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缪建新论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第四章第二节

缪建新论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第四章第二节

缪建新论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第四章第二节
缪建新论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经验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导课程

一、质疑德育认知课程的育德作用

德育认知课程侧重于传授有道德方面的知识,它能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知识”,却在激发学生道德情感、锻炼学生道德意志和形成学生道德行为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儿童落水,老人被撞,围观者如堵却无人挺身相救,类似的令人痛心疾首的报道,已不止一次地见诸报端。围观的众人为什么见义不为?是缺乏道德知识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见义勇为是一个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道德准则,成年人焉能不知!看来,围观的众人缺乏的一定是道德知识之外的东西。换句话说,围观者之所以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选择,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与一定的道德规范知识相一致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道德非理性因素的支持与推动。

在人的德性心理结构中,道德认知固然是一个人能够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必要前提,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夸大它的作用,将必要条件视为充要条件。其实道德认知绝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部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知识的知。所以,认为只要对道德的知识有所了解,只要发展了成熟的道德判断能力,就能自愿地遵守道德的观念是错误的,认为道德行为不过是认知发展的一种逻辑的结果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杜威对“道德的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的意义正在于此。上文提到,儿童落水、老人被撞,谁都知道应该去救助,谁都有这方面的道德认知和判断,但大多数人甚至绝大多数人没有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虽然我们的所知与所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参见戚万学:《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把道德生活的改进和提高看成是道德知识获得的逻辑结果,是混淆了道德上的“应然”与事实上的“实然”之间的区别。所以,要解决学生“依道德认知来行动”这一道德教育领域中最古老、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学生自主地躬行有关的道德实践,开展有关的德育活动,即实施有关的德育经验课程。有些教育专家早就呼吁:“活动(经验)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是真正的道德课程。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和智育课程的根本特性。”(参见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二、经验课程成为主导课程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说德育经验课程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脱节的问题,为什么说德育经验课程较之于德育认知课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呢?中国历史上的知行统一学说、杜威的活动——经验论、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学说都能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理论阐释。

知行问题一直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认识论的根本问题,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此都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战国时的荀况强调“行”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可见在荀况那里,“行”高于“知”,但知与行又密不可分,正如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在此,荀况强调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行”并非盲目,而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而荀况所谓“明”指“当是非,齐言行”,就是要真正做到主客观、知与行的统一,这样才能成为圣人。

宋代的朱熹将“行”作为一种教育原则或方法,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构成教学的五大环节和步骤。在白鹿书院的教学活动中,朱熹利用许多格言故事,具体形象地给学生举出榜样,使学生即谈、即教、即知、即行,通过行动学习榜样,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到了明代中叶,王守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常贯彻他“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谓之知”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理论。他认为“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答顾东桥书》)。在课程方面,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无不可学,其中习礼、弹琴、习射就靠行而习得。

王夫之在继承前人知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的著名论断。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有其效,故相资以为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点。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是理也”(《礼记章句》卷三十一)在此,王夫之论证了知行的对立统一。此外,王夫之还进一步论证“行”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和目的。首先,他认为知不离行,不行无以为知;其次,他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说命中二》),也就是说行高于知,因为行具有兼知、统知之功能,并且知行可以相互转化;再次,“以人之知行言之,闻见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听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周易外传·系辞上

传》)。他认为亲身实践得来的“知”比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知”要好。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早年主要奉行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学说,后来他发现王守仁学说不确,变王守仁“知是行之始”为“行是知之始”,并易名“知行”为“行知”。倘若排除“知行”还是“行知”的认识秩序问题,在“行”与“知”的统一问题上,陶行知还是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德育传统的。所不同的是,他更为强调“行”。他说:“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是应注意的,在于实行。”他批评当时修身伦理脱离实践,强调“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行为不可”。

尽管我国历代的知行统一观是立足于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理论基础而提出的,但是,就知行统一这一观点以及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而言,它对我们设计学校德育课程是很有启发的,它提示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重视那些为学生提供“力行”机会的课程,要通过“行”来获得“知”,甚至在“行”的过程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各种“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亦即要重视德育活动课程(即德育经验课程)的设计。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及其一般的教育学中,“经验”是个重要的概念。杜威说他的哲学立场就是“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或“自然主义经验论”。杜威对经验论的教育哲学所下的定义是“源于经验,由于经验,为了经验的教育”(13)。

