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第6—10章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第6—10章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第6—10章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第6—10章作业

第6—10章作业

问答题:

1。简述汉语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的地位。

汉语的特点: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

世界语言大约有5000种左右,但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汉字和其他的古老文字一样,都经过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它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的是,那些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代表着世界文字的这一重要发展方向。

2。举例说明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语汉字除了作为中国文化的记录工具以外汉语汉字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主意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汉语汉字所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一回事。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词语的发源、词汇的发展、词义的系统以及汉语的地域差异等都体现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汉语词源意义包含了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变化。文化的发展变化直接记载在各个时代的词汇中。某一时代某一领域词汇的密度反映了该领域与文化核心的密切程度,也反映出人类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深度,设词密度高就说明对这一领域的分析度高。

汉语的地域差异,往往是地域文化差异的反映。

汉字的原始构形理据及形体发展演变的脉络反映出浓厚的文化信息。汉字是因为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而构形的,构形时选择什么对象,采用哪些物件来组合,都要受到造字者和用字者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的影响。从字形构造还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社会历史状况。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又以词义和意义所指对象作为自己的构形理据,因此,它的形体便会随着记录词的音义变化和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发展变化。除了这些反映人类认识进化的明显信息外,从有些构件的构造意图中还能反映出一些较深层次的文化信息。

3。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汉语汉字在境外的传播是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向境外传播的重要纽带,同时汉语汉字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伟大成就?

天雪(天象记录、天体测量、历法)、数学(十进位值制、《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宋元算学)、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5。试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的众多领域虽然内容各异,但却存在着几乎完全相同的思维定式和精神特质。

第一,实用性

中国古代天学所以高度发达,首先是由于帝王们认为天象直接联系着皇家的命运。要制定精确的历法,就要准确地测天,就得精于计算。于是数学亦伴随天学而发达起来。地理学也是这样。

第二,整体观

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朴素的整体观念,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宏观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构成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独特的理论模式,反射出中国文化的卓异光辉。

6。近几百年中国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中国传统科学擅长综合,处处从总体、从联系、从动态功能去把握事物,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但是它由此而忽略对个别物质实体、物质内部深层结构的独立研究,因而往往不能深入事物实体,满足于用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念泛论宇宙的一般法则,容忍思想的朦胧性和认识的不精确性。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分析研究的胜利。

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科技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推崇政治,鄙薄技术,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很多重要的科学著作无人问津,以至绝版。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又有重“道”轻“器”的传统。就整个理论学术而言,重视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就自然科学而言,重视宏观规律的探求,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

第三,封建专制的扼制

中国古代若干消极观念之成为传统并成为束缚、障碍科技发展的巨大社会力量,可以说完全是封建统治者思想灌输和舆论导向的结果。除此之外,封建专制制度还有一些直接扼制科技进步的方面。

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科技人员在政府机构中不仅所占比例极小,而且待遇十分低微。其次,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也没有任何重大的能够刺激工业和科学技术爆发革命的因素。

7。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因为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一代地传达下来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百工技艺教育是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没有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难以创造、延续和发展的。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由于我们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8。中国古代有些什么对今天仍极富启发性的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返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9.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三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没有中断的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的比重最大。

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存在着“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特殊情况,当它的某种样式在某个时代达到巅峰状态后,其艺术成就很难被后人所超越,从而成为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并成为后代读者永久性的审美对象。

10。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11.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总概括?

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其他文化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是宇宙的根本,也是具体事物之能成为具体事物的根本,因而就理所当然地也是艺术作品的根本。中国艺术理论从先秦到魏晋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从哲学的气论转为艺术的气论的过程。谢赫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气韵生动又可以作为整个中国艺术的根本概括。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韵是宇宙运动的节奏,是宇宙呈现为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结构,及其有秩序地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我们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地理解

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

12。怎样理解中国艺术中的“虚实相生”?

