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普通逻辑重要复习资料

自考普通逻辑重要复习资料

自考普通逻辑重要复习资料
自考普通逻辑重要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史,发源地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提出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培根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 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形成五种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史称穆勒五法。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成为数学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史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完成的,最重要的是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内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反映形式,只用来表达概念,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词都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7、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9、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1、概念的种类: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3、正概念和负概念。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8、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2、真包含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1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内涵越多,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这种反变关系只适用于种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

20、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限制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限制概念适用于把一般性概念具体化,使概念更加明确,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2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22、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特点是用简单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23、定义的方法:1、属加种差定义,2、发生定义,3、关系定义,4、功用定义。

24、属加种差定义:把某一概念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然后找出被定义项与其他同级种概念间的差别“种差”,最后把邻近的属概念与种差概念加在一起,组成定义。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25、发生定义:通过揭示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26、关系定义:通过揭示被定义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27、功用定义:通过揭示事物的功用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28、语词定义:只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而不一定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分为:规定的语词定义和说明的语词定义。

29、规定的语词定义:当提出一个新的语词或在某种特殊意义上使用的某些语词时,我们就应当对它作出规定性的解释。

30、说明性语词定义:当别人不了解一个语词的意义时,我们就要对已有确定含义的语词给以说明。

31、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全同的,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包括被定义项,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不得用比喻。

32、定义的作用:1、通过定义,能够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结并巩固下来,2、可以明确概念,要检查所使用的概念是否明确也要通过定义,3、要把一个概念传达给原来不了解这个概念的人,也需要应用定义。

33、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划分的母项,另一部分是划分的子项,把母项分为若干子项的根据,叫划分标准。

34、划分的方法:一次划分、连续划分。

35、一次划分:是根据划分标准对母项一次划分完毕。

36、连续划分:是把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后,再将子项作为母项继续划分。

37、二分法: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将一个概念划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也可一次划分和联系划分。

38、划分的规则:1、划分后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39、划分的作用:1、通过划分,可以扩展、加深对事物的认识,2、可以明确概念的外延,使人们了解一个概念能适用于哪些对象。

40、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的划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分为自然分类和辅助分类。

41、自然分类: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把对象排列成各类的分类。

42、辅助分类:根据对象某种显著特征把对象排列成各个类,目的是为了从被分类的其他对象中易于找出某个对象。

43、列举:是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划分的区别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列举并不要求揭示概念的全部外延,是揭示概念一部分外延的逻辑方法。必须遵守两条规则,每一次列举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列举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第三章:判断(一)

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1、判断都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2、判断都有真假。

3、判断和语句的联系:语句就是判断的直接现实,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联系形式,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

4、判断和语句的区别:1、判断作为思维形式,是精神形态的东西,语句作为语言形式,是物质形态的东西,2、任何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3、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4、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判断。

5、表达语句的判断,称为命题,普通逻辑不研究具体命题,而主要研究命题形式。

6、S、P等称为词项变项,可用具体的次项(概念)代入,p、q等称为命题变项,可用具体的命题(判断)代入,词项变项和命题变项,统称逻辑变项。

7、给出一个命题,用逻辑变项取代其中的具体词项或命题,就得出该命题的命题形式,这就是命题形式的抽象化,给出一个命题,用具体词项或具体命题分别取代其中的全部逻辑变项,就得到一个命题,这就是命题形式的具体化,用具体的词项或具体的命题分别取代这一命题形式中的全部逻辑变项,称作该命题形式的一个解释。

8、如果一个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真命题,则成永真式,如一个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假命题,则称为矛盾式,如一个命题形式至少有一个解释使它得到真命题,则成为可真式。

9、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中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简单判断的命题形式中,逻辑变项是词项,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的命题形式中,逻辑变项是命题。

10、简单判断又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又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此外,依据判断中是否出现“必然”、“可能”这两个模态词,判断又可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1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传统逻辑称性质判断为直言判断。

12、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主项表示所断定的对象,谓项表示所断定的性质,联项表示性质判断的断定自身,即肯定或否定,联项分两种,肯定联项和否定联项,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的数量或范围,量项也分为两种,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全称量项用“所有的”表示,特称量项用“有的(或有些)”表示。性质判断的命题形式中,主项和谓项分别用词项变项S和P表示。量项和联项仍用自然语言表示。

13、性质判断按性质划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性质的判断,否定判断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否定判断的联项为否定联项,判别一个判断是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联项。

14、性质判断按量划分,分为单称判断、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是断定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单称判断一般不出现量项,全称判断是断定主项的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全称判断的主项前面带有全称量项,特称判断是断定主项至少有一个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特称判断的主项全面带有特称量项。

15、性质判断综合可分为四类:1、全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所有的S都是P,简记为SAP,简称A判断,2、全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所有S都不是P,简记为SEP,简称E判断,3、特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有的S是P,简记为SIP,简称I判断,4、特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有的S不是P,简记为:SOP,简称O判断。

16、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均相同,则称这两个判断是同一素材的判断,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称为对当关系。

17、具有SAP、SEP、SIP、SOP判断形式的判断之间,存在四种不同关系:1、矛盾关系,分别存在于A和O,以及E和I之间,2、反对关系,存在于A和E之间,3、下反对关系,存在于I和O之间,4、差等关系,分别存在于A和I,以及E和O之间。

18、主项S和谓项P外延间的关系,只有5种情况:(1)S和P全同,(2)S真包含于P,(3)S真包含P,(4)S和P交叉,(5)S和P全异。A、E、I、O四种类型的判断在上述5种关系下,都有唯一确定的真假。

