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语文

2019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语文

2019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语文
2019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语文

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理解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规律的解.2)

释.(重点

)(难点3.了解玻尔理论的局限性.谱子光氢原]

先填空[ 氢原子光谱的特点1.个波长~H的这n(1)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确定波长的谱线;Hδα只要它里面含有这些波数值成了氢原子的“印记”,不论是何种化合物的光谱,长的光谱线,就能断定这种化合物里一定含有氢.等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2)从长波到短波,H~H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δα2.巴尔末公式1111.096 775 叫做里德伯常量,数值为,其中RR=,…)(-=R(n=3,4,5)22λn217-.

81×10 m]

再判断[)

.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由若干频率的光组成的.1(√.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2)

×相同的.() (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3.所以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后思考[ 氢原子光谱有什么特征,不同区域的特征光谱满足的规律是否相同?它在可见光区的谱线满足巴耳末公【提示】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线状谱.式,在红外和紫外光区的其他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核心点击[页 1 第

111)

,…n=3,4,5,6-=R()(22λn2 巴尔末公式17-m10只能取整数,最小值为3,里德伯常量R=1.10×式中n

巴尔末线系的14条谱线都处于可见光区1对应的=3时,值越大,对应的波长λ越短,即n在巴尔末线系中n规2波长最长律除了巴尔末系,氢原子光谱在红外区和紫外区的其他谱线也都满足3与巴尔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能级自发跃迁至低能级发出的谱线中属于巴尔末线系=3一群氢原子由1.n ________条.的有能级发光的谱线=2【解析】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条谱线属巴尔末线能级的1能级跃迁至n=2属于巴尔末线系.因此只有由n=3 系.1 【答案】.根据巴耳末公式,指出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线系的最长波长和最短波长所2 ,并计算其波长.对应的n时,氢原子发光所对应的3n越小,波长越长,故当n=【解析】对应的波长最长.111??17-??m×1.10=×10当n=3时,-22 32λ??17m.λ=6.55×10解得-11111??-??R×,=n当=∞时,波长最短,=R22n2λ4??447=λ103.64m=×=m. -

7R101.1×7-m

×时,波长最长为=当【答案】n36.5510页 2 第

7-m

10=∞时,波长最短为3.64×当n巴尔末公式的应用方法及注意问题

(1)巴尔末公式反映氢原子发光的规律特征,不能描述其他原子.

(2)公式中n只能取整数,不能连续取值,因此波长也是分立的值.

(3)公式是在对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分析时总结出的,在紫外区的谱线也适用.

(4)应用时熟记公式,当n取不同值时求出一一对应的波长λ.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先填空]

1.理论推导

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上E1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应为hν=E-E,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可得E222nn n -E11111E????11--????,所以上式可写成=,由于c=λν,=由此

可得hν=-E,222221nn22λhc2 把这个式子与巴尔末公式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并且R=-EE1117-,计算出-的值为1.097×10 m与里德伯常量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这hchc就是说,根据玻尔理论,不但可以推导出表示氢原子光谱规律性的公式,而且还可以从理论上来计算里德伯常量的值.

由此可知,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是电子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

的能级时辐射出来的.其中H~H在可见光区.δα2.玻尔理论的成功与局限项目内容

页 3 第

1.玻尔理论是完整的量子化理论.(×)

2.玻尔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3.玻尔理论不但能解释氢原子光谱,也能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

[后思考]

玻尔理论的成功和局限是什么?

【提示】成功之处在于引入了量子化的观念,局限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把电子的运动看做是经典力作用下的轨道运动.

[核心点击]

1.成功方面

(1)运用经典理论和量子化观念确定了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并由此画出能级图.

(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光子,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实际符合的很好,由于能级是分立的,辐射光子的波长也是不连续的.

(3)不仅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巴尔末系,计算出了里德伯常数,而且,玻尔理论还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氢原子的其他光谱线系,这些线系后来相继被发现,也都跟玻尔理论的预言相符.

2.局限性及原因

(1)局限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但不能解释稍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

(2)原因: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把电子的运动仍然看作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

3.(多选)关于经典电磁理论与氢原子光谱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64772032】

A.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B.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时,电子会不断释放能量,最后被吸附到原子核上

C.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原子光谱应该是连续的

D.氢原子光谱彻底否定了经典电磁理论

页 4 第

【解析】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时,电子会不断释放能量最后被吸附到原子核上,原子不应该是稳定的,并且发射的光谱应该是连续的.氢原子光谱并没有完全否定经典电磁理论,是引入了新的观念.

【答案】ABC

4.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次之为λ,21λ1则=________. λ2111111????--????,当=Rn得:当n=3时,波长最长,【解析】由=R22223n22λλ????111λ271??1-??,解得:=.

=4时,波长次之,=R2242λλ20??2227【答案】200导【求:H的波长为6 565 A,5.已知氢原子光谱中巴尔末线系第一条谱线α】学号:64772033 试推算里德伯常量的值;(1)0-10A(2)利用巴尔末公式求其中第四条谱线的波长和对应光子的能量.(1 =10 m)

【解析】(1)巴尔末系中第一条谱线为n=3时,

111即=R(-)22λ3213636171. 1.097×10m=R=m=--λ51010×5×6 565-1(2)巴尔末系中第四条谱线对应n=6,

111则=R(-)22λ624367λ=m=4.102×10 m-7410××1.0978cE=hν=h·λ4页 5 第

34810310××6.63×-=J74.102×10-19 J.10=4.85×71-10 m【答案】(1)1.097×719-J

10(2)4.102×104.85×m氢原子光谱线是最早发现、研究的光谱线

1.氢光谱是线状的、不连续的,波长只能是分立的值.

