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第2章综合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2.1 综合录井资料包含的内容

综合录井资料为随钻测量或观察所得,具有及时性、直观性强的特点,是发现、识别油气水层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 气测录井资料,包括气测全量、组分等资料;

2. 常规地质资料,包括岩屑、岩心、壁心、钻时、钻井液密度、粘度、油气水等资料;

3. 钻井工程参数,包括钻速、钻压、泵压、出口流量、DC指数及钻头参数等;

4. 特殊录井资料,定量荧光分析(QFT)、地层压力参数以及计算参数等资料。

这些参数在钻遇油气水层时,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异常反映,对识别气层、油气层、水层有一定的贡献,但由于一些特殊性(地质环境、采集因素、过压等),某些参数对气层、油气层、水层的反映特征变化不明显或几乎没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2.2 综合录井资料与油气水层的一般规律

2.2.1 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气测录井资料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气测录井是在钻井过程中进行的,具有实时、精度高、应用方便有效等特点,是目前我们发现和评价油气层极其有效的手段。气相色谱仪是气测录井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样品由载气带进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各组分依次进入鉴定器,在鉴定器中气样燃烧,产生的电流信号放大后以数字信号的形式直接进入计算机存储。气相色谱仪能准确地检测出钻井液中的全量、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戊烷的含量。根据不同的产生机理,我们可以把钻井液中的气体分为以下几类:

1) 破碎气:在钻进过程中,由钻头机械破碎地层而释放到钻井液中的烃类气体。

2) 压差气:当地层压力超过井筒内液柱压力时,受压差作用从储层进入钻井液中的烃气。

3) 二次循环气:从地表泵入井底又第二次在地表出现的气体,主要是由于钻井液除气系统未将钻井液中的气体排除干净所致。

4) 外源气:除岩屑之外的某个气源被人为导入钻井液中的烃气,如磺化沥青、磺化苯醛树脂、润滑剂等泥浆材料所产生的烃气。

所以,气测录井要去伪存真,抓住破碎气,分析压差气,校正二次循环气,排除外源气,发现真显示。因此,气测录井是我们发现和识别油气层最值得研究和利用的方法。

在分析气测值在油气层的反映特征之前,我们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气测值的高低不能反映储层的流体性质,也不能反映天然气层的产能,高产气层和低产气层与气测值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油气层在实时录井过程中均有异常,但异常值的大小与地层的岩性、物性、钻井液使用密度密切相关,目前渤海地区普遍采用过压钻进,所以气测录井所测到的气体主要是地层的破碎气,气量较有限,而地层中的气体,由于钻井液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加上钻头水眼的高压喷射作用而很难进入井眼。所以,在油气水层中气测值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结如下:

2.2.2 常规地质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在钻井过程中,我们通常比较关注的常规地质资料主要是岩屑、钻时、钻井液密度和粘度等录井资料。以下我将分别叙述油气水层在上述资料中各自的反映特征。

1. 岩屑录井:钻井过程中由泥浆携带到地面的被钻头破碎后的岩石称之为岩屑。虽然该方法较为原始,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影响因素颇多,但它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是因为它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岩屑录井可以直观的反映地下情况,地层的变化规律,同时可以修正一些干扰因素对气测的影响。对于砂岩储层,岩屑录井资料对于油气水层的响应主要体现在颜色和荧光这两方面:

1) 油层:砂岩颜色较深,重质油层砂岩呈灰色、深灰色。灰褐色、黑色、黑褐色等,荧光湿照颜色较暗;轻质油层砂岩呈黄色斑点状,荧光湿照颜色强、亮。

2) 气层:砂岩颜色较浅,多为岩石本色,白砂子,荧光显示微弱或无。

3) 水层:岩屑显示和气层相似。

2. 钻时录井:钻时是指钻进单位厚度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在钻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钻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的岩性特征,可以用它来划分储层,但它无法反映储层中不同流体性质。

3. 钻井液的密度和粘度:理论上,在钻遇油气水层后,钻井液密度、粘度及槽面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在实际钻进过程中,由于使用的钻井液密度不同,钻井液参数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当过压程度较大时,由于地层出气、水的量比较少,对参数的贡献也较小,表现为钻井液密度、粘度及槽面的变化不明显,甚至无变化,这样,我们通过钻井液参数对油气水层就很难判断了。下表是近平衡钻进时,一般油气水层在钻井液参数上的表现特征:

4. 钻井液的电导率和温度:电导率是直接测量钻井液的导电能力,它与钻井液矿化度的变化呈正比,反映了钻井液中的矿化度的变化。综合录井参数中,钻井液出口电导率参数是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参数之一。出口温度是直接测量钻井液的出口温度的变化,也是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参数之一,但由于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太多,所以实际录井过程中应用较少,只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价值。在海水钻井液钻井过程中,通过钻井液的电导率和温度判别储层流体性质反映特征如下

2.2.3 钻井工程参数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实践表明,随着地层岩性的变化,部分工程参数也随之变化。地下油气藏与地层岩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碎屑岩储层中,钻井工程参数的变化除了可以反映岩性的变化之外,在识别油气层显示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反映特征如下:

2.2.4 特殊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这里所说的特殊录井资料主要是QFT ,地化录井在现场应用很少,所以在这里我主要讲讲QFT ——定量荧光测定在油气水层中的反映特征。和常规荧光检测技术相比,定量荧光主要是根据石油在不同浓度时的发光强度差异,利用单位体积的钻井液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的荧光发光强度来定量测定此时钻井液中的含油浓度,进而计算出储层的原油浓度。石油的主要成分以含有多种芳香烃的化合物组成,而这些芳香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激发),吸收光能后发生能量跃迁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会放出光子重新回到分子基态(发射),这就是石油荧光的产生过程。使激发波的波长固定在254纳米,照射样品滤液后,由光电倍增器转换,进而测量出含油荧光的发光强度,我们称之为定量荧光。由于大多数原油的最强荧光在300-400纳米之间,而肉眼估计仅有在荧光发射范围大于400

纳米时才能识别,即只有中质油的外频带(中质油的一小部分)到重质油的荧光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多数石油荧光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传统的箱式荧光灯对于一些凝析油和轻质油根本无法显示,但是定量荧光弥补了传统荧光灯的这一缺陷,并能排除矿物荧光和丝扣油荧光的影响,对识别含油气层更精确更可靠。QFT 对油气层的反映特征是:QFT 值随着原油丰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丰度下,又随油质的轻重变化而变化,即油质越重,QFT 值越大。在钻遇油层时,QFT 会出现一个峰值,然后降回到背景值[1]。钻遇气层和水层,QFT 值都没有明显变化。上图是XX-A23井的QFT 曲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油层的QFT 异常明显,而气层、水层却变化不大。QFT 的每一个峰值基本上都对应着一个油层,所以,通过QFT 我们也可以初步判断油层的存在,但5米一个点的测量制约着我们用QFT 判断评价油气层的准确度。

以上就是油气水层在综合录井参数上各自的反映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各项资料都会对不同的储层流体产生不同的响应,但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录井资料我们无法判别流体的属性,必须总结各自的反映规律,综合尽可能准确真实全面的录井资料,才能够对储层流体进行较准确的判别。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清楚录井资料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出现什么不同的变化,才能在综合判断时排除干扰因素,使判断结果准确可靠。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07级A答案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考试科目:油气田地下地质学(A)考试时间:2009年6月25日上午 试卷类别:闭考试时量:120分钟 系:油气勘查与信息工程专业:资源(本)年级:2007级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已获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详细查明油气特征,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经济价值,计算探明储量等而钻的探井 2..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3.地层测试找到油气层后,获取油气层产量、压力、产液性质、地层渗透率、流体样品等资料工作。 4.标志层、在地层剖面中特征突出(容易识别)、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5.井斜投影:将斜井的井身投影沿地层走向投影到剖面的工作 6.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7.剩余油:油田开发过程国尚未采出而滞留在地下油藏中的原油 8.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地层升高的温度 9.油层有效厚度: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 10.折算压力:折算压力头产生的压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依据勘探阶段的划分与钻探目的,探井可以划分为地质井、参数井、 预探井、评价井、水文井等类型。 2.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钻时录井__、__岩屑录井___、__钻井液录井、气测录井和荧光录井等。 3.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__渗透率级差__,该值越大,反映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越__强__,而储层的分层系数越大,反映该储层的__(层间)非均质性__越严重 4.钻穿高压油气层时,油气侵入钻井液,造成钻井液密度降低、粘度升高__。钻遇粘土层或页岩层时,地层造浆,使得钻井液密度_升高_、粘度升高。。 5.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构造、储层变化和油气藏空间变化等三类特征; 6.确定油水界面一般有3种方法: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利用_压力梯度曲线确定油水界面,利用_原始地层压力和地层液体密度确定油水界面。 7、如图为钻柱测试压力曲线,E1--E2段为____终流段____,其形状处决于___渗透率、____、________流体粘度______以及测试层厚度 8、异常高压油气层周围的泥、页岩层处于从异常压力到正常压力过渡带上,该过渡带的泥、页岩由于欠压实而具有岩石密度_小__、孔隙度_大__等特点,使其电阻率_小__、声波时差_大__。 9.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需要_含油面积、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水饱和度__、原油密度和体积系数等参数。 10.地层内流体始终从__折算压力__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

