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11-05T10:05:27.0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作者:祝文婷[导读] 探究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

祝文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摘要: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应激性高血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血糖控制方法来进行护理。在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对于接受了常规护理联合血糖控制护理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只接受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

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通过在对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护理时联合应用血糖高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因一过性血糖升高造成多器官受损,为后续的基础疾病治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护理对于ICU病房的患者来说,由于基础疾病较重,因此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可能性较之于普通病房的患者更多,而一过性的高血糖会造成患者出现肝、肾、脑等多器官功能受损,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眼底出血性病变等,不仅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因此,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采取联合护理的方法进行基础疾病护理以及血糖控制护理,已经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我国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的共识。我院也开展了针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的血糖控制护理相关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现了应激性高血压的重症监护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的方法把这100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94±5.08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58±4.29天,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重症肺炎患者1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11例,心包填塞患者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例,重症胰腺炎患者3例,其他疾病类型患者4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08±3.82岁,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9.52±3.81天,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例,重症肺炎患者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1例,急性胃穿孔患者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1例,其他疾病类型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以及疾病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可以用于本次研究。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在其住院期间对其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来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及其他治疗,对于一般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的向主管医师进行告知等。对于实验组患者来说,在其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干预的护理模式。具体来说,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每日7次的监测,并记录患者血糖出现波动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其次,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监测和巡视,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了胰岛素使用后的低血糖反应,确保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另外,在对患者的胰岛素剂量进行调整时,需要注意胰岛素的调整是分阶段、小剂量调整的,避免胰岛素剂量变动过大造成患者出现较大的波动。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将患者的血糖相关数据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8.1.0对研究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意义的处理。当上述选择的观察指标在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计算P<0.05时,则认为该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层面的意义。

2 结果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经验分析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经验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血糖干预护理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价值展开分析,评估血糖干预护理对于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影响。方法:纳 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 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基础护理,实验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 予其血糖干预护理,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经 护理后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以及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 并发症发生率以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之中接受血糖干 预护理,可保障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单位时间胰岛素泵 入量、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可推广。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干预护理;护理经验;心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创伤,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个人的机体出现强 烈的应激反应。在手术之后若患者出现持续高血糖,则会对其机体内部环境处于 高渗状态,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电解质失衡,对其手术效果、预后产生影响,因 此早期的护理干预越加受到重视[1]。