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完整word版,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完整word版,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完整word版,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 道德· 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研究品德构成要素的教育意义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心理形式与社会内容完整统一发展的过程,教育中要注意各要素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行脱节;情知冲突;意志薄弱;不良习惯;

品德各要素发展的一般顺序

二、品德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个性特征

2.必须以某种社会规范为基础

3.与行为密切联系

4.具有稳定性

三、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

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五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较多的注意和尊重。一般将这两个阶段都归为他律道德阶段,即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道德发展原因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3.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两难故事法

2. 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它包括: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

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

它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

它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行为完全自律。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表现而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内容。

班杜拉把道德发展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强调模仿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学习并非被动地接受环境的示范作用,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对示范行为有所取舍,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趋势

道德认知:按道德观——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的顺序发展。

道德情感:四种基础性的情感:同情心、自尊心、羞耻感、敬畏感

道德行为:他律——自律

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想法认同、改变、拒绝主要矛盾:新的教育要求与原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和条件:

1.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内化)

2.将个体的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外化)

转化的条件:多样化的交往和活动

(三)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动力)是什么?

社会环境中的道德冲突——利益冲突;情理冲突;

品德各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四)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个体的生活经历(内隐记忆);所处的环境氛围(道德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德育手段)

四、研究品德问题的教育学价值:

1.从结构上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心理形式与社会内容完整统一发展的过

程,要注意各要素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2.从发展过程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不断发展的过程,具

有明显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

3.从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看,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要注意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4.从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因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

5.从品德形成发展的特点上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

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注意教育措施和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五、学生不良品德的有哪些类型?

(1)过失型(2)品德不良型(3)攻击型(4)压抑型。

品德培养的主要任务:转变态度;矫正不良行为;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学生品德的教育培养

(1)晓之以理,以知引人(2)动之以情,以情感人(3)导之以行,以行练人。

(4)持之以恒,以志树人(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

七、把握德育的本质和道德学习的特点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德育的本质:将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

学习内容

事实性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学到的知识。

评价性知识——以个体已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带有情感性的思维和态度

来加以把握的知识。

人事性知识——由个体自身感悟获得的经验和体会。

特点:

1、道德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学习。

学习方式

2、亲身体验是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

体验的主要方式:直觉型体验;联想型体验;伦理型体验

学习水平:顺从行为——认同行为——自觉行为

3、认同是道德学习的关键和难点

道德学习的基本策略:创设情景,触景生情;激起共鸣,以情染情;唤起经验,以理导情;组织活动,行中促情

第三讲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与现状

一、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初中生道德观念形成

高中生具有按照道德标准调节自己行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具有主导性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二、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道德概念的掌握

2.道德信念的确立

3.道德评价的发展

三、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初中生道德情感的形式有如下特点:(1)冲动性。(2)理智性。(3)偏激性。

高中生的道德情感已经接近成年人,他们的伦理性情感体验逐渐占据优势

四、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在中学生中,言行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占多数,言行脱节和道德水准很低的是少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忘我学习和工作等属于勇于奉献,是道德意志发展到高水平的表现。

五、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及其习惯的形成

据资料表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学生,60%是在初中,20%是在高中,余下20%在高中毕业时还不行。

六、我国中学生品德特点:

(一)“独立感”“成人感”产生,但爱走极端。

(二)关注自我,但行为偏激。

(三)关注社会,但闭锁文饰。

(四)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

七、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首位有待加强。

2.重智轻德影响德育内容落实。

3.学校德育在认知好策略上的错位。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过于功课化、知识化、理想化。

(2)学校道德教育忽视学生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4.学校德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层次行,主流价值导向乏力。

(2)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向,针对行和时效性不强。

5.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八、教育策略

1.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2.学校管理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

3.利用大众媒体,主动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

4.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

5.建立德育教育阵地,大力开发社会资源。

(1)做好家庭的教育。(2)利用社区,开展德育工作。

6.德育的方法和形式要行之有效不断创新。①榜样教育②社会实践教育③重

视自我教育④惩罚教育

7.确立大德育观念。

第四讲德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基本途径

1.教学

2.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什么是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二)德育方法与其他各育方法的区别

