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发表时间:2019-06-24T11:44:14.210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吴敏

[导读] 小学德育在当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审视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建立起新型的德育教育模式。

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广东梅州 514700

【摘要】小学德育在当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审视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建立起新型的德育教育模式。而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教师遵循新时期的改革要求,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以全面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小学德育;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德育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德育教师都注重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改进这些问题,让德育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德育教育功能,促进小学生在成长环境中的多方面健康发展。而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本身就是小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阵地,若是能够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将这几个主体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则可在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小学德育向来都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小学德育工作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只是其实际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可体现在:

首先,小学德育内容具有单一性的问题。因为不少小学都只是开设了德育课程来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其他德育工作路径比较少。长期下来,小学德育内容难免突显出单一性的问题,并不能实现随时随地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的这一目的。

其次,有些教师所开展的德育教育目标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轨现象,还有些理论比较抽象,教师却没能注重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易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很容易遗忘一些德育知识,其学习效率低,也很难让学生将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限制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1]。

最后,有的小学德育教师引入了新型的教育方式,却没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很难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探索出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方式。而“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值得教师对这一德育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建构分析

(一)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进行创新改革

小学德育教师要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则首先需要注重改革学校的德育教育,让现有的德育模式能够朝着创新型的发展方向进行转变。尤其是之前小学德育之中重实践与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弊端,教师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德育基础水平,并且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比如在“我们遵守规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着“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是怎么来的”、“我要遵守规则”等三个细化的教学要点来展开有效的教学。

首先,教师可为学生讲述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比如交通规则、校园规则、公共场合交往规则、游戏规则等等。其次,教师可让学生了解规则是如何来的,使其深刻理解规则的意义。以交通规则为例,教师可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x月x日有人横穿马路,只为了节省绕路的时间,结果引发了一场车祸,你们认为交通规则重要吗?”当前社会出现了许多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起的车祸事例,意味着交通规则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可促使学生意识到规则就是为了维护秩序而存在的。最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篇家庭作业,即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作业:“我和爸爸妈妈都遵守规则。”具体规则内容可以由家长和孩子自己定,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并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德育教育模式

一方面,家校合作已经是当前比较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并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相整合,这为构建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另一方面,争取社会的支持也成为了学校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可建立起区校互动的德育教育机制,若是能够将家校、区校的合作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则可有效建立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比如在“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教学。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着本节课的主题,自主地去访问家人和社会中的人,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

对于家人,学生可以采访父母和其他长辈,对于社会中的人,学生则可采访清洁工、交警、医生以及教师等等人物。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就能够得到不小的收获,既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学生在调查与采访结束后,可以与学生继续小组讨论与交流。在最后的成果分享环节,学生可邀请家长和社会中的某个人在教室里旁听,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互动,切实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总之,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是小学德育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推进这新型教育模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熊艳娟,涂文慧.品格为核“三步”推进.构建青樟德育新模式——南昌市三店小学德育工作“三位一体”新路径[J].江西教育,2018(29):81.

[2]刘天宇.浅谈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互动教育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42-42.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1]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1]

花梨镇中学建立学校、家庭和社 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点:1、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2、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德育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单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而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些原因,率先构建起了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以下内容就简单地给大家阐述一下我校的德育工作网络。 首先,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德育思想,使学生的素质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

