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以前

理性理想主义1835-1836

理性现实主义1837-1842

感性现实主义1843-1844

实践唯物主义1845以后

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1837-1843年

事件:

1835-1836波恩大学

1836-1841柏林大学

1841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

1842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4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年10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年6月至10月,克罗茨纳赫笔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笔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论文章

1843年10月,去巴黎

著作:

《中学作文》1835

《给父亲的信》1837

《博士论文》1838-1841

《为〈莱茵报〉写的文章》184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

为《博士论文》所做的笔记:

“有一条心理规律是这样的:一旦理论理性在自身内达到自由,就转变成实践能量,并任意从冥国的阴影里显现出来,面对世界的外部现实……但是哲学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正是这种批判以其本质衡量个别的事物,以思想衡量特殊的现实。但是哲学的这种直接实现,在其最内在的本质中是充满矛盾的,而且正是其本质显现于现象中并在现象中留下印迹。”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基本批判是,正如在宗教中人创造了创造者上帝而人又依赖于他一样,黑格尔从国家观念出发,并让所有其他东西——家庭和各种社会群体——依赖于这种观念。马克思说:“思想被彻底主观化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被理解为它们的内在虚构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下下是积极的形式;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可是由于思想被主观化了,所以现实的主体——市民社会、家庭等等——就变成思想的非现实客观环节,指的是别的东西。”①

马克思手稿的其余部分讨论黑格尔的三个特定问题:民主、官僚政治和选举权。

在对民主的评论中,马克思所概述的观点,是人道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社会的基本因素;是自由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为人被说成是一种公共的存在;最后,马克思通过预言国家的灭亡而超越了共和主义。马克思说:“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作为国家制度特殊形式的社会化的人;……最近,法国人以这样的方式构想了这一点:政治国家消失于真正的民主制。只有这样的政治国家,即作为制度的政治国家,不再适用于整体时,那么这一点才是真的。”②

黑格尔宣布,官僚政治拥有国家和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的调解功能。然而,马克思认为,官僚政治促进政治分裂(对于它自身的存在来说,这是基本的),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了社会:“国家的目的变成了行政办事机构的目的,反过来也一样。官僚政治是无人能逃脱的圈子。它的等级制是信息的等级制。上级认为下级洞察了详细情况,而下级认为上级洞察了普遍的东西,他们就这样互相欺骗。”③黑格尔过于重视进入官僚政治的竞争本质,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在真正的国家中,问题不在于每个市民是否有可能献身于作为特殊等级的普遍等级,而在于这一等级是否有能力成为真正普遍的等级,即成为一切市民的地位。”④在手稿的结尾处,马克思解释了他是如何思考关于克服社会分裂的问题的,答案在普遍选择权里可以发现:“这里并不涉及:市民社会应该通过议员行使立法权,还是全体人员都应该单个地行使立法权。这里涉及的倒是:扩大选举并尽可能普及选举,即扩大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在法国或在英国,这都是围绕着政治改革进行的争论焦点。”⑤马克思继续用他复杂的语言,描述普遍选举权如何通过将人作为公共存在的社会本质带回到社会,来造成市民社会的改革。人的社会本质被窃取,而转交给制度领域,从而对人的真正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在不受限制的选举中(选举和被选举),市民社会才第一次真正上升到自身的抽象,上升到政治存在,作为自己真正普遍的和基本的存在。但是,这种抽象之完成同时也就是抽象之扬弃。市民社会使自己的政治存在成为现实的存在,成为真正的存在,它也就使自己的市民存在成为非根本的存在,从而与自己的政治存在相对立。随着一方的分离,另一方,即它的对立面也就垮台了。在抽象的政治国家中,选举改革就是市民社会的瓦解。”⑥

第二章1843-1844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07页。

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6页。

事件:

1843年10月至1844年1月,《德法年鉴》出版,上面有马克思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是他带到巴黎的)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到达巴黎后写的)。

1844年2月至1844年7月,阅读法国大革命相关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斯密和李嘉图的法文版著作),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海涅和海尔维格的诗,与蒲鲁东和巴枯宁通宵讨论黑格尔著作

1844年7月,在《前进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卢格关于德国不可能发生革命的观点

1844年9月,会见恩格斯,决定合作写《神圣家族》。约1845年春写完

《1843年通信》1843

《论犹太人问题》1843-184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

《对〈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的批判性注释》1844

1843年通信:

杂志的未来投稿者之间的书信来往,在《德法年鉴》上作为第一项内容发表出来。它表明马克思的思想是如何发展的。早在1843年5月的信中,马克思就暗示了经济状况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冲突:“工商业的制度,人们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正在比人口的系列不知快多少倍地引起现今社会内部的分裂,这种分裂,旧制度是无法医治的,因为它根本就不医治,不创造,它只是存在和享乐而已。受难的人在思考,在思考的人又横遭压迫,这些人的存在是必然会使那饱食终日,醉生梦死的庸俗动物世界坐卧不安的。”“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事件的进程给能思想的人认识自己的状况的时间愈长,给受苦难的人进行团结的时间愈多,那末在现今社会里成熟着的果实就会愈甘美。”①在1843年9月的一封信中,马克思定义了他为杂志设想的政策:“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参与为真正的民主国家而进行的政治斗争;以及改革人们的意识(不是通过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教条,而是通过“分析那神秘的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以宗教的形式或是以政治的形式出现”)②。

《论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的文章总的主题是,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进行对比。前者解放人类就像解放宗教一样无济于事,而后者只有通过国家和金钱的消失才能达到。

犹太人要求宗教的解放。鲍威尔对此的回答是,如果没有政治的解放,宗教的解放不可能的。因为,为了不再歧视犹太人,国家必须不再是基督教国家。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回答不彻底:鲍威尔只是批判了基督教国家,并没有批判国家本身;这样,他并没有看清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的联系。简单来说,将宗教从政治领域剔除出去,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美国已实现了这一点,但仍以笃信宗教而臭名昭著。“但是由于宗教的存在是一个缺陷的存在,那么这个缺陷的根源只应该到国家自身的本质中去寻找。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和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4-415页。

题。”①

政治解放的限度表现为这样一个事实:在公民得不到解放的条件下国家可以摆脱宗教。的确,宗教的存在是预设的,正如为了废除私有财产作为选举的资格而预设了私有财产的存在一样。这类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分裂为双重人格:其本质的公共、社会方面,以一种不真实的形式,仅仅存在于制度和“公民身份”的言辞这一层面上,而在他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孤独的个体,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经济战争。“人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其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别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成为外力随意摆布的玩物。”②

然后马克思讨论了鲍威尔的这一观点:犹太人和基督教徒都不能宣布人的普遍权利,因为他们将自己宣称为特殊和唯一的人类。然而,马克思拒斥整个人权观念,这种讨论包含了他对古典自由主义原理最晚理解的批评。他以引用美国《人权宣言》开始,来揭示这些权利不仅与宗教相容,而且实际上还保证其自由活动。对于马克思来说,人权是市民社会原子化的、相互敌对的个体的权利。在引用1793年法国大革命宪法之后,他说:“自由这项人权并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与人分离的基础上。这项权利就是这种分离的权利,是狭隘的、封闭在自身的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这项人权就是任意地、和别人无关地、不受社会束缚地使用和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这项权利就是自私自利的权利。这种个人自由和对这种自由的享受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础。这种自由使每个人不是把别人看做自己自由的实现,而是看做自己自由的限制。”③