在杜威看来,经验并不是一般认为的由外而内的印象或感受,而是兼有主动与被动二重性,它是完成某件事的一种企图,是活动结果的一种承受,二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小孩玩火的事例可以说明杜威关于经验的含义。即小孩见火,用手去碰,火烧痛了手,有了感受,就产生经验——手放进火中会灼伤手。在此经验的产生过程中,活动(碰火)是积极的,感受(灼伤)是被动的。在活动与感受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就是教育,故经验即教育,而且是经验不断扩大、加深的过程,所以,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13)从经验的发生来看,活动是第一位的,感受是第二位的。在杜威的方法论中,“活动”据中心位置,实际上他的“儿童中心”论也就是指教育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进行。因为,第一,活动是经验的必要条件。经验都是由做事获得的,人的每一动作与外界发生关系,就达成某种意义,由此便可获得经验。第二,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杜威认为有意义的经验都是反省经验,即经验中包含着思维的要素,这种要素要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即杜威所提出的反省思维(或活动)的五阶段:问题→观察→假定→推理→经验。因此,学校教育欲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就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环境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论述人的本质时,论述到了“活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尽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种种论述,诸如:人的本质是人,是劳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需要、交往、意识等,但是这些规定是马克思在不同场合立足于不同角度和层次做出的,他所强调的重心和内容均有所不同。人的本质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观点,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他说“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14)这里我们不是试图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全部或唯一的规定,而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观及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找到我们开设学校活动课程特别是德育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

德育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可使学生习得活动方式,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活动,正如有些现代教育家指出的“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15)。另一方面也可使德育认知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靠近,加深其道德认知、激发其道德情感、巩固其道德判断。概言之,用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这一人的本质观来观照学校德育经验课程建设,首先肯定的是它增强了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信念的可能性,进而使他们更趋近于本质意义上的道德人。所以我们不仅要强化德育经验课程,而且要把德育经验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结构中的主导性课程。

三、德育经验课程的实践意义

德育经验课程的提出,拓宽了德育课程观念,使德育课程覆盖面更广,课程形式更为多样化,具有更明显的育德实效。

1、德育经验课程拓展了德育课程领域,扩大了德育课程的范围

根据传统课程观,德育课程内涵局限在学科课程形态,课程的实施主要局限在课堂范围,按照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来进行,因而德育课程的范畴和领域受到较大的局限性。德育经验课程的提出,拓展了德育课程的范畴。从德育经验课程的范畴来看,课程既可以在课堂内展开,也可以在课堂外展开,既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也可以通过校外实习或社会实践来实现,淡化了课堂内外的界限;从德育经验课程的类型来看,既可以包括专业实习、学术性活动,又可以包括班团活动、组织生活、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既可以是群体性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从德育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所处的状态来看,既可以是学生主动组织参与的活动,也可以是学校、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等,使德育课程范围更加广泛,为德育课程建

设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2、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本质要求

有学者从德与智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德育活动的特点,提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认为人文知识来自于《老子》的“为学”,人文精神来自于《老子》的“为道”。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如果一个人光了解、懂得、知道,这属于智的范围。只有体道,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所选择的道体现出来,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个体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才是德。(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认知过程的内容和属性不同,而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亲自去认知、体验、践行,去实现教育内容的接纳和“内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外化”,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内化”,因而德育过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活动的特点,或者说,“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德育过程的这一特点与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良好的契合性。

3、德育经验课程具有显著的育德效果

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詹姆斯·尤尼斯(James Younise)教授曾用8年时间专门探讨中学生在道德活动中培养社会期望良好品德的过程和机制问题,他引证20年来对青少年参与政治-道德实践活动与他们进入成人期之后的政治-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十项追踪研究,发现在中学时代,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人,当他们进入成年期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社区,更多地参加为社会作贡献的志愿者协会,并积极从事帮助别人、社区发展等公益活动。(陈会昌:《德育忧思》,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219页)