(三)中小学德育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德育课程教学的总指导思想。

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2、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

4、要融洽师生关系,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以语言为媒介的德育方法)讲授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第一,注意内容的组织。第二,注意学生的发动。

第三,注意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提问,提问法的要义在于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二是对话。对话法是直接来源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一种较为现代的教育方法。在对话法中,师生双方应当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 [案例]:和每位学生聊天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的确,作为班主任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与每位学生聊天,受益最大的其实是我,因为经常同学生们真诚而平等的交流,不仅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自我,与孩子们有了心灵深处的沟通,能洞察到他们的观点、态度和内心活动,摸清他们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随时反思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好地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且最让我幸福的是身边多了几十个最纯真无邪的朋友,时时都能给予我鼓励与鞭策,使自己愈来愈真切地感受教育的无穷魅力,并深深地爱上她。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教育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4.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这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示范方法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榜样的方向性

(2).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榜样

(3).要注意榜样的时代性、层次性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6、自我教育法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约束、自我锻炼等等。

运用自我教育方法的注意事项:

1.要把自我教育的钥匙交给学生

2.要把自我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3.要尽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

4.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5.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7、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品德评价要师生共同参与,包括教师评、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和惩罚等方式。

奖赏与表扬:

表扬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而奖赏通常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如果说表扬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奖赏就是表扬的辅助手段。

奖励的基本要求

第一,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

第二,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第三,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第四,奖赏时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把精神奖赏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第五,表扬、奖励要注意时间。

第六,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学校的惩罚必须满足的条件

1.它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2.它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益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

3.它必须由权威执行。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第二,要注意态度。

第三,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第四,要抓好时机和场合。

第五,要注意批评的次数。

第六,要善于等待,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

第七,要有针对性、讲究方式方法。

第八,惩罚的灵活性,即不能刻板地使用惩罚手段。

8.角色扮演

9.实际锻炼

10.修养指导

常用的德育手段:语言、榜样、情景、环境、体验、奖赏与惩罚

第五讲学校德育中基本突出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讨论:“道德”(美德)是可以教的吗?

道德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作恶的原因是对善的无知。科学的真知和道德的真知都是智慧或知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是智慧的。有善的灵魂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道德是可教的,基本上是所有教育家的基本假定。

道德不可教:

杜威认为,关于诚实、纯洁与仁慈等这些道德观念是不能自动地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道德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不可教的。

结论:

道德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来实现的。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却是无法简单地通过“教”来实现的,它们更多地依赖于德育主体的内心体验和转化来完成。

所以道德(美德)是可教的也是不可教的。

德育对象有接受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吗?

儿童先天具有道德禀赋,道德学习的过程不是由外而内,而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内发和生长或建构的过程。

认知学派说的图式、格式塔学派讲的格式塔、马斯洛讲的超越性需要都具有某种先天性。移情实验也证明儿童具有先天的社会移情能力。

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善端”。

结论: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基础还在于儿童先天具有“良知”和“善端”。即人类个体先天具有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这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儿童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在道德教育中要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和切实需要出发,反对强迫和灌输的方法。

专题一: 态度决定一切吗?

一、态度及其结构

态度:态度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待一定人、事物或观念的一种心理倾向或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构成态度准备状态的因素:

1、认知因素

2、感情因素

3、行为倾向因素

三、态度与品德之间的关系

四、态度的形成和转化

1、态度的形成:品德态度的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

2、态度的改变

3.影响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因素

(1)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2)所属群体的制约:

(3)信息和知识的影响:

(4)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专题二、怎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品德教育与态度培养的理论

一、品德的心理教育

二、转变态度方法

①说服教育:

②大众宣传:

③积极参加活动:

④群体规定:

三、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四、形成态度与培养习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形成态度的原则与方法

1、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2、全面把握态度的结构,灵活采取适当的对策;

3、充分利用群体的力量;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行为的激励与习惯的培养

1、增强理解;

2、提供必要的诱因条件;

3、进行强化激励;