马克思继续对比了中世纪和1789年之后的社会,前者的封建社会至少还包括了某些公共的因素,而后者则将需要、劳动、私人利益和私人权利的领域看成其中立的基础。在第一篇评论的结尾处,马克思概述了自己对问题的解答:“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还原为市民社会的成员,变成自我中心主义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还原为公民,还原为道德的人。”“现实的个人必须使抽象的公民回归自身,并且在自己的个人经验生活、个人劳动和个人关系中,必须成为类存在;人必须将自身的力量看做社会力量,并以政治力量的形式组织它们,因而不再将社会力量和自身相分离,只有实现了这一点的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④在对鲍威尔的第二篇文章所做的评论中,马克思讨论了鲍威尔的这一观点:为了实现解放,犹太人还必须把自己从基督教(它比犹太教离解放更近一步)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再次颠倒了鲍威尔对问题的理论表达,他问道:为了废除犹太教,需要克服什么样的特定社会因素?在德语中,犹太教的另一层意思是“商业”。马克思利用犹太教的双重意义,发现犹太教植根于商业精神中,尤其植根于对金钱的重视。这使得他第一次勾画出异化劳动理论。这个理论将成为他的思想核心。“金钱是一切事物普遍的、自我构成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存在的异化本质;这个异化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向它膜拜。”⑤

在对鲍威尔的观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马克思已经从政治领域转入他后来认为最重要的领域,即经济领域。尽管他宣布了人类彻底解放的目标,但是他仍然不得不确认实现这种目标的手段。这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实现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真正的人类社会:

“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5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8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8页。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1)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2)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3)对你来说,我是你与类之间的中介人,你自己意识到和感觉到我是你自己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我认识到我自己被你的思想和你的爱所证实。(4)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①

在1844年反对卢格的文章中,马克思继续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开始的有关政治国家的讨论。所需要的不是政治叛乱,而是社会革命,关于民主制度,任何值得做出的概念都必须超越政治国家。“一般的革命——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是政治行为。而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只要它的组织活动在哪里开始,它的自我目的,即它的精神在哪里显露出来,社会主义也就在哪里抛弃了政治的外壳。”②

第三章1845-1847

1845年至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住了三年。

1845年1月,被驱逐,2月,至布鲁塞尔,临行前完成《神圣家族》。恩格斯募捐帮助马克思。签订出版合同,准备出版关于经济、政治、历史的巨著(见前面的笔记)1845年夏天,恩格斯来到布鲁塞尔,开始与马克思的终生合作

1845年10月,在二女儿劳拉出生后,马克思申请移民美国,未成行。同年底声明放弃普鲁士公民身份,但未申请新国籍。

1845年最后三个月: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6年初,利用去伦敦的机会,建立一个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网络,使德、法、英社会主义者能够相互交流

1846年3月,在布鲁塞尔委员会,马克思与魏特林发生争论,反对工人暴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委员会做出有利于马克思的决议。

5月,蒲鲁东代表巴黎委员会发表捣浆糊的意见(宽容)。出版社催稿,但恩格斯从巴黎传来消息,说蒲鲁东新近出版了一本经济学著作,于是马克思放弃原来计划,转而准备与蒲鲁东商榷。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谈了对蒲鲁东著作的最初反应。

1847年初,马克思写作《哲学的贫困》,回应蒲鲁东。

1847年6月,共产主义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因为缺钱未能参加,他留在布鲁塞尔,为德国报纸写稿,并在布鲁塞尔宣传会议上发言。

著作

《神圣家族》1844-184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文第1版,第37页。

《给安年科夫的信》1846

《哲学的贫困》1847

马克思《给安年科夫的信》(1846):

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①

第四章1848-1850

传记:

1847年11月,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纲领。

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被送到伦敦,2月出版。

1848年2月22日,巴黎起义。起义政府邀请受比利时政府驱逐的马克思回巴黎,马克思接受邀请。

3月,革命延伸到德国。马克思和共产主义同盟的其他人到达科隆。

6月,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并任主编。8月,到柏林,遇见巴枯宁。

1849年5月马克思被德国驱逐,报纸被迫停办。5月19日,《新莱茵报》以红色油墨出最后一期(第301期)。法国允许居留,但必须到布列塔尼的沼泽地区莫尔比昂居住。马克思决定去伦敦。拉萨尔在莱茵兰帮助募捐。8月24日,马克思离开法国到达伦敦9月15日,怀有身孕的燕妮带领三个孩子到达伦敦。从此一直到马克思去世,一直住在伦敦

著作:

《共产党宣言》1848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

马克思:在反革命成功以后,“只有一个手段,可以缩短旧社会死亡的痛苦和新社会的血腥诞生,只有一个手段——革命恐怖主义”②。

如何实现这一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的任务。这篇文章写于1850年,确定了无产阶级斗争应遵循的策略。所要实现的是无产阶级独立的政治组织,以及公开的和秘密的工人政党的创立;他们倡导以城镇议会、俱乐部和武装委员会等形式,重新建立革命的工人政府。“革命的工人将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联合,一起去反对他们共同所要推翻的派别,但是那个派别只要产生自己的利益,就会来反对革命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③

在小资产阶级有限的要求实现以后,在两党之间产生公开的分歧:“民主小资产阶级只不过希望实现了上述要求便赶快结束革命,而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使革命永远持续,直到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被迫退出他们的统治地位,直至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阶级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发展到使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无产阶级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中文第1版(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中文第1版,第543页。

手中。”①

无产阶级面临的可能是长久的斗争,但是成功的第一条件就是独立的组织。《告同盟书》这样来结尾:“但是,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后胜利,首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地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要由于受到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花言巧语的诱惑而离开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独立组织的道路。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②

第五章1850-1852

著作:

《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

传记:

1849年9月到1850年,马克思一家住在坎伯韦尔,其间第四个孩子降生。

1850年,由于没有能力支付租金,马克思一家被从住处赶出。他们被迫到莱斯特广场的德国饭店栖身一周。然后搬到索候的迪恩大街找到两个小房间,以后6年都住在那里。

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评论》(11月停刊)。

1850年4月,组建世界革命共产主义者协会。到秋天,共产主义者同盟分裂加剧,马克思设法把同盟总部迁到科隆,这意味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解体。

1851年,马克思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家庭纠葛:第四个孩子1850年夭折;第五个孩子1851年出生,1852年夭折。马克思的私生子(活到20世纪)。另两件事:马克思为同盟会员辩护(后写成《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

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1848年当选总统)发动政变,保证他在下十年中连任总统。1852年成立第二帝国。马克思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分析这次政变的社会经济背景。

《法兰西阶级斗争》:

对于《法兰西阶级斗争》,恩格斯说,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唯物主义概念,根据一定的经济条件,来解释一部分当前历史”。马克思把1848年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七月君主政体下的法国阶级结构,尤其是金融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冲突。在马克思看来,自从七月革命以后,在皇位之后真正掌权的是由银行家、交易所经纪人和大土地所有者所组成的金融贵族。工人零星的反抗容易被镇压,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被排斥在政权之外,这意味着唯一真正的对立面就是工业资产阶级。结果则是,七月君主政体不过是一个股份公司,国家不断处于破产的边缘,以便金融贵族利用小投资者的破产做投机买卖。

马克思继续写道,普遍不满发展成革命,是因为1845年和1846年马铃薯病虫害和庄稼歉收,以及英国工商业的总危机。尤其是第二个原因意味着资产阶级被抛回本国市场,随后的竞争和大量的破产充分鼓舞着人们起来革命。在二月街垒战后建立起来的临时政府:“按其构成成分必然是分离胜利果实的各个不同党派的反映。它只能是各个不同阶级间的妥协,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中文第1版,第292页。

这些阶级曾共同努力推翻了七月王朝,但他们的利益是相互敌对的……”

在这个临时政府内,如果希望工人代表拥有真正的权力,事实证明那是幻想。尽管有关口头的甚至组织上的让步,但是他们仍然处于完全边缘的地位。

五月选举通过恢复议会(它只是创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结束了临时政府的矛盾立场。令人绝望的工人六月起义从一开始就是毫无希望的:“资产阶级逼迫巴黎无产阶级发动了六月起义。单是这一点已注定了无产阶级要失败。直接的、公开的要求并没有驱使无产阶级去用武力推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没有能力担当这个任务。‘通报’只得正式向无产阶级声明说,共和国对它的幻想不得不予以尊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唯有它的失败才使它认识了这样一条真理:它要在资产阶级共和国范围内稍许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都只是一种空想,这种空想在一开始企图实现的时候就会成为罪行。于是,那些形式丰富而内容琐碎甚至具有资产阶级特征的要求,无产阶级想使二月共和国做出的那些让步,就由一个大胆的革命战斗口号取而代之,这个口号就是: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

