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

第一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第一节序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恩格斯说:“这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1844-1847年的笔记时发现了这份提纲。当时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把《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发表时,恩格斯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高度评价了这个不足1500字的《提纲》,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他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的登上了王座。后来他有出版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1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宗教的本质》(1845年),从而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二不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样一来,就给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项任务,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时期,如何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列宁在谈到这一点时曾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意的不是重复旧的东西,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就是说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的上层,这是理所当然的。”①《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写作的。

《提纲》共11条,每条都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提出来的,同时,又正面阐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其中,实践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横线,围绕实践观,《提纲》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旧唯物主义的错误;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一)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例如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说:“思维和存在的真正关系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存在只能为存在所产生。”但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对存在、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却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有着重大的分歧。

正如恩格斯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在这里,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包括人在内的客观存在,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理解具有两个缺陷:

第一、由于他没有从主体出发理解自然界,因而,他没有把自然看作是与主体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自然,没有看到自然界是打上了人的意志烙印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没有认识到现实

之所以成为现实,正在于它同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更没有看到现实世界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第二、费尔巴哈没有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现实世界,因而,就没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改造的对象,而只是看作直观的、认识的对象,从而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认为,人和客观世界有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二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之上的,因此,如果没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不会有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作为改造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为类认识的能动性也正是来源于实践活动的能动性。

但是唯物主义不这么看。他们在观察事物、现实和感性时,把实践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排除出去,从而把客观世界变成单纯直观和认识的对象,而人则成了消极反映和进行直观的镜子。

(二)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唯心主义同样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不了解什么是现实的自然界,一句话,不了解实践。因此,他们当然就不能从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个角度来看待认识的反作用,从而把认识的反作用提高到了不恰当的位置,认为意识可以离开实践和感性而独立发展。例如,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唯一能动和真实的存在,它是宇宙的基础,存在的源泉,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它的能动创造的结果。

所以马克思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三)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的理解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就是说费尔巴哈原先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把绝对精神作为自己哲学的研究对象。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理论活动或认识活动。费尔巴哈说:“暂只在一个人头脑中存在的东西就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就是实践。”因此,费尔巴哈所说的实践就过是一种为多数人所承认的理论。“需要说明的是,费尔巴哈虽然不能正确地了解实践,但他也提出过实践的观点,有时甚至给实践以很高的评价,并企图把实践包括到认识论中去,作为认识论的基础。他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所以应当承认费尔巴哈猜测到了某些类似的实践的观点。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就在于他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缺陷,就在于它不能从容不迫实践出发理解物质世界,不能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认识和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则是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就认识论来说,新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基础和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与费尔巴哈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则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是指人的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现实性和力量”是指人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现实及其规律,因而可以通过实践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此岸性”则是借用了康德哲学的一个术语,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感觉和表现,即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它可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对于人的无限认识能力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此岸”世界。

二、新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基本思想和旧唯物主义在这方面的失误

(一)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了解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因而,必定走向英雄创造历史的中华民族史观;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科学地解决了主观和客观、人

的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是指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如爱尔维修、霍尔巴哈)和继承这个学说的费尔巴哈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这种貌似正确的说法,必然导致如下两方面的错误:

环境决定论必然导致唯心史观。旧唯物主义既然承认环境、教育决定一切,那么,教育者是谁呢?决定社会环境的那个理发主体又是谁呢?当然只能是极少数英雄人物。例如,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就是如此。他认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所决定的环境是造成人们愚昧无知和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用理性和正义造成的社会主义环境,才会产生出身心健康的人。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解决了人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就是说,环境改变的过程,也正是人的革命实践活动的过程。

(二)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宗教,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是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消灭阶级和剥削。对此,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从世俗的、即现实的世界中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的做法。

2、费尔巴哈的不足在于他没有进一步探讨宗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指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里所说的“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分裂和矛盾,因为宗教说到底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产物,是人类对大自然力量崇拜和敬畏的结果,这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二是人与人的分裂和矛盾,因为宗教还阶级压迫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民而创制出来的思想工具,这是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

3、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要克服和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是解决人与人的矛盾,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使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不复存在。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还是解决人与人的矛盾,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因此,马克思才认为必须“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三)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是由于他不懂得实践

(四)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叫做人本主义哲学或人本学,他说:“真理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既不是生理学,也不是心理学;真理只是人本学。”费尔巴哈脱离社会实践来观察人、认识人,因此,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他不可避免地具有两个错误: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从实践入手,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因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这一论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人的本质不是其自然存在中生而就胡的东西,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

(五)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社会;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此,马克思从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实践。

首先,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次,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再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旧唯物主义对社会本质的错误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做过规定,他们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方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每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并非专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关系。可见,直观的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一)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不同。

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一咱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旧唯物主义相对立,“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所讲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里所说的“人类”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无产阶级来讲的。哲学是有阶级性的,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

(二)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一切旧哲学只是为了说明世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一切旧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也包括唯心主义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而没有为自己的哲学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但是,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并不是抽象的实践,而是指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他又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这清楚地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就在于它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第二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第一节序言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论》的核心内容是全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其中主要是阐明德国古典哲学是怎样通过费尔巴哈这个中介环节而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批判了唯心

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和不可知论等错误观点。

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论》一书的体系结构来看,它包括一个序言、正文四章、一个结束语和一个附录,附录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序言的中心内容是叙述恩格斯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同时也说明了把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发表的原因和意义。

第一章主要是全面评述黑格尔哲学,论述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分析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指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剖析了黑格尔哲学家存在矛盾是其历史必然性,阐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及其意义。

第二章主要是评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三章主要是评述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尤其是他在宗教哲学和偷哲学上所表现出的唯心主义观点,分析和说明了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