1112.谱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达:=R(-)22λnm111式中m=2对应巴尔末公式:=R(-),(n=3,4,5,…).其谱线称为巴22λn2尔末线系,是氢原子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跃迁至n=2的能级时产生的光谱,其中H~H在可见光区.由于光的频率不同,其颜色不同.δαm=1对应赖曼系

即赖曼系(在紫外区)

111=R(-),(n=2,3,4,…)22λn1m=3对应帕邢系

即帕邢系(在红外区)

111=R(-),(n=4,5,6,…)

22λn3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原子光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光谱不同

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光谱不同

C.每种原子在任何条件下发光的光谱都相同

页 6 第

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光谱可能相同

【解析】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结构,只能发出由内部结构决定的自己的特征谱线,不会因温度、物质不同而改变,C正确.

【答案】C

2.(多选)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64772097】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解析】原子的发射光谱是原子跃迁时形成的,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原子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原子跃迁时的能级差,故氢原子只能发出特定频率的光,综上所述,选项D、A错,B、C对.【答案】BC

3.对于巴尔末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64772098】

A.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与巴尔末公式相对应

B.巴尔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光谱的可见光部分的光的波长

C.巴尔末公式确定了氢原子光谱的一个线系的波长,其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光

D.巴尔末公式确定了各种原子光谱中的光的波长

【解析】巴尔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光谱中一个线系波长,不能描述氢原子发出的各种波长,也不能描述其他原子的发光,A、D错误;巴尔末公式是由当时巳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总结出来的,但它适用于整个巴尔末线系,该线系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B错误,C正确.

【答案】C

4.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能够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关于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页 7 第

A.利用高温物体的连续谱就可鉴别其组成成分

B.利用物质的线状谱就可鉴别其组成成分

C.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某物质后的光谱上的暗线反映了高温物体的组成成分D.同一种物质的线状谱与吸收光谱上的暗线,由于光谱的不同,它们没有关系【解析】由于高温物体的光谱包括了各种频率的光,与其组成成分无关,故A

错误;某种物质发射的线状谱中的明线与某种原子发出的某频率的光有关,通过这些亮线与原子的特征谱对照,即可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B正确;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通过物质后某些频率的光被吸收而形成暗线,这些暗线与通过的物质有关,C错误;某种物质发出某种频率的光,当光通过这种物质时它也会吸收这种频率的光,因此线状谱中的亮线与吸收光谱中的暗线相对应,D错误.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111??-??的理解,正确的是(=关于巴耳末公式R)

5.(多选)22n2λ??A.此公式是巴耳末在研究氢原子光谱特征时发现的B.公式中n可取任意值,故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C.公式中n只能取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D.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的一个线系的波长,不能描述氢原子发出的其他线系的波长

【解析】此公式是巴耳末在研究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14条谱线中得到的,只适用于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分析,且n只能取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因此λ不能取连续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A、C、D正确.

【答案】ACD

6.(多选)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是()

A.按经典电磁理论,核外电子受原子核库仑引力,不能静止只能绕核运转,页8 第

电子绕核加速运转,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

B.按经典理论,绕核运转的电子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电子将逐渐接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内

C.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绕核旋转,原子是不稳定的,说明该理论不正确

D.经典电磁理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宏观物体,但不能用于解释原子世界的现象【解析】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没有问题,主要问题出在经典电磁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原子世界的现象;按照玻尔理论,原子核外的电子在各不连续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故A、B、D正确,C错误.

【答案】ABD

E17.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其中E是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21n n

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1ν1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则=________.

2ν2EE311【解析】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hν=E-E=-=-E22 11241642EE311 hν=E-E=-=-E221221412316ν11所以==.ν43241【答案】471-,10 m==8.有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已知里德伯常量

R1.097×则:

(1)这群氢原子发光的光谱有几条?几条是可见光?

(2)根据巴尔末公式计算出可见光中的最大波长是多少?

【解析】(1)这群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出,这群氢原页 9 第

子可能发生的跃迁共有6种,所能发出的光谱共有6条,其中有2条是可见光.

111??-??得,当n=3(2)根据巴尔末公式=R时,波长最大,代入数据得λ22 n2λ??7 m.

×10=6.563-7-m

(2)6.563×10(1)6【答案】2

[能力提升]

9.如图2-4-1甲所示是a,b,c,d四种元素的线状谱,图乙是某矿物质的线状谱,

通过光潽分析可以了解该矿物质中缺乏的是()

图2-4-1

①a元素②b元素③c元素④d元素

A.①②B.③④

D .①③.②④C【解析】对比图(甲)和图(乙)可知,图(乙)中没有b,d对应的特征谱线,所以在矿物质中缺乏b,d两种元素.

【答案】D

10.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蓝光,那么当氢原子从第5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应发出() 【导学号:64772099】

A.X射线B.红光

D .紫光C.黄光【解析】氢原子从第5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的光在可见光范围内,且比蓝光的频率更大.在为E-E=hν>E-E=hν.由此可知,只能是紫光,故124252D正确.

【答案】D

11.在可见光范围内,氢原子光谱中波长最长的2条谱线所对应的基数为n. 【导学号:64772034】

(1)它们的波长各是多少?

(2)其中波长最长的光对应的光子能量是多少?

页 10 第

【解析】(1)谱线对应的n越小,波长越长,故当n=3时,氢原子发光所对应的波长最长.

