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第1讲 元素与物质分类

【2021·备考】

最新考纲

素养落地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多角度、多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性质,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了解溶液与胶体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

考点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知识梳理』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①元素与核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如H 元素有1

H 、2

H 、3

H 3种原子,即3种核素。

②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 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③元素的存在形态

元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

①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②常见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O2与O3,白磷与红磷等。

③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提示你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

②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盐酸属于混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聚乙烯、淀粉等。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物质?

??????????????????纯净物???????????????单质?

??

?

?金属单质(Na 、Cu 、Fe 等)非金属单质(S 、N 2

、Cl 2

)化合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SO 2

、CO 2

等)

碱性氧化物(Na 2O 、MgO 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

等)其他(Na 2O 2

、CO 等)酸????

?按强弱?

???

?强酸(HCl 、HNO 3、H 2SO 4

等)弱酸(H 2SO 3、H 2CO 3

等)

按电离出的H +

数????

?一元酸(HCl 、HI 等)二元酸(H 2SO 4、H 2CO 3

等)三元酸(H 3PO 4

等)碱????

?按强弱?

???

?强碱(NaOH 、KOH 等)弱碱[NH 3·H 2O 、Fe (OH )3

等]按电离出的OH -

数????

?一元碱(NaOH 、KOH 等)二元碱[Ba (OH )2、Ca (OH )2

等]

三元碱[Fe (OH )3

等]盐?????正盐(Na 2CO 3、Na 2SO 4

等)酸式盐(NaHCO 3、NaHSO 4

等)

碱式盐[Cu 2(OH )2CO 3

等]

混合物?????分散系?????溶液(NaCl 溶液、KNO 3

溶液等)

浊液

?

???

?悬浊液

乳浊液胶体[Fe (OH )3

胶体等]其他 [链接新教材]

①(新教材LK 第一册P 492习题精选练)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水反应生成酸

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 C

②(新教材LK 第一册P 493习题精选练)

下列物质中,能与酸反应并将酸转化为具有相同酸根的盐的是________。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碱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 E.碱 F.酸 G 盐 答案 A 、C 、E 、G

③(新教材RJ 第一册P 1910习题变式练) 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写出它们所属的物质类别(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物质类别

(2)请根据用途推测并说明二氧化硅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或“难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①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在实验室中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如下所示) 石灰石――→高温生石灰――→加入水熟石灰――→加入Na 2CO 3溶液

碳酸钙 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石灰石――→稀盐酸氯化钙――→加入Na 2CO 3溶液碳酸钙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盐 氧化物

(2)因为二氧化硅为摩擦剂,刷牙时必须以固体形式存在,故难溶

(3)步骤少,产品纯度高,能耗低 CaCO 3+2H +

===Ca 2+

+H 2O +CO 2↑、Ca 2+

+CO 2-

3===CaCO 3↓

『考向突破』

考向 考查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相关概念

化学概念判断

[题目设计]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2)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3)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

(4)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6)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7)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8)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9)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包含关系判断

[题目设计]

2.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________。

选项X Y Z

(1) 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复合材料

(2) 纯碱碱化合物

(3) 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

(4) H2SO4含氧酸强酸

提示(3)

考点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知识梳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判断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二者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名师提示你

(1)常见易混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金属导电、溶解、潮解、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挥发、升华、吸附、盐析、渗析、焰色反应、物质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风化、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脱水、变性、干馏、显色反应、颜色反应、钝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等。

(2)原子核的变化(核裂变、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间的转化及转化规律

(1)化学反应

?

?????

?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

?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

??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3)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 ①“强制弱”规律

分类 实例 离子方程式 酸 CH 3COONa +HCl CH 3COO -

+H +

===CH 3COOH 碱 FeCl 3+NaOH Fe 3+

+3OH -===Fe(OH)3↓ 氧化剂 Cl 2+KI Cl 2+2I -

===2Cl -

+I 2 还原剂

Fe +CuSO 4

Fe +Cu 2+

===Fe 2+

+Cu

②“易溶制难溶”规律

如Na 2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O 2-

4+Ba 2+

===BaSO 4↓。

[链接新教材]

(新教材RJ 第一册P 127习题变式练)

