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内涵

1)教育的语义

A.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B.20世纪初“教育”成为常用词:

①1901年5月,罗振玉《教育世界》——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

②王国维——最早将“教育”、“教育学”作为术语使用。

C.基本涵义

①具有“上所施,下所效”之义

②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灌输,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外塑的行为。

2)教育的层次

广义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特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

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教育有时候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3)教育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方法

2、教育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各种起源说

①生物起源论:勒图尔诺、沛西·能(本能、冲动)

②心理起源论:孟禄(无意识、模仿)

③劳动起源论(凯洛夫)与其他(神话起源说、人生发展说、交往起源说)

2)教育的形态

3)教育的历史发展

非形式化教育阶段(从人类诞生到原始社会解体)

①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②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

体;③教育的内容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④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⑤儿童在模仿成人的活动过程中学习

(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活动场所、教育内容、媒介)

形式化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

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

步规范化;④大抵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⑤由于以上种种因素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制度化教育(19世纪下半期、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校化、制度化、封闭化、标准化

未来的教育:伊里奇:学校消亡论;《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

3、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基本流派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

文化教育学(理解、唤醒、解释;狄尔泰)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第三世界追求解放;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

元教育学

2)教育家及代表作

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独立的教育学诞生1632 宗教徒夸美纽斯

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教授(学生编订《康德论教育》)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四段教学法、四阶段教学论(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之父)

杜威——现代教育学之父

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法

我国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学制的概念: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关系。

1)根据权力支配主体划分

①中央集权制(法)

②地方分权制(美)

③中央与地方合作制(英)

2)根据选拔分层功能划分

①双轨制(英)

一轨:大学-中学系统。学术性大学向下发展衍伸出一些预备性学校。

一轨:小学-初等职业学校系统。初等教育学校面向普通劳动者而设,后来又增添了初等(与小学相衔接)和中等(与中学相衔接)职业教育学校。

②单轨制(美)

由普及初等教育为起点,推动中等教育的发展,最终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单轨制学校教育系统。

③分支型(前苏联)

学制包括四年制小学、七年制学校和普通教育学校高年级阶段(第九、十年级)。

它们相互衔接,又分别作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基础。

我国学制的发展:

1、壬寅学制(最早、未实施;《钦定学堂章程》)1902

2、癸卯学制(最早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1904

3、壬子癸丑学制(北大蔡元培允许女生入学1912

男女可同小学,废除读经,小学7年中学7年)

4、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

5、现行学制:学前教育(3~

6、7岁幼儿)、初等教育(全日制小学教育;6~7岁儿童;成人初等业余教育)、中等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义务教育特点:普通性、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若干理论

1、教育万能论-人是教育的产物

柏拉图(主观唯心主义)、洛克(白板论、感觉主义的认识论)、爱尔维修(唯物主义)2、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胡适(独立于政治、独立于宗教、独立的教育经费、由教育家主办)

3、人力资本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

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文沙

(人口质量胜于人口数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4、筛选假设理论-标签理论(强调文凭的重要性)

迈克尔·斯宾塞、罗伯特·索洛

5、劳动力市场划分论-教育层次决定劳动力的市场分配

皮奥里、多林格、戈登、爱德华兹、卡诺伊

(工资决定机制;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偏好)

(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①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②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制度

③制约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④制约教育内容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①文化观念制约教育观念

②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③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

④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式

4、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①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制约

②人口波动对教育的制约

③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制约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制约

⑤人口分布对教育的制约

(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1、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②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2、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具有完成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②教育具有知识“再生产”的功能

③教育具有更新知识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传递-保存文化

②传播-丰富文化

③选择-提升文化

④创造-更新文化

4、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减少人口增长

②提高人口素质

③改善人口结构

④促进人口流动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中心四周律和头尾律;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个桃)

在对青少年教育时,必须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能一刀切;少年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0~1岁和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时期;关键期)

①指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的阶段发展快,有的阶段发展慢

②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

教师要了解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并抓住时机,加强教育力度。

4、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5、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每一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一些基本的特征。但随着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针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掌握每一年龄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共同特点,按照这些共同特征,确定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可变性特点,教育者也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切不可死抱住传统不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前提)、环境(条件)、教育(主导)、主观能动性(决定)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2)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教育方针有指令性、政治指向性;教育目标有具体多样性、实践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教育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相关理论

