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2012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2012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2012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2012

实验一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叠加原理;

2.了解叠加原理的应用场合;

3.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在图1-1中:

+'

=

U

U''

U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用)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

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

流、电压。对于非线性电路,

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

数字毫安表

2.恒压源(含+6V,+

12V,0~30V可调)

3.EEL-74A组件(含实验

电路)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R1 = 150Ω,R2 = R5 = 100Ω,R3 =200Ω,

R4 = 300Ω,电源U S1用恒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 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将开关S3投向R3侧。

1.U S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参考图1-1(b),

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用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

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

黑(负)接线端,测量各支路电流,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将数据记入表1—1中。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阻元件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端,电压表的黑(负)接线端插入电阻元件的另一端(电阻元件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1—1中。

表1—1

2.S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S2侧),参考图1-1(c),

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重复步骤1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1—1中。

3.U S1和U S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U S1和U S2侧),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见图1-2。

完成上述电流、电压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2—1中。

4.将开关S3投向二极管VD侧,即电阻R3换成一只二极管1N4007,重复步骤1~4的测量过程,并将数据记入表1—2中。

表1—2

*5。故障分析

1)U S1和U S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U S1和U S2侧,S3投向R3,电路为线性。测

试表1-3中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分析故障点。

表1-3

五、实验注意事项

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

的记录;

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3.电源单独作用时,去掉另一个电压源,只能在实验板上用开关K1或K2操作,

而不能直接将电源短路。

六、预习与思考题

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 S1或U S2)直接短接?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

为什么?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表1-1实验数据一,通过求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验证线性

电路的叠加性;

2.各电阻元件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说明;

3.根据表1-2实验数据二,说明叠加性是否适用该实验电路。

实验二 提高功率因数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交流数字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自耦调压器;

2、学习用交流数字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3、学会用交流数字仪表测定交流电路参数的方法;

4、研究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二、原理说明

正弦交流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本次实验电阻元件用日光灯、电感线圈用镇流器,由于镇流器线圈的金属导线具有一定电阻,因而,镇流器可以由电感和电阻相串联来表示。电容器一般可认为是理想的电容元件。

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电源电压应等于各元件电压的相量和,而不能用它们的有效值直接相加。

电路功率用功率表测量,功率表(又称为瓦特表)是一种电动式仪表,其中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具有两个电流线圈,可串联或并联,以便得到两个电流量程),而电压线圈与电源并联,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的同名端(标有*号端)必

须连在一起,如2-1图所示。本实验使用数字式功率表,连接方法与电动式功率表相同,电压、电流量程分别选450V 和3A 。

通常提高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负载两端并联适当数量的电容器,使负载的总无功功率Q =Q L -Q C 减小,在传送的有功率功率P 不变时,使得功率因数提高,线路电流减小。当并联电容器的Q C =Q L 时,总无功功率Q =0,此时功率因数?cos =1,线路电流I 最小。若继续并联电容器,将导致功率因数下降,线路电流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过补偿。

负载功率因数可以用三表法测量电源电压U 、负载电流I 和功率P ,用公式

UI

P

=

=?λcos 计算。 本实验的电感性负载用铁心线圈,电源用220V 交流电经自耦调压器调压供电。 三、实验设备

1.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

2.自耦调压器(输出交流可调电压)

3.EEL —52组件 三、实验内容

1、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 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电容器支路开关断开)将电压U 调到220V ,测量日光灯

管两端电压U R、镇流器电压U RL和总电压U以及电流和功率,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1,并计算有关参数。

2.提高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

保持电源电压U等于220V,接通电容器C并改变其容量,测量电源电压U、负载电压U l 、线路电流I、电容电流I C、负载电流I RL和功率P(注意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并寻找最佳补偿点),记入表2-2中,并绘制C--f(I) 、C-f(I C )曲线。

表2-2 提高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实验数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通电时要经指导教师检查。

2.注意自耦调压器的准确操作。

3.在实验过程中,一直要保持电源电压U等于220V,以便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4.观察EEL-52电容箱有否触壳。

六、预习与思考

1.一般的负载为什么功率因数较低?负载较低的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有何影响?为

什么?

2.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负载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

3.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4.本实验烧毁日光灯的因素有哪些。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1、2数据,计算出日光灯和并联不同电容器时的功率因数。并说明并联电容器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2.根据表2-1中的电流数据,说明I=I C+I RL吗?为什么?

实验三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不同Q 值下的幅频特性曲线;

3、熟练使用信号源、频率计和交流毫伏表。

二、原理说明

在图2—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1

(j C

L R Z ωω-+=, 当

C

L ωω1=

时,Z =R ,U 与I 同相,电路发生串联谐振,谐振角频率LC 10=

ω,

谐振频率LC

f π21

0=

在图3-1电路中,若U 为激励信号,R

U 为响应信号,其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在f=f0时,A =1,U R =U ,f≠f0时,U R <U ,呈带通特性。A =0.707,

即U R =0.707U 所对应的两个频率fL 和fh为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fh-fL 为通频

带。通频带的宽窄与电阻R 有关,不同电阻值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3所示。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U R =U ,U L =U C

=Q U ,Q 称为品质因数,与电路的参数R 、L 、

C 有关。Q值越大,幅频特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在本实验中,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U 、U R 、U L 、U C ,绘制R、L、C

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并根据L h f f f -=?计算出通频带,根据Q U U U U

L C

==或

L

h 0

f f f Q -=

计算出品质因数, 三、实验设备

1.信号源(含频率计) 2.交流毫伏表

3.EEL —52、EEL —51D 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图中:L =15mH ,R 、C 可选不同数值,信号源输出正弦波电压作为输入电压u,调节信号源正弦波输出电压,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使输入电压u的有效值U=1V,并保持不变,信号源正弦波输出电压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 1.测量R、L、C串联电路谐振频率

