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四)以

1、“以”作為連詞,是由介詞“以”進一步虛化而來的。連詞“以”用來連接兩個動詞或動詞性詞組。

表示時間上一先一後的兩種行為的聯繫。

2、區分連詞“而”和介詞“而”的方法是:看能否在“以”字後面補上一個代詞“之”,如果可以補上就是介詞,否則就是連詞。

例: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無法補上“之”,是連詞)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可以補上“之”,“以之遺之”,指代“君之羹”,是介詞)

3、“以”字連接動詞或動詞性詞組的時候,後一行為往往是前一行為的目的或是前一行為產生的結果。

例: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假道於虞”的目的是“伐虢”)

但是“以”字本身並不表示目的或結果。而是從上下文意思上來看的。

4、和“而”一樣,“以”也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但是不如“而”字常見。

例: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也可以說“若潛師而來”)

(五)則(然則)

1、連詞“則”主要用在表示條件、因果聯繫的複句中,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後。這種用法可以翻譯為“就”或“便”。

例: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如果進諫沒有被採納,就沒有人能夠繼續進諫了。)(“諫而不入”是條件,“莫之繼也”是結果。其實還帶有虛擬的語氣)

2、用在條件緊縮複句中的“則”,並不完全代表條件關係,有時僅僅是前後相承的關係。

例:人情一日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

有時沒有“則”字,但是從句子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

例: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3、沒有用“則”字的緊縮句不一定都是條件複句的緊縮,可能是因果關係或者時間修飾。

例:肉腐生蟲,魚枯生蠹。(因果聯繫)

食不語,寢不言。(時間修飾)

4、“則”還可以作為假設關係的連詞。

例:謹守城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謹慎防守城皋,如果漢軍挑戰,一定不要和他開戰。)5、“則”作為轉折關係的連詞,有三種情況:

(1)連接的後一部分與前一部分所要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一般翻譯為“然而卻”“卻”。

例:求牛則.求馬,求馬則.求牛,所求必不得矣。

欲速則.不達

(2)連接的後一部分與前一部分所預料的情況正好相反,可翻譯為“原來已經”。

例: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他的兒子跑到田裏去看被父親拔起來的禾苗,禾苗原來已經變成枯草了)

(3)用在讓步轉折的複合謂語中,這時“則”可翻譯為“倒是”

例:巧則.巧矣,未盡善也。

6、“則”用在意思相對待的並列的分句裏,以表示一種對比。在這種情況下,“則”字前面的詞語有時候是表示時間修飾。

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生、死表示時間)

7、指示代詞“然”與連詞“則”可結合構成一個凝固結構“然則”,相當於“那麼”、“如此……就……”

例:對曰:“……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

..德我乎?”

(五)雖(雖然)

1、古代漢語的“雖”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雖然”“即使”,是表示讓步的連接兩個分句的連詞。

例:楚雖.有富大之名,而實空虛; 其卒雖多,然而輕走易北。

2、有時“雖”帶有一種假設的意味,同時也有讓步的意思。

例: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古代漢語中“雖然”連用,但不等於現代漢語中的“雖然”。“然”在這裡是一個表指代的實詞,當“這樣”講,“雖然”合用,要用現代漢語中的“即使這樣”“雖然如此”來翻譯。

例:王曰:“善哉!雖然

..,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王說:“好呀!即使這樣,公輸盤為我早好了雲梯,一定要攻取下宋國。”)

(六)然(然而)

1、“然”是一個表示轉折的連詞。可用現代漢語中的“可是”“但是”或“然而”去翻譯。

例: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

2、古代也有“然而”連用的情況,但是不是現代漢語的“然而”的意思。需要翻譯為“如此……卻”“這樣……都還……”

例: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

..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唐以後,“然而”才成為祗起轉折作用的一個連接詞。

例:布履星羅,四周於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城扞城。然而

..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柳宗元《封建論》)

二、介詞

(一)總說

1、介詞是經常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的前面,組成介詞結構共同做謂語動詞的狀語和補語,以表示時間、處所、目的、原因、方式、對象等的詞。

2、常用介詞:以,於(于、乎),為,與,之等

(二)於(于、乎)

1、“於”字用法大致分為三種:引進處所;引進比較對象;引進行為主動者

2、與名詞性動詞結合在一起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時間和處所。略等於現在的“在”“到”“從”“對於”“在……方面”。

例: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引進地點)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引進時間。干戚,兵器)

古代漢語的“於”往往介詞性成分比現代漢語更純粹。因此,往往“在於”“至於”連用。“在”和“至”在古代漢語裏是動詞,不是介詞。

例:其耳目在於.旗鼓。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古人的思想表達中,常有“今……於此”的說法(有時說“……於此”、“……於斯”)。字面上是說此時此地,其實表示一種假設。通常是作為比喻來說明某個問題。