19、对于对当关系,有两点注意:1、对当关系的成立,是以判断的主项非空(即不是空概念)为条件的,2、在对当关系中,单称判断不能作全称判断处理。

20、周延性概念:1、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它们所在的判断而言的,离开了判断,单纯的概念是无所谓周延不周延的,2、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判断的形式结构而言的,不是相对于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而言的。

21、周延性的一般形式结论:1、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2、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3、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

22、A、E、I、O四种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表:

判断类型 主项 谓项

A 周延 不周延

E 周延 周延

I 不周延 不周延

O 不周延 周延

23、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由三部分构成,1、关系者项,表示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也就是关系判断的主项,2、关系项,表示关系之间存在的关系的概念,也就是关系判断的谓项,3、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

24、关系的性质:1、对称性(对称、非对称和反对称),2、传递性(传递、反传递、非传递)。

第四章:判断(二)

1、复合判断的特点:、它们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判断组成,即它们的基本单位(变项)是判断,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作支判断,

2、它们的支判断通过“联接词”联接,不同的联接词显示不同的逻辑性质,

3、他们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断的真假来确定的。

2、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逻辑形式是:p并且q.其中p、q称作联言支,“并且”表示联接词,用符号“^”表示,读作“合取”,上述形式可写作:p^q,联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3、联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具体如下图(此表称为真值表):p q p^q

真 真 假 假

4、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构成选言判断的支

判断,称作选言支。

5、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关系,指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不排斥的,彼此相容的,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关系,就是说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相互排斥的,彼此不相容的,不可以同时存在。

6、宣言判断的种类:1、相容的宣言判断,2、不相容的宣言判断。

7、相容的宣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逻辑形式为:p或者q,其中p、q称作选言支,“或者”表示联结词,用符号“V”表示,读作“析取”,可写作:pVq.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更多。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Vq

真 真 假 假

8、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其逻

辑特征就在于其选言支之间的关系相互排斥,彼此不相容,不可同真,逻辑形式为:要么p,要么q,其中p、q称作选言支,“要么……要么……”表示联结词,用符号V表示(读作“不相容析取”)可写作:pVq,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有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Vq

真 真 假 假

9、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或

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10、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形式逻辑主要涉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三种条件关系。

11、充分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是否有q不能确定,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

12、必要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没有p,就必然没有q,而有p,却未必有q,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

13、充分必要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必然有q,如果没有p,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14、假言判断的种类:1、充分假言判断,2、必要假言判断,3、充分必要假言判断。

15、充分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如果……那么……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可写作:p q,充分假言判断的联结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是:”如果……则……“,”有……就……“,”一旦……就……“,”假若……就……“,”哪里……哪里就……“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真假情况是:

p q p q

真 真 假 假

16、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就是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逻辑形式:只有p,才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只有……才……”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读作“逆蕴涵”,可写作:

p q,必要假言判断的连结词语言表示方式有:“除非……不……”,“除非……才……”,“不……不……”没有……没有……“等。一个必要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 q

真 真 假 假

1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就是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读作“等值”,可写作:

p q,充分必要假言判断的连结词语言表示方式有:“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只有并且仅仅如此,才……”等。一个充分必要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 q

真 真 假 假

18、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又叫判断的否定,负判断是一种复合判断。逻

辑形式:并非p,其中,p是判断支,“并非”表示联结词,用符号“表示,读作”非“,可写作:p,负判断的支判断既可以是简单判断,又可以是复合判断,还可以是更复杂的复合判断,一个负判断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断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负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p ?p

真 假

19、简单判断的负判断:否定一个简单判断就构成该简单判断的负判断。 (1)“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有些S不是P”

(2)“并非所有S不是P”等值于“有些S是P”

(3)“并非有些S是P”等值于“所有S不是P”

(4)“并非有些S不是P”等值于“有S是P”

(5)“并非某个S是P”等值于“某个S不是P”

(6)“并非某个S不是P”等值于“某个S是P”

20、复合判断的负判断:否定一个复合判断就构成该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1)“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

(2)“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

(4)“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

(5)“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

(6)“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

(7)“并非(并非p)”等值于“p”。

21、模态判断: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必然”,“可能”在逻辑上称为模态词,模态判断也包含模态词的判断。

22、模态判断的种类:1、或然模态状态,2、必然模态状态。

(1)或然模态状态:含有“可能”模态词的判断是或然模态状态判断,按其对事物情况的可能性作出肯定还是否定断定,又可将其分为或然肯定判断和或然否定判断。肯定逻辑形式:可能p,一般用“ ”表示“可能”,写作:“ p”。或然否定判断逻辑形式:可能非p,写作:“ p”。

(2)必然模态判断:含有“必然”模态词的判断是必然模态判断,可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的逻辑形式:必然p,一般用“ ”表示必然,可写作:“ p”,否定的逻辑形式:必然非p,写作: p

23、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之间具有一种对当关系。

第五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2、同一律:(略)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2、偷换概念,3、转移论题,

4、偷换论题。

(1)混淆概念:是无意识的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2)偷换概念: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

(3)转移论题:是指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了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

(4)偷换论题: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用某一些论题来暗中代替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

4、同一律的作用:1、遵守同一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2、遵守同一律有助于人们正确交流思想,3、遵守和运用同一律,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用公式表示:A不是非A,或“(p^p)”,读作“并非(p并且非p)

6、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7、矛盾律的作用:保证思维具有无矛盾性。

8、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用公式表示:“A或者非A”或“pV p”(p或者非p)。

