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一体化的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基于一体化的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基于一体化的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基于一体化的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文/吴韵琴

摘要:一体化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包括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也包括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其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实施一体化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以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为例,提出了一体化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该以专业人才的岗位面向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具体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实训体系的构建和职业技能证书的构建及考证安排等方面。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49-02

一体化人才培养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人才势在必行,实际上中高职“3+2”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很多院校相关专业都已开展和实施。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方式上,除“3+2”以外,还有通过单考单招考入高职院校的中职学生,这是目前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也是涉及学校和专业最多的形式,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中以单考单招录取的学生比例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站在一体化的角度对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构建和实施。一体化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该以专业人才的岗位面向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具体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实训体系的构建和职业技能证书的构建及考证安排等方面,下面以会计专业为例,说明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思路。

一、明确中高职会计人才的岗位面向和培养目标

构建一体化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中高职的就业领域和岗位面向。根据我们的调查,中职毕业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当地小微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这里,当地更多的是指县级或更下面的基层区域,在这些地方的一些小微企业,他们需要一个懂会计基础知识的人员进行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出纳、仓储、收银、记账甚至可能是文秘和统计等工作。而高职毕业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是省级或地级市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需求是不仅能满足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有时也会有一些相关的管理工作需要他们来组织或完成,如成本计算与管理、筹融资工作或所需资料的准备、提供比较规范和完整的企业会计报告以及其它财务文件等。

因此,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面向应该是为小微企业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提供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其职业提升的空间应该是在基础岗位工作几年后可提升至企业财务主管岗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岗位面向应为中小企业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也可拓展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或在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代理、税务咨询、审计助理等工作。

因此,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针对就业面向岗位和继续深造所需要的具备熟练完成出纳岗位工作、规范完成小微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能力,具有基本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知识和技能及对应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针对就业面向岗位,培养能熟练完成中小型企业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税务咨询等业务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在这些岗位工作若干年取得经验和通过一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后,可提升至企业管理岗位从事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部分。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包括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出纳实务(可以分别珠算、点钞、小键盘以及票据业务等进行授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实务、成本计

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税费计算等;专业选修课应包括财经英语、财经应用文、经济法基础知识以及审计基础知识等。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基础和财政金融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财务管理实务、税收筹划、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小企业会计实务、经济法、EXCEL 在会计中的应用、统计基础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总体来说,在课程的设计上,中职应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职侧重于更深入的知识、技能以及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中职更多的要求掌握该如何做的问题,高职则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具体到需要进行衔接的课程及其内容,主要是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上,其中又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最为重要。在以上的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实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需要解决衔接与配合的问题。下面分别论述:

财务会计,不同的院校可能名称不同,如企业财务会计、会计实务、初级或中级财务会计等,其实就是财务会计的内容。结合中高职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掌握的内容应不超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所需范围就可以,高职掌握的内容不超过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所需的要求即可。中职阶段掌握的内容可以满足小微企业进行基本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的需要;高职阶段的内容除对中职的内容加以深入以外,最主要的区别是涉及到金融资产业务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处理、减值准备业务的处理、长期负债业务的处理、所得税业务的处理等,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还涉及到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对会计准则的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就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好地对会计进行把握,以满足中小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的需要,上升到管理层面。成本会计,中职的内容应该掌握在制造成本法下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高职阶段除了要掌握制造成本法以外,还应该掌握成本差异分析、作业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从中职的成本核算层面上升到成本管理、控制和决策的层面。财务管理,中职阶段的内容侧重进行基本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高职阶段除了计算的指标更多以外,还要体现指标之间系统性和分析的全面性。税收实务,中职侧重进行纳税计算,能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相对简单的涉税事项;而高职则更多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进行税务管理,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尽量为企业节税。会计电算化,中职要求对个别会计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就可以;高职则要学会几种主要会计软件的操作,同时还要学会利用软件进行会计管理,即时提供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

四、实训体系的构建

中职实训体系中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出纳实务相关技能实训,二是会计核算基础技能的实训。为培养学生出纳实务技能,所需要的实训包括:点钞、小键盘输入、珠算、票据业务、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等相关方面技能,而会计基础核算技能最核心的是要掌握基础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全过程,也就是能完成从凭证取得或填制开始到会计报表编制完成的全过程业务处理,既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等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熟练掌握,也包括手工处理环境和计算机处理环境下的账务处理程序的熟练掌握,目的是让学生能全面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以使其毕业后能独立应对小微企业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高职实训体系则是在中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相应岗位工作所需的会计综合业务处理技能、成本计算与管理技能、财务管理与决策的技能以及税收筹划的技能。会计综合业务处理技能要能完成相对复杂的会计处理业务和报表编制,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都设计了分岗位会计实训,就是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分设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财务主管等不同岗位,分别由不同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并能熟练地运用财务软件(如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成本计算与管理实训在进行成本计算的基础上,侧重把相关的成本数据指标运用