例:今有人於此

..,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黑白之辯矣。

用“於”字組成的介賓片語,除表示“對於”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外,其餘有的也偶爾放在動詞之前,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動詞之後。中古後,放在動詞前的多了起來。

3、介紹動詞涉及的對象。

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

4、表示比較,略等於現在的“比”,一般用於描述句。在古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短語放在形容詞後面,和現代漢語正好相反。

例:季氏富於.周公。(比周公還要富有。)

有時不是比較程度,而只是指出異同,也可以使用同樣的結構。

例: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5、引進施動者。

6、“于”字大致等於“於”,但是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裏,一般用“於”而不用“于”。

7、“乎”字也可以當作“於”字來用,但是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能代替“於”字,比如被動句通常不用“乎”;“對於”這個意義不用“乎”字。而在一種特殊情況卻只用“乎”:“惡乎”。“惡乎”的意思是“於何”,不能說成“惡於”,且一般也不用“於何”。

例:浴乎.沂,風乎.舞雩。

君子去仁,惡乎

..成名?(君子離開仁德,怎麼成就他的名聲呢?)

8、“諸”字是“之於”的合音。

例:殺之,寘諸.畚。

(三)以

1、《說文》:以,用也。“以”作為介詞,顯然是動詞虛化。“以”作為介詞的主要用法有:介引動

作的憑藉工具;引進某一結果的原因;引進行為主動者的身份、地位等;表示時間和處所

2、引介動作的憑藉工具

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這種“以”字可用“用”“拿”等詞去對譯,但不等於說“以”就是動詞,只有當“以”字後沒有別的動詞時,這個“以”字才是動詞。

例: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3、引進某一結果的原因

例: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4、引進行為主動者的身份、地位等

例:騫以.郎應摹使月氏。(張騫以郎官的身份出使月氏)

5、表示時間和處所

例:文以五月五日生。

6、“以”的介賓可以提前,用來強調動作憑藉的對象。

例: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如果您使用武力,楚國把方城作為城池,把漢水當作護城河)

“以”的介詞賓語還可以省略。

例: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之,指代羹)遺之。

7、“以”與“無”構成一個凝固結構(有人稱為複虛詞)“無以”(又作“亡以”),表示“沒有什麼可以拿來”的意思。

例:河曲智叟亡以

..應。(河曲智叟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回應的了)

(四)為(坐)

1、“為”作為介詞時讀去聲。但是在被動句中,引進主動者讀陽平;介引動作所涉及的物件、行為的目的、原因等時讀去聲。可以用“給”“替”或“因為”去翻譯。

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2、若代詞做了介詞“為”的賓語,這個代詞可以省略。

例:君子不能為(之,省略)謀也。

3、古代漢語中還有一個表示原因的介詞“坐”

例: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只因為看了羅敷)

(五)之

1、王力先生把主謂結構和定中結構中的“之”視為介詞。但是像“父母之愛子”“臣之壯也”中的“之”,在王力先生的語法體系中是介詞,而在郭錫良先生的語法體系中是連詞,在許嘉璐先生的語法體系中是結構助詞。

2、“之”的主要作用在於把定語介紹給中心詞。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

例: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3、“之”字還有一個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即使句子在形式上詞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賴上下文就無法獨立存在。這一用法又分為下面兩種情況:(1)在一個分句的主語謂語間使用“之”字,表示語意未完,讓讀者或聽者等待下文。

例: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左師公觸龍說:“父母愛孩子,就為他謀劃深遠。”)在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裏,最容易見到這種“之”字。

例: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

(2)用在充當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

例: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用作主語的主謂結構。翻譯為:貢品沒有進上,是我的過錯)寡人之.於國也,盡心掩耳矣。

(主語和“於”字介賓詞組之間用“之”字,這樣形成的結構再做主語)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用作賓語的主謂結構)

4、如果主語是“其”,就不需要再在後面加“之”了。因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詞加介詞“之”。

例: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孟子啊,我能看見軍隊出師,卻見不到他們回來了。)

通論十四: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一、句首句中語氣詞

(一)總說

1、語氣詞是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間關係,其作用是表達各種不同語氣(如提頓、陳述、祈使等)的詞。

2、按位置分,古漢語語氣詞可以分為句首、句中、句尾。但有的語氣詞可放在句中,也可放在句尾。

3、常用語氣助詞:也、矣、哉、夫、唯、其

(二)夫

1、“夫”字用於句尾,也可以放在句首。放在句首的“夫”字用在句首,表示要發議論,有的教材也成提頓語氣詞,它是從指示代詞“夫”發展來的,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語氣詞。一般來說,作為語氣詞的“夫”,要用於句首,而且後面不一定要跟名詞,所以沒有指代意味;而作為指代詞的“夫”一般用在句中,且放在名詞前面,故有一定指代性。