9、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模棱两可。

10、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的明确性。在论证中,排中律是间接论证的逻辑依据。

11、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2、要求不同,3、逻辑错误不同。

12、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表述为:p真,因为q真,并且由q能推出p.用公式表示:[q ^

(q p)] p.“p”代表其真实性需要加以确定的判断,称为推断,“q”代表用来确定“p”真的判断,称之为理由。

13、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主要有两条:1、理由必须真实,2、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14、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1、理由虚假,2、推不出。

15、充足理由律的作用:用来保证思维的论证性。

第六章:演绎推理

1、推理:根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分前提和结论两部分。前提是推理所依据的判断,结论是推理所得到的判断。表达前提与结论关系的语句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根据……可知……”,“既然……就……”等。

2、推理的种类:

(1)根据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的思维进程不同,可分为:1、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2、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3、类比推理(从个别(或一般)到个别(或一般))。

(2)根据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和或然性推理(如果前提真,结论仅仅可能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一般是或然性推理。

3、推理的有效性:推理的有效或无效,不是就推理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而是就推理的形式结构而言的,因此,推理的有效性,也称为形式有效性。如一个推理形式有效,当且仅当具有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为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两条:1、推理有效,2、前提真实。

4、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判断为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直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判断。

5、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就是依据逻辑方阵,在同一素材的各种性质判断之间进行……

第六章:演绎推理

1、推理:根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分前提和结论两部分。前提是推理所依

据的判断,结论是推理所得到的判断。表达前提与结论关系的语句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根据……可知……”,“既然……就……”等。

2、推理的种类:

(1)根据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的思维进程不同,可分为:1、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2、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3、类比推理(从个别(或一般)到个别(或一般))。 (2)根据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和或然性推理(如果前提真,结论仅仅可能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一般是或然性推理。

3、推理的有效性:推理的有效或无效,不是就推理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而是就推理的形

式结构而言的,因此,推理的有效性,也称为形式有效性。如一个推理形式有效,当且仅当具有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为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两条:1、推理有效,2、前提真实。

4、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判断为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直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判断。

5、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就是依据逻辑方阵,在同一素材的各种性质判断之间进行推理。 (1)矛盾关系的推理:矛盾关系,存在于A和O,E和I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根据矛盾关系,可以真推假,也可以假推真。由真推假:( 表示推出 ),( 读作“并非”)。SAP SOP ,SEP SIP,SIP SEP,SOP SAP。

由假推真:SAP SOP,SEP SIP,SIP SEP,SOP SAP。

(2)差等关系的推理:存在于A和I以及E和O之间,存在差等关系的两个判断分别是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全称真则特征真,全称假则特征真假不定,特称假则全称假,特称真则全称真假不定,因此可由全称真推特称真,也可由特称假推全称假。

由全称真推特称真:SAP SIP,SEP SOP。

由特称假推全称假:SIP SAP,SOP SEP。

(3)反对关系的推理:存在于A和E之间,二者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因此根据反对关系,由真可以推假:SAP SEP,SEP SAP。

(4)下反对关系:存在于I和O之间,二者可以同真,不能同假,因此,根据下反对关系,由假可以推真:SIP SOP,SOP SIP。

6、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的形式从而推出结论的直接推理。1、概念前提

的质、即把前提的联项由肯定变为否定,或者由否定变为肯定,2、改变前提的主、谓项的位置,即把前提的主项改为谓项,把谓项改为主项。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有两种基本形式:换质法和换位法。

(1)换质法:通过改变前提的质,从而得出结论的直接推理方法。规则:1、结论和前提不

同质,即前提肯定,结论是否定,前提是否定,结论肯定。2、结论的主项和谓项与前提保持不变,结论的谓项是前提谓项的矛盾概念。推理形式:(用P 表示P 的矛盾概念) SAP SEP ,SEP SAP ,SIP SOP ,SOP SIP 。

(2)换位法:通过交换前提的主、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直接推理方法。规则:1、结论和前提的质相同,即如果前提肯定,则结论也肯定,如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2、结论的主项和谓项,分别是前提的谓项和主项,3、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推理形式:SAP PIS ,SEP PES ,SIP PIS 。

O 判断不能换位,因为O 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如果换位,前提中的O 判断的主项作

为结论中否定判断的谓项就是周延的,这样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

(3)换质法与换位法的综合运用:1、先换质,在换位,再连续地换质,换位……直至不能

换位,这称为换质位法,2、先换位,再换质,再联系换位、换质……直至不能换位,这称为换位质法。

7、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又称直

言三段论。一个三段论是由三个性质判断构成的,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前提和结论的主项和谓项。统称为项,任一三段论中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同一三段论中每个项都出现两次,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称为中项,结论的主项称为小项,结论的谓项称为大项。包含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称为小前提。大项用字母P 表示,中项用M 表示,小项用S 表示。三段论中,单称判

断都作全称判断处理。 PAM MAS SIP PEM

SAM

SEP

MAP MAP

表现形式有: SIM SIP MAS

SIP

8、三段论的公理:是演绎推理系统中的初始的依据。其自身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被当然

地接受的,公理有古典的涵义和现代的涵义之分。现代涵义只要求其具有一致性(即不会导致矛盾)就可以了,公理的古典涵义则还要求其具有直观上明显的真理性,以至可以作为不证自明的东西接受下来。在古典涵义下讨论的三段论的公理是:一类对象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对象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即如果对一类对象 图1中,所有的M 都是P ,S 是M 的一部分,所以所有的S 也都是P 。图2中,所有的M 都不是P ,S 是M 的一部分,所以,所有的S 都不是P 。 图