4、提倡自我教育。

五、态度形成与转论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1、德育工作必须贴近人的需要。

2、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奖惩。

3、必须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

4、必须努力提高德育师资的专业性、可靠性,在社会转型期,建立高素质的

德育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专题三、过错行为和不良道德的转化与矫正

不良行为:网瘾、早恋、吸烟

资料:一项针对4所高中、2所初中共318名中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79%的学生承认自己初恋发生在中学阶段。而另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中自杀或想自杀的原因,第一是学习压力过大,第二就是早恋。

一、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特征

1.认识特征。

2.情感特征。

3.意志特征。

4.动机特征。

5.行为特征。

二、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是家庭方面的原因

2.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3.是学校方面的原因

(二)主观原因

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3.学生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

4.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5.学生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中学生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经历阶段

1.醒悟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要注意把帮助其改正错误的真诚愿望、关

心爱护以及耐心的说服教育与青少年认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使青少年把“感恩和认识错误结合起来”;

2.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可能有反

复,在教育上要允许反复、减少反复、在反复中坚持教育;

3.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

三、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

(二)矫正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三)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和劝导、批评应注意的问题

1.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对症下药

2.劝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3、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1)批评要及时。(2)批评要就事论事,(3)批评应尽量个别进行,(4)批评时不要和别人比较,(5)批评时不能抬高自己,盛气凌人(6)批评应开诚布公,不要绕圈子。(7)批评时要注意创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8)批评时应允许被批评者辩解和说明情况,(9)批评时,不要太计较对方冒失的话,(10)批评时,关注对方的感受。

所以,必须提高师德

师德的专业精神包括: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以身作则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教学目标: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的心理结构;理解品德的含义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培养良好品德和矫正不良品德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 (一)品德的概念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所属范畴不同 反映的内容不同 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三)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持这种观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根据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不同,大体上分为唯知派和行为派,他们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复杂性;整体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二节品德的发展 一、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7岁);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这个课以后收获是什么 对你教育的启示 听了这个课之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参考文献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这门课,应算是本学期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但短暂中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升华,就正说老师所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和教育孩子。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学习收获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了众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在学习中收获比较大的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统合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整合对失望。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有发展危机,危机的成功解决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品质,并对以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造成发展障碍,一个阶段的危机没有解决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自我统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内容,贯穿人的一生,然而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出现了危机。青少年的对自我的觉醒,以及及身体发展导致青少年急切想要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人评价会对起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会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对着自我与客我的冲突。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共同导致了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危机。在人生的阶段有重要他人,而老师在学生的人生的阶段中,特别是在青春期统合对混乱中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皮亚杰看来,智力发展是一个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即认知图式的进化过程。建构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认识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建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7776694.html,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作者:陈妍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7期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并且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访谈的方式以两位青少年为对象,收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道德两难事件,并着重分析了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科尔伯格的哪个阶段,从中也发现他们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帮助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42-02 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国家的发展依靠青年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发展情况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从来都不缺少关注。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都是专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护他们的权益而制定的。从社会层面看,青少年所享有的社会福利也是其他群体所不能及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他们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他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等都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其中道德发展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但也是青少年儿童发展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偷盗、抢劫、性侵等案件屡屡登上社会头条,引發全民关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建设刻不容缓。 探寻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清楚他们的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他们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提升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希望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 一、理论依据 20世纪伊始,中西方的心理学家就开始聚焦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并在此领域进行 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低层次认知到高层次认知的转换过程,也就是道德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一研究为探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最被广泛认可。 三水平六阶段是科尔伯格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一阶段他们往往为避免惩罚从而服从于权威。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 道德· 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公共心理学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品德和道德固然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却不能相互等同,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规范来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可见,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物质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的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与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 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即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品质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

青少年发展期末测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 1.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2.身体意向:身体意象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影像,包括身体知觉与身体概念,即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态度和感觉。 3.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4.假想观众:过分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他们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 5.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6.自律道德: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发展阶段,人从幼年到成年的发展也就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过程。 7.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 8. 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目前研究提出教养方式主要四种类型: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忽视型父母。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向孩子示范了关心他人与对社会负责的模式,儿童通过观察与模仿获得适应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 9.学习方式: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学习的方法及途径。 10.同一性延缓: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与她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D)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 B.胆固醇 C.五羟色胺 D.激素 … 3.进入(C)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4. 10-12岁儿童青少年的观点采择处于(C )阶段。 A.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B.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相互的观点采择 D.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 5.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B )。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实践作业