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語氣詞)

子何莫學夫.詩?(指示詞)

2、“夫”字用在句首,可以和“且”“故”“今”等詞結合成凝固形式。“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說“且”“故”“今”,也是表示要發表議論。“若夫”等於“至於”。

例:且夫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況且如果水積累的不多不深,那麼它也沒法把大船浮起來。)

若夫

..淫雨霏霏,連月不開。(至於陰雨綿綿,連續幾個月都不放晴。)

(三)其

1、“其”字主要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肯定或推測的語氣。在陳述句和疑問句中,它表示“大概”“恐怕”的意思;在祈使句裏,它表示委婉的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吧”字或者“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

例:城上有烏,齊師其.遁。(城上有烏鴉,齊軍恐怕是逃走了。)

其.是之謂乎?(大概是說這個吧?)

吾其.還也。(我還是回去吧)

2、“其”字往往用在疑問代詞前,可以加重反問的語氣,。用在祈使句中可以加強祈使的語氣。

例:一之謂甚,其.可再乎?(一次就已經很過分了,怎麼能夠再有第二次呢?)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昭王出巡沒有回去,您還是去問問水邊的人吧)

3、和“其”字相當的還有一個詞“蓋”,也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一種推測,也可以用“大概”“似乎”去翻譯。

例: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

(四)惟(維、唯)

1、“惟(維、唯)”可作為句首語氣詞,也可作為句中語氣詞。用於句首是表示提示、引進的作用,或表示期望的語氣。

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考慮考慮這件事)唯.赤則非邦也與?(公西赤就不是說的治國安邦的事了嗎?)

2、“惟”往往用在全文的開始,引出年月日。

例:惟.十三有祀,王訪于箕子。

3、“唯”還可以用用在賓語前置句式中,起限定動作範圍的作用。

例:唯.餘馬首是瞻。(看著我馬頭的方向來決定進退。)

二、詞頭、詞尾

(一)總說

1、詞頭、詞尾不是一個詞,它們只是詞的構成部分,本身沒有詞彙意義,只表示詞性。上古的詞頭、詞尾大部分沒有沿用下來,而中古以後又有一些新興的詞尾。

2、常用詞頭:有,其,言,于,薄;常用詞尾:然

(二)詞頭

1、有

(1)“有”字作為詞頭,用於專門的名詞前面。常見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國名、部族名等。

例:我不可不監于有夏

..,亦不可不監于殷。

(2)“有”字也用於某些形容詞、名詞前面。

例: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有愛兄弟,把這種孝友之心作為管理家族的思想。)不我以歸,憂心有.忡。(有忡等於忡忡,心中不寧的樣子。)

(3)“有”字嵌入在數目字中間,表示整數和零數的關係。但是這種用法不是詞頭。

2、其

“其”用作詞頭,一般用於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前面。

例: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3、言

“言”字用作詞頭,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4、于

“于”字用作詞頭,也放在動詞前面。

例: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5、薄

“薄”字用在詞頭,也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薄.伐獫狁,薄澣我衣。

(三)詞尾

1、然

(1)“然”用是一個指示代詞,用作詞尾表示“這樣”“那樣”。當“然”字置於形容詞後面時,指示性減輕了,變成了詞尾的性質。

例:文王聞之,喟然而嘆。

(2)“乎”“焉”“如”“爾”等字用作詞尾時,它們的作用和“然”字相等。這些詞尾加在形容詞後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例:煥乎其有文章。

通論十五:《詩經》的用韻

一、古代注音方法

(一)讀若,直音法,譬況法

1、“讀若”法

(1)“讀若”法是用一個常用的字給生僻的字注音,一般只能注明其近似讀音,還不是最嚴格意義上的注音。

(2)“讀若”又稱作“讀如”“讀似”“讀近”“音如”“音近”“聲相近”等,這在東漢的經注以及《說文解字》這類小學專書中常見。

例:《說文·玉部》:“琟,石之似玉者。從玉,隹聲。讀若

..維。”(大徐本,頁13)

《禮記·表記》:“先王諡以尊名。節以壹惠,恥名之浮於行也。”鄭玄注:“壹讀為

..一。”

