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文峰·建文帝

建文峰·建文帝

建文峰·建文帝
建文峰·建文帝

重庆南温泉,昔日有著名的十二景,为抗战时期寓居此地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亲自命名并题写,其中一处胜景为建文遗迹,系指建文峰及其历史遗踪。

建文峰为南泉最高峰,原名禹山,海拔504米,其山势陡峭,森林茂密,景色宜人。

禹山的更名,与六百多年前,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息息相关。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时,他21岁。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大力革新内政,锐意削藩,激起了众藩王的不满与反抗。坐镇北平的他的四叔、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不甘坐以待毙,遂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历时四年,要用武力推翻侄儿的江山。在燕王大军压境、南京兵败城破之际,建文帝却下落不明,成了千古之谜,史称明朝第一疑案。其去向众说纷坛。主要有:

自焚说。公元1343年(即建文四年),燕王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太宗实录》记载,得知燕王率兵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又自叹: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殉国,妃嫔侍从等,大都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焚烧而死,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难分男女,惨不忍睹,不胜悲戚,抚尸痛哭,称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短路呢?其继位称帝后,仍以天子旧规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上,也有此一说。出亡说。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清人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未自杀,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帝知燕军破城后,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先祖临死时,留下一个铁箱,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群臣急忙把秘密收藏的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也就是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书信一封。信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于是,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带了九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等人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只见水道上停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知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先帝,叫我在此迎候,接你入观为僧。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进观里。不久,大臣杨应能、叶希贤等人同至。

自焚说及出亡说,均无确证,建文帝国破家亡后的下落始终是一个谜,留下一桩千古奇案。故修史比较严谨的《明史》中,仅有城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渺渺数语。

既然帝不知所终,建文帝没死,削发为僧逃出宫中,隐名埋姓流落江湖,就有可能。民间野史中,关于他的去向,就有数十种说法之多。有一传说是,其皈依佛门后,从南京一路西向,经湖广,到四川,再远赴云贵,不知所终。还有传说建文帝化装东去吴越浙闽;更有传说朱允炆已逃亡海外,避难南洋,待来日东山再起云云,均言之凿凿。于是,明成祖朱棣疑心大起,一面命锦衣卫在国内密访缉拿;一面兴师动众,遣三宝太监郑和率巨大船队数次下西洋,宣扬国威,暗中寻访建文帝踪迹。

而《明史纪事本末》中说,建文帝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云游四海,行踪不定。西游重庆,即指今之巴渝,看来,有史书为证,似乎朱允炆真来过重庆了?且慢,该书系民间著述,有的

资料来自民间传闻,亦真亦幻,仅作参考,尚不足为凭。

民间传说,某年,建文帝扮行脚僧浪迹天涯,云游入川,师徒三人来到重庆南泉,见该地山清水秀,禹山茂林修竹,山下溪水潺潺,偏僻难寻,能掩人耳目,不易发现。甚爱其地,遂住锡绝顶,历时数年。每日在松涛明月或凄风苦雨中,伴着晨钟暮鼓、古卷青灯,苦度光阴。故国不堪回首,往日的雕栏玉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皆成了遥远的红尘往事。

有一天,当地一樵夫上山砍柴,口渴进庙欲讨水喝,惊异发现庙里已人去屋空,落叶满地,窗棂蒙尘,院落寂寥,雀鸟啁啾。住持及几位僧人不知何时,早无踪影,惟小庙粉墙上,留下了一首题壁诗: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

软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鸦早晚朝。

时人多持正统观念,敬畏皇帝。百姓感念建文帝虽然坐龙庭不过几年,但悲悯苍生,体恤民情,轻徭薄赋,甚得民心。如今遭叔夺位大难,国破家亡、深表同情。他们依据此诗及平素观察,认定失踪的住持僧人,非必寻常,定是失国的皇上。大家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其实此诗破绽甚多,多半为伪托,这暂且不表。于是,后来当地百姓遂将禹山改名建文峰,建文帝隐身修行的无名小庙,改名建文庙,庙内一间禅房取名让皇殿,而庙旁当年建文帝取水煮茶的小井,称为玉泉。世人亦姑妄信之。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庙不在大,有帝则灵。小庙藏之于深山,往日人迹罕至,门可罗雀;如今逢年过节,善男信女,呼朋唤友,朝山进香,不畏山陡路险,络绎不绝,异常虔诚。建文峰、建文庙从此从此声名远播,数百年间,香火不断。

后来,也不知何年何月,建文庙年久失修,或毁于乱世兵燹,墙倒屋塌、僧去庙空,只留下荒烟蔓草中的断垣残壁,任凭雨打风吹。

一九六二年二月,时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的郭沫若先生、莅临南温泉游览,曾赋诗一首,其中有建文隐处埋荒草,仙女洞头有碧苔这样的诗句,以资纪念。