录井资料解释2015版(优.选)

1、掌握储层物性,含油气水丰度和(油气水的可动性)是评价油气层的充要条件。 2、如果层内含油丰度相近而不同渗透带的渗透率相差较大,那么可以确定高渗透带内 没有充满油,水是可动的,该层不高于(油气同层)。 3、进行井间对比的条件是:井距不远,储层的埋深相近,层位相近,储集类型和(物 性)相近,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相近。 4、定量荧光仪测定的是(荧光强度)。 5、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量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6、岩心描述时,一般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油情况 有变化着,均需分层描述。 7、正常地下油气显示层在工程参数出现钻时降低,DC指数减小,立压降低等变化,在 钻井液参数上,具有出口温度升高,相对密度(降低)和出口电导率(变小)等现象,而假油气显示没有上述变化。 8、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属于(质量流速检测器)。 9、在下列各组参数中,是综合录井仪实时参数的是(立管压力,1号泵冲速率,4号泥 浆体积)。 1.QFT定量荧光仪的激发波长是(254)nm。 2.QFT定量荧光仪检测到的荧光物质是(以萘族为主的化合物)。 3.假岩心一般出现在岩心的(顶部)。 4.全脱分析时盐水必须使用(饱和盐水)。 5.普通电动脱气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脱气器钻井液出口量,应为满管的(2/3)最 佳。 6.DC指数是建立在(泥岩沉积压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7.Slgma方法是根据(岩石骨架强度)理论基础建立的。 8.在钻井过程中,用岩性对比地层时,最有效,最可靠的的方法是(岩性标准层标志 层)。 9.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参数TMAX的含义是热解(S2)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 10.直接测量项目按被测参数的性质和及时性可分为:实时参数和(计算参数)。 11.转盘扭矩是反应(地层变化)及钻头使用情况的一项重要参数。 12.出入口钻井液温度的测量可以掌握(地温梯度),帮助判断油气层,还可以探测超 压地层。 13.从色谱组分分析仪注样开始到全部组分分析完成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出峰时间)。 14.对于气液色谱分离下列定义(利用不同物质的组分在涂有固定液的固定相中的溶解 度差异,从而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时是单一物质组分得到分离,即挥发-溶解-在挥发=在溶解直至分离)是正确的。 15.对于气固色谱分离:利用吸附剂对单一物质的吸附性不同,是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 分离,即吸附-再吸附-解吸-再解吸直至分离。 16.根据石油的荧光性,请选择物质的荧光颜色正确的一组(油,沥青。黄色) 填空题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淹层 2、地层压力 3、可动油饱和度 4、泥浆低侵 5、热中子寿命 6、泥质含量 7、声波时差 8、孔隙度 9、一界面 二、填空 1.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4.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5.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_____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7.A2.25M0.5N电极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L=____________。 8.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________,当Rw a≈Rw时,该储层为________层。 9、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__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10、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 性__________。 11、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_______。 12、套管波幅度_______,一界面胶结_______。 13、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________浅侧向电阻率。 14、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_____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15、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油饱和度的增大 而。 17、当Rw小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_________异常。