中小学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我国五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最重视的教育。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使用文明用语 首先是使用礼貌语言,所为的礼貌语言,指的是说话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使用礼貌的语言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学会使用礼貌语言,这对于协调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感情,提高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好处,礼貌语言的核心问题在于尊重对方。它贯穿于师生交往的一切方面,使之成为教育的一种自然力量,如当学生向老师打招呼时,教师要热情回礼,答之"你好";;当教师听不清学生说话时就说"请你再说一遍";或"请讲具体一点";;当教师要求学生帮助做什么事时,做完后教师就说"你辛苦了,谢谢你!";: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表现的很有涵养,仍不忘记用礼貌语言,当学生对教师的规劝和批评不理解时,教师就用"请你冷静一点";。教师也不发火,还是坚持用礼貌语言,"请你去想一想,想通了再过来";。 在教师的耳渲目染下,学生都十分讲究文明礼貌,没有粗野无礼的行为,原来那些性格暴躁的学生,也开始自觉根除不良性格缺陷。 二、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河南省中小学礼仪常规》 首先学校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学校组织了从正副校长为正副组长,从各班主任和品德课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系制度,建立了家长接待日、家庭联系卡、举办家庭座谈会。把道德规范印发给每位家长,主要依靠社会和家庭继续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针对独生子女隔代亲、个体户家庭疏导教育等现象,专门举办了爷奶座谈会和个体户座谈会,分别指导他们重视之女的品德教育,重视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其次,教育训练从严,重视取得实效。我校把规范道德品质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为坚持不懈地抓紧这项教育,我校从客观上致力于抓制度,抓竞赛、抓检查、抓交流。 (1) 抓制度 近两年来,我校狠抓道德常规教育,先后出台了《礼仪常规细则》、《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意见》、《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考核评估方案》等,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重点建立了升国旗制度,学生轮流值日、学生素质考评制度等。依靠学生干部、值日干部。值日教师等加强常规管理,使持行规范情况时时有人管,日日有人记载,周周有人汇总,定期公布,并与优秀教师、优秀班集评选,学生的操行评定,激励学生按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2) 抓竞赛 为了推动德育活动的深入,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常规知识竞赛活动。在全校各班都组成了主题班会,组织了德育实践等,使全校文明礼貌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同时还开展了争当正副"十佳德育小标兵";活动。

家长学校“三位一体”制度汇编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制度 为使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我校决定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社会参与,优化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制订“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1、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小组。由社会、家长共建单位参加的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各班选派5—7名家长组成班级家长学校,并推选一名家长为校级家长学校成员,组成两级家长学校。 2、学校每学期邀请校级家长学校成员和三结合领导小组来校开会。研究学校计划和总结及假期计划。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3、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征求家长意见,共同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4、班级家长学校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5、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学育儿、家庭教育的指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家长们的素质。 6、请有经验的家长给学生、教师和家长讲课,共同办好学校。 7、建立评选优秀家长的制度。宣传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好人好事,树立全社会关心教育的良好风气。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一、为切实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制定工作制度。 二、家长学校要做到“三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三、家长学校要做到:有学校委员会及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有活动经费、有教室、有计划、有教材、有考核、有工作制度、有总结。 四、定期开设课程、开展活动。家长学校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建议,学校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及问题给予解决。 五、“家长学校”每个年级每学期至少讲1~2个专题。 六、教师必须对每名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认真做好家访记录。

七、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社区活动,邀请家长积极配合、参与活动。 八、家长学校每学期做好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工作,及时总结。 家长学校校长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创办家长学校的指示,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2、负责组建家长学校组织网络,聘任好教务主任、教师、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给他们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定期召开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家长学校重大问题,建设一个团结、服务、实干、高效的领导班子。 4、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家长学校各项工作,确定家长学校目标,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重大改革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5、经常了解家长的思想学习情况,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要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教沟通的新局面。 6、负责开展教师、辅导员和家长的考核评估工作,评比出文明班级、优秀教师和优秀家长。 7、自觉接受县关工委的监督,征求对家长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意见。 8、负责处理与社区等单位的协作关系,争取社会力量,共同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副校长职责 1、协助校长做好家长学校的工作。 2、制定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检查、督促、执行。 3、制定教学计划,协调各项工作,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4、督促、检查教育教学活动。 5、成立家长委员会,按《章程》发挥全体委员的作用。 6、负责年度的家长学校检查、考核、评比、总结工作。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教学与管理》2010年2月2O日 中堡龟查宣堡 ◎四川宜宾学院任红亮 一 ,绿色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德育"是现在中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和 改革的主流和新理念,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而提炼出来 的一种现代德育观."绿色生态德育"是融合绿色所 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的德 育观念,它倡导和谐,人文,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社 会精神,倡导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人和植物及一切生 命体之间的共存共荣.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体现德育工作的人 文思想,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 都在极积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 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绿色环境氛围, 努力构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会一体化的生 态型德育格局. 二,在中小学校开展绿色德育的重要意义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粮 食问题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危害,人 类正在深刻而严肃地反思.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共识.中小学校 作为传承文明,联系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 全球问题的客观要求,如何主动作出回应,培养出具 有生态理念和绿色思维的新型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