近年来,当地镇政府斥资数百万重金,从花溪河畔兴修了一条青石板登山步道,蜿蜒直达建文峰顶,步道侧立有仿古栏杆,安全美观,全长三千余米,方便游人登山观景、休憩流连。有关部门,还在建文峰顶重修了建文庙及让皇殿,供游人香客发怀古之幽思,凭吊那位不知所终的皇帝。

靖难

靖难 ——《明史讲义读后感》靖难,是成祖篡国时命名的。靖难之事涉及明朝两位帝王——建文帝朱允炆和永乐帝朱棣。电视荧幕上的建文帝,多是斯斯文文,知书识礼,透着稚嫩和书卷气;荧幕上的永乐帝,则是处事果断,雄心壮志,透着成熟和英武之气。然历史中的两个人真如电视剧中所刻画的那样吗?从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依据。 两位帝王本为叔侄,奈何皇家争斗自古有之,只不过争斗激烈程度不同罢了。永乐帝本为长辈,却抢了侄子的东西,我虽不懂古时的礼制,但想来这也是一件不合情理的事,我倒要看看永乐帝如何自圆其说。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前人的评价,我不多说了,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永乐帝与建文帝之对比 暂且不谈两位帝王的功过,仅从才情和性格上做一下对比,我不禁为建文帝惋惜,改一下世人对李煜的评价:做个贤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这里“薄命”可能用得不准确,据考证建文帝并非死于靖难,后面还会提到。比之于永乐帝的谋略,我更加赞赏建文帝的仁和至善。 永乐帝的谋略,从他的“装疯”事件中就能体现,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可见一斑了。那时的朱棣还是住在北平的燕王,谋反之心恐怕早就有了,只是出于太祖朱元璋的遗诏,碍于礼制的约束,未曾对任何人表明“雄心”。燕王兵力强盛,建文帝对他自然有些忌惮,这时谋臣中就有人提议去试探燕王,看他是否有谋反之心。岂料燕王得到了消息,相出“装疯”这条计策来瞒天过海,所以派来试探的人看到的燕王是“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当他们去询问燕王病况时,燕王围在火炉周围,一边打颤一边喊着“冷啊,冷啊”。时值盛夏,燕王却喊冷;堂堂王爷,不顾体面,在市井之中“妄言”“夺酒食”,人们都觉着燕王疯了,试探的人更是深信不疑。虽后来“装疯”一事,被长史葛诚密报试探之人,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燕王举兵争取了时间。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必然会有所作为,如吴越王勾践,史学家司马迁,等等。 而建文帝仁柔乐善,实为守文令主,虚心纳谏,实为明君。建文帝刚即位时,朝见百官,昌隆上书:“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陛下宜追绳祖武,兢兢业业,忧勤万几。”不仅如此,昌隆直指建文帝之短,“今日上数刻,犹未临朝,群臣宿卫,疲于伺候,旷废职业,上下懈弛,播之天下,传之四裔,非社稷福也。”建文帝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检讨自己:“昌隆言切直,礼部其宣示天下,使知朕过。”建文帝仁和至此,然虚心亦是难得。礼部左侍郎陈性善曾言:“高皇帝临御三十一年,未尝听人一言,犯颜者戮无数,陛下受言而不终,反不如高皇帝不受之为愈也。”建文帝自谦说,自身愚昧,不善治理国家,天下人只要说得对,就要接受。他以天下人为镜,辨得失,就这点而言,比之于唐太宗,恐不为过。 在一件事情上,这两个人的性格,似乎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是什么事呢?就是当两方交战时,建文帝曾下令告诫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建文帝宽厚,重感情,燕王却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每当危急时刻,就冲在前面,帝之将士不敢发一箭,所以燕师往往能转危为安,帝师连连败退。就这件事来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两个人都没错,问题在于他们生于帝王之家,一边是情义,一边是权力,想要两者兼顾,谈何容易。试想,建文帝若生在一般人家,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或者过着安稳的生活,谦逊待人,纵情山水,受人敬仰。所以我感慨建文帝“作个贤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二·建文帝之“死” 建文帝之死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他究竟是否死于宫中火灾?孟森先生在经过大量的考察分析之后,找到了答案。

建文逊国事考(民国孟森)