选取R =100Ω,C =9000PF ,调节信号源正弦波输出电压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用交流毫伏表不断监视),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阻R 两端电压U R ,当U R 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测量此时的U C 与U L 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的量限),将测量数据记入自拟的数据表格中。

2. 测量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

在上述实验电路的谐振点两侧,调节信号源正弦波输出频率,分别以谐振点时U R

的0.9、0.707、0.5、0.3、0.1倍的电压值读出信号源相应的频率,同时测试电路发生谐振时U L 和U C 的 值,记入表2-1中。

3. 选取R =51Ω,C =9000PF ,L =15mH ,重复上述内容。

表2-1 幅频特性实验数据一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测试频率点的选择应在靠近谐振频率附近多取几点,在改变频率时,应调整信号输出电压,使其维持在1V不变;

2.在测量U L 和U C 数值前,应将毫伏表的量限改大约十倍,而且在测量U L 与U C 时需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使仪器、仪表及实验电路共地。 六、预习与思考

1.根据实验1、3的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的谐振频率,自拟测量谐振频率的数据表格;

2.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

3.如何判别电路是否发生谐振?测试谐振点的方案有哪些?

4.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为什么输入电压u不能太大,如果信号源给出1V的电压,电路谐振时,用交流毫伏表测UL和UC,应该选择用多大的量限?为什么?

5.要提高R、L、C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参数应如何改变?

七、实验报告要求

1. 试总结串联谐振的特点

2.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不同Q值的三条幅频特性曲线:UR=f (f)

3.计算出通频带与Q值,说明不同R值时对电路通频带与品质因素的影响;

4.对两种不同的测Q值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实验四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

2.了解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4.观察线路故障时的情况。 二、原理说明

电源用三相四线制向负载供电,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形)或三角形(又称‘Δ’形)。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形联接时,线电压UL是相电压UP的3倍,线电流IL等于相电流IP,即:U U I I L P L P =

=3, ,流过中线的电流IN =0;作‘Δ’形联接时,

线电压UL等于相电压UP,线电流IL是相电流IP的3倍,即: I I U L P L P =

=3, U

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联接时,必须采用‘YO’接法,中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三相对称电压)。若中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对于不对称负载作‘Δ’ 联接时,

IL≠3IP,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UL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

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本实验中,用三相调压器调压输出作为三相交流电源,用三组白炽灯作为三相负载,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用电流插头和插座测量。 三、实验设备

1.三相可调交流电源

2.交流电压表、电流表

3.EEL—55B 组件(含40W 白炽灯、电流插座、电容) 四、实验内容

1.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

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将白炽灯按图所示,连接成星形接法。用三相调压器调压输出作为三相交流电源,具体操作如下:将三相调压器的旋钮置于三相电压输出为0V的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的位置),然后旋转旋钮,调节调压器的输出,使输出的三相线电压为220V。测量线电压和相电压,并记录数据。

(1)在有中线的情况下,测量三相负载对称和不对称时的各相电流、中线电流和各相电压,将数据记入表4-1中,并记录各灯的亮度。

(2)在无中线的情况下,测量三相负载对称和不对称时的各相电流、各相电压和电源中点N 到负载中点N ˊ的电压U NN ˊ,将数据记入表4-1中,并记录各灯的亮度。

表4—1 负载星形联接实验数据

2.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

实验电路如图4-2所示,将白炽灯按图所示,连接成三角形接法。调节三相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使输出的三相线电压为220V。测量三相负载对称和不对称时的各相电流、线电流和各相电压,将数据记入表4-2中,并记录各灯的亮度。

表4—2 负载三角形联接实验数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接线完毕,同组同学应自查一遍,然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必须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抓线的实验操作原则。

2.要求线电压为220V; 星形负载作短路实验时,必须首先断开中线,以免发生短路事故。

3.测量、记录各电压、电流时,注意分清它们是哪一相、哪一线,防止记错。 4.实验箱上测得的电流是相电流,而线电流应在实验台直流电表下方的过度线上测试。 六、预习与思考

1.三相负载根据什么原则作星形或三角形连接?

2.三相负载按星形或三角形连接,它们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有何关系?当三相负载对称时又有何关系?

3.说明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中线上能安装保险丝吗?为什么?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在负载为星形连接时,p l U U 3=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在三角

形连接时,p l I I 3=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2.用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实验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接线及操作方法;

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应用。

二、原理说明

生产中经常需要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只须将电动机接到三相电源的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改变通入电动机的三相电流相序即可。常用的控制电路可采用倒顺开关以及按钮、接触器等电器元件实现。

图5-1为两个起动按钮分别控制两个接触器来改变通入电动机的三相电流相序,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中,接触器KM1用于电动机正转控制,接触器KM2用于电动机反转控制,从主电路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接触器KM1、KM2由于误操作而同时工作,六个主触点同时闭合,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这是决不能允许的。因而,控制电路的设计,必须保证两个接触器KM1和KM2在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一个工作,为此,在正转控制电路中串入一个反转接触器KM2的辅助‘动断’触点KM2,在反转控制电路中串入一个正转接触器KM1的辅助‘动断’触点KM1。这样,在正转接触器KM1工作时,它的‘动断’触点KM1断开,将反转控制电路切断;相反,在反转接触器KM2工作时,它的‘动断’触点KM2断开,将正转控制电路切断。这就保证两个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工作,这种相互制约的控制称为‘互锁’控制,KM1和KM2称为‘互锁’触点。

操作时,按正转起动按钮SB1,KM1线圈通电并自锁,接通正序电源,电动机正转;控制电路还增设了复合式按钮的机械‘互锁’环节。这种电路的优点是:如果要使正转

运行的电动机反转,不必先按停车按钮SB0,只要直接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B2即可;当然,从反转运行到正转,也是如此。这种电路具有电气和机械的双重‘互锁’,不但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而且既可实现正转-停止-反转-停止的控制,又可实现正转-反转-停止的控制。

三、实验设备

1.三相电源(提供三相四线制380V、220V电压)

2.三相异步电动机

3.EEL-77A、EEL-78A组件(含接触器、继电器,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均为220V,按钮等)

四、实验内容

1.按图5-1接线,检查接线正确后合上主电源。进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操作,观察各交流接触器的动作情况和电动机的转向,体会‘联锁’触头的作用;

2.按图5-2接线,进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操作,并与步骤1相比较,体会图5

-2控制电路的优点。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接线、拆线或长时间讨论问题时,必须断开三相电源,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三相电源线电压调整到220V;

3.为减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电动机‘Y’连接;

4.连接线路时使用的导线较多,要注意哪个是接触器KM1?哪个是接触器KM2?