本文旨在主要对血糖干预护理应用在心脏外 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评估血糖干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 形成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本院心脏外 科收治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3.84±12.10)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49±12.38)岁。患者均符合心脏外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接受 手术治疗。患者资料无欠缺,患者、家属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 将糖尿病病史、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排除在外,本次研究之中实验组资料和 对照组资料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基础护理,患者进入医院之后 对其展开相应的入院检查,协助其展开检查,并确定患者手术治疗方案。术中对 其病情变化展开严密的观察,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实验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血糖干预护理,如下: (1)术前预防。外科手术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且其程度、手术创伤程度呈 现除正相关的状态,因患者的机体在饥饿的状态之后会出现糖脂循环紊乱,这成 为了胰岛素抵抗出现的主因。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十二小时禁食水并进 行葡萄糖静脉滴注,对应激激素状况进行监测。 (2)术中干预。心脏手术十分容易出现体外循环血容量出现明显下降,手术 的过程中采用高渗葡萄糖液、肾上腺素展开治疗,这会分解其肝糖原、对糖原合 成进行抑制,进而出现血糖升高。在手术中进行葡萄糖静脉输液,并需要对输液 量进行调整,控制好输液速度。 (3)术后干预。在术后需要对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术后 的充分供氧、早期拔管、镇静止痛以及心理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心脏术后监护的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4-18T16:06:31.1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作者:沈静 [导读]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 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 沈静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心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从而出现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术后持续高血糖会造成机体内环境呈高渗状态,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及水、电解质失衡,最终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和临床预后。因此,加强对心脏手术病人的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 引言 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心脏外科术后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机体因此种治疗方法造成的创伤会表现出强烈的应激,从而使全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情况发生改变,引起糖耐量出现异样变化,最终发展成应激性高血糖,机体一旦处于高血糖状态,就非常容易导致组织高渗透性以至于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细胞损伤的情况,免疫功能不断下降,感染发生率较高,对手术整体效果以及预后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共收治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岁~76岁(55.3岁±10.3岁)?病人于术前均经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需行心脏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并在浅低温无糖预充液的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35例病人中,术前诊断心功能不全15例,所有病人术前无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病史?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17.6d±3.2d? 1.2方法 入院后立即心电监护,血糖、心肌酶谱、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CK-MB、心脏Killip功能分级情况。因病情凶险,危急,入病房后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10天的相关结果。 2结果 35例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的术前血糖值范围为5.3mmol/L~7.0mmol/L(5.2mmol/L±1.4mmol/L)。手术后血糖值范围为 8.1mmol/L~35.2mmol/L(15.7mmol/L±5.2mmol/L)。其中32例病人术后首次测定血糖浓度为10.0mmol/L~19.9mmol/L,经过小剂量静脉微泵胰岛素治疗4h~12h后,血糖浓度下降至8.0mmol/L以下,其中3例病人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出现血糖反弹,经扩充血容量、稳定血液循环后,血糖浓度亦降至8.0mmol/L以下,未出现血糖二次反弹现象。另有3例病人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血糖持续高于20.0mmol/L,遵照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经强心、改善微循环、同时应用胰岛素治疗48h后,2例血糖浓度降至8.0mmol/L以下,1例病人疗效不理想,血糖浓度仍持续波动于27.0mmol/L水平,并最终因低心排综合征而死亡。 3讨论 心脏手术后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入院后立即进行治疗,积极有效地与家属和患者进行沟通,语言通俗易懂、语气舒缓而细致将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措施讲解给他们。使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紧张情值绪降到最低。征得他们积极配合,观察和记录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观察表情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如心动过缓尽快给予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等。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尿量、心率、血压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溶栓、抗凝。用药后立即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采取快速检测的方法,检测血糖变化,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症状缓解后数小时或数天后,血糖恢复正常,康复期仍定期检测血糖的变化。 3.1术前预防 外科手术可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其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正相关,机体在饥饿后出现糖脂循环的紊乱是造成术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对术前需禁食水12h的心脏手术病人均给予葡萄糖静脉滴注,并监测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结果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减少了胰岛素抵抗对手术安全的影响。 3.2术中控制 葡萄糖输液速度心脏手术容易造成体外循环血容量的下降,而术中应用高渗葡萄糖液及肾上腺素等治疗,会激活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的合成,从而导致血糖的升高。