另有学者进行过一项关于“政治学习党团生活”、“政治类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军训”、“业余党校”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教育渠道的多样化,正面系统的理论教育、灌输教育作用正逐渐减弱,而实践教育、渗透式教育等形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进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评定》,载于《青年研究》,1993年第11期)尽管开展一系列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增进学生思想、政治和品德发展同正式确立经验课程,按照经验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课程建设存在着根本不同,但是运用实践、活动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育是现代活动课程的“雏形”。活动性教育活动在育德过程中的显著成效表明,现代活动课程具有良好的育德效果,活动课程的育德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值得很好地挖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1.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 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 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 D.小孔成像 2.关于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如图所示,甲、乙两条光线射到镜面并发生反射,则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是() A.90°60° B.90°30 C.0°60° D.0°30 知识点光路的可逆性 4.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在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 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黑板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使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反射. 能力提升 6.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7.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小明用右手写字),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学习,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9.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一节《光的反射》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 学案1(新版)沪科版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学习过程 1、活动一:同学观察从不同方向用激光灯照射平面镜,看到天花板上星光闪闪。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遵守什么规律呢?活动二:认识光的反射中的名词:(假如反射现象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入射光线在镜子上的投射点O称为;过入射点O与镜面垂直的直线ON叫做;叫做入射角;叫做反射角。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

思考:(1)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光路,需要哪些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让光线比较清晰的显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二者大小关系时,测量一组数据还是测量多次数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保持折叠板与镜面垂直;②激光笔发出的光一定要照射在镜面与中缝的交点上;③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测几组对应数据,不能仅根据 一、两组数据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次数入、反、法三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左” 、“右”)侧反射光线位于法线(“左”“右”)侧入射角α反射角β123分析与论证: 1、观察第2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 3、4两列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 5、6列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若将反射光线方向改为入射方向,则反射后光线是哪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光在反射时,反射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二节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 [生]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生]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 [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 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化学:第四章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人教版必修

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2)了解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书写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够书写氯气分别与金属(钠、铁、铜)、非金属(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标注电子的转移。了解氯气能够将溴离子、碘离子从它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4)巩固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的相关知识。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及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化学史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运用物质分类———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形成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运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3)通过氯气的毒性与应用,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做为化学武器的使用后造成的危害,渗透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本节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是本章的重点。从物质种类上来看,重点学习氯元素的单质──氯气;从氯气的知识结构来看,重点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从实用性上来看,重点知识选择的依据之一是实用性。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自身氧化还原),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确定,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化学知识。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难点为: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 三、教学内容安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入

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教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学、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渗透学生探2目究的理念。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3,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密切联系实际 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激光笔、平面镜、毛玻璃片、白硬纸板教师准备教学准备刻度尺、激光笔、平面镜、白硬纸板学生准备教学过程自备补充教学内容集备补充 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复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巩固由此引出“反射”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进漆黑的夜晚我们如何才能看到屋子里的桌子、书等入新课学习。不发光的物体呢? 情境导入页 1 第