建文逊国事考(民国孟森).txt人生在世,难敌宿命,沉沦其中。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建文逊国事考(近人)孟森撰 作者:沉思曲发表时间: 2005/11/24 18:40 点击:117次修改精华删除置顶来源转移收藏 建文逊国事考 孟森 -------------------------------------------------------------------------------- 《曝书亭集·史馆上总裁第四书》为涉靖难时事。书云:“伏承阁下委撰《明文皇帝纪》。彝尊本之《实录》,参之野纪,削繁证谬,屏诬善之辞,拟稿三卷,业上之史馆矣。昨睹同馆所纂《建文帝纪》,具书燕王来朝一事,合之鄙藁,书法相违。彝尊愚暗,非敢露才扬己,暴人之短,惟是史当取信百世,讵可以无为有?故敢述其所闻,复上书于阁下。明太祖之崩,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遗诏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逾月而赴至燕,燕王抵淮安,敕令归国。斯《太祖实录》史臣曲笔,谓用事者矫诏却还,当在是年之秋也。时方执周王橚,废为庶人。是冬,齐王榑有罪,召入京,留之。燕王方虑祸及,归国恐后,因简壮士为护卫。迨齐王之入,燕且益惧,焉肯以次年来朝,身犯危地?而且傲慢无礼,由皇道入,登陛不拜,致监察御史曾凤韶,户部侍郎卓敬,一劾王大不敬,一请徙封南昌。建文帝不报。而燕世子及弟高煦,适以三月至京师。譬诸虎离其穴,尽将虎子深入坎窞陷阱之中,缚之一二猎夫力尔,虽至愚者勿为,而谓智虑绝人之燕王为之乎?且燕世子之来在三月,则是时燕王犹未反国。野史称文皇遣之来,谁寔遣之?姜清《秘史》,据南京锦衣卫百户潘暄贴黄册,内载校尉潘安,二十三日,钦拨随侍燕王还北平,以为来朝之验,似若可征。然稽之《实录》,靖难师驻龙潭,帝顾望钟山,怆然下泪,诸将请曰:‘祸难垂定,何以悲为?’帝曰:‘吾异日渡江,即入京见吾亲。比为奸恶所祸,不渡此江数年。今至此,吾亲安在?瞻仰孝陵,是以悲尔。’然则太祖崩后,燕王未尝入朝可知已。盖革除年事,多不足信,即燕王来朝,不足信者一也。金川门之变,《实录》称建文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葬之,遣官致祭,辍朝三日。野记则云松阳王景请以天子之礼葬,文皇从之。夫既葬以天子,未有不为之置陵守冢者,而钟山左右无之,则备礼云者,亦史臣欺人耳目焉耳。矧孝陵渴葬,文皇责建文以庶人之礼葬其祖,又岂肯以天子礼葬建文乎?不足信二也。北京金山口景陵之北,相传有天下大师之塔,谓是建文帝坟。此尤无据。彝尊尝登房山,山隅有乱塔寺,瘗僧骨不可数计,绕山村落,田中亦多僧塔,或题司空,或题司徒,或题帝师、国师,盖辽、金、元旧制则然。所称天下大师,不足为异,而乃诬为建文帝墓。既云不封不树矣,其谁复立石为表?不足信三也。《从亡随笔》称太祖预贮红箧于奉先殿侧,四围以铁锢之,锁二,亦灌铁汁,程济破之,得三度牒,济为帝祝发。既扶帝出聚宝门矣,不应复折而至神乐观,不足信四也。《致身录》,帝至鬼门,从者八十,牛景先用铁棒启之而出。考是日乙丑,文皇一入金川门,即分命诸将守京城及皇城。鬼门非无人之境,为景先者持铁棒启门,守城将士岂无一人见者?不足信五也。”以上五段,皆关建文逊国之虚实,以下辨茶毒建文诸臣之流传或有过甚,略之。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解之谜多矣!但最令我觉得扑朔迷离的,是明初建文皇帝朱允火文在“靖难之役”中的下落。 一、“不知所终”之谜 多年前,我曾数次去南京,游览钟山、明孝陵,又到明故宫遗址访古。在那断壁残垣之前,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朱元璋把帝位传给长孙朱允火文,这小皇帝不到四年就被推翻,他生死难断,到底哪里去了。 公元1402年夏6月,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建文皇帝朱允火文的下落,《明史·成祖本纪》等传记共有“不知所终”、“伊自焚死”、“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去矣”四种说法。而成书早于《明史》的《明史纪事本末》则只持“由地道出亡”一说,并说太祖朱元璋临终留有“临大难,当发”的遗箧,打开后见有袈裟、剃刀等物。立即给建文帝剃了头,扮成僧人由地道出城,“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自称是朱元璋托梦,令他在此等候。于是朱允火文及随从乘舟而去,逃往滇南。这段记述近于神话故事,好像朱元璋死前已预见到一切,并为命运不济的长孙作了逃生的周密安