生态型的社会文明建设,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人,由于以自然界的"征服 者"自居,和谐的绿色思维习惯和行为不可能成为社 会的主流.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培养理性生态人,开展绿色思维与绿色习惯教育,是对生态与人类关系认识的理性升华,也是中小学德育的新课题,该内容深入 到中小学德育课堂,将为中小学德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中小学德育重点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展 开的,较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的思维 习惯中缺乏环保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中的"自然,和谐"思想是一个薄弱环节,绿色德育更几乎为零.生 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和l谐发展,是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的发展.然而,一个f国家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其前提条l件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科学的生态环保理念和习惯,必- 须具备"一切生命平等"的理念.今天的中小学生就 I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是经济建设l的中坚力量,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他们是否具有绿色的,理性的生态理念与习惯,将直l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l彻实施,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和世界的繁荣.因l此,重视中小学生的绿色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 J三,绿色生态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l近几年,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在积极地,尝试性开

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德育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方案 学生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广阔的社会。有资料显示,我们学校4小时的正面教育不如社会1小时的反教育。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构建德育教育网络,才能保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就此,我结合学校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家长是重点。 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家长要 懂得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 家庭教育在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因此,我校向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1、家长定期与学校交流学生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向; 2、家长应充分支持并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 3、家长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应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 4、学校密切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我校还不断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如定期 做好家访工作,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此外,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 的了解,我们充分地利用校刊的窗口作用,及时、准确地把校内的新事件、 新现象传达给家长。本学年,我校还建议家长以书信形式,给学校的各项工 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活动提高 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们也学习了不少科学 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二、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社会是难点。 正如胡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指,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协调宣传、科教、文化、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 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证 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把德育工作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以“和谐育人”德育策略为支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为根本,坚持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协作育人,不断探索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课堂渗透中教书育人 (一)是注重学科渗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把德育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注重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直接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中小学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使中小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团、队活动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道德教育。

(二)是开设道德讲堂,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道德讲堂由学校班子成员、优秀教师及聘请校外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等模范人物轮流主讲,近年来,学校以“不修厚德,何以载物”为总题,先后以“善良是生命的黄金”“感恩是爱的源泉”“不要让不良习惯毁了你的一生”“吃苦是成 功的基石”“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等为主题,通过学习典型案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触发学生心灵,唤醒学生良知,教育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转变,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教育。 二、以“六个主题教育”为支撑,在健康成长中活动育人 “六个主题教育”即:“习惯养成教育、个性扬长教育、孝道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成才教育、自主管理教育”。近年来,学校以“循环滚动、螺旋上升”的方式坚持在中小学开展六个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下发引导方案,各年级组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征文大赛、专题讲座、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活动;各班级以举办主题班(队)会、班级论坛、讲故事、办手抄报、写主题周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六个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爱国敬业、文明守礼、诚实守信、健康心理、顽强意志、勤俭节约、孝道感恩、自律自强等优良品质。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学观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学观 初二李迎群 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发挥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确立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育人的新育人观念,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1、提高确立“三位一体”教学观的认识 为了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作用,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育人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担负着引导学生、诱导学生、启发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现代教育及素质教育对学生及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教师单个教育难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育人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利用家长学校,,通过座谈会、开放家长听课周、家校联系会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确立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2、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在家庭生活中,子女都会看到,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是家庭生活的支柱,是自己生存和生活的依赖者。在社会生活中,家长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这一切,子女在同家长长时间的相处过程中,都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了解。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应该得到子女的尊重和信任。家长越是有权威,对于子女的要求和教育越具有可接受性,教育的效果就越具有深刻性和持久性。家长的权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和前提。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于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言的。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可以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限制和消除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利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