【探究一】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竖直立在1.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一束光贴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示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最好演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有时思考: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黑r。滑的光两侧的角3、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i和铁或ANB4、纸板是用两块纸板粘起来的,把纸板BN向者板铜板在板、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到反射光吗?射5课、关于光的反射发现了什么规律?的照光下会反光。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堂 放电影时,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活 以人动们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角从各个【探究二】电让光逆着反射光线方向入射度看到为什么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影,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呢?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后,经反射后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2-7 P41图利用 1注:()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滑表面产生的反射不一定是镜面反射,2 (如凹面镜和凸面镜。 60°,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1、一束光线以°。60,入射光线与镜面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基的夹角为。础、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就表明入2训。法线的方射光向向移动(“靠近”或“远离”)练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若入射光逆着反射光的方知向,则反射光将逆着原来的入射光方向,这表明反识的。射现象中光路是运用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1、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反射角为射角为 ?20能镜面绕入射点逆时针旋转,则反射光线转过。力,反射光线与水平线夹角为(多选)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路面已基提、2里,下水坑,为了不踩到水升本干了,但仍 有一些小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路面上发亮处是水坑页 2 第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教案1新版沪科版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 2.难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月亮不是光源,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反射到室内,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看到桌子、看到同学、看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的反射;对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反射光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生乙: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生丙:为什么光会发生反射现象? 生丁:反射光与入射光存在什么关系? 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其他问题大家可以回去查资料,回去研究。 二、新课内容 1.光的反射。 师:这是一条入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下面请问这们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师:请同学将其猜想在黑板上一一画出,为了便于说明标出1、2、3……如图2所示。 下面我们先表决一下,支持1的请举手,支持2的请举手,支持3的请举手。 下面我们调换一下座位,请支持1的坐在左边,请支持2的坐在中间,请支持2的坐在右边,支持1的最多,支持2的最少,不过不要灰心,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现在三军对阵,如何决出胜负呢?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去做?请各组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光源、一个平面镜、一个可折转的光屏、量角器、三角板、铁架台,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师:先请一组到讲台上将其实验方案演示给全体同学看,其他组的同学要进行评议:这个设计方案行不行。 该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与课本P52图4一15相同,可在光屏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生:分4个人一小组做实验,找反射光线。 师:1、2、3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 生:沿1方向射出。 师:有没有沿2、3方向射出? 生:没有。 师:可见光沿2、3方向射出的猜想是错误的。 师:请1的支持者站起来,通过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下次受到鼓励的可能就是你们。 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反射光的射出方向,谁能给这两条光线起个名字呢? 生:入射光的光线叫入射光线,反射光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师: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可以把我们在塑料板上找到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路径以及平面镜所在的位置像课本P52图4一15一样在塑料板上画出来。因为两点决定一线,所以在找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后,点两个点就可将其传播路径画下来。 生:在纸板上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平面镜的位置,找两线位置关系。 师:反射光线的位置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跟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放大的字 B.水中的倒影 C.钢笔错位 D.墙上手影 2.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镜中的人像 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 D.日食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 5.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6.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 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 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轿车上中兴 B.轿车上兴中 C.公交车上中兴 D.公交车上兴中 7.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 B.海市蜃楼 C.日食月食 D.镜花水月 二、多选题 9.小鸟和小鱼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鸟给小鱼讲空中的奇闻异事,小鱼给小鸟将水中的神秘世界,但两个好朋友却没有一张并肩的合影,热心的小鹰决定帮助它们.当小鱼在水中时,小鹰让小鸟在空中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后,就给它俩拍了一张并肩的合影.小鹰应拍出了小鸟与小鱼并肩的合影利用了下面的哪些光学知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0.小明站在湖边往水中看去,可以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船儿和白云 B.青山和白云 C.白云和鱼儿 D.鱼儿和青山

第三学期知识产权法学第四章 (1)

第三学期知识产权法学 第四章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著作权转让的对象限于() A、著作人身权 B、著作财产权 C、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D、著作邻接权 2、根据()可将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分为专有许可使用和一般许可使用 A、地域范围 B、时间期限 C、独占性 D、是否享有从属许可权 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期限是() A、法定10年 B、由双方约定 C、不超过20年 D、不超过10年 4、著作权人实现其著作财产权利的主要方式是() A、著作权质押 B、著作权转让 C、著作权许可使用 D、国家收购 5、著作权转让的结果是() A、主体变更 B、内容变更 C、保护期限变更 D、客体变更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王某将其所画的作品卖给李某,李某只能取得该画的所有权。因此,李某可以() A、赠与他人 B、卖给他人 C、复制该画 D、拍卖该画 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有()

A、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B、许可使用的性质 C、许可适用的地域范围、时间 D、付酬标准和办法 3、著作财产权质押的条件有() A、口头约定 B、签订书面质押合同 C、办理公证 D、向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4、著作权中()的保护不受时间限制 A、署名权 B、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发表权 5、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包括() A、代表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使用作品 B、负责与使用人就作品的使用进行谈判 C、收取使用费 D、参加诉讼或仲裁活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正确错误 2、著作权转让的标的包括人身权 正确错误 3、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只能是独占许可使用 正确错误

