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一、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耕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应划分为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其中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征收基本农田的、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反之,由省政府批准。

二、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管制要求,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可作为建设用地利用,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原则上不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满足特定条件后可以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限制建设区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禁止城镇和大型工矿建设、限制村庄和其他独立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空间区域。禁止建设区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为主导用途、禁止开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

三、农村集体用地:农村集体用地指依法属于农村集体的土地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农民宅基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村办企业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先行复垦、耕地占补平衡和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区别:

(一)定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也就是,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是将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加以复垦,在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基础上,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盘活和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措施。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是指县(市、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开展建设用地置换时,先行申报并实施拟置换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行为。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是指把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土地整理为抓手,整合各级各部门支农资金,大力实施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惠民项目。项目的实施为工业化、城镇化腾出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可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投入上的支持,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广义上是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狭义上定义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

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它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个方面。

(二)范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只适用于农村建设用地,主要为农村居民点等集体建设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拆旧区既可以为农村建设用地也可为国有建设用地,主要为废弃的独立工矿、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项目拆旧区可以为集体建设用地,也可以为国有建设用地。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包括农地整治和村庄整治两部分,土地性质分别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其中农地整治是对项目区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通过平整土地,调整用地结构等,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村庄整治是对项目区内部分住户稀少、交通偏僻的村庄进行土地复垦,并妥善安置被拆迁农户,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整理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其中农用地整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养殖水面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用地、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整理。土地复垦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的破坏土地的复垦;第二类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弃、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遗弃荒废土地的复垦;第三类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的废弃土地的复垦;第四类是各种工业污染引起的污染土地的复垦;第五类是水灾、地质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引起的灾后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主要对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等未利用地进行开发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的耕地指标重点解决独立选址项目土地指标。

(三)申报计划和时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申报计划受部、省、市分配计划限制,此项目开展没有时间限制,项目批准后三年内实施完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申报计划基本

上为应报尽报,但申报时限到2014年底试点结束,此项目批准后三年内实施完毕。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不再组织实施,对原批准的项目一方面尽快实施并申请验收,另一方面将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项目转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来实施。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示范建设期为2010--2012年,及批复下达三年内实施结束。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根据上级分配下达计划,项目申报不受时间限制。

(四)申报方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和建新区同时上报。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拆旧区和建新区分开上报。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不再组织申报。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示范建设期已过,不再组织申报。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项目所在镇组织申报。

(五)规模核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后新增耕地规模小于建新区占用耕地规模的要同时申请省国土资源厅核减建新区规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核减复垦规模只需在申请验收时提交核减报告一并核减。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项目核减复垦规模只需在申请验收时提交核减报告一并核减。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核减复垦规模需上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后实施核减。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项目实地验收确认的面积为准,不需要申请规模核减。

五、项目批次和编号如何确定:一般情况下,以县为单位,由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区面积大小、项目数量多少和项目实施难易程度来确定。对于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命名编号;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先行复垦置换建设用地项目原则上以县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和项目名称依次确定批次和编号。

名词解释管理

名词解释管理 名词解释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组织中各级管理者有效地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整合组织力量,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者:泛指所有执行管理职能,并对组织目标实现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内在规律性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计划(狭义):指定制计划就是根据内外条件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组织职能:旨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人工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合理配备组织资源,建立组织结构协调组织行为的活动过程。。组织机构(结构):为了有效实现共同目标,进行分工协作而对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结合方式、隶属关系所作的体制形式安排。。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并有效管理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之组织中从最高层管理管理者到基层操作者经过的环节数目。。扁平结构:指管理幅度大而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高层结构:指管理幅度小而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直线型组织结构: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组织中各种植物自上而下垂直排列,上级对下级有直接的指挥权,下级只能服从一个商机的直线式命令与服从关系。。职能型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型组织的基础上,设置各级职能机构协助行使管理职能,各级职能机构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购衣向下级发布命令指示。。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复合型组织,它是上述两种类型的结合,以直线型为基础,在主管人员之下设置职能机构,协助主管人员工作,不对下级直接指挥只对下级职能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矩阵制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工程项目或服务项目划分的小组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分权的联邦制,属于分权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把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顾客、设备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事业部。。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了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力引领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权力:是一种以其他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依赖关系,其直接表现就是领导者分配资源来实现目标的能力。。控制: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以计划为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调整等管理活动的过程。。企业:指依法设立的生产、流通、交换等领域中,从事某种相对固定的商品经济活动,通过提供某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劳务实现盈利,进