以Fe 、CuO 、稀H 2SO 4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Cu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CuO ――→H 2SO 4CuSO 4――→Fe Cu b.Fe ――→H 2SO 4H 2――→CuO △

Cu 试分析两个方案的优劣,列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方案优于b 方案 生成等量的Cu ,a 方案需要的Fe 、H 2SO 4两种原料的量少,b 方案中有H 2这种可燃性气体参与,存在安全隐患

『考向突破』

考向一 化学反应的判断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辨析

[题目设计]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用铂丝蘸取Na 2SO 4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3)Na 2CO 3·10 H 2O 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 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4)用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属于物理变化(√) (5)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与传统文化

[题目设计]

2.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①孔明灯 ②熬制中药 ③烧制彩陶 ④淘金 ⑤钻木取火 提示 ①③⑤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题目设计]

3.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一定属于________。

①吸热反应②可逆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④分解反应

提示②③④

考向二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

[命题素材

]

[题目设计]

4.(1)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①用铝箔包装物品②NaHCO3作为食品工业的膨松剂

③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④SO2漂白纸浆⑤液态丙烷做制冷剂

提示①⑤②③④

(2)下列物质的属性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____。

选项①②③④物质厨房清洁剂苯甲酸钠甲烷明矾

事实pH>7

可做食品

防腐剂可产生温室

效应的气体

可做水的

消毒剂

提示①②③考向三物质间的转化

[命题素材]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NH3催化氧化生成NO,而不能直接生成NO2。

(3)Fe与Cl2反应,只生成FeCl3,不能直接生成FeCl2。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题目设计]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________。 (1)SiO 2――→HCl(aq)SiCl 4――→H 2

高温Si (2)S ――→O 2点燃

SO 3――→H 2O H 2SO 4 (3)N 2――→H 2高温、高压、催化剂NH 3――→HCl(aq)NH 4Cl(aq) (4)MgCO 3――→HCl(aq)MgCl 2(aq)――→电解Mg

(5)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 (6)Al(s)――→NaOH(aq)NaAlO 2(aq)――→过量HCl(aq)Al(OH)3(s) 提示 (3)(5)

考点三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知识梳理』

1.分散系

(1)

概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个分子的

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

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__nm 1~100__nm 大于100__nm 性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的分类

按分散剂状态

气溶胶雾、云、烟

液溶胶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

按分散质粒子胶体

分散质粒子是很多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如Fe(OH)3

胶体

分子胶体

分散质粒子是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

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①加入电解质;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③加热(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

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如带正电荷的

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应用:工厂静电除尘)

名师提示你

(1)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2)丁达尔效应,聚沉均属于物理变化。

(3)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

3.Fe(OH)3胶体的制备

(1)图示:

(2)方法: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3)原理: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 名师提示你

(1)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 (2)饱和FeCl 3溶液加入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胶体聚沉生成沉淀。

(3)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应注明“胶体”二字,应注明加热条件。 [链接新教材]

(新教材LK 第一册P 507习题精选练)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 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①氢氧化铁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 nm 。 ②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的制备是否成功? 答案 (1)1~100 (2)丁达尔实验

『考向突破』

考向一 对三种分散系的考查

基本概念理解与辨析

[题目设计]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有丁达尔效应(×) (2)“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3)浓氨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4)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电(×)

(5)将NaCl 晶体粉碎成纳米颗粒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题目设计]

2.FeCl 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 (1)Fe(O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

(3)三种分散系中,能与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吸附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

(2)Fe(OH)3胶体

(3)Fe(OH)3胶体、Fe(OH)3浊液Fe(OH)3胶体

(4)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题目设计]

3.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________。

①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②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③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④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提示①②④

考向二胶体与生活

胶体与净水

[命题素材]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2.胶体净水的原理:

(1)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常见的净水剂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

应分别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3)常见相似物质有活性炭、海绵、硅胶等

[题目设计]

4.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

(1)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水溶液的pH如何变化?

提示增大

(2)聚合硫酸铁净水原理?

提示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3)在相同条件下,Fe3+和[Fe(OH)]2+谁的水解能力大?