11171) m-×1.10×10(时,当n=3=-22λ3217 m.×10解得λ=6.5-111171) m(×10-×当n=4时,=1.10-22λ4227 m.10λ=4.8×解得-2(2)n=3时,对应着氢原子巴尔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设其波长为λ,因此3486.63×10×3×10-c19 J.E=hν=h=J=3.06×10-λ7106.5×-77--m

4.810×10 m【答案】(1)6.5×19-J

×10(2)3.0612.氢原子光谱除了巴尔末系外,还有赖曼系、帕邢系等,其中帕邢系的公111??71--??. m1.10×10若已知帕邢系的氢原子光谱n=4,5,6,…),R式为=R=(22n3λ??在红外线区域,求:

(1)n=6时,对应的波长;

(2)帕邢系形成的谱线在真空中的波速为多少?n=6时,传播频率为多大?111??-??,R【解析】(1)由帕邢系公式=22n3λ??6 m.10λ=1.09×时,得当n=6-(2)帕邢系形成的谱线在红外区域,而红外线属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8 m/s,×310传播,故波速为光速c=λ由v==λν,T8v10×3c14 Hz. ×10Hz=ν===2.75得λλ6101.09×-页 11 第

6-m (1)1.09×10【答案】

814 Hz ×2.7510×(2)310 m/s

页 12 第

原子物理学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 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一.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碱金属光谱的每一条光谱是由二条或三条线组成,如图所示。 二、定性解释 为了解释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可以做如下假设: 1.P 、D 、F 能级均为双重结构,只S 能级是单层的。 2.若l 一定,双重能级的间距随主量子数n 的增加而减少。 3.若n 一定,双重能级的间距随角量子数l 的增加而减少。 4.能级之间的跃迁遵守一定的选择定则。 根据这种假设,就可以解释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 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一、电子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 1925年,荷兰的乌伦贝克和古德史密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 每个电子都具有自旋的特性,由于自旋而具有自旋角动量S 和自旋磁矩s ,它 们是电子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固有矩和固有磁矩。 自旋角动量: 2*2)1(h s h s s p s ,2 1 s 外场方向投影: 2h m S s z , 2 1 s m 共2个, 自旋磁矩:s s p m e 外场方向投影: 共两个?偶数,与实验结果相符。 1928年,Dirac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 方程出发,很自然地导出了电子自旋的 性质,为这个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电子的总角动量 电子的运动=轨道运动+自旋运动 轨道角动量: 2*2)1(h l h l l p l 12,1,0 n l 自旋角动量: 2*2)1(h s h s s p s 21 s 总角动量: s l j p p p 2*2)1(h j h j j p j s l j ,1 s l ,……s l

当s l 时,共12 s 个值 当s l 时,共12 l 个值 由于 2 1 s 当0 l 时,2 1 s j ,一个值。 当 3,2,1 l 时,2 1 l j ,两个值。 例如:当1 l 时,23211 j 21211 j l p 和s p 不是平行或反平行,而是有一定的夹角 当s l j 时 0)1() 1(cos s s s l l l ,o 90 ,称l p 和s p “平行” 当s l j 时 0)1()1(1 cos s s s l l l ,o 90 ,称l p 和s p “反平行” 原子的角动量=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电子自旋运动角动量+核角动量。 原子的磁矩=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电子自旋运动磁矩+核磁矩。 三、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电子轨道运动的闭合电流为:T e i “-”表示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 面积:dt r rd r dA 22 121 一个周期扫过的面积: 2)1(h l l p l 是量子化的 B l l l m he l l p m e )1(4)1(2 量子化的。 223102740.94m A m he B ? 玻尔磁子 2h m L l z 空间取向量子化 四、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 电子由于自旋运动而具有自旋磁矩: 具有磁矩的物体在外磁场中具有磁能: 电子由于轨道运动而具有磁场: 考虑相对论效应后,再乘以因子2 1做修正 r 是一个变量,用平均值代替: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15-2 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15-2 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1.(2011·高考天津卷)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关于巴耳末公式1λ =R ????122-1n 2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可由巴耳末公式求出 B .公式中n 可取任意值,故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C .公式中n 只能取不小于3的整数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D .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他原子光谱的分析 3.(2012·高考北京卷)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4.(2012·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 、b 、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 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6.(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E n =E 1/n 2,其中n = 2,3,….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 3E 1 B .-2hc E 1 C .-4hc E 1 D .-9hc E 1 7.(2012·高考四川卷)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高中物理第2章原子结构4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学案鲁科版选修

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目标定位]1.知道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了解巴尔末公式及里德伯常量.2.理解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规律的解释. 一、氢原子光谱 1.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1)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确定波长的谱线; (2)从长波到短波,H α~H δ等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2.巴尔末公式: 1 λ =R ? ?? ??1-1n 2(n =3,4,5,…)其中R 叫做里德伯常量,其值为R =1.096 775 81×107 m -1 . 二、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1.巴尔末系 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得到的线系.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玻尔理论解释了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的关系,但无法计算光谱的强度,对于其他元素更为复杂的光谱,理论与实验差别很大. 一、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氢原子的光谱 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如图1所示. 图1 2.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在氢原子光谱图中的可见光区内,由右向左,相邻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3.巴尔末公式 (1)巴尔末对氢原子光谱的谱线进行研究得到了下面的公式: 1 λ =R (1-1 n 2) n =3,4,5…该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 (2)公式中只能取n ≥3的整数,不能连续取值,波长是分立的值. 4.赖曼线系和帕邢线系:氢原子光谱除了存在巴尔末线系外,还存在其他一些线系.例

如: 赖曼线系(在紫外区):1λ=R ? ????112-1n 2(n =2,3,4,…) 帕邢线系(在红外区):1λ=R ? ?? ??132-1n 2(n =4,5,6,…) 例1关于巴耳末公式1λ=R (1-1 n 2)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可由巴耳末公式求出 B .公式中n 可取任意值,故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C .公式中n 只能取不小于3的整数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D .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他原子光谱的分析 答案C 解析只有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波长满足巴耳末公式,氢原子光谱在红外和紫外光区的其他谱线不满足巴耳末公式,满足的是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A 、D 错;在巴耳末公式中的n 只能取不小于3的整数,不能连续取值,波长也只能是分立的值,故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谱而是线状谱,B 错,C 对. 二、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1.理论导出的氢光谱规律:按照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n 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2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hν=E n -E 2,又E n =E 1E 2 ,E 2=E 1 ,由此可得hν= -E 1? ?? ??1-1n 2,由于ν=c λ,所以上式可写作1λ=-E 1hc ? ?? ??1-1n 2,此式与巴尔末公式比较,形 式完全一样.由此可知,氢光谱的巴尔末线系是电子从n =3,4,5,…等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出来的. 2.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 (1)运用经典理论和量子化观念确定了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并由此画出了氢原子的能级图. (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光子,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实际符合得很好,由于能级是分立的,辐射光子的波长是不连续的. (3)导出了巴尔末公式,并从理论上算出了里德伯常量R 的值,并很好地解释甚至预言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 (4)能够解释原子光谱,每种原子都有特定的能级,原子发生跃迁时,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即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利用光谱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例2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公式是1λ =R ? ?? ??1-1n 2(n =3,4,5,…),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巴尔末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尔末公式