到企业管理中去,为管理提供各种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如变动成本法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成本的控制与分析技能等;财务管理实训则要求在完成指标计算的同时,能对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税收筹划实训则是从筹划的角度对企业所需交纳的各项税费进行综合规划与管理,做到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晚交税或少交税,为企业创造好的节税效益。另外,作为一名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审计知识和技能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应该掌握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构成,不同审计组织的审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以及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等。

五、职业技能证书的构建和考证安排

我国的会计证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注册会计师证书,另一类是会计资格证书,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两类证书都归属财政部管理,但分别适用于会计的不同领域,注册会计师证书是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所必须具备的,但注册会计师证书的考试内容和难度均不适合在读期间的中高职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而会计资格证书则是从事企业会计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其中的初、中级证书考试与我们的中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比较匹配。从考试内容和难度来说,在中职学习阶段,目前可以参加的会计资格考试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而高职学习阶段,则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均可以参加,这是很多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老师会向学生推荐的技能证书考试,特别是从业资格考试。中级和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由于有从业年限的要求无法参加。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对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学生来说,在会计职业技能证书的衔接上,中职阶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为达到实现这个目标,在考证安排上,中职阶段的二年级下半年或三年级上半年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论从时间上来讲还是从所学内容上来说都比较合理,因为三年级下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肯定没有时间准备这个考试,如此,在进入高职以后,快的话就可以在大一下学期(初级考试都是在每年5月份)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即使没有考出,也可以在大二下学期取得,也不影响部分学生继续读本科的时间安排,比一般的普高进入高职的学生要早至少一年的时间。

