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88例临床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88例临床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88例临床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88例临床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8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88例住院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启维控制精神症状,治疗组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对症治疗,两组都给予支持治疗及心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精神病;酒精中毒性;启维;安定药;治疗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2年10月在丹东市第三医院住院的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患者88例,均为男性,年龄30-68岁,平均51.2岁;受教育时间平均(6.81±

2.8)年,饮酒时间10-40年,平均21.8年;平均日饮酒量折成50度白酒约300-1000ml,饮酒方式为空腹或很少佐食。30-40岁25例,41-50岁36例,51-60岁17例,60-70岁7例,70岁以上3例。开始酗酒年龄16岁30例,20岁23例,25岁24例,30岁11例;开始酗酒至发病时间为6-30年。

1.2分组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均为男性,平均(51.1±8.6)岁,受教育时间(6.4±

2.8年,均为首次住院;治疗组44例,均为男性,平均(50.2±8.7)岁,受教育时间(6.5±

3.1)年,均为首次住院。

1.3方法肝脏彩超88例,异常42例(47.7%),表现肝大、脂肪

精神障碍 名词解释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 精神障碍是在内(躯体)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头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神经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本人感到精神痛苦. 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在意识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 心理因素指各体的性格认知与价值观,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个体的行为方式及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认知障碍指精神障碍是,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和智能活动出现的精神症状. 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知觉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临床上多见错视和错听 幻觉指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 功能性幻觉指一种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同时存在,幻听的内容较单调固定. 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指病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是正确的,但对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抽象思维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属性和内在联系,又称为概念. 思维奔逸指思维联想加快,思维活动中概念增多及转变快速,且不断涌现出新的概念. 病理性赘述指思维活动停滞,描述一个问题时,对不必要的细节描述的过份详尽和累赘,思维进程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说明问题所在.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回忆缺乏. 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结果.此信念没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但病人却坚信不移,不能为事实所说服,也不能以亲身经历加以纠正,更无法以其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背景来解释. 强迫观念时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的观念或想法,病人明知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却控制不住也不能摆脱,为此感到十分痛苦, 主动注意是个体主观上有目标的注意,其注意的目的与个人的兴趣情感思维既往的经历有关, 遗忘症指病人对某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逆行性遗忘是指病人回忆不出疾病发生以前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多见于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当病人意识清醒后回忆不出在意识障碍之前自己所经历的事件. 错沟症是记忆的错误,对既往曾经历过的事件,主要是时间记忆错误.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性痴呆. 虚构是指病人以虚伪的事(从未发生过),来填补其遗忘的经历,虚构的内容多变且常带有荒谬色彩,多见于痴呆病人.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18岁以前大脑发育阶段,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中毒感染头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碍,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未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 痴呆是发生在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以慢性进行性过程,包括智能,记忆和人格的损害,其中智力的损害是基本的,换言之,仅有记忆和人格的损害不能称为痴呆. 定向力指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 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 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 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 1、维生素B 6 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 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 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 6 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B 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 1 分析:维生素k 1 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 1 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_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护理 酒精中毒是由于饮入过量的酒引起,乙醇是各种酒类饮料的主要成分,高浓度乙醇及代产物乙醛超过肝脏的氧化代功能而蓄积并经过血脑屏障刺激下丘脑,使神经系统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的状态,导致患者呼吸麻痹,呼吸变浅变慢引起缺氧,发生代性酸中毒、肺水肿、脑水肿等。乙醇可使脑血管的调节反应发生紊乱,脑血流缓慢,加重脑缺血、缺氧。严重者进入昏迷,甚至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在急诊科室,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也较为频繁,下面我们来学习和讨论一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与是否空腹饮用、饮料含醇浓度、饮入速度、个人的耐受性、摄入总量有关,因而临床表现极其多变。急性酒精中毒者发病前往往有明确的饮酒过程,呼气和呕吐物有酒精的气味。 按中毒的表现大致可分为3期: 1、兴奋期(轻度):眼睛发红(即结膜充血)、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逞强好胜、夸夸其谈、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继续举杯,不知节制;有的则安然入睡。 2、共济失调期(中度):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