2019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语文

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理解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规律的解.2) 释.(重点 )(难点3.了解玻尔理论的局限性.谱子光氢原] 先填空[ 氢原子光谱的特点1.个波长~H的这n(1)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确定波长的谱线;Hδα只要它里面含有这些波数值成了氢原子的“印记”,不论是何种化合物的光谱,长的光谱线,就能断定这种化合物里一定含有氢.等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2)从长波到短波,H~H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δα2.巴尔末公式1111.096 775 叫做里德伯常量,数值为,其中RR=,…)(-=R(n=3,4,5)22λn217-. 81×10 m] 再判断[) .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由若干频率的光组成的.1(√.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2) ×相同的.() (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3.所以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后思考[ 氢原子光谱有什么特征,不同区域的特征光谱满足的规律是否相同?它在可见光区的谱线满足巴耳末公【提示】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线状谱.式,在红外和紫外光区的其他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核心点击[页 1 第

111) ,…n=3,4,5,6-=R()(22λn2 巴尔末公式17-m10只能取整数,最小值为3,里德伯常量R=1.10×式中n 巴尔末线系的14条谱线都处于可见光区1对应的=3时,值越大,对应的波长λ越短,即n在巴尔末线系中n规2波长最长律除了巴尔末系,氢原子光谱在红外区和紫外区的其他谱线也都满足3与巴尔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能级自发跃迁至低能级发出的谱线中属于巴尔末线系=3一群氢原子由1.n ________条.的有能级发光的谱线=2【解析】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条谱线属巴尔末线能级的1能级跃迁至n=2属于巴尔末线系.因此只有由n=3 系.1 【答案】.根据巴耳末公式,指出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线系的最长波长和最短波长所2 ,并计算其波长.对应的n时,氢原子发光所对应的3n越小,波长越长,故当n=【解析】对应的波长最长.111??17-??m×1.10=×10当n=3时,-22 32λ??17m.λ=6.55×10解得-11111??-??R×,=n当=∞时,波长最短,=R22n2λ4??447=λ103.64m=×=m. - 7R101.1×7-m ×时,波长最长为=当【答案】n36.5510页 2 第 7-m 10=∞时,波长最短为3.64×当n巴尔末公式的应用方法及注意问题 (1)巴尔末公式反映氢原子发光的规律特征,不能描述其他原子. (2)公式中n只能取整数,不能连续取值,因此波长也是分立的值. (3)公式是在对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分析时总结出的,在紫外区的谱线也适用. (4)应用时熟记公式,当n取不同值时求出一一对应的波长λ.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先填空] 1.理论推导 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上E1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应为hν=E-E,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可得E222nn n -E11111E????11--????,所以上式可写成=,由于c=λν,=由此

关于原子物理学试题

高校原子物理学试题 试卷 一、选择题 1.分别用1MeV的质子和氘核(所带电荷与质子相同,但质量是质子的两倍)射向金箔,它们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之比为: A.1/4; B.1/2; C.1; D.2. 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适时,可能发出的谱总数为: A.4; B.6; C.10; D.12. 3.根据玻尔-索末菲理论,n=4时氢原子最扁椭圆轨道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 A.1; B.2; C.3; D.4. 4.f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可能取值为: A.1/2,3/2; B.3/2,5/2; C.5/2,7/2; D.7/2,9/2. 5.碳原子(C,Z=6)的基态谱项为 A.3P O ; B.3P 2 ; C.3S 1 ; D.1S O . 6.测定原子核电荷数Z的较精确的方法是利用 A.α粒子散射实验; B. x射线标识谱的莫塞莱定律; 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D.磁谱仪. 7.要使氢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所需温度的数量级至少应为(K) A.107; B.105; C.1011; D.1015. 8.下面哪个粒子最容易穿过厚层物质? A.中子; B.中微子; C.光子; D.α粒子 9.在(1)α粒子散射实验,(2)弗兰克-赫兹实验,(3)史特恩-盖拉实验,(4)反常塞曼效应中,证实电子存在自旋的有: A.(1),(2); B.(3),(4); C.(2),(4); D.(1),(3). 10.论述甲:由于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与原子实相互作用,使得碱金属原子的能级对角量子数l的简并消除. 论述乙:原子中电子总角动量与原子核磁矩的相互作用,导致原子光谱精细结构.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论述甲正确,论述乙错误; B.论述甲错误,论述乙正确; C.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无联系; D.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有联系. 二、填充题(每空2分,共20分) 1.氢原子赖曼系和普芳德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之比为(). 2.两次电离的锂原子的基态电离能是三次电离的铍离子的基态电离能的()倍. 3.被电压100伏加速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埃. 4.钠D 1 线是由跃迁()产生的. 5.工作电压为50kV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连续谱最短波长为()埃. 6.处于4D 3/2 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等于(). 7.双原子分子固有振动频率为f,则其振动能级间隔为(). 8.Co原子基态谱项为4F 9/2 ,测得Co原子基态中包含8个超精细结构成分,则Co核自旋I=(). 9.母核A Z X衰变为子核Y的电子俘获过程表示()。 10.按相互作用分类, 粒子属于()类.