第四章主要是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批判地继承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如何总结了工人运动的实践,从而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和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结束语指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物质武器,“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关于1888年单行本序言

恩格斯关于1888年2月在伦敦所写的《费尔巴哈论》单行本序言共有五段,主要讲了四层意思。

1,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有的一个心愿

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决不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克服民黑格尔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糟粕;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和自然观上的开而上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想把他们的学说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讲清楚,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早在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2,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对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思想战线斗争的需要

“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蓬勃发展的国际工人运动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如蒲鲁东提出的用“保护私有财产”的办法来摆脱资本主义的困境,巴枯宁提出摆脱国家的限制和束缚,向一切国家包括最民主的国家帮助和争取普选权的办法建立生产合作。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在欧洲和北美的各个主要国家中,资本主义不仅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而且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这种矛盾和斗争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种对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

浓厚兴趣,他们对指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怕得要死。就有了所谓的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

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从右的方面复活黑格尔哲学的各种思潮的总称。他们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完全抛弃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改造为绝对经验,抛弃了黑格尔保守的国家学说和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

新康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时期代表人物是朗格(1828年——1875年)和李普曼(1840年-1912年)。新康德主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分化为两派。一是以柯亨(1842——1918)为代表的马堡学派,一派是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弗莱堡学派。马堡学派侧重于歪曲地利用自然科学来论证康德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弗莱堡学派则以熟知历史文化见长,侧重于用新康德主义的基本观点论证社会历史问题。其共同特点是从右的方面弘扬康德哲学。

3,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直接原因,是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错误评价

费尔巴哈于1839年发表了他的哲学独立宣言书——《黑格尔哲学批判》,宣告了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决裂。1841年,又发表了其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这两本著作,尤其是《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登上了王座。丹麦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施达克写了名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小册子来保护费尔巴哈。施达克的用心虽好,他对费尔巴哈的评价却是错误的。他根据费尔巴哈“想念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目的”,想念理想的力量“,就断言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这表明施达克不懂得什么是唯物主义这一涉及划分哲学路线的理论,没有真正理解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4,发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说明

恩格斯在把他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拿去付印以前,又重读了一遍1845年——1846年间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旧稿,读后,恩格斯感到有两层意思应当交待清楚。

其一,旧稿不适合全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要求。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虽已提出,但是,对地范畴的表述还是不够准确。

其二,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所定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因为这个提纲第一次提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

二、哲学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导

1,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

恩格斯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说:“我们面前的这本著作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也就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

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德国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正在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妥协的、保守的。

2,黑格尔哲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

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则是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导。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思想。费尔巴哈则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猛烈轰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礼堂,以此启迪人们的思想。

与英、法相比,德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德国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没有形成一支与封建贵州相抗衡的力量,因此,德国资产阶级不敢而且也无力用革命手段来解决与封建贵州的矛盾,特别是当它进行革命时,英、法的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宗教唯心主义,不敢公然反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德国社会历史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具有二重性的阶级实质。一方面,德国哲学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具有唯心主义和保守的特性;另一方面,德国哲学反映着德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封建统治现状的革命要求,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因而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亨利希?海涅,在1833年定的关于德国宗教和哲学的论文中说,德国哲学实际上是给下一代的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是德国未来革命的序幕,并称赞黑格尔是完成了德国哲学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断言:经过哲学革命后,将会发生巨大的政治变革。

三、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1,保守命题中的革命因素

一般人都把“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看作是黑格尔哲学中最保守的一个命题,因为这一命题本身包含着对现状的肯定,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王国、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恩格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命题中的革命因素:

其一,现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

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

其二,现实性不是某些事物所因有的永恒不变的属性,现存的都应当是灭亡的。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消亡的现实的东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这一方法推论下去,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转变成了另一具命题“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应当出现的”。

2,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

黑格尔哲学的这一合理内核和革命意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人的思维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也就是说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终点和顶峰,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其二,人的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也就是说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绝对不变的状态,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历史观。

一名话,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就在于它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

3,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其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恩格斯认为,在辩证法面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其二,辩证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和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

其三,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

4,格尔哲学的成就

其一,黑格尔哲学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全部哲学的发展。

其二,黑格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个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四、格尔哲学的解体

5,黑格尔哲学解体的原因

绝对精神的运动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逻辑阶段又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概念论又分为主观概念、客体和理念。理念又分为生命、认识和绝对理念三个阶段。自然阶段又分为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三个阶段。精神阶段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主观精神(灵魂、意识、精神)、客观精神(法律、道德、伦理)、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哲学)。这样一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就不能不同它的革命的辩证方法发生矛盾。具体地说,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发展是无限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可是,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则认为绝对精神的发展有一个终点,即认识有终点,真理有顶峰。

其二,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则要求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和国家。

其三,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发展是普遍的,依次相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应当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则否认发展的普遍性,他认为绝对精神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绝对精神的发展是唯一真实的发展。

其四,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而其唯心主义的体系则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具体的有限事物之中,而在抽象、无限的绝对精神中,一切矛盾都将调和起来。

6,黑格尔哲学解体的序幕

7,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

五、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8,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功绩

主要表现在:

其一,它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唯心主义的长期统治下,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登上了王座。

其二,揭露了宗教神学,指出了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

其三,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炸开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10,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其一,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唯一真实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其二,意识和思维不论看起来多么抽象和超感觉,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其三,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11,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

机械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第一个缺陷。

形而上学性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局限。其基本特征就是“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历史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即唯心史观是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第三个局限。

12,费尔巴哈哲学没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因

六、评述哲学路线的标准

1,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源和提出

哲学基本问题的真正提出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基本总是第一方面的内容,恩格斯作了三点说明。

第一,唯心主义和宗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第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上术语只是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的。