图3 图2

9、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共7条,前5条是基本规则,具有公理意义,后两条是导出规则,

可用基本规则证明。

(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2)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4)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5)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如结论否定,则前提有一个否定。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

10、三段论的格:就是由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所构成的三段的不同形式。在大、小前提

中,中项可以分别是主项或谓项,这样,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共有4种不同情况,相应的,三段论共有四个格。

(1)第一格:中项(用M 表示)分别是大前提的主项和小前提的谓项,其结构:

(2)第二格:中项分别是大、小前提的谓项,其结构:

(3)第三格:中项分别是大、小前提的主项。其结构是:

(4)第四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谓项和小前提的主项,其结构是:

M P

S M

S P M M S S P P M M S S 第一格规则: 第三格规则: (1)小前提须是肯定的。(2)结论须是特称的 M P P M S S P P (1)小前提须是肯定的。(2)大前提须是全称的 第二格规则: (1)前提中须有一个是否定的。 (2)大前提须是全称的 第二格特点: 结论一定是否定的,因此常用来区别不同对象,也被称为“区别格” 第一格特点: 根据一般性原理,推出特殊的或个别的结论,表现出演绎推理的特点,应用最为广泛,也被称为“典型格” 第三格特点: 只能得出特称结论,因此,当我们通过断定特殊情况来反驳与之相矛盾的一般情况时,常用到第三格,也被称为“反驳格” 第三格规则: (1)两个前提有一否定,则大前提全称。 (2)如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

(3)如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

(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判断。 (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判断。

11、三段论的式:就是A 、E 、I 、O 四种判断在两个前提和结论中的各种不同组合所构成的

三段论形式。即前提和结论的质(肯定或否定)量(全称或特称)组合形式。三段论所有的可能式中,共有24个有效式,有5个带括号的称为弱式,弱式指本来可以得出全称的结论,但却只得出特称的结论。

有效式如下表:

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 AAA

AEE AAI AAI EAE

EAE EAO EAO AII

AOO AII AEE EIO EIO EIO EIO (AAI )

(AEO ) IAI IAI (EAO ) (EAO ) OAO (AEO )

12、三段论的省略式: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省略了大前提或者小前提或者结论的三段论,称

为三段论的省略式,也可以称为省略三段论。省略三段论有三种形式:1、省略大前提,

2、省略小前提,

3、省略结论。

13、三段论省略式的恢复:首先,确定结论是否被省略,如结论没有被省略,那么根据结论

就可以确定大、小项,最后把省略的部分补充进去并进行适当整理,就得到了省略三段论的完整形式。

14、关系推理:就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式关系判断的推理,它是根据前提中关系的逻辑性质

进行推演的。

15、纯关系推理:就是前提和结论都是关系判断的推理,包括4种:

(1)对称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对称性进行推演的关系推理。如用R 表示对称关系,则对称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是:aRb 所以,bRa aRb 所以,b Ra (2) 反对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反对称性进行推演的关

系推理。如用R 表示反对称关系,则反对称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是: (3) 传递关系推理:是依据关系的传递进行推演的关系推理。如用R 表示传递关系,则传递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是: aRb bRc 所以,aRc (4) 反传递关系推理:是依据关系的反传递进行推演的关系推理。如用R 表示反传递关系,则反传递关系推理

的一般形式是:

aRb

bRc 所以,a Rc

16、混合关系推理:就是两个前提分别是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结论是关系判断的推理。混

合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是: 所有的a 与b 有关系R c 是a 混合关系推理的规则:

1、媒概念在前提种至少要周延一次。

2、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3、前提中的性质判断须是肯定的。

4、如果前提中的关系判断是肯定的,则结论中的关系判断也应是肯定的,如前提中的关系判断是否定的,则结论中的关系判断也应是否定的。

所以c 与b 有关系R 5、如果关系不是对称的,则在前提中作为关系者前项(或后项)的那个概念在结论中也应作为关系者前项(或后项)

第七章:演绎推理(二)

1、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的推理。可分为分解式和组合式。

(1)分解式:就是前提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根据其逻辑性质,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其全部支判断必然真,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联言判断的真,推出其任一支判断真的联言判断……

第八章: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理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判断,而结论是关于该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判断。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1)联系: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由归纳推理提供的,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知识的判断为前提,而这些个别性的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的。

(2)区别:1、从思维过程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认识推出个别性认识,而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识,2、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而归纳推理的结论由个别性知识经概括得到一般性知识,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3、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程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就能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外)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只具有或然性联系,前提真实,结论不一定是真实的。

3、归纳推理的种类: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在科学归纳法中,包括有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

第七章:演绎推理(二)

1、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的推理。可分为分解式和组合式。

(1)分解式:就是前提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根据其逻辑性质,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其全部支判断必然真,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联言判断的

真,推出其任一支判断真的联言判断。 p ^q P 并且q

p 并且q p 并且q 或 ...

2、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时选言判断的推理。根据前提中所含的选言判断的不同,所以,p 所以,q ..q . 或 即 q (2)

组合式:就是结论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根据其逻辑性质,一个联言判断的全部支判断真时,该联言判断才真,组合式就是由前提中全部

支判断真,推出了联言判断真的联言推理。 p q 所以,p 并且q p 即 q .. p ^q .