5.正常操作时,如电动机不转动,应立即断开电源,请指导教师检查。

六、预习与思考题

1.分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工作原理;

2.在图5-1控制电路中,误将接触器的辅助‘动合’触点作为‘互锁’触点串入另一个接触器控制电路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3.试分析图5-1和图5-2控制电路在操作上有何区别?

4.在图5-2控制电路中,有机械‘互锁’,能否取消电气‘互锁’?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工作原理,说明‘互锁’触点的作用;

2、总结‘自锁’触点、‘联锁’触点和‘互锁’触点的作用。

注:本实验要求线电压为220V

实验六三相异步电动机行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行程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2、学会典型行程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操作;

3、掌握设计行程控制电路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说明

行程控制是按运动部件移动的距离发出指令的一种控制方式,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运动部件(如机床工作台)的左、右,上、下运动,包括行程控制、自动换向、往复循环、终端限位保护等。行程控制用行程开关实现。

行程开关(也称限位开关)是一种根据生产机械的行程信号进行动作的电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按钮类似,同样有‘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行程开关和按钮一样,要连接在控制电路中。

行程开关安装在固定的基座上,当与装在被它控制的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撞块’相撞时,撞块压下行程开关的滚轮,便发出触点通或断信号。当撞块离开后,有的行程开关自动复位(如单轮旋转式),而有的行程开关不能自动复位(如双轮旋转式),后者须依靠另一方向的二次相撞来复位。

行程控制电路如图6-1(a)所示,基本上是一个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电动机正、反转带动运动部件前进、后退,运动部件上的‘撞块’1、2和行程开关ST1~ST4的安装位置如图(b)所示,ST1和ST2是复合式行程开关,具有一个‘动断’触点和一个‘动合’触点,ST11用来切断正转控制电路,ST12用来闭合反转控制电路;相应地,ST21用来切断反转控制电路,ST22用来闭合正转控制电路,这样,行程开关在‘撞块’1、2的撞击下,便可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带动运动部件前进、后退。行程开关ST3和ST4具有一个‘动断’触点,当‘撞块’撞击行程开关ST1或ST2,而ST1或ST2由于故障没有动作时,运动部件按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使‘撞块’撞击ST3或ST4,切断控制电路,并使电动机停车,从而起到终端限位保护的作用。

三、实验设备

1.三相电源(提供三相四线制380V、220V电压)

2.三相异步电动机

3.EEL-77A、EEL-78A组件(含接触器、继电器,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均为220V,按钮等)

四、实验内容

1.电动机自动换向控制电路

按图6-1接线,其中行程开关用按钮手动代替,且断开ST22,短路ST3和ST4。检查接线正确后合上主电源。起动电动机,操作代替行程开关的按钮,观察交流接触器和电动机的动作情况;

2.电动机往复循环控制电路

在上述电路中,连接ST22,按步骤1重复操作,观察交流接触器和电动机的动作情况;

3.电动机终端限位保护控制电路

在上述电路中,短路ST11和ST21,连接ST3和ST4,起动电动机,操作代替行程开关ST3和ST4的按钮,观察交流接触器和电动机的动作情况;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接线、拆线或长时间讨论问题时,必须断开三相电源,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三相电源线电压调整到220V;

3.为减小电动机起动电流,电动机‘Y’连接;

4.连接线路时使用的导线较多,要注意哪个是接触器KM F?哪个是接触器KM R?

5.实验中用按钮代替行程开关,其对应关系不要搞错。

6.正常操作时,如电动机不转动,应立即断开电源,请指导教师检查。

六、预习与思考题

1.掌握行程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

2.了解行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分析图6-1电路的工作原理,该电路可以实现几种控制功能?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图6-1电路的控制功能。

2.设计一台电动机的行程控制电路,要求:(1)起动-前进-到指定位置后自动停车-起动-返回-到原位后自动停车;(2)具有终端限位保护功能,并画出行程开关和‘撞块’的位置示意图。

注:本实验要求线电压为220V

实验七异步电动机Y-Δ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综合性实验)

一、控制对象:一生产流水线上成品传输用△型电动机,(已知其同步转速为1500r/min(4极),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80W,额定转速为1440 r/min,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0.65A,电动机效率为85%,功率因数为0.85,电动机空载电流为0.2A,定子电阻为40Ω,一般采用轻载起动)

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各类常见的控制电器,掌握其检测方法。

2.初步掌握一般控制线线路的设计、安装、调试的方法与步骤。

三、工作原理:

按SB2------KM1线圈得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

------KM3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

------电机Y启动;

按SB3 -----KM3线圈失电---主触头断开

------KM2线圈得电并自锁

------KM2主触头闭合

----- KM1主触头保持闭合

-----电机Δ启动;

按SB1-----KM1、KM2线圈失电--- KM1、KM2主触头断开

------电机失电停转。

三、内容:

1.控制方案的比较与确定。(根据题目要求合理设计控制线路图,并分析其工作

原理);掌握原理图绘制原则。

2.元件参数的选择。(主要是主、辅电路熔断器FU、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的选

择)

3.控制原理图对应的电器设备及器材名细表

4.安装接线图设计

为了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在设计安装接线时必须根据电路图,绘制工程安装接线图,并标明电器控制系统中各元器件的实际安装位置和接线走向,兼顾考虑方便检查线路和排除故障。(安装接线图是表示电气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的一

