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国际救援队案例

中国国际救援队案例

中国国际救援队案例
中国国际救援队案例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案例

【教材简析】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本文由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来组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本设计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以求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顺应世界上国际理解教育的潮

流。本设计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与帮助。

【预设目标】

知识目标:

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

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一、导入

课件:倒塌弥漫腐烂臭气搜索缝隙废墟(指名读)读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四川省发生的两次大地震中,不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抵御灾难,而且各国都派出了救援队。事实上,在国际惯例中,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发生灾难,各国都会派出专业救援队帮助受灾地区,我们中国也有一只这样的专业救援队伍,你们想了解他吗?

请大家翻开课本117页,自读资料袋内容,夸夸中国国际救援队。

学生汇报

是啊,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抓住语文教育资源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以本课生词导入新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词语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字音读准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读)

检查:

(1)检查词语(出示课件)

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闻名遐迩交口称赞载誉返回这些字音你能读准吗?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想提醒你们,这是一篇叙事文章,概括时要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这五个要素。试着用上这几个词语。

小结: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救灾,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返回的事情。

三、再读课文

这句话是中国国际救援队获得的赞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勾画出相关语句。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一)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1.“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啊,争分夺秒是救援的关键)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2.“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说说你勾画这句话的原因。

自己试着练习读一读这段话,怎样能读出救援队员的认真细心?

让我们在读中品味客观、朴实的语言,先自己试着练一练。(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队员的细心)(搜救好艰难!)

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挽救更多垂危的生命,救援队员分秒必争,竭尽全力的工作着,请看——(课件:救援场面)把刚才看到的救援场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子说一说。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课件:句子)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除了气温高,还有什么困难?(余震、疲劳、饥饿……)

顶着34摄氏度的高温,厚厚的防护服被汗水浸透了,但这挡不住队员们搜救的步伐,有的队员——学生接读

一小时,两小时,十小时,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了,队员们仍然不知疲倦的奋战在救援一线,有的队员——

队员们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休息呢?(板书:不怕困难)

是啊,我们的队员不论国家地区,不论肤色语言,此时此刻在他们心里最重要的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我们不得不说——齐读课题【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引导学生自己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体会其他情感做了铺垫。】

(二)感受搜救犬“真棒”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它又有怎样不凡的表现呢?

假如你就是那个被救的小男孩,当你苏醒后,得知被救的经过,想对搜救队员说什么,写几句话。

指名汇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这不仅仅是小男孩的心声,这更是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心声——

【通过划、读、说、想让学生多感官、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对课

文的理解,学生的兴趣得以维持,效果比机械练读要好。】

四、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件)为什么当我们遇到灾难时,各国救援队能派出救援队帮助我们?国与国之间交往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互助友爱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五、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这篇通讯将故事的结果放在文章开头,(课件)比较一下两种写法哪种更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六、布置作业(课件)

1.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身上发生的更多感人故事,讲给大家听。

2.把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话写下来。

【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到图书馆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的更多知识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课后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通讯报道,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认真、忘我的救援经过。通过以下几点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课堂读书氛围。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厚。《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3-4年级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其训练的主要方式应是以读书为主,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感悟文章内容,教学中,学生先自由读文,整体感知;又默读思考,细致领悟,品读升情。

二、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针对通讯报道的文体,结合略读课文的课型,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习得通讯的阅读方法,如默读使学生明白课文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的何事;再次默读,体会课文中描写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语句,品读感悟。整个课堂,始终遵循“习得方法”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三、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理念,让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层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即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因此,“以读为本,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是设计中追求的目标。在真情的激荡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朗读、品悟、表达等训练,并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洗礼和升华。

以上设计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加强课内外联系,拓展延伸,适度开放的略读课文基本教学理念。

中国国际救援队案例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案例 【教材简析】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本文由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来组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本设计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以求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顺应世界上国际理解教育的潮