关于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模式的探索研究的实验报告

关于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模式的探 索研究的实验报告 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第三教育署 《关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模式研究》是我署市级立项的研究项目,2006年1月开始启动,经过一年半的实验研究,现已基本完成了实验研究方案预定的任务,初步实现了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正常发展的设想,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新模式。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精神状态也有了较好的改观。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来研究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浦东新区第三教育署地跨二镇二街道,包括川沙新镇、张江镇、花木街道和潍坊街道,既有经济发达的贸易区,又有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性,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对等性。如潍坊社区地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社区资源,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是各种不健康的东西也会乘虚而入,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必然会引起他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出现没有集体观念、没有奉献精神、浪费资源严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行为,价值观发生歪曲等。在农村地区,因为家长教育水平的局限、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社区活动的制约等因素,同样也造成了青少年思想工作的诸多问题。“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两步,到了社区就退三步”。 因此,要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责任,互相推动、双向沟通、功能互补,建构各种类型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通过互动、融合,形成德育的整体合力,引导青少年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自然环境中获得积极、健康的道德体验,逐步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发展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地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建构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和谐公民的需要。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 对青少年进行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的实验活动,最终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 1.教育目标。通过此项实验,教育青少年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要让青少年知晓事理,明辨是非;知荣辱,辨善恶;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不可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发展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网络的措施 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我校认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合力,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良好教育途径。 (一)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环境教育观是顺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人类社会比任何时候都依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使得教育的功能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因此,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一个现代的教育观,明确我们要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才。那么,应该树立怎样的一个现代教育功能观呢?从现代青少年的实际状况看,他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随着社会信息传播的发展,他们越来越早的接触到成人化的世界,生活的范围不再是学校家庭简单的交叉,而受外界多方面的影响:从宏观系统看,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从中观系统看有社区的影响:从微观系统看有 家庭的影响。因此,顺应时代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认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 面的作用,明确立足实际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重要性 从上述的论述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步向社会扩展。因此,必然要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生活的基本环境,在学生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促成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决定因素。学校可以有意 识的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重组,系统的发挥 主体作用。在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传授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学 校越来越普及,因此学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越来越大。学校承 担了过去由家庭完成的大部分教育功能,成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 要场所。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少年儿童而言,学校不仅是一种社会组 织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形式,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 从出生到整个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从中掌握了知识 技能,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锻炼了健康的体魄。因此,学校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尤 为重要。

2021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020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德育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对于小学而言,德育教育就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xx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xx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开

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㈠常规教育 1、认真贯彻和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星期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结合形势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大事等,安排好国旗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讲话内容。 2、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守则》、《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 3、继续推行校园文明礼仪监督岗值勤制度,让学生干部参与校园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 4、组织"校园巡摄"活动,用影像真实记录校园内发生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并利用闭路电视、宣传画廊进行宣传和曝光,弘扬正气,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5、继续实行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制度,利用校会、表彰大会等形式,表彰先进典型,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㈡专题教育 1、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如"五四"青年节,举行表彰大会、校园艺术节等,弘扬五四传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七一"举办"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演唱会,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国庆节开展"祖国巨变"、"家乡变化"等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一二·九"举行专题报告会、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体系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校教育孤位、社会教育错位、家庭教育缺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还需建设。 一、学校教育孤位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教育显得很孤立,主要表现在: 1、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够充分的。尤其是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他们常常习惯性地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对教育应有的投入、解决了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教育的重视、支持。他们常常表现出对教育指责的多,关心的少。 2、许多家长也对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行为有偏差,认为是学校没有教好,有的甚至认为是被学校教坏了。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3、就学校本身而言,管理者往往将学校定位为一个“小社会”,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往自己头上加,缺少与社会、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封闭式教学、军事化管理等模式,在给学校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学校与社会、家庭更加孤立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够,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得不到真正地发挥。 二、社会教育错位 从目前社会环境来看,存在着两多两少: 一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多,包括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洗头房、美容店、城市“牛皮癣”、淫秽光盘、淫秽图书、学生彩票、非法饮食摊点等等。

学校生态德育模式研究

学校生态德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选题背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被进一步理解为学校 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生发展的要求。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德育是其灵魂,因此,将发展性教育的理念渗透于学校德育,这既是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实践的需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方面,学校德育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1)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命性,目标过高而未能切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很少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将这些德育目标,化作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2)在道德教育内容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道德标准远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他们多样化的发展,道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于分离状态。(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上,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包括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儿童青少年出在发,而是把他们作为被塑造的客体,造成了与学生主体核心价值的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4)在道德教育的形式上,脱离社会及学生的现实。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之间极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5)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往往过于重视我说你听,我授你受的说教方式,而不重视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和实践磨练。(6)在德育主体上,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图 学校 家庭社会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探讨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针对教育新形势,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经过研究和实践,我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合力,现将有关探讨略述于下。 一、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向社会扩展。因此,必然要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促成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可以有意识的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重组,系统的发挥作用。学校承担了过去由家庭完成的大部分教育功能,成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于一个现代的少年儿童而言,学校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形式,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整个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从中掌握了知识技能,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锻炼了体魄。因此,学校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尤为重要。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一个人生下来受到的最

