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笔记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笔记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笔记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笔记

4、地球的内部结构跟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地壳最薄,平均厚度极半径6357千米 极半径6378千米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笔记(浙教版科学)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笔记 1、地球的认识过程: (1)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人们最初认为地球是方的,天空是圆的) (2)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 (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穿过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回到出发地。 (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球形。 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1)轮船的远去和返回。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 桅杆,后看到船身。 (2)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阳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证明地球是球体。 (4)麦哲伦环球航行。(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5)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北极星的高度应纬度而异,越往北距地面的高度越大。(可以不记忆) 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km 2。“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周长。 4、地球的内部结构跟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软流 极半径6357千米 极半径6378千米 17km

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2、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思考、回答、交流 3、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4、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极半径 学会依图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5、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 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 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 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 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

a、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纬度: 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那么,北极为90°N(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③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划分的界限为30°和60°。其中低纬度地区范围为0°~30°N和0°~30°S;中纬度地区范围为30°N ~60°N和30°S ~60°S;高纬度地区范围为60°N ~90°N和60°S ~90°S。 ④南、北半球的划分: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识别:根据极点周边是海洋还是陆地,其中极点周边是海洋的为北极,也就是北半球;极点周边是陆地的为南极,也就是南半球。

《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

《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 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利用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的例子生动的教育学生的爱国激情以及对未来地球和宇宙发展的展望。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3、……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模拟篮球实验:老师演示,全班一起观察,讨论: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而木板上的铅笔则不会消失,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 可以每一排派一个代表,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进行讨论) 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 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像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二、地球的大小 但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想必,只长了21千米,仅差0.33%,所以,肉眼看不出。)由地球的赤道半径算出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理解4万千米的长度:课后练习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800天——环游地球80天。) 三、人类了解地球的历程 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和麦哲伦,以及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对地球的认识做了很大的贡献。(课后通过网络或书籍更详细的了解) 四、我们的地球家园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已经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虽然已经开始探索外太空(插入我们载人航天的事例和对外太空探索的简单计划),但毕竟这个探索的时间是相当长的。 外星人来到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会看到什么呢? 伊拉克油田上空的黑烟;洪水冲过留下的黑色痕迹;沙漠化留下的一片黄色土地——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地球吗?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1节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知道地轴、南极点和北极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通过与其他参照物对比,知道并能够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3.利用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轴、南北极点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1.地球的形状以及大小的数据。 2.观察并使用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比如地球是什

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古代看看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地球的。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太阳和月亮”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讲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第二组讲述太阳和月亮

地球内部构造的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地球内部构造的简介 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例如,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 克/厘米3。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 2.7 克/厘米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5 克/厘米3 为大。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个组成部分。 地壳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45 千米,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70 ~80 千米。1909 年A.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秒突然增至7.8 千米/秒。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下地壳较软。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大陆地壳均匀。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2800 余千米。1914 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 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 千米。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 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岩石圈下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 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由“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P2—P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1:蓝色的。学生2:美丽的。学生3:圆形的。学生4: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①天圆地方(直觉)②太阳和月亮(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④地球卫星照片(直观) 2.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 3.思考:读课本P3页阅读材料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 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 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学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拓展探究】 1.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2.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教学目的: 1、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通过做“活动”的问题,认识地球的大小。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对“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教学难点: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吗?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2个不同的“活动小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最终证明了地球是怎样的? 2、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3、地球赤道的长度是多少?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 四、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约5分钟后,进行小组讨论。 五、检测、点评。 1、请个别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活动”,并让学生说出2个实验的结果,其他学生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小结:在正方体上,先看到小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 先看到小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圆的。 2、指名回答问题2,其他同学补充,老师作点评。 (通过“天圆地方说”、“浑天说”、“卫星照片”进行说明。得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3,老师补充。 (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140千米)

4、老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六、学生质疑,老师释疑。 七、检测: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经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赤道的长度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