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其他文化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是宇宙的根本,也是具体事物之能成为具体事物的根本,因而就理所当然地也是艺术作品的根本。中国艺术理论从先秦到魏晋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从哲学的气论转为艺术的气论的过程。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虚为实。但这无,这虚,这气,又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文学讲究含蓄而有余味,“无字处皆其意”(王夫之)。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我们只

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地理解何以虚实相生为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

2017年电大年最新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2年最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人为”“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13.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纽带。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到为代表。战国末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作业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一 1、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B.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C.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D. 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易经》 B.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C. 楚辞 D. 《诗经》 3、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 代文化的是( ) 选择一项: A. 书法

B. 钟鼎 C. 诗歌 D. 舞蹈 4、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康熙字典》 B. 《永乐大典》 C. 《本草纲目》 D. 《四库全书》 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 选择一项: A. 轴心时代 B. 鼎盛时代 C. 蜕变时代 D. 黄金时代 6、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西南地区 D. 沿海地区 7、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选择一项: 对 错 8、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火药武器 D. 指南针 9、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 选择一项: A. 两汉之际 B. 西汉时期 C. 秦汉之际

D. 先秦时期 10、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 选择一项: A.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 B.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C.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 D.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 11、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 选择一项: 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 12、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蜀道难》 B. 《丽人行》 C. 《梦游天姥吟留别》

《乡土中国》第六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礼治秩序 近年来,中国一直把“法治社会”当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但在古代中国,普遍认为西洋社会是法治社会,而中国是人治社会。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会对人治和法治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 所谓法治,“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在法治社会,法律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绳,一切纠纷矛盾都要按照法律的标准进行裁决。相比之下,礼治指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礼为依据,社会的运行靠礼来引导和推动。而人则是法治或礼治中都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法治和礼治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因此可以进一步说,法治是“人依法而治”,礼治是“人依礼而治”。 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但是如今我们看来,人治是不能存活的。首先,人治并不是能解决所以道德伦理问题的,人的好恶是不确定的,也是不稳定的的,对于其他人来说有失公正,如果依照一己好恶来判断,社会必定不能维持正常秩序;其次,人民对礼治的理解也不是全面的,人们往往只想到好的一面,却忘记了“礼也可以杀人”,就像古代社会的礼仪,无辜的人们甚至没有选择存活的权力,丈夫死了就会让妻子陪葬,在当今看来是可悲之极的。 时代在变迁,传统礼治显然不能立足于新社会中,这时法治的呼声便越来越高。很好理解,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中国现代社会是从乡土社会发展而来的,所以现代社会有更多的礼治,而缺少法治。从礼治到法治的转变,是一种文化的转变,是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当权者需要转变,广大社会人民也需要转变。广大社会人民也应该走出传统文化中礼的藩篱,敢于冲破礼治观念的束缚,使个人行为方式法制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 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 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 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 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2:简述汉语的特点 (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3)繁多的量词 (4)庞杂的补语 (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例如“实事求是”由四个语素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语素意义有机联系起来,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含义。特别是象“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由四个语素记述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再由此作比喻引申,使成语在字面意义之外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这无疑是凭借了汉语单音节语素表义容量大这一有利条件。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合。其中以语序为手段的直接组合,与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特点有密切关系。凡是进入成语的各个语素,只要在语义上能相互搭配,同时又符合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就可以不借助其它语言成分而直接依靠语序来灵活组合,构成并列、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复杂多样的语法关系,并以此表达丰富的意思。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宋人郑樵的主张。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他的这种学说是建立在“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P3页) 答: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泰勒的文化定义就是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 2、简述汉语的特点。(P12页) 答:(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生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在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虚词的数量少,但是使用频率高,运用复杂,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P16页) 答:(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2)字数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语言艺术》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三、论述题 1、请简要论述文化的特性。(P4—P5页) 答:(1)普遍性。人是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化产物,是人类长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它为人类的社会成员所共有和分享。 (2)时代性。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3)地域性。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自然就具有地域的特点。 (4)民族性。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_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 A.载道化成 B.崇德重义 C.以人为本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 A.《周易.贲》 B.《周易.艮》 C.《周易.震》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D ) A.地文 B.天文 C.人文 D.物文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 A.“易”、“道” B.儒道互补 C.儒、释、道三家并列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C ) A.中庸之道 B.阴阳五行 C.中和为美 第一章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以人为尊 B.以仁为本 C.以民为贵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BCDE ) A.长幼有序 B.父子有亲

