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趋向_一个概述性的思考_王常伟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趋向_一个概述性的思考_王常伟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趋向_一个概述性的思考_王常伟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趋向_一个概述性的思考_王常伟

 第13卷第1期2014年1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13 No.1

Jan. 2014 

收稿日期]2013-08-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气候变化北景下低碳农业林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基于作用、潜力和成本效益

的分析”(7133301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业收入波动条件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激励机制研究”(13CJY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实验经济学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与政策效应研究”(70973076);教育部人文社会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基于压力传导机制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优化研究”(12YJC790181

)。[作者简介]王常伟(1982-)

,男,山东泗水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我国食品安全规制趋向:一个概述性的思考

王常伟,顾海英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摘 要]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折射出我国的食品安全规制体系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在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规制问题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食品安全治理现实,总结了我国食品安全的规制趋向,即理念转变、信息透明、操作规范、责任明确、激励有效。[关键词]食品安全规制;风险管理;市场激励[中图分类号]D 

92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14)01-0118-

06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各界的普遍关注,也给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提升并确保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经济、民生与社会问题。当然,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一方面缘于我国食品产业复杂等客观因素,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体系、保障机制依然存在较大急需改善的空间。食品安全的保障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行政问题,而且更应从经济视角激励与约束生产经营主体的行为。本文在对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态势初步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规制的几点建议。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状况

对食品安全基本态势的考察,是进行食品安全规制的基础。但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到底如何,近年来食品安全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要回答这一问题恐怕并不容易,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科学可信的食品安全水平评判指标。为了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我们可以从政府公开抽查数据及消费者认知状况加以对比考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知情权诉求的提高,政府也开始加大抽查检测力度,并部分公开的相关结果,有些

地方政府甚至每年都以白皮书的形式向公众公开该地区的食品安全数据。笔者从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来看,

结果是非常积极的,食品检测的合格率几乎在各地都是连年走高。据公开可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2006年的77.9%,上升到2010年94.6%,又上升到了2012

年的95.42%;从农业部对农产品检查的公开数据来看,2008年全国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8.6%和94.7%,2009分别为96.4%、99.5%、97.2%,2010年达到96.8%、99.6%和96.7%,2011年为97.4%、99.6%和96.

8%,2012年,分别达到97.9%、99.7%和96.9%,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但从消费者的认知来看,结果却非常不理想,在笔者2011年组织的对上海、江苏等地637位消费者的调查中显示,在从1分到5分的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评分中,消费者的平均给分仅为2.3分,选择4分和5分的消费者仅占10.5%,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了2分或3分,说明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乐观。并且,消费者对近年食品安全状况的变化也并不认可,

当询问到相对五年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变化如何时,认为变差了的消费者占一半以上,达到了52.7%,

而认为变好了的8

11

消费者仅占样本总量的19.2%①。对比政府公开数据及消费者调查数据,

我们不能否认消费者调查时带有主观情绪的成份,尽管这种情绪正是对现实认知的反映,巨大的差异说明表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可能并不像政府公开数据显示的那样乐观,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①关于此次调查更详细的说明,请参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知、监管满意度与支付意愿》

。②关于此次统计详细情况,

请参见《社会科学》2013年第七期《我国食品安全态势与政策启示》,须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笔误,该文关于此次统计时间结点截至2012年底的表述应改为2011年底,

特此说明,并致歉。而就危害因子来说,引起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呈现多样性,但也表现一定的特点。从公开的监测数据来看,应该说微生物污染、食品违法添加、重金属超标以及农药兽药残留等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上海市2011年公布的前三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子为:微生物污染、食品违法添加、兽药残留物,分别占到54.8%、12.9%

和7.5%[1],宁波市2011年食品安全主要危害因子

分别为微生物超标、食品添加剂违标和金属污染等,分别占不合格项次总数的33.3%、31.8%和

6.3%[2]

。值得注意的是,

非法或违规添加投入品、添加剂近年来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国务院食

品安全战略研究组报告指出,滥用投入品或不当使用而造成的化学性污染,在目前食品中毒中数量最多、

死亡人数最多,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笔者也对近几年来媒体曝光食品安全的2000多件食品安全问题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中,不合理的要素投入占了一半以上,为56.7%。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因子最大的特点在于,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②。

二、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为应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政府已投入大量资源,

做出诸多努力,但不可否认,离规制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仍有很大的可优化空间。在笔者看来,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点:

首先,法规与标准问题。规制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律与标准,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在食品安全法律与标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表现在数量方面,

如我国现有农药残留限量仅1000多项,而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00多项,欧盟有14.5万项,

日本有5万多项,另一方面表现在质的方面,我国已有的很多标准在限量指标值

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3]

,在中国合格的产品到有些国家则会认定为不合格。当然,一国的标准要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盲目的高标准不但会带来高昂的成本,

而且难以实现,反而会影响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法律质的差异还体现在惩罚力度的规定方面,食品安全违规成本较低使惩罚起不到应有震慑作用。其次,监管执行问题,再完善的法律标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作保障也是一纸空文,而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执行力的足。以猪肉为例,我国对猪肉各环节的安全控制及检测要求都有相关的要求,但却依然发生了2010年瘦肉精事件,在此事件中,从养殖到销售各环节,所有的检验规定都形同虚设,