提示Fe3+

胶体与纳米材料

[命题素材]

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最近,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平均体积仅为80纳米的铜纳米结晶体机械特性惊人,强度不仅比普通铜高3倍,且形变非常均匀,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变窄现象。这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物质如此完美的弹塑性行为。

铜纳米晶体的这种机械特性为制造常温下的弹性物质开辟了光明前景。

[题目设计]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在空气中可自燃,故其还原性比铜片强

B.“纳米铜”颗粒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C.“纳米氯化钠”颗粒溶于水,分散质颗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D.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提示 D

5

拓展拾遗: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物质

1.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内涵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

如《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

如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

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2.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豌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第一步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3.传统文化问题解答的四个步骤

案例1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考查物质成分

1.(2019·课标全国Ⅰ,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解析“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色,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项正确。

答案 A

案例2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考查物质变化

2.(2015·北京理综,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的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解析C项,转轮排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

答案 C

案例3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考查反应类型

3.《本草经集注》中有如下描述:“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其中“鸡屎矾”指的是碱式碳酸铜或碱式硫酸铜,“苦酒”指的是CH3COOH溶液。文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

B.离子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解析鸡屎矾在CH3COOH溶液中溶解,其中碱式碳酸铜(或碱式硫酸铜)与乙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也是离子反应,Fe与Cu2+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也是离子反应,故文中没有涉及化合反应,D项正确。

答案 D

案例4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考查物质性质

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这是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

解析A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项,“日照香炉生紫烟”,描写的是瀑布产生的水雾在日光照射下的情境,与“碘的升华无关”;C项,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D项,明矾的水溶液水解显酸性。

答案 B

案例5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考查实验操作

5.(2019·山东名校联盟期末)《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 )

A.吸附

B.蒸馏

C.盐析

D.过滤

解析由侯晒结浮白可知食盐脱去了色素,故“灰”的作用为吸附作用。

答案 A

基础知识巩固

1.(2020·北京市海淀区期中练习)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银器用除锈剂见新 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

古画水洗除尘

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答案 A

2.(2019·安丘市高三10月份质量检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 2、SiO 2、NO 2均为酸性氧化物 B.醋酸、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C.氯化铵、次氯酸钠、碳酸钙均属于强电解质 D.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 答案 C

3.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卤水点豆腐,运用了胶体遇电解质溶液聚沉的原理

B.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溶液,可以从侧面看到光亮的“通路”

C.静电除尘的原理是胶体带电,可以发生电泳

D.从外观上可以区分Fe(OH)3胶体和饱和FeCl 3溶液 答案 C

4.化学反应可用微观示意图形象化地表示。如图为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可能相等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丁物质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乙物质被还原

解析 通过比较分析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 +CO ――→催化剂

CO 2+N 2,答案选C 。 答案 C

考试能力过关

5.(2020·山东等级考试模拟,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尾气污染 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C.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于导电材料

D.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

解析 A 选项,乙醇汽油可降低CO 排放量,有效降低氮氧化物、酮类等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尾气污染,A 正确;B 选项,甘油有吸湿性,添加到化妆品中有保湿作用,B 正确;C 选项,某些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做导电材料,比如聚乙炔,聚苯胺等,故C 错误;D 选项,葡萄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乙烯,防止水果过度成熟或提早成熟,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D 正确。 答案 C

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 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 、Z 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 3+2Fe 3+

+3H 2O===2Fe(OH)3(胶体)+3CO 2↑+3Ca 2+

D.Z 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 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故A 项正确;X 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 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和氯化钙,B 项错;FeCl 3溶液中存在平衡Fe 3+

3H 2O

Fe(OH)3+3H +

,加入CaCO 3时发生反应CaCO 3+2H +

===CO 2↑+Ca 2+

+H 2O ,从而促进Fe

3

水解,C 项正确;Z 中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项正确。

答案 B

7.(2020·惠安市惠南中学上学期期中,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O 2氧化物――→+H 2O 酸或碱――→+NaOH 或HCl 盐 A.硅

B.硫

C.铜

D.铁

解析 二氧化硅、氧化铜和氧化铁都和水不反应,所以选项B 正确,答案选B 。 答案 B

[A级全员必做题]

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全国卷Ⅰ)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为0.1N A