第三,在批判唯心主义时应充分认清其哲学上所存在着的党性原则,反对超越论。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绝大多数哲学家对此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3,施达克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上的错误

其一,施达克的标准不符合哲学史的实际。

其二,施达克的标准在逻辑上也是不能成立的。

其三,施达克的标准不符合历史事实。

七、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1,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

(1)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核心思想

恩格斯说:“费尔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费尔巴哈自己有清楚的交待:“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因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概括费尔巴哈的这段话,再结合费尔巴哈的一贯思想,可以把费尔巴哈

的宗教观概括为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情关系或心灵关系。感情又具体地表现为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感情上的联系。只要有人类,就会有宗教。但是,费尔巴哈认为感情有两种,一种是人对人的感情,一种是人对神的感情。由此便决定了宗教也有两种:一种旧的、有神的或关于上帝的宗教,一种是无神的、没有上帝的宗教。费尔巴哈批判宗教,针对的是前者,而后者,他认为是一是合理的,应当积极加以提倡的新宗教。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今天的新宗教的任务就是要和打破这种歪曲的形式,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联系以其本来的面貌表现出来,即叫它通过人和人之间的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关系直接表现出来。

其二,人类历史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全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的历史。相应的,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也应当以宗教变迁为标准。由于人的本质对象化为宗教,因此,宗教就成了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宗教史也就是人类史。针对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两个错误观点,恩格斯逐一进行了批判。

(2)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批判

一,恩格斯认为,宗教与人的感情不是一回事,感情关系与人类共存亡,宗教则不然。宗教则是一种历史的现象,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宗教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归于消灭。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实际上就是想“根据一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建立真正的宗教,这等于把现代化学当作真正的炼金术。”

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夸大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把宗教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把人类历史说成是宗教变迁史的错误观点。

其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是宗教变迁决定历史发展,而是历史发展决定宗教变迁。

其二,无论哪一种宗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只能起一种影响作用,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也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当它们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宗教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其三,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运动都伴有宗教的变迁,“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身心健康存在的三种世纪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

(3)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危害

从分析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两个错误观点入手,恩格斯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出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危害性。

一是费尔巴哈把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尊崇为宗教,是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政党的纯粹的感情关系的可能性的破坏。

二是费尔哈用宗教变迁来划分人类历史,抹杀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人们对阶级斗争的理解成为完全不可能。

2,费尔巴哈的伦理哲学

(1)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所谓抽象的人是指他所讲的人不是生活在某一时期、某一社会,不是属于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具体的人,而是既不属于任何时代,也不属于任何社会,又不属于任何阶级的纯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

费尔巴哈伦理学出发点的抽象性决定了其伦理学自身内容的抽象性。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虽然从形式上是现实的,但从内容看则是空洞的、贫乏的。黑格尔则相反,黑格乐的伦理学从看是抽象的、空洞的,但从内容上看则是现实的、具体的、丰富的。

(2)费尔巴哈的善恶观

善与恶是伦理学中的一对重要的概念范畴,但在对善、恶问题的理解和研究上,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相比,也是十分肤浅的。

黑格尔虽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在对善恶问题的理解上却富含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善是指意志的肯定方面,恶则是指意志的否定方面。他把善和恶绝对的对立起来,认为善就是绝对的善,恶就是绝对的恶,二者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3)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道德基础和道德原则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任何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人人先天所具有的这种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要受到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限制,即所谓、双重的矫正。一是来自自己方面的自然的限制,即所谓“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二是来自别人方面的社会的阻力,即人们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受到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的限制。因此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能普遍地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必须遵循如下两条道德原则:第一,要正确估计自己追求幸福行为的自然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自我节制;第二,要正确估量自己幸福行为的社会后果,尊重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即所谓、对人以爱。一句话,“对已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好永远是爱”,这就是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其余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准则推出来的。

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要想做到“对已对人都有利”。是根本不可能的。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的这一道德原则的实持,他说:“二者必具其一,或者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是以每一个人无疑地都有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或者它只向每一个人提供无法应用的踵,因而它对于没有这些手段的人是一文不传真的。”

不仅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空想的,而且,他的道德前提和基础,即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在阶级社会中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恩格斯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大阶级社会中没有平等权利的事实,驳斥了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

恩格斯不仅抵制了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基础的空想性,而且还进一步剖析了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阶级性,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为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资产阶级的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而在交易所中买空卖空、做投机生意的人,就是最有道德、最高尚的人。对此,恩格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其一,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来到证券交易所的,这符合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道德基础。

其二,资本家在证券交易所中的投机牟利完全符合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道德原则。

其三,证券交易所里充满了对人以爱的道德原则,所以它是最高的道德殿堂。

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这样以来,他的哲学中的最后一点革命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一团和气地痛饮吧!”费尔巴哈的对人以爱的道德原则是资产阶级镇压工人的“毒辣的皮革和枪弹的甜蜜补充”。

恩格斯对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的阐述

道德具有历史性。

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

3,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

其一,认识根源。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的作用,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社会实践。恩格斯说:“无论关于现实的自

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

其二,社会根源。费尔巴哈为什么不能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和审视人,为什么始终认识不到实践的意义和地位?说到底,就是因为他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没有投身于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当中。1836年,费尔巴哈在布鲁克堡这一穷乡僻壤中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他不了解1848年革命的意义。这样就使得他无法认识和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无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所进行的改造

黑格尔和费尔哈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也是资产阶级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他们的哲学都是有缺陷的。黑格尔哲学中虽然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受其唯心主义保守思想的影响,而不能发展。费尔巴哈虽然抵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但他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也一起扔掉了,因而,他并没有把唯物主义哲学推向前进。

1,马克思和恩格斯批斗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传统,创立了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