08物理《原子物理》(参考答案)

以下是本人经过网络和书本查证的出的答案,每题都经过仔细分析与 查找,如有纰漏请指出。 ——From GK 原子物理学习题 一、选择题 (1)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D A、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 B、散射物太厚; C、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 D、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 (2)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bó)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B A、1/4 ; B、1/2 ; C、1 ; D、2 。 (3)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若把α粒子换成质子,要想得到α粒子相同的角分布,在散射物不变条件下则必须使:D A、质子的速度与α粒子的相同; B、质子的能量与α粒子的相同; C、质子的速度是α粒子的一半; D、质子的能量是α粒子的一半。 (4)在金箔引起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每10000个对准金箔的α粒子中发现有4个粒子被散射到角度大于5°的范围内.若金箔的厚度增加到4倍,那么被散射的α粒子会有多少?A A、16 ; B、8 ; C、4 ; D、2 。 (5)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Hα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B A、13.6 ; B、12.09 ; C、10.2 ; D、3.4 。 (6)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第一玻尔半径a0的数值是:B A、5.29×10-10m ; B、0.529×10-10m ; C、5.29×10-12m; D、529×10-12m 。(7)氢原子赖曼系的线系限波数为R,则氢原子的电离电势为:D A、3Rhc/4 ; B、Rhc; C、3Rhc/4e; D、Rhc/e。 (8)弗兰克—赫兹实验使用的充气三极管是在:B A、相对阴极来说板极上加正向电压,栅极(shān jí)上加负电压; B、板极相对栅极是负电压,栅极相对阴极是正电压; C、板极相对栅极是正电压,栅极相对阴极是负电压; D、相对阴极来说板极加负电压,栅极加正电压。 (9)假设氦(hài)原子的一个电子已被电离,如果还想把另一个电子电离,若以eV为单位至少需提供的能量为:A A、54.4 ; B、-54.4 ; C、13.6 ; D、3.4 。 (10)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 e+处于第一激发态(n=2)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B A、0.53?10-10m; B、1.06?10-10m ; C、2.12?10-10m ; D、0.26?10-10m。(11)单个f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D A、j =3,2,1,0 ; B、j=±3 ; C、j= ±7/2 , ± 5/2 ; D、j= 5/2 ,7/2 (12)锂(lǐ)原子光谱由主线系、第一辅线系、第二辅线系及柏(bǎi)格曼系组成.这些谱线系中全部谱线在可见光区只有:B A、主线系; B、第一辅线系; C、第二辅线系; D、柏格曼系。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部分高校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试卷A(聊师) 一、选择题 1.分别用1MeV的质子和氘核(所带电荷与质子相同,但质量是质子的两倍)射向金箔,它们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之比为: A.1/4;B.1/2; C.1; D.2. 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适时,可能发出的谱总数为: ; ; ; . 3.根据玻尔-索末菲理论,n=4时氢原子最扁椭圆轨道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 ;; ; . 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可能取值为: 2,3/2; 2,5/2; 2,7/2; 2,9/2. 5.碳原子(C,Z=6)的基态谱项为 ;;;. 6.测定原子核电荷数Z的较精确的方法是利用 A.α粒子散射实验; B. x射线标识谱的莫塞莱定律; 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D.磁谱仪. 7.要使氢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所需温度的数量级至少应为(K) ;;;. 8.下面哪个粒子最容易穿过厚层物质? A.中子; B.中微子; C.光子; D.α粒子 9.在(1)α粒子散射实验,(2)弗兰克-赫兹实验,(3)史特恩-盖拉实验,(4)反常塞曼效应中,证实电子存在自旋的有: A.(1),(2); B.(3),(4); C.(2),(4); D.(1),(3). 10.论述甲:由于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与原子实相互作用,使得碱金属原子的能级对角量子数l的简并消除. 论述乙:原子中电子总角动量与原子核磁矩的相互作用,导致原子光谱精细结构.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论述甲正确,论述乙错误; B.论述甲错误,论述乙正确; C.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无联系;

D.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有联系. 二、填充题(每空2分,共20分) 1.氢原子赖曼系和普芳德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之比为( ). 2.两次电离的锂原子的基态电离能是三次电离的铍离子的基态电离能的( )倍. 3.被电压100伏加速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埃. 4.钠D 1线是由跃迁( )产生的. 5.工作电压为50kV 的X 光机发出的X 射线的连续谱最短波长为( )埃. 6.处于4D 3/2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 等于( ). 7.双原子分子固有振动频率为f ,则其振动能级间隔为( ). 8.Co 原子基态谱项为4F 9/2,测得Co 原子基态中包含8个超精细结构成分,则Co 核自旋I=( ). 9.母核A Z X 衰变为子核Y 的电子俘获过程表示( )。 10.按相互作用分类,τ粒子属于( )类. 三、问答题(共10分) 1.(4分)玻尔氢原子理论的定态假设. 2.(3分)何谓莫塞莱定律? 3.(3分)原子核反应的三阶段描述. 四、计算题(50分) 1.(10分)一个光子电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电离的电子重新和质子结合成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同时放出波长为626埃的光子.求原入射光子的能量和自由电子动能. 2.(10分)钠原子3S 和3P 谱项的量子亏损分别为和. 试确定钠原子的电离能和第一激发电势. (R=109735cm -1) 3.(10分)试讨论钠原子漫线系的一条谱线(2D 3/2→2P 1/2)在弱磁场中的塞曼分裂,作出能级分裂跃迁图. 4.(10分)2211Na 的半衰期为年.试求:(1)平均寿命和衰变常数;(2)5mg 22 11Na 减少到1mg 需要多长时间?(ln10=,ln2= 5.(10分)试计算中子与O 17 8核发生(n,2n)反应的反应能和阈能. (M(O 178)=,M(O 168)=,M(O 15 8)=,m n = 试 卷 B (聊 师) 1. α粒子以速率V 0对心碰撞电荷数为Z 的原子核,α粒子所能达到的离核的最小距离等于多少? 2.根据玻尔—索末菲理论,氢原子的主量子数n=3时,电子可能有几种不同形状的轨道,它们相应的轨道角动量,能量是否相等? 3. 单电子原子关于l ,j 的电偶极跃迁定则是什么? 4.基态为4F 3/2的钒原子,通过不均匀横向磁场将分裂为几束?基态钒原子的有效磁矩μJ 等于多少玻尔磁子μB ? 5.试求出磷(P,Z=15).氯(Cl,Z=17)原子基态电子组态和基态谱项. 6.d 电子与s 电子间为LS 耦合,试求出可能合成的总轨道角动量L P 大小. 二、1.假定1H 36Cl 分子的转动常数B=10.7cm -1,试计算最低的两个转动能级的能量