流。本设计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与帮助。 【预设目标】 知识目标: 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 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一、导入 课件:倒塌弥漫腐烂臭气搜索缝隙废墟(指名读)读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四川省发生的两次大地震中,不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抵御灾难,而且各国都派出了救援队。事实上,在国际惯例中,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发生灾难,各国都会派出专业救援队帮助受灾地区,我们中国也有一只这样的专业救援队伍,你们想了解他吗?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救援队不怕危险,坚持救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其他事迹。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新闻导入,直扑主题 1.上个月的25日下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消息在24小时之内飞抵加德满都。到达后立即开展救援工作。 过渡:对于这支救援队,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说(学生齐读):“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映速度是超常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中国国际救援队有关的文章,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齐读课题。 3.你们发现题目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说发现) 师:感叹号要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你认为这个感叹号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学生说) 过渡:让我们带着对救援队的赞叹之情,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教师复述最近发生的新闻——尼泊尔地震,与资料袋中联合国官员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那句话,让学生对救援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引入课题,再从题目切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接着让学生带着对救援队的赞叹之情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反馈纠正 1.昨天老师布置你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词语),先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词语会读了,老师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还会读吗?(指名读) [设计意图]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我们不能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我把认读词句这一环节,放在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这样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节省了时间。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补充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年()月()日,非洲国家()发生了(),中国派出了()帮助(),最后()。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补充完整,这样降低了难度,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段要求。 四、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请用“”

28中国国际救援队[1]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再组词 载zǎi( ) 挣 zhēng( ) zài( ) zhèng( )兴xīng( ) xìng( ) 二、照样子、写词语。 急急忙忙 ( ) ( ) ( ) ( ) 三、选择适当的意思把序号标在括号中。 A、用鼻子嗅 B听 C、有名气 D、消息1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新闻.。()2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 3我刚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地捕捉()的防弹服()地搜索()地呐喊()地救援 发展练习 快乐阅读 中国救援队的“秘密武器” 中国国际救援队初次出征就赶上了巴楚、伽师地震。他们凭借自己先进的"秘密武器"大显身手,引起了灾民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秘密武器"又被称为"八大件"。分别是: 光学声波探测仪:光学声波探测仪又称"蛇眼",是利用光反射来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于摄像仪器。救援队员将探头放入需要探测的地方后,探头可360度旋转,而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探头探测到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哪怕是遇险人员被埋在瓦砾深处,利用这个光学声波探测仪,救援人员也可以及时探测到哪里还有遇险人员等待援助。 声波探测仪:声波探测仪利用声

音的震动搜救遇难者,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要幸存者发出微小的声音,声波探测仪都可以探测到。所以即便是被埋在瓦砾中的遇险者已经不能说话,但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弱的声响,声波探测仪都能够及时捕捉到。 红外线探测仪:夜晚照明不足是影响救援工作及时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科学家们充分利用红外线的反射,在黑暗中靠温度来探测事故现场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搜救犬:除了仪器的应用外,救援队还应用了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搜救犬。据救援队副主任任利生介绍,国际救援队共有12只搜救犬,这次随行参加救援的有6只。这些搜救犬是由德国牧羊犬、英国拉布拉多犬和比利时牧羊犬组成。这些搜救犬可以连续工作一天不休息。 气袋:在紧急救援队员随身携带的工具袋中,有一个不过1米见方的气袋,但它的威力却可以把楼板抬起、将钢丝顶弯。由于救援工作一般作业空间都比较狭小,因而所有营救工具都很小巧。据了解,这个小小的气袋能够顶起68吨的重物,以往救援队员们对夹在两层楼板之间的遇险者无从下手营救,现在可以用气袋将楼板顶开,将受伤者营救出来。 液压钳:紧急救援队员们随身携带的液压钳体积也不过普通钳子大小,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液压钳却能把倒塌房屋中交错纵横的钢筋一根根剪断,从而为营救工作抢得宝贵时间。 月球灯:救援队员们还随身带有月球灯,两个月球灯就能够照亮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海事卫星电话:为了保证通讯的畅通,救援队这次带来了两部海事卫星电话,此外还有步话机等通讯工具以保障救援中信息交流的顺畅。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本文由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来组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 国际理解 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本设计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以求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顺应世界上国际理解教育的潮流。本设计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与帮助。 【预设目标】 1、知识目标 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目标: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 真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设计流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看课件金华新闻综合频道的广告 请支持国际救援。结合课前收集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 2、简介 中国国际救援队 :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生齐读 (生自豪地齐读)

新部编版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堂实录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 师: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帮助。 师: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中国救援队,真棒! 师: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多么响亮的名字! (课件展示4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生发言略) 师: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师: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生:尝试概括课文内容(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 (指名说)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教案Teaching plan of "Great China International Rescue Team"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 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 感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指导观察,引入课文。(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震后,我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 2、朗读感悟。