本研究中,有12例病人术后首次检测血糖水平达8.1mmol/L~12.1mmol/L,经过调整外源性葡萄糖输液量,将葡萄糖液输液速度控制于6μg/(kg?min)~8μg/(kg?min),同时采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稀释血管活性药物,有效地将血糖降至8.0mmol/L以下。 3.3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合理干预 心脏手术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缺氧、疼痛刺激、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等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和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强烈兴奋,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促分解激素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浓度增高。除此之外,病人对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及手术的恐惧和焦虑,也能引发机体强烈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血糖升高。这是机体对创伤的保护机制,然而血糖不断增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呼吸功能不全、严重的心律失常、乳酸酸中毒,导致脑水肿,脑损害加重,同时损伤细胞的免疫功能,导致各种感染。因此,应全面考虑引发血糖升高的多种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激原的刺激。术后的充分供氧、镇静止痛、心理护理、早期拔管非常重要。 4结束语 心脏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难以控制往往是疾病危象的信号,加强对手术病人的血糖监测,控制输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11-05T10:05:27.0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作者:祝文婷[导读] 探究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 祝文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摘要: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应激性高血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血糖控制方法来进行护理。在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对于接受了常规护理联合血糖控制护理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只接受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 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通过在对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护理时联合应用血糖高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因一过性血糖升高造成多器官受损,为后续的基础疾病治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护理对于ICU病房的患者来说,由于基础疾病较重,因此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可能性较之于普通病房的患者更多,而一过性的高血糖会造成患者出现肝、肾、脑等多器官功能受损,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眼底出血性病变等,不仅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因此,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采取联合护理的方法进行基础疾病护理以及血糖控制护理,已经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我国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的共识。我院也开展了针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的血糖控制护理相关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现了应激性高血压的重症监护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的方法把这100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94±5.08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58±4.29天,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重症肺炎患者1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11例,心包填塞患者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例,重症胰腺炎患者3例,其他疾病类型患者4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08±3.82岁,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9.52±3.81天,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例,重症肺炎患者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1例,急性胃穿孔患者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1例,其他疾病类型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以及疾病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可以用于本次研究。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在其住院期间对其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来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及其他治疗,对于一般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的向主管医师进行告知等。对于实验组患者来说,在其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血糖控制干预的护理模式。具体来说,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每日7次的监测,并记录患者血糖出现波动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其次,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监测和巡视,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了胰岛素使用后的低血糖反应,确保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另外,在对患者的胰岛素剂量进行调整时,需要注意胰岛素的调整是分阶段、小剂量调整的,避免胰岛素剂量变动过大造成患者出现较大的波动。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将患者的血糖相关数据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8.1.0对研究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意义的处理。当上述选择的观察指标在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计算P<0.05时,则认为该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层面的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 发表时间:2016-06-22T13:05:34.0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作者:周丽萍 [导读]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患者之前是否有糖尿病。 