可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1)否定肯定式:前提中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另一个是对这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一部分选言支的否定,结论是对该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的肯定。 (2)肯定否定式:前提中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另一个是对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的一部分选言支的肯定,结论是对该不相容宣言判断的另一部分宣言支的否定。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否定肯定式: 要么p,要么q , 非p 所以,q . pVq ?p .. . q 即:* 肯定否定式: 要么p,要么q , p 所以,非q pVq p ?q 即: . .. . (2)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

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规则: (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形式,即否定肯定式。 p 或者q , 非p 所以,q 。 即 pVq , ?p q ..

.

3、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式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

论的推理,分三类: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充分假言判断

前后件的关系是: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即有p 必有q ,无q 必无p ,无p 可以有q ,也可以无q ,有q 可以有p ,也可以无p 。有两条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 肯定前件式:在前提中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肯定它的后件。公式是:

* 否定后件式:在前提中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否定它的前件。公式是: 即 p q p q .. . 如果p ,那么q

所以q

.. . 如果p ,那么q 非q 所以,非p p q ?q ?p ..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前后件关系是: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是p 的充分条件,即无p 必无q ,有q 必有p ,有p 可以有q ,也可以无q ,无q 可以有p ,也可以无p 。有两条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2、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有两个正确形式:

* 否定前件式:在前提中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否定它的后件,其公式是:

* 肯定后件式:在前提中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肯定它的前件,其公式是: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前后

件关系是:p 是q 既充分有必要的条件,q 也是p 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即有p 必有q ,无p 必无q ,有q 必有p ,无q 必无p 。有两条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有四个正确形式:

* 肯定前件式:在前提中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肯定它的后件,其公

式是:

* 否定后件式:在前提中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否定它的前件。其公式是:

* 否定前件式:在前提中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否定它的后件。其公式是:

* 肯定后件式:在前提中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肯定它的前件。其公式是: . .. .. . . 只有p ,才q q 所以,p p q q p p 当且仅当q p 所以,q p q

p q . .. 即 .. p 当且仅当q 非q 所以,非p 即 即 即 即 p q

所以,p p 当且仅当q q . .. q p 非p 所以,非q p 当且仅当q . .. p q

?p ?q p q

?q ?p p q ?p ?q 只有p ,才q

非p 所以,非q 即

4、二难推理:是假言推理的一部分,它的前提中有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只有两个选言支的

选言判断。常用于诡辩中。有四种形式:1、简单构成式,2、简单破坏式,3、复杂构成

式,4、复杂破坏式。

(1)简单构成式特征:两个假言前提的前件不同后件相同,选言前提的选言支分别是两个假言前提的那两

个不同的前件,结论是两个假言前提的那个相同的后件,其公式是:

. .. q 或者p 或者r p q r q pVr 即

简单构成式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

理的肯定前件式,其结论是一个简单判断。 如果p ,那么q 如果r,那么q 所以,q

(2)简单破坏式特征:两个假言前提的前件相同后件不同,选言前提的选言支分别是两个

假言前提的那两个不同的后件的否定,结论是两个假言前提的那个相同的前件的否定,其公式是:

(3)复杂构成式特征:两个假言前提的前后件都不相同,选言前提的选言支分别是两个假

言前提的那两个不同的前件,结论是两个假言前提的那两个不同的后件的析取,其公式是:

(3)复杂破坏式特征:两个假言前提的前后件都不相同,选言前提的选言支,分别是两个

假言前提的那两个不同后件的否定,结论是两个假言前提的那两个不同前件否定的析取,其公式是: . .. ?p 如果p ,那么q 如果p,那么r 非p 或者非r 所以,非p p q

p r ?qV?r 即 简单破坏式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其结论也是一个简单判断。 . .. qV s 如果p ,那么q 如果r,那么s p 或者r 所以,q 或者s p q

r s pVr 即 复杂构成式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其结论是一个选言判断。 . .. ?pV?r 如果p ,那么q 如果r,那么s p q

r s ?qV?s 即 复杂破坏式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其结论是一个选言判断。 非q 或者非s 所以,非p 或者非r

5、二难推理应遵守三条要求:1、前提种的假言判断,其浅见须是后件的充分条件,2、前

提种的选言判断,其选言支应是穷尽的,3、推理过程要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的规则。

6、破斥错误二难推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揭露前提虚假,二是揭露其违反推理规则。其

次还有一种二难推理特有的破斥方法,即构造一个与对方的二难推理相反的二难推理,从而使对方的二难推理不能成立。这种方法可以简称为“以二难破二难”。

7、模态推理:是以模态判断为前提或结论的推理。

(1)根据模态方阵的模态推理:“必然p ”、“必然非p ”、“可能p ”、“可能非p ”之间,有

真假制约的关系,即模态方阵所显示的“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差等关系”、“下反对关系”。可根据此方阵来进行模态判断之间的演绎推理。

必然p 必然非p 所以,可能非p 必然p 所以,不可能非p 可能非p 所以不必然p 必然非p 所以,不可能p 可能p 所以,可能p 所以,不必然非p

(2)根据模态判断与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态推理:

必然p p 必然非p 所以,非p 非p 所以,可能非p 所以, p 所以,可能p

(3)根据包含复合判断的模态判断之间等值关系进行的模态推理:包含复合判断的模态判

断之间存在等值关系,“必然(p 并且q )”等值于“必然p 并且必然q ”、“可能(p 或q )”等值于“可能p 或者可能q ” 、“不可能(p 并且非q )”等值于“必然(如果p 。那么q )”等。可进行下列模态推理。