土地管理名词解释

土地管理名词解释 1、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指国家的基本政策。 2、土地 土地是地球表面上由土壤、岩石、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3、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4、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一般而言,国家把土地管理权授予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因此,土地管理也是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和运用法定职权,对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占有、使用、利用土地的过程或者行为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5、土地登记制度 土地登记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土地登记,以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利用的一项制度。 6、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是法定的土地登记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薄册的一种法律行为。 7、初始登记 初始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进行的统一登记。初始登记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土地权属,完备地籍资料。 8、变更登记 变更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对经过初始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发生变动而进行的登记,包括土地权利设定登记,土地权利变更登记,土地权利人名称、土地用途、地址变更登记,注销土地登记等。 9、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0、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占用、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11、国有土地 国有土地是指国家享有所有权的那一部分土地。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并进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主体:也称为经济实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只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是会计主体。 3、持续经营: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应以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以它现时的形式并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的经营下去为前提。 4、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5、货币计量: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描述时,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只有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才能纳入到会计系统中。 6、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剂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7、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8、权责发生制: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或者说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又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9、收付实现制:是以实收实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又称为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 10、客观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应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11、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12、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 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3、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14、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 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仅以 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5、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重要交 易和事项。 16、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 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 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 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17、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 后。 18、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 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预期会给企业提供的带来经 济利益的资源。 19、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 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0、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 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 益。 2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 2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出。 2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 间的经营成果。 24、会计科目:是按照信息使用者 的需要,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 行分类,并赋予标准的名称,也就 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 作的进一步分类。 25、账户:具备一定的名称和结构, 用于对与该名称相对应的特定的经 济内容的增减变化进行单独记录的 工具,就是账户。 26、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 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 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 27、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 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 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 法。 28、会计分录:是指在登记账簿前, 根据记账规则,通过对经济业务的 分析而确定的应记入账户的名称、 方向及其金额的一个简明的记账公 式。 29、试算平衡:所谓试算平衡,是 指期末对所有的账户的发生额和 (或)余额进行加总,以确定借贷 是否相等,从而检查记账和过账过 程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方法。 30、明细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 设置,用以反映详尽和明细的信息。 31、平行登记:所谓平行登记,是 指对发生的每项经纪业务,都要以 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 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 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 户的方法。 32、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 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 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年度的。 33、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 于某个特定的产品成本,而应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34、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 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 种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 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 利得等。 35、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正常 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 项支出,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 失,非货币性交换资产损失,债务 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损失,非常 损失,盘亏损失等。 36、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纪业 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 的书面证明。 37、原始凭证:又称原始单据,是 指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 制的用来作为办理经纪业务手续, 载明经纪业务的执行或完成情况, 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38、累记原始凭证:简称累记凭证, 是用来连续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 内不断重复发生的若干项同类经纪 业务,其填制手续随着经济业务的 发生而分次进行的原始凭证。如限 额领料单 39、汇总原始凭证:又叫原始凭证 汇总表,是指根据许多同类性质的 原始凭证汇总编制的原始凭证。 40、单式记账凭证:是在一张记账 凭证上面,只反映同一经济业务会 计分录中的一个账户名称,同一经 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中涉及到几个账 户名称,就要填在几张记账凭证中。 41、复式记账凭证:是一张记账凭 证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这一会计分录无论涉及到几个账户 名称,都填在一张记账凭证中。 42、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 证按照一定的程序,从其填制起, 到归档保管止,在本单位内部有关 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和办理有关 凭证手续的全部过程。 43、会计账簿:简称账簿,他是由 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许多账页所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 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 地记录和反映企业事业等单位各项 经济业务的薄籍。 44、日记账:也叫序时账簿,是按 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和先后顺序, 逐日主笔连续登记经济业务的账 簿。 45、分类帐簿:是按照账户对经济 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 46、备查账簿:又称为辅助帐,是 对某些不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 录的经济事项或记录不全的经纪业 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47、订本式账簿:订本式账簿简称 订本帐,是在账簿使用之前,就把 所有账页按顺序编号装订成册的账 簿。