C.夫妇有别 D.君臣有义 E.朋友有信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CD ) 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4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天人合一 D.辩证逻辑 ———————————————— 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 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 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414817003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一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唯一没有间断 2、中国西汉纹理《易·贲卦·象传》 3、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4、儒家文化 5、起源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多元化发展与融合繁荣继续 发展沉暮总结 6、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7、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 8、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甲骨文与金文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周礼”“仁”“仁”五伦四德 10、阴阳五行说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天不变,道亦不变 1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主义人文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12、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 13、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长城纽带 14、多元结构包容性 15、宗法制度专制主义家国同构 16、夏商周春秋战国 17、子学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实学 18、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 19、如家学说佛道程朱陆王 20、韩愈李翱朱熹 21、先秦天人 二、选择题 1、1.2.3.4 2、1.2 3、1.2.4 4、2.3.4 5、3.4 6、1.3.4 7、2.3 8、1.2.4 9、1.3.4 10、1.2.4 11、1.2 12、1.2.3.4 13、2.3.4 14、2.3.4 15、1.2.3.4 16、1.2.3 17、1.2.4

18、1.2.4 19、1.2.3.4 20、1.2.3 21、1 22、1 23、1.2.3.4 24、1.2 25、1.2 26、1.2.3.4 27、1.2.4 28、1.2 29、1.2 30、1.2 31、1.2.3 32、1.2.3 33、1.2.4 34、1.2.4 35、1.2.3 36、1.2.4 37、1.2.4 38、1.2.4 39、3 40、1.2.4 三、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P2 2、狭义文化P3 3、中国文化P3 4、中国传统文化P3 5、宗法制度P26 6、分封制P26 7、宗庙祭祀制P27 8、家国同构P28 9、君主专制制度P27 10、先秦子学P31 11、玄学P32 12、隋唐佛学P32 13、宋明理学P32 14、明清实学P33 15、乾嘉朴学P33 16、五行说P34 17、天道观P43 18、人道观P44 19、古今观P44 20、名实观P44

中国传统文化标准答案讲解

注:答案收集自网络,不保证100%正确率,请填写时检查清楚在作答。 智慧树-2016 传统文化答案 1 【单选题】(1 分)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 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 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 (A) 文化传统的主流。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 分)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 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 分)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 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 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 ) A.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三 1、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 选择一项: A.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C.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D. 明智的政治态度 2、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 选择一项: A. 与“信”的观念相同 B. 有外在约束的意味 C. 跟“忠”的意思较近 D. 更注重主体性 3、“恕”的本意是指 ( ) 选择一项: A. 严格地要求别人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原谅别人的过失 D. 严格地要求自 4、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 选择一项: A. 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 B. 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C. 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D. 恭也就是敬 5、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 选择一项: A.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B. 给父母尽孝 C. 为师父尽孝 D. 为自己尽孝 6、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 选择一项: A.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

B.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 C.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 D.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 选择一项: A. D、博爱 B. 术 C. 兼爱 D. 仁 8、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 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 ) 选择一项: A.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 B. 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 C. 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 D. 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2(第六章至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二 (第六章至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词不是来自于西域?() A菩萨B葡萄C苜蓿D哈密瓜 2、()是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 A石文B小篆C金文D甲骨文 3、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首推()。 A《几何原本》B十进位制C《数学记遗》D《九章算术》 4、1647年,()第一次被译为拉丁文,流传于世界,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A《针经》B《本草纲目》C《金经方略》D《神农本》 5、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的铜炮是()。 A火铳B震天雷C火枪D霹雳炮 6、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七发》B《诗经》C《古诗十九首》D《楚辞》 7、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是() A《春秋》B《史记》C《左传》D《后汉书》 8、《史记》的作者是()。 A刘知几B司马谈C司马迁D班固 9、《史通》的作者是()。 A刘知几B司马谈C司马迁D班固 10、()作为草书之圣,其代表作有《古诗四帖》。 A张旭B钟繇C王羲之D颜真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按照语法结构,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成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综语。 2、宋元四大数学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世杰。 3、魏晋南北朝的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4、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5、《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目录学家合称为“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科学 2、二十八宿 3、三体石经 4、九品中正制 5、史评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是指()。 (1)占星术(2)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3)祭天的文字(4)天文知识 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 (1)《文选》(2)《尚书》 (3)《史记》(4)《说苑》 3.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 (1)文字(2)花纹 (3)以文教化(4)学历 4.在文化定义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分为()。 (1)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4)文化事像和文化产品 5.“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被称为()。 (1)狭义文化(2)广义文化 (3)文化内涵(4)文化事像 6.狭义的文化侧重的是()。 (1)物质财富(2)事物的复合体 (3)能力与习惯(4)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 7.由人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一切器物,既是有形的文化部分,亦是()。 (1)审美文化(2)精神文化 (3)观念文化(4)物化的精神文化 8.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最主要的特征是()。 (1)具有表意性(2)具有语言性 (3)具有储存性(4)具有图形性 9.“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周初的()。 (1)甲骨文上(2)铜器铭文上