石油工程测井基本名词解释

一、名词概念 1.Well logging 测井:油气田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welllogging,是应用物理方法研究油气田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寻找油气层并监测油气层开发的一门应用技术。 2.Electrical logs 电法测井:是指以研究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导电性、电化学性质及介电性为基础的一大类测井方法,包括以测量岩层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为基础的三小类测井方法。 3.Acoustic logs 声波测井:是通过研究声波在井下岩层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了解岩层的地质特性和井的技术状况的一类测井方法。 4.Nuclear logs 核测井:是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核物理性质,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勘探石油、天然气、煤以及铀等有用矿藏的地球物理方法,是地球物理测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5.Production logs 生产测井PL:泛指油气田投产后,在生产井或注入井中进行的一系列井下地球物理观测。它是监测油气田开发动态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油气田储集层评价、开发方案编制和调整、井下技术状况检测、作业措施实施和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根据测量对象和应用范围,生产测井大致可分为生产动态、产层评价和工程技术三类。 6.Apparent resisitivity 视电阻率:把电极系放在井中某一位置,能测得该点的一个电阻率值,该值受井眼、围岩、泥浆侵入等环境影响,不等于地层的真实电阻率,称为视电

阻率。当电极系沿井身连续移动时,则可测得视电阻率随井身变化的曲线。这种横坐标为视电阻率R a,纵坐标为深度H的曲线叫视电阻率曲线。 7.Reservoir 储集层:在石油工业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岩层。例如油气水层。 8.increased resistance invasion 高侵:当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较低时,电阻率较高的钻井液滤液侵入后,侵入带岩石电阻率升高,这种钻井液滤液侵入称为钻井液高侵,R XO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doc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题 填空 1.、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和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以图件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出来。 2.、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可用于四个方面:储层评价、地质研究、工程应用和提供自然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 3、测井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环境影响校正。 4、四性关系中的“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 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参数:(1)泥质含量(2)孔隙度(3)渗透率(4)饱和度(5)储层厚度 5、储层评价包括单井储层评价和多井储层评价。单井储层评价要点包括岩性评价、物性评价、储层含油性评价、储层油气产能评价。多井储层评价要点主要任务包括:全油田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井间地层对比、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测井相分析与沉积相研究、单井储集层精细评价、储集层纵横向展布与储集层参数空间分布及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6、识别气层时(三孔隙度识别),孔隙度测井曲线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孔隙度、高中子伽马读数、低中子孔隙度。 7、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主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孔隙与喉道、裂缝、洞穴。 9、碳酸盐岩储层按孔隙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10、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原则:一是测井信息对各种孔隙空间所能反映的程度,即识别能力;二是能基本反映各种储层的主要性能和差异。 11、火山岩按SiO2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苦橄岩和橄榄岩)、基性岩(玄武岩和辉长岩)、中性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和酸性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12、火山岩的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大小:致密熔岩>块状致密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一般凝灰岩 13、火山岩的密度大小,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的密度测井值逐渐降低。致密玄武岩的密度高达2.80g/cm3,而流纹岩的平均密度约为2.45g/cm3。 14、火山岩的声波时差,中基性岩声波时差略低,酸性火山岩略高。致密的玄武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志组成的,呈液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物。07、03B 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碳、氢、氧、氮、硫之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03 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204表示。08、04B 油田水P28:广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04 油田矿化度P29:即水中各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06、04B 干酪根P45: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03、02、00 成油门限(生油门限,成熟温度,门限温度)P58:有机质随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界限称为成油门限,这个成熟温度所在的深度为门限深度,又称成熟点。01B、02B、03B、04B、04、08 凝析气P25:在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气体,称为凝析气。03B、01 TTI法P60: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依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为TTI法。03、05 未熟—低熟油P70: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02B 煤成油:P71:由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所生成的液态烃类被称为煤成油。02B 煤型气(煤系气)P77:凡煤系有机质(包括煤层和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01、01B、00 煤成气P77:是专指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属煤型气一种。 煤层气P77: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成气。 生油(气)岩(生油气母岩、烃源岩)P83:通常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答案上是:指富含有机质并能提供工业数量油气的岩石。04、01B 有机碳P86:岩石中有机碳链化合物的总称。04 有机碳含量(TOC):岩石中残留的有机碳含量。 CPI P92:即碳优势指数,表示岩石抽提物中奇偶碳原子正烷烃的相对丰度,可粗略地估计原油成熟度。03B 有机质成熟度P88:表示沉积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热演化程度。06、02B、00 油源对比P93:包括油气与源岩之间以及不同油层中油气之间的对比,其目的在于追踪油气层中的油气来源。 储集层P101: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和岩层。05 盖层P101: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石层。 有效孔隙度P102: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e 04、07、02 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P104: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06、02、02B、03B、00 绝对渗透率P104: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P104: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04B、02B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 一. 