但是无产阶级并不是1848年6月唯一不同的集团。在帮助镇压了工人之后,小资产阶级怀着恐惧发现,他们将自己送到了自己的债权人手中。当秋天颁布的新宪法并没有提供持续的解决办法时,这个宪法就被仍然赋予下层阶级的政治权力和保留给资产阶级的社会权力之间的矛盾弄得残废了:“这个宪法要使那些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奴役地位永恒化,却通过普选权使他们拥有了政治权力。而它批准那个阶级即资产阶级拥有旧的社会权力,却又剥夺了其维持这种权力的政治保证。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被宪法强塞在民主主义的框子里,而这个框子时时刻刻都在帮助敌对阶级取得胜利,并使资产阶级社会基础受到威胁。它向一些人要求不要从政治的解放前进到社会的解放,而向另一些人要求不要从社会的复辟退回到政治的复辟。”

在马克思看来,12月总统大选中路易·拿破仑的绝对胜利,表明农民对富人共和国的反叛。因为拿破仑是“充分表现了1789年新形成的农民阶级的利益和幻想”的唯一人物。但是拿破仑对于其他阶级也有吸引力。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他的当选意味着拒绝资产阶级共和主义以及为自己六月失败复仇;对于小资产阶级来说,它意味着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统治;而对于大资产阶级来说,拿破仑提供了一个机会,使自己摆脱了联盟,他们曾经是迫于潜在的进步因素而加入这个联盟的。马克思做出结论说:这样,“法国一个最平庸的人获得了最多方面的意义。正因为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能表明一切,——只是不表明他自己。”

然后,马克思描述了1849年上半年议会和波拿巴的部署导致议会中较激进的派别以宪法来责难波拿巴的经过。当似乎只有波拿巴和议会中的保皇派大多数是宪法的权威解释者时,民主派小资产阶级走上街头,但是他们的反抗被镇压下去了。然后,马克思问,为什么工业资产阶级在1848-1849年没能推演他们在英国推演的那种进步角度。马克思的回答是“……在法国,工厂主必然成为秩序党中最狂热的分子。诚然,金融巨头削减他们的利润,但是这和无产阶级完全消灭利润比起来,又算得什么呢?”

马克思继续分析了反对党,即所谓的社会民主党,并发现它跟秩序党一样是利益的联合。马克思特别分析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革命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前者要求实行信贷制度、累进税制和对继承权的限制等,它是空论的社会主义,只要无产阶级还没有发展成自身的自由历史运动,它就是无产阶级的理论表达。“这种乌托邦,这种空论的社会主义,想使全部运动整个都服从于运动中的一个环节,用个别学究的头脑活动来代替全部社会生产,而主要是幻想借一些细小手法和巨大伤感情怀来消除阶级的革命斗争和阶级要求,其实它只是把现代社会理想化,把这个社会描绘成一幅没有阴暗面的图画,并且力求违抗这个社会的现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当无产阶级把这种社会主义让给小资产阶级,而各种社会主义领导人间的斗争又表明每个所谓体系都假装坚持社会革命的一个过渡点而反对另一个过渡点时,无产阶级就愈益团结在革命社会主义周围,团结在共产主义周围,对此资产阶

级自己发明了一个名字,把它叫做布朗基。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的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点,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

1850年秋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分裂后,马克思在前三篇文章的基础上加上第四篇,语气更加沉静。这篇文章以评论未来的革命来结束了这一系列文章。革命并没有在某个时期发生,因为法国随着英国(这就像规律性一样)进入了繁荣时期。“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有可能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还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发生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现在,大陆秩序党的各派代表既纵情争吵又相互妥协,远远不能提供新的革命契机;相反的,这种争吵之所以可能,只是因为目前社会关系的基础十分巩固,并且十分资产阶级化(这一点反动派并不清楚)。一切想阻止资本主义发展的反动企图都会像民主主义者们的一切道义上的愤懑和热情的宣言一样,必然会在这个基础上碰钉子。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但是新的革命像新的危机一样是确实无疑的。”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在第二版前言中,马克思拿自己的方法与雨果和蒲鲁东就同一主题所写的另两部著名著作作了对比:雨果将自己局限于痛苦和智慧的谩骂,而蒲鲁东试图将政变说成是以前历史发展的结果,以为政变的主人公作历史辩护而结尾。“相反,”马克思写道,“我则是说明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马克思一开始论证就提到黑格尔的评论,即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了两次,并补充说,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的,第二次是作为闹剧出现的。两个波拿巴的情况就是这样。他继续写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变革自己和各种事物并创造某种从未存在过的东西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然后,马克思将这种思考运用于1848年革命,并区分了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前者的速度和光辉使它们是短命的,后者由于不断的打扰和自我批评而具有缓慢的彻底性。转向最近的政变时,马克思发现这个民族用来解释浑然不知的借口是不可接受的:“民族和妇女一样,即使有片刻疏忽而让随便一个冒险者能加以奸污,也是不可宽恕的。这样的言谈并没有揭穿哑谜,而只是把它换了一个说法罢了。还应当说明,为什么三千六百万人的民族竟会被三个衣冠楚楚的骗子弄得措手不及而毫无抵抗地作了俘虏呢。”

然后,马克思概括了他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所讨论的时期。波拿巴的成功在于他在“慈善会”的伪装下组织了巴黎流氓无产阶级,并担任他们的领袖。然而,这股临时力量还不得不与有利于波拿巴的长期因素作对照。第一个因素就是旧金融贵族,他们“把总统每次对它那些看来是自己的代表们的胜利当作秩序的胜利来欢呼”。其中的原因是明显的:“既然在一切时代国家政权的稳定对整个金融市场和这种金融市场的牧师们来说是摩西和先知,那末现在,当任何洪水都有把旧的国家连同旧的国债一并从地面上冲去的危险时,又怎能不是这样呢?”

工业资产阶级也把拿破仑看作能够结束近期骚乱的人。对于这个阶级来说,“为了保持

他们的公共利益、他们本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政治权力而进行的斗争,是有碍于他们私人的事情的,因而只是使他们感到痛苦和烦恼”。当贸易情况良好的时候,商业资产阶级狂暴地反对政治争论,生怕贸易受到打扰;当贸易情况不好的时候,他们就责怪政治五十的不稳定。1851年,法国的确经历了一场不大的贸易危机,这场危机再加上不断的政治动荡,使商业资产阶级大喊“宁要以恐怖告终,而不要没完没了的恐怖”——波拿巴很理解这种叫喊。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深入考察了波拿巴政权的阶级基础。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似乎是不存在的:“斗争的结局,好像是一切阶级都同样软弱无力和同样沉默地跪倒在枪托之前了。”

第六章1853-1859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著作:

《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1853

《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文章》1852-1862

《经济学手稿(1857-1858)》1857-1858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

传记:

1853-1856艰难的生活:衣食住行。孩子的死亡。

马克思的收入来源: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

马克思的政治活动:1853《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1851年计划出版多卷本《经济学》,因科隆案件,出版遭遇困难,1852年之后的三年不再从事经济学研究

1857年至1859年:“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

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第一分册。

原著评论:

从1857年到1859年,从许多方面来说,都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多产的时期。他写了四篇稿子,都各有特色:一篇是他为想要写的六卷本《经济学》所写的《总导言》,一篇是后来命名为《经济学手稿(1857-1858)》的草稿,一篇是序言,以及一部著作的前几篇——命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总导言》:

这篇文章是想作为《经济学手稿(1857-1858)》的导言的,但是并没有发表,“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

三个之中的第一部分题目为“一般生产”。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将自己探索的主题定义为“社会决定的个人生产”。他拒绝像斯密、李嘉图和卢梭那样以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然后,马克思指出,重要的是,将一切生产所共