关于氢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的研究

关于氢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的自旋以及核磁矩,讨论了氢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的产生原因并介绍了相关公式推导。 关键词:光谱;氢原子;超精细结构 原子核的结构 1、原子核 自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以来,原子就被分为两部分来处理:一是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一是绕核运动的电子。除了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外,原子核的其他性质对原子的影响是相当微小的,核外电子的行为对原子核的性质也几乎毫无关系。原子和原子核是物质结构泾渭分明的两个层次。 2、原子核的结构 发现中子之前,人们知道的“基本”粒子只有两种:电子和质子。物理学家开始时有把原子核当做质子和电子的组成体的想法,但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因为假如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所组成,那么,我们将无法解释核的自旋,且推导出来的原子核内电子的能量与实验结果不符。在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之后,海森堡很快就提出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所组成的假说。海森堡把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并把中子和质子看做核子的两个不同状态。 原子核的自旋以及核磁矩 1、电子自旋 在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提出电子自旋之前,泡利为了解释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就提出了原子核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有自旋的假设。但是,只有在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之后,人们才理解自旋的起源。实验发现,中子和质子都是费米子,具有的固有角动量(自旋)与电子一样。既然原子核式中子和质子所组成,它的自旋就应该是中子和质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之和。我们研究的“原子核的自旋”,都是指原子核基态的自旋。 2、核磁矩 除了核子的自旋磁矩外,我们还要考虑轨道磁矩。下面给出自核自旋的核磁矩的表示式。类似于原子磁矩的表示式,核磁矩和核自旋角动量I成正比。 μI = g IμN I 在磁场中,核自旋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附加能量为 U = -μI ?B = -g IμN Bm I 因为m I有2I+1个值,所以有2I+1个不同的附加能量,于是就发生赛曼能级分裂,一条核能级在磁场中就分裂为2I+1条,相邻两条分裂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上述对核自旋磁矩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的讨论是下面研究氢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的基础。 氢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光谱 最初讨论原子中的电子运动时,只考虑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后来随着实验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了H的谱线并不是一条,由此引入电子自旋的概念,从而产生了了氢原子的精细结构。

2014届高考物理 15-2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领航规范训练

2014届高考物理领航规范训练:15-2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1.(2011·高考天津卷)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解析: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的粒子性,伦琴射线的发现说明X射线是一种比光波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氢原子光谱的发现促进了氢原子模型的提出.故C正确. 答案:C 2.关于巴耳末公式1 λ=R? ? ?? ? 1 22 - 1 n2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可由巴耳末公式求出 B.公式中n可取任意值,故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C.公式中n只能取不小于3的整数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D.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他原子光谱的分析 解析:巴耳末公式是经验公式,只适用于氢原子光谱,公式中n只能取n≥3的整数,故C正确. 答案:C 3.(2012·高考北京卷)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解析: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知,氢原子从高能级n=3向低能级n=2跃迁时,将以光子形式放出能量,放出光子后原子能量减少,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4.(2012·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 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解析:由h ν=h c λ=E 初-E 末可知该原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越大,对应光线的能量越大, 波长越短.由图知a 对应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c 次之,而b 对应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故C 正确. 答案:C 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越大.当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原子的能量减少,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显然,选项B 、D 正确. 答案:BD 6.(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E n =E 1/n 2 ,其中n = 2,3,….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 3E 1 B .-2hc E 1 C .-4hc E 1 D .-9hc E 1 解析:依题意可知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 2=E 1 22,要将其电离,需要的能量至少为ΔE =0 -E 2=h ν,根据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c =νλ,联立解得最大波长λ=-4hc E 1 ,C 正确. 答案:C 7.(2012·高考四川卷)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 原 子( ) A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 .从n =5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比从n =5能级跃迁到n =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光电效应、原子结构、原子构练习题 (适用于高中物理各种版本教材) 一、光电效应 1、概念:在光(电磁波)的照射下,从物体表面逸出的 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这种电子被称之为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 ,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符号为W 0。 2、规律: 提出的“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光子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为 。 ①截止频率:当入射光子的能量 逸出功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0____W hv ,也就是入射光子的频率必须满足v ≥ ,取等号时的______0=ν即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极限频率);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__k m =E ,由此可知,对同一重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 ,随着入射光的强度的增加而 ,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的动能应分布在 范围内。 3、实验:装置如右图,其中 为阴极,光照条件下发出光电子; 为 阳极,吸收光电子,进而在电路中形成 ,即电流表的示数。 ①当A 、K 未加电压时,电流表 示数; ②当加上如图所示 向电压时,随着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 即 ;当电压进一步增大时,光电流 。 ③当加上相反方向的电压( 向电压)时,光电流 ;当反向电压达 到某一个值时,光电流减小为0,这个反向电压U c 叫做 ,即使最有可能 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刚好不能到达阳极的反向电压,则关于U c 的动能定理方程 为 。 【练习1】某同学用同一装置在甲、乙、丙光三种光的照射 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则可 判断出( )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 动能 二、原子结构 1、物理学史: 通过对 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 有内部结构的; 基于 实验中出现的少数α粒子发生 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1913年把物理量取值分立(即量子化)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 。 2、波尔理论: ①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 ;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 ,其他较高的能量状态叫做 ; ②原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之间可以发生 ,当原子从高能级E m 向低能级E n 跃迁时 光子,原子从低能级E n 向高能级E m 跃迁时 光子,辐射或吸收的光子频率必须满足 。 ③原子对电子能量的吸收:动能 两个能级之差的电子能量能被吸收,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光谱氢原子光谱教师用书教科版