3、昏睡昏迷期(重度):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呼吸缓慢而有鼾声、瞳孔散大。严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死亡。有的酒精中毒病人也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压增高、低血糖等症状。 【并发症】 急性酒精中毒诱发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出血性胃炎。 【护理问题】 1.烦躁 2.呼吸麻痹 3.昏迷 4.恶心呕吐 5.低体温 【护理措施】 院前急救:可利用冲洗或催吐使未吸收的酒精尽快排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或再次返流入胃,一定要注意保暖,维持正常体温,迅速就医诊治。 一.催吐及洗胃: 对入院前发生呕吐者均不予洗胃,人院前没有呕吐且神志清醒者,采用刺激会厌法催吐;昏迷在2小时之,予以洗胃;超过2小时不予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及吸出液的颜色,调整负压不宜过大,防止损伤胃粘膜致胃出血。重度中毒致昏迷者可行血液透析,促进乙醇排出。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呕吐物及分泌物,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和呕吐次数,在保持呼

临床输液常见配伍禁忌

近年来,由于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特别是新药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药物配伍也日趋复杂,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因静脉注射药物选择溶解溶媒不当、溶解方法不妥、选择液体不当以及同瓶输液中添加药物种类过多、加入量过大、中西药随意混合、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等多种原因,会导致输液变混、变色、出现结晶等现象,甚至因此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给医院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输液配伍中的安全用药应引起重视。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临床用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 青霉素与地塞米松属不宜配伍 个别医生处方中开%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80 万U+地塞米松5 mg。2007版《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和《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2]都明确指出: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点存在配伍禁忌,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因此,地塞米松不宜加入到青霉素中,若确实需要,建议单独静点。 2 多种药物合用要注意配伍禁忌 临床配伍表中所列仅是注射液两两配伍情况,有些新药不可能列入。“混滴”是3 种以上注射剂配伍,因此容易出现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对首次使用、相互配伍信息不明的新药,应单独静脉输注;临床医师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稳定性及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国家最新药典关于药物配伍禁忌要求,选择临床用药。必须依据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药品理化性质、药品说明书要求,按组下达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方案,除已经临床实践证明为安全合理的输液配伍组外,原则上每步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种类不得超过2种。 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必须分步输注

急性酒精中毒如何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如何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1、催吐及洗胃 对入院前发生呕吐者均不予洗胃;入院前没有呕吐且神志清醒者,采用刺激会厌法催吐;昏迷在半小时内的,给于洗胃。0.5小时至2小时之内,家属要求可以洗胃。酒精吸收很快,半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吸收入肠,或是病人之前已经呕吐,则洗胃意义不大,并且有增加误吸和损伤胃粘膜的的风险。但在病人有服用药物特别是安定类药物的情况下则应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及吸出液的颜色,调整负压要调小,量不宜过多,在2000-4000ml左右,防止损伤胃粘膜致胃出血,洗胃过程中如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重度中毒致昏迷者可行血液透析,促进乙醇排出。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床旁应备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浅慢且不规则,紫绀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给氧,氧气流量3~4 L/min。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3、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应使用静脉留置针。轻症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重症患者多为昏睡或昏迷期,此时应用纳洛酮为首选。剧烈躁动者,静脉穿刺侧肢体应有专人看护,相对制动。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4、安全防护 患者多数表现烦躁,兴奋多语,四肢躁动,应加强巡视,使用床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外,在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我们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防止被病人。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5、注意保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热量,有些甚至寒颤。此时应适当提高室温,加盖棉被等保暖措施,并补充能量。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防止受凉诱发其他疾病。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6、严密观察病情 酒精中毒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依赖护理人员对临床特征的密切观察。酒精对机体有直接毒性,神经系统和心脏首先受累,所以应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变化。意识状态是判断酒精中毒程度的有效指标,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烦躁兴奋患者逐渐安静,昏睡患者开始清醒,呼吸抑制者呼吸次数有增加等,都说明治疗有效。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量,可判断是否有应激性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那么,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在通常的治疗剂量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那么,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1、舒必利: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轻。因为口服后吸收不十分可靠、因人而异,故疗效较不不乱。治疗剂量为600到1400毫克。女性服用后,往往泛起月经异常。 2、氟哌啶醇: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往往被认作是尺度的抗精神病药。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重。泛起TD的可能性好像也比氯丙嗪较多。治疗剂量为6到20毫克。 3、奋乃静:疗效不见得比氯丙嗪更好,只是嗜睡较轻。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重。泛起肝功能异常较少。治疗剂量20到60毫克。 4、氯丙嗪:是最老牌的抗精神病药。作用机理很广泛,所以副反应比较多。嗜睡较多,锥外副反应不太严峻。治疗剂量是天天400到600毫克。服药久了,有的会泛起肝功能异常。 以上这些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因为有泛起各种副反应的可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往往逐步增加剂量,以期逐步适应。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1、齐拉西酮:治疗剂量为80到160毫克。疗效不理想,锥外副反应不少。对心脏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必需予以留意。长处是体重增加较少。 2、阿立哌唑:疗效不理想,副反应较少。治疗剂量10到30毫克。加大剂量后可否增加疗效,没有研究可以作此证实,所以谁也不敢超过30毫克。