(3)竹简上(4)丝织品上 10.在国际文书上第一次使用“中国”为国家名称是在()。 (1)战国(2)唐朝 (3)明朝(4)清朝 11.“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谁提出的()。 (1)齐桓公(2)秦始皇 (3)朱元璋(4)孙中山 12.中国独特的大陆海岸型半封闭式的自然环境,具有中国地理环境的大陆整体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 (1)历史悠久性(2)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道路 (3)历史封闭性(4)超稳定结构 13.人类存在和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 (1)地理环境(2)生活环境 (3)政治环境(4)社会环境 14.中国的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 (1)春秋战国(2)秦汉 (3)隋唐(4)明清 15.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后来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南方经济赶上甚至超过了北方是在()。 (1)汉代(2)南北朝 (3)唐代(4)宋代 16.中国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强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在()。 (1)秦汉时期(2)隋唐时期 (3)宋元时期(4)明清时期 17.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人们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养成了()。 (1)崇尚科学的态度(2)迷狂幻想的习惯 (3)因循守旧的心理(4)敢于冒险的精神 18.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政策需要是()。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载道化成 B. 崇德重义 A. 以人为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C. 《周易.震》 B. 《周易.艮》 A. 《周易.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天文 C. 物文 D. 人文 B. 地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A. 儒道互补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4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C. 以仁为本 B. 以民为贵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复习资料

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从氏族社会晚期到“五四”运动以前约5000年历史中在中国范围内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 2.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制度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 3.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 4.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农业活动。 5.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家国同构”。 6.河姆渡文化区产生了“水稻文化”。“小米文化” 7.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建立在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生产的土壤里。 8.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陆九渊),他建立了以“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9.儒家经典所谓十三经是在唐宋代形成的。 1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最早出自《大学》(《论语》)。 11.“轴心时代”概念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斯卡尔·马克思提出的。 12.“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出自《论语》《孟子》 13.“性善论”是孟子韩非子思想的基础。 14. “尚贤”、“尚同”反映了道家墨家的政治理想。 15.春秋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子产,在执政期间,进行了法制改革,其最大贡献在于“铸刑鼎”。 16.“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希腊文religare,意思是“联系”。 17. “日神崇拜”现象在世界原始宗教崇拜中很突出,中国也不例外,古代中国把日神(即太阳神)叫羲和望舒。 18.藏传佛教“喇嘛”一词,藏语意为上师大师。

19.唐代武则天时期曾经责令各州府设大兴善寺大云寺。 20.中国古代被称为“谪仙人”的古代诗人是李白王维。 21.古代餐具有匕、叉、箸,其中箸就是今天大众普遍使用的筷子,汤匙 22.古代饮食器具中,“甑”是一种用来蒸饭盛饭的器具。 23.唐代陆羽陆机撰写的《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之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 24.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服为贵,秦始皇时期规定官至三品以上着绿袍,平民穿白袍青袍。 25. 明清时期官服实行“补子”制度,其中一品文官补子纹饰为仙鹤孔雀。 26.布达拉宫始建于明初清初,是著名的藏式宫殿建筑。 27.纳征礼是是古代婚礼程序之一,所用礼物在各代规定不完全一致,民间多用首饰、细帛,后演变为财(彩)礼。 28.一般认为,在十二生肖中,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随遇而安。 29.古琴曲《潇湘云水》是宋代音乐家郭楚望姜夔的代表作。 30.王羲之完善了楷、行、草今体书法,而被奉为“书圣”。 判断正误 1.从结构学角度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错 2.剪纸艺术不属于物质文化范畴。错 3.服饰属于物质文化范畴。错 4.文化研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对 5.制度文化是以社会制度的形式呈现的文化现象。对 6.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风俗、习惯、情感、信念、思想倾向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对 7.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对 8.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应该继承发扬的精华,也有应当剔除的“糟粕”。对 7.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对 8.龙山文化是海岱文化区的代表文化。错 9.与自认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比较高级的宗教形式。