有的一般因素孤立出来,以便不忽视时代之间的基本区别。像J.S.穆勒这样的现代经济学家在试图将现代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描述为不变的社会规律时,他们都忽视了这一点。马克思引用了两个例子:像穆勒这样的思想家由没有所有制就没有生产这样的同义反复出发,草率地将一种特殊形式的所有制即私有制预设为基本的,而历史则将公有制指示为基本的。第二,有人倾向于假设,当前生产所赖以发生的法律体系是以永恒的原则为基础的,而没有意识到“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的关系”。马克思这样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

第二部分的题目是“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在此,马克思意在驳斥这样的观点,即可以彼此孤立地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经济活动。马克思首先宣布,在某种意义上说,生产与消费是一致的,因为人们谈论消费时要说生产性消费,而谈论生产时要说消费性生产;每一方事实上是产生另一方的手段;进一步来说,每一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存在形式。马克思以类似的方式拒斥了这一观点,即分配形成一种与生产并列且外在于生产的独立领域。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领域——他在其中进行生产——的地位,因而分配先于生产。”民族征服或革命,以其财产分配,似乎也是先于和决定生产的。与此相似的是交换,在马克思看来,交换看起来是生产的构成部分。“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的不同方面。”

第三部分的题目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并且非常抽象。马克思希望树立这样的观点:讨论经济学的正确方法是,从价值或劳动这样的简单抽象概念出发,并由此扩大到人口或阶级这样的更大的经济观察实体。相反的情况是17世纪的特征;但是下一个世纪的思想家则遵循了“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

然后,马克思将货币和劳动作为简单抽象概念的例子,他希望以此展开自己的分析。他宣布,这两者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语境下思考的人才有望理解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正如“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马克思继续写道:“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错误的。它们的次序倒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然后,马克思以五个部分概括了自己的《经济学》的尝试性计划,在结尾时讨论了这一问题,即在与产生希腊艺术的社会经济背景迥然不同的19世纪,希腊艺术为什么大受赞赏。

《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开始是对凯里和巴师夏的批判。

特征。首先,与1844年手稿保持一种风格和思想的连续性,两部著作最明显地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如果1844年手稿是黑格尔主义的,那么《手稿》恰恰也是如此。异化、对象化、占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的一般本质或社会本质等概念,都同样出现在1858年。在《手稿》开始的部分,马克思对他那个时代的经济思想进行了以下评论,这种评论让人完全想到他在1844年对货币具体化(物化?)的评论:“经济学家们自己说,人们信任对象(货币),而作为人并不互相信任……货币只能拥有社会属性,因为个人已经异化了自己与一件东西的社会关系。”

或者在以后的部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但是,如果资本这样表现为劳动产品,那么劳动产品也表现为资本……不再表现简单的产品,不再表现为可交换的商品,而是表现为资本;对象化的劳动变成主人,对活劳动发号施令。它同样表现为劳动的结果,它的产品表现为相异的财产,一种与活劳动相对立的独立的存在方式,一种等量的价值;劳动产品,即对象化的劳动,作为一种相异的力量从活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灵魂。如果从劳动的立场来考

察的话,那么劳动就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其方式是:它将客观条件下自身的实现作为相异的事实而加以拒斥,并且它将自己置于非物化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是由于反对这一事实的需要而获得的,而这一事实是与它相异的,并且不属于它而是属于别的东西)的地位上;它将自己的事实不是树立为它自己的实体,而是为别的东西将自己存在的事实树立为实体,这样也就将自己存在的事实树立为别的东西的实体,或者树立为与自己相对立的其他实体。”

在这方面,《手稿》中最显著的一页就是为《经济学》草拟的计划,它所用的语言可能就直接来源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但是,还存在显著的不同。1844年,马克思就已阅读了一些经典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但是,还没有时间将这些知识融入对黑格尔的批判之中。结果,1844年手稿就分成两个部分,正如原编辑者所加的题目——“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表明的那样。到了1857-1858年,马克思已经吸收了李嘉图和黑格尔(有意思的是,《手稿》里并没有提到费尔巴哈)的思想,并且他已经可以进行自己的综合了。按照拉萨尔的话来说,他是“一位黑格尔倾向的经济学家,李嘉图倾向的社会主义者”。

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手稿》包含着对马克思成熟理论的第一次详细论述。此处有两个关键的重点变化。首先,马克思现在不是像他以前那样分析市场的交换机制,而是从考察生产开始。其次,他现在说,工人出卖的是不是自己的劳动,而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这两点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剩余价值理论。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不是由交换创造的,而是由这一事实创造的,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发展使资本家能够享有工人劳动能力的使用价值,并以此生产出远远超过这种劳动力交换价值(仅仅等于工人生存所需的食物)的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所有因素都在《手稿》中得到详细论述了。但是,既然这些因素在《资本论》中以大量的篇幅得到论述了,那么《手稿》更有意思之处就在于马克思在其宏大的视野中没有再次继续发展的那些论述。

因此,《手稿》为马克思的异化图景新增加的理论就是,马克思试图将他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资本(同时也是明显的“异化力量”)完成了非常积极的使命。在短短的时间里,它就迅速发展了生产力,以历史创造的需要取代了自然需要,并产生了世界市场。因此,它是过去的局限性和未来难以预测的财富之间的转折点:“这种生产的全面性虽然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异化,但是也首次产生出个人的关系和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的关系的丰富性,并且还没有把这种关系作为同他自身对立的权力和独立的社会关系来确立。试图复归于那种原始的丰富性是可笑的,因为这等于相信那种原始的丰富性的彻底消耗具有连续的必然性。资产阶级的观点从来没有超出同这种浪漫主义观点的对立,因此这种浪漫主义观点将作为合理的对立面伴随资产阶级观点一同升入天堂。”①

资本主义产生的思想就像资本主义本身一样是暂时的:在此,马克思表达了对“古典”自由主义原则最简捷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尽管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初期是必须的,但是它最终必定会阻碍它的发展。以此,马克思暗示:“将自由竞争看作人类自由的最终发展是荒谬的;将对自由竞争的否定看作对个人自由以及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上的社会产品的否定,也是荒谬的。我们只关心有限基础上的即资本统治基础上的自由发展。这种个人自由同时也是对所有个人自由的最完全的压制,并使个性完全服从于社会条件,这种社会条件采取物质力量的形式,甚至采取独立于有关个人的压倒性对象的形式。关于自由竞争是什么的发展,唯一合理地回答了中产阶级预言家对它的神化,或社会主义者对它的混淆。如果说,在自由竞争的限度内,个人通过追求纯粹的自身利益而实现了他们的社会或总体利益,那么这仅仅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他们将压力彼此强加于对方,他们之间的冲突只能再次使

他们有条件发生相互作用。而且,这个幻想——竞争是自由个性的虚假的绝对形式——一旦破灭,这就证明竞争的条件,即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已经被感觉和认为是一种阻碍了,因为它们的确已经是这样了,并将更加变成这样。自由竞争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后形式,因而是人类自由的最后形式这种断言,意思只是说,中产阶级的统治是世界历史的终结——当然,这是昨天的暴发户们非常乐观的想法。”

这种丰富的历史内容意味着,与马克思达到自己哲学和经济学思想的综合之前相比,《手稿》在继续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主题时,论述这些主题的方式更加“成熟”了。

理解资本主义矛盾本质(以及它为非异化社会所包含的可能性)的关键,就是时间观念。“所有经济学”,马克思说,“都可以还原为对时间经济学的最终分析”。资本主义利润就建立在剩余劳动时间的创造上,然而同时,资本主义财富把人们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资本本身是“永恒的革命”:“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的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