检验证书花几元钱就可以直接买到,政府监管人员非常清楚猪肉中存在的问题,但在现实行政监管环境中不愿监管,反而为了经济利益成为违法违规者的帮凶。再次,诚信激励问题。抛开道德约束,

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个体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成为其理性选择。我国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完全形成食品质量安全鉴别与分离机制,诚信体系不完善,诚信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溢价,

因此没有诚信经营的激励,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导致了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整体堪忧。

三、我国食品安全的规制趋向

(一)理念转变

纵观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历程,其监管理念、

重点与手段随着社会发展、食品产业环境及消费者诉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监管理念作为监管体系的统领对监管资源的配置、监管的绩效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监管理念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但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调整,并要有一定的先见性,为应对下一阶段监管的诉求做好准备。

1.

在观念上,应实现从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再到营养安全的转变

为什么我国消费者近年来对食品安全异常关注?过去我国的食品是否更安全?要回答这一问

11

题就要了解消费者对食品诉求的变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改变。民众的诉求决定着政府政策规制的方向与力度,政府在食品安全规制理念上,也应适应消费者的诉求。纵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可以划分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以及营养安全三个阶段,我国目前已初步走过数量安全阶段,目前正处于质量安全阶段,下一步将面临消费者营养安全的诉求阶段。

没有证据表明过去我国的食品更加安全,过去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较低并非由于当时的食品更安全,而是因为消费者处于数量安全的诉求阶段。当时,能否吃饱占据了食品问题的核心,并在初步解决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满足于食品色、香、味所带来的体验。总体来看,这一阶段食品的功效在于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的原始性诉求。因此,食品规制理念重点集中在鼓励扩大农产品生产、增加食品品类的丰富性、促进食品科技的发展以丰富食品的色、香、味等。随着消费者温饱问题的解决,对食品诉求也出现了变化,在食品数量得以保障的条件下,致病风险已成为当前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因此,当前我国食品规制应落脚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避免消费者生命健康受到侵害,食品规定的重点在于通过基础标准的制定,防止外源性物质(如农药、化学添加剂)对食品的过度入侵、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微生物污染等。

表1 食品安全规制观念的变化

Tab.1 Concepts offoodsafety regulationchanges

阶段消费者诉求规制目标具体规制措施

数量安全生理与心理的

原始性诉求

解决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提供食品色、

香、味带来的丰富体验

鼓励扩大农产品生产、增加食品各类的丰富性、促进食

品工业科技的发展等

质量安全健康与降低致

病风险的诉求

避免消费者生命健康受到侵害

防止外源性物质(如农药、化学添加剂)对食品的过度

入侵、制假售假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微生物污染

营养安全营养与保健的

诉求

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诉求差异化,对不

同诉求消费者进行消费引导与提示

细化食品分类标准、强制食品信息标签公示、保证食品

成份的准确性、健康教育与合理膳食的引导等

我国政府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也应该预见到消费者诉求的发展性,以免在食品规制上出现被动的局面。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诉求将出现差异化,满足安全标准的食品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类型的消费者,消费者将根据自身体质偏好选择食品,此时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是营养与保健。因此,食品规制理念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转变,重点在于细化食品分类标准、强制食品信息提示、保证食品成份的准确性、健康教育与合理膳食的引导等。

2.在手段上,应实现从检查惩戒到过程控制再到风险防范的转变

注重风险评估与事前控制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的主要趋向。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规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1906年美国《确保食品和药品纯洁性法案》的颁布,第二个阶段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第一阶段规制的核心在于监管,而第二个阶段规制的核心则在于预防[4]。早在1981年,FDA就资助美国国家科学院进行了风险管理的研究,提出了风险分析的三大部分,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信息交流。并且为了保证风险评估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提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并进行基于科学的客观评估,通过风险的预警、及时介入管理与信息交流来降低食品安全发生的概率与造成的损失。

在我国,由于受到食品安全产生原因、总体水平、监管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还处于惩戒阶段,并开始向过程控制转变,而基于事前防范性的风险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如前文所述,人为性违规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直接原因,因此,惩罚也就成为规制手段的首选。但随着我国诚信体系、法律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才是未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应在食品安全规制过程中逐步加大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的资源配置。另外,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保证评估的独立、客观、公正。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并不高,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可以出,在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及规制过程中,相对独立的机构及客观公正的风险分析可以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保障的信任。无论是美国的FDA、英国的食品检验局,还是日本的食品安全委员会都

021

以中立客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组织运行的根本。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以及风险估计的中立性,加上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分离,保证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民众的信任度。对于我国来说,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这种风险评估由行政机构组织的方式,其评估的结果难免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标准的制定也是如此。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公信力,应保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订部门或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风险评估以及标准制订的客观性。

(二)信息透明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通过提高食品交易市场的信息透明性,增加消费者及监管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了解,防止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进而从本质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1.逐步实现食品供应链上的可追溯与可视化