排。 此说虽然令人生疑,但《明史》等载籍对建文帝死于火焚的四种记载,又各有差异: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成祖本纪》)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太宗实录》)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补本》)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明书·建文皇帝本纪》) 上述后两种说法,指出了并无建文帝的尸体,找到的只是马后的尸体。朱棣曾指天为誓,说他此来是要仿效“周公辅成王”,帮侄子建文帝治理天下。果真如此,就该先弄清建文帝下落,生见其人,死有真尸。可是,破城第二天,他就匆忙“即皇帝位”。这里给人的印象,是朱棣为了巩固帝位,使建文旧臣放弃反抗,似乎有意弄假成真,将马后之尸冒充建文之尸尽快埋葬。 即使抛开有无建文真尸不说,单就第一种说法而论,它也互相矛盾。已经说了“不知所终”,马上又说“出帝后尸

洪武与建文比较

洪武与建文 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一个令无数历史学家唏嘘感叹的朝代。在这个朝代的开始,有两个年号,一个叫洪武,一个叫建文。一般人不注意,这两个年号刚好相反! 众所周知,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这个年号很有名,以至于有人称呼朱元璋为朱洪武,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按照宗法继承的规矩便成为了皇太孙,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便成了皇帝,就是明惠帝,年号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朱元璋是朱允炆的爷爷,建文帝是洪武帝的孙子,这就是两人的关系。 看看明朝的前两个年号吧,洪武就是发扬武功,强大军事,硬手腕解决问题,朱元璋的前半生从卫兵、将军、吴王到皇帝和“武”字紧紧相连,用武强大自己、用武消灭对手、用武剪灭内部威胁,他的一生可谓真正使弘扬光大了“武”这个字,洪武的年号正是他的个人行为反应。至于建文这个年号,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的意思,建立以文治国的状况,用怀柔而非专职强人的手段来统治,我们纵观建文帝的短暂的一生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的政策,建文帝的改革中重视文并提升他们的品级、减轻刑罚、平反冤狱、减轻赋税等政策都是与洪武朝截然相反的,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他的文治就认为他是软弱的,唐太宗不也是这样吗,历来的太平君主不都是这样吗? 或许我们不这么认为,但是有些人偏偏要这样想,他们就是永乐皇帝和他的臣僚们,处于维护成祖的合法地位,他们将建文帝尽量的抹黑而将朱棣尽量的拔高,于是史书中便出现了许多可笑的地方,朝廷

上朝的时候群臣竟然争相夸奖朱棣。罢了,我们看看朱允炆的称呼吧,在明史和明实录中对于他的地位基本上是模糊与否定的,前期甚至要尽量地让人们遗忘他。在《明实录》中,关于朱允炆的“皇太孙”一词有10 处,“太孙”一词有1处。“建文”一词最多,有307 处,其中一部分是表达时间的概念,如“建文中”有88 处,“建文时”24处,“建文间”2 处,“建文年间”1 处,“建文年号”11处,“建文元年” 1 处,“建文五年” 2 处。加起来,共有129 处是时间概念,而另外的178 处大概指建文帝本人,其中“建文君”有58 处,“建文皇帝” 3 处。但后世通用的“建文帝”一词则无一处见载。表现朱允炆失位的“逊国”一词,仅有 4 处,与之相关的“革除”一词有41 处。这就是《明实录》有关建文历史的全部记载。①至于他的庙号让皇帝和谥号惠帝则是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后的南明时期才产生的。 建文和洪武都是动宾短语,关键的车别在于“文”与“武”二字。一个朝代的前几位皇帝往往是文武兼备的,由于明太祖时期已经将外部的强大的敌人平定了,内部的大将也杀了许多,对于皇权的威胁已经很小了,只剩下藩王这一大祸患了。所以对于建文皇帝来说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国家,而削藩也是建设国家的一部分,不过这个骨头比较难啃。 洪武时期,重武轻文,这也是开国的时候武官的重大功绩造成的必然,然而明太祖究竟没有用宋太祖的柔术,直接用武力解决了存在隐患的交兵悍将,由于明太祖的个人原因与时代原因,明初的刑罚严重,对于文臣的重视也是不足的,文人的地位比较低。在建文时期,他针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下落何以成为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η胖泄?明代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有如下描述:燕王朱棣叛乱,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之后,建文帝的下落至今仍没有定论。不管是被焚而死,还是为了逃避乔装成和尚,失掉了九五之尊,建文帝的结局是很凄惨的。为了实行报复,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人为地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三十二年延长到了洪武三十五年(1399-1402):这段时期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年”。 朱棣上台以后,重新修订了《明太祖实录》,并且消除所有有关朱允?傻奈淖旨窃亍R舱?是由于官方文字的缺失,才引来了后来民间的不同记录和坊间的各种传闻。而随着传闻的多样化和时间的消蚀性,遂使原来脉络清晰的关于建文帝出亡的历史真象,终于在真真假假的各种版本的传说中,逐渐演变成了至今难解的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为什么建文帝的命运如此受人关注?《剑桥中国明代史》提供了一种解释: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