在马克思的眼里,资本主义的这些特征导致它的解体。它的财富是建立在机器的引起基础上的,而机器的引进则伴随着自动化的引进(马克思在此的预见是非凡的),这就导致劳动在社会财富生产中所起的日益减少的作用与资本主义剥削剩余劳动的必然性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这样,资本既有着巨大的创造性,又有着巨大的浪费性:“资本是体现于过程中的矛盾,因为它努力将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将劳动时间确立为财富的唯一手段和源泉。这样,它减少必要形式的劳动时间,以便增加劳动时间的剩余形式;因而,它日益将剩余劳动时间确立为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一方面,它带来了科学和自然的所有力量,以及社会合作和商业的所有力量,为了创造相对独立于所用劳动时间的财富。另一方面,它试图以劳动时间来衡量这样创造的大量的社会力量,并将它们限制在所需的狭隘范围内,以便保存作为价值早已被创造出来的价值。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社会个性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只表现为资本的手段,并且只是使其从狭窄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一种措施。但是,事实上,它们是摧毁这种基础的物质条件。”

像这样的段落充分表明,像劳动价值论这样的似乎是明显的纯粹经济学原理并非凯恩斯或熊彼特所理解的经济学原理。把马克思当作一般的经济学家来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必定误解他的思想。正如他本人在1844年早期所宣布的那样,对于马克思来说,经济学和伦理学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手稿》表明,无论他早期的著作还是晚期的著作都是这样的。

从这种状态下存在这样一种危险:引导人类发展的力量将被机器完全接管,从而排斥人类:“这样,科学在机器中表现为与工人相异的、外部的东西:活劳动被纳入独立活动的对象化劳动之下。只要工人的活动不是由资本的需要所决定的,工人似乎就是多余的。”

在自动化时代,科学本身是造成异化的最大因素:“工人的活动(仅限于抽象意义上)在所有方面是由机器的运动所决定和管理的,而不是相反。促使机器的无生命部分以其结构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正常工作的知识,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却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机器本身的动力,通过机器对工人产生作用。”

但是,生产力的巨大扩张并不必然带来个人的异化:它提供了机会,使社会变成由“社会的”和“普遍的”个人(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个人相类似)所组成的社会。马克思这样描述了从个人向社会生产的过渡:“因此,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崩溃了,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发现自己被剥掉贫穷化的、对立的形式。然后,个人可以自由发展。不再有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的问题。这种降低的结果是,

由于所有人都享有自由时间,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发展自己的艺术、科学等教育……”“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太局限于他们关于一个阶段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传统观念了,以至于在他们看来,社会劳动力对象化的必然性与其异化(与活动劳动相关)的必然性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由于活劳动丧失其直接的、个体的特征(无论是主体性的还是完全外部的),由于个体活动变成直接一般的或社会的活动,生产的物质因素就丧失了这种形式的异化。这样,它们作为财产,作为社会有机体被生产出来,在其中,个体作为个体被再生产出来,不过他们是作为社会个体被再生产出来。”“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在他们的生产性生活过程中,他们这种存在状态的条件,只能由历史的经济过程所确立:这些条件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它们只是同一条件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手稿》中,这种转变的动因,即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从没有被提及。

马克思的终结论:就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样,提出关于人类史前史的结束和“历史之谜的解答”的观点。马克思说,内在于资本中的普遍趋势创造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即一般财富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基础,这种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具有一般本质的性质,同时创造了普遍商业,这样就创造了世界贸易,并将其作为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体普遍发展的可能性;从这个基础上发生的个体的现实发展,是对每一个被设想为界限而不是神圣边界的界限持续不断的破坏。个体的普遍性不是被思考或想象出来的,而是个体的真实和理想关系的普遍性。因此,人们就能将自己的历史理解为过程,并将自然(也包括对自然的控制)设想为自己真实的身体。发展过程本身被确立起来,并被理解为前提条件。但是,必要和首要的情况是,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应该成为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确定的生产条件被树立为一种边界,超出这个边界生产力就不能发展。”

马克思很少讨论未来共产主义的细节。与《共产党宣言》和《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著名段落相比,《手稿》中的某些段落表达了更好的思想。核心因素之一就是时间,因为“普遍个体”的发展首先依赖于他所支配的自由时间。在马克思的乌托邦中,时间具有本质的特征:“如果我们假设了公共生产,时间的决定性当然就是基本的。为了生产小麦、牛等等,耗时少的社会就要求比其他形式的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使用更多的时间。对于单个个体来说,他的发展、他的享受和他的活动的普遍性就依赖于节省时间……”“根据公共生产,第一个经济学规律就是时间的节省,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时间的系统分配。这个规律的确变得更重要。但是,所有这一切根本不同于以劳动时间来衡量交换价值。参与同一活动部门的不同个体的工作,以及不同的劳动,不仅在量上是不同的,在质上也是不同的。事物之间仅仅是量的区别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事实上,它们的质是相同的。这样,只有它们具有相等的和同一的质,时间的单位才可以从量上来衡量。”

这种自由时间完全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在过去,机器是与工人相敌对的力量;在未来,它的功能将彻底改变:“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洞察力就可以理解:例如,如果把从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自由劳动即雇佣劳动当作出发点,那么,机器只有在同活劳动的对立中,作为活劳动的异己的财产和敌对的力量,才能产生出来;换句话说,机器必然作为资本同活劳动相对立。但是同样也不难理解:机器一旦比如说变成联合的工人的财产,也不会不再是社会生产的要素。但在第一种场合,机器的分配,也就是它们不属于工人这一情况,正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条件。在第二种场合,改变了的分配将以改变了的、由于历史过程才产生的新的生产基础为出发点。”

马克思拒斥亚当·斯密将工作看作一种必要强制的观点。但是他也不同意傅立叶的这一思想,即工作可以成为一种游戏。在马克思看来,斯密的观点真实反映了劳动“并没有创造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当它放弃了田园生活的条件时,它就丧失了这些主观和客观的条件),这些主观和客观条件可以使劳动变得有吸引力并能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这并不是说,像傅

立叶以女店员为例所表达的那样,可以将劳动变成只是一种玩笑,或娱乐。真正自由的劳动,比如说作曲,是非常严肃的,并且要求花费很大的努力。与物质生产相关的劳动只有(1)具有社会本质,(2)具有科学特征,同时是总体的工作时,也就是说如果它不再以人类努力被实现为确定的、经过训练的自然力量,并且(不再仅仅是自然的、原始的力量)变成主体在生产中控制所有自然力量的活动时,它才具有这种特征。”

马克思展望这样一个时代:那时,生产不是依赖于雇佣劳动的数量,而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那时,对财富的衡量是雇佣劳动时间和产品大小之间的极不成比例;那时,“人们作为生产过程的监控者和管理者”。到那时,人类的真正解放才会发生:“在这种重新定位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支柱的东西既不是工人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他的工作时间,而是对他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他对自然的理解和将自然当作一种特殊力量所进行的控制;总之,是社会个体的发展。”“对他人劳动时间的占有(今天,财富就依赖于此),与重工业本身所创造的新发展的基础相比,似乎是一种痛苦的基础。”“一旦劳动(以其直接的形式)不再是财富的主要源泉,那么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衡量的标准,这样交换价值就必然不再是使用价值的衡量标准。少数人的不劳动不再是总体人类精神力量的发展条件,同样,大众的剩余劳动也不再是总体财富的发展条件。”

这样,在《手稿》中,启发马克思的预言所具有的本质至少被勾勒出来了:在公共生产中,工作质量决定其价值;随着交换价值的消失,货币也会消失;自由时间的增加为个体的普遍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七章1860-1879

著作:

《福格特先生》1860

4卷《剩余价值理论》1862-1863

3卷《资本论》第三卷1865

《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1865

1卷《资本论》第一卷1867

2卷《资本论》第二卷1869-1879

传记:

1860-1864艰难的生活

1860对付卡尔·福格特对他本人和他的“政党”的攻击

1861前往荷兰试图说服叔父预付母亲遗产;到德国联系拉萨尔试图恢复德国籍以在柏林共同办报。两项计划均告失败

马克思与燕妮的争执:她希望她和孩子们都死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争执:对恩格斯夫人去世表现淡漠

1864经济情况好转:母亲的遗产(400镑)、威廉·沃尔弗的遗产(800镑)

1860对付卡尔·福格特

1862-1864与拉萨尔决裂。马克思反对拉萨尔对俾斯麦的妥协态度,但拉萨尔成功组织工人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2-1879政治经济学研究:(参见“著作”部分)

