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_于淑池

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_于淑池

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_于淑池
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_于淑池

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于淑池,马丽娜,王乘慧,刘畅,朱敏

(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目的]研究安吉白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为安吉白茶茶多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安吉白茶为原料,以茶多酚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离子沉淀法、醇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离子沉淀法在沉淀比为

3?20、沉淀pH 为6、浸提时间为2.5h 、浸提温度为80?的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20.8%;醇提法在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2h 、乙醇浓度为70%的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15.9%;微波辅助提取法在浸提温度为70?、料液比为1?25、微波时间为40s 、微波功率为80W 的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20.7%。[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是茶多酚工业化生产较理想的一种提取工艺。关键词茶多酚;离子沉淀法;醇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图分类号TB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12-07116-03Studies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ea Polyphenols from Anji White Tea YU Shu-chi et al (School of Life Science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 ,Zhejiang 3130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was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ea polyphenols from Anji white tea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ea polyphenols from Anji white tea.[

Method ]Taking Anji white tea as raw material and the yield of tea polyphenols as index ,three kinds of extraction processes like ion precipitation ,ethanol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 assisted method

were compar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tests.[

Result ]As for ion precipitation ,the yield of tea polyphenols reached 20.8%under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sedimentation ratio 3?20,precipitation pH 6,extraction time 2.5h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80?.As for ethanol extraction ,the yield of tea polyphenols reached 15.9%under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80?,liquid ratio 1?25,extraction time 2h 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70%.As for microwave assisted method ,the yield of tea polyphenols reached 20.7%under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70?,liquid ratio 1?25,microwave time 40s and microwave power 80W.[Conclusion ]Micro-wave assisted method is an relatively ide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ea polyphenols.Key words Polyphenols ;Ion precipitation ;Ethanol extraction ;Microwave assisted

基金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

2010R425024)。

作者简介于淑池(1966-),女,河北平泉人,副教授,硕士,从事生物

活性成分功效研究,

E-mail :yushuchi@126.com 。收稿日期2011-01-21安吉白茶是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主产于浙江省北部著名的竹子之乡———安吉县。属绿茶类,其白色,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而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

TP )又名茶单宁、

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它是介于淡黄色至茶褐色之间的不定形粉末,含量占茶叶干物质的15% 30%。茶多酚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1],可用作抗氧化剂和保鲜剂[2]

,具有提高人体抗辐射、抗肿瘤、

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糖、降胆固醇、抗过敏等功

[3-4]

目前,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

微波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6种[5-6]

。关于前2种方法的研究报道较

[5,7-9]

,但关于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尚未见报

道。为此,

笔者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醇提法、离子沉淀法、微波辅助提取法3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找出安吉白茶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方案,旨在为安吉白茶茶多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1.1.1供试材料。安吉白茶购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盐酸、

NaH-CO 3、AlCl 3、ZnCl 2、三氯乙酸和生石灰,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微波炉购于美的集团;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购于国华电器有限公司;101A-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购于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D3低速离心机购于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

公司;电子天平购于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固体样品粉碎机购于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SHZ-D 循环水式真空泵购于河南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RE-52旋转蒸发仪购于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1.2方法

1.2.1

安吉白茶茶多酚的提取。安吉白茶烘干粉碎→称取

1g 茶末→浸提(微波辅助)→离心取上清液→加沉淀剂沉淀→离心留沉淀→复溶蒸馏→Sevage 法除蛋白→烘干得多酚制品→计算多酚得率。

茶多酚得率=m /M ?100%式中,m —多酚质量;M —茶末质量。1.2.2

单因素试验。以乙醇为浸提液,设定不同乙醇浓度、

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沉淀条件、微波条件等几个因素,考察不同因素及水平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1.2.3正交试验。

1.2.3.1

离子沉淀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在单

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提时间、铝锌复合沉淀剂(AlCl 3?ZnCl 2为1?3)沉淀pH 、沉淀比(m 沉淀剂:m 茶叶)、浸提温度为4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提取率为提取条件的优化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1.2.3.2

醇提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在单因素

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浓度为4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提取率为提取条件的优化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1.2.3.3

微波辅助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在单

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为4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提取率为提取条件的优化指标,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和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责任编辑乔利利责任校对李岩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2):7116-7118