B.(2017·天津高考)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2016·全国卷Ⅲ)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D.(2015·浙江理综)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 B

3.(2019·山东潍坊质检)《本草纲目》记载:“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峰巢入内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

A.蒸发皿

B.坩埚

C.坩埚钳

D.研钵

答案 A

4.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B.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答案 D

5.(2019·湘中名校联考)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选项①②③④

A NaCl K2SO4KCl (NH4)2SO4

B Na2SO4K2SO4KCl NH4Cl

C NaCl K2SO4KCl NH4Cl

D Na2SO4K2SO4KCl (NH4)2SO4

解析NaCl是钠盐但不是硫酸盐,(NH4)2SO4是铵盐但不是盐酸盐,A项错误;NaCl是钠盐但不是硫酸盐,C项错误;(NH4)2SO4是铵盐但不是盐酸盐,D项错误。

答案 B

6.(2020·山东烟台质检)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物理变化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⑤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A.③⑤⑥

B.①②

C.③⑤

D.①③④

解析①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是化学变化,错误;②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等,错误;⑥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油脂等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答案选C。

答案 C

7.(2019·石家庄二检)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上课实用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概要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世界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0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依据 ) 、Cl2、He、Ar) H2CO3、H3PO4) 、NH3.H2O) 3 物质 2 、SO3、CO2 2 O、CaO 、BeO CO、NO 3 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水晶等) 【相关定义】 (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不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 (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 (3)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只需要记住Al2O3这个例子) (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只 需要记住CO、NO、NO2这几个例子) (5)过氧化物:含有过氧根O22-的化合物。(只需要记住H2O2、Na2O2这两个例子) (6)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全部为酸根 离子的盐。 (7)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全部为金属离子(或 NH4+)的盐。 (8)正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只有酸根离子的盐。 注意:本部分,做题技巧为记反例。如: (1)碱性氧化物全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酸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氧化物、Na2O2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不 成盐氧化物,NO2属于成盐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1)金属单质通性 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金属+酸=盐+H2↑(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要在H之前) 3条1+盐1=金属2+盐2(置换反应,要求金属1活动性在金属2之前) (2 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化合物(化合反应) 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化合物(化合反应) (3)酸通性 酸+碱=盐+H2O (中和反应) 酸+碱性氧化物=盐+H2O (复分解反应) 酸酸+活泼金属=盐+H2↑(置换反应) 5酸1+盐1=酸2+盐2 (复分解反应) +指示剂会变色(如: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4)碱通性 碱+酸=盐+H2O (中和反应) 碱+酸性氧化物=盐+H2O (复分解反应) 4碱1+盐1=碱2+盐2(复分解反应) 碱+指示剂会变色(如: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5)盐通性 盐1+酸1=盐2+酸2 (复分解反应) 盐1+碱1=盐2+碱2 (复分解反应) 4盐1+盐2=盐3+盐4(复分解反应) 盐1+ 金属1 =盐2+金属2 (置换反应,要求金属1的活动性比金属2强)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章第一课时“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进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若要到“万福”商场买一部复读机,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师生交流】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对八支笔进行分类活动 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点评】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的事物的了解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过渡】 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生活动】案例1、连线: 【师生交流】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对于Na2CO3如果从阳离子来看,可以与Na2SO4一起分为硫酸盐。若从阴离子的角度来看可以与K2CO3一起分为碳酸盐。因此可以说, 【点评】 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1、交叉分类法 【学生活动】 案例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案例3、见课本P21,图2-32、树状分类法 【点评】:树状分类法可以让我们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 【实践活动】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仿照P21图2-3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 Cu,H2SO4, Ba(OH)2,KNO3, 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小结】 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练习】 【课后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或交叉分类图。 2、某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3、填表: 【课后阅读材料】“白马非马”的故事 【原文】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大致意思】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马不许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这可是两回事啊。”公孙龙的“白马”有没有过关,我们不得而知。从常人的观点来看,守关的兵士八成认为公孙龙是在诡辩。 【评论】 冯友兰(我国著名新理学家、哲学家)认为《公孙龙子》里的《白马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 一是强调“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二是强调“马”、“白马”的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共性不同,“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金属单质 K钾、Ca钙、Na纳、Mg镁、Al铝、Zn锌、Fe铁、 Sn锡、Pb铅、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 2.非金属单质 氢气H2、碳C、氮气N2、氧气O2、臭氧O3、氟气F2、硅Si、磷P、硫S、氯气Cl2、液溴Br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二、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 2.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氧化汞HgO、七氧化二锰Mn2O7 2.非金属氧化物 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五氧化二氮N2O5、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2O2为过氧化物、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3O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2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 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2O3 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1.含氧酸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乙酸CH3COOH 2.无氧酸