3.光谱氢原子光谱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 1.了解光谱、连续谱、线状谱等 概念.(重点) 2.知道光谱分析及应用.(重点) 3.知道氢原子光谱的规律.(重 点、难点) 光谱和光谱分析 [先填空] 1.光谱 复色光分解为一系列单色光,按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成一条光带,称为光谱. 2.分类 (1)连续谱:由波长连续分布的彩色光带组成的光谱. (2)发射光谱:由发光物质直接产生的光谱. (3)吸收光谱:连续光谱中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物质吸收而形成的谱线. (4)线状谱:由分立的谱线组成的光谱. (5)原子光谱:对于同一种原子,线状谱的位置是相同的,这样的谱线称为原子光谱. 3.光谱分析 (1)定义: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部分. (2)优点:灵敏度、精确度高. [再判断] 1.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2.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 3.线状谱和连续谱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后思考] 为什么用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展开? 【提示】不同颜色的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不同,因此经过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也不同.

1.光谱的分类 2.光谱分析的应用 (1)应用光谱分析发现新元素; (2)鉴别物体的物质成分;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太阳中存在钠、镁、铜、锌、镍等金属元素; (3)应用光谱分析鉴定食品优劣; (4)探索宇宙的起源等. 1.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 B.原子光谱是连续的 C.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D.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E.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 【解析】原子光谱为线状谱,A正确,B错误;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C 错误,D正确;据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可鉴别物质组成,E正确.故A、D、E. 【答案】ADE 2.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是线状谱 B.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C.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线状谱,不能用连续谱

最新原子物理学——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4.3 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一.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碱金属光谱的每一条光谱是由二条或三条线组成,如图所示。 二、定性解释 为了解释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可以做如下假设: 1.P 、D 、F 能级均为双重结构,只S 能级是单层的。 2.若l 一定,双重能级的间距随主量子数n 的增加而减少。 3.若n 一定,双重能级的间距随角量子数l 的增加而减少。 4.能级之间的跃迁遵守一定的选择定则。 根据这种假设,就可以解释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4.4 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一、电子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 1925年,荷兰的乌伦贝克和古德史密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 每个电子都具有自旋的特性,由于自旋而具有自旋角动量S 和自旋磁矩s μ ,它们是电子 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固有矩和固有磁矩。 自旋角动量:ππ2*2)1(h s h s s p s =+=,2 1=s

外场方向投影:π2h m S s z =, 21±=s m 共2个, 自旋磁矩:s s p m e -=μ B s s h s s m e p m e μπ μ32)1(-=+-=- = 外场方向投影: B z z S m e μμ±=-= 共两个?偶数,与实验结果相符。 1928年,Dirac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很自然地导出了电子自旋的性质,为这个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电子的总角动量 电子的运动=轨道运动+自旋运动 轨道角动量:π π2*2)1(h l h l l p l =+= 12,1,0-=n l 自旋角动量:ππ2*2)1(h s h s s p s =+= 2 1=s 总角动量: s l j p p p += π π2*2)1(h j h j j p j =+= s l j +=,1-+s l ,……s l - 当s l >时,共12+s 个值 当s l <时,共12+l 个值 由于 2 1=s 当0=l 时,2 1==s j ,一个值。 当 3,2,1=l 时,2 1±=l j ,两个值。 例如:当1=l 时,23211=+=j 2 1211=-=j π π222)1(h h l l p l =+= ππ2232)1(h h s s p s =+=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试题 专题练习41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专题练习(四十一)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1.(2011·上海高考)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嘚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嘚示意图是( ) 3.(20 12·北京高考)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解析:氢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要放出光子,能量减少;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要吸收光子,能量增加,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即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则要放出光子,能量减少,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4.(2011·四川高考)氢原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n 时辐射红光嘚频率为ν1,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k 时吸收紫光嘚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若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则( ) A .吸收光子嘚能量为hν1+hν2 B .辐射光子嘚能量为hν1+hν2 C .吸收光子嘚能量为hν2-hν1 D .辐射光子嘚能量为hν2-hν1 解析:由题意可知:E m -E n =hν1,E k -E n =hν2.因为紫光嘚频率大于红光嘚频率,所以ν2>ν1,即k 能级嘚能量大于m 能级嘚能量,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时向外辐射能量,其值为E k -E m =hν2-hν1,故只有D 项正确. 答案:D 5.(2011·大纲全国高考)已知氢原子嘚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E n =E 1/n 2,其中n =2,3,….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嘚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嘚光子嘚最大波长为 ( ) A .-4hc 3E 1 B .-2hc E 1 C .-4hc E 1 D .-9hc E 1 . 解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n =2,故其能量E 2=E 14,电离时释放嘚能量ΔE=0-E 2=-E 1 4,而 光子能量ΔE=hc λ,则解得λ=-4hc E 1 ,故C 正确,A 、B 、D 均错. 答案:C 6.(2012·江苏高考)如图所示是某原子嘚能级图,a 、b 、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嘚三种波长嘚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嘚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嘚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嘚是( )

高中物理 第2章 原子结构 第4节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教师用书 鲁科版选修3-5

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 1.了解氢原子光谱的特点,知道巴尔末公式 及里德伯常量.(重点) 2.理解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规律的解 释.(重点) 3.了解玻尔理论的局限性.(难点) 氢原子光谱 [先填空] 1.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1)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确定波长的谱线;Hα~Hδ的这n个波长数值成了氢原子的“印记”,不论是何种化合物的光谱,只要它里面含有这些波长的光谱线,就能断定这种化合物里一定含有氢. (2)从长波到短波,Hα~Hδ等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2.巴尔末公式 1λ=R( 1 22 - 1 n2 )(n=3,4,5,…),其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数值为R=1.09677581×107m -1. [再判断] 1.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由若干频率的光组成的.(√) 2.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3.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后思考] 氢原子光谱有什么特征,不同区域的特征光谱满足的规律是否相同? 【提示】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线状谱.它在可见光区的谱线满足巴耳末公式,在红外和紫外光区的其他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核心点击]