无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是从上海世博会食品安全保证的成功做法来看,信息的可追溯都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食品信息供应链上的可追溯,不但提高了消费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使食品企业信息处于公开化,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威慑,也有利于食品安全的时时控制与应急处理。我国当前正加强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实施力度,已由上海、无锡等试点城市,向全国推广。

在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实施近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较高的实施成本需政府支持。笔者在2012年对无锡天鹏食品市场的调查访谈中了解到,仅该市场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投入就达上千万,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费用,单纯依靠市场经营主体来实施,不但没有积极性,而且也难以承受,因此,需政府财政的支持。其次,激励措施与强制措施并举,提高主体的参与度。有效的追溯体系需要食品供应链主体的广泛的参与,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食品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当追溯并不能带来较高溢价的情况下(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相对10元每斤的普通猪肉,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价格为12.86)。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规模企业、重点食品产业链采取强制参与实施措施,另一方面,通过标签提供、价格补贴等措施,对参与主体进行适当的经济激励。再次,将可追溯与食品安全公示相结合。食品信息的可追溯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实现信息的可视化,从而降低企业发生道德风险的空间。在食品信息可追溯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可结合相应信息公示,对于违规企业、存在风险及时溯源公示,以达到有效预防,降低风险危害的目的。

2.增加相应主体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知情权与参与度

信息不对称不仅体现在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还体现在监管者与企业之间、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等。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交流机制还不够畅通,消费者很难了解到详细的监管结果,食品企业有时也不清楚监管的标准与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与企业的行为。英国食品标准局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信息完全公开,包括会议记录等[5],美国的消费者可以申请查阅FDA的研究分析结果。另外,发达国家对于风险评估的结果,会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向消费者传递。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往往会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如较多考虑到风险信息对社会稳定、消费者情绪的影响,对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影响等,信息会出现瞒报或误报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对我国责任机构及食品安全水平的信任度。基于此,应逐步增加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力度,让消费者及其它相关主体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的真实情景。

另外,食品安全的保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利益相关各方的广泛参与不但可以增加社会监督力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也可以让利益相关者提高主体意识,从而促进其参与并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在我国,政策的制定往往仅靠监管行政部门,特别是很多“救火式”的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实施的条件,常规政策的出台也缺少相关主体的理性参与,这就容易形成相关利益者主体意识的缺乏,认为食品安全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形成了食品安全保障与诉求的对立。因此,建议我国政府各监管部门应实施消费者代表、产业代表等制度,特别是将消费者引入到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中,增加消费者的主体意识,一方面激励其对不法行为、不法主体监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现实的了解,对政府部门的了解,从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及政府的信任。

3.增加食品标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标签是食品安全信息发送的重要途经,标签制度也是食品安全规制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标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但目前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证标识及标签信息的信任度并不高,在笔者2011年组织的对上海、江苏等地637位消费者的调查中显示,对于我国食品认证(如绿色认证等)的信任度,选项设置了从0到5六个等级,信任度依次提升,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对认证信任度的平均分值仅为2.32,在对食品标签上企业标注内容(如生产日期、食品添加剂等)的信任度方面,平均分值为也只有2.47。因此,当前克服食品市场失灵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认证与相应标签标识,使其能够真正反映标识背后的标准或真实信息,恢复消费者对标签的信任。另外,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食品标签政策,但科学性与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很多饮料在其包装上注有“不含香精”、“不含色素”“提高免疫力”等等,都会对消费者的认知造成不客观的诱导。

4.加大对食品安全主体的教育与引导

从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食品主体在安全方面的认知并不高,很多食品安全的发生都是由认知的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建议加大对主体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以及农户和中小经营主体进行安全教育与帮扶。

一是对消费者进行信息宣传与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可以包括食品安全常识、食品安全法律以及食品安全信息的识别等方面,如在食品安全信息的识别方面,要引导消费者理性对待相关媒体的报道,要以正规渠道、科学判断为基准。在教育方式上,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食品安全知识进课堂等。二是对农户进行教育。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要从源头抓起,因此,农户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在农药的使用、土地环境的保护、牲畜的喂养等方面,都会对农产品、畜产品的安全造成影响,要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与饲养,降低农产品的初始安全风险。另外,对农户的教育还包括可追溯体系的实施、产品包装分级等安全政策执行方面的引导。三是对食品企业进行引导与帮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同样存在认知上的盲点,特别是中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法律标准不清楚,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对中小食品企业,监管者应在监管过程中注重教育与帮扶,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相关协会的作用。

(三)规范操作

食品安全规制,本质上就是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问题。食品安全标准又分不同层次与类别,如强制

标准和自愿标准、技术标准和操作标准等。当然,我国在食品安全的技术标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标准不统一、不科学等,在此重点从操作标准层面提出建议。

随着分工的细化及贸易的发展,食品产业链也被逐步拉长,只有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规制,才能保证最终食品的安全。从田头到餐桌(farm tofork)一体化的控制是当前食品安全规制的一个趋势。食品安全的全程控制可以通过引入了一系列的操作标准来实现,如良好农业规范、良好操作规范等。在各种操作规范中,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近年来成为食品规制讨论的热点,不但被食品法典所推荐,并且已被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很多食品行业中强制实施,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防范与过程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也应加大对相关操作规范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有些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认证推广,企业自愿选择实施,有些可以强制实施。