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考研笔记-复习资料完整版

《世界平面设计史》笔记 前言,绪论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简述现代平面设计史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 (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 (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3)分门别类的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3.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1)具有创造性的程序不仅是靠技术娴熟的手工完成,所有的创作设计都必须依靠脑、心和手的同心协力合作达到; (2)先掌握可靠的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 (3)人类是高等精神或是“他所被赋予能力去完成和表现的”生命源泉的一个最高体现。 4.印刷术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镂空版) 5.中国的书写字体和印刷字体种类: 书写:行、草、隶、篆; 印刷:楷书、宋体、仿宋、黑体。 6.人类最早文字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共同点: 基本类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共同点: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架构,类似图画,或者象征图案。 7.罗马字体设计的特点:出现装饰线,方形的大写字母。 8.洛可可风格艺术的特点:强调浪漫情调,从自然形态、东方装饰、中世纪和古典时代的装饰之中吸取动机,大量采用C形和S形的曲线作为装饰手段,色彩上比较柔和,广泛采用淡雅的色彩计划,比如粉红、粉蓝、粉绿等,也大量采用金色和象牙白色,设计上往往采用非对称的排列方法,与比较讲究对称、彩强烈的色彩计划的巴罗克风格形成对比。 9.18世纪法国罗可可时期平面设计与印刷的风格趋向:采用非对称布局,大量采用曲线装饰,版面华丽,字体也时常采用花哨的书法体例,花体字成为书籍封面和扉页上最常用的字体。 10.利用羊皮纸作手抄本,是中世纪的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1.真正把活字技术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的是德国人﹑来自曼兹地区的约翰?古腾堡。 12.阿伯里奇·杜勒的平面设计风格:1498年,杜勒为《启示录》一书作了15张精彩的木刻插图,描绘生动,线条丰富,黑白处理得当,构图紧凑,成为这个时期德国艺术登峰造极的代表作。杜勒是文艺复兴晚期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平面设计家之一。他对于美术理论,特别是美术技法理论也有相当深的造诣。杜勒关于美术基本技法﹑艺术人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反应过程中不存在电子转移的是() A.Zn+2HCl===ZnCl2+H2↑ B.Ca(ClO)2+2HCl===CaCl2+2HClO C.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D.3Cl2+6KOH(浓)5KCl+KClO3+3H2O 2.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阳极移动。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乙醇溶液、 ②氯化钠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分散质粒子能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B.光线透过时能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C.静置后既不分层,也无沉淀产生 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7~10-9m之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B.1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与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 C.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 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H2O===4OH- 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H-+H+===H2O D.醋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Mg+2HCl === Mg2++2Cl-+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 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2H+=== 2Na++CO2↑+H2O D.盐酸与大理石反应:2H++CO===CO2↑+H2O 7.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H2O2===2Fe2++O2↑+2H+ 8.下列各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N2、NH3、NO2 B.NH3、N2O5、NO2 C.N2、N2O3、NH3 D.NH3、N2、N2O3 9.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H2O+CO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 ②H2SO4③HNO3④NaHSO4 A.①③ B.①④ C.① D.②④ 10.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 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 1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A.氯化镁晶体 B.氯化钠溶液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末测试)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末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2. (原创)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氧气 B.醋酸、烧碱、明矾、干冰 C.NaHSO4、乙醇、CaCO3、水 D.硝酸、熟石灰、苛性钠、甲烷 3.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醋酸 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C.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 D. 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 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5.(原创)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 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 2SeO 3 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 2 SeO 3 的作用是() A.还原剂B.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6.(变式)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2Ag++Cu=Cu2++2Ag C.碳酸钡跟醋酸反应:BaCO3+2H+Ba2++H2O+CO2↑ 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 +2H+===H2O 7. .(原创)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2(SO4)3=Al3++SO42- B.H2SO4===2H++SO42- C.Ba(OH)2=Ba2++(OH-)2 D.KOH=K++O2-+H+ 8. 原创)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 A.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加入K+、CO32-、NO3-、Na+ 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SO42-、Cu2+、K+、Cl- C.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加入K+、Cu2+、Cl-、NO3-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课时wtt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2、建立物质的类别,认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的原因。 3、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关系。盐的通性及相互反应的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阅读课本31---32页,完成下列内容: 1.从本质上看,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从数 量上看, 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物质。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 , 元素以 的形式存 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 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 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4.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①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 ,许多元素还可形成不同单 质,如 ;②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 ,相同元素还可形 成不同 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方式进行组合,所以为数 不多的元素能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 总结: 元素组成 元素的存在形态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依据 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 单质 :由 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由 组成的纯净物