一体化人才培养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仅有中高职一体化的衔接问题,还有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高职处在两个衔接的中间一环,在招生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也最为迫切。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联合行动、共同研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为他们的职业人生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储备。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改项目: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单考单招的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项目编号jg2013299,主持人:吴韵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案例一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 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是示范性特色专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积淀,一直在成长,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学科式培养等种种弊端,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专业以开放的办学思路,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特征,体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三强化”策略序化课程,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之上保证“五阶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条件,全面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三、实施过程 (一)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流程 本专业注重健全过程监控,积极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乃至家长的调研、走访、座谈和制度试行等,完善适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共管制度,特别是在非毕业综合实习阶段的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体系、校内学习和校外实际工作一致性的教学监控制度、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素质教育制度等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设计流程说明: 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针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开展会计职业岗位群分析; 3.制定初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并进行行业专家论证; 4.依据会计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教学内容; 5.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 6.校企共同全面、全员、全程监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 与实施,并考核评价。 图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调研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群分布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期,广泛的社会调研十分必要。进行实地调研时,本专业直接深入到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的内容涉及会计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代码630302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全日制三年(2+1)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 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财务与会计各岗位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审计及相关财务工作。 三、职业资格要求 要求学生在校三年期间,至少考取财政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证书一个并鼓励学生考取多项资格证书,具体见表“职业资格证书”。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及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知识; 3.具备必备的计算机、数据库及其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强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 5.了解相关的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财政与金融、税法等专业知识; 6.了解国内外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会计数字书写规范、电子计算工具的运用、点钞和验钞技术以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具有熟练的会计业务核算能力,能按会计基础操作规范和账务处理流程核算企业主要会计业务,进行成本计算; 3.具有根据会计业务和会计记录编制会计报告并进行报表分析的能力; 4.能熟练地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投资、筹资、分配决策和编制财务预算、实施财务控制; 5.能熟练地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 6.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拟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程序和撰写审计报告;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众所周知,建好专业,培养方向正确是首要前提。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可行,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就业情况的好坏。因此,在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的当今,在会计作为一个相对热门但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会计学生的就业率,根据多年会计专业建设经验,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校企深度融合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校企深度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会计专业在许多高职院校均有设置,且招生规模也不小,特别是一些在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偏社会科学类的高职学校,由于会计专业学生人数总量较大,其培养质量和就业情况直接关系整个学院的发展。但纵观会计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各个高职院校却是参差不齐,各有千秋。因此,如何建设会计专业,使之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确不容忽视。而建好专业,培养方向正确是首要前提,所以必须首先考虑如何选择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与工作实际偏差较大 部分会计教材上的知识体系较陈旧,没有很好地与会计准则变化、政府政策改革挂钩,从而导致学生所学并非社会所用,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影响学生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负责专业建设的老师与政府和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员联系不够密切,未能较好地将社会动向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导致培养质量出现偏差。 1.2校企的深度融合在实施时遇到较大的困难 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考虑的企业的商业机密和资金安全等因素,做到校企的深度融合却有一定困难,比如学校老师到企业培训、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和融合。因此,部分高职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而出现学校培养的会计学生企业不满意,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学校又提供不了的奇怪现象。 1.3工学结合的模式已有涉及,但仍刻有学科教育模式的印记 虽然目前工学结合的模式已经被许多学校采用,但并不彻底,并且有些教师毕竟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开展教学,即使是有在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短暂经历,但还是缺乏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对会计实际工作情况不甚了解,将自己所授的学科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照搬到高职课堂教学中,仍以讲授为主,重理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第3期(总第643期) 一、引言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 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主流意识。走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不仅能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始 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和社会需求,而且也使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高职院校要想办出自身特色,体现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在德国表现为“双元制”模式,在美国表现为 “合作教育”模式,在英国表现为“三明治”模式,在澳大利亚表现为“TAFE”模式,在韩国表现为“顾客导向”模式。尽管这些产学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各具特色,其核心内涵就是目前我国政府倡导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近几年,尽管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种种探索,并且有些院校的做法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从现实整体情况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不管我们是进行办学模式的探索还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对人才的培养都带有根本性的作用。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构成 根据目前政府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态势来看,纵观国外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有四个要素和四个层面构成,如右图1所示。四个要素包括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院校学生主体。其中政府通过法规赋予行业或中介机构(如协会)指导、协调、监督办学的职能,其作用仍属于政府的范畴。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四个层面表达出来,每一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内涵,层面间的有机结合就构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 校企结合层面:由政府、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组成。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得到提升。企业在员工培训、人员储备、提高企业形象等方面得到有效扩展,从而双方资源得到互补。 校内学习层面:由政府、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学生组成。政府通过法律规定、政策导向、资金支持和行政手段指导学校办学。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行业发展的特点确立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并实施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同时,政府在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政策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 顶岗实习层面:由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组成。政府通过法规政策和资金补贴鼓励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相应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架起桥梁。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毕业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选择奠定基础。 工学结合层面:由高职院校、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组成。这一层面应该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也是核心内容。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以“职业—就业”为主线,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实训和能力培养上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此外,通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张浩 [摘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主流意识。但是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中,无论是院校还是企业都存在着种种困惑和问题。文章从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的构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做法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张浩(1955-),男,河南开封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员,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运用、职业教育。(河南郑州450005)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3-0029-03 教育管理 图1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示意图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设置概述 1.专业设置背景 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二十一世纪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推动职业 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现代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战略 意义。 2.专业设置必要性 本专业的设置是基于90年代后,特别重庆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 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具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财会人员。` 在我国,各单位都必须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 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同时,凡是从事会 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这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准入证”。为适应社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及市场需求,我校开设助理会计师专业,培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会计专业知 识和技能,热爱会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 3.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一)有坚实的办学基础 计算机部从1985年开始开设计算机应用的专业,1992年开始开 设财务电算化专业,其十几以来,先后开设有财务电算化、金融保险、经济管理、计算机税收、电子商务、计算机财务管理职业中专班。建立了严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毕业学生分 别被市各专业银行、各证券公司、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等单位