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85例护理分析

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85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方法对8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患者临床特点提出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呈逐年上升之势,且以男性、文化偏低者居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合并较多躯体疾病。结论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宜早期戒断酒治疗,在临床表现观察中实施针对性有效护理,适时健康教育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1]。 标签: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护理 现将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逐年上升,住院比见表1。 1.2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系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CCMD-3关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4例,女性1例,年龄21~66岁,平均(41.35±3.5)岁。工人26例,农民38例,教师2例,干部4例,个体13例,无业2例,已婚80例,未婚2例,离婚3例。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占62%。 1.3饮酒史饮酒时间2年~47年,平均(2 2.3±4.6)岁,酒量:400g/d 8例,500~800g/d 71例,1000g/d 6例。 1.4临床表现 1.4.1临床类型酒精所致幻觉症46例(54%),震颤谵妄22例(26%),妄想症11例(13%),其它6例(7%)。 1.4.2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一种或几种精神症状,其中:听幻觉27例,视幻觉21例,被害妄想17例,思维破裂12例,关系妄想7例,嫉妒妄想6例,智能障碍13例,记忆障碍16例,兴有躁动34例,意识障碍18例。 1.4.3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震颤49例,肢体运端感觉减退11例,病理反射阳性7例,语言不清9例,头痛6例,癫痫发作1例,四肢肌萎缩2例。 2护理 2.1一般护理其核心是安全与生活护理。严格执行病安全管理与检查制度。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导读:药物配伍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变色、沉淀、结晶、疗效降低、生命体征改变等,现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分析其原理。 1、处方:生理盐水100ml + 奥美拉唑40mg + 维生素B6 0.3 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分析:奥美拉唑和维生素B6的配伍未见文献报道,说明书也未说明。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值,维生素B6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PH值为3~4,两者作用发生酸碱中和,变色可能是维生素B6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两者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2、处方:25%葡萄糖40ml +10%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5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分析:葡萄糖酸钙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葡萄糖酸钙药物说明书),危及生命。所以两者应分开静脉注射。 3、处方: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 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 分析:甘露醇为一组织脱水药,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两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肿。因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故两者应分别使用,而不应加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4、处方:25%葡萄糖40ml+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 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为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葡萄糖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可25%葡萄糖+西地兰、NS+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呋塞米说明书中写到:呋塞米用生理盐水稀释,而不用葡萄糖稀释。对磺胺药过敏禁用。 5、处方:葡萄糖250ml+维生素K1注射液40mg+维生素C3.0g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分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K1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 K1被完全破坏。 6、处方:西米替丁针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结果:呼吸抑制 分析:西米替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时对肌肉神经阻断作用加强,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时一定注意。一旦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应立即注射氯化钙以对抗。另外,这类药与麻醉剂合用,易引起呼吸肌麻痹,临床应用也应注意。关于西米替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关配伍禁忌,详阅药物说明书。 7、处方: 3:2:1注射液500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0.25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并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与防止血液渗透作用。