4卷《剩余价值理论》1862-1863

3卷《资本论》第三卷1865

《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1865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1866-1867年4月完成第一卷手稿,亲自到汉堡把手稿送给出版商。不切“实际”的马克思:“牺牲健康、幸福和家庭”

1867年8月,改正最后的校样。对恩格斯的感谢:“没有你为我做出的牺牲,就不可能完成三卷著作的艰巨劳动。”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共一千册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两个很不相同的部分。前九章极具抽象性质,而其余部分则描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起源,有些地方写得非常生动,可读性很强。

不仅这种抽象的方法使前面的几章非常难读,而且其中还有黑格尔的特色。在德文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解释说,他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是通过将其颠倒过来,在“神秘外壳”内部发现“合理内核”的。在同一篇跋中,他说他甚至是极力“卖弄黑格尔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使《资本论》开头部分难读的第三个因素是,马克思所使用的概念对于19世纪中期的经济学家来说相当熟悉,但是随后就为正统的经济学派所放弃。自从19世纪第三个二十五年开始,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学家已转而通过假设私有制、利润以及或多或少的自由市场,来考察给定的资本主义体系,构建其模型,并在只考虑人格的情况下,来探讨这个模型的功能。这个“边际主义”经济学派没有与价格不同的价值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方法是肤浅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他之所以认为它在表面意义上是肤浅的,是因为它只是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生产方式。第二,这种方法把资本主义体系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而马克思希望分析“给定的社会有机体的产生、存在和灭亡以及它被另一个更高的秩序所代替的情况”。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马克思沿用了“古典”经济深受的概念(这些概念仍然是被广泛接受的经济分析工具),并运用这些概念得出了非常不同的结论。李嘉图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做了区分。一个物品的交换价值与其价格不同,它是由体现于生产物品的劳动数量所构成的。当然,李嘉图认为,价格实际上趋向于交换价值。这样,与后来的分析不同,一个物品的价值是由生产环境来决定的,而不是由需求环境来决定的。马克思沿用了这些概念,但是在试图表明资本主义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历史上相对的阶级剥削体系时,他通过引入剩余价值概念来取代李嘉图的观点。剩余价值被定义为劳动产品的价值和生产劳动力(也就是劳动者的生存)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因为劳动力的交换价值等于为生产这种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的数量,这通常比这种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价值低得多。

第一卷的理论部分很容易地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重写了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外部对象的意义上,分析了商品及其价值。马克思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为此划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劳动必然是价值的源泉。但是,显然有些人比另一些人工作得更快或更熟练,所以这个劳动时间必然是一种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接下来的是难懂的论价值形式的部分,第一章结尾是描述了作为交换价值的商品,马克

思将其说成是“商品拜物教”。这个段落让人想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甚至是在《关于詹姆斯·穆勒的笔记》中对异化的描述。在此,马克思说:“要找一个譬喻,我们必须求助于宗教世界的幻觉。在那里,人脑的产品,好像是赋有生命,互相发生关系,并与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存在物。在商品世界,人手的产品也是这样。”

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章讨论了交换并描述了作为商品流通手段的货币,它是商品价值的物质表现和价值的一般尺度。

第二部分:货币转化为资本。在资本时代以前,人们出卖商品得到的货币是为了购买更多的商品。在资本时代,人们不再是为购买而出卖,而是购买是为了卖得更贵一些:他们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通过这些商品增加货币。

第三部分,马克思引入剩余价值概念。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接下来,马克思这样详细论述了这种剩余价值的本质:“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我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的意义。使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账目,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

如果用v代表可变资本,c代表不变资本,s代表剩余价值,那么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三个重要比例就是:c/v是“资本的有机构成”;s/v是剥削率;s/(c+v)是利润率。简单来说,马克思认为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随着机器的引进,劳动时间将会缩短,这样就会创造较少的剩余价值。当然,机器会增加生产,而殖民地市场会吸收一些剩余价值,但是这些只是减轻剂,而最终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这前九章由一个对资本主义起源所做的细致的历史描述来补充。如果有读者发表《资本论》开头部分太沉闷,最好还是遵循马克思对库格曼夫人的建议,从“工作日”、“机器和大工业”以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三章开始读起。在“工作日”这一章,马克思详细地描述了在有害健康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对男人、女人和儿童所造成的“肉体和精神的退化”,以及与此有关的痛苦斗争。在《机器和大工业》一章中,马克思继续对资本主义进行控告,描述了机器对工人的损害以及资本主义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在总结自己的结论时,马克思表明,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技术进步的观点并非完全是否定性的:“我们已经看到,大工业的技术必然性和内在于资本主义形式之下的社会特征之间的这个绝对矛盾,怎样破坏着工人生活的一切稳定和保障,怎样通过夺走劳动工具不断威胁着从他手中夺走生活资料,通过压迫他的各项身体功能不断威胁着使他变成多余人;我们已经看到,在创造畸形即工业后备军(使之处于痛苦之中以便总是听众资本的支配)的过程中,在不断从工人中选出牺牲品的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地盲目浪费劳动力的过程中,以及在社会无政府状态(它将任何经济进步都变成社会灾难)所引起的毁坏过程中,这个对立怎样肆无忌惮地发威施暴。这是消极方面。但是,如果说一方面是劳动的变换现在作为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并且带着自然规律在任何地方遇到障碍时都有的那种盲目破坏作用而强行实施,那么另一方面,大工业又以其灾难迫使人们必须认识到,工作的变换最终要适应变化了的工作,最终要尽最大可能发展变化了的才能,这是一条基本的生产规律。对于社会来说,使生产方式适应这条规律的正常作用,已变成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的确,在死刑的威胁下,大工业迫使社会以全面发展的个人(他适应于各种劳动,随时可以面对任何生产的变化,对于这种人来说,他所执行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功能只不过是以许多种方式使他自由发挥自己的自然的和所要求的能力而已),来取代今天只承担单项工作的工人(这种人因终生只重复一项且同样乏味

的操作而遭受摧残)并将他们降低为人类的废物。”

第一卷以“资本主义积累”这一长篇大论的部分作为结束。这是本书最绝妙的一部分。资本家成为“积累激情和享受欲之间的浮士德式冲突”的牺牲品,被迫创造“产业后备军”或由暂时的失业工人所组成的巨大蓄水池,来应付市场的变动。以下是马克思的长远预言:“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显然,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在他那个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凯恩斯革命和罗斯福新政之后,就不正确了)。

马克思以响亮的宣言自己的分析:“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最后,这个规律总是使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保持平衡,它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它确立了贫困的积累,以与资本积累相适应。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这种判断得到一系列详细研究的支持,这就是对过去20年英国工人阶级、英国农业无产阶级以及爱尔兰的痛苦状况的研究。这部著作以下面这一著名的段落结束:“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后面有一个长篇章节,名为《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看来马克思是想把这一章放在第一卷的结尾,但是在最后还是压下来了。在这一章里,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再生产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此处特别有意思的是对异化和资本主义趋势的评论。异化是包含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中的;而资本主义的趋势是:在生产领域“尽可能减少挣工资人的数量”,而在纯服务业中增加工人的数量。

第一卷是讨论的是生产,而第二卷和第三卷考察的是,当资本家出售他的产品获得金钱时,在工厂之外发生了什么。在第二卷中,马克思描绘了销售、利润和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再投资的循环运动,以及潜伏在经济危机之下的复杂因素。这一卷充满了技术细节。