2、直音法

(1)直音法就是用一個字為另一個同音的字注音。古籍中凡是“音某”“讀為”“讀曰”“讀與某同”等都屬於這種注音方式

(2)直音法要求兩個字的讀音要一致,但有時難免有局限。比如鞥(ēng)這個字,就不好找同音字。

3、譬況法

(1)譬況法即用一些比喻和形容詞性的詞語對難字的讀音進行描寫。

(2)東漢劉熙的《釋名》多採用這種譬況法給一字多音注音。

例:《釋天第一》:“天,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天,顯也,在上高顯也。青徐以舌頭言之,天,坦也,坦然高而遠也。”

(舌腹,即今天所說的舌根,可見在劉熙那個時代,人們已經懂得語音的音理描寫了。)

(二)反切法

1、一般認為,反切法的創始人是孫炎。反切注音原理在黃侃先生的《音略》中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質言之,即上字只取發聲,去其收韻,下字只取收韻,去其發聲。”簡單說來,就是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包括聲調)。

例:攀,普班切

...。

(普字的聲母是p-,班字的韻母是-ān,兩字聲、韻合起來就是攀的讀音了。)

2、反切的方法是受漢語中存在雙聲疊韻連綿詞的啟發。反切上聲的關繫,反切下字與被切字為疊韻的字與被切字為雙關繫。

二、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一)漢語語音發展一般可以分為上古、中古、近代和現代四個時期。上古音是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可以拿《詩經》音為代表;中古音是六朝到唐宋時代的語音,一般以《切韻》《廣韻》為代表;近代是元明清的語音,以元朝周德清《中原音韻》為代表;現代語音則以普通話為代表。

(二)前人對上古音韻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上古韻部的歸納、古音的構擬、諧聲繫統的整理等方面。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分為“聲”和“韻”兩方面。聲的方面主要依據形聲字的聲符,經籍異文以及先秦兩漢的聲訓材料。韻的方面主要依據《詩經》《楚辭》以及諸子散文中的韻語,同時也參考了形聲字的聲符系統。上古音研究還有一個重要的資料就是各地方言以及少數民族語言。

(三)研究上古音的方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方法是歸納推演和比較等方法。歸納是從許多語音現象中概括總結出語音發展演變的規律推演就是就是根據後來的語音事實,反推上古存在的語音規律。比

較有漢語本身縱向的比較和漢語與其他親屬語言橫向的比較,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從而得出上古語音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

三、上古三十韻部與《詩經》押韻

(一)韻部就是指押韻字的歸類,互相押韻的字原則上就屬於同一個韻部。

(二)最先對上古音韻進行比較和科學歸納的是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他通過對《詩經》用韻的考察,得出上古韻十部。集大成者是王力,他最初分上古韻為二十九部,後來從侵部分出冬部,成三十部。(三)上古三十韻部列表

(三)三十韻部归纳方法

1、這三十個韻部是通過對《詩經》《楚辭》先秦散文中的韻語以及諧聲系統歸納得出的。

2、以《詩經》的用韻為例,從《關雎》第三章的韻例可以劃定“得”“服”“側”是一個韻部,然後再用繫聯法增加這個韻部的字數。比如從《伐檀》第二章的韻例,可判定“福、側、直、億、特、食”這六個字也是與“得、服”等一個韻部的字,因這兩首詩的兩章共有一個“側”字,而把其餘的韻腳字繫聯到了一起。一般情況下,同一諧聲偏旁也就同屬一個韻部。但是後期的形聲字不一定能夠由此類推。

(四)名詞解釋

1、陰聲韻:無韻尾或元音收尾的韻部。

2、入聲韻:塞音(/-k/、/-t/、/-p/)收尾的韻部。

3、陽聲韻:鼻音收尾(/-m/、/-n/、/-?/)收尾的韻部。

4、旁轉:同一類的陰聲韻之間、陽聲韻之間以及入聲韻之間的轉換關係。(元音相近,韻尾相同)

例:叩、考分別屬於候部、幽部(同屬甲類陰聲韻),候幽旁轉

5、對轉:同類同主元音的陰、陽、入聲韻之間的轉換關係。(元音相同,韻尾發音部位也相同)

例:之、職、蒸三個韻部,之職屬於陰入對轉,之蒸屬於陰陽對轉,職蒸屬於陽入對轉。

從形聲字的聲符與被諧之字的語音關繫也可看出陰陽對轉的痕跡

例:從軍得聲之字有揮、輝,這是文與微對轉

6、通轉:不同類但是元音相同,韻尾發聲部位不同者為同轉。

例:在、存是之文通轉,因為之[?]屬於甲類,文[?n]屬於乙類,但是兩者元音相同均為[?]