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 文晖中学章舒垚 我的父亲一直是个地理迷,而最令他困惑的是地球内部的构造。到了初一下半个学期,科学书中的第4章终于讲到了地球,我也一直带着爸爸的疑惑在探索着。 在书本的认知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其实,谁也没有真正到达过地球的内部,虽然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三百万年。可是它的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如果我们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对直挖通,不就可以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了吗?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所以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还是很不准确的。 直到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也根据以上的论证,我明白了其实书上讲到的内容也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人们认为这种观点趋向于主导。而火山的活动,喷发后沉淀到地面的火山灰会把城市淹埋,而炽热的熔岩流会使大地变成盘土,而这些熔岩来自哪里,是来自地心的吗?而科学的解释是:在地幔上分布着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莫霍面上下物质都是固态,其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将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统称为岩石圈。 如此,从这个角度看,也似乎证明了课本上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科学是永远不会停滞不前的,就如同原子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以使论证更接近事物本质。那么人类没有真正涉入地心中去,总会有新的理论诞生。 科学家们一直利用一个办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铜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人们还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 现在,科学技术成熟,人们可以更清晰地对地球内部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对地球内部深处进行扫描时发现,在地球的东亚地区下面存在一个巨大的水域,水域的水量不小于一个北冰洋。这是在地球的深处第一次发现有如此大的水域。这项发现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地震学家维瑟逊和他以前的学生——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一起研究的结果。 地球内部首次发现庞大水域 维瑟逊和劳伦斯一起分析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震波装置收集的多达60万份震波图,他们研究发现,在亚洲大陆下面,地震波出现了减弱的现象,而且地震波传输的速度也有所减慢。维瑟逊解释说:“水可以减缓地震波的传输速度,通过地震波在亚洲大陆下的这种显著减弱和减缓的现象,我们可以预测在那里存在着大量的水。” 之前人们的预测认为,当海底的冰冷岩层浸入数千英里的地球内部时,地球深处的高温会将岩石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维瑟逊说:“我们这儿发现的结果正和这一预测相吻合。当岩石中的水随着海底岩层下沉时它是冷的,但随着水越浸越深,温度也开始上升,岩层开始变得不稳定,并最终失去岩层中的水分。”水汽上升后,地球的一层就变成了水饱和区。维瑟逊说:“虽然那部分看上去仍像是固体岩石,但如果把它放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就可以发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意图/方法/操作 教师活动 (讲/操作) 学生活动 说明/预期效果 /预期反馈调控 引入 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 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层 的,分几层呢? 三层 … 师:咱们的地球也像一个 蛋,是不是也和鸡蛋一样可以 分层吗?怎么知道? 板 书启发讲解 板:“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鸡蛋可以剥开看看有几 层,那么地球咱们可以剥开看 吗? 不可以 地球不 能剥开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怎么 样知道地球圈层? 启发 既然不可以,那我们怎么 知道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呢 地震 波、钻探岩 芯、火山喷 发物 结合课本可能得出 承转 提问 引导启发讲解 明确: 我们了解地理圈层的结 构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方式 两种波的速度一样吗 大家把一个小石子丢进 水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时如果上面有一个软木塞, 会不会随着波纹向外扩散 什么是 地震波 以石头 入水处为中 心有波纹向 外扩展 会/不 会 师:当地震发生时,地下 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 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 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 之分。 师:木塞将上下跳动,但并 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 被石击起的波慢慢向外散 去 这与地震波相似(1) 读图 分析 学生看图,介绍,提问: 1.图中哪一种波比较快? 2.两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 生了什么变化? 3.这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 看图 思考 1.纵波。这也是为什么地震 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抖动,再 左右摇摆的原因了 2.两波都在大约33千米处 突然变快,到大约2900千米处 发生转折,横波消失,纵波变 慢。 3.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 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 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地球概论》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六章 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教学目的 1.掌握地球的形状及成因。 2.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划分界面。 3.掌握地球重力、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地球的磁性。 教学重点:1.地球形状的三级近似。 2.地内要素的变化规律。 课 时:4课时。 教学过程: 本章为地球物理学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结构和物理性质。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对地球形状的表述 地球表面崎岖不平,有陆地海洋,有山地平原,如何来表示这种形状呢?地球的形状是用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来表示的。 (一)大地水准面:与静止海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以下的水准面。 1.水准面:即处处于重 力垂直的面,相当于静止的水 平面。 2.与静止海面重合;大 地水准面是地球上无数水准面 中的一个,即与静止海面重合 的那一个水准面。 3.全球性的:静止海面不仅存在与实际的海洋上,而且假设也存在于陆地上,是一个全球性的封闭曲面。 各地的实际形状即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再加上海拔高度。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见P167图6-8。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为说明它的形状,引入一参考椭球体。 (二)参考椭球体 1.概念:与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扁球体。 2.大小:P165 赤道半径a=6378.140KM 极半径b=6356.755KM 扁率f=1/298.275 3.特点: (1)具有几何上严格的规则性。是由这样的椭圆沿短轴回旋而成的标准椭球体。 (2)大小最接近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三)地球(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1.北半球较细长: 在北半球高纬大地水准面高于参考扁球体表面,低纬大地水准面低于参考扁球体表面。 因此:RN>b Δ=+10m 2.南半球较粗短 在南半球低纬大地水准面高于参考扁球体表面,高纬大地水准面低于参考扁球体表面。 因此:RS<b Δ=-30m 故地球赤道半径R0、 北极半径RN、南极半径RS之间的关系是: R0>RN>RS 3.对P167图6-8的说明 (1)该图不考虑a、b的差异,Δ=21KM (2)夸大了极半径的差异。ΔN=+10m ΔS=-30m 因此,该图看起来使地球近似于“梨”形。但实际情况是地球近似于球形。 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逐步精确的。早期的人类认为地球表面是一个平面,我国古代即有“地方如棋局”的说法。但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慢慢认识到地球表面是曲面,这一点从远方的船只、极星的高度上可以得到证实。在经历了从平面到曲面的认识过程以后,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地球是怎样一个曲面?后来人们通过大地测量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一)地球是一个球体 R=6371KM 1.大地测量 z 目的:球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若地球为球形,则不同地区应具有相同的曲率,即每度 球心角所对应的弧长是相等的。 z 原理:测量子午线10所对应的弧长。 z 方法:(1)在同一经线上取两地A、B; (2)量得AB的距离,即AB弧长; (3)测两地极高:hA、hB ∵hP=Φ ∴hA=ΦA hB=ΦB hA-hB即AB弧所对应的球心角。 (4)AB/∠AOB即球心角10所对应的弧长。 z 结论:经过反复的弧度测量,各地曲率相等,子午线10所对 应的弧长约为111KM。 地为球形的结论是经过严密的推论和精密测量的。麦哲伦的环球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撰写者:杨慧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第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要求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圈层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还有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①利用教材之外补充的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和教材中的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基本能完成课标要求。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主要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变化情况和四大圈层特点。 ②对于其他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但是对外部圈层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描述过于简单,因此需要补充相关材料,而重点在于对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方面。在对这一部分自然环境学习的基础上,可知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由此得出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结论。 因此本节内容旨在从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②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③能够区分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以及岩石圈和软流层的范围。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②确立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②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③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2.难点: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教具和课时安排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1课时