1)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福禄贝尔)

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需要决定。人生来就具有发展其身心的本能。教育目的就是要使这种本能得到高度完善和发展。

社会本位论(柏拉图、荀子、涂尔干)否认个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目的论

科学主义目的观(弗兰西斯、培根)

以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主张。

人文主义目的观(亚里士多德、阿德勒)

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性。

3)马克思主义目的论

3、我国的教育目的

1)不同时期教育方针的表述

2)现行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劳动者”;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提高民族素质

4、全面发展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①“五育”既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联系;

②各育有自己独特的任务、作用和特殊的教育方法手段,不能相互取代;

③各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④综合而言,德育是方向,智育是主体,体育是基础,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到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辅德、益智、健体的作用。

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处理五育关系,科学设计教育活动;正确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潜能;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3)我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分类:

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在班级、学校、市实践)、开发研究(在省、全国推行)

2、定性研究(文字)、定量研究(数字、量度,等级评价)

3、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干预性研究(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达到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教育研究的过程: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搜集与分析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与评价阶段

文献的等级分类:一次文献(未经任何改动),二次文献(分类处理,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三次文献(综述)

研究报告格式:题目、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结论、讨论和建议、附录

学术论文结构:题目、署名、摘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育调查法

1、问卷法(包括标题、介绍词、题目)

2、访谈法(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

3、观察法

(二)实验法

1、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顺序:建立假设;选取被试并配组;实验前测;引进自变量进行实验处理;后测;比较前后差异;验证假设

2、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三)经验总结法:具体经验总结(实践性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理论性经验总结。

中学课程

一、课程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教学为中心,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2、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卢梭等)选择组织评价

课程设置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教材编排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和引导。

3、社会中心课程论(康茨)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但不是按儿童的活动来组织课程,而是把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二、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科目化、预设化、结构化、学问化、专业化、系统化。

活动课程(杜威):活动性、经验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心理学化、乡土性。

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整合课程)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显露性、计划性、行政性、规范性、可评估性。

隐性课程:整体性、非公开性、依附性、潜隐性、愉悦性、易接受性、持久性、难评估性。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强制性、同一性、公共性、基础性、神圣性。

地方课程:地方性、多样性、特色化、自主性。

校本课程:校本性、多样性、特色化、自主性、灵活性、动态性、个性化。

三、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模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主张按学生的需要,相对灵活地选择和组织内容。

3、情景模式(斯基尔贝克、劳顿)分析情境;拟定目标;设计教与学的课程方案;诠释和实施课程方案;评估、反馈和重新建构。

2、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儿童发展、社会需求、学科特征、文化系统。

四、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

理念:课程适应性、管理民主化、课程结构、和谐发展、学生主体性、学生经验

目标:1)三维目标;

2)改革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精选

4)改革课程实施: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从仅仅评价知识走向评价多方面

5)改革课程评价:评价目标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师生发展;从单元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

6)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课程改革内容

重建课程结构、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改善课程实施过程、规范教材开发与管理、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①学科:语数外科、体育与健康、艺术

②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要求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分科课程为主)课程结构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3、课程改革趋势:

①坚持学生发展为本;②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③课程综合化;④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

⑤课程管理民主化;⑥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中学教学

一、教学与教学过程

1、教学及其意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④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2、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间接经验是指前人的经验,一般表现为书本知识;直接经验是指个体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属于感性认识。直接经验是间接经验的基础。教学以间接经验为主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知识的掌握促进能力的发展。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赫尔巴特)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师的言行具有教育性。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在授予学生系统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挖掘教材自身的思想因素;通过教学的各方面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2、启发性原则

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能力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形成系统而周密的思维能力。注意:按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4、因材施教原则

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注意:了解学生的发展基础和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善于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联系;正确对待个别差异,针对学生个性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量力性原则

三、教学组织

1、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制、特普朗制

课的基本类型:

任务: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的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

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辅助形式的基本类型是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备教材、被学生、备教法。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上课: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紧凑、积极性高(好课的标准)

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集体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考查: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和日常观察等。评定:记分、写评语

四、教学方法与改革

1、中学常用的教学法

(一)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要求:讲授内容正确,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授条理、系统、重点突出,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语言艺术;适当运用板书。

(二)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判断推理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类型:启发性谈话、问答式谈话、指导总结性谈话。