录井综合图:(1 :500) 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 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 油商秘密(3号黑体 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 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 35+45+9+9+7+30+13+45+40+30+8+8=279 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 +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 4. 曲线颜色: 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 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 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 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 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 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 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 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 +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 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 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 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 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 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 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 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 3.重烃:指沉积物中,有机质转化生成的辛烷以上的液态石油烃,是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 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5.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6.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 7.膨胀系数: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热膨胀性质的物理量 8.压缩系数:是描述物体压缩性大小的物理量。 9..临界温度:液体能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该物质的临界温度。 10.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力。 11.干气: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的叫干气。 12.湿气: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 13.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 1、沉积有机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沉积物(岩)中保存下来的有机质 2、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埋藏深度而有规律的增加,现将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3、门限温度:随沉积有机质开始大量生成石油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门限温度。 4、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应的最小深度称为称门限深度。 5、烃源岩(生油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 6、镜质体反射率(Ro):良好有机质成熟指标。 1、孔隙:指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填充物内的空隙。 2、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3、有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4、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之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5、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6、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7、原生孔隙:原生孔隙是指在岩石沉积或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孔隙 8、次生孔隙:次生孔隙是指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孔隙和溶洞。 9、排驱压力:指某一岩样中的湿润相流体被非湿润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 10、盖层:指在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油气运移:指石油、天然气在某种自然动力的驱使下在地壳中发生位置的转移 2、初次运移: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排出(或运移)。 3、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二次运移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导层内的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的运移。 1、油气聚集作用: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2、差异聚集:在离烃源灶最近,溢出点海拔最低的圈闭中,形成气藏;距离稍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油藏;距离更远,溢出点海拔更高者可能含水。这就是差异聚集。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方法 开放分类:石油、地质、录井、采油 录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的具体工作,首先是对录井采集资料进行资料处理,求取储层评价参数,对录井单项资料进行定性解释,然后结合测井资料、岩心分析、试油等资料,进行图版解释和综合分 析判断,确定油气水层解释结论,预测油气层产能。从研究对象上,又可细分为油水层解释、气水层解释和水淹层解释。 第一节油水层解释方法 油水层解释流程: 采集资料处理——应用技术及有效参数优选——单项资料解释——解释图版建立——综合分析判断——油层产能预测 一、应用技术及有效参数优选 1.主要应用技术 ①岩心等实物观察判断技术 ②气测资料解释技术 ③地化分析评价技术 ④荧光显微图像分析评价技术 ⑤井喷、井涌、井漏、油气水侵及钻井液油气显示解释技术 ⑥测井解释技术 2.有效参数优选 ①反映有效厚度的参数:岩心含油产状及厚度,测井解释井段及对应的曲线特征,井壁取心含油砂岩井深位置,岩屑含油显示井段,气测异常显示井段。 ②反映孔隙性的参数:岩心分析孔隙度及孔隙类型,测井解释孔隙度、声波时差、岩性密度、中子密度曲线特征,地化热失重分析孔隙度,核磁共振分析孔隙度,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岩性、粒度、分选性、磨圆度等,荧光图像分析面孔率。 ③反映渗透性的参数:岩心分析渗透率,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岩性、粒度、分选性、磨圆度、胶结物、充填物、裂缝及层理构造发育程度等,荧光图像分析孔隙清晰度、连通性,测井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微电极幅度差、井径等。 ④反映含油性的参数:岩心、岩屑、井壁取心一次观察含油特征,地化分析岩石含烃量,气测分析全烃含量及异常显示曲线形态,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及钻井液槽池面显示特征,测井电阻率及其曲线特征。 ⑤反映原油物性(渗流性)的参数:岩心、岩屑、井壁取心二次观察含油特征,地化分析岩石烃类组分含量、相对含量及其谱图形态特征,荧光图像孔隙含油颜色及分布特征,气测分析组分相对含量,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及钻井液槽池面显示特征。 ⑥反映含水性的参数:岩心、井壁取心含水特征,地化分析烃类组分相对含量及其谱图形态特征,气测分析H2、CO2、CH4含量,气测异常显示曲线形态及组分相对含量,荧光图像含水特征,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 ⑦反映地层压力的参数:钻井液密度与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综合录井d指数、σ指数及钻井液体积等参数。 由于地下地质现象的复杂性,真实的地层很难直接得到,测、录井井筒采集资料中的感官现象、曲线特征、图形特征、图像特征、宏观的井口异常现象等,都可以作为获得储层参数的重要信息。 二、单项录井资料解释方法