,且發音部位不同。

(四)三十韻部排列

1、甲類的共同特點是陰聲韻由單母音構成,入聲韻收舌根塞音韻尾/-k/,陽聲韻收舌根鼻音韻母/-?/。

2、乙類的共同特點是陰聲韻由兩個母音構成,入聲韻收舌頭塞音韻尾/-t/,陽聲韻收舌頭鼻音韻母/-n/

3、丙類無陰聲韻,入聲韻收唇塞音韻尾/-p/,陽聲韻收唇鼻音韻尾/-m/。

4、同類同直行的三個韻部之間,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韻尾不同。

通論十六: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一、上古三十三紐

(一)上古三十六字母表:

表一:三十六聲母

表二:王力三十二聲母

(二)一些結論

1、古無輕唇音:所有輕唇音

2、古無舌上音:上古舌頭音實際上包括中古的舌頭和舌上音

3、喻三歸夏,喻四歸定:中古的喻母只和三等、四等韻相拼,與三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上古屬於匣,與四等韻拼的喻母字在上古屬定。

4、照二和照三分屬不同古紐:即把莊、初、崇、生並入上古精、清、從、心,把章、昌、船、書、禪並入端、透、定

5、娘、日二紐歸泥:中古的娘、日二音紐,在上古都歸為泥紐,本來上古的娘和泥就是一個聲母,中古时分化為兩個聲母,泥母和娘母

(三)名詞解釋

1、准雙聲:舌、齒音同直行者為准雙聲。例:泥/日,照/知,精/莊。

2、旁紐:同類同橫行者為旁紐。例:見/群、見/匣、端/定、照/穿等。

3、准旁紐:同類不同橫行和直行者為准旁紐(只限於舌、齒兩類)。如:透/神、定/喻等。

4、喉與牙、舌與齒、鼻音與鼻音、鼻音與邊音為鄰紐。例:影/見、神/邪、疑/泥、來/明等。

二、雙聲、疊韻

(一)雙聲

1、古漢語中雙音單純詞除了疊音詞外,絕大多數由雙聲疊韻構成。所謂雙聲,是指一個連綿詞中兩個連綿字的聲母是相同的。例:參差、輾轉等

2、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雙聲連綿詞現在讀音聲母不同,但是上古讀音聲母屬於統一聲母,也算雙聲連綿詞。例:玄黃,現在讀音xuan huang,古代兩字都屬於匣母,是雙聲連綿詞。

(二)疊韻

1、所謂疊韻,是指一個連綿詞中的兩個連綿字的韻母是相同的。例:蒼茫(同屬陽部),崔巍(同屬微部)

2、和雙聲相似,某些疊韻古代讀音韻母不同,但是現代讀音韻母屬於統一韻母,這種情況不算疊韻連綿詞。例:知識一詞在今天是疊韻,在古代,“識”字屬於/-k/結尾的職部,而“知”沒有/-k/結尾。

三、古音通假

(一)總說

1、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裏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2、假借字的產生,大概由於兩種情況,一種是本有其字,人們在書寫時寫了一個同音字;另一種情況是,本無其字,從一開始就借用一個同音字來表示。前者如“攴”(表示“小擊”),在《詩經·豳風》中,寫作“剝”;後者如“躲避”“開闢”“辟邪”的“辟”字沒有本字,就用本意是“法”的“辟”字,後來為文字表達精確,為“躲避”這個意義造了“避”這個字。

3、還有一種情況,為一個字的引申義造的後起區別字和這個字之間的關係,根本沒有假借的關係,而被人們誤認為是假借。例:“坐”字本意為“坐下”,引申為“座位”的意思,後來這個引申義造了區別字“座”,因此絕不能認為“坐”假借為“座”。

(二)古音通假的條件

1、古音相通

(1)所謂古音相通,就是指假借字和本子的讀音必須是相同或相近的。

(2)有三種情況可以古音相通:同音字,聲母和韻母必須完全相同,可以不算聲調;雙聲字,聲母相同,而且韻部必須接近;疊韻字,韻部相同,還要聲母接近。

2、要有書證

(1)一方面,必須有同類例證,即相同的用例在古書中多次出現。

例:借“蚤”字為“早晨”的“早”,不僅在《詩經》中出現,而且在《孟子》《左轉》都有這樣用法。

(2)另一方面,異文例證。所謂異文,就是指不同的書籍或版本中,同一內容的有關句子中同一個詞的不同用字。

例:“歸”借為“饋”,《論語》出現了兩次;而在《孟子》中有“陽貨瞰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和《論語·陽貨》所記相同,但是這裡用“饋”代替了“規”字;加上《詩經》“自牧歸荑,洵美且異”,這完全說明“歸”是“饋”的借字,“饋”才是本字。

通論十七、通論十八:古書的注解(上、下)