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课题内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能用平均半经、赤道半径、极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感悟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提髙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用平均半经、赤道半径、极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卫星照片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

地球的内部-教案

《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地球的内部》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第3课,地球的内部从来没有人进去看过,科学家又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呢?此部分从探索三个黑盒子开始,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最后通过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来建构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地球内部有什么不甚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暗盒里有什么,由此推断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从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并且,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比例合理的地球结构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教学难点:能够制作一个比例合理的地球结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盒若干。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 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彩泥、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药瓶,里面分别装着同体积的水、沙子、和黄豆,如果不打开瓶盖,你们有什么方法猜测瓶子的三种物质呢? 2、学生讨论 3、学生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名让学生实验,口述自己的辨别方法和依据。) 5、过渡提问:尽管我们看不到瓶子里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做出猜测和判断。那么老师想了解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能用这些方法吗? 学生分析解答。 师:是啊,这些方法都行不通,那么科学家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地球内部的结构又是怎样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地球的内部)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老师请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的环节,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后面观察自然现象的图片来推测地球的内部信息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

h b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 一、选材依据 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课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对于地球的探索自古就有。地球从最原始的“天圆地方”到现代的地球是圆形的概念,现代科学家又进一步地深入地壳,从内部分析其组成。这些都为我们正确认识地球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对于自出生以来认识的概念“地球是圆的”根深蒂固,无法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人们对这一概念形成的历程。而且这一概念需要进一步地加深,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根本上巩固这一概念。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人们认识中的形状的不断变化过程,并能用生活经验出发证明“地球是圆的” 2.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其内部结构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球是圆的同时,学会运用生活知识证实,将概念内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并举例证实“地球是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习科学打下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的特点。 2.教学难点:从生活经验出发生动地证实“地球是圆的”。 六、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实验总结法 2.学法:小组讨论法、实验证明法 七、教学工具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用工具:篮球、直尺、铅笔。 八、教学设计

