答,帮助我们完成这项调查.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调查,祝生活愉快! 性别: A.男 B.女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学校:(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1 你经常上网吗? A天天上B经常上C偶尔上D几乎不上 2上网时你会关注网络流行语吗? A非常关注B关注C偶尔关注D没兴趣 3通过网络了解流行语的渠道(多选) A论坛,贴吧B新闻网站C即时通讯(QQ,MSN) D博客E其他 4你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A很了解,一看就懂B比较了解,知道大部分C不是很懂,会一点点 D完全不懂 5你对下列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是? 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完全不用 A.给力①②③ B.你懂的①②③ C.我是来打酱油的①②③ D.羡慕,嫉妒,恨①②③ E.坑爹①②③ F.神马都是浮云①②③ G.我勒个去①②③ H.我爸是李刚①②③ I.___的人,你伤不起①②③6你听到某个人说这些网络流行语,你觉得他\她...

网络技术对人际关系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论文——————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年接触世界、掌握人生的渠道之一。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校园网建设的发展使大学生成为因特网上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 ,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网络是巨大的材料库和信息服务核心。大学生们能够超出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最快的查找学习资料,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信息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构造。同时,网络又为学生供给角色实际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勇敢尝试,不断开辟。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学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在一个比以往更加普遍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顺利参加社会生活。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代替了传统思维所固有的较狭窄、呆板的弊端,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赞助他们正确的对待四周的人和事,树破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本身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畴广等特征。它不仅丰盛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门路,辅助大学生在辽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聚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尤其是校园网和思想政治网的树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有利的前提。甚至可以懂得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互联网遵循“你有我才有,你有我更有”的信息共享原则,以此来实现信息开放,实现知识增长。网络传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独立与平等意识。在现实育人环境中,传播权与话语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育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身份、教育工具甚至年龄优势,对教育对象、方式、内容载体、时机、情境等实施有效控制。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传播方式是即时、交互、隐匿、开放的,网络用户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受教育者的学生身份与教育者的权威、师长等身份同时被消解,人人只有一个共同身份——网民。 网络媒体把世界各国和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它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着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它拥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随着高校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大学校园已全面铺开,网络媒体作为知识与信息在互联网上的载体,比其他学习媒体有着更高的信息容量和搜索功能,而且功能与效率更强,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和媒体,也是书籍、视听媒介等学习媒体的延伸。 网络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第一次把信息传播变成及时互动的交流,为人们的交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网络领域

解读网络流行语

解读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谐音与语义双关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语言、文化等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新奇的语言形式通过网络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如2010 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本文从谐音与语义双关的角度来分析它。关键词:神马浮云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一.“神马”、“浮云”本义及出处 “神马”指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以精神为马,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浮云”的基本解释:漂浮在空中的云彩。但是在古代的一些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又出现了它的引申义,如《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这里的“浮云”值得则是一匹骏马。又如“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周书·萧大圜传》二.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及广泛应用 来源:“神马都是浮云”这一网络词语的流行,源于红极一时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天涯社区一则《感谢