遇,以及被他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说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关于在明末私家文学作品和各著作中所流传下来的种种不同传说的描述,见赵士?础督ㄎ哪昶住罚?伦明《建文逊国考疑》,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玲木正《建文帝出亡说考证》等)。例如,1440年末,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多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建文帝和他的殉难随从人士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陈万鼐:《明惠宗出亡考证》,高雄,1960年)。它们还渲染了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建文帝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还表明了对于永乐皇帝的不公正所要倾泻的被压抑的愤怒,以及对他的暴虐政策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是对他篡夺合法继承权的否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专家毛佩琦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明建文帝的踪迹之谜,自明成祖登上皇位

玉蟾山与建文帝一起穿越

玉蟾山与建文帝一起穿越 玉蟾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福集镇境内的玉蟾山上,寺以山名,年代久远。据县志载,它初建于唐,称“圆通寺”;后因黄庭坚曾游此山,手书“玉蟾”二字而易寺名为“玉蟾寺”。 无论是圆通寺还是玉蟾寺,今皆已不存。唯有据称为黄庭坚手书的“玉蟾”二字,以及大量的明代初期的摩崖造像遗留下来。在对这些遗迹和玉蟾寺遗址的考察中,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玉蟾寺绝非一般的民间寺院,它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皇家格调。而这些都和建文帝有关。关于建文皇帝在朱棣“靖难之役”后的去向,一直是历史之谜,他并未死于宫中,而是逃离京城,远涉云贵川诸地,留下不少遗迹之说早已流传,其在四川省境内的遗迹散布于泸县、富顺交界乡镇的说法,也由来已久。在民间流行的这些传说与口述的野史中,我们得知,相关遗存,泸县牛滩镇潮河乡云龙寺有据称为建文帝题诗的石碑;黄舣镇中心场建佛寺也记载建文皇帝从湖南入蜀的碑文;而福集镇玉蟾山上则刻有建文皇帝的巨大石像。 主流史学家可能更重视所谓的官方文献,他们认为,在官修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才能成为后世实地勘察与加以实证的预设理论前提。故而据《明史》记载的建文皇帝“自焚身死说”,就可以成为定论,没有必要再就那些传说和口述史中所提的诸种遗迹中去找寻证据。并非我对主流史学观念持有怀疑,始终相信“眼见为实”的我,总是觉得还是到相关“现场”去看一看的好。 如果专家学者们在泸县与富顺交界处的龙贯山山脉之中,亲眼目睹天兴镇与天洋乡交壤地那块上书着“帝隐龙蟠”四个大字的巨碑,会是怎样一种情境,又会作出何种解释呢?位于泸县西北大田场九曲河上的龙脑桥,长54米,高4.5米,有12个桥墩,13孔。桥中间的8个桥墩上,有二麒麟,一狮,一象,四龙,雕工雄健、气势磅礴,是典型的明代初期风格,这可能是普通渔夫樵子们过河的便桥吗? 带着种种疑问,也带着种种期待,我三次奔赴玉蟾山中探访。当然,这三次探访,并非全然为着建文皇帝遗踪而来,单单是巨量的明代摩崖造像就颇已令我心驰神往了。三次玉蟾山中的穿行经历,给了我一种强烈的预示,建文皇帝可能真的到过此地,而且停留时间不会太短。我们不妨以一种非主流史学观的视角去关照,以一种“时空穿越”的文学态度去解读那个流亡皇帝的最后岁月。“玉蟾”二字的谐音是“御禅”。或许,禅让的皇位本身对建文皇帝已经不再重要,这一趟走出圣殿迈向“御禅”的人生旅程,在泸县的玉蟾寺中得证因果。

建文帝哭师(长篇古体叙事诗)

建文帝哭师 ——摘自长篇网络小说《建文帝逊国流浪奇遇记》 作者:房权福 闽东盛地孕洋中,峰岳嶂叠羞岱宗。 溪碧竹绕穿林影,涧泉落崖响佩玎。 雅娴芳幽入画美,情润神爽著丹青。 人杰地秀望族茂,文盛篇骚留笔耕。 历代忠义充国栋,恩师独尊踞左荣。 通晓程朱理学妙,潜钻经史百家鸣。 满怀宽广无私己,身举贤才持端躬。 处事风行忍刚毅,为人师表清廉忠。 太祖立邦重科考,先生贺表呈帝京。 针砭时弊切肯綮,不讳直言荡襟胸。 学博厚承知书礼,朝圣器重入宫廷。 任劳太傅传孔孟,呕沥心血辅大明。 诚传太子理社稷,亲授诸王将边兵。 不期孝康早崩殂,再毓太孙驾政通。 治国安民功劳厚,诲人不倦文武功。 彼时年少不更事,竟至忠言穿耳风。 建文元年起烽火,佞臣贼燕谋国撑。 喋殷遍野毁河岳,饿殍满尘苦民生。 金川门启日月暗,屋下殿前赤红腥。