2结果与分析

2.1离子沉淀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结果以浸提时间(A)、铝锌复合沉淀剂沉淀pH(B)、沉淀比(C)、浸提温度(D)为正交试验的影响因素(表1),以茶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选用标准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方案设计。极差分析(表2)表明,沉淀比对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的影响最小。综合影响程度和节约能源两方面考虑,得出最佳提取方案为:C1A3B1D1,即沉淀比为3?20,浸提时间为2.5h,沉淀pH为6.0,浸提温度为80?。而由方差分析法得知,A浸提时间、B沉淀pH、C沉淀比、D浸提温度的P值均大于0.05,都不具显著性。由此最佳提取工艺以极差分析为准,即为C1>A3>B1>D1。即沉淀比为3?20,浸提时间为2.5h,沉淀pH为6.0,浸提温度为80?,通过验证试验,此时茶多酚得率为20.8%。

韦星船等[10]研究发现,铝锌复合沉淀剂(AlCl3和ZnCl2投入比例)在1?3的条件下沉淀率最高,而沉淀时间、沉淀比(沉淀剂茶叶m?m)、沉淀pH等与茶多酚的提取率有相当大的关系。故该试验直接使用其复合沉淀剂即铝锌比为1?3的比例,并将沉淀pH和沉淀比作为正交试验因素。验证试验得出多酚提取率为20.8%。梁斌等[5]采用离子沉淀法提取粗陈茶叶中茶多酚,得率为13%,但理论值可达15% 20%;陈铃容[9]通过生石灰水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得率为2.5%。得率相差很大,是因为不同的沉淀剂种类会影响多酚的得率,但用复合沉淀剂的得率显然高许多。黄秋森等[8]研究表明,以CaCl2为沉淀剂,物料接触部位出现锈迹,所得茶多酚中铅含量为0.0005%,而以ZnSO4为沉淀剂,未发现对设备有腐蚀,所得茶多酚中铅含量低于0.0003%,儿茶素总量和得率分别为86.1%和12.2%。这说明不同沉淀剂会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表1离子沉淀法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Table1Factors and levels of ion precipitation orthogonal test

水平Levels 浸提时间

(A)∥h

Extraction

time

沉淀pH(B)

Precipitation

pH value

沉淀比(C)

Precipita-

tion ratio

浸提温度

(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12.06.03?2080 21.56.53?2570 32.57.03?3060表2离子沉淀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Table2Range analysis of Anji white tea polyphenols orthogonal test extracted with 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试验号Test No.

因素Factors

A B C D

得率∥%

Yield

1111117.0 2122226.7 3133326.1 4212326.9 5223122.2 6231217.3 7313216.2 8321317.5 9332117.4 K

1

69.850.151.856.6

K

2

66.466.471.060.2

K

3

51.160.864.570.5

R6.35.46.44.62.2醇提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结果以料液比(A)、浸提时间(B)、浸提温度(C)、乙醇浓度(D)为正交试验的影响因素(表3),以茶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选用标准L

9

(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方案设计。极差分析(表4)表明,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温度,沉淀比的影响最小。得出最佳提取方案为:A1C3B1D3,即料液比为1?25,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0h,乙醇浓度为90%。由方差分析得知,C浸提温度对得率的影响最大,A料液比次之,D乙醇浓度最小。综合2种分析结果,D因素影响程度最小,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乙醇浓度取D1水平为最佳。由此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C3>A1>B1>D1。即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2.0h,乙醇浓度为70%,通过验证试验,此时茶多酚得率为15.9%。

陈红英[11]研究水提法提取绿茶多酚,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得率为6.5%;刘伟等[6]研究醇提法制备茶多酚,提取率在10%以上。这表明醇提法比水提法的得率高,故该试验采用的是得率较高的醇提法。多酚提取率在15.9%以上。戴永强等[7]研究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结果表明茶多酚在乙醇浓度为70%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9.7%;汪兴平等[1]研究表明,茶多酚在非单一溶剂的条件下得率为11.8%。该试验得率居中。

表3醇提法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Table3Factors and levels of ethanol extraction orthogonal test

水平

Levels

料液比(A)

Solid-liquid

ratio

浸提时间

(B)∥h

Extracti-

on time

浸提温度

(C)∥?