氢光谱 巴尔末公式 1 λ=R (122-1 n 2)(n =3,4,5,6,…) 式中n 只能取整数,最小值为3,里德伯常量R = 1.10×107 m -1 规律 1 巴尔末线系的14条谱线都处于可见光区 2 在巴尔末线系中n 值越大,对应的波长λ越短,即n =3时,对应的波长最长 3 除了巴尔末系,氢原子光谱在红外区和紫外区的其他谱线也都满足与巴尔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1.一群氢原子由n =3能级自发跃迁至低能级发出的谱线中属于巴尔末线系的有________条. 【解析】 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 =2能级发光的谱线属于巴尔末线系.因此只有由n =3能级跃迁至n =2能级的1条谱线属巴尔末线系. 【答案】 1 2.根据巴耳末公式,指出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线系的最长波长和最短波长所对应的n ,并计算其波长. 【解析】 对应的n 越小,波长越长,故当n =3时,氢原子发光所对应的波长最长. 当n =3时, 1 λ1=1.10×107 ×? ?? ??122-132m -1 解得λ1=6.55×10-7 m. 当n =∞时,波长最短,1λ=R ? ????122-1n 2=R ×14 , λ=4R =4 1.1×10 7 m =3.64×10-7 m. 【答案】 当n =3时,波长最长为6.55×10-7 m 当n =∞时,波长最短为3.64×10-7 m 巴尔末公式的应用方法及注意问题 (1)巴尔末公式反映氢原子发光的规律特征,不能描述其他原子. (2)公式中n 只能取整数,不能连续取值,因此波长也是分立的值. (3)公式是在对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分析时总结出的,在紫外区的谱线也适用. (4)应用时熟记公式,当n 取不同值时求出一一对应的波长λ. 玻 尔 理 论 对 氢 光 谱 的 解 释

07级原子物理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 狭义相对论; D. 经典理论。 2.盖革和马斯登使能量为5MeV 的α粒子束垂直射至厚度为1μm 的金箔(Z =79),已知金箔的数密度为5.9?1022cm -3,他们测得散射角大于90°的概率为: A. 10-2; B. 10-4; C. 10-6; D. 10-10。 3.在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度散射与理论不符,这说明: 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 B. 散射物太厚; 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 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适用。 4.已知氢原子中的电子在n = 1的轨道上运动形成的电流约为1毫安。则单电子在n = 3的轨道上绕Li 核(Z = 3)旋转时,电子所形成的电流约等于: A. 0.3毫安; B. 1毫安; C. 3毫安; D. 9毫安。 5.一强度为I 的α粒子束垂直射向一金箔,并为该金箔所散射。若θ=90°对应的瞄准距离为b ,则这种能量的α粒子与金核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为: A. b ; B. 2b ; C. 4b ; D. 0.5b 。 6.根据α粒子通过金属箔时散射实验结果来判断原子模型特征时,下列哪些不正确: ?? A 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 B 原子中的正.负电核均匀分布于整个原子中 ?? C 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集中在中央处很小体积内 ?? D 原子中正电荷集中于中央处很小的体积内 7.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 狭义相对论; D. 经典理论。 8.原始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想证明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后来结果证明的是: A. 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B. 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C. 轨道和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D. 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不成立。 9.夫兰克--- 赫兹实验证明: ?? A 原子内能级的存在 B 电子的自旋的存在 C 电子的荷质比e/m 有一定值 D 原子的核式结构 10.氢原子基态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ev Rhc 6.13=) A v 6.13-和v 4.3- B v 6.13-和v 2.10- C v 6.13和v 4.3 D v 6.13和v 2.10

高中物理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学案鲁科版选修35053138

高中物理第2章第4节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学案鲁科 版选修35053138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1.氢原子光谱的特点之一是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 多条具有确定波长的谱线Hα、Hβ、Hγ、Hδ等,这 些谱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氢。 2.氢原子光谱的特点之二是从长波到短波,Hα~ Hδ等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性,即1 λ=R? ? ?? ? 1 22 - 1 n2( n=3,4,5,6,…)。 3.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解释了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的关系。但在推导过程中仍采用了经典力学的方法,因此是一种半经典的量子论。

1.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1)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确定波长的谱线;H α~H δ的这几个波长数值成了氢原子的“印记”,不论是何种化合物的光谱,只要它里面含有这些波长的光谱线, 就能断定这种化合物里一定含有氢。 (2)从长波到短波,H α~H δ等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2.巴尔末公式 1 λ=R ? ?? ??122-1n 2(n =3,4,5,…),其中R 叫做里德伯常量,数值为R =1.096_775_81×107_m -1 。 3.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理论推导 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上时,辐射出 的光子能量应为hν=E n -E 2,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 =E 1n 2可得E 2=E 1 22,由此可得hν=- E 1? ?? ??122-1n 2,由于c =λν,所以上式可写成1λ=-E 1hc ? ????122-1n 2,把这个式子与巴尔末公式比 较,可以看出它们的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并且R =-E 1hc ,计算出-E 1hc 的值为1.097×107 m -1 与里德伯常量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这就是说,根据玻尔理论,不但可以推导出表示氢原子光谱规律性的公式,而且还可以从理论上来计算里德伯常量的值。 由此可知,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是电子从n =3,4,5,6,…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出来的。其中H α~H δ在可见光区。 (2)玻尔理论的成功和局限性 成功 之处 冲破了能量连续变化的束缚,认为能量是量子化的 根据量子化能量计算光的发射频率和吸收频率 局限性 利用经典力学的方法推导电子轨道半径,是一种半经典的量子论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由若干频率的光组成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