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红遍网络,“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一周内吸引了4000万次点击,9.8万余条跟帖。“小月月”的横空出世,让数万网民坐等更新,一句“看过小月月,神马都是浮云”的评论,被很多网友复制引用,在论坛里盖楼回帖。“神马都是浮云”也因此成为了网络热词。 2010 年12 月8 日《南方都市报》:“神马都是浮云最给力 …”等网络流行语投票中,“神马都是浮云”拥有超高的人气‘使用率’高达66.7%。 这一流行语也被许多娱乐节目引用,如快乐大本营2011年新节目的名称叫做“神马大来宾”。 人民日报2011 年1 月11 日14 版文章:《在信息碎片化 时代“创新知识”》吴佶、陈维一文介绍互联网上的新词锐词时提到“神马都是浮云”,这是该词第一次被中央党报所引用。 又在门户网站和广大媒体报刊中大量使用,如:《神马世界杯,那是浮云》(网易新闻,2010-10-19);《网络事件带出网络流行词:“神马都是浮云”》(新华网,2010-11-18);《公考遭私权绑架“神马”都成了“浮云”》(四川在线,2010-12-27);《神马都是浮云》(《新华每日电讯》2010-10-15);《“这是神马校服”?各国校服大比拼》(《羊城晚报》2010-11-13);《“瓷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着作《语言与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1]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2]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3]刘海燕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用语。[4]37-38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5]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6]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 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着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7]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4]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4]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4]98。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射。[8]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9]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10]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大学生上网课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上网课的心得体会 篇一: 不知不觉,为期一个月的网络学习已经结束,回顾这一个月来的学习,感到既紧张又充实,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收获了许多。 整个网络学习设置了八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阅读、阅读测验、讨论、作业几个小的学习版块。既有逻辑严谨的理论知识,又有贴近生活的教学范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实际的操作。让我们在学习当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网络教育技术水平。下面是我这一个月以来的学习体会。 首先,提高了教育技术水平。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评价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上我们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每个模块都设置了讨论版块,向我们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平时我们工作都非常的紧张,同事之间没有多少时间进行交流,这次学习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个版块,你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大家交流。你可以浏览小组其他成员的帖子,学习他们好的地方,取长补短。另外,

你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老师和同时请教。这次学习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增强了我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网络学习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这次学习没有教师的当面讲授,是学员自己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就给自学提供了空间。我每次都利用闲暇时间到机房进行学习,阅读每个模块给出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发帖和做作业,力求比较好的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我在今后工作中进行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网络学习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次网络学习,比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不仅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另外也注重对学员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这对我在教学评价方面提供了帮助,我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作业成绩方面评价的教学理念,加入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方面的评价,它打破了传统考试和测验的“唯分数论”,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氛围较为浓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虽然这次学习收获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只能抽出空暇时间来

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的分析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的分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4级01班 学号:5140309007姓名:邹翔宇 内容: 摘要:网络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发生变化,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对人际交往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使用网络交流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提高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问题 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得出结论。报告如下: 大学作为信息化程度高的场所,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途径、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分析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总体青少年的71.8%。手机是主要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截至2013年底,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51.2%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网民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2.3个小时。大学生是上网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68.3%的同学主要利用“QQ、微信、飞信”等进行沟通;85.8%的人每天都使用“QQ”“MSN”等通讯工具。57.5%的人每天使用社交网站,39.1%的人会参与其中某个版面组织的群体活动。由此看来,网络交流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上联系,网下聚集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动员方式。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更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交网络,一些学者称之为“互动式社会”。实践证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趋势将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而更加明显。 二、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议论文

网络流行语议论文 导语: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下面是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议论文,欢迎阅读! 篇一:网络流行语议论文 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惊涛拍岸,或呼啸而过,或绵绵悠长。 我站在岸上,观潮。 时间逆转,让我再现昨天的景象。当网络植根于大众,流行词一炮打红。物价上涨,于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跃然于屏上。“鸭梨伤大”亦跟随其后。然后,这一系列的新词便在全世界蔓延。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放在许多句子中。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而“屌丝”亦从网络中

钻了出来。我发现身边好多“屌丝”。 时间如潮,流行如潮。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而“屌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给力”、“正能量”无疑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而“正能量”、“给力”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一拨又一拔网络新词中,许多人迷失了。他们在网络中、现实中追逐,企图将其霸占,以至于流行词的泛滥成灾。 低欲、恶俗倾向的词在人群中弥散开来。这是流行,网络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困挠。因为随时流逝,一切浪潮都将平息,一切流行都将成为过去。 然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却是极度危险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们生活在网络里,现实中,网络流行元素让我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和嚼头。 流行,流行词,那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拍打在江岸。后浪推着前浪前进,前浪终死在沙滩之上。 你我共驻潮头,傲立在江边,观这潮起……潮落……