0811005_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 课程编号: 0811005 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2 课程性质:学位课 适用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 大纲撰写人:赵军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地层评价为核心,着重介绍测井资料预处理、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及剩余油测井评价原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1. 要求研究生结合实际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加强对相关原理及方法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 了解现代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前沿技术。 二、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①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内涵和发展;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任务;③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系统。 2. 测井资料预处理 ①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②测井曲线的平滑滤波;③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④交会图技术及应用。 3. 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碎屑岩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及评价要点;②油、气、水层的快速直观解释方法;③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的建立;④统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⑤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常用参数的选择;⑥POR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4.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③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④CRA、NCRA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5. 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火山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③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解释方法。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油管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过程,油从井底倒井口的剩余压力叫油压。 2、套管压力:油套管环形空间的气柱的压力。 3、回压:油在油管里流动的摩擦力叫回压。 4、静压: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回升,待压力恢复稳定时测的油层中部压力叫静压。 5、流压: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压. 6、冲程:一般是指抽油而言抽油杆光杆在上,下列点相应位置的距离叫冲程. 7、冲次:抽油机驴头每分钟上下活动的次数叫冲次. 8、生产压差:静压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力之差叫生产压差. 又叫采油压差. 9、地层压力:油井未投入开采前,在探井中所测得油压称为原始地层压力,地层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生产压差=静压-流压) 10、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 11、采油指数:当油井生产压差每增加一个大气压,一天内所增加的油量叫采油指数. 12、含水率: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的百分比叫含水率. 13、油气比:每采出一吨原油所伴随着采出的天然气气量叫气油比. 14、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有规则的移动叫电流. 15、电压:电流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处两处的电位之差叫电压. 16、机械采油:各种机械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叫机械采油. 17、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叫含油层. 18、扫线:是指油井在关井之前,用套管气或压风机进行管路清扫以免油、水或其它物质在油管里集结,造成不应有的事故. 19、气计量分离器:是一种油气计量装置.它是把油、分离后再进行计量,计量完成后又把油、气混合输送到转油站。同时,还用它控制回压、沉砂、沉水。 20、采油树:采油树是自喷井的井口它主要悬挂下入井口的油管主密封油套管的环形空间,油井保证作业施工录取油、套、压、等资料,测试及清蜡等日常生产管理. 21.储油气层:凡是能够储集油气并能使油气流出来的岩层叫储油气层 22.油气藏:油气只能在储油气层中聚集起来,才能形成有价值矿藏,促使油气聚集起来的场所叫圈闭,在圈闭里聚集了油气的叫油气藏 23.生产井:在已探明的油气田上,为了开采油气而钻的井叫生产井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 简答题)(主管题资料)

《油气田勘探》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3.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4.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用六个字可以概括为:寻找、发现、探明。 5.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6.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0.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1.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12.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1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14.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15.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16.大区概查阶段应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重点研究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包括古纬度、古气候、古地理条件。 17.盆地普查该阶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勘探范围的广阔性;二是勘探任务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原油专业术语

1.原油 原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原油,或称天然原油。人造原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原油成因的学说 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多数学者认为原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3.生油岩 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原油。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4.储集层 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5.油气藏 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6.油气田 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7.油气聚集带 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8.含油气盆地 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9.生油门限 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原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10.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 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原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11.油(气)按储量可分 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原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大型油(气)田:原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中型油(气)田:原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亿桶)的油(气)田。小型油(气)田:原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 12.按圈闭类型划分油气藏