要求:要有充分的准备;注意谈话的技巧;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谈话结束时要善于总结。(三)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启发、学习的一种方法。要求:讨论前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和具体要求,做好讨论工作的准备;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中心,层层深入地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小结。

(四)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事物及其发生变化过程,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要求:实验前制定试验计划,明确实验课题、目的要求和实验程序,做好各种仪器和物品的准备工作以及学生编组工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具体指导,包括适当提示实验方法,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等。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定学生报告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然后由教师对实验中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2、教学改革的趋势

中学德育

一、品德结构与品德发展

1、品德结构与影响因素

品德结构: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时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影响品德形成的内外因素:

外在因素:家庭教育方式、社会风气、同伴影响

自身因素:智力因素、教育程度、情绪因素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与方法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

二、中学德育内容的新发展:

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

三、德育规律与德育原则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具体实施过程具有多种开端)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统一起来。基本要求:

1. 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

2.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 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三)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指德育必须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以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基本要求:

1. 要正确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2. 要善于以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 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四)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发展。

基本要求:

1.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

1. 教育者要尊重信任学生

2. 要善于正确地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

即要求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德育影响。

基本要求:

校内各方面、学校和家庭的、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途径:教学(思想品德课、个课教学)、活动(团队活动、班会活动、评优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班主任工作、学校环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知)

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的方法。

具体方式:讲解与报告、谈话、讨论、参观访问与调查等。

注意事项:1. 明确目的性2. 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3. 注意教育时机4. 坚持以诚待人(二)情感陶冶(情)

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原有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通过耳濡目染使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类型: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注意事项:1. 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三)实际锻炼法(意)

(四)榜样模仿法(行)

(五)品德修养法

(六)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五、现代德育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道德发展是儿童积极思维的产物

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11-15)(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受认知结构水平的制约

前道德阶段(0-4)、他律阶段(4-8)、自律阶段(8-12)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2)个体的道德判断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前习俗水平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2.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习俗水平3.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

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后习俗水平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中学班级管理

一、班集体与班主任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组建阶段——来自老师的任务

形核阶段——班干部的形成

发展阶段——舆论形成

成熟阶段——人际和谐(优良班集体的标志)

(二)班集体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类型: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方法:①目标必须包括目标方针、目标项目、目标值三部分。目标方针是总体方向与规划;目标项目是班集体发展的具体项目;目标值是要达到的标准。②根据学校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某阶段的工作重点制定。③由学生、教师共同制定,必要时可以要求家长参与。④目标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口号式、规划式、目标阐述式等。

(2)建设班干部队伍、健全班集体组织(班干部选拔与培养的方法)

选拔方式:民主选举、学生组阁、竞争上岗、学生自荐

培养时注意: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加强管理,量化考核;注意新生力量的培养。

(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日常管理,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3)组织、指导开展班级活动。

(4)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了解学生)

(1)翻阅书面材料,如学生的相关档案、试卷、奖惩记录等等。

(2)观察。通过日常观察与课堂观察了解学生。

(3)个别访谈。这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做法。

(4)调查。日常的闲聊、座谈,正式的书面问卷调查。

(5)组织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了解学生。

(6)书面沟通。周记、qq等。

二、课堂管理与课堂气氛

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班级规模、(2)课堂环境、(3)班风与学风、(4)学生期望、(5)教师威信、(6)教师能力、(7)师生关系、(8)教师的管理方式(民主式、参与式、监督式、专制型)、(9)家长的个性特征。

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一般的、对抗的

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纪律的分类: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安排要求: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

(1)学生(2)教师(内容不当、方法不宜、要求过多)

(3)环境(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

矫正策略:

(1)熟悉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消退处理、积极塑造)(2)遵循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多奖少惩原则、一致性原则、结合性原则)

(3)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程序(觉察、诊断、目标、改正、检评、追踪)

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一种消极行为、一个教育性概念。

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意义:(1)对个体发展:培养意志品质、提供多元发展空间、远离不健康的活动、促进班级成员交往。(2)对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巩固、形成良好的班风、形成自觉的纪律。

课外活动类型:教育性活动、知识性活动、休闲娱乐性活动

课外活动特点:

(1)自愿性和选择性(活动性质)

(2)伸缩性和多面性(活动内容)

(3)灵活性和多样性(活动形式)