周丽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怎样定义患者的最佳血糖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高血糖可从多方面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择期进行手术,将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本文综述了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发病机制;手术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016-03 Research of the pathogenesis of stress hyperglycemia after 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Zhou Lip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Stress hyperglycemia after oper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For patients with how to define the best blood sugar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High blood sugar can be adverse impact on the body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and to keep blood sugar level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it is beneficial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tres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occurrence of hyperglycemia and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body. 【Key words】 The stress hyperglycemia; The pathogenesis of; Surgery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患者之前是否有糖尿病。过去的十年,尽管在一些报道与研究中揭示患者高血糖的指数不断的增加,但是对于怎样定义这些患者的最佳血糖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高血糖可从多方面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择期手术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本综述就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 1.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 机体遭受感染、创伤、大出血、大手术、心理社会应激等打击后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1]。应激性高血糖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的糖代谢紊乱,既包括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升高,也包括非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升高(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SHG)[2]。 1.1 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过程 胰岛素的治疗过程与胰腺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相同,胰腺以lU/h的速度匀速进行分泌胰岛素,来阻止肝葡萄糖的排出量,在禁食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机体分泌胰岛素[3]。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就餐后糖类物质的增加,以及胰岛还要排出一定数量的胰岛素来保持就餐后血中葡萄糖;假如患者出现血糖升高,胰岛将会分泌纠出相对于的胰岛素。所以,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分为3个不同时间段:基础胰岛素分泌、餐后胰岛素分泌以及纠正性胰岛素分泌。临床医师应学会像胰腺般思考,以求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调控血糖时尽可能模拟基础、就餐后和纠正这三个阶段的生理过程。 1.2 胰岛素抵抗(IR) 急性重症、创伤等疾病都是导致胰岛素出现抵抗、糖耐量异常及血糖升高的原因,是机体对胰岛素生理功能反应出现损伤,一般称为“创伤性糖尿病”。在这种状态下,当胰岛素紧缺时,就会导致其人体的肝脏、肌肉等组织摄取以及利用葡萄糖量减少,以及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降低,加速糖的分解,使糖异生增长,脂肪加快,造成糖异生的原料增多,进一步促进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而应激性、胰高性血糖素升高会出现更大的刺激,使胰岛素分泌慢慢的恢复于正常,此时胰岛素情况虽然没有降低,但是降低了组织对其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出现胰岛素抵抗(insuhn resistance,IR),临床上呈现出一对很怪异的现象,即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现象。IR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与效应细胞中的受体数量、结合能力以及结构的完整和受体后信号传导等水平下降有联系。在肝、骨胳肌等部位均都可检查到到胰岛素的抵抗,此时由胰岛素激活的葡萄糖量呈现出减少状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的IRS-1-PI3K信号传导过程受到阻碍,使糖代谢出现异常情况。其升高的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的另一信号传导途径(Ras—MAPK途径)发挥增生的作用,使视网膜形成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在应激状态下的胰岛素抵抗是否也仅累及IRS—1-PI3K,能否导致出现相似的血管并发症还不明确[4]。 1.3 内分泌作用 机体应激后,血糖升高主要原因是,糖原在高代谢状态下进行解体、蛋白质的代谢和脂肪动员的加速以及氨基酸、脂肪酸、乳酸经过糖异生而形成葡萄糖,使进入血液的糖类增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减少对葡萄糖,还有其他类型的葡萄糖摄入等出现[4]。人体主要是由两个系统与应激反应有联系,一为自身神经调节系统和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情况不同,不同程度的刺激着这两大系统,导致内平衡出现失调:机体解体加速,合成代谢降低。所有手术伤口位置的传入对激活肾上腺轴起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使机体的分解激素(儿茶酚胺类、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在疾病早期,即有蓝斑一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兴奋刺激肾上腺髓质大量释放儿茶酌胺(catecholamine , CA),主要是肾上腺素(adnephrin , AD)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创伤应激后CA物质释放是创伤应激后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4]。经研究显示,在创伤后3 h内血糖水平、血糖AD水平成的比率明显升高[5]。CA能直接通过受体抑制胰岛素的结合、酪氨酸激酶的活跃性和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4的易位;患有脓毒症患者,血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也逐渐增高,这可能与CA 和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是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CR)联合起到作用。其在出现应激反应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HPA)轴呈兴奋状态,使肾上腺皮质大量的释放GC,还有,应激后细胞内GCR表达水平降低。GC可以加速糖原的异生,加大蛋白质的溶解,减少周边细胞对氨基酸的利用,增加糖异生的材料,加大肝与关键酶活性。GC可减少肌肉、脂肪等对胰岛素反应,使葡萄糖利用减少,血糖升高[6];研究显示GC通过各种信号蛋白以及抑制GLUT-4葡萄糖载体从内膜储库到桨膜的易位的方面,进而减少骨胳肌的糖摄取[7]。 1.4 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术后机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不断增加,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细胞因子作为全身性炎症介质,通过刺激来反向调节激素的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高血糖效应[8]。白细胞功能的异常反应[9]被确认为是由高血糖导致的。包括粒细胞粘附功能出现异常[10],吞噬功能受到损伤[11],趋化作用的延迟[12],杀菌能力被抑制[11-13]。这些白细胞缺陷随严密的血糖控制而改善[14]。研究证明,