2020年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1名师精品资料.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 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 4、道教的出现是在(D)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 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 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 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 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 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 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 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 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 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 " 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 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 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 宋文纡徐委备 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 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 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 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唱B念C做D打 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 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 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 可以称之为(C) 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 代 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 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 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 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 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 伏笔 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 方 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 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 统治之术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 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 廷的强大 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 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 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 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 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 三、简答题 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 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 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 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 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而最初龙 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 各异。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 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2 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 化转向人本文化? 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第 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第二, 从卜筮之法看出。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 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4 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 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 源都是六经。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 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其三,各家学说 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12 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 么? 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 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 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 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 安定、和谐奠定基础。P27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所谓名士是指界于“仕”与“隐”之间的一批 知识分子。 2、宋人“内敛”的文化品格使酒文化趋向于“中 庸”。 3、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 4、唐诗是唐文化的最集中体现。 5、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 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 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6、宋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开创 期、发展期、集大成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 物是周敦颐、邵雍,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是朱熹。 7、1126年,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 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 8、词的柔美细腻,正是宋型文化的特征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简答论述大全一 本科考试复习资料

简答题 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p2 答题要点: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而最初龙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p4 答题要点: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p12 答题要点: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 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答题要点: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P27 5、简要概括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p71 答题要点:第一,学术原因。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第二,政治原因。秦王朝在极短的时间里,统一六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第三,从文化形态上讲,秦朝是法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期。 6、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p87 答题要点: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7、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方面?p98 答题要点:(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2)理性化特征;(3)士文化特色。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p128 答题要点:第一是在融合道教、佛教的基础上产生了区别于先秦及两汉经学的玄学。第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即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间的胡汉文化融合。 9、我国文化南移的三大过程是什么?p150 答题要点:南宋以来,文化中心的南移,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学术中心的南移。第二是政治人物的南人化。第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 10、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p188 答题要点:(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 11、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p192 答题要点:(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

国开-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学前专业形考作业一--学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学前专业形考作业一-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 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提出文化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著名观点的西方人类学家是 a. A.爱德华?泰勒 b. C.克莱德?克鲁克洪 c. D.菲力浦?巴格比 d. B.柏拉图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克莱德?克鲁克洪 第2题中国的一位著名学者,把文化比喻为人的生命,认为文化是国家或民族生活的绵延。这位学者是 a. D.梁启超 b. B.李泽厚; c. C.辜鸿铭; d. A.钱穆;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A.钱穆; 第3题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迟滞的一个原因是 a.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b. B.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 c. C.明末清初的农民战争和满汉民族战争; d.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明末清初的农民战争和满汉民族战争; 第4题历史上,文明古国一般都出现在大河流域,中国文化也是如此,它的发祥地是在()流域。 a. B 淮河 b. A 黄河 c. D长江 d. C 珠江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A 黄河 第5题中国文化的重心向南迁移最早出现在 a. B 魏晋时期 b. C 秦代 c. A 南北朝时期 d. D汉代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B 魏晋时期 第6题在历史上,最早提出把整个中国的疆域分为“九州”的说法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a. B 《尚书》 b. A 《国语》 c. D 《史记》 d. C 《山海经》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B 《尚书》 第7题战国时期改革军事制度,实行“胡服骑射”的国家是 a. C 秦国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A.对 B.错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A.对 B.错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 马可波罗 B. 郑和 C.

利玛窦 D. 魏源 答案: 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 林则徐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司马迁 答案: 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A.对 B.错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的态度。 A. 因材施教 B. 诲人不倦 C. 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 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