中国国际救援队作文

篇一:《《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设计 新密市远程教育示范学校 刘洋阳《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新密市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刘洋阳 教材简析 本文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的。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是一个大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地叙述了救援的全过程。教学目标 培养默读能力。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默读中,边读边思考。 让学生体会我国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准备 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资料。 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汶川地震的救援视频。 这是汶川地震是的救援场面,在刚才的短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人的身影?(日本救援队、俄罗斯救援队、新加坡救援队……) 为什么它们要来帮助我们?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地震、关于国际友谊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生词。(出示生词后,自由读、指名读、理解、再读。)里氏房倒屋塌弥漫尸体腐烂余震声波探测仪搜索缝隙夹缝废墟液压钳纵横交错幸存者摄氏度交口称赞下落不明协助范围狂吠不止隐隐挣扎感激不尽闻名遐迩载誉 用心读课文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给你什么感觉? (1)根据提纲填空 本文讲的是发生了级地震,灾情严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竭力救援的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称赞!赢得了当地人民对中国的祝愿! (2)读完这篇文章后,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的心情。{中国国际救援队作文}. 预设骄傲感动…… 三、深读课文 提到地震,我们就禁不住想起“12”大地震,那场面哭声震天,惨绝人寰,让人悲伤不已。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视线,到布迈尔代斯去看一看震后的悲惨景象。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2)看图片,指导朗读。 (3)看到这样的悲惨景象,你想说点什么? 地球那一端,阿尔及利亚人民正经历着苦难,地球这一端,灾难也牵动着无数中国人民的心。这个时候,无所谓什么肤色,无所谓什么语言,每一个人都会不计代价、不计报酬地

(三年级语文教案)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再组词 z a i()zh e ng(X 1 ng() 载挣兴 z a i()zh e ng(X ng() 二、照样子、写词语。 急急忙忙()()()() 三、选择适当的意思把序号标在括号中。 a、用鼻子嗅 b、听 c、有名气 d、消息 1、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新闻() 2、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 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

3、我刚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地捕捉()地搜索 ()地呐喊()地救援()的防弹服 发展练习 快乐阅读 中国救援队的秘密武器” 中国国际救援队初次出征就赶上了巴楚、伽师地震。他们凭借自己先进的” 秘密武器"大显身手,引起了灾民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秘密武器"又被称为" 八大件"。分别是: 光学声波探测仪:光学声波探测仪又称"蛇眼",是利用光反射来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于摄像仪器。救援队员将探头放入需要探测的地方后,探头可360度旋转,而救援队员利用 观察器就可以把探头探测到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哪怕是遇险人员被埋在瓦砾深处,利用这个光学声波探测仪,救援人员也可以及时探测到哪里还有遇险人员等待援助。 声波探测仪:声波探测仪利用声音的震动搜救遇难者,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要幸存者发出微小的声音,声波探测仪都可以探测到。所以即便是被埋在瓦砾中的遇险者已经不能说话,但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弱的声响,声波探测仪都能够及时捕捉到。

中国国际救援队

2002年初,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支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2003年2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我国新疆巴楚等地的地震前些救援,出色完成了任务。2003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救援队立即赶到了灾区。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在进行训练展示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李春亮):来自美联社、路透社、英国《卫报》、澳门澳亚卫视等20余家境内外媒体记者26日参观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训练基地。 此次活动由中国外交部和军队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中国国际救援队向30多名境内外记者开放了包括真火实验室、烟热训练室等训练基地,展示了自行开发的地震救援仿真训练系统,并进行了废墟救援、医疗救助等模拟演练。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由170名救援队员和60余名救援专家组成,曾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海地等国家执行救灾任务,共救出53名幸存者。目前该救援队已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二支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的救援队。 2003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救援队首次参加实战救援,为灾区社会稳定、恢复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救援队初次登上国际救援舞台,并搜索发现了1名幸存者,扩大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事务中的影响; 2003 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12月26日伊朗7.0级地震,救援队都及时赶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灾难一起发生,中国国际救援队两批共70人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灾区,实施了为期4周的人道主义紧急救援行动,共医治了1万多名伤病灾民。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两批90人,赴巴基斯坦重灾区巴拉考特开展了32天的紧急搜救、医疗救治、疫病防治、灾害评估、震后趋势判定等工作,营救出3名幸存者,救治2785名伤病人,还第一次担当了现场国际救援协调人,发挥了重要的救援协调作用。 2006年 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别自治区发生6.4级地震,救援队赴重灾区班图尔开展了历时18天的医疗救治、灾害评估和紧急搜救工作,救援队承担了班图尔灾区近1/4伤员的救治工作,共医治3015名伤员。凭借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出色的工作,救援队成为灾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得到当地政府、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有力