学生抄袭说谎案例分析 在海兴县第三中学顶岗实习的时候,带着八年级6个班的课,其中八年级5班的抄袭作业的现象最严重,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里的一位叫张丽娟的女生。 我带着八年级5班的化学课,在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没有练习册可以做作业,在将近一个月之后,学校才给学生们定了导学案这本练习册。由于练习册是班主任领来直接发给学生的,所以,我晚了一步把答案撕下来。当我把导学案都收上来打算把答案撕掉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把答案自己撕掉了,所以不得已我得自己去找学生把答案要过来,要不然后果就严重了。当我把那部分学生的名单找出来挨个要答案的时候,都不情愿的把答案给我了,而唯独有两位同学没有给我,其中一位就是这位叫做张丽娟的女生,我问她导学案的答案呢,她说她手中没有,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承认她把答案撕下来自己流着了,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弃。但是,对于这位爱说谎的学生也有了注意。 在接下来的时候,每次留作业让学生们交导学案的时候,我都会注意一下那位教张丽娟的女生的作业,果不其然,她的作业几乎每次都跟答案一模一样,这让我很气愤,因为每一个班只要有一份答案存在,那么这个班的作业就相当于没质量,又会有很多的学生去抄袭,所做的作业根本看不出来一个学生他到底对于这些知识掌握了多少。 一次周一,交上导学案后我就开始批改,正巧那天5班的班主任杨老师有事情,没能来上课,他的课就让我给他到班级里去盯着,于是我就抱着导学案到班级里去批改了。学生们在下面上自习,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越批改越气愤,于是我就开始看完一份导学案就点一个人的名字让他自己上来拿导学案,看到不是自己做的作业我就气愤的点那位学生的名字,当看到张丽娟又不是自己做的作业的时候我就更火了。 我把她叫到讲台前就问她,作业是自己做的吗。她回答说是。我又问她为什么跟答案一模一样的时候,你的答案呢。她就又改口了,说不是自己做的,是抄袭7班的,然后还跟我说7班的化学老师讲了。这就让我更加生气了!我就问她是真的吗,她还理直气壮的跟我说是真的,7班的化学老师真的已经讲完了。她还在那理论着想要拿回自己的导学案,这时候我就跟她说,7班的化学老师讲完了,我怎么不知道哦,你知道7班的化学老师是谁吗。后面有学生悄悄地告诉她,7班的化学老师就是咱化学老师,这次她无话可说了,沉默了。我也继续批改我的作业,不在搭理她,也不把导学案给她。如果单单是抄袭答案,自己承认了的话我还可以原谅,但是竟然撒谎骗人,这就不可原谅了。 下课后,我就把张丽娟叫到办公室跟她聊了很长时间,说了很多,至于她听进去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当时她并没有把她手中的那份答案给我,但是过了不久,她就主动把那份答案给我并向我承认了错误。 我知道,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第二学期又新开设了化学课这门新的课程,作业压力负担就更大了,虽然平时我给他们留的作业并不是很多,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轻松,其他科目的作业照样有增无减。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抄袭作业可以很快的完成作业,不必接受老师完不成作业的惩罚,但是,他们这样,只是应付了作业,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样对自己学习只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可能也跟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有关系,虽然他们认为自己比较成熟,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但是事实上,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只顾眼前,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有甚者就出现了撒谎这样的后果。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善良的,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约束自己而已,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使其学生,如果不加以劝导,可能后过会很严重。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并没有考虑学生到底是怎样完成的,有一部分教师会管着不让学生抄袭作业,但是效果不佳,因