可能(p 或者q ) 必然 (p 并且q ) 所以,必然p 并且必然q 不可能(p 并且非q ) 所以,可能p 或者可能q 所以,必然(如果p ,那么q )

第八章: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理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

或现象的判断,而结论是关于该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判断。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1)联系: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由归纳推理提供的,归纳推理

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知识的判断为前提,而这些个别性的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的。

(2)区别:1、从思维过程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认识推出个别性认识,而归纳推理是

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识,2、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而归纳推理的结论由个别性知识经概括得到一般性知识,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3、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程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就能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外)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只具有或然性联系,前提真实,结论不一定是真实的。

3、归纳推理的种类: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

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在科学归纳法中,包括有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

的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只要作到以下两点:

1、前提中所考察的个别对象是某类中的全部对象。

2、前提中对每一个对象所作的断定是阵的。

(2)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对象都具

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它只断定了某类事物种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而结论却是断

定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枚举法,

一种是科学归纳法。

完全归纳推理不仅具有认知作用,人们还经常运用它去作论证。 * 简单枚举法:

是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

(笔试)00024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大纲要点说明

00024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大纲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引论 一、课程容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逻辑的意义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基础平台;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进行合乎理性的人际交流。 二、自学要求 1.重点掌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2.领会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选择题)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2.一个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对于一个推理形式假设其前提是真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真的。(选择题) 3.简单应用:应用实例证明一个推理形式的无效性.例:如果8大于5,那么8大于4。所以,如果8大于4,那么8大于5。 (二)学习逻辑的意义(简答题)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基础平台。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合乎理性的人际交流。 第二章概念 一、课程容

(一)概念概述 1.什么是概念 2.概念的涵与外延 (二)概念的种类 1.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4.正概念和负概念 (三)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四)概念的概括与限制 1.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2.概念的概括 3.概念的限制 (五)概念的定义 1.什么是定义 2.定义的方法 3.定义的种类 4.定义的规则 5.定义的作用 (六)概念的划分 1.什么是划分 2.划分的种类 3.划分的规则 4.划分的作用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模拟试卷1.doc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 1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主要指的是推理的( ) (A)内容有效性 (B)形式有效性 (C)混合有效性 (D)实质有效性 2 “动物”这个概念属于(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3 在下列各项两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A)黑、白 (B)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C)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4 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5 已知S真包含于P,由此可以作出的一个真判断是( ) (A)所有的P是S (B)所有S不是P (C)有的P是S (D)有S不是P 6 “要么A,要么B”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含义是( ) (A)A和B必有一真,并可同真 (B)A和B至少有一真,也可同假 (C)A和B必有一假,并可同假 (D)A真或B真,但不可同真

7 据卫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表明,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定出现。以下最接近于以上气象资料含义的断定是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 ) (A)可能不出现 (B)可能出现 (C)一定不出现 (D)出现的可能性比不出现大 8 若“这件商品既物美又价廉”为假,根据排中律,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A)这件商品或物美,或价廉 (B)这件商品不物美也不价廉 (C)这件商品要么物不美,要么价不廉 (D)这件商品如果物美,那么价就不廉 9 如果一个演绎推理的形式有效,则( ) (A)前提不真实时,结论不一定为真 (B)前提真时,结论一定假 (C)结论真时,前提不真实 (D)与前提真假无关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 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3.性质判断真值表: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 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 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 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 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 素 6、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非集合概念。如未必为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集合概念。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则犯“集合体误用”的逻辑错误。 16、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对象是一个个体。如仙后座)、性质 概念(反映的是个体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等,如红、绿、落)、关系概念(反映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重于、在。。之间、喜爱、尊敬)。 17、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具有某种属性)和负概念(不具有某种属性,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不、非、无等)。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范围而言的。 18、对于A、B二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 全异关系。欧拉图: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两个单独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或者是()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答案】D 【解析】同一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全异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 2.当S真包含P时,由此可以得到() A.SOP与SEP均真 B.SAP与SOP均真 C.SOP与SIP均真 D.SIP与SEP均真 【答案】C 【解析】当S真包含P时,说明所有P是S,有的S是P,即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均为真。 3.“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和“《祝福》是鲁迅

的作品”中,上述判断中“鲁迅的作品”() A.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集合概念 【答案】C 【解析】辨别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所以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特指《祝福》,非集合概念。 4.下列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A.“鼠标”概括为“个人电脑” B.“北京”概括为“中国” C.“番茄”概括为“西红柿” D.“工具书”概括为“书” 【答案】D 【解析】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A和B是组成关系,C是同一关系,D是种属关系,是对概念的概括。

自考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普通逻辑试卷 (课程代码00024)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所有S不是P”和“有些S是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 A.主、谓项都相同,但逻辑常项都不同B.主项相同,谓项不同,逻辑常项都相同 C.主、谓项都不同,但逻辑常项都相同D.主项相同,谓项不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北京市”和“北京市海淀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 A.真包含关系 B. 交叉关系C.全同关系D.全异关系 3.要使得SEP、SOP都为真,但SIP为假,则概念S与概念P外延的关系为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予关系D.真包含关系 4.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A.所有S都是P B.所有S都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5.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可以推出并非SOP的是 A.SAP B.SIP C.并非SAP D.并非SIP 6.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人才允许上公司内网,如果没有良好的业绩就不可能通过身份认证,张辉有良好的业绩,而王纬没有良好的业绩。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允许张辉上公司内网 B.不允许王纬上公司内网 C. 张辉通过身份认证D.有良好的业绩,就允许上公司内网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 C.中项两次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 8.“张涛既是民主党派人士,又是中共党员”与“如果张涛是民主党派人士,那么他就不是中共党员”这两个判断 A.不可同真但可同假B.不可同假但可同真 C.可同真也可同假D.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 A 1 1 0 0 0 E 0 0 0 0 1 I 1 1 1 1 0 O 0 0 1 1 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的有: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矛盾关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3.性质判断真值表: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A11000 E00001 I11110 O0011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 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S与P是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假的判断是() A. SAP B. SEP C. SIP D. SOP 答案:A 2. “并非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等值于() A. 虽然不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B. 努力学习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 C. 不努力学习并且也没有取得好成绩 D. 努力学习了但却没有取得好成绩 答案:D 3. 若既肯定SEP,又肯定SIP,则() A. 不违反逻辑规律 B. 违反了同一律