录用。因他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技能过硬,深受社会用人单 位的好评。因此,重庆市电大1996年主动与其我校计算机专业部开 展联合办学,其中所设专业包括财会电算化专业,由该专业部全面 实施教学和管理(全部由该专业的部教师上课)。历次参加中央电 大和市电大的学科结业统考,成绩总是名 (二)有比较强的师资 我校计算机部现有财经专业教师6名,其中80%的财经专业老师 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会计中级职称,并均具有10年以上的专 业教学经验且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能承担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学。 起草了重庆市财经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编写出版的《经济法》、《企业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教材被国内许多职业高 中广泛采用。除了已有财经与金融方面的师资。为了加强专业理论 教学、办好高职,还要引进1名曾经正在证券期货待业工作5年以 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开展金融实训工作配备人才。 (三)校内教学条件 学校了拥有全市最先进的1000Mbps校园网,校园监控系统、校 园广播系统;有76间带有中控、电子书写屏、计算机和投影机的多 媒体教室;12间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600多台;有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模拟室、网络实验室等实验中心,在硬件条件上也具备开 设该专业的条件。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 1.培养目标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对各类企业的各项资产、权益以 及经营收支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能力,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监督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并能马上上岗操作的能力。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专业代码:620204) 一、专业名称 会计电算化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 三、入学条件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 五、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 根据五邑地区会计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秉承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以会计职业岗位为主导,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突出会计岗位技能操作和会计行业证书培训,把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建立“岗证结合、德能一体、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1。岗证结合-—按岗设课、瞄准证书、以证促岗 岗位操作就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动手技能,考证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岗位操作与考证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会计电算化专业只有将职业道德、实践操作和考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能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所以,突出岗证结合才能真正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2.德能一体——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能力提升有机结合 会计工作是信用度非常高的工作。要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必须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人员就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金、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因此,学生不但要有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和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只有具备德能一体的素质才能成为社会上真正有用的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我认为其根本的 指导策略应该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 实践能力为的一线技工人才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德发展道路,建立培养学生大量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时代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

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份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 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应该面向就业,大力改革教育方式,砍掉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没有必要的基础课,大力加强实际动手的实践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在相关操作的实际经验。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他们往往跟某一个大型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分配到那些大型企业中,因此从一开始他们都建立的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企业要求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而我们目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仅仅面向一个企业,往往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企业要不了那么多的毕业生,而这些企业有一些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有一些

浅谈会计专业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会计专业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整合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高等学校职业教育优势和信息化资源,逐渐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要求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各项育人支持政策,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学生从仅仅具有“学生”的单一身份转变为具有“学生”、“徒弟”的双重身份,并且在“老师”、“师傅”的带领下开启职业生涯,学习本领、掌握技能,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2高职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究其本质是为经济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培养能做好经济管理活动的会计人才。随着国内GDP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传统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更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能功底。为了让会计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会计专业育人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现代学徒制日益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2.1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创造更多的会计实践机会 会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有限,小型企业的会计岗位更少,不能承担也不可能承担高职院校全班几十人的实习和轮岗,企业很难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长期实训基地和合作对象,学生也不能时常感受到会计专业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幸福感。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行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信心,摆脱原先的实践教学时空的制约,而且可以解决原先因会计岗位分散使得实践教学组织的困难矛盾,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更多

的核心工作。 2.2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培育更高的会计实践素养 高职会计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现有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会 计专业人才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面对企业经 济业务缺乏基本的、快速的职业判断能力,信息敏感性不够。因此 迫切需要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会计教学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学习 现状在学校内更新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倡导的 为了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的育人模式。现代 学徒制紧密衔接了高职学生的在校学习,全面深化了针对会计学科 知识的多层次理解,增加学生处理账务的动手机会,应当能够指引 会计专业的同学们更多地参与会计综合实践。 3引企入校共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专业 育人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 紧密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重新设 计整改,审时度势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办学。企业依托人才创造更多 经济效益,贡献社会效益;学校依托企业,整合信息化资源,改革 信息化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双方共赢,共同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这种现代育人模 式更有利于建立平稳、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产教融合。为加 快推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引企入校,依托社会会计服务公司等 成立会计服务分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平台。由合作企业提供经济业务原始依据,在徒弟面前呈现处理经济业务 的法律依据,保障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学校与合作企业 诸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等商讨合作培养意向,签订合作 协议,明确培养总目标和时段目标、合作培养期限、共同考核办法、

2021年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简介摘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内外会计人才培养理论,对我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国际化会计人才”为目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在全球 谈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内容 摘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内外会计人才培养理论,对我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国际化会计人才”为目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新常态经济的高速运行和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衡量标准已从过去简单地对数量的要求转化为对综合素质的质量要求,会计人才既要有国际化视野和意识,掌握具有国际前沿的会计思想理念,又要熟悉我国的会计实践,实现会计人才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因此,培养目标该如何界定?课程体系该如何设置?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这不仅仅是教育界人士在追问的话题,也是各国高校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加快会计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地位,我校与国际组织(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工会ACCA)合作,将国际会计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以下五个方面完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培养目标 由“专才”向“通才”转变,既“立足专业”又“超越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得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泛知识面,能将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融会贯通、创造性的灵活运用的“软人才”,而不是只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领域有专精的“硬人才”,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界定会计人才的核心素养内涵。ACCA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知识,还涉足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而且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要具备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高效传递的能力。 2设置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将13门课程嵌入到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不是简单地替换,而是通过调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融合课程内容,实现“软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替换式嵌入加专业课程调整的思路,改进的教学计划既没有改变原有专业培养的优势,又能实现高素质国际化