种简图,用来进行安装接线、线路检查、线路维修和故障处理。)

安装接线图绘图原则:

a.安装接线图,应表示出各电器的实际安装位置,同一电器的触头和线圈要画在一起;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

b.接线图中元件的图形和文字符号以及端子的编号应与原理图上的一致;

c.控制箱(柜)内外的电器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排进行连接;

d.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画成单线;

e.应标明导线和走线管的型号、规格和尺寸。

*对于较复杂的电器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图,常采用简化画法(相对标号法) 所谓相对标号法:指两个相关电器元器件接线连接端子甲与乙,在甲端标注指向乙端;在乙端标注指向甲端;同时在接线端子旁边标注线号。

5.线路安装

(1)器件检查(外观与万用表检查);

(2)器件固定

(3)布线原则

(4)布线工艺

6.检查电路与元件参数整定

7.要求

电气元件布局和安装接线图设计:

(1)电气元件的布局应达到操作维护方便,以提高劳动效率;

(2)应考虑维修工艺要求;

(3)为便于配电箱与外线连接,端子排应布置在控制箱出线处;

(4)连接导线最短原则;

(5)连接导线应按原理图上的编号进行标注。

安装接线图绘制要点说明:

安装接线图是表示电气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的一种简图,用来进行安装接线、线路检查、线路维修和故障处理。

(1)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带电部分应按实物,依对称原则绘制:(2)图上各电器元件及引线均应注明与电气控制原理图一致的文字符号、接线端号;

(3)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必须画在一起:

(4)电气接线图一律用细线条绘制,应清楚地表示出各电器元件的接线点和接线去向。(走线方式有板前、板后两种)其它:接线图中应标出布线用的各种导线的型号、规格、截面积及颜色要求;柜内、柜外设备连接都应经过端子排;接线端子排上各接点按线号顺序排列,*并将动力线、交、直流控制线分开。

8.验收

1)安全操作

2)通电试车(观察继电器吸合与电动机运行情况)

3)故障设置与排除(在主电路与辅助电路各设一处故障)

4)根据上述内容写出综合实验报告。

附一元件参数选择

元件参数选择要根据控制对象,合理选择元器件,主要是熔断器的选择;交流接触器的选择;热继电器的选择等。

1.熔断器FU1的选取:I eg≥2K1I qD(K1为负载系数,轻载为0.4、重载为0.5—0.6;

I qD 为电机起动电流(4—7倍电机额定电流); I eg≥2*0.4*7*0.65=3.64A;选用5A的螺旋式熔断器即可。多台:I eg≥K2(I qD1 +∑I e(n-1))K2=0.4

2.交流接触器选择: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负载回路电压;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被控回路的额定电流: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应于所控制电路的电压一致。

3.控制回路熔断器FU2的选取:由选取定的交流接触器,可查表知交流接触器的起动容量,I ≥0.4*起动容量/线圈额定电压=0.4*100/380=0.1A,可选取熔体为0.5A的熔体。

4.热继电器的选择:考虑到热继电器在由额定整定电流为1.2I e时加热至20分钟后开始工作,则热元件的额定电流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0.65A,故选择JSR1—12/Z系列。(按0.9-----1.1电机的额定电流来取,通常就取相等)

附二绘制电气原理图:(参考线路)

电工实验答案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为什么做完步骤1后,在做步骤2之前, 必须把电源的输出调到最小? 在测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实验中加上限流电阻的R有何作用? 控制测试电流,防止损坏元件。 限流电阻的作用也是防止二极管因电流过大而损坏。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稳压管在击穿时,如无限流电阻,通过的电流会急剧增大,导致损坏。 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有何异同点 普通硅二极管和硅稳压管在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PN结结构。都有一样的正向与反向伏安特性。唯一不同点是稳压管利用的是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为一定值的特性来工作的(工作于反向击穿状态),此值制造时可控制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因此稳压管有很大的应用范围;硅二极管的正向特性也可稳压,但是只有0.7v左右(工作于正向导通状态),稳压应用范围很窄 2. 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U OC及等效电阻R0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答:(1)测开路电压U OC的方法优缺点比较: ①零示法测U OC。优点:可以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缺点:操作上有难度,难于把握精确度。 ②直接用电压表测U OC。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2)测等效电阻R0的方法优缺点比较: ①直接用欧姆表测R0。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 误差。 ②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R0。优点:测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缺点:当 二端网络的 内阻很小时,容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选用。 ③伏安法测R0。优点:利用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缺点:需作图,比较繁琐。 ④半电压法测R0。优点:方法比较简单;缺点:难于把握精确度。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令一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1.根据实验所记录的波形及曲线,说明电容器充放电时电流电压变化规律及电路参数 的影 响。 答: 电容器充放电时电流电压变化规律都是指数曲线,曲线衰减快慢可以用电路的时间常数τ来表示,τ可以根据R 和计算,即C RC τ= ,若R 的单位为欧姆,C 的单位为法拉, 则τ的单位为秒。τ越大,过渡过程就越长。一般经过3~5τ的时间后,过渡过程趋于结束。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2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刘玲腾刘继忠编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注意事项 一、液压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液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掌握一般液压元件和回路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对每次实验必须认真对待。 二、在每次实验前,要认真复习课程有关的内容并预习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前,应在实验台旁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操纵、测量等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步骤进行。 四、在实验室内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五、实验完毕,应整理好场地和仪器、工具,切断电源,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按期交指导教师批阅。 六、实验成绩作为本课考核成绩的一部份。

目录 一、液压泵拆装 (1) 二、液压阀拆装 (7) 三、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10) 四、液压传动系统回路组装实验 (13)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轴向柱塞泵 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 结构见图1—1 图1-1 (1)实验原理 当油泵的输入轴9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汇总Word版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武汉纺织大学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1)