(4)独立性和自主性(活动方法)

(5)开放性和实践性(活动过程)

(6)轻松性和娱乐性(成果的考核方式)

(7)竞争性和激励性(活动的评估)

(8)针对性和层次性(活动的教育意义)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五、学校家庭与社会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

家校联系的形式与途径:

(1)互相访问和通信联系

(2)家长会

(3)开放日活动

(4)家长学校

(5)家长委员会

(6)家教咨询

教师的“师爱”

“师爱”特点:广泛性、无私性、教育性

表现:始于对学生的了解、表现为尊重学生、表现为信任并寄希望于学生

中学教师成长心理

教师成长的历程: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福勒和布朗分类)

教师成长心理过程:(1)情绪高涨期、(2)心理困惑期、(3)反思求解期、(4)心理倦怠期、(5)情绪回归期、(6)心理愉悦期

作业布置的要求:

(1)目的明确,为学生知识巩固、技能训练服务

(2)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3)必须联系学生实际

(4)形式符合学科特点

(5)分量难度要适当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注: 1.此部分为《知识与能力》的简要笔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重点我已筛选出来,在《知识 与能力》提纲中,搭配使用。 2.备注“选择题”的知识点为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3.笔记红色字体部分需留意。 4.笔记中我若没有写或简写的部分,在看书的过程中可适当忽略,笔记越多的地方越是重点。 5.带有“补充”二字的知识点是中公书上没有的,建议背下来。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 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的教育: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有专职人员(教师)和专门教育机构(学校)承担。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教育对象、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桥梁、中介; 教育的属性:(选择题、简答题/辩题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区别与动物),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a)教育具有规定性。 b)教育具有继承性; c)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d)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补充: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就是发展健全得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4、教育就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得道德,智慧与身体各方面得能力——裴斯泰洛齐?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就是教育得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得概念 ①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得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质得规定性,也就是教育与其她一切社会现象得根本区别?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得地增进人得知识技能,提高人得认识能力,影响人得思想品德增强人得体质完善人得个性得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得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得规律,在特定得教育场所,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她们得身心朝着社会期望得方向发展得活动与过程?3、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得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得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得关系以一定得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得学说观点?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得社会性?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得模仿不足:否认了 人就是有意识得。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得关于人得全面发展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学校教育得产生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得萌芽,作为独立得社会实践部门得学校教育就是在奴隶社会出现得 2、我国经考证得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得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 习笔记(超强)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 (1)教书育人 (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 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重点版)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重点 复习资料 教育学 【1】教育: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 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 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 【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8】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内涵 1)教育的语义 A.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B.20世纪初“教育”成为常用词: ①1901年5月,罗振玉《教育世界》——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 ②王国维——最早将“教育”、“教育学”作为术语使用。 C.基本涵义 ①具有“上所施,下所效”之义 ②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灌输,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外塑的行为。 2)教育的层次 广义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特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 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教育有时候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3)教育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方法 2、教育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各种起源说 ①生物起源论:勒图尔诺、沛西·能(本能、冲动) ②心理起源论:孟禄(无意识、模仿) ③劳动起源论(凯洛夫)与其他(神话起源说、人生发展说、交往起源说) 2)教育的形态 3)教育的历史发展 非形式化教育阶段(从人类诞生到原始社会解体) ①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②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 体;③教育的内容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④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⑤儿童在模仿成人的活动过程中学习 (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活动场所、教育内容、媒介) 形式化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 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 步规范化;④大抵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⑤由于以上种种因素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制度化教育(19世纪下半期、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校化、制度化、封闭化、标准化 未来的教育:伊里奇:学校消亡论;《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 3、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基本流派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总结

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详细大纲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点归纳

温馨提醒: 以下是某些同学对书本上的部分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大家可以看一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巩固知识点会有些帮助。 20世纪以后教育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育是创造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教育的政治功能 为政治培养人才 通过舆论影响政治 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文化功能: 选择 融合 传承 创新 素质教育 思想 政治 品德 心里 身体 科学知识 终身教育的特点 民主性 自主性 连贯性 形式多样性