(四)责任明确

1.通过责任配置增加零售商的责任

借鉴英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做法,对食品安全责任进行再分配,使零售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规定零售商必须承担所进食品的溯源、检验与安全保证的责任,而不是当前的仅仅索证索票。以零售商作为基点,实施强有力的食品安全规制,并把压力借助零售商向食品供应链上游延伸,对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可以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加大惩处增加企业的违规成本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于问题食品,可以处以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但企业违规带来收益往往达到十倍以上,加之处罚或索赔的概率较低,因此,处罚难以起到真正的威慑力。另外,由于我国食品行业存在为数众多规模小、流动性大的经营主体,其从事食品行业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相对较低,往往具有短期利益行为倾向,存在“大不了就转行”的心态,对处罚规制政策不敏感。因此,政府不但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的力度,让公安与司法更多的介入,还要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失信档案记录,并与其个人在融资、相关社会福利申请等方面相联系,增加主体违规的成本。

3.通过考核强化并明确监管人员的责任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最大的问题在于执行力不足,因此应通过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明确责任,引入奖惩,增加监管部门及监管

221

人员的执行动力。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加强对监管人员的考核,特别是2012年6月23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增加监管执行者的压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除此之外,对于监管领导可尝试问责机制,对于监管人员可引入上文中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做到监管人员的定岗、定格,激励监管人员的执行动力。

(五)激励有效

1.完善农业保险,激励行为主体选择安全的生产行为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关键在于农户合规的生产行为。由于我国普遍采取分散小农的养殖、种植模式,单纯依靠监管来约束农户不但成本高而且非常不现实,并且,我国农户很多行为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讲实属无奈,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产业链长,农户收益非常有限,而且还要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农户农药的过量施用等行为的发生,也是为了防止风险、保证仅有收益的举措。在笔者2012年对江苏省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分析显示,越是认为不施用农药对蔬菜产量影响大的菜农,越倾向于超量施用农药。可见,农户施用农药的主要动力在于防止产量波动风险。因此,为了规范农户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的行为,减少其对农产品、畜产品生产中的外源物质投入,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险,减少农户对外源物质防险的依赖。

2.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主体的激励

一是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黑白名单公示制度。相对处罚,黑名单公示或许对食品企业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因此,监管部门可定时发布产品安全状况,并以黑、白名单的形式予以公布,对安全水平高的企业进行激励,对存在风险的企业进行暴光。二是完善诚信与失信食品企业的分离机制。通过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使食品的诚信足迹得以保存并能够方便查询,从而激励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另外,对于诚信记录良好,食品安全质量重视程度高,投入大的相关企业,可以予以相关证书的认可、进行宣传报道,并且,在企业融资、项目申请等各方面予以倾斜。三是建立食品安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是食品安全监管最广泛的力量,通过加大奖励举报力度等措施吸引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督之中,可以降低企业违规的空间。四是建立监管人员的激励机制。理性的行为人都有愉懒的倾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由于面临监管对象复杂,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在压力也非常大,仅对监管人员进行考核与监督,可能会造成监管人员的负面情绪,因此,可以研究实施奖励机制,激励监管人员的监管行为。

总之,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是一种必然现象。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的发达国家,大多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我们既要看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客观性,也是看到解决问题的主观性,政府有效的措施,合理的监管模式,可以加快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提升的速度。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投入大量资源,将食品安全的保障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随着市场机制的改善、监管体系的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在各方主体共同参与下,我国的食品安全终将实现根本性的改善。

[参 考 文 献]

[1]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R].2012.

[2]宁波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宁波市食品安全报告[R].2012.

[3]涂永前,张庆庆.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在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中的地位及其立法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13

(3):77-82.

[4]Hoffmann S.and Harder W.Food Safety and RiskGovernance in Globalized Markets[R/OL].http://www.rff.org/Publications/Pages/PublicationDetails.aspx?PublicationID=21243

[5]Wales C.,Harvey M.and Warde A.Recuperatingfrom BSE:The shifting UK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trustin food[J].Appetite,2006(47):187-195.

(责任编辑:闫卫平)