其一,费尔巴哈仍然与以往的哲学家一样,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看作是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具体科学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其二,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停留在半路上。他斩下半截,即对自然界的了解是唯物主义的;他的上半截,妈对社会历史的了解由是唯心主义的。

其三,费尔巴哈对待黑格尔的态度也是不对的,他并没有批判地克服黑格尔哲学,而是简单地把黑格尔当作无用的东西抛在一旁。

其四,费尔巴哈哲学虽然从形式上看,研究的是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内容则是抽象的,贫乏的。

因此,直到费尔巴哈为止,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仍未产生。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派别。我们知道,早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都是接近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在政治上则是激进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1843

年秋到1844年春,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的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和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国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中也可以看出,恩格斯同样也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列宁曾经说过,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奠定了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石。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新的哲学派别,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以往一切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对此,恩格斯讲了两点:

其一,恩格斯指出,他们所创立的这个学派是一个唯物主义学派,因此,这个学派同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哲学是根本不同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这个哲学派别,则不附加任何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坚决主张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按照客观世界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样来理解、说明客观世界;坚决主张从事物本身的联系中去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决意毫不怜惜地牺牲一切和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

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这个学派是一个彻底的学派,因此,它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同,他对自然界的理解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哲学则坚决主张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即不仅要把唯物主义原则应用于自然界,而且,还要把这一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不仅应用

于自然科学,而且还要应用于社会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除此以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更多的,只是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地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中去了。

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正如恩格斯所说:“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即从黑格尔哲学的本来的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慈善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保守体系,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其革命的辩证方法,即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思想,矛盾是事物一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的思想,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形式和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的思想,以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过程从而提示要领的矛盾运动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改造的实质就在于黑格尔的要领的辩证改造为善于现实

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其一阶段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不彻底的辩证法改造为彻底的革命的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终点,真理有顶峰,而这个终点和顶峰就是黑格尔哲学;同时,他又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有一个终点,这就是普鲁士王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恢复了黑格尔哲学的革命一面,把黑格尔的辩证法贯彻到了包括认识和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这就是:

(1)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不仅过去有发展,而且,将来也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中。“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人类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它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继承。

九、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恩格斯认为,推动哲学前进的真正动力“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因此,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说到底者是由一定的社会实践以及由它所制约的自然科学的状况所决定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依据,哲学则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成果。

1,自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钟

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已经由15-18世纪时期的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和研究材料的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把搜集来的材料加以整理,把已经获得的对个别事物的认识加以分析,从联系和发展中对事物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找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例如,这一时期出现的生理学就是研究生物有机体生长和活动的种种过程;胚胎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地质学则是研究地壳逐渐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样一来,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种。

2,自然科学中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

(1)胞学说表明有机界有着共同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3)达尔文进化论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的神学史观。

三大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不仅使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界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发现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最为详尽的阐述

1,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

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简言之,就是要发现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社会运动的规律根源于社会存在。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社会历史领域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等等。

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则是指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相联系而表现出来的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1)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人而独立进行,它说到底不过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

(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联系

其一,社会历史虽然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但是,人的目的和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都要受到社会存在及其规律的制约。

其二,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预期的,但它实际产生的结果却不是或至少不全是预期的,这就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的发展具有相似的情况。

其三,尽管人们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的发展往往既不是这些人所希望的这样,也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那样,而是作为历史合力的另外的结果。

(3)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因的方法和途径

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探索这一动力的时候,主要遵循如下两个途径:

其一,要注意探究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其二,要注意探讨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这一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的只能是社会基本矛盾,只能是物质的因素。

3,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大对抗阶级经济利益的根本冲突,正如恩格斯在分析近代阶级斗争发生的根源时所指出的:“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一样,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利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具体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其次,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4,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生产关系不能与之相适应;于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便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标志着新的社会形态形成,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非阶级社会都是如此。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政治和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决定法律。

法律同国家一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随着国家了阶级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变化而变化。其基本职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政治、经济利益。

(3)经济基础决定哲学。

(4)经济基础决定宗教。

其一,从宗教的产生看,“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

其二,从宗教的发展来看,宗教的变迁取决于经济关系的变化。

其三,宗教改革运动也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三讲《反杜林论》导读

第一节序言

《反杜林论》写于1876-1878年间,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8年7月汇编出版。这本著作是当时德国社会主义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产物。恩格斯在初版序言中,对这本书的写作原因作了扼要的说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期,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各国党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积蓄革命力量,准备未来的战斗。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中心,已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在1871年统一之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加深,无产阶级同地主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蓬勃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工人政党实现统一,对统治阶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一方面积极支持俾斯麦政府用暴力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各种浅薄庸俗的折衷主义,企图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影响。这时,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接近社会主义,而又企图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革命斗争;既想

从理论上概括飞速发展的各门科学,而又坚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他们滥造了种种“体系”,冒充科学权威,妄想出人头地。杜林就是这种假科学在工人运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杜林(1883-1921)从1867年起就攻击马克思主义。1875年前后,他以社会主义“行家”和“改革家”的面貌出现,著书立说,拟议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攻击,他宣扬折衷主义,用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散布庸俗经济学观点,肆意歪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用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社会主义。杜林是马克思主义当时最危险的敌人。

