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知识学习】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知识学习】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知识学习】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知识学习】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www.5y

kj.co

m课题: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

2.内容:

①农业方面:

②工业方面:

3.评价:

①积极:

②局限:

4.结果:

二.勃烈日涅夫改革1.目的:2.内容:①工业方面:

②农业方面: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编号: (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忘掉那些过错和不被原谅的青春 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和“三夫”改革 【考点解读】 1.从考查题型看, 试题多以单选为主,也有主观性试题。命题往往采取新材料的形式,立意侧重于体现“以史为鉴”。 2、从考查内容上看, 对战时共产主义要立足背景结合措施辩证评价其作用; 新经济政策着重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 较中抓住“新”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性;探讨斯大林模式与“三夫”改革的关系。 3.从命题趋势和频度看,在高考命题中对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尤为重视,本专题命题概率高 [复习目标]1、重点抓住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比较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留给后世的教训及启示. [学法指导]:1、阅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17课,巩固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 2、独立自主完成复习学案内容,勾画出疑难问题,提交小组合作探究。 3、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及时纠错,整理思路、方法、规律; 4,在高考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剖析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升华认识。 【自主学习】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材料四: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跟踪训练】 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 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 A .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 .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 .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 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 史料一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苏联史》 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整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并全面评价其给苏联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 【跟踪训练】 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 .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 .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4、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5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 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辨一辩: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跟踪训练】 6.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7.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竞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勃列日涅夫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人教版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2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授课的重点。 3重点难点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活动2【讲授】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大类三班 蔡典辉 10909201516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极具指导性,值得深入考究。以下为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著。如导致国民经济比列失调,忽视农轻重平衡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 紧接着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农工并举,垦荒种玉米让人记忆犹新。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苏联与东欧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改革未取得成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其摇摆不定,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积极冒进,最终收效甚微。其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其主要原则与目标为:一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但改革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到后期更处于停滞状态。最终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到了后期,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苏共分裂,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总结前苏联7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基本制度后,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即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尤为重要的还有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枯燥,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达到课标要求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评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8页第一段结合以下材料找出改革原因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自读课文和材料,组内交流答案,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1、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4、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21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3)能力目标: A: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深入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正确分析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并因此分析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这要求教师准备充分的补充材料,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难点来处理。二:板书框架: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课): (1)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程序)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

当代俄罗斯 第三讲 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一节“休克疗法”及其不良后果 1991年“8·19”事件之后,俄罗斯的全部政权赚到了激进市场化改革派手中。1991年10月,鲍·叶利钦总统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宣布必须坚决进行经济改革。 1991年底,俄罗斯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生产减少,预算赤字占到国民总产值的27%,隐性失业率达到劳动力总数的35%,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同时,国债快速增长(1985年--200亿美元,1991年--800亿美元),国家黄金储备减少(1985--1500吨,1991--80吨)。购买面包、肉类、香肠制品、伏特加酒和蔬菜等所有商品都需要排队。 为了摆脱危机,俄罗斯选择了“休克疗法”。年轻的经济学家叶·盖达尔成为“休克疗法”的主要设计师。1991年11月,他被任命为俄罗斯政府主管经济政策问题的副总理。1992年2月,他成为总统亲自领导的政府的第一副总理。除了“500天”计划制定者这样的国内研究者,欧洲和美国货币主义理论的支持者也对盖达尔的经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自由化 价格自由化始于1992年1月2日。按照盖达尔及其支持者的推理,自由化起初将引起价格小幅上涨,之后供求关系会是价格回落,商品短缺现象将随之消失,柜台将摆满商品。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感受到休克般的强烈打击。仅在1992年一年之内,货币就贬值了几百倍。人们在苏联时期的毕生积蓄转瞬间化为乌有,大部分居民因此落到贫困线以下。 价格自由化引起运输费用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的急剧上涨。在农业经济领域,燃油、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价格抬升导致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而饲料涨价引起牲畜存栏数减少,肉、奶制品生产衰落。国产农产品变得比进口的还要贵,这导致整个农工综合体产业紧缩。价格放开后,所有国内企业都处于破产的边缘。由于无法指望国内生产在现有条件下会有所增长,商品短缺现象又尚未消除,为了填充市场,政府决定从1992年7月起实行外贸自由化。结果国内市场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充满了进口食品和工业产品。街头贩卖繁荣起来,货蓬和商亭中的大小市场数量激增。但是,由于许多商品价格昂贵,大部分居民仍然无力购买。价格和对外贸易自由化使得按照市场交易比价兑换卢布成为可能,然而,在经济动荡和持续危机的背景下,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开始急剧下跌。 二、私有化 1992年8月21日,鲍·叶利钦总统签署《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启用私有化证券系统的命令》,由此启动了私有化计划。自10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向全体居民发放私有化证券。私有化构想是以阿·丘拜斯为首的俄罗斯国有资产委员会指定的。根据之一构想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造,51%的股票在企业职工中间分配,而剩余部分用于公开销售,每个俄罗斯公民都得到了价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自1993年1月1日起,可以用私有化证券购买任何一家企业的股票。 私有化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形成有产者阶级”。然而,通货膨胀致使私有化证券彻底贬值。1992年末,街上开始出现一些拿着“收购私有化证券”牌子的人。这样,资产阶级低价收购大量私有化证券并用其换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而那些出售私有化证券的人平均得到7000卢布,相当于当时一瓶伏特加酒或一袋白糖的价格。大量从居民手中聚敛私有化证券的投资积极会相继宣布破产。实际情况是:直接参与实施私有化的官员和以往党和经济部门的实权人物无偿瓜分了原来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日益具有犯罪性质。 三、稳定化 财政稳定化是指能够实现预算赤字大幅减少和货币量停止增长的强硬财政货币政策。“休克疗法”的制定者们认为,财政稳定化能够加强刺激经济,赋予国家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杠杆,促进结构改造。

17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背景、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学习任务】 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 简述苏联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目标检测】 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3.“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 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7.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

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创举,对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 1928年,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 ) 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 1.背景 苏联建立。1922、12 列宁逝世。 1924、1 必要性(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方针提出: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 3.过程 “一五”(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农业工业国 (三个五年计划)“二五”(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苏联的工业化是怎样取得巨大成就的呢?(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两者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 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2.方针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3.进程: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 1930年整顿、发展 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特点:大规模、群众性;出现了一些过火行为。 5.评价 积极: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联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 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2.特征;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计划就是法律”。 政治:高度集权;大清洗运动。 思想文化:个人崇拜成为社会风潮,思想学术行政干预。 3.评价 (1)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小结: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提高,影响了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问题堪忧) 斯大林逝世。(1953年) 2.改革措施: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要克服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弊病就是经济危机的出现。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设想。斯大林模式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本身急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求,要防止法西斯扩张的安全需求,这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背景。苏联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近代沙皇的统治阻碍了民主法制的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 斯大林模式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 启示: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斯大林模式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严重不均衡发展,这是斯大林模式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片面的极端化思维模式的危害是巨大的。非此即彼是极端化思维的主要特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就是极端化思维的体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二战。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