第三卷第一部分多少有点像最后一稿,但是此后这本书逐渐接近尾声,却并没有最后结论。这一卷首先讨论了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以及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许多阅读了第一卷的人曾经问道,以下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如果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来衡量的,它们就应该与市场价格非常不同,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转化难题”。特别是,假定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人们就希望将投资转移到有着最大(?)劳动成本因而有着最高利润的企业。最终,不断的竞争就会将这个企业的利润率降下来,而平均利润率就会在整个经济中确立起来。但是,这种价格的变化似乎暗示着,相对价格并不反映相对劳动成本,而价值理论并没有解释真实的生产现象。对此,马克思提供的唯一答案就是这样的断言:价值是“价格变动所围绕的重心,围绕这个重心价格的升降趋向一种平衡”,尽管个别商品的价格或许不同于它们的劳动价值,但是事实上,整个价值等于整个价格。他继续写道:“不管价格是怎样调节的,结果总是这样: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因为生产上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降低或提高。”但是,这种价值规律的优势是非常近似的:“一般价值

规律只有以非常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现行的趋势起作用,作为不断变动的永远不可确定的平均值起作用。”然后,马克思比在第一卷中更详细地解释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这构成了第三卷的核心。马克思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了这个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也是其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中,一般平均剩余价值率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因为所使用的活劳动的量,同凝结在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之中的物化劳动的量相比,是不断减少的。所以,这种活劳动中物化为剩余价值的无酬部分同所投入的总资本的数量和价值相比,也必然是不断减少的。而剩余价值量和所使用的总资本价值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因而利润率必然不断下降。”

然后,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危机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必然要扩大生产而不考虑消费水平,但正是消费水平决定着这种扩大生产的活动是否可行。马克思就追溯了这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活是为资本而进行的生产而不是相反,生产资料不仅仅是不断扩大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的手段。以广大生产者的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运动,这些限度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促使生产为自身的目的而趋向于无限度的扩大,趋向于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所使用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这一问题非资本主义的解决方案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

结论是:“所有真正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生产力的趋势相对比的大众的贫困和有限的消费,而资本主义生产只能以整个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为限制。”

然后,马克思分析了能够减缓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是增加剥削,可变资本降价,人口过剩以及对外贸易),并试图表明,这些因素只是短期的减轻剂。接下来的是论生息资本和地租的两个部分,本卷以论阶级的、极不完整的一部分作结束。还没有人“不同意”《资本论》中的理论假设或长远预言——但愿是因为它们不易被最终驳倒:劳动价值理论被认为是洞察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理论。马克思的著名预言只是建立在他的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模型基础上的,而这个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几乎可以无限地变化,并且像所有其他模型一样,它必然被评价为毫无成果。然而,内在于劳动价值理论之中的困难——尤其是提到转化和利润率的下降趋势时——使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常常被称为“新李嘉图派”)以纯数量的方式来重述马克思的理论。

第八章1864-1882

著作: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章程》1864

《两篇关于普法战争的宣言》1870

《法兰西内战》1871

《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1875

《哥达纲领批判》1875

《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通知》1879

《致维拉·查苏里奇的信》1881

《〈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1882

传记:

为什么不是1879-1883(主要是因为第七、八两章按主题划分,其中第七章是政治经济学,第八章是政治学或科学社会主义,而政治学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

马克思生活状况的改善:

恩格斯来伦敦,与马克思共同战斗,并给马克思一笔年金。

国际工人协会: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撰写协会的章程和成立宣言。

马克思作为协会的灵魂。所起草的各种声明,涉及:

大陆运动(尤其反对工人协会由国家资助的思想)、波兰独立(作为反对俄国野蛮行为的堡垒)、支持爱尔兰地方自治、缩短工作日、将土地转化为公共所有等事件关于大陆运动:普鲁士扩张,1866年德意志帝国(不含奥地利)成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马克思代表国际总委员会就这次战争发表了三个宣言:第一阶段是德国的防御战争;第二个阶段是德国的侵略战争;第三个阶段是巴黎公社,即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战争。

1870反对巴枯宁主义,1872年把国际所在地迁纽约,从而结束了协会的活动。

1872-1883重病的十年,大量阅读和广泛通信的十年

1870S一边为《资本论》第二版及法文版而忙碌,一边起草对德国社会主义者共同纲领的批判。1875年写作《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于1891年发表)

晚年研究东方社会理论:

对俄国的兴趣。晚年信件探讨俄国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将共产主义建立在现有的农民联合基础上的可能性。

1877年致米海洛夫斯基的关于“一般历史哲学”的信

1881年致查苏里奇的关于“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的信

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俄国土地公有制成为共产主义发展起点的条件——东西方革命同时爆发并相互补充。

1881年,燕妮逝世,马克思未能从打击中恢复。

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

《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写道:“工人阶级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详细分析了从绝对君主时代直至第二帝国的结束这一段时间里中央集权的历史发展。马克思的结论是,公社是“帝国的直接对立物”,因为公社是受1848年2月革命启发的、积极形式的共和国。它通过果断地处置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所有特征——军队、警察、官僚、牧师和方法机关——来使自己符合这个称号:常备军队为武装的人民所取代;让所有教会实行政教分离,并没收教会的基金;免费教育向所有人开放;地方官员和法官将是由选举产生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可撤换的。马克思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推荐名单

专业教科书 1、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专业基础著作 1、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2、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苏】纳尔斯基等:《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马绍孟等:《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侯惠勤:《准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版。

4、[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5、[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7、孙伯鍨等:《西方“马克思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陈先达等:《被肢解的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0、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3、复旦大学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2007》,人民出版社,2007。 14、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 15、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 16、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 17、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 1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 19、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 五、传记: 1、梅林:《马克思传》,三联书店,1965。 2、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Ⅰ、Ⅱ、Ⅲ册,三联书店,1965. 3、费多谢耶夫等:《卡尔·马克思》,三联书店,1980. 4、格姆科夫等:《恩格斯传》,三联书店,1980. 5、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

(1)马克思有哪些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创立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否具有必然性。 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观条件回答 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为科学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 基础及其发展动力提供了可能。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急剧变革的社会 发展为人们打破形而上学观念,确立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提供了可能,促使人们认识到社 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性,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暂时的、相对的和有 条件的。这为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回答历史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奠定了基础。 2.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暴露。 3.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近代无产阶级。 4.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思想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主观条件: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理解)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何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大致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事物 的本源归结于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它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将复杂的事物 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事物的本源归结于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的特点。 ②旧唯物主义没有坚持“全面,发展,矛盾”的方法看问题,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 法看问题。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发展,矛 盾”的方法看问题。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5年09月18日18:08卢婷婷点击:[30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编码:S0305202 学分:2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 主讲教师:建屯(副教授)、晓辉(讲师、博士)、卢婷婷(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该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在统一性,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2.课程主要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涵;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

历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真题

2002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名词解释(4*5=20) 马克思主义《反杜林论》实践哲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2、论述题(25*2=50) 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 3、论证题(30*1=30)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 2003年 1、名词解释(5*5=25) 普鲁东主义伯恩斯坦《哥达纲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经验批判主义 2、简述题(15*5=7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观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3、论述题(25*2=50)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及其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启示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2004年 1、名词解释(5*5=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普鲁东主义伯恩斯坦主义 2、理论综述题(15*5=7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探讨综述 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评析 列宁《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评述 3、综合分析题(25*2=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 举出马恩著作中至少两个观点的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05年 1、名词解释(4*5=20)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超帝国主义论垄断资本学派 《“论俄国社会问题”跋》《哥达纲领批判》 2、原著理解(10*3=30) 马克思指出:“品二重的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既一方面作为一定的产品而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的包含着(潜在的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 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两个基石,两个发现。”,经过拓展构建成整个 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问:这个体系是怎样构建的?(P13)【前面的表述不太准确,问题是正确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 4.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提出:“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做个四个创新 性的回答,其中一个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思想实际谈谈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同1】 简答 1.马克思在《1859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思想。(P10、P11) 2.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理论。 3.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4.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 5.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的观点。 6.恩格斯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的三种情况的论述。 选择填空 1.马恩毕生的工作围绕______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工业革命使机器体系和以____为标志的工厂制度的确立。(雇佣劳动)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点________(原始积累) 4.马克思1881年《致xx李奇的信》明确指出饿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_____(卡夫丁 峡谷)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 5.恩格斯_____(《自然辩证法》)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和科学观。P108 6._____(社会关系的物化和人与物关系的颠倒)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 教产生的基础。P64 7.巴黎公社创新性理论之一是用______制度(社会公仆制)代替官僚制度。 8.第二国际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是_____(庸俗进化论) 9.恩格斯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是_______,在其中阐述了无产阶级发展的新看法,在马克 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xxx1848—1850的xx的xxxxxxxx的导言》)【这个名字太长了。。。。】 10.列宁的______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直接继续。 11.1925出版的______是斯大林经济理论的集中系统的论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伦理》) 【这个不太确定,没听清】 12.20C 60’s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中颇有影响的垄断资本主义学派的核心概念是 ______ 13.20C 70’s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研究中,曼德尔的_______xxxxx【后面的没听 清。。】 14.文革时期毛泽东在_______中提出从平均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的设想。 15.1981年6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_____被邓小平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讲座 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课程性质:学位课 学 分:2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开课单位: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理论部 开课教师:张志忠教授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二、讲授提纲与内容 第一部分 (一)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困惑 2、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 1、唯物史观的发现历程及其伟大意义 2、经济学上的科学革命和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3、两个伟大发现的关系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和多方面的展开 1、《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 2、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文艺观、伦理观、宗教观、军事观 3、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研究