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1、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所谓“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为具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其中人员是最重要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是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这也是组织设立的原因。 2、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3、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4、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5、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方法,专门研究在既定物质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如果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和物等资源。P20 6、决策科学化: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P21 7、全面质量管理: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P22 8、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P22 9、精益生产: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P23 10、精益思想:根据客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是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P23 11、核心资源: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P24 12、核心能力: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P24 13、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P84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做个体决策,也可以做群体决策。(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有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土地管理学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资产:指具有社会属性的土地,即作为财产的土地 土地管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绝对地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土地使用者不论土地的质量和位置好坏,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经济代价 土地分等定级:是通过土地自然,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的综合鉴定,并将其结果等级化的过程 土地登记: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其它权利提出申报,调查,审核,批准并造册登记,颁发证书的法律过程。 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指利用数字和图表资料,系统的记载,整理研究,分析和反映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的一项土地管理措施。 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订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土地信息:指反映土地的地理空间位置,数量,类型,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法律方面的特征组成的综合信息。 土地制度:是一定社会制度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的制度以及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界限等法律规范和制度化体系 2.土地区别于其他生产资料的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4.土地的永久性 3.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 1.土地总数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2.土地类型多,到但山地多于平原 3.难开发的土地面积大,但后备资源潜力不足 4.水土资源不平衡,季节性缺水严重 5.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4.现代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人本原理,行为原理,动力原理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相对封闭原理 动态原理,动态相关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整体效应原理,规律效应原理 5.地租含义及种类? 利用一切土地所必须支付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 6.收益还原法? 7.土地管理的方法? 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技术方法 8.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 经验判断方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方法,逐步聚类法,回归分析法 9.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有利于团结和有利合理用地 10.我国地产市场有哪些特点? 垄断性,地域差异性,地产稀缺性,地产质量的可改造性 11.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哪些主要原则? 认地不认人房,地产一致效益不可损 12.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自然因素…………(核心),社会经济因素……,人的文化素质……。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1. 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功能。 2.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目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收入和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权利和支出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发生或即将发生现金(或其等价物)流入,或债务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项目。 1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名称,并具有一定格式。 18.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金额,在相互关联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记账方法。 19.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会计分录。 20. 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会计分录。 21.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主要部分。 22.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 “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债务增减

管理名词解释

oc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行政管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再执行法定职能以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行政环境】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经济环境】是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合,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风俗等,又可归纳为两点,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行政道德】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欲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国际社会环境】一国在与外国或者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协商对话、解决纠纷或者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依据条约、协议而成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在主权国家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本组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宗教信仰自由】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平等权利,即公民有选择和拒绝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不得强制、敢于人民的自由选择。【独立自主】就是在任何时候,行政系统都要从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的决定自己的政策,保障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行政职能】行政机关再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组织职能】为有效的实现既定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职能关系】不同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和管理主体间职责权限的划分。【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未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就静态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上,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等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行政组织结构】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建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管理层次】是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额工作部门,这因由工作量来决定。 【管理幅度】一级行政机关或者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者工作人员的数量。【编制】狭义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主之内人员的数额以及职位的配置。广义的编制是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编制管理】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领导】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防御的行为过程。【行政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名词解释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级土地市场 二级土地市场 土地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地球陆地一定高度、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 1. 土地— 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P3 2. 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 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的规划与计划、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区位利用、土地规模利用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P15 3. 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P16 4. 土地资产流转——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流转和随之而产生的土地收益 分配问题,具体包括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品买卖而形成的价格、土地作为标的担保物形成的债务抵押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P16 第二章 5. 土地利用——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 活

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 P26 6. 土地利用程度——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改造程度以及土地受人影响的变 化 程度。P27 7. 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 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P27 8. 土地开发——对未利用或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 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或效益更高的土地的过程。P28 9. 土地保护——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是当代人得到最大的持续效、人 益, 并能保持土地的潜力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P29 10.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 较。P37 11.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过程和结果符合生态平衡规律。 P39 12.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土地利用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 的政治和社会影响。P43

土地管理学 复习资料.

《土地管理学》习题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一. 填空题 1. 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指作为财产,具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 2. 功能和储蓄和增值的功能等几个方面。 3. 为生产三要素,尤以土地与劳动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4.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是 产资料,另一方面还是土地关系的客体。 5. 6.土地管理的主体是 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 7. 理。

8.土地管理目标按管理层次的不同, 标、微观土地管理目标。 (土地管理目标按实现时间的幅度,又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年度目标。) 9.土地管理的原则: 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原则;3. 坚持依法、统一、科学地管理土地的原则 10 11.1998年,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地矿部、土地局、海洋局、测绘局4个单位组建成国土资源部,建立相对集中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并对它们的职能作了相应的调整。 12.土地管理的方法有 二. 名词解释 1.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2.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3.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 4.▲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

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1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决策相关联。 14、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15、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1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