少主失邦天涯浪,强贼嗜血刀不封。今求恩师复国计,难测病患已先行。允炆伏泣跪夫子,哽语呜噎绪难平。棋盘默哀伴忠骨,泉水跳涧动悲容。篁竹低头行致敬,节骨桀骜向苍穹。家破国亡五载整,末路风雨受担惊。不忍回首狼狈样,旁边饱经雪霜冰。恩师曾谏警燕反,学子不听铸国崩。伤心已晚臣被弑,孝儒齐泰黄子澄……悲凄哭师师沉默,长啸青碧天不灵。阴阳两阻难相见,家邦无存惨憬憧。启蒙若有游魂在,妙计传来杀贼兵。沉寂无音四周静,独存旷野一青冢。此际天降晴天雨,犹如恩师千泪倾。电闪龙行耀大地,雷轰霹雳裂长空。似是千军万马至,披甲上阵斗奸卿。倏然清醒白日梦,哭眩神智倒坟茔!祈求教谕享高安!心系皇家忙半生。忘却所有恩和怨,荡空世间身与名。吾替太祖谢师长,从今坎坷炆独擎。如若想见托陈梦,长欢彻夜围青灯……

建文帝墓被确认

建文帝墓被确认 水师军品22009/9/21 11:26:53收藏 分享 > 41266 在福建宁德市的金涵畲族乡,海拔三百五十米的上金贝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畲族村落。而村中的一座古墓,盛传为明朝建文帝陵寝,给上金贝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经过八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为期三天的实地研究考证,南京大学明史研究领军人物潘群教授、明史学者马渭源等中国明史研究专家认定,福建宁德市上金贝村的古墓是建文帝陵寝。 在上金贝村北半山腰上的丛林中,记者看到了被修复原貌的古墓:古墓总体从内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构成,整座墓占地近两百平方米。古墓为弧形条石砌成高大囿拱,精致豪华,墓前石柱高约四、五米,墓壁旁墙头上的云纹龙头石雕气势恢宏。 专家认为,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贵,而墓的各种构件精致豪华,可以断定这是皇族的墓。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型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型完全一致,这种造型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可以肯定墓主人系朱家的。 因此,综合各种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献资料,专家认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个“御赐金襕佛日囿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真实身份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宁德华严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也佐证了上金贝村的建文帝陵寝之谜。经鉴定,这件袈裟是明永乐之前制作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艺非常复杂;袈裟周边设计的图腾状十八只五爪金龙,均是闭嘴龙,是典型的明初龙造型,极

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内嵌“福寿”两字的宫灯状图饰,正是朱元璋的独家标志。 专家对此也指出,支提寺云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条龙,下方有五条龙,九五之尊为皇帝独有。这是对上金贝古墓为建文帝陵寝的有力佐证。 上金贝古墓早在一九八九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发现了,幵登记为文物点。福建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振镛曾多次到古墓勘探,推测此墓极可能是明代建文皇帝的陵寝。

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_全伟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第19卷第2期 2010年4月JOU RNAL OF SICHUAN Vol 119N o 12 Apr 12010UN IVERSITY FOR N AT IONALITIES n 历史#文化n 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 全 伟 =摘 要>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以/清君侧0之名举兵,通过/靖难之役0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是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历来关于建文帝的去向,史书记载各异。有说/自焚0而死,有说出亡民间了。自此成为了六百多来年的一桩谜案,使得后世的学者试图从现存史料的各个方面去探寻明建文帝的下落。 =关键词>建文帝;朱棣;靖难之役;自焚;出亡 =中图分类号>K24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24(2010)02-0029-04 作者简介:全 伟(1985-)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邮编:650223) 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登基。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0之名举兵反抗。四年后,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0,为明成祖。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对于建文帝的下落,历来的史书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载建文帝/自焚0而死; 有的载建文帝从火中逃出,改扮僧人,在从亡诸臣护随之下,流落到了民间。说法各有依据,难以论断。关于明朝的历史,记载最为详细的是5明史6和5明实录6。5明史6为清代的张廷玉等人所主编, 5明实录6系明朝时所修。两者在对记载建文帝的下落一事上有很大的出入,不能达成一致, 或说自焚、或说出亡, 这就使得案件变得更加的复杂与神秘起来。 一、建文帝/自焚0说关于建文帝/自焚0一说,正史上是这样记载的:5明史#惠帝纪6曰:/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诛。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 都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0[1] 5明太宗实录6曰:/上(成祖)望见宫中烟起, 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 中,还向上,,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0[2]5明史#方孝儒6中载:/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0[3]5明史#成祖本纪6中载: /壬申,葬建文皇帝。0[4]5明太宗实 录6称朱棣即位后曾对左右近臣说:/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 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恸之。0[2]从以上资料记载可以看出,正史上都是持建文帝/自焚0而死的观点,然而正史上记载的可靠性值得怀疑。5明太宗实录6是详细记录明成祖一朝的事情的。众所周知, 明成祖朱棣是把自己的亲侄儿赶下台之后而当上皇帝的,这在正统的封建社会里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所以在编纂 5明太宗实录6的时候肯定会严禁把一些不利于他本人的事情按其实情写上的。如果当时对外宣称建文帝没有死,那么这对做梦都想当上皇帝的朱棣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当今皇帝没有死, 便不能有任何人借助任何理由来取而代之,否则就是谋反,众口唾弃的。所以朱棣只得对外声称建文帝/自焚0而死,便是给了自己一个极好的登基理由。之所以宣称建文帝是/自焚0而死