八、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地球是个球体 1、证据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麦哲伦环球航行 月食时的轮廓 “篮球实验” 站的高,看的远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Km 两极小21 Km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从外到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 软流层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球仪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球仪 学案导学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先学后教 1.___________率领船队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千米,最大周长是约___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______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________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 4.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表示地球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地理事物的位置 5.地球仪上有根假想轴是_________,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做__________。其中,对着北极星的点叫__________,它是地球上最_______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__,是地球上最________点。小组合作 1.说说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当堂达标 1.下列事例不能正确说明地球形状的是() A.月食的形状 B.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天圆地方”说 D.站得高看得远 2.“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赤道周长约() A.5亿千米 B.4千米 C.4万千米 D.8000千米 3.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圆球体 B.扁球体 C.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5.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6.有一天咸蛋超人“遁地”前去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 A.2万千米 B.4万千米 C.6 371千米 D.12 742千米 7.(2010·福建漳州)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 A.5.1亿km2 B.5.1亿km C.5.1亿km3 D.5.11km2 8.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 A.地球 B.地球卫星照片 C.地图 D.地球仪 9.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什么来区分陆地和海洋( ) A.文字 B.数字 C.颜色 D.符号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第一节,本课在本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初步学习地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地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人们在历史过程中对地球的认识,了解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内部构造。本节课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和后面的学习息息相关。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地理学知识。 2.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探究了解地球是球体的实例,培养科学不断发展的 认识。 2)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 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能描述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举出证据说明地 球是球形天体。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事例。 3)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 使学生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严谨科学等情感、态 度、价值观,对一个人日常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有重要 作用。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

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对待环境的观念,保护地球母亲。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二、说学生 对现代学生来说“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已经是一种常识了,所以他们对于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会有点不可思议,或者难以接受。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点拨学生,比如古代中国的“盖天说”虽不科学,但是在当时来讲已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又因为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所以对于要找出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地球是球体,就比较难了。相对于这些,现代学生对于高科技的内容的熟悉和兴趣程度要高于其他内容,可以在观看航天的视频的同时介绍宇宙中观察的地球是怎么样的。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法 说学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归纳分析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一个鸡蛋,一把小刀,每组一个篮球,一块木板 五、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历史,探索问题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

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学目的: 1、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通过做“活动”的问题,认识地球的大小。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对“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教学难点: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吗?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2个不同的“活动小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最终证明了地球是怎样的? 2、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是如何证明

地球是个球体的?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3、地球赤道的长度是多少?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 四、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约5分钟后,进行小组讨论。 五、检测、点评。 1、请个别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活动”,并让学生说出2个实验的结果,其他学生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小结:在正方体上,先看到小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先看到小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圆的。 2、指名回答问题2,其他同学补充,老师作点评。 (通过“天圆地方说”、“浑天说”、“卫星照片”进行说明。得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3,老师补充。 (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140千米) 4、老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六、学生质疑,老师释疑。 七、师生小节本节课的内容。 八、检测: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经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赤道的长度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 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地球表层相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通常所说的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指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以下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岩石圈下面有一层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较软的地层,同硬壳状表层不相同,这就是软流圈。软流圈之上的硬壳状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同上地幔顶部紧密结合形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之上运动。 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壳经常所处的运动状态。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遗迹,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洋脊、海沟等;同时,地壳还在不断的运动中,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都是这种运动的反映。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联,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改变,因而研究地壳运动将可提供地球内部组成、结构、状态以及演化历史的种种信息。测量地壳运动的形变速率,对于估计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探讨地震预测等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反演地应力场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