(1)根据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可分为和。 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混合物——溶液,浊液,胶体 (2)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把化合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如、。 碱性氧化物:,如、。 (3)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4)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5)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 思考:CO是否是酸性氧化物?Na 2O 2 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练习: 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0、+4、+6,请说出分别对应这些价态硫元素的常见物质?这些物质分别属于那个类别? 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阅读课本34页活动探究,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总结: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分别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将图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用线连起来。 金属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碱酸 盐盐 巩固检测 1. 下列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A.FeCl 3 B.CO 2 C.HCl D.CuCl 2 2. 关于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氢氧根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结构框图】

【知识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一般常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分类角度多样,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部分。 【交叉分类法举例】 【树状分类法定义】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树状分类法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注意】 1、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NO、CO、NO 2、N2O4、H2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 化物(Mn2O7); 2、酸性氧化物一定为酸酐;酸酐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乙酸酐(CH3CO)2O)。 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Al2O3,Mn2O7),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典型例题】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 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B 【解析】A前者属于盐,后者属于金属氧化物,C前者属于碱,后者属于盐,D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是盐,只有B是正确的。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本题把氧化物的两种分类方法放在一起,考查对氧化物概念理解的准确性。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组成,它只含有两种元素。氧化物分类有: 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也可按性质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等。 A错误:“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说法不对。如有些变价金属的高价氧化物,如等是酸性氧化物。 B错误:“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说法也不对。如NO、CO、H2O、H2O2等非金属氧化物,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C正确:“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全是碱性氧化物。所以C是正确的。 D错误:“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说法也不对。如:在金属氧化物中,有碱性氧化物(CaO)、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这些变价金属的高价的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都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错题门诊】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只能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D. 共价化合物一定是非电解质 试题答案:B