应激性高血糖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外科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与争议 Glycemic control and controversy in surgica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tress hyperglycemia ?推荐CAJ下载 ?PDF下载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石岩;刘大为; 【Author】 SHI Yan,LIU Da-wei.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30,China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ICU; 【摘要】外科重症病人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其预示或导致不良预后。近年研究显示强化胰岛素治疗(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的益处,医疗机构纷纷效仿,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如IIT显著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难以复制前期的优势结果等。人们开始对IIT产生怀疑,该如何面对关于控制血糖的各种争议? 首先,争议是一种进步,不必因此而彻底否定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忽视或者彻底摒弃血糖控制。再者,现阶段应掌握血糖控制的"度"。实际工作中了解血糖控制并不仅是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必须注意其他影响血糖的因素,制定完备的方案。同时鉴于目前IIT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研究加以阐述。更多还原 【Abstract】 Stress hyperglycemia develops commonly in surgica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it may indicate or even cause poor prognosis.Benefits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 were demonstrated by many recent studies.As IIT is administered by more and more institutions.Questions and controversies have been raised in terms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therapy.The tight glycemic control is still important especially in surgical intensive care,though some of the reports showed negative results.The inte... 更多还原 【关键词】外科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强化胰岛素治疗; 【Key words】surgica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stress hyperglycemia;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文献出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编辑部邮箱, 2010年11期 ?【DOI】CNKI:SUN:ZGWK.0.2010-11-010 ?【分类号】R605 ?【下载频次】45

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及对策

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及对策 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100853 刘永哲幸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手术后出现有利的代谢反应预示着好的预后。因此麻醉医生应该有意识的参与到改善病人预后的行动中。现将手术后病人的应激状态的研究进展及对策进行总结。 手术创伤常常会引起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最常见的表现为高血糖和负氮平衡。腹腔手术血糖可升致7-10mmol/l1,非糖尿病病人的心脏手术血糖经常会超过15mmol/l2,而糖尿病病人可达到20mmol/l3。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决定于组织损伤的类型,严重程度和范围。蛋白质的代谢会出现负氮平衡,术后蛋白质消耗的主要表现是骨骼肌水解,氨基酸氧化伴随着蛋白质合成障碍9。这些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激素发生变化。 一术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术后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与应激类激素、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1 应激类激素 人体主要有两个系统参与应激反应,即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4。不同病因引起的应激状态以不同途径刺激这两个系统,致使内环境平衡失调: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弱。手术创伤部位的传入神经信号对激活垂体-肾上腺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机体的分解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 水平明显升高,儿茶酚胺能升高血糖和促进糖原分解,高浓度肾上腺素还可明显抑制胰岛素合成,从而导致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浓度升高。而胰岛素水平可升高、降低或不变。 2 细胞因子 手术后机体内细胞因子( IL-1 、IL-6 、TNFα等) 水平升高,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起着十分重要作用。TNFα能使人类的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肝肿瘤细胞以及骨髓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此外,TNFα抑制胰岛素介导的胰岛素受体的自身磷酸化,从而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21) 的磷酸化。IL-6 的主要作用是抑制IRS21 的酪氨酸磷酸化,减弱生理浓度胰岛素引起的PI3K的p85 亚基与IRS21 的连接。此外,胰岛素介导的对胰岛素下游代谢反应有重要作用的Akt 的激活,能被IL-6 强烈地抑制。 3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 IR) 在应激时非常普遍,是机体对胰岛素生理功能反应受损。胰岛素缺乏时,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减少,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水平下降,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脂肪动员加快产生更多糖异生的原料,进一步促进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5-7。