建文帝与新田大观堡无关,大观堡主是宁远石文庄、石玉生父子

建文帝与新田大观堡无关,大观堡主是宁远石文庄、石玉生父子 最近有看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些论文,看到好多专家和学者对建文避难大观堡和避难九疑之说进行反驳,认为这些说法都是缺乏历史依据的,跟建文帝毫无相关,明史学会也从来就没有承认过建文帝避难大观堡之说,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生前还曾亲自回复了:“大观堡不是建文帝建的,说建文帝来过这里也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商传教授的回复是对历史的负责,大量历史资料证实,大观堡主实为石文庄、石玉生父子,下面我们来说说: (图为:新田县最大的明代军事古城堡—东堡) 一、新田大观堡一带并非“三不管地带” 明初管理大观岭和鲤溪镇一带的人就是石文庄,也就是石玉生的父亲(一直住在宁远鲤溪镇大观岭上),石文庄是明洪武初年,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来新田县和宁远县平乱的。平定起义后朱元璋就下令石文庄在这里建立了一些古堡(包括大观堡)就镇守在这里,这里就是新田大观岭一带,以前叫溪洞(旧称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和舂陵地区,明朝属于宁远东乡管辖,是宁远县和新田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石文庄、石玉生父子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在大观岭以及舂陵一带驻军经营了20多年,并非三不管地带。 明洪武年间整个新田县和宁远县北部地区一直是石文庄、石玉生父子在这里管理的,明初石文庄受朱元璋之命以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之职镇辖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以及舂陵地区(今零陵县南部、常宁西南部、宁远县北部地区(东乡、西乡)、整个新田县、桂阳县东部地区、整个双牌县、道县北部地区、祁阳县南部、广西东北部地区,范围相当于三个县),这里一直都有朝廷重兵驻军镇守,没有任何三不管地带。 二、石文庄并非镇守石家洞,东堡就是大观堡

吾学篇与建文踪迹

《吾学编》与建文九疑逊国 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国斌 引言——《明史》载建文逊国事失实 关于建文逊国的记叙,郑晓于明嘉靖丙寅(1566)编纂的《吾学篇》,在时间上和史学价值上可谓首屈一指,《吾学篇》在清朝被列为禁书,概由其纪建文帝出亡逊国:“乙丑,成祖至金川门,谷王橞降成祖,遂入京城。(帝)杀都督徐增寿。大内火。帝逊位。”[1]由于这个原因,《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纪建文事时,其纪与《吾学编》截然相反。以杨行祥诈称建文帝一事为例,我们附列三书对其事的记录进行对比,足可见《明史》与《明史纪事本末》所载失实。 郑晓《建文逊国记》载:“帝发火宫中,即削发为僧入蜀,或曰去蜀。未几入滇南,常往来广西贵州诸寺中。天顺中,出自滇南呼寺僧曰:‘我建文皇帝也。’寺僧大懼,白官府,迎至藩堂,南面跌足坐地,自称朱允炆,曰:‘胡潆名访张邋遢,实为访我’,闻之悚然。闻於朝,秉傅之京师,有司皆以王礼见。至入居大内,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2】 张廷玉等著《明史》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 【1】[明]郑晓《吾学编》,《皇明大政记》二卷,三十。 【2】【明】郑晓《吾学编》卷第十一,《建文逊国记》六二。