名词解释

1、累积注采比:指注入剂(水或气)的累积注入量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累积采出量的地下体系之比。它是反映注采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累积注采比为1时叫注采平衡,大于1时叫超注,小于1叫欠注。 2、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指年产油量与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如按实际年产量计算,则称实际采油速度。它表示每年实际采出的油量占地质储量或可采储量的百分数,也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按折算年产量计算,则称折算采油速度。它表示按目前生产水平所能达到的采油速度。 3、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率定义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实际油藏中使用阶段末、初的含水率之差比上阶段末、初的采出程度之差来计算。即公式I=Δfw/ΔR。 4、地层系数:地层有效厚度H(m)与有效渗透率K(mD)的乘积。 5、地层流动系数:地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除以流体粘度。 6、滚动勘探开发:是一种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油气田而提出的一种简化评价勘探、加速新油田产能建设的快速勘探方法。它是在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估计,在对油田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将高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入开发,实行开发的向前延伸;同时,在重点区块突破的同时,在开发中继续深化新层系和新区块的勘探工作,解决油气田评价的遗留问题,实现扩边连片。这种“勘探中有开发,开发中有勘探”的勘探开发程序。 7、油层动用系数: 8水驱特征曲线:累积注水量和累积产油量在对数坐标夏,呈现的线性关系曲线 9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值 10主裁比:单位时间注入水与产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11净网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油水井数 12驱动方式: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依靠那种能量来驱油 13面积注水:油井和水井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开发区上 原始可采储量:又称为总可采储量或最终可采储量,它是在现代工业技术条件下,能从已探明的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商业性油气总量。 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在某一指定年份还剩余的可采储量。 储量的计算方法:类比法,容积法,动态法。 类比法:利用已知相类似油气田的储量参数,去类推尚不确定的油气田储量。 容积法:在油气田经过早期评价勘探,基本搞清了含油气构造、油气水分布、储层类型及岩石物性与流体物性之后,计算油气田原始地质储量的方法。 储量丰度:单位面积控制的地质储量。 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和单位厚度控制的地质储量。 储采比又称为储量寿命,——某年度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之比值。 采收率:累积采油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最终采收率:油田废弃时采出的累积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值。 无水采收率:油田在无水期(综合含水小于2%)采出的总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阶段采收率:油田某一开采阶段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采出程度:截止计算时间为止所采出的总采油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 划分开发层系:把特征相近的含油小层组合在一起,与其它层分开,用单独一套井网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分析和调整。 边缘注水:边缘注水指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在油水边界处。 边缘注水的适用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油藏宽度不大于4~5km);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结构单一,油层稳定;边部与内部连通性好,油藏原始油水边界位置清楚;流动系数(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原油粘度)较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第2章综合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2.1 综合录井资料包含的内容 综合录井资料为随钻测量或观察所得,具有及时性、直观性强的特点,是发现、识别油气水层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 气测录井资料,包括气测全量、组分等资料; 2. 常规地质资料,包括岩屑、岩心、壁心、钻时、钻井液密度、粘度、油气水等资料; 3. 钻井工程参数,包括钻速、钻压、泵压、出口流量、DC指数及钻头参数等; 4. 特殊录井资料,定量荧光分析(QFT)、地层压力参数以及计算参数等资料。 这些参数在钻遇油气水层时,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异常反映,对识别气层、油气层、水层有一定的贡献,但由于一些特殊性(地质环境、采集因素、过压等),某些参数对气层、油气层、水层的反映特征变化不明显或几乎没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2.2 综合录井资料与油气水层的一般规律 2.2.1 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气测录井资料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气测录井是在钻井过程中进行的,具有实时、精度高、应用方便有效等特点,是目前我们发现和评价油气层极其有效的手段。气相色谱仪是气测录井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样品由载气带进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各组分依次进入鉴定器,在鉴定器中气样燃烧,产生的电流信号放大后以数字信号的形式直接进入计算机存储。气相色谱仪能准确地检测出钻井液中的全量、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戊烷的含量。根据不同的产生机理,我们可以把钻井液中的气体分为以下几类: 1) 破碎气:在钻进过程中,由钻头机械破碎地层而释放到钻井液中的烃类气体。 2) 压差气:当地层压力超过井筒内液柱压力时,受压差作用从储层进入钻井液中的烃气。 3) 二次循环气:从地表泵入井底又第二次在地表出现的气体,主要是由于钻井液除气系统未将钻井液中的气体排除干净所致。 4) 外源气:除岩屑之外的某个气源被人为导入钻井液中的烃气,如磺化沥青、磺化苯醛树脂、润滑剂等泥浆材料所产生的烃气。 所以,气测录井要去伪存真,抓住破碎气,分析压差气,校正二次循环气,排除外源气,发现真显示。因此,气测录井是我们发现和识别油气层最值得研究和利用的方法。 在分析气测值在油气层的反映特征之前,我们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气测值的高低不能反映储层的流体性质,也不能反映天然气层的产能,高产气层和低产气层与气测值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油气层在实时录井过程中均有异常,但异常值的大小与地层的岩性、物性、钻井液使用密度密切相关,目前渤海地区普遍采用过压钻进,所以气测录井所测到的气体主要是地层的破碎气,气量较有限,而地层中的气体,由于钻井液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加上钻头水眼的高压喷射作用而很难进入井眼。所以,在油气水层中气测值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结如下: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 (6) 第二章电阻率测井 (11) 第三章声波测井 (26) 第四章放射性测井 (39) 第五章工程测井方法 (61) 第六章生产测井 (82) 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93)