杜林的反动思想直接危害着当时德国工人党的健康发展。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那赫派,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但是在理论上还很不成熟。1875年,它在同拉萨尔派实行合并时,由于无原则妥协,没有同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划清界限,因而在党内滋长了对机会主义的迁就情绪,使杜林的反动理论得到了泛滥。有各的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莫斯特、恩斯和费里切等,都成了狂热的杜林分子。他们无耻地赞颂杜林是“科学领域内最热心、最果敢、最勤奋的首领”,称杜林的著作是“划时代的著作”,并且采取阴谋手段,迫使党的《人民国家报》发表他们吹捧杜林的反动文章,妄图把杜林的荒谬理论散布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些人和杜林勾结一起,形成了一个机会主义的小宗派,“一个未来的单独的政党的核心”(第379页)更为严重的是,杜林对资本主义不痛不痒的“批评”和对共产主义的虚伪“称赞”,甚至骗取了党的左派领袖倍倍尔等人的支持和信任。倍倍尔在1874年就匿名发表文章,称赞杜林的“基本观点是卓越的”。党的刊物也转载杜林歪曲马克思学说的著作。这就给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德国工人阶级居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如果让杜林之流的阴谋得逞,必将会给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彻底批判杜林,捍卫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就成为德国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迫切任务。恩格斯指出:“德国社会党正在迅速地成为一种力量,但是,要使它成为一种力量,第一个条件是不让这个刚刚赢得的统一受到危害。而杜林博士却公开地着手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宗派,一个未来的单独的政党的核心。因此,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闪必须应战,把斗争进行到底。”于是,恩格斯便放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着手对杜林的批判。

恩格斯在写作《反杜林论》的过程中,得到了马克思的积极赞同和协助。1876年5月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研究对杜林的批判问题,马克思立即说:“我的意见是,要不顾一切,批判杜林”。(《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4卷,第500页)马克思积极协助恩格斯收集有关资料,看过这本书的全部手稿,并且亲自写了政治经济学编第十章,批判了杜林关于经济学说史方面的错误。所以说,《反杜林论》所阐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共同的观点。

杜林的社会主义是以所谓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形式出现的。恩格斯为了彻底粉碎杜林的“体系”,清除当时德国流行的各种资产阶级学说“体系”的影响,并在批判中充分发挥自己对每个问题的科学见解,在《反杜林论》中涉及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为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而这一阐述包含了相当广泛的领域。”(第49页)恩格斯总结了《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三十年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以百科全书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9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集中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达到的成果。全书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并运用这些原理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反杜林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崇高的战斗风格,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反杜林论》的发表,粉碎了杜林一伙的进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了党的统一和团结。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反杜林论》

一书“所主张的观点已经深入科学界和工人阶级的社会意识中。——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在世界一切文明国家里。”(第55页)因而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反杜林论》主要内容

一、分类---先验主义

这一章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构造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划清了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界限。

1、批判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述思维是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

杜林把哲学对象分成三类,即一般原则、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他认为,存在和意识的一般原则先于经验,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之前,它们是构成各种知识和事物的“终极分子”或“基本元素”。这些原则一旦被发现,就可以用来说明一切,只要把它们应用于自然界和为类社会,运用于自然界和为类社会,自然界和为类社会就应当与之相适应。于是,他就按照“原则走在前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跟在后面”的“逻辑次序”,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分成世界模式论、自然哲学和人的学说三个部分。对杜林哲学体系的这种唯心主义先验论原则,恩格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恩格斯指出,作为杜林哲学出发点的所谓原则,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从他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这种先于事实,脱离实践,从原则出发来构造知识和世界的观点,是一种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杜林关于原则先于物质世界,从原则出发来构造现实世界的荒谬观点,不过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抄袭和模仿。

杜林割裂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关系,把思维看作是脱离自然界和人,从一开始就和自然界相对立的某种现成东西。恩格斯批驳了杜林这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深刻地阐明了意识或思维产生的物质根源,进一步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指出思维和意识,只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第74-75页)这清楚地说明,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倒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根本不能离开人和自然界而独立存右。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遵循着同一个辩证的运动规律。那种脱离自然界和人的思维,不是别的,不过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变种,上帝的别名而已。

2、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终极真理”体系,阐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杜林鼓吹关于存在形式的先验原则就是要从某种神秘的概念或原则出发,来构造现实世界,建立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下班所谓“终极真理”的哲学体系。恩格斯批判了杜林这种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正的科学认识并不是头脑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对外部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是人类在实践中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恩格斯指出,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并推动科学从部分到整体一步步地揭示世界各种过程的内在联系;而且就无限世代的人类来说,也具有认识整个世界一世联系的无限能力。但是,对无限世界作恰如原状的、毫无遗漏的科学陈述,这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所有其他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不可能的。这是一具矛盾:“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第76页)这就是说,人类是无限的,一定时代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这种矛盾只能在人类无限发展的前进中不断地解决;它推动人们不断实践,不断认识,是人的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杜林对认识过程中的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辩证法根本无知。他离开认识的相对性

和有限性,只讲认识的绝对性和无限性,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他狂妄宣称,自己的哲学是完成了绝对真理认识的“终极体系”,解决了科学的最终任务。事实上,这就等于封闭了一切科学向前发展的道路。

3、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阐述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关系。

杜林认为,和存在的基本原则一样,纯数学也是先验地从人的头脑中构思出来的,它的对象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和想象物”。他把纯数学看作与现实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以此作为自己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重要根据。恩格斯批判了杜林这种先验论观点,通过分析数学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

恩格斯指出,和一切科学一样,数学具有脱离任何个人特殊经验的独立意义,但它决不是先验的。纯数学为了反映外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人们计数的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的以经验为根据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也是从人们的需要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数学中的公理也并不是先验的,它们是在实践中经过千万次的重复,才逐步在人的意识中有了不证自明的性质。同时,这些从现实中概括出来的数学概念、公理,都是一些抽象的观念和命题,人们只有从容不迫实际出发加以具体应用,深入研究现实事物的关系,才能继续前进。如果忘记了数学对客观世界的依赖关系,片面夸大数学的相对独立性,那末,“一切抽象在推到极端时都变成荒谬或走向自己的反面。”(《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9页)

二、世界模式论

这一章继续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1,判杜林从思维引出世界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世界统一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唯物主义原理(第80页——3段)