实验二正弦交流电路的串联谐振 (4) 实验三功率因数的提高 (6) 实验四三相电路实验 (9) 实验五微分积分电路实验 (12) 实验六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旋转控制 (14) 实验七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6) 实验八单相桥式整流和稳压电路 (18) 实验九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19) 实验十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4) 实验十二组合逻辑电路 (26) 实验十三移位寄存器 (29) 实验十四十进制计数器 (33)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3.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的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U=0。 2.叠加原理:n个电源在某线性电路共同作用时,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降的代数和。三、仪器设备及选用组件箱: 1.直流稳压电源 GDS----02 GDS----03 2.常规负载 GDS----06 3.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GDS----10 四、实验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按图1—1接线,(U S1、U S2分别由GDS---02,GDS---03提供)调节U SI=3V,U S2=10V,然后分别用电流表测取表1—1中各待测参数,并填入表格中。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⑴将U S2从上述电路中退出,并用导线将c、d间短接,接入U S1,仍保持3V,测得各项电流,电压,把所测数据填入表1—2中;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改善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交流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 ⒉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⒊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⒈数字万用表一块 ⒉交流电流表一块 ⒊ZH-12电学实验台 ⒋日光灯管、镇流器、电容器、起辉器各一个 三、实验原理 ⒈日光灯工作原理: 日光灯电路由灯管、启动器和镇流器组成,如图5-1所示。 ①日光灯:灯管是内壁涂有荧光物质的细长玻璃管,管的两端装有灯丝电极,灯丝上涂有受热后易发射电子的氧化物,管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和少量的水银蒸汽。它的起辉电压是400~500V,起辉后管压降只有80V左右。因此,日光灯不能直接接在220V电源上使用。 图5-1 日光灯的原理电路

②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是由一个充有氖气的辉光管和一个小容量的电容器组成。辉光管的两个金属电极离得相当近,当接通电源时,由于日光灯没有点亮,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启动器辉光管的两个电极之间,使辉光管放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使到“U”形电极受热趋于伸直,两电极接触,这时日光灯的灯丝通过电极与镇流器及电源构成一个回路。灯丝因有电流通过而发热,从而使氧化物发射电子。同时,辉光管两个电极接通时,电极间的电压为零,辉光放电停止,倒“U”形双金属片因温度下降而复原,两电极分开,回路中的电流突然被切断,于是在镇流器两端产生一个瞬间高压。这个高感应电压连同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的两端,使热灯丝之间产生弧光放电并辐射出紫外线,管内壁的荧光粉因受紫外线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小电容用来防止启燃过程中产生的杂散电波对附近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③镇流器:它的作用一是在灯管起燃瞬间产生一高电压,帮助灯管起燃 ;二是在正常工作时,限制电路中的电流。 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当负载的有功功率一定,电源电压一定时,功率因数越小,线路中的电流就越大,使线路压降、功率损耗增大,从而降低了电能传输效率,也使电源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在用户中,一般感性负载很多。如电动机、变压器、电风扇、洗衣机等,都是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较低。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让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来补偿感性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以减少线路总的无功功率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⒈了解日光灯的各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⒉按图5-2接好线路,电容器先不要接入电路。

电工学4个实验教程.doc

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戴维宁定理 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一个电阻R S 串联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其中:电压源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内阻R S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R O 。 U S 、R S 和I S 、R S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 S C,且内阻为: SC OC S I U R = 。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 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开路电压为U OC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为: I U R ??==φtg S 。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以及额定电流I N 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 U N ,如图1-1所示,则内阻为:N N OC S I U U R -=。 (3)半电压法 如图1-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 OC 一半时,负载电阻R L 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S 数值。 (4)零示法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 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U U N U

工程热力学实验 二氧化碳PVT实验指导书(2012.06.07)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临界状态时气液突变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简单可压缩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和比容之间有确切的关系,可表示为: (,,)=0 (7-1-1) F p v T 或 =(,) (7-1-2) v f p T 在维持恒温条件下、压缩恒定质量气体的条件下,测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是实验测定气体p-v-T关系的基本方法之一。1863年,安德鲁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等温压缩过程,阐明了气体液化的基本现象。 当维持温度不变时,测定气体的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就可以得到等温线的数据。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说明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现象和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7bar(7.387MPa),临界温度为31.1℃,低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所示。30.9℃

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图右上角为空气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等温线,供比较。 1873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p a v v b RT + -=2 (7-1-3) 或写成 pv bp RT v av ab 320-++-=() (7-1-4) 范德瓦尔方程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式(7-1-4)表示等温线是一个v 的三次方程,已知压力时方程有三个根。在温度较低时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在温度较高时有一个实根和两个虚根。得到三个相等实根的等温线上的点为临界点。于是,临界温度的等温线在临界点有转折点,满足如下条件: ( )??p v T =0 (7-1-5)

电工学实验报告A2

请在左侧装订成册 大连理工大学Array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学实验A(二)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2015 年~ 2016 年第2 学期

实验项目列表 姓名:学号: 注意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的上课时间(3学时):第一节:(1.2节课)7:30 第二节:(3.4节课)10:05 第三节:(5.6节课)13:00 第四节:(7.8节课)15:30 第五节:(9.10节课)18:00

电工学实验须知 一. 选课要求 实验选课前需确认已在教务选课系统中选择该课程。电工学实验实行网上选课,请按选课时间上课,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无故选课不上者按旷课处理,不给补做,缺实验者不给成绩。 二. 预习要求 1.课前认真阅读实验教程,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本节实验预备知识,回答相关 问题,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注意实验内容有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 2.课前在实验报告中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实验数据表格(用铅笔、尺作图); 3.课前在实验报告中列出所用实验设备及用途、注意事项(设备型号课后填写); 4.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要求课前完成必要的电路设计和实验方案设计; 5.没有预习报告或预习报告不合格者不允许做实验。 三. 实验课上要求 1.每个实验均须独立完成,抄袭他人数据记0分,严禁带他人实验报告进入实验室; 2.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和观测; 3.所有实验记录均需指导教师确认(盖印),否则无效; 4.请遵守《电工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则》。 四. 实验报告 1.请按要求提交预习报告; 2.所有绘图必须用坐标纸绘图,并自行粘贴在报告上; 3.实验完毕需各班统一提交实验报告,没有按要求提交报告者不给成绩;抄袭实验 报告记0分。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审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二零零九年三月