由于应激性血糖升高和胰高血糖素升高的反馈刺激,胰岛素分泌逐渐恢复甚至高于正常,此时胰岛素水平虽高,但组织对其反应性和敏感性降低,出现IR ,临床上出现一极不相称的现象即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 IR 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与效应细胞的受体数目、结合力、结构完整性和受体后信号传导等水平下调有关8。由于脑组织是人体唯一不受胰岛素调节其葡萄糖代谢的器官,因此IR很可能是机体的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使肌肉等外周组织的胰岛素依赖性细胞暂缓利用葡萄糖,保证脑细胞能够优先获得足够的葡萄糖能源,从而保护重要的生命中枢功能6。 二血糖升高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证据表明血糖有轻微的上升也预示着预后不佳,术后餐前血糖超过7mmol/L或者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预示着医院死亡率增加了8倍、住院时间增长和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0。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与血糖超过5mmol/L是密切相关的11。平均血糖为4.5-5.5mmol/L的病人呈现较低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对高血糖更加敏感,心脏术后的死亡率与血糖水平呈剂量相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和研究ICU患者发生应激性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风险因素,并制定对策。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共发生应激性高血糖29例,发生率33.7%。结论: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血糖监测,在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后迅速进行血糖控制,确保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标签:ICU;应激性高血糖;护理 应激性高血糖多见于重症患者或手术患者,有文献统计[1],无糖代谢紊乱病史的ICU病房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在29%以上,且死亡率在5%左右,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目前临床研究显示,重症患者的疾病状态已引起相关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体内物质、能量代谢障碍,引发高血糖。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应激性高血糖已经逐渐引起了临床的重视。笔者现就我院近年来ICU病房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中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包括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21~81岁,平均53.8±12.9岁。包括脑血管疾病33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高血压危象7例,糖尿病7例,肺心病3例,心衰3例,肝硬化1例,肾脏衰竭1例。排除合并糖尿病或有糖代谢紊乱病史的患者。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抢救成功并好转出院71例,住院时间8~68d,平均住院天数18.9±5.43d,共发生应激性高血糖29例,发生率33.7%,死亡15例,死亡率17.4%,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死亡2例,占总体死亡人数的13.3%。 3 讨论 3.1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风险因素 3.1.1 未能及时监测高血糖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导致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T细胞水平降低等,微生物在高糖的环境中也能够快速生长繁殖,这导致高血糖患者的易感性明显增加。对于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患者而言,高血糖会加重这种情况,在全身性感染及烧伤患者中,糖氧化的速率显著增加,糖的利用率、摄取和异生也显著上升,考虑原因主要由于机体在全身性疾病的恢复过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1-29T11:20:32.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供稿作者:管云[导读] 危重患儿入院时血糖值明显高于正常患儿,且病死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 管云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848400) 【中图分类号】R7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048-02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2例危重患儿入院后立即采用静脉血测血糖,此后均用微量血糖仪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血糖浓度在7.0~15mmol/L时死亡3例,病死率4.5%,(3/67)占死亡病例的16.67%(3/18)血糖浓度在15 ~20mmol/L,5例,病死率25%,(5/20)占死亡病例的27.77%(5/18),血糖浓度>20mmol/L 10例,(10/15)病死率 66.67%,占死亡病例的55.56%(10/18)显示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血糖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说明血糖>15mmol/L时提示病情危险和预后不良。危重患儿入院时血糖值明显高于正常患儿,且病死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结论高血糖是反映危重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 【关键词】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02例危重患儿的血糖进行测定,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岁53例,~3岁33例,~6岁12例,~14岁4例;原发疾病中重症肺炎45例,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24例,颅内感染14例,重度营养不良5例,急性中毒3例,颅内出血5例,溺水3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死亡18例。血糖程度上,血糖≥7.0mmol/L22例,~15mmol/L 45例,~20mmol/L 20 例≥20mmol/L15例 1.2 方法患儿入院前均无输糖史,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测血糖,此后均用微量血糖仪采末梢血作为标本于治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 2 结果 2.1 与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 1个器官功能衰竭42例,血糖均值为11.5mmol/L;2个器官功能衰竭28例,血糖均值为15.3mmol/L;3个器官功能衰竭18例,血糖均值为18.1mmol/L;4个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14例,血糖均值为24.3mmol/L。结果提示器官功能衰竭的数量越多,即病情越重,其血糖值越高。 2.2 与转归的关系在我院收治的102例危重患儿中发现血糖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危重病患儿入院时血糖值高于正常患儿,死亡病例血糖值明显高于恢复病例,血糖浓度在7.0~15mmol/L时死亡3例,病死率4.5%,(3/67)占死亡病例的16.67%(3/18)血糖浓度在15~20mmol/L,5例,病死率 25%,(5/20)占死亡病例的27.77%(5/18),血糖浓度>20mmol/L 10例,(10/15)病死率 66.67 %,占死亡病例的55.56%(10/18)显示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血糖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说明血糖>15mmol/L时提示病情危险和预后不良。 