中国国际救援队答案.doc (1)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主备人:甘少丽复备人:教研组长审核:教导处审核: 班级:小组:小主人: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从而受到教育。【学习重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从而受到教育。【知识链接】 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一般也称为构造型地震。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预习案 一、基础性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 、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交口称赞: 闻名遐迩: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国际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赞颂了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无私帮助)的高尚品德。 三、我的疑问: 探究案 一、重点研读 1、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队员们认真工作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在废墟下的幸存者……”。体会到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伟大精神。 。 2、品读第4段,这一段中,中国国家救援队分担不属于自己的任务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对生命的珍视和高度的责任感,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这就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 3、第4段末句的“闻名遐迩”照应本段首句“救灾明星”,形成前呼后应。 4、朗读第5自然段。

28中国救援队真棒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从而受到教育。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2、难点:地震、如何救援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建议】课前,学生要搜集和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两篇课文讲的是外国人帮助我们中国人,那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又是怎样帮助外国人的?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教师播放幻灯“武器”部分。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第一次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5、师: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导语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整体感知。) 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默读课文,看看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请划出有关语句。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交流完,幻灯出示,齐读三大点: ⑴速度快: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 (幻灯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学生练读──齐读。 ⑵不怕危险: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 ⑶援救技术高超: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生齐读) (交流文章重点词语、句子,进而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高尚品质,理解我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交流板书:速度快援救技术高超不怕危险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师:所在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幻灯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

盘点世界著名国际救援队

盘点世界着名国际救援队 海地级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海地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地参加救援。此后,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派出了国际救援队,加入救援工作。此外,还有很多国家也都成立了国际救援队,在重大灾害面前,这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救援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美国国际救援队:拥有全世界最精密的装备 美国国际救援队(简称ARTI)成立于1985年,队员来自于几个国家的15个救助队。与英国国际救援队相同的是,ARTI也完全是非牟利的,除了救助生命,没有别的目的和企图。ARTI几乎没有什么预算,一年可能只需要几千美元维持其运作。队员不在ARTI领取薪水,相反,在很多灾难发生的时候,队员甚至还要自己掏钱参与救灾行动。ARTI拥有数千个成员,而且还在签订合作协议,不断地扩充队伍,为了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人员。为了保证能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ARTI将成员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驻在世界各个地方,因此,ARTI总是能够在发生灾难后最先赶到现场。 ARTI成立的二十多年间,经历了多次重大考验,如1985年的墨西哥地震,1986年的希腊地震,1986年的萨尔瓦多地震,1991年的哥斯达黎加地震,1995年的日本东京和大阪地震,“9·11”袭击等等。迄今为止共救了数万人。 救援队伍中配有专门的翻译和政策专家,所以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我们就可以抵达灾区展开救援工作。ARTI拥有全世界最精密的装备。他们声称自己的装备要比其他国家救援队领先10以上。而且ARTI中有许多发明家,自己会研发救助装备。这些先进的装备能够帮助ARTI通过各种方式,如毛发、气味等找到死伤者。 ■日本灾害救援队:实力不容小视 日本灾害救援队是日本政府于1987年6月建立的,任务是快速收集国家和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的有用情报,经技术处理后报给外务省日本国际合作局,并报经济合作局进行选择决策;承担合法渠道的国际灾害救援任务,做到技术装备一流,人员技术能力一流,并具有外语能力。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界首市第四小学:孟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搜集 集料了解这支队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 扬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 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第二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都和什么有关? 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师:是的我们生活在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它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温柔可亲、平易近人。可她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有时候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威胁着人类的生 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现在,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 师:在这次地震中有17939人失踪,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 此时此刻,受灾的地区,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帮助。 师: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让我们带着深深地敬意把课题齐读一遍——多么响亮的名字! 想看看他们的英姿飒爽的身形吗?想啊,哪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4幅图画)老师介绍:“这支队伍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

