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牙搓

马牙搓

马牙搓
马牙搓

马牙搓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砌筑原则

与马牙搓有关的构造柱截面边长的计算

设计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筑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退后前的原则,阻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搓的齿高一般约为300mm(5层砖高)(注:左上图砖为空心砖高90mm),齿深不小于60mm.当齿深为120m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0 mm、再一层进120m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其他

与马牙搓有关的构造柱截面边长的计算如右上图

1)对于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注,进行分柱段施工。为了,

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重直线上,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因而砌筑时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吊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其位置。然后在浇捣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或”柱腔“上口上,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2)设计为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筑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退后前的原则,阻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搓的齿高一般约为30cm(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cm.当齿深为12c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cm、再一层进12c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3)钢筋骨架应随分柱段施工面分段梆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头长度z一般为35d.构造柱箍筋应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或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cm.对于沿墙体每隔500mm设置一道2根06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并保证放入固定在密实的砂浆水平灰缝中。

(4)严格执行配合比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位径宜用2cm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分段浇注时要按规定留置相应试块。

(5)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便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新的混凝土柱段浇捣前,对衔接处的旧混凝土面需铲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咸水泥

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1~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何谓马牙搓

规范说法应该是马牙槎,搓字有误。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实例如右图~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1]

2分类方法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1]

3砌筑原则

与马牙搓有关的构造柱截面边长的计算

砌筑原则

设计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筑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退后前的原则,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搓的齿高一般约为300mm(5层砖高)(注:右图砖为空心砖高90mm),齿深不小于60mm.当齿深为120m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0mm、再一层进120m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4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5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然后是500mm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5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

那就多0.24*0.06*3/2,即0.022立方米。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

构造柱 、马牙槎

设置规范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

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不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设置规范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

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不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马牙槎

马牙槎(chá)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细分可以分为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 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当墙体长度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的2倍)时,要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 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虽然说个体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马牙槎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

的砌筑方法,砌墙时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0.37×3+0.24×0.06×3/2×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构造柱与马牙搓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构造柱不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马牙槎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

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 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图解二次结构马牙槎施工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分类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

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 补充多种情况: 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

构造柱-、马牙槎

设置规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设计规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

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不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1)马牙槎应先退后进,什么样叫先退后进啊? 2)预留的拉结筋位置应正确,施工途中不得任意弯折,为什么啊? 3)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啥意思的? 最佳答案: 1. 先退后进是指马牙槎的第一个300mm高度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宽度较大一点)。 2. 弯折容易影响锚固效果或者损伤钢筋。 3. 每砌300高就会退50mm或者进50mm。 看看这个图片就清楚了。 构造柱的作用: 1.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具有保暖、支撑、抗震等重要作用. 2.对于6度区及不设防的建筑物的部分构造柱可按构造要求,如果是7度区以上,需要计算确定.对于建筑物中由于洞口较大,墙体局部承压不够,需要借用构造柱的支撑作用时需要计算确定. 3.PKPM建模时视情况而定,对只需要构造要求的构造柱不建,对计算确定的,建入。二,我对构造柱的作用再说明几点,对于以上说所所说,有关构造柱起保暖、支撑的作用,我觉得是可以忽略不记的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有一下三点: 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关于构造柱,主要是抗震的用途,设置方法参见《砌体规范》表10.1.8和《抗震规范》7.3.1。 另外,《砌体规范》6.2.5中,“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 还有,《砌体规范》6.3.2.9中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在女儿墙中设置构造柱。 至于构造柱的具体实际作用嘛,看一下《砌体规范》8.2.7吧 我这里只提示一点,构造柱不能随便设置,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应当明白,砖砌体和砼的变形模量差别很大,虽然砖砌体与构造柱和圈梁可以协同工作,增加房屋的延性,但是它们不能同时段进入工作状态,在“中震”阶段的抗震承载力主要由砖砌体承担。因此,砌体结构中过多配置砼的杆系构件,其作用是有限的。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 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2、钢筋工程量: 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 kg 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 kg 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 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 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 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 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 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 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 其他计算方法 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名词解释: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施工做法: 按规范规定,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马牙槎凹入深度宜为50-60mm。目前砌体砌块普遍使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加气砼砌块模数高度为250mm高,刚好作为一个马牙。砌筑时第一块砖应为凹入,谓之咬脚,然后按顺序同进同退砌筑马牙槎(若底部采用灰砂砖砌筑,也应视为一个马牙槎凹入咬脚)。不论马牙槎凹入凸出,同时都要用线坠吊垂直,马牙槎砌体界面应放整砖面,砌块切割面应放在里侧,确保马牙槎美观。 按规范规定,砌体与混凝土构造柱之间应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沿砌筑全高设置,拉结筋间隔不应超过600mm。蒸压加气砼砌体的拉结筋埋入深度宜为700mm,且拉结筋末端应加弯勾,放置拉结钢筋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应比拉结钢筋直径大4mm。 砼工程量计算: 计算公式是:0.24*0.37X3+0.24*0.06*3/2*2[面](如果有梁时应扣减梁的高度) 解释:该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部分就是0.24*0.37*3,然后再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因此首先把槎口的面积(0.24*0.06)表示出来,然后乘以柱高3m,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 特殊情况说明: 1.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会比较厚才会出现情况,遇到时按实计算即可。 2.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mm的门垛, 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靠门边的槎口是无法施工的。门垛120mm,砌砖时每300mm高退60mm,砖柱就剩下60mm宽了,砌上3m高会倒掉。所以实际施工时虽然图纸上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支模板时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方量就会比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m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m3。看似数量不大,但是门的数量较多也是不可忽视的,还要看是站在施工或者是业主的立场,计算是否有利。 模板计算: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教学提纲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马牙槎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

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0.37×3+0.24×0.06×3/2×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 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 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 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 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 kg 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 kg 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 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 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 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 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 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 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 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 其他计算方法 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