一、概論

(一)古書注解的歷史

1、古書的注解既有今注,也有古注。古書的注解工作應該說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漢代已經是大規模地為古書作注了,興起了經學箋注的熱潮,兩漢古書的注解主要是圍繞儒家五經(易,詩,書,禮,春秋)展開的。西漢時期有二毛公,大毛公毛亨為魯人,小毛公毛萇為趙人,相傳二人都為《詩經》作傳;孔安國為《古文尚書》作傳;到了東漢,經學箋注盛行,今古文之爭激烈。最有名的注解大家有賈逵、馬融、許慎、鄭玄等;鄭玄為五經都作了注。今行《十三經注疏》中,《周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等五部經書中的注都還是用的鄭玄的。漢代除了為經書作注外還為子書、文學類的書作注。如趙歧為《孟子》作《章句》王逸為《楚辭》作《章句》。

2、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對經書加以注解外還有對子書和小學專書以及歷史地理書作注的。對經書作注在經學、玄學和佛學的影響下,出現了義疏體和集解體兩種新的形式

3、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新的古注方法,那就是“疏”,“疏”取其疏通之意。除了對經文加以訓釋外,還對漢代人的注加以解釋。孔穎達等奉詔撰定的《五經正義》(按“正義”與“疏”異名同實)最為有名。

4、宋代增加了四種經書:《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為這幾部經書作注的是前三種有邢昺的《疏》,後一種有託名為孫奭的《疏》。今行《十三經注疏》就是把這些注和疏加上陳隋之際的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刊起來的。

5、清人注解古書的工作做得更細、更深入。他們將古注與古書校勘結合起來,在恢復古書之真貌、探尋古書之真義方面取得了超邁前人的成就。清人對小學專書《爾雅》、《方言》、《說文》、《釋名》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對後代影響較大的有戴震的《方言疏證》,“說文四大家”的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義證》、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王筠的《說文句讀》、《說文釋例》

(二)古注的分類

1、古注的類別有傳注類、章句類、音義類、義疏類、補注類、集解類。

2、古注就其特點而言,可以分為傳,箋,章句,集解,疏五大類。

3、傳

(1)“傳”是解說經文字詞、闡明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獻叫做“經”,把解釋“經”的著作叫做“傳”。另外依照經書文字逐字逐句進行解釋的,也稱作傳,如毛亨的《毛詩傳》。

(2)例:《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4、箋

(1)“箋”是對傳文進行補充訂正的一種注釋。如《詩經》毛傳鄭箋,就是鄭玄以《毛詩》為依據,對《毛轉》進行訂正和補充的注釋,對《毛傳》隱晦簡略的地方加以闡明,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也寫出來,以表示區別於已有的見解。

(2)例: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相,視也。無禮儀者,雖居高位,猶為闇昧之行。《箋》雲:儀,威儀也。視鼠有皮,雖處高顯

之處,偷食苟得,不知廉恥,亦與人無威儀者同。

5、章句

(1)“章句”就是“離章辨句”的意思。其特點是除了對古書做逐詞解釋外,還要說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結構等。

(2)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章句》:曰,辭也。叟,長老之稱也,猶父也。孟子去齊,老而至魏,故王尊禮之。曰:“父不以千里之路而來至此,亦將有可以為寡人興利除害者乎?”

6、集解

(1)集解分為兩類:一類又稱集注、集說、集釋等,這是彙聚各家解說,加以選擇並加上自己見解的一種注釋方法,如何晏《論語集解》

(2)另一類不是集各家之說,,而是通釋經傳,如杜預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

7、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漢魏是做的注解到了南北朝特別是唐朝後,人們感到難以理解,於是出現了“疏”這種新的注解方法。其特點是不僅對古書原文進行注解,而且對前人所做的注解也進行注釋

(三)唐代义疏著作

(四)古注的風格

1、漢唐風格:側重訓釋字句、注明讀音等,內容包括釋字、串講、通釋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證人名地名史實、增補史料、闡明哲學思想等。

2、宋代風格:利用注釋發揮自己的政治、哲學思想,其不少注釋的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學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3、清代風格:對文字、音韻、訓詁學都有深入研究,因此清代風格是將文字、音韻、訓詁學取得的成果運用於注解中,從材料出發,注重考據。

二、古注術語

(一)曰、為、謂之

被釋詞總處在術語之後,其含義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叫做”,除了一般釋義外,還用來分辨同義詞。

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傳》:“水中可居者曰.洲”

(二)謂

被釋詞用在術語之前,用來具體說明被釋詞的含義,意為“說的是……”“指的是”

例:“強本而節用。”楊倞注:“本”謂.農桑

(三)貌、之貌

表示性質或狀態的術語,意為“……的樣子”

例:“夫列子禦風而行,冷然善也。”郭象注:“冷然,輕妙貌也。”