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指挥、控制等职能来优化配置协调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以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 目的性组织性人本性创新性科学性艺术性 管理的二重性具体是指管理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一方面是指管理活动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人们的共同协作劳动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任何管理都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管理,都要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明,组织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生产关系性质下,其用于改善、维护与发展生产关系方面的管理理论、方式、手段往往存在差异,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组织管理的目的,决定了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这体现了管理的特殊性与个性的一面。 管理的二重性理论有利于人们全面认识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 管理的二重性理论有利于我们正确对待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创新职能 管理的基本原理 所谓基本原理,就是对事物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在对管理工作的对象、核心、过程、目的进行科学分析之后,从中得到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认识,反映了一切具体领域管理活动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 系统原理是从系统论角度认识和处理管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论是通过分析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揭示系统的性质及其运行规律的理论 系统的性质:目的性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结构性功能性 效益原理是指管理者要树立全面、正确的组织效益观,在对组织运作的管理中要运用科学方法注重效率和效果的经济分析和社会分析,追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相同的有效产出,或以相同的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有效产出的理想管理境界。 人们对管理效益的追求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 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 局部效益同全局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国土相关常用名词解释 一、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耕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应划分为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其中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征收基本农田的、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反之,由省政府批准。 二、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管制要求,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可作为建设用地利用,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原则上不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满足特定条件后可以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限制建设区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禁止城镇和大型工矿建设、限制村庄和其他独立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空间区域。禁止建设区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为主导用途、禁止开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 三、农村集体用地:农村集体用地指依法属于农村集体的土地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农民宅基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村办企业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先行复垦、耕地占补平衡和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区别: (一)定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也就是,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

土地管理概论复习资料考试ABC卷

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它是指一个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 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 地籍:是区域内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也称土地广籍。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 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 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资源特性,是土地能成为资产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是土地的土地空间承载功能。 3、产生土地报酬递减原理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容量。 4、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市场管理是核心,土地利用 管理是目的。 5、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县。 6、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租的主要区别是所有权是否转移。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管理应着重于土地利用再生产和再开发及防治土地污染。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及与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土地资源管理的 重要性。 答:土地资源特性包括:客观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地域分异性、 可持续发展性、多功能性; (1)土地与人口 土地以其养育功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存、发展、繁衍的环境。土地生产能力决定着其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2)土地与环境 土地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好坏。 (3)土地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功能和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强调土地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类如果只强调向土地索取,而不重视保护和改善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土地的功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将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远。 2、简述我国农用地管制的内容和意义。 答:农用地用途管制就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农业用地区,根据规定的使用 条件和方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林业用地区、水产养殖区等进行用 途管制。对农用地利用进行管理,要针对农用地的资源和利用特性,采用适当的措 施,对农用地的开发、利用、治理、跋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1)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中国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 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 措; (2)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

会计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管理: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管理目标: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各自为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代表人角色:管理者代表一个组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领导者角色: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指挥和协调作用。 联络者角色:管理者为了建立和协调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所起的联络作用。 信息角色: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信息。 决策角色: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正式组织:具有一定结构,同一目标和特定功能的行为系统。 非正式组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行程的以情感,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是规定的群体。 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秀规划和决策。系统管理理论: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 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 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 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 构类型。 权变理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 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强烈地 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 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 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 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激励的需要理论:根据对人性的理解, 着重突出激励对象的未满足的需要类 型。 激励的过程理论:试图说明员工面对激 励措施,如何选择行为方式去满足他们 的需要,以及确定其行为方式的选择是 否成功。 公平理论: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 作积极性的影响。 期望理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 能给个人带来又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 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 激励的强化理论: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 刺激,只看员工的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 关系,而不是突出激励的内容和过程。 甘特图: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 “法约尔跳板”原理:指在层级划分严 格的组织中,为提高办事效率,两个分 属不同系统的部门遇到只有协作才能解 决的问题时,可先自行商量、自行解决, 只有协商不成时才报请上级部门解决。 精益思想: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 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 是要保留下来的,使创造价值的各种活 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 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 价值流中隐藏的缺陷,不断完善。 核心能力:公司的主要能力,即使公司 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它 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 力。 所有权优势:企业拥有的能获得的外国 企业所不具备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 有权。 内部优势: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发 挥自有的所有权优势,使企业缓解或免 除外部市场的结构性和交易性的失灵可 能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从而节约交易成 本。 区位优势:因生产地点的不同选择的不 同而形成的竞争优势。 信息的采集: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 息的过程。 信息的加工: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 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是信 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信息的存储: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 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 信息的利用:有意识的运用存储的信息 去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过程。 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 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 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 路。 名义小组技术:管理者先选择一些对要 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或有经验的人作为小 组成员,并向他们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 的信息。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独立 思考,提出决策建议,并尽可能详细的 将自己提出的备选方案写成文字资料。 然后召集会议,让小组成员一一陈述自 己的方案,并形成对其他方案的意见, 提交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 德尔菲技术: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 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 家,将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 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写成书面材料,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 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 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 大,则开会集中讨论;否则管理者分头 与专家联络。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 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 织未来较长时期设立总目标和寻求组织 在环境总的地位的计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