杜林从唯心主义先验论立场出发,认为世界的统一性不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而是从思维中引出来的。在他看来,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事物联合为一个统一体,所以存在一旦被思考,它就在人的思维中变成了统一体;又因为存在总是和思维相符合的,被思考的存在、世界概念是统一的,因而现实存在、现实世界也就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于是天堂、地狱之类的彼岸世界就被排除了。这样,杜林借助于“我们的统一思想”就使存在的“唯一性”变成了它的“统一性”。

恩格斯首先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对思维的形而上学歪曲,阐明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指出:“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第81页)在思维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杜林只承认综合,否认分析。这种没有分析的综合,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谬论。杜林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就是靠这种思维的综合得出来的。

恩格斯接着批判了杜林颠倒思维与存在的真实关系,阐述了世界统一性的客观性。恩格斯指出,思维“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要这种意识的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形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第81页)就是说,世界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作为物质的统一体,在人们对它思维之前老早就存在了。客观存在的统一性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中的统一性观念的前提和根据;思维中的统一性观念是第二性的则对客观存在的统一性的反映。所以,恩格斯讥笑杜林说:“如果我把鞋恻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第81页)杜林那种关于存在的思想是统一的,因而现实中的存在也一定是统一的观点,就是妄图从思想中引出外部世界的统一性,并要外部世界与之相符合。这种观点,不过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的翻版。

2,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观点,阐明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杜林认为,存在是唯一的,是包罗万象的,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存在发展出来的,因此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存在。杜林这种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不能说明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完全是一句空话。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说到存在,并且仅仅说到存在的时候,统一性只能在于:我们所说的一切对象是存在的、实有的。(第82页)也就是说,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对包括精神在内的一切对象的最一般的说明,只是说一切对象是”,存在“着的”、“有”的,也即在“有”这点上它们是共同的、一致的。至于这些对象的其他共同性,经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德行,那是不能根据一切对象都存在这一点来确定的。唯物主义说这种存在是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说这种存在是精神。所以,“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糊其词的折衷主义廉洁,不仅不能揭示世界的本质,反而掩盖了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事实上,杜林用“存在”一词来概括世界的统一性,也正是要掩盖其唯心主义观点。他所理解的存在,不是一般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世界,而是他所想象的先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虚无观念,是真正的虚无。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决不是用简单的三言两语所能证明的。这是要由人闪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经过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艰苦研究,不断揭示和概括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与精神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逐步证明人拓我们视野之外遥远的星体上,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如何,许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物质作为不依赖于精神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世界统一性只能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并不在于它的存在。

3,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本质,指出它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剽窃

世界模式论,是杜林用逻辑模式或范畴来构造现实世界的荒谬理论,它是杜林运用先验主义方法,从先于现实世界的抽象的“存在”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概念推导出来的一套观念体系。它们基本思想、结构顺序、主要概念,甚至一些细节,几乎都是从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抄来的。所不同的是,在杜林的世界模式论中,质、量、度等概念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联系,它根本否认矛盾,完全抛弃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讲《〈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第一节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57年8—9月,是马克思为当时计划要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起草的“总的导言”。

不久,马克思更加详细地拟定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决定把整本著作分册来定。1859年初,马克思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作为第一分册出版,没有发表这篇《导言》,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说明的结论是有妨害的。”这篇《导言》是1902年在马克思的遗稿中发现的,1903

年由柏林《新时代》杂志首次发表。

《导言》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批判中创立的。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告别是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

《导言》虽然是一个手稿,但它不仅同马克思的其它著作一样,贯穿着极为深刻,极为丰富的唯物辩证法,而且是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在马克思以后的著作中,都没有像导言部分这样集中地专门地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题。因此,《导言》在马克思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导言》共有四节。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作为客观的历史进程,是贯穿这四节的基本思想。各节从不同的方面着重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蝗,也必然要在历史发展中灭亡的这一总的观点,从根本上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一般的、永恒的自然形态的错误观点。

第一节是通过物质生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历史性质。

第二节是通过分析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深刻地揭露和批斗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把四个环节割裂开来,抹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过渡性的错误观点,从而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

第三节是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把唯物辩证法具体化了的抽象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叙述方法上,使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发生了革命的变革。

第四节是马克思为创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出的设想和拟订的写作提纲,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置于同生产力以及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才能阐明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要科学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首先必须正确地对待物质生产。这是因为:

一方面,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自重家派以来,都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物质生产的绝对形式来研究。他们错误地把资本主义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客观经济规律,看作是支配一切社会形态的永恒的自然规律。要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就必须从分析物质生产开始。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顾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原理,政治经济学要科学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必须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物质生产,揭示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所以马克思在《导言》第一节的开头就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二、资产阶级政治学把孤立的个人作为出发点的错误

马克思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这就是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是代表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但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却抛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有所谓“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出发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这一错误观点,马克思从两个方面作了分析批判。

首先,马克思指出,“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是一种虚构,其用意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承担者资本家说成是从来就有的,是自然造成。