(四)猶

表示用近義詞做注,或者用引申義訓釋本意,意為“如同”“等於說”

例:“直不百部耳”朱熹注:“直,猶但也。”

(五)之言、之為言

聲訓術語。用聲音相似或相同的詞進行訓釋,表示訓釋詞與被訓釋詞語源相同,意義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來。

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朱熹注:“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

(六)言

用來點名詞語或文句的言外之意,也包括用來串講正文。

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鄭箋》:“匍匐,言盡力也。”

(七)讀若、讀如

表示注音的術語;有時也用來表示通假字

例:《說文》:“宄读若轨”

(八)讀曰、讀為

說明通假字的術語

例:《莊子·逍遙遊》:“而禦六七之辯。”郭慶藩注:“辯讀為變。”

(九)如字

用於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照通常它的讀音去讀。

例:《大學》:“所謂誠其意者也,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陸德明音議:“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

(十)辭(詞)也、語詞也、語助也、發聲、發語詞

大都用來說明某字是虛詞(主要是語氣詞)

例:《詩經·周南·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毛傳:“思,辭也。”

(十一)當作、作為

用來改正古書中的誤字。

例:《周禮·夏官·訓方氏》:“送四方之傳導。”鄭玄注:“故書‘傳’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傳’”。

(十二)衍文、脫文

校勘術語,“衍文”簡稱“衍”,指古籍中因為傳抄、刻印而誤加的文字。“脫文”也叫“奪字”,簡稱“脫”,指古籍因為傳抄而脫落的文字。

例:《左傳·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陸德明音義:“‘漢以為池’,本或作‘漢水以為池’,‘水’,衍文。”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篇目与习题

一、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pdf

书山有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1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3一、填空: 1、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⑴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 多按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⑵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⑶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 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3、《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等主持。 4、《汉语大字典》由徐中舒、李格非、赵振铎等主编,全书共八卷,收单字56000字,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汉语大词典》由罗竹风主编,1986年出版第一卷,全书共十二卷,5000万余字,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 5、《新华字典》目前最常见的字典。现代汉语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古汉语常用字3700多个,收难字2600多个。在释义中重视词义的概括性和各个意义之间的内部联系,注释简单易懂。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7、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8、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全书106卷,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9、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七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六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中,“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未测四)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无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类推。 但是,字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是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是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重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乃”字表示的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边(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里的书面语言里,“乃”字哈可以加在“是”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 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老子】 (一)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二)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木辐共一个轮毂,当木辐和轮毂的个性用处没有了,就立刻有了木辐和轮毂的整体利益——车。人做泥胚烧制瓷器,当人做、烧的动态行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静态行动——瓷器。 封闭的室屋配上门窗,当门窗原有的砖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内空间与室屋外空间直通的用处。 所以有车、有器、有室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消除众多个体的个性是为了让众多个体全部有用。 (三)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C、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 21、常见古书术语: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基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楚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8)了解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格;(9)理解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特点,培养欣赏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分析浅近诗歌格律的能力;了解古代词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时数 上课时间:第一、二学期;总课时:132学时;总学分:8学分。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讲练结合,重视口头训练和课外作业;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面向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六)使用原则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主要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1—14)

王力《古代汉语》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

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单元知识点

绪论 古代汉语一般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系统,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 品中的语言,即文言。 学习重点为古汉语词汇。 学习方法为大量阅读,背诵名篇,使用辞书,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 一、字詞: 1.邑,說文:“國也,從囗。先王之制有大小,從卩。”“邑”後變爲“右耳刀”,表地名。2.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從邑,者聲。《周禮》:“距國王百里曰都。”《左傳?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3.厭,此是壓之古字。作滿足講,古字爲猒。《說文?甘部》:“猒,飽也,足也。從甘肰(肰,犬肉也)。”後以“厭”借爲之,厭則加土爲壓,猒字遂廢。 4.鄙,《說文?邑部》:“五酂爲鄙。”段注:“五百家也。《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5.斃,《說文?犬部》有獘,“頓仆也。……《春秋傳》曰:與犬,犬獘。或從死。”杜 預注:“斃,踣也。” 6.聚,《說文?乑部》:“聚,會也(按,乑,衆立也。從三人)。一曰邑落爲聚。”此 處聚爲動詞。杜預注:“完城郭,聚人民。” 7.襲,《說文?衣部》:“左衽衣也。從衣,龖省聲。”“襲擊”爲假借義。 8.寘,《說文新附》:“寘,置也。” 9.既,《說文?皀部》:“小食也。”表示進食之後,34.與35.“即,36.即食也”正相反。 引申爲“完了”之義。 10.獻,《說文?犬部》:“宗廟犬名獻,犬肥者以獻。” 11.羹,《說文》釋爲“五味和羹”。小篆從羔從美。 12.舍,《說文?亼部》:“市居曰舍。”假借爲捨,後爲假借義加手旁。 二、語法 1.雙賓語:謂之京城大叔。不如早爲之所,永錫爾類 2.複雜謂語:爾有母遺(連動)、使居之(兼語) 3.前置賓語:姜氏何厭之有、敢問何謂也、其是之謂乎 4.判斷句:制,岩邑也 5.使動用法:驚姜氏,無生民心 6.兼詞:虢叔死焉,公伐諸鄢 7.分數表示法: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小九之一 三、通假字、古今字 1.莊公寤生。(寤通啎) 2.食舍肉。(舍後作捨)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免费下载)