C. 违反了矛盾律 D. 违反了排中律 答案:C 4. “有些大学生是运动员”与“有些大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两个判断() A. 可同真可同假 B. 可同真不可同假 C. 不可同真可同假 D.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答案:B 5. “如果武松打死老虎,那么他就顺利过岗;如果武松被老虎吃掉,那么他就过不了岗;武松打死老虎或者老虎吃掉武松;所以,武松顺利过岗或者武松过不了岗。”这一推理是二难推理的() A. 简单构成式 B. 简单破坏式 C. 复杂构成式 D. 复杂破坏式 答案:C 6. 间接论证主要指的是() A. 独立证明反驳法

B. 归谬法 C. 反证法和归谬法 D. 反证法和选言证法 答案:D 7. “∨”与“p∧q”二者之间是()关系。 A. 矛盾 B. 反对 C. 等值 D. 差等 答案:A 解析:[解析]由“并非‘p∧q’”=“∧”可知“∧”与“p∧q”是矛盾关系。 8. 反证法与间接反驳() A. 根据的都是矛盾律 B. 前者根据矛盾律后者根据排中律 C. 根据的都是排中律 D. 前者根据排中律后者根据矛盾律 答案:D 解析:[解析]二者作用不同:间接反驳法为了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而反证法用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二者理论根据不同:间接反驳使用矛盾律而反证法使用排中律。

全国2010年7月自考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考 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有S都是P”与“有S不是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变项相同但逻辑常项不同 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在“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两语句中,概念“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非集合概念 3.相同素材的SAP判断与SEP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4.概念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是() A.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B.非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C.反对称且反传递关系 D.反对称且传递关系 5.一个判断式“p∧q”为真,当且仅当() A.p真且q真 B.p真且q假 C.p假且q真 D.p假且q假 6.若同时断定SEP和SIP都假,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7.直接推理“SEP├PA ”(符号:“├”表示推出)是() A.换质法直接推理 B.换位法直接推理 C.换质位法直接推理 D.换位质法直接推理 8.“p,q├p∧q”,该推理式是() A.联言推理式 B.选言推理式 C.假言推理式 D.二难推理式 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是() A.必然性推理 B.演绎推理 C.三段论推理 D.或然性推理 10.“明天可能不下雨”是() A.必然肯定模态判断 B.必然否定模态判断 C.或然肯定模态判断 D.或然否定模态判断 11.一个产品要想稳固地占领市场,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产品的售后服务二者缺一不可。空谷牌冰箱质量不错,但售后服务跟不上,因此,很难长期稳固地占领市场。以下推理的结构和上述的最为类似的是() A.德才兼备是一个领导干部敬职胜任的必要条件。李主任富于才干但疏于品德,因此,他难以敬职胜任 B.如果天气睛朗并且风速在三级以下,跳伞训练场将对外开放。今天的天气晴朗但风速在三级以上,所以跳伞场地不会对外开放

20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三)

2010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个别 B.从个别到一般 C.结论都是或然性的 D.前提蕴涵结论 答案:C 2. “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A. 假言推理 B.复合判断 C.简单判断 D.负判断 答案:B 3. 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下列四种说法中与上述说法的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 只要我们经济搞上去了,我们就谁也不怕 B. 经济不上去其实关系不大,关键要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就 不会挨打 C. 挨打的都是一些小国、弱国 D.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要想不挨打,其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就不能太 落后 答案:D 4. “能导电的物体不都是金属”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 SAP B.SEP C.SIP D.SOP 答案:D 5. 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为真。 A. 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而且不精通逻辑 B. 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而且精通逻辑 C. 或者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或者他精通逻辑 D .如果某甲精通逻辑,那么他没有掌握两门外语 答案:D 6. “只有物美价廉,才能打开销路;李宁牌服装打开了销路;可见,李宁牌服装物美价廉。”这一推理属于() A.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 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 C.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 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 答案:B 7. “老张这次出差可能去天津,也可能去上海,肯定不去别的地方。据和他一同出差的老李讲他们这次去上海,所以,老张这次出差不会去天津。”这一推理是() A.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B.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C.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D.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答案:B 8.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 ) A. 一贯性 B.确定性 C.明确性 D.论证性 答案:A 9. “所有的P都是M;所有的S都不是M;所以,所有的S都不是P。”这一三段论是() A. 第一格的AEE式 B.第二格的AEE式 C.第三格的AEE式 D.第四格的AEE式 答案:B 10. 科学归纳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共同特征是() A. 从个别推出个别 B.从一般推出个别 C.从个别推出一般 D.前提蕴涵结论 答案:C 11. “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形式不正确。”这一推理是() A. 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D.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答案:C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强烈推荐.docx