其次,马克思阐述了那种认为脱离社会的、孤立个人的观点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

三、“生产一般”与生产具体

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以,马克思说:“说到生产,总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这就是说,生产总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生产,没有脱离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个人生产。因此,对生产不能泛泛地、一般地考察,应该对历史发展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 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3、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4、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整理初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利益和谐论: 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利益和谐,是相对而言的,它并非指各主体的利益分毫不差的完全一致,而是指它们在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利益取向具有一致性,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能够并行不悖,某一主体实现自我利益的行为并不干扰或阻碍其它主体利益的实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阿奎那、亚当·斯密、巴师夏。 2、教会税: 又称为宗教税,是对教会成员征收的一种税。由于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在各国的税法体系中往往显得很独特,目前主要存在于部分欧洲基督教新教国家,如德国、瑞士及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在德国、瑞士、奥地利,由于政府与天主教和新教教会签的条约有教会税。教会税是所得税的百分之九左右。而且,在弥撒可以捐款。别教会的会员通常自愿地付款。别的欧洲国没有教会税。例如,因为法国没有教会税,法国人只自愿地捐款,所以法国的教会很贫穷的。 3、政治自由: 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它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自由只能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或制裁。 4、排他性利益: 是指一种利益只能被某一特定的主体来占有或消费。排他性利益通常与对抗性(rivalry)联系在一起,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团体来享有或消费这一利益时就会发生零和性的对抗,一方所得即为另一方所失,某一民族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排斥其它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的。排他性利益最典型的例子是国际关系领域国家主权属下的自然资源,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它只能由当事国来开发、管辖,其他国家不能干预。 5、应然: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三)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三) 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伟人的著作,也会被列于考题内容,尤其是在马哲的复习过程中,下面是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三),小编提前祝愿2014考生们有大未来,考出好成绩! 1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有一个逐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研究理论与观察现实中,马克思逐渐转变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但是很快冷酷的社会现实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让马克思发现自身学识不足,仅仅从国家、法的角度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此,马恩先后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开始唯物主义转向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还是主要对国家、法与宗教的批判,从而建立自己的唯物主义。 本段话的首句非常之著名。前半句中“批判的武器”指的是以前及现在的哲学等人文社科理论思想等,而“武器的批判”指的是无产阶级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及改造,是现实的一系列运动,指的是对现实的认识与改造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批判主体的无产阶级及社会运动。后半句指出物质和意识各自对社会的作用。指出正确的意识变为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运动的巨大作用。与本句话相关联的知识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意识与物质关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等知识点。 13. 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③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发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经典论述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 的精神武器。 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手稿》的经典论述 1.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 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地、彻底地,并且是包含来以往发展的全部历史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个体与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家族》的经典论述 1.历史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地人的活动。 3.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 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提纲》的经典论述 1.第一条(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对立的思想根源,以此打开新世界观 的本体论视域):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们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整理(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整理(三) 考研政治越来注重综合考察,题目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高。马克思主义原著虽非考研学生必须要看的东西,但如果可以理解其中的一些经典段落,无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博研堂考研政治保过专家纪老师就为大家整理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谅中的一些段落,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有一个逐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研究理论与观察现实中,马克思逐渐转变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但是很快冷酷的社会现实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让马克思发现自身学识不足,仅仅从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理论方面: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实践方面: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一.前言: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1) 批判和革命的对象:雇佣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 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2) 3、马克思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3)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1-2)?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的哲学。(3)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4-5)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形成过程(1-2) ?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 ?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他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哲学?形成过程。(3) ?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增添了?辩证法?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的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4-5) ?这种科学理论说明,〃〃〃〃〃〃长出资本主义? ?正如人的认识反映不依赖它〃〃〃〃〃经济制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来源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经济制度(1) (2)核心理论:剩余价值理论(3-7) 定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本质: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意义:列宁认为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5)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6)(9-10) 最后,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6)和历史使命(7)。(6-7)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来源(2)英国古典经济学 四.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与形成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 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 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宝贵的经验。 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专业课程:·藻类学、真菌学、植物地理学·人类学·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学·高等植物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学·生态学(所有的课程授课语言都是英语)·昆虫学·进化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生物学·普通生物化学·遗传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于1857年8月下旬,它是马克思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又陈《资本论》的初稿)而撰写的一篇导言。《导言》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02年才在他的遗稿中被发现。1903年考茨基把这一手稿用德文发表在《新时代》杂志上。 一、写作背景 1857年爆发了席卷欧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疯似的通宵总结我们的经济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导言》的写作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还有巴师夏、凯里等庸俗经济学。他们一方面把物质生产看

作是与社会性质无关的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下的生产;另一方面有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等关系,把分配说成是随心所欲的事情。马克思在《导言》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性质(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是物质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是这四个环节的起点,并以生产为出发点论述了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的一般关系。《导言》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还作了专题论述。 二、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导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生产;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3、政治经济学方法;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的关系。这里节选前三部分: (一)生产 这一节的中心是批判了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社会性质,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象和本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研究生产交换中的个人,就不能脱离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11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里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一样,脱离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从另一个方面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主体纯粹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修炼过程,只从人的纯粹精神活动理解主体的作用,把主体当作脱离物质实践活动的独立化的精神实体。因此,唯心主义同样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这里分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脱离实践,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也就给我们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人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去认识反映世界的。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二者达到统一。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根据实践的需要,能动地反映客体,把握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使客体向主体转化,在主体观念中以概念和理论形式把握客体,并在把握客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能力。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主体以什么样的客体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最能满足主体实践活动需要的客体总是最先被主体认识和改造。但在主体实践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水平,对不同客体以及同一客体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过程中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主体在成功地改造客体的同时,往往会使自身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人的精神上的陶冶和熏陶,并在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 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高老师斧正。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总理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休息,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第二部分(3~9条):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一句话经典语录【150句】

一句话经典语录【150句】 【励志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1、一个人变强大的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2、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生活能够漂泊,能够孤独,但灵魂必须有所归依。 4、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准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5、如果说我懂得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 6、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7、年轻是一种资源,但不努力就浪费了。 8、多数的错失,是因为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 9、生活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要懂得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 10、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 【搞笑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1、一见钟情,钟的不是情,是脸。 2、我吸烟的理由很简单:我爷爷吸烟,我爸爸也吸烟,轮到我不能断了香火。 3、因为你的“对不起”我决定和你“没关系”