青少年道德

个体道德品质的发生、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遗传与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在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一)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道德概念的理解、评价能力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1.道德概念的理解 道德概念(morale concept)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在感性道德表象的基础上,经过道德知识学习,理解道德规范实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李怀美等(1990)曾对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概念水平的发展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生逐步能理解具体的道德概念,但对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还有困难。林崇德(1980)的研究表明初三上学期的学生能初步揭示道德知识的实质。到高中阶段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有了新的特点,形式上更加概括、抽象、内容上更加深刻和复杂,开始逐渐达到理解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实质水平。 2.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moral evaluation)是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作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并能巩固和加强道德认识。 从道德评价的对象来看,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总是从评价别人开始。逐步发展到评价自己。到初中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从小学时主要对他人行为作表面评价的特点,转为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少年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偏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才日趋恰当。 从道德评价的广度来看,初中生的道德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受情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爱作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的评价。 3.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moral idea)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道德观念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对这些准则的了解和承认。有关研究 3 调查了7-16?岁儿童责任心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10-14岁的学生处于半理解的责任水平,?他们的判断可能是外力的强制作用和个人对责任的理解的结合物。14岁处于向“原则理解水平过渡”的状态,此时的学生考虑到了不负责任行为的直接后果,16岁的高一学生的责任观念大多数达到了“原则的责任水平”。 青少年道德概念、道德评价和道德观念相互联系、共同的反映着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此外道德认识还与个人的道德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性质和强度相关。上述各时期的特点也不是绝对的,常表现出极大的个别差异。许多研究都发现,高一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无差异甚至还要低于初二学生。这反映出高中阶段这一关键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情感的内容,二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从内容方面分析道德情感大致可分为对自己的荣誉感、羞耻感;对他人和工作的情感,如友谊感、公正感、责任感;对社会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主义情感。在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多,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二,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一直在提高,初二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在道德情感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很多初中生的道德情感已能以内化了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他们不仅是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而且道德行为准则也成为他们的一种激励力量。 从形式方面看,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它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道德情感的自觉性较低,具有迅速的道德定向作用。第二是形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它是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它往往是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从时间跨度上讲,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第二,从内容上讲,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第三,从性质上讲,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变化 第四,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简答) 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例如,在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的发展最早,然后是运动技能、情绪、动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通常最迟 3.具有不平衡性 如婴儿期与青春期发展较快,成人期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4.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根据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这些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 11、12-14、15岁)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并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完整word版)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二)青少年友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友谊更具交互性。对亲密、忠诚和共享的重视,标志着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谊的过渡。青少年朋友之间亲密程度的加强,不仅反映了其认知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绪的发展。这个时候,青少年更善于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他们也更善于顾及他人的观点,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与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倾诉秘密的过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过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标的过程,是确认其自我价值的过程。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2、定向性和顺序性: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 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 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 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 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 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 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 中国: 狭义:指道德教育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第七讲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第七讲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皮亚杰是从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儿童的公正观念以及对惩罚公正性的判断几个方面,来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的(皮亚杰,1984)?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与5-13岁的孩子玩弹子游戏,问:“这些规则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吗?” ?观察发现,年幼儿童虽然都说自己是按规则进行游戏的,而实际上却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玩着“自己”的游戏,而不理会规则的规定。年长一些的儿童由于产生了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逐渐意识到有义务去遵从这些规则,只有在此时,单纯的规则才变成了行动的准则,规则才成为对儿童行动具有约束力的东西。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严重程度,即注重行为的客观责任;年长儿童则能够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行为,即注重行为的主观责任 ?对偶故事: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 ?7岁前的孩子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 ?10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平等(公平)的行为就是公正的。 ?13岁左右的孩子已能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公道是一种高级的平等,是公正的高级形式。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在儿童心目中什么样的惩罚最公正?什么样的惩罚最有效?结果表明:年幼儿童认为犯了过错,遭到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惩罚就是为了抵罪。年长儿童认识到,犯过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例如,损坏了别人东西,应该用赔偿来惩罚。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根据研究事实,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渐进更替,体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脉络。 ?1.自我中心阶段 ?5-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规则阶段,他们虽然已能接受规则,但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于他的行动还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 ?6-8岁的孩子绝对地顺从权威,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他们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因而处于他律道德水平。 ?3.可逆性阶段 ?9-10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修改。 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互惠的可逆性特征,这意味着儿童开始进入自律道德水平。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解读

学号姓名成绩 研究生课程作业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课程名称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任课教师谷传华