绪论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学是一个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并已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30年代首先开始电阻率测井,到50年代普通电阻率发展的比较完善,当时利用一套长短不同的电极距进行横向测井,用以较准确地确定地层电阻率。60 年代聚焦测井理论得以完善,孔隙度形成了系列测井,各类聚焦电阻率测井仪器也得到了发展,精度也相应得以提高。测井资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车载计算机和数字测井仪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在又发展了各种成像测井技术。 二、测井技术在勘探及开发中的应用无论是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勘探过程中在地壳中只要富集,就具有一定特点的物理性质,那我们就可以用地球物理测井的方法检测出来。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往往埋藏很深,只要具有储集性质的岩石,就有可能储藏有流体矿物。它不用像挖煤一样。而是只要打一口井,确定出那段地层能出油,打开地层就可以开采。由于用测井资料可以解决岩性,即什么矿物组成的岩石,它的孔隙度如何,渗透率怎么样,含油气饱和度大小。沉积时是处于什么环境,是深水、浅水、还是急流河相,有无有机碳,有没有生油条件,能不能富集。在勘探过程中,可以解决生油岩,盖层问题,也可以对储层给予评价,找到目的层,解释出油、气、水。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测井可以监测生产动态,解决工程方面的问题。井中产出的流体性质,是油还是水,出多少水,油水比例如何,用流体密度,持水率都可以说明。注水开发过程中,分层的注入量,有没有窜流,用注入剖面测井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套管是否变形,有没有损坏、脱落或变位,管外有无窜槽,射孔有没有射开,都需要测井来解决。对于设计开发方案,计算油层有效厚度,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都离不开测井。测井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来说,自始至终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必要的技术。它服务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三、储层分类及需要确定的参数 1.储集层的分类及特点石油、天然气和有用的流体都是储存在储集层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储集空间的,并彼此相互连通,存在一定渗透能力的的岩层。储层性质分析与评价是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 1) 碎屑岩储集层 它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世界上有40%的油气储集在碎屑岩储 集层。碎屑岩由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胶结物组成。最常见的矿物碎屑为石英,长石和其他碎屑颗粒;胶结物有泥质、钙质、硅质和铁质等。控制岩石储集性质是以粒径大小、分选好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形式有关。一般粒径大,分选和磨圆度好,胶结物少,则孔隙空间大,连通性好,为储集性质好。 2) 碳酸盐岩储集层 世界上油气50%的储量和60%的产量属于这一类储集层。我国华北震旦、寒武及奥陶系的产油层,四川的震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油气层,均属于这类储层。 碳酸盐岩属于水化学沉积的岩石,主要的矿物有石灰石、白云石和过渡类型的泥灰岩。它的储集空间有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