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实验系列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主编王利华周荣富

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专)科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 全书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基本实验的目的、内容、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DKSZ-1电机控制系统实验装置进行了简述。第三部分是对实验装置控制组件介绍。 本书可作为我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实验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由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三部分组成,是电力电子装置、开关电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应用、柔性输电系统等课程的先行课程。同时,也是电气信息类其他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21 世纪解决能源危机的必备技术之一而受到重视。本书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面向就业,突出应用”的原则,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通用性、新颖性”,力求做到学科体系完整、理论联系实际、夯实基础知识、突出时代气息,具备科学性及新颖性,并强调知识的渐进性,兼顾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书着重讲授各种电能变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电气性能、波形分析方法和参数计算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电力电子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201209级《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彭辅明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12年4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内燃机性能实验的认识和了解。 2、掌物内燃机性能试验和某些专项试验的试验方法。 3、了解内燃机试验台架的基本组成和常用测试仪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掌物其使用方法。 4、掌物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3.先修课程 《发动机构造》、《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见表一)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物和理解。

实验一发动机速度特性 1、掌物发动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 2、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图。 二、实验条件 1、东南4A91电控汽油发动机机(Pemax=77Kw/6000r/min)一台 2、CW150型电涡流测功机一台 3、FST2S发动机数控试验台一台 3、FCM-D转速油耗测量仪一台 4、温度计一只 5、大气压力计一只 6、93#车汽油 20升 三、实验原理 发动机速度特性:在发动机油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扭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调整测功机负荷及指挥全组协调动作,一人;测功机负荷的调整应均匀、准确,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加或减小测功机负荷,造成发动机的转速剧烈波动。 2、调节、监视发动机油门,一人;当发动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减小或关闭发动机油门。 3、测量发动机转速和油耗,一人;测量转速时,应注意转速的上下波动情况,当转速的波动值超过±20r/min,该组实验数据应视为无效并重做。 4、调节,监视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一人;保持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稳定在80±5℃范围内,出现气阻现象(无冷却水排除或冷却水出水温度超过100℃),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停机。 5、监视发动机机油压力、温度,一人;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6、记录发动机扭矩(测功机读数)Ttq、发动机转速n、耗油质量△m和耗油时间△t, 一人;实验数据记录应准确无误。 7、绘制实验监督曲线,一人;当发现实验过程中因某些特殊原因而引起误差过大的点,应及时指出,以便补测校正。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按照附录一《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作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确认发

电工学实验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1-1所示。 图1-1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2.恒压源(双路0~30V可调); 3.NEEL-003A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U S2用恒压源I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开关S1 投向U S1 侧,开关S2 投向U S2 侧,开关S3 投向R3侧。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

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然后根据图1-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1-1中。 表1-1 支路电流数据 3.测量元件电压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1-2中。测量时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高电位端,黑(负)接线端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低电位端。 表1-2 各元件电压数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而损坏设备(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六.预习与思考题 1.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2-2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在图1-1的电路中,A、D两结点的电流方程是否相同?为什么? 3.在图1-1的电路中可以列几个电压方程?它们与绕行方向有无关系? 4.实验中,若用指针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项目一基尔霍夫定律 (1) 项目二三相交流电路 (3) 项目三常见低压电器的识别、安装和运用 (5) 项目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过载保护自锁控制线路 (7) 项目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9) 项目六三相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 (11) 项目七模拟照明线路安装 (13)

项目一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的使用; 2、学习和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3、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即对电路中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0。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 表1-1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图1-1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 2、I3,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2、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3、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一路如E1为+12V;另一路,如E2接0~30V可调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接入电路,令E1 =12V,E2 =6V;然后把开关K1打置左边、K2打置右边(E1和E2共同作用)。 4、将电流表插头分别插入AB、BC、BD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注意另外两个未测量支路的缺口要用导线连接起来) 5、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分别记录在表1-1中。(注意电路中三个未测量支路电流缺口均要用导线连接起来)表1-1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时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可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4、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该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5、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三版差异之处及第三版修改意见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路元器件都在不断更新,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相比第二版删去了一些与当前实际应用不相符的内容,增加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应用电路,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各章的课后拓宽题部分,基本都增加了一些针对本章知识点的实用电路,通过对这些实际电路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以致用。 第一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本章主要对课后习题做了相关修改,增加了基尔霍夫定律、电阻串并联这两部分的习题,这两部分是后续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但将原习题1.8.1关于叠加原理的选择题删掉了,整个第一章中只有一道关于叠加原理的大题,建议适当增加几道叠加原理的选择题。 2、1.9小节“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原来的题目为“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这一小节开头的地方,定义的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比上一版更清晰,但是把上一版中的理想电压源外特性曲线这个图删掉了,建议加上这个图,能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的不同之处。同样电流源外特性曲线也是如此。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 1、2.4小节中新增加了功率三角形的概念,指出了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议加上功率三角形图,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2、P85页下面注释,“何如”错误,应改为“比如”或“例如”。 3、2.7小节功率因数的提高,增加了实用日光灯电路例子,进一步说明提高功率因数的优点。 4、2.8小节,新增三相对称正弦电压的瞬时值之和等于0以及相量之和等于0(p89),建议增加三相对称正弦电压有效值之和不等于0,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 第三章(磁路和变压器) 只是在课后习题有所变动