3 讨论 危重患儿在感染、缺氧、低有效循环血容量、酸中毒等因素刺激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应激反应,以协助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但严重的损伤和刺激因素所导致的过度应激反应,会加剧机体的代谢紊乱,高血糖即为其表现之一,其产生机制主要是创伤、感染、缺氧、休克等应激原的突发强烈刺激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致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多,这些激素除直接刺激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加外,还通过不同途径拮抗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此外,在这些应激原的强烈刺激下,胰岛素受体数目及受体最大特异结合率可受其影响而降低,此外,胰岛素水平虽高,但因靶细胞受体障碍而达不到预期的胰岛素生物效应,这种胰岛素拮抗机制最终导致了血糖的升高[1]。 病情危重,功能衰竭的器官数目越多,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亦越差,重症患儿血糖虽高,但不能被组织细胞充分利用,造成细胞外高糖和细胞内能量缺乏,甚至发生高渗血症,高渗利尿造成严重细胞内脱水,导致意识障碍、抽搐、中枢性高热、中枢神经损伤,并可有严重的脱水、酸中毒。本组显示:血糖越高病情越重;器官功能衰竭数量越多血糖则越高,如1个器官功能衰竭时血糖均值为11.5mmol/L,4个器官功能衰竭时血糖均值24.3mmol/L。本组血糖<15mmol/L者病死率为4.5%;血糖>20mmol/L者则达6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病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随着血糖升高,病死率也增加,危重患儿血糖浓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血糖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糖变化可作为儿科ICU常规判断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故动态监测血糖对掌握病情、预测预后十分重要。当血糖>15mmol/L时,常提示预后凶险。 危重症患儿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同时,认识并处理高血糖是PICU中成功救治及救治后避免后遗损害的重要环节。以往只重视心、脑、肺、肝、肾的功能状态,大多忽略了高血糖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危重状态下的高血糖多为一过性,随着病情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靶器官细胞受体康复,胰岛素拮抗激素下降,常随应激原的解除以及外围组织胰岛素拮抗的改善而逐渐缓解。处理原则为积极根治原发病和严格控制外源性葡萄糖的输入[2],在危急抢救和心肺复苏过程中,尤其在无血糖监测情况下,更应少用或不用葡萄糖液,经上述处理血糖仍持续升高并超过15mmol/L者,可考虑试行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但需严密监测血糖浓度以防低血糖和反跳性脑水肿的发生。此外,有学者发现应激性高血糖患儿以后有可能发展为1型糖尿病。因而,对高血糖危重患儿除积极处理外,还需作长期随访。因此,在诊治危重患儿疾病时,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应激性高血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许峰,卢仲毅.危重患儿的高糖性高渗血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1):650-651. [2]董声焕.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62. [3]游锦安.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2):129. [4]李敏.危重病人的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0):41-42.

如何处理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

如何处理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是指因各种急性、严重性疾病,创伤,围手术期的应激引起的机体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降低或不耐受以及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分为两类:1、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出现高血糖表现;2、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出现高血糖表现。 因为高血糖与手术病人的预后关系密切,所以正确诊断和处理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是决定患者能否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 高血糖损害有多大? 过去认为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机体为了度过危机期的自我保护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而是全身的,其结果最终将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临床表现为:患者抗感染力、肝和肾功能、创伤愈合能力全面下降。 糖的渗透性利尿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血糖还可以引起肝脏、细胞免疫功能减低,并通过自由基损害血管壁、肾系膜细胞、视网膜细胞和神经纤维及胰岛素B细胞等。 高血糖能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血糖上升往往加重粒细胞黏附、趋化、吞噬功能的损伤,进一步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关于胰岛素降低感染率及改善预后的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胰岛素可降低葡萄糖的毒性,减少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少白细胞黏附及其介导的组织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等,从而改善预后。

高血糖延迟切口愈合。血糖大于11.1mmmol/L时,粒细胞的吞噬能力、趋化性、黏附性以及杀伤能力都有所下降,另外糖尿病病人的胶原合成能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也受到影响,从而延迟愈合。 发生机制知多少?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多指应激情况下2次空腹血糖 ≥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其发生机制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一、病人在围术期的手术创伤、麻醉、疼痛、感染、发热以及紧张焦虑等情绪都会让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分泌大量胰岛素拮抗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协同作用促进糖原分解和肝糖异生、抑制B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抗胰岛素效应。 二、促炎细胞因子(如 IL-1 、 IL-6 、 TNF-α )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另外细胞因子引起一些蛋白的表达, 从而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的传导。 三、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导致创伤性高血糖难治的主要原因。其机理为创伤后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和外周靶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具体表现为:病理性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对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无效,甚至产生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怎样防治高血糖? 一、解除应激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