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他们有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欣赏,以及课前阅读、搜集的资料,你对这支队伍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生发言略)师: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至今,多次成功地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这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让我们走近救援队,走进课文去看看他们出色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让我们先读读阅读提示,师读。 师;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课件出示词语) 4、师: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问题走 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的,也就是一则新闻,新闻的语言比较客观、准确、朴实,谁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概括 课文的意思。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三、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 1、教师以播报的形式,边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边朗读第二段。师:目睹了这一幕幕,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地震真是太厉害了,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2、师:是的,地震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震后中国政府 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去了救援队,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他们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番怎 样的景象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指导观察,引入课文。(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 2、朗读感悟。 3、教师小结。 “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 2、投影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1)、指名读——学生练读——小组注入力量读。 (2)、学生理解分析。 3、教师小结过渡引入图片。 4、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6、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1、学生理解分析。 2、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3、教师小结: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练习题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1.我能用“√”给加点的字画出正确的读音。 腐.烂(fú fǔ)倒塌.(tā tà)狂吠.(faiquán) 埋.上(máimán)兴奋.(xīngxìng)呈.现(chēngch?n)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ǎi zài]载誉归来( ) 记载( ) [sàn sǎn]散发( ) 散文( ) 3.选字组词。 (1)[带戴] 领( ) 穿( ) ( )路 (2)[净静] 安( ) 干( ) ( )止 4.给带点的车选择正确的解释。 (1)突然,“超强”冲着一条多泥板夹缝狂吠不止。() A.仅,只 B.阻拦,使停住 C.停 (2)5月 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A.圆形 B.周全 C.货币单位 (3)搜索犬“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A.连接;交叉 B.结交;交往 C.一齐;同时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的工作 ()的时间()的防护服 ()的因素()地交流 ()地捕捉()地搜索 ()地呐喊()地救援 6.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今天天气好。 今天天气真好啊!

(1)这件衣服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大“起强”,成了人们(交教)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量下落不(名明),可能(仍扔)被理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枪)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大“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起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景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刍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 5月 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1)请你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救灾明星”指的是。 (3)中国国际救援队为什么要去救下落不明的儿童?() A.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要求。 B.这个地方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 C.为了抢救下落不明的儿童的生命。 参考答案 2.zài zǎi sàn sǎn 3.(1)带戴带(2)静净静 4.(1)C (2)B (3)C 6.(1)这件衣服真漂亮啊!(2)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7.(1)教名扔枪 (2)搜索犬“超强”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 队真棒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 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 生里氏 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 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í)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 的臭(chòu)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加上余震 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 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 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 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wù),载 (zài)誉(yù)返回祖国。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表现中非两国友好的文章。 因为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时给了他们帮助。 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 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观点。有些人说从他 们速度很快中体会出来,有的人说在那样危险,那样困难的情况下,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课文] 在异国他乡,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下面的课文进的也是发生在中国人民和外国人民之间的事情。让我们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í)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的臭(chòu)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quǎn)“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xié)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shǔ)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fàn)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fèi)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zhēng)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ěr)。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wù),载(zài)誉(yù)返回祖国。 参考资料 一、教材简说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有关人员组成,目前共计230人左右。是一支团结协作、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富有成效的队伍;更是一支冲锋在抢险救援最前线的突击队和攻坚队。 原则 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保护人类。 精神 团结协作、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坚守岗位 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的历次国际救援行动 2001年4月组建以来,除参与国内救援行动外,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先后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海地和新西兰等国家执行国际救援任务。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5月22日至30日,中国国际救援队30名经验丰富的队员携带约4吨重的轻型救援装备和3条搜索犬,在阿尔及利亚开展国际救援行动。这是中国救援队首次参与国际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位于震中附近的巴姆市损失惨重。由43名救援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于12月28日抵达巴姆,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里氏8.7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派遣总计70人赴印尼受灾比较严重的班达亚齐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救,历时近30天,共医治伤员1万余名。 2005年10年8日,巴基斯坦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政府先后派出两批共计由90名人员组成的国际救援队到地震重灾区巴拉考特实施救援。这次救援行动至当年11月17日结束。中国国际救援队还首次担任了国际救灾行动的协调员,为在巴拉考特地区成功开展国际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发生里氏6.4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大量建筑物倒塌。我国政府迅速派出由44人组成的国际救援队赶赴地震重灾区班图尔县开展救援。此次救援行动为期18天,共救治伤员3015人。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包括不少联合国工作人员。由50名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于当地时间14日凌晨抵达海地开展救援行动。至1月27日行动结束,救援队共搜寻出遇难者遗体20多具,救治伤员2500余人,其中重伤员500余人。 2010年7月和8月,巴基斯坦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