电子_基础实验指导书 2012

电子科技专业基础实验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编 2012.1

电子科技专业基础实验 1 微波基本测量 (1) 2 二维电场的模拟实验 (7) 3 电磁波的布拉格衍射实验 (12) 4 射频图像传输 (16) 5 偏振光实验 (23) 6 光源光谱特性的测量 (29) 7 光磁共振实验 (32) 8 半导体光电导实验 (41) 9 光栅实验 (47) 10 单色仪的标定实验 (51) 11 迈克尔逊干涉仪 (54) 12 半导体光伏效应实验 (60) 13 半导体霍尔效应实验 (66) 14 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实验 (72) 15 半导体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 (77) 16 四探针测电阻率实验 (80)

实验1 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微波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波导测量系统,熟悉基本微波元件的作用; 3.了解微波在波导中传播的特点,掌握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4.掌握大、中、小电压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5.学习用驻波测量线校准晶体检波器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微波基本知识 在微波波段,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增大,使得普通的双导线不能完全传输微波能量,而必须改用微波传输线。常用的微波传输线有平行双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金属波导管及介质波导等多种形式的传输线,本实验用的是矩形波导管,波导是指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能量的传输线。 传输线的特性参量与工作状态在波导中常用相移常数。波导波长,驻波系数等特性参量来描述波导中的传输特征,对于一个横截面为b a ×的矩形波导中的TE 10波: 自由空间波长 /c f λ=, 截止(临界)波长 2c a λ=, 波导波长 /g λλ= (1) 相移常量 2/g βπλ=,, 反射系数 Γ=E 反/E 入 驻波比 max min /E E ρ=, 由此可见,微波在波导中传输时,存在着一个截止波长c λ,波导中只能 传输λ<c λ的电磁波。波导波长g λ>自由空间波长λ。 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线并非是无限长,此时传输线中的电磁波由人射波 和反射波迭加而成,传输线中的工作状态主要决定于负载的情况。 (1)波导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微波功率全部被负载吸收,无反射波, 波导中呈行驻波状态.此时|Γ|=0,ρ=l 。

动院电工学实验指导

实验四 戴 维 南 定 理(自拟)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 2、学习线性含源网络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戴维南定理指出: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均可等效为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该等效电源的电压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内阻R 0等于原二端网络除源后的等效电阻。 图 4-1戴维南等效电路 2、等效电阻的测量方法: (1)、用万用表直接测量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 (2)、分别测量有源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则等效电阻为 SC OC I U R = 0。 (3)、外加电压法:在除源后的网络端口外加电源电压Us ,测量从电压正极流入端口的电流I ,则等效电阻为 I U R S =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在实验挂件GDS — 06 上搭建一个含源二端网络与一个负载R L 相连构成的完整电路。 2、改变R L 值 ,测定与之相连的有源二端网络的伏安特性,注意取开路及短路两点。 3、测试负载开路时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 4、根据第3步的结果,搭建戴维南等效电路,调节负载电阻R L 重复步骤2 5、将第2与第4步的实验数据,得出验证结论。 四、实验预习要求 1、预习戴维南定理。 2、绘制一验证戴维南定理的实验电路。 3、确定实验所用电源电压数值,选定各电阻值。并对电路进行计算,以对实验所用仪表的量程有个预测。 4、选定至少两种测试R 0的方法,供实验用。

五、仪器及设备 六、实验报告 1、说明戴维南定理的验证结论。 备注:戴维南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1、注意信号源的使用。考虑电压源的最大输出电压(30V)、最大输出电流(1.5A)。 2、注意元器件的选用。需注意电阻元件的阻值,以及最大功率。 3、设计完的电路应进行相应的理论计算。 4、实验室可提供的元器件电阻(6W) 220 Ω300Ω510Ω1KΩ 可调电阻(二路)(4W) 0~9999Ω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2012.10)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2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1)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1) 实验二:中断实验 (4) 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 (6) 实验四:串行口实验 (9) 实验五:矩阵式键盘输入识别 (13) 实验六:LCD循环显示设计 (19) 第二部分单片机硬件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试验箱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地址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接口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用电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实验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P1口亮灯和P1口加法器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简单I/O口扩展(选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8255控制交通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128*64LCD液晶显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P3口地址的操作控制8位LED流水点亮,从而认识单片机的存储器。 二、实验原理图 实验参考电路图如下: 三、参考实验程序 //流水灯实验 #include //包含单片机寄存器的头文件 sfr x=0xb0; //P3口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是b0H,通过sfr可定义8051内核单片机 //的所有内部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对地址x的操作也就是对P1口的

电工学实验答案

哈哈、b两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压,以保证a、b支路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4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研究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总结串联交流电路的特点。 答:当X L X C时,电路呈电感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大于电容上的电压,且电压超前电流。 当X L=X C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电路呈电阻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与电容上的电压近似相等,且大于输入电压。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4从表4.1~4.3中任取一组数据(感性、容性、电阻性),说明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答:取f=11kHz时的数据:U=6V,U R=3.15V,U Lr=13.06V,U C=8.09V,将以上数据代入 公式 2 2 2 2) ( ) ( C L C L R X X R I U U U U- + = - + = =5.88V,近似等于输入电压6V。 6实验数据中部分电压大于电源电压,为什么? 答:因为按实验中所给出的频率,X L及X C的值均大于电路中的总阻抗。 9本实验中固定R、L、C参数,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可改变电路的性质。还有其它改变电路性质的方法吗? 答:也可固定频率,而改变电路中的参数(R、L、C)来改变电路的性质。 实验5 感性负载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6根据表5.2所测数据和计算值,在坐标纸上作出I=f(C)及cos ?= f(C)两条曲线。 说明日光灯电路要提高功率因数,并联多大的电容器比较合理,电容量越大,是否越高? 答:并联2.88uF的电容最合理,所得到的功率因数最大.由实验数据看到,并联最大电容4.7uF时所得的功率因数并不是最大的,所以可以得出,并不是电容量越大,功率因数越高. 8说明电容值的改变对负载的有功功率P、总电流I,日光灯支路电流I RL有何影响?答:电容值的改变并不会影响负载的有功功率及日光灯支路的电流. 11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法,而不采用串联法? 答:因为串联电容虽然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它会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增大日光灯的有功功率,可能会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而使日光灯损坏. 实验6 三相交流电路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负载对称的星形及三角形联接时U l与U p,I l与I p之间的关系。分析星形联接中线的作用。按测量的数据计算三相功率。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 (第一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训练一电工安全基础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1)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工作人员与带电导体之间、导体与导体之间、导体与地面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在此距离下,能保证人身、设备等的安全。 (2)安全电压加在人体上在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安全