新教师常见的三个错误 主修某一课程只能提供这么课程的全部容 教育只不过是知识的传递 学会教学只不过是经验累积的过程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专业知识上 问题解决的效率上 关于洞察力 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疏导性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方法: 说服法 锻炼法 陶冶法 榜样法 奖惩法 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激发: 设置具体的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设置榜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原有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 作业的难度适中,控制动机水平 利用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 奖惩方法,妥善维护部动机 我国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 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精神: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教育知识与能力超详细笔记及重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辨析题)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一词最早源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最早把教和育连用。 二.教育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主导) (二)受教育者(主体) (三)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三.教育的属性(辨析题)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古今不同)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历史继承性(古今相同) (2)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起源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1)无阶级性、公平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 2.古代社会的教育

(1)奴隶社会教育 (2)封建社会教育 *隋唐时期科举制兴起,清朝时期废除科举制(1905年)。 (3)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b.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c.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d.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e.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3.近代社会的教育(简单题)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贵州教育综合知识笔记

1、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生产力所决定;而教育的性质主要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3、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包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心理相容。 5、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6、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 7、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情绪的应激。 8、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9、教学评价的类型可分为标准参照测试和常模参照测试。 10、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单项选择题 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课外教育的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实践性。 3、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150%。 4、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该行为的关键期或敏感期。 5、《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名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名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性。 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他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7、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较低。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 9、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 10、布鲁纳的教育观点是: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三、判断题 1、气质只有好坏之分,性格却有善恶之别。(错) 2、我国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错) 3、学次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 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打印)资料

《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打印)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 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力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 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 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社会文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知识点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知识点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笔记新颖整理2018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分三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善救失原则的出处) (三)“教育”的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对象主体 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实践的主体和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是教育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 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 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贤江。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要观点: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4.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 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 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3.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5.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 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容 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精心整理笔记,考试必过