鲁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 (2)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若氯化钠分散在酒精中,形成的分散系是()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2.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FeCl3溶液B.2mol·L?1 NaOH的溶液 C.2mol·L?1 MgSO4的溶液D.2mol·L?1 H2SO4的溶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是电解质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OH- C.硫酸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42- D.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降低 4.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KOH与H2SO4;Ca(OH)2与CH3COOH B.BaCl2与Na2SO4;Ba(OH)2与H2SO4 C.Na2CO3与H2SO4;NaHCO3与HNO3 D.CaCO3与HNO3;CaCO3与HCl 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氨B.硫酸铵C.氯气D.醋酸 6.胃药“达喜”中含有碳酸镁(MgCO3),碳酸镁属于 A.酸B.碱C.盐D.氧化物 7.下列反应中,铁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A.FeS+2HCl=FeCl2+H2S↑B.Fe+H2SO4=FeSO4+H2↑ C.FeO+2HCl=FeCl2+H2O D.Fe2O3+3CO 高温 2Fe+3CO2 8.下列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专题要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 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教法指引】 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 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 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高纲102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7887平面设计 江南大学编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平面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阐析现代印刷的介入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从本质上说明古典平面设计与当代平面设计的区别;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工业革命给平面设计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印刷技术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与专论繁多的建筑设计不同,平面设计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涉及到发展历史的专著数量很少;平面设计与印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海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印刷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社会对于平面设计的总需求量在20世纪剧增,作为战后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在平面设计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战后欧洲的平面设计也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不同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日益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媒介,平面设计在中国大陆兴起,到90年代掀起高潮。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 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第1讲 元素与物质分类 【2021·备考】 最新考纲 素养落地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多角度、多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性质,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了解溶液与胶体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 考点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知识梳理』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①元素与核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如H 元素有1 H 、2 H 、3 H 3种原子,即3种核素。 ②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 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③元素的存在形态 元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 ①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②常见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O2与O3,白磷与红磷等。 ③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提示你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 ②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盐酸属于混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聚乙烯、淀粉等。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知识点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0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依据 Al) 3/S、Cl2、He、Ar) H2CO3、H3PO4) 3、NH3.H2O) 2CO3 物质3 2、SO 3、CO2 2O、CaO 、BeO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过氧化物 Na2O2、H2O2 NaCl溶液、CuSO4溶液) 悬浊液(如:泥水、石灰浆) 乳浊液(如:油水、油漆) 胶体(如:烟云雾、三角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 水晶等) 【相关定义】 (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 分) (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 分) (3)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记住Al2O3这个例子) (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 物。(记住CO、NO、NO2这几个例子) (5)过氧化物:含有过氧根O22-的化合物。(记住H2O2、Na2O2这两个例子) (6)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全 部为酸根离子的盐。 (7)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全部为金属 离子(或NH4+)的盐。 (8)正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只有酸根离子的 盐。 注意:本部分,做题技巧为记反例。如: (1)碱性氧化物全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酸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氧化物、Na2O2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试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考试科目性质和特点 《世界平面设计史》是高等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科目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考试科目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理解各个阶段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平面设计运动、平面设计现象和平面设计流派的形式与风格; 3.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大师和作品,并能对相关作品进行平面设计语言的分析; 4.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国家和设计大师作品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二、考试科目内容与考试目标

新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A.NaCl晶体B.盐酸溶液 C.熔融KCl D.CO2的水溶液 解析A项不导电,B、D项不属于电解质。 答案 C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2ClO-+H2O+SO2===CaSO3↓+2HClO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 Ca2++OH-+HCO-3===CaCO3↓+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4H++NO-3===3Fe3++2H2O+NO↑ 解析选项A,当通入过量CO2时生成的产物应是Ca(HCO3)2;选项B,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aSO3氧化为CaSO4;选项C,Mg(OH)2难溶于水,也应是生成物之一。 答案 D 3.血液可看成一种胶体。某些严重肾病患者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以除去其血液中积累过多的离子,同时向血液中补充人体需要的

化学成分。血液透析仪器中,最为关键的器件是透析膜,你认为透析膜的孔径大约应该为() A.0.1 nm左右B.50 nm左右 C.0.001 mm左右D.100 mm左右 解析透析膜的孔径应使离子透过,血液分子不能透过。而血液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范围内,所以选用孔径约为0.1 nm的透析膜较合适。 答案 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A正确;CaO+H2O===Ca(OH)2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不正确;O3是单质,不是化合物,C项不正确;CuSO4·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D项不正确。 答案 A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K+、Cl-、NO-3、Ag+ B.H+、HCO-3、Na+、Cl- C.Na+、OH-、Ba2+、CO2-3 D.Mg2+、Cl-、H+、SO2-4 解析A选项中,Cl-和Ag+结合生成AgCl沉淀不能共存;B 选项中H+和HCO-3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共存;C选项中Ba2+

(化学)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①Na 2O 点燃???→ Na 2O 22CO ???→ Na 2CO 3 ②MgO HCl ??→ MgCl 2溶液电解????→ Mg ③Fe 2O 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CH OH 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2Na +O 2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 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 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 ⑤2HCHO +O 2Δ??→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 误; 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 B .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 C .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 D .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KIO 3等,故不是盐,是混合物,故A 错误; B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硫酸氢钠是酸式盐,不是酸,故B 错误; C .氢气是单质;干冰即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硝酸是酸;烧碱即NaOH ,是碱;硝酸钾是盐,故C 正确; D .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碱,故D 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16 Cl 35.5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24 分。)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