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3】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至是,出亡盖三十九年矣。会有同寓僧者,窃帝诗,自谓建文帝,诣思恩知州岑瑛,大言曰:‘吾建文皇帝也。’瑛大骇,闻之藩司,因系僧,并及帝,蜚章以闻,诏械入京师,程济从。八月,至金陵,九月,至京,命御史廷鞫之。僧称:‘年九十余,且死,思葬祖父陵旁耳。’御史言:‘建文君生洪武十年,距正统五年,当六十四岁,何得九十岁!’廉其状,僧实杨应祥,钧州白沙里人。奏上,僧论死,下锦衣狱,从者十二人,戍边。而帝适有南归之思,白其实,御史密以闻。阉吴亮老矣,逮事帝,乃令探之。建文帝见亮,辄曰:‘汝非吴亮耶?’亮曰:‘非也。’建文帝曰:‘吾昔御便殿,汝尚食,食子鹅,弃片肉于地,汝手执壶,据地狗舐之,乃云非是耶?’亮伏地哭。建文帝左趾有黑子,摩视之,持其踵,复哭不能仰视,退而自经。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程济闻之,叹曰:‘今日方终臣职矣。’往云南焚庵,散其徒。帝既入宫,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4] 对比以上三条记录发现《明史》与《明史纪事本末》二书观点基本一致,而与《吾学编》大相径庭。从时间上看,《吾学编》载为“天顺间”,而《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则载为“正统五年”,二者相差二十五年之久。按《吾学编》之记,天顺间建文帝确实接近九十岁,而正统五年建文帝才六十四岁,所以人物年纪不符。《吾学编》较《明史》早成书近二百年,应以《吾学编》记叙为准。 【3】【清】等编《明史》,本纪第四《恭闵惠帝》。 [4]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建文逊国》。

贵州长顺白云山建文皇帝潜藏处

贵州长顺白云山建文皇帝潜藏处 师言 我国佛教名山不计其数,单是以白云山为名的就有19座。贵州长顺白云山具有唯一性、帝王性、神秘性。它是明朝建文帝潜藏32年之久的地方。 自从三皇五帝始,到清末宣统止,我国共有皇帝661个。自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帝王信仰佛教的不少,真正当过和尚的只有四个。亦帝亦僧的梁武帝,先僧后帝的朱元璋,先帝后僧的南宋恭帝和明建文帝。自己开山建寺,当和尚超过40年的只有建文帝。清顺治皇帝因爱妃病故悲伤不已,毅然出家当和尚,纯属传说,不是事实。 贵州长顺白云山的白云寺,就是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开山建造的。从1408年——1440年32年间建文帝在白云山出家修行,白云山因此成为黔中佛教圣地,成为我国西南帝王佛教文化圣地。贵州长顺白云山是建文帝留下遗迹最多的地方。远在南京的建文帝为何在几千里之外的贵州长顺白云山开山建寺,潜藏修行32年?这要从明朝“靖难之役”说起。 “靖难之役”为变天叔争侄位叔胜侄 “靖”有清除之意,“难”就是灾难,“靖难”就是扫除灾难的意思。明朝“靖难之役”就是叔叔朱棣以侄儿朱允炆身边有奸臣会带来灾难,要“清君侧”,扫除奸臣为名发动的战争。 它实质上是叔叔燕王朱棣向侄儿建文帝朱允炆争夺皇位的战争,是明朝统治阶级的一场内战。 这场内战是不可避免的。是朱元璋不肯打破皇位继承秩序,要把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又不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一方面竭力抑制有夺位野心和能量的儿子们,另一方面努力壮大宽厚文弱、缺少掌权能力的长孙朱允炆势力的必然结果。“靖难之役”从建文元年即1399年7月初七,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进兵南京开始,到1402年6月12日燕军攻入南京,朱棣夺得皇位,改年号“永乐”,史称明成祖止,历时三年。 事后,人们争论,朱元璋在有生之年,对儿孙们这场残酷的皇位争夺是没有预见呢?还是管不得力?或者认为不必管,不想管,管不了?而今,只有天知道啰!拥有一国之力的好皇帝朱允炆为何斗不赢只有一方之地的藩王朱棣? 建文帝懦弱,优柔寡断,不懂军事;朱元璋为保皇权,大肆杀戮功臣宿将,朝廷已武无猛将,文无出类拔萃之高参;“秀才朝廷”,集中了一帮迂腐的书生;又遇奸诈太监出卖军情。朱棣彪悍,能征善战;一代枭雄蓄谋夺权,武有战将,文有高参;太监密报加速其胜。这样懦弱的皇帝和迂腐的大臣和彪悍的、蓄谋夺权的朱棣反差太大啰!建文帝安能不败? “建文”成“永乐”旧帝在何方?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不知所终?其去向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哪一种更接近历史真实呢? 其一,兵败自焚说。朱棣兵进南京市金川门,建文帝和皇后及七岁的太子一起闭宫自焚。朱棣赶来抢救,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不胜悲戚,抚尸痛哭,备礼厚葬,遣官致祭,辍(chuo 第二声)朝三日。 兵败自焚说是朱棣最希望的结局,也是最不可信、最经不起推敲的结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