初影响就是家庭。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人的基本特点。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刘湘云教授经过两年对128名"健优儿童"及128名一般化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调查后指出,少年儿童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家庭的结构特点、家庭的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言行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及其教育方式、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成长的基地。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出生以后,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入许多群体。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加入群体能够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交往会从学校、家庭扩展到社会,加入社会不同的群体之中,这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如果是健康的,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比如几个喜欢制作小发明的孩子形成的兴趣小组。反之,会有消极影响,例如一些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形成的小集团。同时由于儿童身心都未成熟,一般不易摆脱这种影响,对其成长影响较大。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地处农村的学生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家长的文化层次也较低。由于我们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小学德育工作措施

2019年小学德育工作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全时空育人意识,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素质。拓展工作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把德育教育内容拓展为安全育人、知识育人、环境育人。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通过德育研究小组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分阶段,有计划地将德育研究小组的学习对校内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更新德育理念,提高理论与业务素养。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2、加强学校队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有效利用展廊、展板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育人资源,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3、搞好养成教育示范生评比工作,着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纪律卫生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常规管理,

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实现校内外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4、把“大手牵小手、共创新风尚”活动落到实处。 5、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和队风队伍教育。 6、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加强法制教育,继续开展自理、自护、普法系列教育活动。 8、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家教联合教育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思想,潜心研究,潜心工作,潜心奉献,爱生爱校,团结务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寻求合理的德育教育途径,争取家庭与社区配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科学规划德育目标,做到学校教职员工全面投入,学校行政会上研究德育为先,各线计划安排德育为主,学科教育为辅,渗透德育。 4、配合学校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教育精神,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证实,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同心教育,对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三者的协作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通过实践证明,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德育教育需要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作用,给小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但是从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探讨“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对于提升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依旧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升学质量,教育的重点也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升学的影响似乎并不大,所以一些小学认为,德育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一些小学仅仅安排少量的德育教育课时。这些小学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目前社会人才竞争十分激烈,而人才在竞争过程中除了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之外,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两种品质是在日常的小学教育中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形成的。但由于一些小学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2.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谈话式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的主流形式,所以在小学教育实践中,还有一个问题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那就是德育教育的形式过于传统和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受传统教学形式的深刻影响,老师一般都采用谈话式教育形式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谈话式教育并不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深入的情感共

1学校创建生态德育模式工作总结

学校创建生态德育模式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 ㈠探索生态德育模式,构筑美丽精神家园 践行“今天我以南中为荣,明天南中以我为荣”的德育理念,自主创新,努力打造生态德育新模式,努力让每个同学都成人成才。 人文德育模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以厚重的人文文化陶冶人、感染人、教育人。校园内,学校立文石,设标牌,创设道德墙,爱心银行,让学生时时处处置身于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文化氛围中。校园外,学校广开思路,多方设点,先后建立了青墩遗址,抗联陵园,佳可制衣等五个德育基地。在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中,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潜移默化地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自主德育模式:学校一直坚持开展“我是校园小主人”活动,我的校园我做主,在班级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活动中,让学生唱主角做主人,让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尚德,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培养诚实助人的品质,敢于承担的责任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爱心德育模式:健全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责任心感恩心的人,诚实守信的人。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把爱心活动变成一堂生动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课。让全校师生在奉献爱心活动中,培养“大爱”,净化心灵。 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夯实丰厚文化底蕴 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内涵的、重视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创建特色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等的构建。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就是学校构建特色学校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途径,需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积淀和流传下来的伟大精神;二是挖掘和总结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凝聚和传承下来的精神风貌;三是保护和传承学校所在社区的独特的地方文化。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新编版)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新编 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新编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教导处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合力案例

教育合力 --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案例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未成年人教育的三个环节(学校、社会、家庭)中,学校具有龙头引领作用。我校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1、对学生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人人熟知行为规范内容,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纪律、卫生”教育。大力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 2、坚持开展周一升旗仪式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3 、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全面提高队员整体素质。根据我校实际,具体组织了相应的唱红歌、舞蹈、器乐、校本剧、书法、绘画、摄影、读书活动、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鼓舞,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4、强化班集体建设和管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工作新合力。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 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诚去感化,用榜样 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发挥德育教育主力军作用。 (1)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使班主任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认识到肩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以不断提高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