专业课件 1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 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 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 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 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 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提出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培根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 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形成五种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穆勒五法。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成为数学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完成的,最重要的是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内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反映形式,只用来表达概念,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词都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7、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9、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内涵越多,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 真,都必须拿出充分 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容来研究思 维的逻辑形式及其 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 人们直接提供各种 具体的科学知识,但 是它能够为人们进 行正确思维,获取新 知识,表述论证思想, 提供必要的逻辑手 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 认识事物,获取新知 识,2、有助于人们 准确地表达思想,严 格论证思想,3、有 助于人们识别、驳斥 谬误与诡辩,4、有 助于人们学习和掌 握其他各门科学知 识,5、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 国、印度、希腊。古 希腊是逻辑学的主 要诞生地。17世纪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 斯.培根提出科学归 纳法,奠定了归纳逻 辑的基础,提出三表 法(存在和具有表、 差异表、程度表), 培根后,英国哲学家 约翰.穆勒继承并 发展了培根的归纳 逻辑,形成五种归纳 法(契合法、差异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 穆勒五法。17世纪 末,德国哲学家莱布 尼兹提出用数学方 法处理演绎逻辑、把 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的光辉思想,成为数 学逻辑(即现代形式 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 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 过程,一般是通过比 较、分析、综合、抽 象、概括等逻辑方法 完成的,最重要的是 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 的起点,是人们进行 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素,是思维形式的最 基本单位,由概念组 成判断,由判断组成 推理,没有概念,就 无法进行思维活动。 借助概念,人们可以 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 联系起来,把不同类 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 本单位,它的语言表 达形式是语词,语词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 概念是思维形式,语 词是语言形式,概念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 反映形式,只用来表 达概念,2、任何概念 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 表达,但不是所有语 词都能表达概念,3、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 的语词来表达,4、同 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 征:涵和外延。 7、概念的涵:是反映在 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通 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 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 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 对象。 9、概念涵外延的灵活性 指在不同的条件下, 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 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 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 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 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 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 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 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 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涵和外延的反 变关系:外延越大、 涵越小,外延越小、 涵越多,涵越少、外 延越大,涵越多、外 延越小。这种反变关

全国 月自考《普通逻辑》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 人 和 机器人 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全同关系 2.若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二后件恰好是另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二前件,则这 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3. 若p,则?q 假,当且仅当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4. 并非有的S不是P 等值于 A.有的S是P B.所有S是P C.所有S不是P D.所有P是S 5.从并非S E P可以推出 A.S O P B.P I S C.P E S D.S A P 6.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S E P,小前提也是E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

7.不可以 ???得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结论的推理方法是 A.科学归纳法 B.不完全归纳推理 C.简单枚举法 D.完全归纳推理 8.若 p??q 真与 q 真,则 A. p 真假不定 B. p 真 C. p 假 D. ?p 假 9.若S A P与S E P恰有一假,则必然是 A.S I P与S O P恰有一真 B.S A P与S I P恰有一假 C.S E P与S O P恰有一真 D.S E P与S O P恰有一假 10.以 如果甲或乙不是犯罪嫌疑人,那么丙也不是犯罪嫌疑人 为一前提,若再增加另一前提, 可必然推出 乙是犯罪嫌疑人 的结论三 最合适作这一前提的判断是 A.丙是犯罪嫌疑人 B.丙不是犯罪嫌疑人 C.甲是犯罪嫌疑人 D.甲不是犯罪嫌疑人 11.未来深海电缆的外皮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不是特殊的钢材或铝合金三原因是金属具有颗粒 状的微观结构,在深海压力之下,粒子交结处的金属外皮易于断裂三玻璃外皮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三因为玻璃看起来是固体,由于它在压力之下可以流动,所以可将其视为液体三最有可能从上述议论中推出的一项是 A.液体没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 B.目前的深海电缆经常发生故障 C.所有称之为固体的东西只不过是移动极其缓慢的液体 D.只有断裂的玻璃是微观粒状的 12.某评委对一个未入围歌唱比赛最后决赛的选手说: 你之所以没能进入最后的决赛,主要是 因为演唱的歌曲是民族歌曲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反驳该评委的解释?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B.好几个入围最后决赛的选手演唱的曲目都是民族歌曲 C.大部分进入最后决赛的选手演唱的都是外国歌曲 另一个评委说该选手未能入围是因为所唱曲目难度不够

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学》

《普通逻辑学原理》填空题汇总 ※普通逻辑是一门具有_______性和全人类性的科学。 ※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_______和外延。 ※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_______的思维形式。 ※“青年人不但要勇于承认错误,更要勇于改正错误”,该语句表达了_______判断。 ※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假,根据_______律,则联言判断“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 ※某一三段论,其前提之一为肯定判断,结论为否定判断,由此可以推断,该三段论的另一前提必为_______判断。 ※相容选言推理的_______式是有效的推理形式。 ※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由某类中_______对象具有某属性,得出该类全体对象都具有某属性的推理。 ※类比推理不同于归纳推理,它是_______或从一般到一般。 ※反驳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的_______性或对它的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 ※在“p∧q→r”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 ※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_______; “判断”是_______。 ※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真包含、交叉、矛盾”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_______; 属于传递关系的是_______。 ※当S与P的外延具有_______关系或_______关系时,SEP假而POS真。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是“大学生”,谓项是“青年人”,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表述这一判断的自然语句是_______。 ※若“如果非p则q”为假,则“p或q”为_______。 ※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叫做_______,它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_______和_______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