3:2:1溶液里含碳酸氢钠34ml,溶液呈碱性,与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羟基,与碱性药物配伍易氧化变色,变色点PH为6.7,故两药合用易至酚磺乙胺变色降效。 8、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 三磷酸腺苷20mg + 辅酶A注射液100U+ 维生素B6100mg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由饮酒引起,可在一次饮酒后发生,也可由长期饮酒成瘾后逐渐出现或突然停饮后急剧产生症状。精神障碍的表现各种各样,往往伴有躯体症状,酗酒与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如慢性酒精中毒与高离婚率、分居率;酒与暴力犯罪等等。因此,酒精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为人重视。 酒精中毒可分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大类。 (1)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又分为普通醉酒和异常醉酒。后者包括复杂性醉酒及病理性醉酒。 ①普通醉酒又称单纯性醉酒。为1 次过量饮酒后出现的中毒状态。绝大多数醉酒状态属此种情况,系酒精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症状的轻重与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和代谢的速度密切相关。兴奋期由饮酒开始逐渐发生,由于抑制控制功能的削弱多出现情绪兴奋,无论主观或客观几乎都无疲劳状。患者欣快,话多,对熟人更加融洽,对陌生人也无拘无束,表情满意,精力充沛和幸福感。同时伴有心率加快,面潮红,呼吸急促及各种反射亢进。此时意识无改变,某些社交饮酒者几乎到此微醉即结束。这种微醉不影响社会功能。有的学者认为只微醉状态不属于普通醉酒。典型普通醉酒是由麻痹期开始,麻痹期开始后患者意识逐渐进入混浊状态,思维进一步脱抑制,兴奋明显,欣快并联想加快。还可出现知觉、表象与情感相结合的类情感高涨。患者无忧无虑,易于激惹和情绪不稳,自我中心,有神秘的夸大体验,说话声大,态度傲慢。 ②异常醉酒(abnormal alcoholic intoxication)又称病理性醉酒(pathological drunkenness)。系酒精引起的特异质反应。多见于对酒精耐受性很低的人,往往在 1 次少量饮酒后突然醉酒,并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如朦胧和谵妄),同时有紧张恐惧,或惊恐、极度兴奋或有攻击行为;并可有错觉、幻觉及片段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和被害妄想以及痉挛发作,由于患者不能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正确判断,常发生暴力行为。无口齿不清、共济失调等麻痹症状。一般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是非常强烈而持续长久的精神兴奋和高级精神活动突发的严重障碍,常以深睡结束发作,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少数的情况下也可发生各种醉酒的不同阶段。普通醉酒和复杂性醉酒都保持程度不同的定向力,而病理性醉酒一旦发生的同时定向力丧失。因而不能通过对现实的感知来判断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其行为盲目,不现实和幻想性,出现全面的错误感知,或行为由幻觉、妄想所支配。由当时环境,客观现实及对旁观者来说都不可理解。行为无目的性,无动机的指向他周围的事或人,故认为与普通醉酒状态相比是质的异常。 病理性醉酒急剧发生,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通常数十分到数小时,最后多都陷入酣睡即所谓麻醉样的睡眠,遗留完全性遗忘或岛性记忆。发生病理性醉酒常有脑炎,脑外伤等病理基础和精神创伤等诱因。 (2)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A.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是长期饮酒引起的幻觉状态。大多数病人在酒依赖状态下,习惯性持续饮酒后或突然停饮或显著减少饮酒量后24~48h 之内发生,也可在饮酒的情况下出现的以幻觉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状态。其幻觉以幻听为主,也可有幻视常为原始性或各种小动物幻视。幻听内容大多对病人不利,常表现为原始性幻听或内容充满不愉快和敌意的幻听。在幻觉的基础上可产生嫉妒妄想或被害妄想,因而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冲动行为,常伴有表现恐惧或出现攻击行为。幻觉多在晚上加重,一般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一般不超过6 个月。不包括醉酒状态下由于意识状态的改变所产生的错觉、幻觉或妄想。 B.痉挛发作:是指严重酒精中毒患者在急剧中断饮酒或大量饮酒等情况下出现的痉挛大发作,也称之酒精性癫痫。其发生是由于严重躯体依赖,断酒后血中酒精浓度急剧发生变化,

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常见配伍禁忌(仅列举临床已经或可能发生的配伍) 1.米力农注射液/普南力康与速尿,布美他尼混和产生沉淀 2.盐酸尼卡地平与速尿配伍禁忌 3.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亚宁定不能与碱性液体混和,因其酸性物质可能引起溶液浑浊或絮状物形成 4.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不宜配伍 5.胰岛素:注射用阿糖胞苷,盐酸多巴酚丁胺,盐酸多巴胺,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注射液,氨茶碱,奥曲肽注射液,速尿 6.维生素c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配伍,与维生素K1配伍,因后者有氧化性,可产生氧化还原反映,使两者疗效减弱或消失 7.丹参注射液,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禁忌 8.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盐酸多巴酚丁胺,氨茶碱,维生素K 9.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得与维生素K1混合使用 10.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b内酰胺类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和,因为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 11.注射用亚叶酸钙不能与5-氟尿嘧啶混和,因可能产生沉淀 12.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共同滴注,因可引起本品分解 13.注射用骨肽:不可与氨基酸类药物,碱性药物同时使用 14.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不可与其它任何注射液混和注射 15.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不应与维生素C,维生素K