食品安全概论题库完整

1 ( A )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A)薯类和谷类(B)海产品和家禽(C)蔬类和水果(D)饼干和面包 2 ( )是目前所有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包括具有极强致癌物在的多种毒性作用的物质,能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干扰分泌功能。(A)多氯联苯(B)二恶英(C)汞(D)铬 3 ( )属于农业部规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A)瘦肉精(B)青霉素(C)磺胺类药物(D)庆大霉素 4 ( )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A)食品企业;(B)食品行业协会;(C)新闻媒体;(D)食品卫生监督部门 5 ( )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A)任何组织或个人;(B)食品生产经营者; (C)消费者;(D)食品企业 6 ( )鱼体本身含有剧毒。(A)草鱼(B)鲤鱼(C)河豚鱼(D)甲鱼 7 ( )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品质和储藏性存在着最密切关系(A)水分活度 (B)湿度(C) pH值(D)温度 8 .以下有关绿色食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B)天然的食品都是绿色食品(C):野生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D):绿色食品是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9 “吊白块”,具有强还原性,通常在工业上用作漂白剂,也可用作尸体防腐。加入食品后,可使食品增白、增韧。经常食用含有“吊白块”的食品后会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吊白块”的学名是( ) (A)甲醛次硫酸氢钠(B)过氧化苯甲酰(C)盐酸克伦特罗 10 “脚气病”是由于缺乏__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PP 11 “米猪肉”,是由什么寄生虫引起的?( ) (A)猪囊虫(B)肉孢子虫(C)血吸虫(D)肝片吸虫 12 “南豆腐”质地较嫩,是因为其使用的凝固剂一般为( ) (A)盐卤(B)碱水 (C)氧化镁(D)石膏 13 “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是( )。(A)大蒜(B)韭菜(C)蒜苗(D)以上都是 14 《食品安全法》规定,( )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 15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 )负责制。(A)食品检验机构;(B)检验人;(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16 《中华人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 )年( )月( )日起施行。( ) (A)2006.4.26 (B)2006.7.1 (C)2006.11.1 (D)2007.1.1 17 《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分别自( )起施行。 (A)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20日;(B)2009年6月1日2009年8月1日(C)2009年7月1日2009年7月20日 18 《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从( )起施行。(A)2009年1月1日(B)2009年5月1日(C)2009年6月1日(D)2009年10月1日 19 《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 (A)餐饮消费环节监督管理(B)食品流通环节监督管理(C)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新闻学概论练习题

什么是软新闻 什么是新闻价值 什么是客观报道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协同自律 简述对新闻自由限制的途径 简述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的新闻自由所包含的内容什么是受众心理 什么是选择性理解 什么是守门人 什么是精确新闻学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政治素养 简述受众需要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受众从接收到接受新闻信息的所经历的阶段 简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 简述报纸的特点 试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试述广告与新闻的区别 简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简述新闻事业的性质 简述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 简述目前世界存在的几种新闻法 试述“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过程 试述解释性报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持续性新闻 什么新闻的新鲜性 简述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几种主要情况 简述新闻事业的舆论功能 简述人类传播活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述广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简述新闻真实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试述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试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事业 什么是传播自由 什么是新闻编辑策划 什么是新闻政策 熵

简述新闻事业功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简述舆论的特点 简述我们党的“正面宣传”的含义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简述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简述故意失真新闻的原因 试述新闻价值实现的途径 试述如何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你们是新闻职业道德 什么是公共关系 什么是新闻纪录片 什么是新闻专访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简述新闻价值的含义 简述非故意失真失实新闻的原因 简述新闻倾向性的几种表现 试述新闻真实性所要包含的内容 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什么是有偿新闻 什么是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客观报道 新闻编辑方针 什么是新闻法规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包含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条件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简述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工作包含的内容 试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过程。 试述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自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食品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概述 孙效敏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各位同学,今天我给咱们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食品安全法》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一)食品的概念 在介绍食品安全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食品。我们《食品安全法》第99条第2款它对食品做了一个规定,它是这样规定的,食品是指工人使用或者是饮用的成品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关于这个食品的概念,那么我们从食品卫生的角度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在这里边我给咱们大家补充一个问题,因为这一个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哪?因为它没有包括可以直接使用的农产品,比如我们吃的西瓜、桃子、苹果这些食品里面有时候有农药残留,可能造成人体生态,但是按照食品的概念,这些都不属于食品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食品的概念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不能从狭义的方面来理解,这是我对食品概念给大家做一个补充的解释。(二)食品安全概念的变迁 第二个问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食品安全概念的变迁。在文明社会早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局限性,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只能以长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一些禁忌性的规定。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国家的著名学者孔子曾经给他的学生讲述了其总结的五不食原则,也就是说,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孔子所说的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的质量安全,是一种经验性的认识,是人类称其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可能将食品安全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更不可能使食品安全成为法律。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不同,也产生了对某些食品的禁忌性规定。比如在《圣经》里边就明确规定,禁止食用猪肉,任何腐食动物的肉、禽等等。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回族不食猪肉,这个不是因为猪肉不安全而是由于宗教的信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产生的食物除了供给自己以外,开始有了剩余,食品贸易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但不是食品的质量安全,而是食品数量安全,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及预防措施(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新版)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

出口的瓶颈。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该决议称:近期欧盟食品兽医局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问题出在兽医使用了受禁的药物。因此,只有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才能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 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动物疫病传播微生物污染、滥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和残留等,同时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涉及畜禽养殖环节,畜禽运输,流通环节以及畜产品的加工环节。本文仅就畜产品生产阶段不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饲草、饲料的污染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

新食品安全法有什么亮点和不同.doc

2019年新《食品安全法》有什么亮点和不同新《食品安全法》有什么亮点和不同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二、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三、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 食品生产者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食药监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四、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六、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七、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八、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0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 对策和措施正式样本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广泛宣传,提高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应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 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 饲料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只有全民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执行国 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只有广大群众 的共同参与,才能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二、健全法制,完善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解决畜产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健全和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要针对当前畜产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少