2015 年6 月20 日 作业1 你的青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试用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自己当年的心理、行为或困惑。注意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并说明如果是现在你会如何做。 (1000字以上) 我的青少年时期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自卑心理比 较重。由于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在家乡的小学上学,那个时候还是很活泼开朗的,每天都是和小伙伴打打闹闹。但是,自从小学五年级转学到镇上的小学,意识到自己和班上大多数镇里的小孩的差别,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玩的吃的都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因此很自卑,不敢和他们交流,怕被看不起。之后的中学也是这种心理,总是很羡慕那些每天可以回到家吃饭睡觉的孩子。

我觉得我的这种心理问题可以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来解释。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时光飞逝,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步入尾声,经历这半年的实习生活,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实习过程中,我因学生的进步感到喜悦;因学生不听话,顶撞自己感到苦恼;也因为前辈们对自己的呵护与帮助而感动。正是因为这些,我用四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而这些经验也将是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下面我就实习中中小学生品德问题展开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以分数来对学生进行好、中、差三级等分却忽视了学生品德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品德重要性的认知。从他们懂事起,应试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的前景。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这种教育体制让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逐渐失去个性,忘却追求一种有主题的生活。然而,青年期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习期间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刘伟,上任何课他都不会认认真真听一分钟,甚至钻到桌子地下玩,或者走出座位去打扰其他同学。至于作业,他更是不会动笔去做,考试宁可教白卷。下课后,他还要欺负同学,做恶心的动作,比如吐口水。一直以来,刘伟已然成为全校“出名”的问题生,而我在实习期间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他,教育他,可是根本不起作用。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刘伟身上存在明显的品德缺陷问题,以一个“问题生”的存在而自豪,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叛逆性。这样的孩子,教育他如果单看他眼前的表现,只会莫名其妙,义愤填膺,哭笑不得。但是孩子还小,问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如何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搞清楚原因,搞活原因,教师先要展开自己的思路。 横向展开。看他在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面前的表现,看他在上课之外的活动中的表现,看他在小伙伴中、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果其表现都差不多,那是一回事,如果有时表现不一致,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纵向展开。看他在初中时的表现如何,在幼儿园期的表现如何,婴儿期表现如何,如果那是也都是差不多现在的样子,那就是一回事;如果那时表现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不完全是这个样子,那就是另一种或者另外几种情况了。根据

浅谈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浅谈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四年级李叶蓓前些日子,学校组织教师们学习了顾晓鸣教授的课题,针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做了一些讨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社会形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压力也在无形中显露出来,甚至使孩子们本该纯净快乐的生活变的阴霾,有的孩子还走上了极端。打架、群殴、杀老师、杀父母、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对此,我感悟很深,在此,我来说说我的几个看法。 一、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教育是最初对儿童平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和睦温馨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德的形成。而且,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如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获得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他们成长;对孩子的品德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得影响。 二、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学校

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我认为它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品德的发展。 (1)校风和班风的影响。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有很大的免疫力,不但能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反过来 还能把学校里的新风尚带到社会上,推动时代前进,(2)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教师对学生有一定得权威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 生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德作为自己的标准,因此, 教师本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性格形成 尤其有意义。 (3)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也影响着孩子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过程当中,这是一个个体加入社会系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人格尚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定型,在学会适应环境和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他们对社会生活、社会信息有着特殊的敏感,对新鲜事物接收得很快,因此,社会环境、各种信息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品德的发展有着一定得影响。青少年对于教育的选择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上的名人传闻,英雄人物宣传报道的力度,都会引起青少年的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川师)

主要教学容 品德·道德·德育 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品德养成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学校德育中的几个心理问题 教师应有的现代德育观 第一讲品德·道德·德育 品德与道德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吗? 品德与道德是什么关系? 什么又是德育?道德教育与其它教育活动的主要不同点在哪?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涵: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的总和,是靠舆论力量和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的总和。(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的总和。 (二)品德的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 品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大德育与小德育的问题 我国现行“大德育”的基本格局: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小德育”:德育即道德教育 (四)教育的道德标准 标准1 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 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容或产生有益 的影响 标准3 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 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上) 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和社会容) ?品德各要素发展的一般顺序 ?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 ?品德形成发展的部动因 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 ————知、情、意、行 ◇道德认知——人们对道德规的理解、认同 ◇道德情感——人们根据社会制定的道德标准,去处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道德意志——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道德行为(行为习惯)——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规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