16.酚璜乙胺注射液: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和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和 17.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能与PH大于6.3的其它溶液混和,因为PH的增加会产生氨溴索游离碱沉淀 18.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与其它药剂混和时,若PH超过8,本药可能析出 19.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本品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故不宜与硫喷妥钠混合注射20.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硫酸镁,葡萄糖酸钙 21.丹参川穹嗪注射液:不宜与碱性注射液一起配伍 22.安可欣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 23.苯巴比妥钠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 24.依达拉奉与氯化钾注射液 25.肾上腺素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与胰岛素配伍时效降低 26.甲氧氯普胺与速尿,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氟尿嘧啶,顺铂配伍禁忌 27.氨茶碱与胰岛素,维生素C,辅酶A,硫酸镁配伍禁忌 28.维生素K与盐酸多巴胺,雷尼替丁,维生素C,硫酸镁,艾诺吉配伍禁忌 29.速尿与二甲弗林,尼卡地平,法莫替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米力农配伍禁忌 30.前列地尔注射液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 31.氢化可地松:与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碳酸氢钠,氨茶碱,硫酸镁,胰岛素配伍禁忌 32.地塞米松:硫酸镁,胰岛素,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维生素B6,昂丹司琼,

第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 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复习课程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 禁忌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一.药物与溶媒 1.青霉素与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显酸性,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葡萄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 3.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与葡萄糖:质子泵抑制剂显碱性,与葡萄糖配伍后可发生颜色变化; 4.肝素与葡萄糖:肝素在酸性条件下很快失活; 5.依达拉奉与葡萄糖:依达拉奉与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其浓度降低; 6.呋塞米与葡萄糖: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7.地西泮与葡萄糖、氯化钠:地西泮注射剂的溶媒采用丙二醇、乙醇、苯甲醇、水的混合溶媒而制成;当该注射液加入输液中稀释时,由于溶媒改变使地西泮瞬间析出而出现浑浊; 8.胺碘酮与氯化钠:胺碘酮具有苯并呋喃基团,显酸性,pH值的改变会引起其呋喃环开环,且含的碘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洛铂与氯化钠:配伍后可增加洛铂的降解; 10.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氯化钠:与电解质配伍后可出现不溶性微粒增加; 11.水溶性维生素与复方氯化钠:强电解质可影响水溶性维生素的稳定性; 12.茵栀黄与氯化钠:可出现颜色变化及微粒增加等现象; 13.复合磷酸氢钾与复方氯化钠: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 14.曲克芦丁与木糖醇:木糖醇与曲克芦丁混合应用,可引起颜色变化。 二.药物与药物 1.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合用: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宜单独使用; 2.抗菌药物与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合用:抗菌药物多不稳定,宜单独使用;