的实际,加快立法步伐。参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畜产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规范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行为。 三、完善机制,加强畜产品安全体系标准化建设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畜产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大力推广建设以HACCP为核心的IS09001安全管理体系。兽药生产企业大力推行GMP标准,兽药经营实行GSP连锁经营模式。同时应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及认证工作,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养殖,保障生产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 四、严格管理,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加强对畜产品生产过程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动物源性

食品安全概论题库

1 ( A )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A)薯类和谷类 (B)海产品和家禽(C)蔬类和水果(D)饼干和面包 2 ()是目前所有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包括具有极强致癌物在内的多种毒性作用的物质,能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干扰内分泌功能。(A)多氯联苯(B)二恶英(C)汞 (D)铬 3 ( )属于农业部规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A)瘦肉精 (B)青霉素(C)磺胺类药物(D)庆大霉素 4 ( )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A)食品企业;(B)食品行业协会;(C)新闻媒体; (D)食品卫生监督部门 5 ( )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A)任何组织或个人;(B)食品生产经营者; (C)消费者;(D)食品企业 6 ( )鱼体本身含有剧毒。(A)草鱼(B)鲤鱼(C)河豚鱼(D)甲鱼 7 ( )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品质和储藏性存在着最密切关系(A)水分活度 (B)湿度(C)pH值(D)温度

8 .以下有关绿色食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B)天然的食品都是绿色食品(C):野生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D):绿色食品是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9 “吊白块”,具有强还原性,通常在工业上用作漂白剂,也可用作尸体防腐。加入食品后,可使食品增白、增韧。经常食用含有“吊白块”的食品后会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吊白块”的学名是( ) (A)甲醛次硫酸氢钠(B)过氧化苯甲酰(C)盐酸克伦特罗 10 “脚气病”是由于缺乏__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PP 11 “米猪肉”,是由什么寄生虫引起的?( ) (A)猪囊虫(B)肉孢子虫(C)血吸虫(D)肝片吸虫 12 “南豆腐”质地较嫩,是因为其使用的凝固剂一般为( ) (A)盐卤(B)碱水 (C)氧化镁(D)石膏 13 “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是( )。(A)大蒜(B)韭菜 (C)蒜苗(D)以上都是 14 《食品安全法》规定,( )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 15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 )负责制。(A)食品检验机构;(B)检验人;(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 )年( )月( )日起施行。( ) (A) 2006.4.26 (B)2006.7.1 (C)2006.11.1 (D)2007.1.1

安全学复习资料-食品安全概论

食品安全学复习资料 填空、选择: 1.食品安全危害分为哪三类 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书本p2-p3) 2.鲜黄花菜致毒的主要化学物质 秋水仙碱(书本p14) 3.多环芳烃化合物中最为重要一类具有强诱惑作用的食品化学污染物是哪种? 苯并[α]芘(书本p82) 4.毒物与机体接触后,一般经过哪四个过程,又称为ADME过程。 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过程。 5.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包括哪四个步骤? 一、急性毒性试验 二、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d喂养试验 三、亚慢性毒性试验—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四、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6.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过程的样品预处理技术有哪些。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p14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p147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p15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p15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PCR)p157 7.HACCP; SSOP;GMP中文译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良好生产规范。 8.高温烹饪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中易形成致癌成分是什么?酱油中较易发生哪种化学物质污染,此物质具潜在致癌性。 答:高温烹饪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中易形成得致癌成分是丙烯酰胺。酱油在发酵的过程中,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大量的胺类物质,在亚硝酸存在的情况下,会合成致癌性的亚硝胺。 9.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1)感染型因病原菌污染食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随同食品进入机体后,直接作用于肠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链球菌食物中毒等。 (2)毒素型由致病菌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因食入该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毒素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等。 (3)混合型某些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的直接参与和其产生的毒素的协同作用,因此称为混合型,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10.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哪三方面媒介进行。 答:大气、水体及土壤。 11.常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哪些?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知识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知识 食用私屠滥宰肉有什么危害? 私宰肉未经过检验检疫,很可能带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若是毒死、死因不明畜禽被私宰,食用后可能造成感染人需共患病、引起中毒等危害。 如何鉴别生鲜猪肉、牛肉好坏? 新鲜猪肉宰杀口外翻,切面粗糙,周围有血液浸润,表面有一层微干或微湿润的外膜,触摸时不粘手,肌肉呈现均匀的红色、有光泽,切断面稍湿。脂肪洁白,肌肉富有弹性,指压后凹陷能立即恢复,无异味。 生鲜牛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或呈淡黄色;外表微干或风干的膜,不粘手,手指按压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复。 如何鉴别变质肉? 变质肉的脂肪失去光泽,色泽黄甚至变绿,肌肉暗红,表面沾手,切面潮湿,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 如何鉴别注水肉? 注水肉肉色淡红,有光泽,手摸瘦肉不粘手。新切面湿,指压有水渗出,切割刀口内可见渗水。 如何识别老母猪肉? 老母猪肉分层明显,手触有粗糙感。肉色暗红,肌纤维粗,纹路乱,水分少,按压无弹性、无沾性。脂肪松弛,呈灰白色,手摸时手指沾的油脂少。 如何辨别病死猪肉? 病死猪肉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特种:皮肤大片或全身紫红、有红色斑块或多处红点;脂肪黄染,肉中有异物,或外观显著异常;病死猪肉的宰杀口切线平整,切面光滑,无血液浸润;刀口不外翻,平整,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浸润。 如何选购安全的畜产品? 到正规的超市或冷鲜肉店购买;(2)购买有明确生产单位或生产日期的畜产品;(3)购买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A/B)》和胴体背部有检验检疫印章的畜产品。 8、食用畜禽产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清洗:制作前要清洗,以保证产品的卫生;(2)休整:修去淋巴、淤血、异常色斑等;(3)煮熟:食用时要熟透,不食用未熟透的畜产品;(4)分开:生熟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5)保存:未食用完的畜产品应立即冷藏保存;(6)加热:再次食用时应完全加热;(7)放置:放置半年以上的冷冻畜产品应慎用;(8)肉制品:应加热后食用,不宜冷用。 社会事务局