第二节 光 的 反 射

第二节光的反射 【名师解读】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中纸板起到两个作用: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判断三线的关系,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为了验证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纸板要竖立在平面镜上,这样法线ON才垂直于镜面,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才容易找到反射角和入射角。 3.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4.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一些,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居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 【温馨提示】 当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也为0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光的传播方向相反,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因此只能在小范围内看到,易造成光污染。

3.漫反射后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看到的范围较大,因此能够从各个方向看清物体。 【典题通法】 考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2018·东莞质检)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呈现光路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α和∠β,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 (4)另一同学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板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__不能 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 (5)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OA__方向射出,这说明了__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__。

第二节光反射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第二节光的反射 【知识要点】 知识点1、光的发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 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典例解析】 例题.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答案】(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难度:简单 【解析】 试题分析:(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3)实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解: (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O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 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考点】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知识点2、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典例解析】 例题.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学时)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学时) 一、温故互查 1、能发光的物体有 _________________ 。 2、透过树叶的阳光束路线是 ____ 的。 二、设问导读 1、阅读课本第53页第一自然段和54页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什么叫光源?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2、光线表示了光的哪些要素?是怎样表示的? 3、阅读课本第54页最后自然段,回答: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使多少? (2)比较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三、自学检测 1、参考器材:激光灯、水、玻璃砖、放行玻璃水槽、硬纸板、蚊香、火柴、牛奶、滴管、墨水等。 2、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观察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并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目的:观察光在 ________ 中的传播路径 选择的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手电筒做游戏,看看谁的手影又多又好,手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日月食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太阳、月亮、烛焰、电视机荧光屏中属光源的是() A. 太阳、月亮 B.太阳、烛焰 C.月亮、荧光屏 D.四个都是 2?从地面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2.7s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 离是() A. 8.1 x 108km B.8.1 x 105km C.4.05 x 105km D.4.05 x 108km 3. 打雷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 打雷时总是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B. 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只是光速远大于声速 C. 闪电和雷声同时传到,但光刺激强烈,人耳反应迟钝 D. 以上理由都不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第2节光的反射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回到原传播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现象。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 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口诀: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 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二、重、难点 重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难点:光的反射图画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a、首先找到入射点,过入射点做反射面的垂线为法线,法线要画成虚线。 b、找出入射角,并量出入射角的大小。 c、过入射点和法线做一角,使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d、在反射方向上标上箭头表示方向。 2、三种光路情况 (1)已知入射光线,找反射光线; (2)已知反射光线,找入射光线; (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找反射面。 解题思路:先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延长相交确定入射点,再做两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最后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a、作图必须用直尺、圆规、铅笔; b、光线用实线,且要画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法线画虚线; d、反射面的反面应画斜线; e、标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

2017秋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反射习题 (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光的反射 第1课时光的传播 01知识管理 1.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我们把那些________的物体称为光源. 条件:光在同种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________和________,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平行光:光线互相平行的光称为________光. 注意: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像月亮、宝石等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闪闪发光的不是光源.2.光速 大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约为________,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________,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________. 说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称之为1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应用: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 02基础题 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图中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 A.生日蜡烛 B.璀璨宝石 C.奥运圣火D.夕阳西下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只在液体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只在气体中才沿直线传播 3.(枣庄中考)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线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4.太阳光从空气中进入河水中,它的传播速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5.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第四章 著作权常识