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的思考

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的思考 摘要:主要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为什么要面向实际对学生进行实践技 能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 进一步做好会计教学工作的几个细节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思考 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决定 在构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首 要任务。实践技能的培训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 教学必须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使 学生成为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本文就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谈点粗浅 看法。 一、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会计教学目标上只注重应知和应会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 会计教育,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忽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 能力的培养。我们现在的高职教育沿袭这种传统模式,缺乏创新。这种单一型人 才培养目标只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 客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多元化市场经济已经形成的格局下,缺陷逐渐暴露, 如学生应变能力差,适应社会需要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客观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课程内容及目的单 一地指向某专业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执行,忽略了人在教 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门类过多,内容交叉,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学生负担很重,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课程的编制注重了文化课,有的 课程甚至成了师生双方“你说我做”的模式,限制和束缚了人的潜能的释放。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存在着“教师念 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够,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注重专业 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从现状看,高职高专很多都是由中专 升格而来,教师队伍存在先天不足的局面,教学条件由于投入不足,也与高等职 业技术教育的差距甚远。 二、更新会计教育观念,以适应培养适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树立会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观念。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 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研究、生活氛围。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既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 知识的基础,又有较为宽广的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 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二)树立会计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不断创新。 一方面会计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会计教育不断进行新课程设置,要求开展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三)树立会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观念。随着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经济技 术交往的进一步加强,作为“国际商业性语言”的会计必然走向世界,融入统一的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 一、专业名称:会计 二、专业分类:管理学 三、专业代码: 四、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五、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工商企业及事业单位(中小型)会计核算领域,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灵活、心理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掌握和相关就业岗位群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会计软件,可以从事相关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管理(如档案管理)及一定的持续发展的会计管理人才,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思想政治素质: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理想、等政策、知法爱国、专心本职工作,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 2、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文化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善于自学,同时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有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4、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理的知识组成结构,掌握和会计专业相关岗位相适应的能力。 5、职业素质:具备从事会计及其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具有自主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方面;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要为思想政治、人文社科; 3、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一定的对口行业相关的与生产销售等自然科学知识; 4、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主要为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基础统计、市场营销、物流基础、财经应用文写作等方面; 5、专业知识:主要为会计实务、相关经济法规、会计法、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原理和会计软件知识等方面。 (三)能力结构 1、职业基本能力: (1)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2)具有从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应具备的能力; (3)具有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获得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 (5)具备税务会计与税收管理的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力 八、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十月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建设基础 一、发展契机 依据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按照动态调整、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有机结合、质量与效益统一的原则,围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特色,大力推进会计等专业建设的精神,我校会计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吉林省特色产业群的逐步完善,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在未来三年内,会计专业人才有较稳定的社会需求。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会计专业通过人才市场调查、企业走访、毕业生回访、专家与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将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资源,融入教学过程;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运行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校企的结合,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会计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立足吉林、面向全国。 二、专业定位 会计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我省“十二五”规划内容相衔接;坚持专业特色发展与学校整体层次提升相衔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发展潜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

关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已经多年,但理论上尚缺乏科学的定义。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在199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高教司司长钟秉林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 2 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