3.水溶性维生素与氯化钾、碳酸氢钠:强电解质的加入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电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从而降低本品的有机酸(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等)盐、有机碱(维生素B1、维生素B6 等)盐的溶解度,析出不溶性的有机碱或有机酸;且强电解质含量越大,不溶性微粒越多; 4.呋塞米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呈碱性,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溶液显酸性,混合后易导致后者析出,出现沉淀; 5.多巴酚丁胺与氯化钾、肝素、硝酸甘油:存在配伍禁忌; 6.多巴酚丁胺与氨茶碱:氨茶碱偏碱性,盐酸多巴酚丁胺因pH 值升高而发生变化, 故有可能导致作用降低;机理:多巴酚丁胺在碱性介质中的这一变化过程,主要是氧化反应, 侧键脂肪胺的环化反应,以及聚合成较深的有色化合物(如粉红色,黄色、棕色和黑色等); 7.胰岛素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胰岛素为弱碱性药物,其它均为酸性药物,混合后在25℃ 24h内轻度地变色; 8.多巴胺与复合磷酸氢钾、硝酸甘油:配伍后可产生沉淀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9.环磷腺苷与硝酸甘油、硝普钠:配伍后可产生沉淀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10.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维生素C为强还原剂,可破坏维生素B12活性,二者不能配伍; 11.维生素C与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与碱性药物配伍,影响疗效; 12.维生素C与胞磷胆碱钠:配伍后可致药效降低; 13.维生素C与维生素K1: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维生素K1为醌类化合物,具氧化性,与一些药物特别是具还原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起化学反应可导致药物疗效消失或降低; 14.维生素K1与维生素B6:混合后维生素K1含量中明显下降; 15.维生素B6与消旋山莨菪碱:存在争议; 16.维生素B6与肌苷:混合后药效降低; 17.维生素B6与地塞米松:混合后将产生浑浊和沉淀:机理:维生素B6为水溶性碱性物质制成的盐,可导致地塞米松磷酸盐产生沉淀; 18.酚磺乙胺与地塞米松:容易产生浑浊; 19.地塞米松与呋塞米:毒副作用增加,可引起低钾血症; 20.泮托拉唑与地塞米松:泮托拉唑性质不稳定,混合后可产生沉淀或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及抢救 急性酒精中毒(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常见病之一。酒精属于微毒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脂溶性。通常引起酒精中毒症状的酒精量约为75-80g,而平常成人致死量为96%酒精200g左右,一般血浓度超过1000mg/L,可发生昏迷。 常见酒类的酒精含量:啤酒含酒精3-5%;黄酒16-20%;果酒16-28%;葡萄酒18-23%;白酒40-65%;低度白酒24-38%。 酒中的乙醇含量越高,吸收越快,越易中毒。 饮酒过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可由过度兴奋转入抑制,表现为神经、精神障碍,严重中毒可出现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抑制,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乙醇代谢过程:饮酒后90%以上的乙醇约0.5-1h左右在胃肠道被吸收入血,1-2h达到高峰。其中80%是在小肠上段吸收。9O~95%由门静脉吸收入肝,由肝脏乙醇脱氢酶和过 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由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最后通过三羧酸循环过程生成CO 2和H 2 O。 一般代谢速度为7-10g/h。乙醇浓度以200-300mg/hL减少。约2-10%经肺、肾排出。 急性酒精中毒机理: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过量的酒精在短时间内进人人体,超过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时,酒精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使内啡肽系统活性增加,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表现患者先兴奋后抑制。随着血中浓度的增加,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加,逐渐由大脑皮质向下影响边缘系统、小脑、网上状结构至延髓。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髓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急性酒精中毒的2种解释 一、吗啡样物质——B-内啡肽: 研究证实,在急性酒精中毒时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贮存在下丘脑垂体内的B-内啡肽释放增加,使血浆中β-EP浓度升高5-6倍。酒精代谢的某些凝集产物(如异喹啉生物碱)也具阿片样作用。当其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效应: 1、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对心血管的调节功能,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毛细血管,使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2、β-EP 释放增加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延脑、主动脉体、主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缺氧、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引起呼吸频率和潮气量降低,使CO2 引起的通气反应减弱,缺氧与CO2 潴留又促使更多的β-EP 释放入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中枢抑制。 3、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及非特异性丘脑皮层系统,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人的神经、精神失常,严重者昏睡、昏迷 4、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使感觉传入通路及运动神经元传出通路受抑制,与昏迷、瘫痪有关。 二、自由基 体内乙醇由乙醇脱氢酶乙醇氧化体系及肝线粒体乙醇氧化体系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乙醇中毒时,体内两大氧化体系不能及时氧化分解,使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明显增加。

精神科三基考试第二十六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第二十六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总分100,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SDA 类抗精神病药物 2.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3. 恶性综合征 4. MAOIs 5. SSRIs 6. 撤药综合征 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关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 主要为中枢5- 羟色胺阻断剂 B. 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 受体阻断剂 C. 为多受体阻断作用药物 D. DA 部分激动剂类抗精神病性药物 E. DA 稳定剂类抗精神病药物 2. 不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性药物的是() A. 氯丙嗪 B. 硫利达嗪 C. 氟哌啶醇 D. 奋乃静 E. 利培酮 3. 不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性药物的是() A. 齐哌西酮 B. 氯氮平 C. 氟哌噻吨 D. 奥氮平 E. 阿立哌唑 4. 不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临床作用的特点的是() A. 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 受体 B. 通过对中脑边缘系统过高的多巴胺传递产生抑制作用而治疗精神病性症状 C. 主要是对幻觉、妄想等临床症状有效 D. 该类药物增加了对5-HT2 受体的阻断作用,减轻了单纯阻断 D2 受体导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