动物性食品安全

随着畜牧业高度集约化,大量使用抗菌药物防治疾病,造成动物性食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今,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已由原来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 1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成因 食品动物用药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与有关杂质可能蓄积、残留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食用产品中,这样便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正确地使用兽药与饲喂不安全的饲料,均能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 (1)不正确地应用药物。如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与用药动物的种类等不符合用药指示,这些因素有可能延长药物在体内残留的时间,从而增加休药的天数。 (2)不遵守休药期限,在休药期结束前屠宰动物。 (3)屠宰前用药物掩饰临床症状。一些养殖户对发病的动物针对临床症状给药,急于上市销售,以逃避宰前检查,减少经济损失。 (4)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苯丙咪唑等。 (5)药物说明书上用法不当造成违章残留。 (6)饲料加工或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饲料粉碎设备受污染或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未冲洗干净用于贮藏饲料。 (7)任意以抗生素药渣喂猪或其她食品动物等。滥用抗生素就是出现抗生素残留的主要原因。如用土霉素渣、水飞蓟渣喂猪等。 2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危害 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少数表现为急性中毒与引起变态反应,但多数表现为潜在的慢性过程,人体由于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同样残留物并逐渐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新陈代谢,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1)引起中毒。有些药理作用强、代谢周期长的药物,在畜禽产品中含量超标造成残留,将会引起食用者中毒。如人食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超标的动物食品(特别就是内脏),就会引起不良反应,出现肌肉震颤、心慌、颤栗、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有关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在我国已发生多起,并早已明令禁止将盐酸克伦特罗用于猪促生长剂。动物食品因药物残留多发生慢性中毒现象屡见不鲜。 (2)引起食用者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如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非甾体激素(如己烯雌酚)能引起女性早熟与男性的女性化以及子宫癌;氯霉素能引起人骨髓造血机能的损伤,引发人的再生性贫血;苯丙咪唑类药物能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突变与致畸作用,引起生产痴呆儿、畸形儿;磺胺类药物能破坏人的造血系统(包括出现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3)引起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其本质就是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残留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与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其中以青霉素、四环素类引起的变态反应最为常见。 (4)引起激素样作用。具体激素样活性的化合物已作为同化剂用于畜牧业生产,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食用含激素的畜禽产品可干扰人体激素正常代谢,长期食用含有同化剂残留药物的动物食品会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性激素功能,另外,外源性雌激素还有致癌作用。 (5)产生耐药性。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动物体内(尤其就是动物肠道内)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这样对人医上使用的同种或同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或交差耐药性。生长期食用含有某种药物超标的肉食品,必然会使人体产生对此种药物的耐药性,影响正常人体对此种药物的反应。 (6)破坏人类正常菌群平衡,使敏感菌受到抑制。某些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既影响正

2020食品安全法解读_规章制度

2020食品安全法解读_规章制度 2020食品安全法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10导语:食品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去关心,下面小编整理了食品安全法解读,欢迎阅读!解读: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首先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是本法对食品生产经营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除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外,食品生产经营者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第1项是对场所的要求。主要有三个:一是场所的大小和布局应当与其生产经营的规模相适应,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该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二是场所应当整洁。生产经营场所应当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干净整洁。三是场所应当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保证食品安全。第2项是对设备、设施的要求。主要有两个:一是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的要求,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与设施。二是应该配备其他保证制品安全的设备或者设施,如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第3项是对人员和制度的要求。要求:一是要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食品生产经营的专业知识,可以对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二是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既可以是企业的负责人,也可以是其他员工。三是要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管人、管事,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保证食品安全。第4项是对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设备布局和工艺应当合理,避免引起前道工序的原料、半成品与熟食品的交叉感染。每道工序的容器、工具和用具应当固定,并有相应的标志,防止交叉使用。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以及杀虫剂、灭鼠剂应当远离食品,存放于专柜,并有专人管理,避免食品接触有毒、不洁的物品,保证食品安全。第5项是对使用的食品相关产品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使用前,对餐具和、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的容器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消灭病原体,降低细菌数量,防止使用者互相传染,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对使用过的炊具、用具等应当及时清洗,保证清洁,防止病菌滋生。第6项是对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要求。本条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影响食品安全。二是对对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有特殊要求,应当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进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脱水变形变味,影响食品安全。三是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防止交叉感染,影响食品安全。第7项是对直接入口的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要求。如餐具、饮具等。第8项是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衣着整洁,指甲常剪,头发常理,勤洗澡等。在生产经营时,应当将手洗干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手套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避免容易、售货工具和设备污染食品,影响食品安全。第9项是对用水的要求。生产经营用水标准为2019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19)第10项对洗涤剂和消毒剂的要求。保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第11项是对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兜底条款。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多、链条长,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所以对未提及到的法律要求也要同时遵守。解读:第三十四条第1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三类:第一是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如使用甲醇兑制的酒,用纸板做的肉包子馅等。二是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如吊白块、三聚氰胺。三是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如地沟油等。第2项除禁止生产经营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外,还禁止生产经营该类食品的添加剂、食