电压等级分为42V、36V 24V、12V、6V五种,一般情况下以36V作为安全电压。 (3)安全电流流经人体致命器官而又不至致人死命的最大电流值。安全电流值为 30mA, 2、电工安全操作知识 (1)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气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2)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3)维修线路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 (5)在一个插座或灯座上不可引接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具。 (6)不可用潮湿的手去触及开关、插座和灯座等用电装置,更不可用湿抹布去揩抹电气装置和用电器具。 (7)工作完毕后,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3、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 1 )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是电气火灾的环境条件。 (2)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致力于消除隐患、提高用电安全,具体措施如下:①正确选用保护装置; ②正确安装电气设备; ③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4、触电的危害性与急救 (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类。 ①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②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 (2)触电发生的主要方式 ①单相触电

电工实验指导书

电工实验指导书

电路(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机电系

电路(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路实验教学作为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的入门,适用于电气、自动化、仪器和计算机专业等学生,以电气、自动化类学生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为立足点,依循电工电子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和基础技术交融的特点,突出强电与弱电的结合,电路理论基础与电工测量技术的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电子设备仪表的使用方法,完成电路实际测量和分析。 电路实验课程作为电类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建设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宽口径专业教育引导下,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引导创新,培养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出类拔萃的工程科技人才。 实验内容 (1)基尔霍夫定律。 3学时 (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学时 (3)RLC串、并联谐振电路。 3学时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习验证定律的方法和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定律规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和各支路电压之间必须服从的约束关系,无论电路元件是线性的或是非线性的,时变的或是非时变的,只要电路是集总参数电路,都必须服从这个约束关系。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一般约定: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取正号,流入节点的支路电流取负号。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沿任—回路有∑u=0。在写此式时,首先需要任意指定一个回路绕行的方向。凡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

2012-AutoCAD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熟悉AutoCAD基本环境及设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utoCAD的软硬件环境、启动、退出、文件管理等方法; 2、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系统配置的修改等; 3、熟悉键盘和鼠标输入命令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认识AutoCAD的硬件及设备配置,学习启动、退出AutoCAD; 2、练习文件管理,包括新建文件、打开旧文件、保存、另存文件等操作; 3、练习用“选项”对话框进行常用的缺省配置修改; 4、练习用键盘和鼠标输入命令,学习工作界面中各部分功能区的使用。 三实验过程及说明 1.启动AutoCAD 进入WindowsXP开始界面后,用鼠标双击桌面上AutoCAD图标,或执行“开始”菜单中AutoCAD命令启动AutoCAD。 2.进入AutoCAD后基本练习 1)新建一文件,分别用“从草图开始”、“使用样板”、“使用向导”三种创建方法; 2)对应三种不同的创建新图的方法,练习绘图界限(LIMITS)、绘图单位(UNITS)等基本设置的操作; 3)熟悉工作界面,主要包括:标题行、下拉菜单、功能区、绘图区、工具栏(标准、绘图屏幕菜单)、命令提示区、状态栏、滚动条、十字光标等,如图1-1所示; 图1-1 AutoCAD 界面的构成

4)了解系统配置选项的修改,通过“选项”对话框练习常用的三项修改:绘图背景色、按实际情况显示线宽、自定义右键功能;(选择“显示”选项卡,修改绘图区背景颜色为白色;选择“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设置线宽随图层、按实际大小显示;选择“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自定义右键功能。) 说明:其它选项的缺省配置是否修改,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3.退出AutoCAD 退出时,切不可直接关机(会丢失文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 1)从下拉菜单中选取:“文件”→“退出” 2)从键盘键入:EXIT或QUIT 3)单击工作界面标题行右边的“关闭”按钮 如果当前图形没有全部存盘,输入退出命令后,AutoCAD会弹出“退出警告”对话框,操作该对话框后,方可安全退出AutoCAD。 4.用键盘和鼠标练习输入命令LINE、ERASE、UNDO、REDO、ESC等。 1)用LINE命令画几组直线。通过练习要熟悉“C”选项和“U”选项的应用; 2)用ERASE命令擦除。通过它要逐步熟悉3种选择实体的方式;(窗交,框选,单选) 3)用UNDO(U)命令撤销前3个命令,用REDO返回一个命令; 4)用ESC终止命令,回到“Command:”提示符下。 注意: 所有命令在“Command:”提示符下输入,可用键盘直接输入命令名,也可再下拉菜单、功能区或屏幕菜单中直接点取;操作命令中需要选项时,请单击右键,使用右键菜单选项。 四实验题目 1)用NEW命令新建一张图(图幅为A3),进行基本设置后,运用键盘、鼠标等输入命令画图。以实验报告形式说明你新建该图形的步骤及设置情况。 2)用QSAVE命令指定路径,已“一面视图”为名保存。 3)用SAVE AS(另存为)命令将图形另存到软盘上或硬盘上的另一处。 4)关闭当前图形,用OPEN命令打开图形文件“一面视图”。 5)练习结束,关闭当前图形,正确退出AutoCAD。 6)以实验报告形式回答以下问题: (1)AutoCAD的操作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设置作图窗口的颜色和十字光标的大小? (3)图形文件的“Save”(保存)与“Save as”(另存)有何区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