E. 低效价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疗剂量大,镇静作用强,锥体外系副作用相对较轻 5. 属于长效抗精神病药的是() A. 五氟利多 B. 氯氮平 C. 氟哌噻吨 D. 奥氮平 E. 阿立哌唑 6. 抗精神病药的适应证是() A. 幻觉 B. 妄想 C. 精神运动性障碍 D. 儿童精神障碍 E. 谵妄 7. 下列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禁忌证的是() A. 严重心血管疾患 B. 开角型青光眼 C. 骨髓抑制 D. 已发生中枢性神经抑制者 E. 中重度肝功能损害 8. 下列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禁忌证的是() A. 前列腺肥大 B. 震颤性麻痹 C. 尿潴留 D. 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 E. 神功能不全者 9.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两者血药浓度均提高的是() A. 抗胆碱能药 B. 抗酸药 C. 三环类抗抑郁药 D. 巴比妥类 E. 西咪替丁 10.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两者作用均减弱的是() A. 丁螺环酮 B. 左旋多巴 C. 苯妥英 D. 可乐定 E. α -甲基多巴 11.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能够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吸收的是() A. 抗酸药 B. 三环类抗抑郁药 C. 肾上腺素 D. 氟烷 E. 酒精 12.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抗精神病药物浓度降低的是() A. 丁螺环酮 B. 酒精 C. 普纳洛尔 D. 烟草 E. 华法林 13.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抗精神病药物代谢加快的是() A. 丁螺环酮 B. 巴比妥类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 酒精戒断综合症为酒精依赖患者在其未次饮酒后6-24小时内产生的一系列典型的征候群。通常发生于因为其它疾病而强行戒酒,或由于发生与酒精有关的其它疾病而自愿放弃饮酒的患者中。在西方国家中很常见。据调查:美国具有酒精滥用史或产生酒精依赖性者占14%,而且这一部分人有一半的伴有酒精戒断综合症症状。多数情况下酒精戒断症状不需要药物治疗,而且在停止饮酒后2-7天内症状会自然消失,但对于严重的患者,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并且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戒酒。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一般分为监督治疗和药物治疗。监督治疗主要包括:1.院外监督:许多中度AWS病人可以安全、成功、经济地在家中戒酒。国外,通常有一名巡回护士对病人进行监督,发放一些镇静剂,必要时可请医生指导。国内则可定期地到医院就诊。2.戒毒所内监督和医院监督戒酒:主要具有严重AWS症状者、院外病人戒酒失败者、与其它严重嗜酒者住在一起者和少数出现谵妄和癫痫发作的患者。 对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首先要克服来自病人的“否认”,取得病人的合作。其次,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裂症样症状等。还要注意加强病人营养,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住院戒酒治疗时,要杜绝一切酒的来源以保证戒酒成功。下面是住院治疗采用药物治疗的具体实施措施。(一)、戒断症状的治疗 1. 单纯戒断症状药物戒酒即给患者口服一种与酒精具有交叉耐药性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的镇静药物,从而减轻AWS的症状。人们普遍认为苯二氮类药物为一线的AWS治疗药,它们与酒精具有交叉耐药性,且具有抗惊厥的特性,对控制AWS症状及防止许多并发症的发作比其它类型的镇静药物更有效。戒酒治疗一般采用负荷剂量方案给药或按递减给药方案给药。采用递减方案即首次要足量,不要缓慢加药,这样不仅可抑制戒断症状,而且还能预防可能发生的震颤谵妄、戒断性癫痫发作。以地西泮为例,剂量一般为10mg/次,3 次/日,首次剂量可更大些,口服即可,2~3日后逐渐减量,不必加用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酒依赖者有依赖的素质,所以应特别注意,用药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发生对苯氮二类的依赖。如果在戒断后期有焦虑、睡眠障碍,可试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2. 震颤谵妄在断酒后48小时后出现,72~96小时达到极期,其它脑、代谢、内分泌问题也可出现谵妄,应予鉴别。 一般注意事项: 发生谵妄者,多有兴奋不安,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光线不宜太强。如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行为紊乱、恐怖性幻觉、错觉,需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如有大汗淋漓、震颤,可能有体温调节问题,应注意保温。同时,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受损,易致感染,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 镇静: 苯二氮类应为首选,地西泮一次10mg,2~3次/日,如果口服困难应选择注射途径。根据病人的兴奋、自主神经症状调整剂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采用负荷剂量方案即每个患者每1-2小时接受安定20mg,直到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后停药。一般持续一周,直到谵妄消失为止。递减给药方案即每4-6小时给患者安定5-10mg共1-3天,然后在随后的4-7天内逐渐减少剂量。 控制精神症状: 可选用氟哌啶醇,5mg/次,1~3次/日,肌肉注射,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其它: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大剂量维生素等。 3. 酒精性幻觉症、妄想症大部分的戒断性幻觉、妄想症状持续时间不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可选用氟哌啶醇或奋乃静口服或注射,剂量不宜太大,在幻觉、妄想控制后可考虑逐渐减药,不需象治疗精神分裂症那样长期维持用药。 4. 酒精性癫痫不常见,可选用丙戊酸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原有癫痫史的病人,在戒断初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 一、概述: 急性酒精(乙醇)中毒系指饮酒所致的急性神经精神和躯体障碍。通常是指一次性饮大量乙醇类物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状态。 急性酒精中毒与急性酒精过量难以界定。同时,人对酒精的耐受剂量个体差异极大,中毒量、致死量都相差悬殊,中毒症状和程度也不同。成人一次口服最低致死量约为纯酒精250~500ml,小儿为6~30ml。 二、诊断要点: 1.毒物接触史 有饮酒史或误服工业或医用酒精。 2.临床表现 (1)兴奋期:当血酒精含量在200~990ml/L时,眼睛发红 (即结膜充血 ) ,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语言增多、逞强好胜、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继续举杯,不知节制;有的则安然入睡。(2)共济失调期:此时酒精含量达1000~2999mg/L。表现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眼球震颤、躁动、复视。(3)昏迷期:血酒精含量达3000mg/L以上。患者沉睡,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昏迷,出现陈-施二氏呼吸、