新闻学概论思考题解题思路

绪论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学?什么是新闻理论?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新闻学的涵。)广义的新闻学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理论是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的在逻辑和脉络。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实务,包括新闻采访学、写作学、编辑学、评论学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等,着重研究新闻传播业务的具体运作规律和操作方法。(除了对这个概念的记忆以外,更重要的是能结合新闻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学科体系构成和基本研究对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容一共包括10个方面,这10个方面的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是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的积极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二是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三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四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五是坚持实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六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七是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八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九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与活力 十是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解读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条解读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填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 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住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 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二)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入群的主辅食品;(三)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四)经营未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 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五)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 品;(六)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

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拘留。 解读】一、本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34 条明确规定了13 种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都是性质恶劣、一旦生产 经营就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情形。本条第1 款前五项内容是生产经营必然会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情形单独列举出来,在本条中规定了最为严格的法律责任。第1 款第6 项是本法第 将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34 条中性质尤为恶劣,旦违法 38 条中明令禁止的内容,食品中添加药品的也应给予最严格的处罚。第2 款增加规定了明知从事第1 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违法行为。第3 款增加规定了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者的法律责任。为了确保食用农产品源头安全,本法第49 条对农业投入品包括农药的使用作出了严厉的禁止性规定。二、本条规定的法律责任(一)关于行政处罚针对第1 款规定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 F拘留。这里要说明以下四点:一是执法主体调整。修订后 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取代了原来“有关主管部门”的表述,与监管部门职责调整情况相一致,体现了统一综合执法的新态势。 是关于处罚种类。本条规定的处罚种类较多,既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和罚款的财产罚,又有吊销许可证的资格罚、实行拘留的人身罚。相比于财产罚,吊销许可证或者拘留的处罚更为严厉,适用于情节严重的上述违法行为。

新闻学概论:思考题解题思路

4.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学?什么是新闻理论? 解题思路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新闻学的内涵。广义的新闻学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同学们对整个学科体系的构成,需要有总体把握;狭义的新闻学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具体定义,在教材11页。除了对这个概念的记忆以外,更重要的是能结合新闻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学科体系构成和基本研究对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共包括10个方面,具体答案参见教材第8页至第11页。请注意,这10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3)学习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解题思路 学习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一言以蔽之是“理论联系实际”。答案并不复杂,可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真正结合实际,去体会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要广泛阅听新闻媒介、密切关注世界和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积极参与新闻实践。广大的新闻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新闻理论的教师,新闻传播活动是学生学习新闻理论的广阔的教室。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解题思路 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非是马克思个人的观点, 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解题思路: 回答这个问题,需把握几个要点。第一,人类是群居生活的动物,有丰富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实践,就必须要求有信息交往,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就产生了新闻传播活动。第二,从历史发展阶段考察,从远古到现代,新闻都是来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辨析、批驳唯心主义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

新闻学概论习题集(1)

绪论 一、选择题 1、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最早产生于(). 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2、当今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是() A国有性质,统一调配 B私有性质,企业管理 C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D事业性质,宏观调控 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成立了新闻学院 A 1908 B1909 C1918 D1919 4、1996年1月,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 A南方报业集团 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D《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5、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 A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B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C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D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6、国人自撰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A《新闻学》,徐宝璜著B《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 C《新闻学》,王韬著D《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 7、中国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是()

A《论新闻学》B《新闻纸略论》 C《论报刊》 D 《报刊史学论》 8、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在() A1840年代B1930年代 C1940年代D1950年代 9、世界第一个现代新闻学院在()成立 A密苏里大学B伯明翰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斯坦福大学10、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是() A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B清华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C上海圣约翰大学研究会D复旦大学研究会 二、填空题 1、新闻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2、中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是___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___成立的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周报在_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国出现。 5、徐宝璜的_____________、邵飘萍的_____________和戈公振的_____________可以视为中国新闻学的三部奠基著作。 6、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是:虚假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良广告。 三、判断正误 1、1940年代的新闻改革是由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致读者》社论发起()。 2、1978年以来的新闻改革,我国新闻界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的标准之一()。 3、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或理论新闻学()。 4、新闻学是以我国新闻事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新闻学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