浅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浅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年轻人是网络使用的最大群体和网络文化的创造主力,身为一个大学生,浏览智能手机中微信和腾讯的动态也是我每天的生活必要内容之一,其中就充斥着大量的网络用语。以我看来,语言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翻新的过程,自汉字被创造之后的几千年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语言一直在完成着自我的超越。而如今网络语言的出现,我认为也是语言自我更新的一个必要阶段。很多人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汉语的神圣性是一种亵渎,我认为其实不然,从宏观上看,汉语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趋势走向。事物发展的本身就是带有包容性的,因此网络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这就说明网络语言其实具有着独特的魅力。社会发展充斥着矛盾和无奈,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充满压力,因此网络文化成了人们宣泄压力的一个渠道,这就不难说明为什么网络语言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词汇等等。同时网络语言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它对于研究当今人们的价值观、社会心态都具有参考意义。网络语言无法被禁止,会一直存在。有学者呼吁回归纯净汉语,这种对文化的忧虑有着积极的方面,但同时我们看到,这种呼吁也是适应不了大潮的,并且,正式汉语也没有在生活中消失,在重要场合和一些领域,正式汉语始终存在着,它的地位稳居不倒。可以这么说,网络语言逐渐入驻正式汉语,社会是具有先见性的,它如同一个筛子,会自动过滤出不符合社会前进滚滚浪潮的内容,而留下的,就是经过时间考验的长寿语汇。而语言的发展和保留,不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吗?综上所述,我认为人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背景下的新变化,用包容的态度看待新事物的发展。网络语言,人们何不笑对于此,且看未来几十年它将带给我们什么精彩,而我也相信,正式语言的地位不会因网络语言的冲击而岌岌可危。关于网络语言,我们敬请期待吧。

对大学生群体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

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解您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和想法,请您填写下问卷。调查的问卷不对外公开,绝对保护您的隐私,您只需在答案上打“√”,我们的问题只占用您几分钟。谢谢! 1、您的性别是:(1)男(2)女 2、您所在的专业属于:(1)文科(2)理科(3)艺术或体育类 3、您所在的年级是:(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4、您是否经常上网?(单选,选择5则跳答第6题) (1)很经常(2)经常(3)一般(4)不经常(5)从不 5、您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久?(单选) (1)1 小时以内(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小时以上6、您对网络流行语是否了解?(如给力、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单选,选择5则跳问第8题) (1)非常了解(2)了解(3)一般(4)不太了解(5)一点也不了解7、您对以下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故事了解程度如何?(请根据您个人了解的程度的在对应空格里打上“√”) 8、您自己会用到的网络流行语有哪些?(多选)

(1)神马都是浮云(2)给力(3)打酱油(4)犀利(5)你妹 (6)我勒个去(7)囧(8)羡慕嫉妒恨(9)鸭梨山大(10)去屎 (11)坑爹 (12)奇葩(13)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 9、您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了解网络语言的?(多选) (1)新闻节目(2)综艺节目(3)报纸杂志(4)网络(5)同学朋友 人际交流(6)春晚(7)广告词(8)广播(9)电影、电视剧 (10)其它(请注明:_______) 10、您对以下关于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的认同程度(请在您认为符合的选项空格中打“√”) 11、您认为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1)网络流行语本身直观简明(2)网民追赶潮流,人们的从众心理 (3)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途径的拓宽(4)语言发展的趋势 (5)引起感同身受的某类社会群体共鸣(6)讽刺、自嘲意味浓厚 (7)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您认为网络流行语有哪些特点?(多选) (1)朗朗上口、通俗易懂(2)有趣、诙谐幽默(3)高雅与低俗共存 (4)周期短,更新速度快(5)特定语境下能准确表达(6)派生性强、模仿、复制 程度高(7)种类丰富、语言多样化(8)时尚、潮流(9)其它(请注明: ____________)