4、世上只有骗子是真心的,因为他是真心骗你的 5、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 6、最有魅力的人是康师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泡他 7、如果肚子疼痛时,就在腿上扎一刀,那么你的肚子就不疼了! 8、为了祖国下一代,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9、可恨的不是小三,而是经不住小三诱惑的小瘪三 10、唐僧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耍猴的 【以下是一句话经典语录150句】 【1】:有时候能够因为一句话让所有的感情崩塌有时候也能够 因为一句话让所有误会烟消云散 【2】: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 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3】: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句话,不是对不起,也不是我恨你,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 【4】:一句话欢喜,一句话泪流,都是你。 【5】:什么是母爱,一句话:有妈在。--母亲节时最动人的一 句话 【6】:在模糊的世界里--我忘了最初的一句话,也不知道最后 一句话。 【7】:别人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你,那是本分。容不容得下 是你的气度,能不能让你容下是我的本事人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他 人的一句话就能左右自己,让自己活出潇洒自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题型: 一、简答(10分*4=40分) 二、论述(30分*2=60分)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1)研究得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学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2)阐述了先进理论的作用,指出“批判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革命变革力量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解放出来,也就必然推翻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全人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重要意义: (1)开始用社会的物质生活来解释政治生活,表明马克思第一次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现象,从而成为马克思在发现唯物史观进程中的发端,为发现唯物史观开辟了途径。 (2)马克思还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思想。 (3)恢复、确定了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2.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的思想及意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通过扬弃资产阶级哲学关于“异化”的概念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的概念,在用“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关系式,把它同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制度的变迁联系起来,创立了“异化劳动”范畴。认为它包含四个基本特征:(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同人的相异化。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来论证历史的进场:私有财产是一切异化、首先是劳动异化的基础和基因,又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而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产生私有财产的条件。由此,马克思更加深刻的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重要意义:异化理论在手稿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异化劳动”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占有他人的雇佣劳动理论的最初表达形式。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经典语句赏析【毛概论文】

姓名:孙越学号:201300600080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解读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 一、历史背景 以上经典语句出自恩格斯于1890 年9 月21 日致柏林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月刊》编辑约瑟夫·布洛赫的一封信。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去世以后,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胡说马克思主义把经济因素看成是历史过程的唯一动力,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为了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引入歧途,竭力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反对无产阶级改革。这些谬论在无产阶级和青年中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柏林大学的学生约瑟夫·布洛赫就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等问题,于1890 年9 月3 日向恩格斯请教,布洛赫在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这个原理应当怎样理解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有经济关系是决定性的因素,或者只有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个其他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身在当时情况下也能发生作用)的固定的基础?……我想问一问您,根据唯物史论,是不是只有经济关系作为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在所有的地方直接地和不以个性为转移地起着作用,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条件同时本身又能加速或阻止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也起作用。” 恩格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无产阶级和青年一代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党内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在1890 年9 月21-22 日给约·布洛赫写了这封回信。在这封信中,恩格斯全面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着重论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问题。 二、内涵解读 恩格斯在回信论述了人们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和个人意志的关系 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恩格斯在这里深刻阐明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历史规律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历史事变的背后,客观经济规律在起着支配作用,因为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但任何意志归根到底都是个人的或社会的经济要求的反映。这样,各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运动,总的都要服从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个人意志并不等于零。因为历史规律是通过那些“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得到表现,后者是反映前者的思想形式,而个人意志也包括在里面,因此,个人意志对历史发展也发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通俗说明历史规律和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比喻。力学上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力的合成,四边形的两根边线表示两种力量,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读列宁著作《怎么办?》 列宁经典著作《怎么办?》读了3遍了,对该文的理解越来越深,从第一遍的字面理解到现在对文章总体框架以及写作意义的理解,并形成了个人的一点点体会。看来,经典著作,很有必要多读,多想,这样才能有所获。 一、对该文的总体感受 读列宁的文章感觉很畅快,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激情,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高度体现着革命家导师的论战风采。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深刻的印象。 1、细致而深刻的说理 该文篇幅很长,几乎占据《列宁选集》第一卷的三分之一。就这么一篇文章,作者写了大半年,从1901年秋一直到1902年2月。期间,列宁推掉了原定的给《火星报》详细发挥《从何着手?》P290的文章以及给读者回信的诺言(“我们应当首先向读者致歉”)。可见列宁对该文的写作极为重视,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列宁之所以对该文如此重视,因为他深刻理解理论战斗的现实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在列宁身上高度体现,所以,对广大群众做细致而深刻的说理工作,在列宁看来是那么的重要。 文章深刻的说理工作首先来自作者对当前影响革命事业各路思想流派的深刻把握,文章中随处可见作者对论敌观点大量而适当的引用,以及对论敌观点的深刻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刻阐发作者观点。读列宁的文章,真有像斯大林所说的“就像被一支大手牢牢把握,不能动弹,只能随着他的思路去思考”。这种有效的说理工作,首先来自列宁的严密逻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来自作者高超的辩证法的运用。其次,来自作者高超的行文艺术。在文章中,不时能读到让读者会心一笑的片段,就像在看一出话剧一样。如 “‘应当幻想!’我写到这几个字之后,不觉吃了一惊。我仿佛是坐在‘统一代表大会’的会场里,坐在我对面的是《工人事业》的编辑和撰稿人。这时马尔丁诺夫同志站起来,咄咄逼人地质问我:‘请问,如果不事前向党的各个委员会征求意见,自主的编辑部有权去幻想吗?’接着,克里切夫斯基通知站了起来,并且(从哲学上来深化早已深化了普列汉诺夫同志的意见的马尔丁诺夫同志的意见)更加咄咄逼人地接着说:‘我进一步问你,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忘记,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人类总是提出可能实现的任务,没有忘记策略是党的任务随着党的发展而增长的过程,那么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不是有权幻想?’想到这种咄咄逼人的问题,我真是不寒而栗,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就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