1.学习策略的分类:丹瑟洛:murder;沃克斯福德(元认知);皮连生(促进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内在联系,新旧联系,长期保存);张大均(准备-学习-巩固);迈克卡(认知(复述、精加工、组织),元认知,资源管理) 2.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准备-练习-效果、斯金纳、班杜拉:观察学习-注保复动);认知派(布鲁纳发现学习、奥苏贝尔有意义、加涅信息加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主动建构、社会互动、情境性;知识观:知识是个体对现实的理解和假设,受经验和文化影响;学生观:主动构建者,主体地位,自主能动) 3.个体心理发展一般特征:连续阶段,定向顺序,差异,不平衡 4.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教育目的-专业教师-控制协调各种因素),个体主观能动 5.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感知2,前7,具体11守恒,形式推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6.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前,他律:自我中心和权威,自律或合作,公正道德);柯尔伯格(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7.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理论:婴儿:基本信任和不信任0-儿童:自主与害羞1.5-学龄初:主动对内疚3-学龄:勤奋对自卑6-青春:同一和角色混乱12--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成年:繁殖对自我专注40-成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65 8.情绪情感:心境、激情、应激、理智感:人认识和探求 9.压力来源:躯体-心理-社会-文化 10.良好情绪培养:正确认识-三观-锻炼-乐观幽默-高尚情操三爱-消除不良情绪能力 11.情绪调节指导:教会适宜状态-丰富体验-引导看待-方法-提高能力 12.人格特征:独特性-稳定-整合-功能-社会 1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课程-渗透-结合活动-辅导咨询-个别辅导 14.心理辅导原则:全体-预防与发展-尊重理解-主体-个别对待-整体发展 15.建立教师威信途径:道德品质-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仪表风度-第一印象-朋友知己 16.教师成长途径:观摩-微格-训练-反思 17.活动课程特点:以需求兴趣设计-心理发展顺利编制-活动中探索;主体-乡土-综合:生活题材-经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 18.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X主观判断。作用:决定选择-影响态度-影响习得-情绪 19.考试焦虑:心情,注意力,知觉,思维原因:统考-期望-个人-失败体验应对:脱敏-认知矫正-锻炼性格-往最好处做-调节情绪20.教育目的:方向共同,共同需求依据:特定背景-身心发展特点-教育理想-理论依据21.双趋,双避,趋避:谈话-合理安排时间-鼓励 22.“耶克律-多德森”表明,随着任务不同,最佳,倒U,轻松心态,中等稍低,努力归因,现实归因 2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问题解决因素:问题情境-定势-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体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及问题特点等。 24.增进师生沟通心理学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同理心 25.学习迁移建议:改革教材促进迁移-合理编排教学方式-学习策略迁移意识-改进评价26.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信息技术-研究性-社区-劳动技术 27.青春期是人的行为性格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关键时期: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两级---性意识---过度关注自我--自卑意识和 失落感 建议:加强教育正确认识---指导行为--- 克服自卑:诉说,制定训练计划,语言社交 28.课程计划:按照XX,由教育行政部门X 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内容:课程设置-顺序 -学时-学年学周 29.教材:创造性用,融入自己科学精神和智 慧-重组-深加工-设计好课-将教材激活 30.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关系:个性实在心理 过程中产生;已形成个性心理倾向和特征, 制约心理过程。 31.德育基本规律:多种开端-组织活动交往, 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过程---促进学生思想 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长期重复不断前进 32.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 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 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导向性: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 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 向发展。基本要求是: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 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 合起来。(2)疏导性: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 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基本要求是: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 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尊重,信任,严 格要求,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 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是:①事业心, 热爱学生;②严格要求;③要根据年龄,提 出适度要求,贯彻到底。(4)知行统一:既 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践 锻炼,言行一致。基本要求是:①加强理论 教育;②参加社会实践养成好行为习惯;③ 对学生评价和要求坚持知行统一。4.以身作 则,言行一致。(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 正面引导,说服教育,调动内在动力,辅助 纪录约束。基本要求是:①坚持正面教育, 鼓励为主;②以理服人,启发自觉;③健全 支付,严格管理(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 因素: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 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 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 矛盾的转化。基本要求是:①“一分为二”地 看待学生,全面分析,客观评价;②长善救 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③引导学生 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7)教育影 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主动协调多方力量, 统一认识,发挥整体功能。要求:发挥教师 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配合--处理好衔接工 作持续(8)因材施教: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 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 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 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基本 要求是:①以发展的眼光全面了解学生,正 确认识和评价学生思想特点;②根据不同年 龄阶段学生特点选择不同方法教育3.注意个 别差异,因材施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 相结合:热爱集体,集体教育,对个别同学 的教育,促进集体形成和发展。要求:健全 的学生集体-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个别教育 增强生机活力 32.德育途径:①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 学。②社会实践活动。③课外、校外活动。 ④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⑤校会、班会、 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⑥班主任工 作 33.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 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认识,语言文字+ 事实说服。要求: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富有 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 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优秀品德来影响学 生思想情感和行为。要求:选好榜样-激起敬 慕之情-狠抓落实提高修养。(3)实际锻炼 法: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锻 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秀思想和行为。 要求:目的明确,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生动 活泼,调动积极性--持之以恒,随时总结。(4) 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因素,熏陶感 染,耳濡目染感化。要求:良好情境-与启发 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5) 品德评价法:对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 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健康发展。 要求:公平合情合理--民主支持--宣传与教育 ---奖励为主,抑中带扬(6)自我教育法:学 生在引导下,根据目标和要求,产生积极进 取之心,自我反思,完善自身。要求:激发 愿望--培养能力--引导参加社会实践(7)角 色扮演法:扮演处境特别的救助者,置身于 他人位置,体验别人的态度,增进对他人理 解或认同。(8)合作学习法:培养合作精神, 建设学生集体,提高群体意识,归属感。要 求:明白目标--选择恰当策略--规定原则--指 导技巧 34.德育方法选择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 --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5.影响品德发展因素:外因:家庭学校社会 同伴;内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 知、智力因素、情绪因素 36.良好品德培养: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榜 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适当奖励 和惩罚 35.教学过程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 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相互依存, 促进,统一,基础,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 系,辩证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 合(双边,依赖,离不开,辩证统一,相互 促进) 36.教学原则: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 规定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科 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品德和正确的 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 学性;②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进行;③通过教学 活动的各个环节;④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 想修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解和掌握 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①书本 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 生运用知识能力;③加强实践性环节,综合运 动知识的能力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 训练关系;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直观性 原则(尽量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使 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全面深刻掌握知识①正确 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 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性 原则(调动学生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自 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能力。要求①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设置情境,启发独立思 考,培养良好思维方法和能力;③动手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学科 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掌 握基础知识,发展能力。要求:①教学有系统 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由 浅入深、由易到难;④引导知识体系化),巩 固性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 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 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要求:①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量 力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 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促进 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 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 展的时代特点。)因材施教原则(从课程计 划,学科标准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