4、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与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探索 5、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四)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1、时代的新变化及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 2、伯恩施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3、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4、法国、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五)列宁主义的产生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贡献 1、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斗争 2、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3、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4、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5、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六)斯大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1、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 2、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4、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与失误 (七)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及其剧变 1、苏联的改革及其“新思维”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与社会主义的严峻挑战 (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2、关于毛泽东思想 3、关于邓小平理论 4、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关于科学发展观 (九)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1、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3、苏东剧变以来的国外马克思主义 第三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品格 (二)正确认识与评价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与互补问题 三、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明确开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意义的同时,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理论素养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学习本课必须做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

兰州大学 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 >>是马克思在 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 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发生了异化, 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 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 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 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 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以前 理性理想主义1835-1836 理性现实主义1837-1842 感性现实主义1843-1844 实践唯物主义1845以后 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1837-1843年 事件: 1835-1836波恩大学 1836-1841柏林大学 1841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 1842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4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年10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年6月至10月,克罗茨纳赫笔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笔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论文章 1843年10月,去巴黎 著作: 《中学作文》1835 《给父亲的信》1837 《博士论文》1838-1841 《为〈莱茵报〉写的文章》184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 为《博士论文》所做的笔记: “有一条心理规律是这样的:一旦理论理性在自身内达到自由,就转变成实践能量,并任意从冥国的阴影里显现出来,面对世界的外部现实……但是哲学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正是这种批判以其本质衡量个别的事物,以思想衡量特殊的现实。但是哲学的这种直接实现,在其最内在的本质中是充满矛盾的,而且正是其本质显现于现象中并在现象中留下印迹。”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基本批判是,正如在宗教中人创造了创造者上帝而人又依赖于他一样,黑格尔从国家观念出发,并让所有其他东西——家庭和各种社会群体——依赖于这种观念。马克思说:“思想被彻底主观化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被理解为它们的内在虚构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下下是积极的形式;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可是由于思想被主观化了,所以现实的主体——市民社会、家庭等等——就变成思想的非现实客观环节,指的是别的东西。”① 马克思手稿的其余部分讨论黑格尔的三个特定问题:民主、官僚政治和选举权。 在对民主的评论中,马克思所概述的观点,是人道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社会的基本因素;是自由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为人被说成是一种公共的存在;最后,马克思通过预言国家的灭亡而超越了共和主义。马克思说:“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作为国家制度特殊形式的社会化的人;……最近,法国人以这样的方式构想了这一点:政治国家消失于真正的民主制。只有这样的政治国家,即作为制度的政治国家,不再适用于整体时,那么这一点才是真的。”② 黑格尔宣布,官僚政治拥有国家和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的调解功能。然而,马克思认为,官僚政治促进政治分裂(对于它自身的存在来说,这是基本的),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了社会:“国家的目的变成了行政办事机构的目的,反过来也一样。官僚政治是无人能逃脱的圈子。它的等级制是信息的等级制。上级认为下级洞察了详细情况,而下级认为上级洞察了普遍的东西,他们就这样互相欺骗。”③黑格尔过于重视进入官僚政治的竞争本质,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在真正的国家中,问题不在于每个市民是否有可能献身于作为特殊等级的普遍等级,而在于这一等级是否有能力成为真正普遍的等级,即成为一切市民的地位。”④在手稿的结尾处,马克思解释了他是如何思考关于克服社会分裂的问题的,答案在普遍选择权里可以发现:“这里并不涉及:市民社会应该通过议员行使立法权,还是全体人员都应该单个地行使立法权。这里涉及的倒是:扩大选举并尽可能普及选举,即扩大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在法国或在英国,这都是围绕着政治改革进行的争论焦点。”⑤马克思继续用他复杂的语言,描述普遍选举权如何通过将人作为公共存在的社会本质带回到社会,来造成市民社会的改革。人的社会本质被窃取,而转交给制度领域,从而对人的真正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在不受限制的选举中(选举和被选举),市民社会才第一次真正上升到自身的抽象,上升到政治存在,作为自己真正普遍的和基本的存在。但是,这种抽象之完成同时也就是抽象之扬弃。市民社会使自己的政治存在成为现实的存在,成为真正的存在,它也就使自己的市民存在成为非根本的存在,从而与自己的政治存在相对立。随着一方的分离,另一方,即它的对立面也就垮台了。在抽象的政治国家中,选举改革就是市民社会的瓦解。”⑥ 第二章1843-1844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07页。 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6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表现。它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是内容极为丰富和深刻的严整思想体系。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学科学说的是两位德国年青的思想家与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当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一个整体,以此作为开篇说起。 马克思恩格斯在半个世纪的艰难岁月中,以他们的惊人的毅力和渊博的学识,为创建一门崭新的社会历史科学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研究既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又分析概括了社会实践的丰富经验和创造,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众多学科领域实现了空前的革命变革,第一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两个伟大发现上: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改变上千年来用唯心主义解释历史的传统,第一次把历史的变迁和说明置于社会物质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历史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二是从对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天然合理”的神话,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为科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了科学的论证。正是这样两个伟大的发现,破天荒地开辟了正确解释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科学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批判了唯心史观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不断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伟大理论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问世。《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其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原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显著特征。 在科学道路上永不停留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以此为核心,向着历史的深处和科学的广阔领域开拓。为了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的来龙去脉,为了探索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不仅探索了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共产主义的情景,揭示了它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而且探索了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社会形态,直至史前时期的原始社会;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

姓名: 学号: 班级:思政2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读书报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一个和马克思主义接触很多的专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所以在一学期的学习里我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也有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和发展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进入19世纪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丰富的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思想。其次,我了解到了马克思的思想是有过许多次思想转变的,他的思想转变历程是:(1)1835—1841年的大学生时期,参加青年黑格尔派,这是其思想的起点;(2)1841—1843年,《莱茵报》时期,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3)1843—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社会发展达到了初步的唯物主义认识,明显地转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了论证,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经历了这几次思想的转变马克思思想基本形成了。 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程实在是有太多需要知识我们去学习,所以在这学期短暂的学习中我并没有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全部东西,我就不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容了。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中国化的部分,有很多体会与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说来,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很好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产生于19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烈,工人运功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相同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像近代早期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搜集材料科学阶段,而是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自然科学是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创立现代西方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3.哲学思想来源相同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它们的哲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费希特把客观理性主义转向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等,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就是从此发源,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相同 批判、继承和超越。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原则、方法出发来猛烈的批判近代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传统。第一,他们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把世界二元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第二,批判近代哲学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去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企图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成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他们要追求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终极存在。恩格斯宣告了这种近代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大写的哲学死了。第三,他们批判了近代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和极端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是抽象的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东西,用理性代替了中世纪的上帝,理性成为万能的君主和神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一切都是有理性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应是理性的社会。近代的资产阶级由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企图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他们梦想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