网络语言研究

“网络语言”研究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凭着它一日百里的渗透速度,正逐渐地占领人类的重要地位。网络成为了继电话、电视以来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不仅渗透了人类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一类依托网络而应运而生的人群出现了——网民。随之而来的,便是当下最关注的“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人类生活沟通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产生可谓是必然的发展趋势。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促使人类产生了又一次深刻的革命,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的到来,网民与其语言也就随之而来了。“网络语言”这种形式多样甚至抛弃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对于传统语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近年来,网络语言更是日益发展、成熟起来。据调查,认为网络语言“作为对传统语言的补充,应该走进大雅之堂”的占67.10%,可见,作为一种语言样式,网络语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中国的网络群体结构以青年人为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群体,才使网络语言蓬勃发展,生机盎然。这些特殊群体呈现如下特点: 1、个性张扬,标新立异。乐于根据自身知识、经验创造新词,以凸显个性。 2、反叛意识强。通过奇异的数字、字母结合,同音异词的随意替代来创造新词,以赢得关注,因此网络上的新奇语言也越来越多。 3、渴望情感沟通。网络平台成为宣泄的窗口。

4、奇特的想象力。在高度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年轻人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5、追求简单直白。于是各种富有情感的符号和便于操作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并生动地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快餐化”倾向,他们不再含蓄而矜持,追求的是简便省事和开放直接。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图标、拼音和文字等。这类的组合,往往表达其特殊的含义。20世纪90年代初,网民们为了提高上网的效率,也为了使聊天中诙谐幽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了。随着21世纪以来,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网络语言较之传统语言有改进和幽默的作用,于是,网络语言所占的比例也就越来越大了。 如果注意和总结下这几年网民们对于表示生气时所用的语言,就会发现它竟然也有一个变化。最先开始是从港台那边过来的“哇塞”(大陆人一般用这个来表示惊喜),接着出现了“我操”,然后“我晕”,接着“我倒”,现在是“我笑”。由此可见,网络语言这个特殊的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变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变化。去掉糟粕的,保留美好的,正确的。网络语言也不全是人们口中所谓的“不正经”,它有对传统语言的补充和说明,也有对一些当今人们对一些情感或是事物的一种新型的描述方法。只有被认可了的,被大多数人所运用的,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初中生演讲稿:《网络语言的利弊》辩论赛总结陈词

《网络语言的利弊》辩论赛总结陈词 本场辩论中,对方辩友自始至终都认为:网络语言过于粗鄙,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种侵害,是一种污蔑。一句广告词说得好“酒不会犯错,但人会。车不会犯错,但人会。”如果一位学富五车的教授去使用网络语言,那它会是脏话连篇吗?所以,如何去使用网络语言取决于人,人的使用不当永远不是网络语言的错误。对方辩友还认为:如果没有枪,枪就不会伤人。难道走路会跌倒,人人就要脚不触地吗?而且,正因为枪会伤人,我们才要管制它。网络语言使用不当,会造成伤害别人,语意模糊种种恶果。所以,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我方辩友提到了网络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特点,为什么你们总是视而不见?另外,网络语言追求简洁,标榜个性的特点,不是暗合了当今社会的特点吗?试想一下,当你面对一款又肥又大不合身的旧款衣物和一款又轻又小很合身的新款衣物,你会像现在这么执着的选择旧的吗?如果你的网友们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那些时髦的网络语言,你还在规规矩矩的使用书面语言,那你就会因不合群而遭到排斥。所以网络语言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对于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也需要一个能够令自己的想象力尽情发挥的平台呀!他们也需要一种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交流方式呀!他们对网络语言的强烈需求也就证明了网络语言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对方辩友认为网络语言会使代沟产生那是对我方观点的曲解,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网民应运而生的语言,我们并没有说要让所有人使用网络语言,那些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使用它就足矣。难道我们的家长说的地地道道的青岛话就不会产生代沟吗?凡事都不能停滞不前,为数不少的网络语言赋予了汉字新的含义,这难道不是汉语的发展与进步吗?也许,网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