心跳加快、二便失禁,因呼吸衰竭死亡。也有因咽部反射减弱,饱餐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也有继发腔隙性脑梗塞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痛、触痛、肌肿胀、肌无力)的报道。有的酒精中毒病人还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内压增高等症状。酒精因抑制糖原异生,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引起低血糖,可加重昏迷。 三、紧急评估: 采用“ABBCS方法”快速评估,利用5~20秒快速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最紧急情况: A:气道是否通畅 B:是否有呼吸 B: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C:是否有脉搏 S:神志是否清醒 误吸和窒息导致气道阻塞是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特别重视。 如果有上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应迅速解除包括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心肺复苏、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等。

第六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习题

第六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习题 A1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一般具有以下临床特点,但不包括 A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 B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 C 精神障碍有独特症状 D 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E 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A 积极治疗原发的躯体疾病 B 支持治疗 C 加强护理 D 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 E 心理治疗 3、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不包括 A 营养代谢疾病 B 内分泌疾病 C 感染 D 心脏病 E 颅内肿瘤 4、甲状腺危象时伴精神障碍最主要的症状是 A 意识障碍 B 妄想 C 抑郁 D 焦虑紧张 E 思维迟缓 5、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 A 主要表现为抑郁症状 B 一般无认知功能损害 C 多见于女性 D 发展到粘液水肿时,可伴有妄想及幻觉 E 具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发现 6 心脏病时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A 幻觉 B 妄想 C 抑郁 D 焦虑、紧张 E 思维迟缓 7、处理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时首选药物是 A 奋乃静 B 氟哌啶醇 C 安定 D 阿米替林 E 多虑平 8、肝脑综合征前驱期的主要表现为 A 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 B 严重意识障碍 C 谵妄 D 兴奋躁动 E 肝性昏迷 9、肝性脑病时可出现何种特征性体征? A 静止性震颤 B 扑翼样震颤 C 意向性震颤 D 生理性震颤 E 震颤性谵妄 10、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下哪条不正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