由于多方办学,多头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状态,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学校的规模效益无法提高。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太大,加之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是发展缓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各部门、各企业都按自己所需办学,而部门办学往往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宏观上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2.2 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由于高职教育较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故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另外,课程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 2.3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这种状况将难以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论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发展影响日益强烈,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会计专业作为国内外人才需求较大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就显的尤为重要,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中澳会计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标签:会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故则、能够参与国家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由此可见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迅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会计专业作为国内外人才需求较大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就显的尤为重要。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中澳会计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1 我院项目背景以及专业定位 从2005年开始,我院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林学院开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7年开设了中澳会计合作项目,按照澳大利亚AQTF教学认证体系标准,引进澳大利亚全英文教材,采用我院教师和澳方派遣教师联合授课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英语能力。 中澳会计专业面向社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时借鉴澳洲,和国内相关大学中外合作会计专业招生经验,招生范围包括非艺术类高中毕业生,扩大了招生范围、减少了招生类别限制,实现了考生不分专业自由报考的机制。 学生在入校后,通过第一学年英语的强化学习,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尊重学生自身的意愿选择,把中澳会计专业分成出国留学方向班和国内升学、就业方向班。学生毕业之后也有多种选择途径,既可以选择国内就业,专升本继续深造,也可以按照3+2留学模式赴澳大利亚留学两年,获得本科学位。兼顾考生国内就业和出国留学两方面的职业规划。 因此,本专业与国内普通会计专业相比具有更多优势: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我国会计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国内相关执业证书,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的双语专业课程,使其掌握澳大利亚会计专业知识,获得国外同等学力水平。毕业时如顺利通过外方测试,并完成全部双语专业课,学生即可同时获得我院毕业证及澳大利亚TAFE证书。 2 人才需求分析以及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知识大爆炸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会计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高职会计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0-27T15:20:43.42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7月作者:裘敬忠[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注起来。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710302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注起来,众所周知,高职主要为企业培养一批批技能性的人才,所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施体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根据现今体验式教学在高职会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会计;体验式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国高职院校在近些年的教学问题上也做出了一些改革,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于此专业的教学方式做了一定的变更,将教学重点放置实践教学上来。为了向社会以及企业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也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而体验式教学大获好评。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主要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的不同认知规律以老师创建的教学情境对知识内容加以还原,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学生便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达到知识的吸收。体验式教学在所有教学方式中比较注重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也与人才培养以及高职会计教学的教学理念相一致。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职会计中的作用 (一)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准则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更,必须以培养实践型的会计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众多教学模式中,体验式教学主要通过情景的创建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为直观,帮助学生对知识产生真实的体感,让其对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通过实践性的操作来加深记忆,以此提高学生的真实技能。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教育机制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性较强的高职院校,而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也将成为劳动市场中了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被用人单位接受且适应人才市场的就业形势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会计专业属于实践学科的一类,因此要想将选择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必须对会计实践教学加以改革,而体验式教学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性。老师可以根据国家当前的就业市场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势对会计专业学生展开体验教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三.如何发挥体验式教学于高职会计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的创建在高职会计专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验式教学讲究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情境教学正能将这点发挥出来,当老师创建情境时,学生会根据其情境加以体验并得到一定的感悟,再结合老师所做出的指引自主找到问题,并通过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分析,这便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学习《基础会计》时,在此之前,学生们并不清楚企业的经济活动,因此,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并不十分了解,少了一些认知感。如果在此时将体验式教学应用进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讲解时,将它列入所创建的企业情境中来,再通过引导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让其体验会计活动与会计业务的发展过程,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感,老师再设置相应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此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分配角色,共同扮演 在展开教学活动时,老师可根据所创建的情景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共同扮演开来,这有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并于课堂中更好的吸收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通过此方法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课堂所需掌握的知识点,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这种被动教学偏重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非实践知识,而这类教学模式往往不具备吸引学生兴趣的力度,但是体验式教学能够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原本无比抽象的理论知识活在案例分析中,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帮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四)多媒体技术资源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各行各业所接受,高职院校亦然。当多媒体技术被引入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后,它让整个教学课堂的容量有所增大,使在教学中无法体验的图景更加鲜明丰富地展现出来,尤其增加的体验式教学的体感,让学生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上都能得到不一样的启发,并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以此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当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老师根据所创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根据多媒体技术以及课堂互动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学玲.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0:210. [2]李桓.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亚太教育,2015,21:129+71. [3]邹志艳.微课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237+31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涉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类岗位。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本地区的高职院校,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中小企业输送会计核算型人才。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我院会计专业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了一项“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我们从“长株潭”地区企业需求出发,通过人才市场调查、企业走访、毕业学生调查、专家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研讨和论证得出结论: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较为旺盛的状态,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会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湖南省工商局公布的数据,近五年,长、株、潭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在20000家左右,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这些新增企业每年需要增加3万名左右会计从业人员。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2.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3.岗位需求情况 按照企事业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 (1)大中型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①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岗位;②财务经理、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2)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计划、审计等管理岗位;④出纳岗位。 (4)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证券投资部门管理岗位。 在以上各类企事业及金融机构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大型金融机构,要求人才学历层次较高,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如分理处等),一般对专科毕业生较欢迎,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部分企业组织数量占绝大多数,市场前景广阔。 4.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目前的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少不强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会计行业有重经验轻专业现象,由于会计专业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高,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