第四章著作权常识 1什么是著作权?那些权利属于广义的著作权权利范围 著作权:也称版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处于著作权权利范围核心的,是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二、什么是著作权法?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原则是什么? 著作权法:确定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并提供保护,调整因创作、传播、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原则是:1.保护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利益 2.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 3.尊重国际著作权保护惯例,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著作权保护 我国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三、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种类有哪些 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几种客体: 1.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需要广泛使用和传播) 2.时事新闻(反映或记录客观事实,属于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思想或事实范畴)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具有唯一性或已进入公有领域) 四、作者分哪几种?作者的身份如何确定?并非作者的著作权人有哪些? 1作者(原始著作权主体):1自然人作者2.视为作者的组织(法人或其他组织) 2作者身份的确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3继受著作权主体:1.著作权继承者或受遗赠者2.著作权转让中的受让人 六、发表权和署名权属于著作权的那些权利?他们具有什么特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人身权:作者通过创作作品而获得的与其人身不可分割、不直接涉及财产的权利。 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发表权:是指作者自行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这里的公之于众是指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作品在完成以后,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发表在哪发表,以何种形式发表。 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七、著作权人的财产权是什么?与著作权人联系最紧密的是什么? 财产权:可以为著作权人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12项。 与出版活动关系密切的几项: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 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分的权利。 发行权: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者复印件的权利。其次,著作权人与作品的使用者应在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明确约定作品的发行范围

第二节光的反射(20201109222633)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光的反射) [师]物体表面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 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 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红色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板书)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板书)第二节光的反射 [演示实验2]用光的反射实验器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一点(入射点)、两角、三线学生画出反射图,如图所示入射点:(0)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0) 反射光线(0B) 法线(0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是为了研究方便所作的假想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活动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用演示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0点,让学生观察从镜 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2—3次,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5).用激光沿着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到0,观察反射光线的路径(2-3次)在上面的试验中同时收集下面的数据 3?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完成) ⑴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 (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3)从步骤4的表格中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从步骤(5)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 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出示投影片] [例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2S 此 解:①过入射点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线0N即法线?如图乙所示.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 [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分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 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师:激光手电、平面镜。 学生:激光手电、平面镜、泡沫塑料板、竹签(加工成一端平另一端尖的形状)硬纸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 教师演示:将激光手电对着大屏幕照射,在大屏幕上出现 一个光点。 教师提出问题: 1、如果激光手电笔不直接对着大屏幕照射, 能否将光照到大屏幕,你们能利用桌上的工具做到吗? 比比哪个小组先做到。 2、大屏幕上出现了很多晃动的光点。请各小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来宾市五中覃周标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法 教具 学具

组交流思考: (1 )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怎样到达大屏幕的呢?你能 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学生尝试利用利用学生的兴(2)哪个是反射面,哪是入射光?什么叫光平面镜把光点趣和好奇心引的反射?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见过的光的反射入课题,点燃学 的例子。反射到大屏幕 生的学习热情。 (3)大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光点,你能分清大上。通过动手探究,屏幕上的哪个光点是你们小组照的吗?在学让学生迫切地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课题及学想了解本节课习目标:的知识 ------ 课题: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获 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 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 象。 光的反射现象 (一)光的反射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光在反射时有什么规 律? 1、建立模型,提出猜想师:现在我请同学们用泡沫塑料 片当作镜子反射面,用两根竹针(尖端表示光的传播方 向)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竹针插在泡沫塑料 上,制作一个光的反射模型。请根据你的猜想,在模型中 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表示出来。 学生交流展示制作的光的反射的模型,并提出学生根据自己因为光线是看不见的,学生又缺乏立体几何的知识,所以关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空间关系,学生不 好想象,或者学 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猜想。对光的反射规生虽然在脑海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律的猜想动手中有自己的想角跟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相等。制作模型,积极象,但往往不知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也可能入射光线与反射的讨论,同时与如何描述。利用面的夹角大于或小于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其它各组交流。引入模型的方角。教师巡视指导。法,既丰富了学小组3:我们认为,仅仅根据两角的关系,还生的想象,又便 不能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泡沫板的上表面垂直。师:同学们做得太好了,现在为了准确方便地表达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我们需要像作几何题一样加一条辅助线,大家考虑一下,这条辅助线加在哪里合适?同样用一条竹针在你们的模型上表现出来。于学生描述。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光的反射规律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知识点大全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反射 1、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 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透明的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三个条件) 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s m c /100.38?=。 4、光年:路程的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太阳光是平行光。 6、应用及现象: (1)激光准直。(例子:排队、挖掘隧道、打靶瞄准、木工刨木头) (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 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皮影也是。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月球在中间时 可形成日食。 (4)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7、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实验重要) (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 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反射类型: ①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 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② 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a. 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