中山大学汉语史与古文字专业03及04年博士生入学古汉语试题(部分) 古汉语试题(汉语史、古文字专业通用) 03年 翻译《汉书-师丹传》 04年 一、据《左传》一段文字,分析“于”、“以”用法。 二、标点并翻译《左传》中一段文字。 三、简述下列出土材料的大意及语言学价值。(碑刻) 四、失记。 前两个题是《国语》中的材料,一段是曹刿问何以战,第二段是标点并翻译”庄公观社“。第三题是段墓志材料。问题一:隶定并标点。问题二:概述大意,并指出汉语史研究的价值。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古代汉语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简牍2、汗青3、帙4、付梓5、句读6、衍文7、文、字8、《马氏文通》9、押韵10、破读二、请简答并举例(每题4分,共20分。)1、连绵字2、三十六字母3、反切4、今体诗及其特点5、十三经注疏三、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1`中国古代研究语言的学问称作(),包括()、()、()三个部门。2、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3、迄今发现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年前的(),是()世纪末在()出土的。4、说文解字是()时期的()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书中把所受的万余字分成()部首,以()为正体,兼收()、()。5、“六书”始见于(),一般指()()()()()()。6、汉字记录汉语的基本特点是()。汉字基本上属于()文字,严格讲现代汉字是()文字。7、清正确读出下面的地名、人名:龟兹月氏吐番镐京涪陵米芾女娲皋陶单于?食其8、请分析下面汉字的音节结构 |声|韵|调|9、填补空缺书名作者成书年代价值———————————————————————————————————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中原音韵——————————————————————————————————— 四、请回答。每字0.5分,共10分,第二题酬情加5—10分 1、指出下面词语的本义写、书、题、临、陵、天、鄙、即、既、因 2、请为下列几组汉字正确标音,并试解释形声字声符变读的原因。 帝谪虹豇贡扛坻邸馥愎 五、分析句子结构。共10个单句,每句1分。共10分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大哉尧之为君! 4、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老臣窃以为媼之爱燕后贤于长君。 六、请指出句中词类活用现象。每题1分。共5分 1、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人不能以死免其君我谬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 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七、标点并翻译。15分 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匿且擢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2、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者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媼尊长安君之位而日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媼为长安君计短也固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君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通论(十一)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 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是使远人来) 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

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 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 C、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异姓立国”) 4、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意动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以贤勇知。“左右以君贱之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值得注意的两点: a、一般说来,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苦其心志”使动,“贱之”意动);肯定了宾语之后,就可知宾语前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使动,“贤勇知”意动)。 b、同一个形容词是使动还是意动,要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是意动,而“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使动。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三)

第五单元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一、十三经的书名及其注疏者。 二、解释:传、笺、疏、章句、衍文。 三、古书注释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籍()也。” 2、《魏风马牛不相及?伐檀》:“实之河之侧兮。”毛传:“侧,()时也。” 3、《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商()。 4、《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晏集解:“同门()朋。” 四、问答题: 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 2、古书注解中的“读为”、“读曰”同“读若、读如”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五、下面的四段古文各有三种不同的标点,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的标点后打√。 1、《世说新语?雅量》: ○1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3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荀子?修身》 ○1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2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吕氏春秋?别类》: ○1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2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3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4、王充《论衡?问孔》: ○1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2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3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六、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译文。 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远方的人不服,就搞好德政教化而把他们招来;他们既来到这里,就会安心地住在这里。 2、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许行》) [译文]在这个时候,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他虽然想亲自耕种,能得到吗? 3、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谋政》)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屈服于人家的兵力,就不能战斗了。 4、事智者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韩非子?五蠹》) [译文]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多,法制就要败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少,国家就要贫弱。 七、标点翻译下列古文。 1、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战之曰胡兄之国也子方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乐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什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皆当也厚者为战薄者见疑则非知也难也处之则难也(《韩非?说难》) 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书荣乐之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离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西伯幽而演易周旦类而制礼不以隐约

2020年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