Extraction tem-

perature

乙醇浓度

(D)∥%

Ethanol con-

centration

11?252.06070

21?301.57080

31?202.58090

表4醇提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Table4Range analysis of Anji white tea polyphenols orthogonal test extracted with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试验号

Test No.

因素Factors

A B C D

得率∥%

Yield 1111119.0 2122224.5 3133315.6 4212320.6 5223119.4 6231223.3 731320 832137.8 9332113.3

K

1

59.139.650.151.7

K

2

63.351.758.447.8

K

3

21.152.235.044.0

R14.14.27.82.5

2.3微波辅助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结果以微波功率(A)、微波时间(B)、浸提温度(C)、料液比(D)为正交试验的影响因素(表5),以茶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选用标准

L

9

(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方案设计。极差分析(表6)表

7117

39卷12期于淑池等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明,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微波时间,微波功率的影响最小。得出最佳提取方案为:C2B3D1A2,即浸提温度为70?,微波时间为40s,料液比为1?25,微波功率为240 W。由方差分析得知,C浸提温度对得率的影响最大,浸提温度取C2水平为最佳;D料液比次之;A微波功率的影响最小。综合2种分析结果,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C2>D1>B3>A1,即浸提温度70?、料液比为1?25、微波时间40s、微波功率80W,通过验证试验,此时茶多酚得率为20.7%。

表5微波辅助提取法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5Factors and levels of microwave assisted orthogonal test

水平Levels 微波功率

(A)∥W

Microwave

power

微波时

间(B)∥s

Microwave

time

浸提温度

(C)∥?

Extraction tem-

perature

料液比(D)

Solid-liquid

ratio

18025601?25 224030701?30 340040801?20

表6微波辅助法提取安吉白茶茶多酚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Table6Range analysis of Anji white tea polyphenols orthogonal test extracted with microwave assisted method

试验号Test No.

因素Factors

A B C D

得率∥%

Yield

1111123.5 2122219.5 3133318.1 4212319.2 5223118.7 6231222.2 7313223.2 8321325.2 9332117.1

K

1

61.165.470.959.3

K

2

60.161.455.864.9

K

3

65.557.460.062.5

R1.82.75.01.8

微波浸提法是农产品有效成分提取的一项新技术,是指利用微波的电磁辐射将目标物质从样品中快速萃取出来,使其进入溶剂中的萃取技术[12]。林硕等[12]利用正交法优化微波提取茶多酚,得率为9.6%,微波功率对得率影响的显著性最高。荆琪等[13]研究茶叶中茶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多酚浸出率为85.8%;程慧青等[14]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绿茶茶多酚,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浸出率最大可达90.0%。唐伟强等[15]研究微波提取低档茶叶茶多酚,结果表明微波时间对得率的影响显著性最高;王莹[16]研究表明,用微波浸提法提取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4.2%,且认为提取pH对得率影响最大。该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得率的影响最大,与上述试验结果比较,影响得率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这可能与所取的原料茶叶的品种不同以及试验设计也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高岐等[17]研究微波辅助浸提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得率为22.7%;而该试验多酚提取率为20.7%,与高歧等试验结果相比,该试验得率居中,但与醇提法相比有较大提高。

3结论

综合分析,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离子沉淀法的提取率基本相同,与醇提法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吉白茶茶多酚提取率,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但微波辅助提取法比离子沉淀法的产品安全性能更高,同时具有处理时间快、高效节能、便于自动化和提高生产率等优点。因此,微波辅助法是茶多酚工业化生产较理想的一种提取工艺。

参考文献

[1]王玉春.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51-55.

[2]潘素君,李向荣,刘仲华.油溶性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茶叶通讯,2008,35(3):11-13.

[3]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等.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78-97.

[4]曹明富,邵惠琴.茶多酚复合物抑癌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药物生物技术,1999,6(4):212-217.

[5]梁斌,万福成.粗陈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应用[J].农技服务,2008,25(3):103-104.

[6]刘伟,蒲晓林.茶多酚的制备[J].牙膏工业,2008(3):41-43.

[7]戴永强,赵雨云,曾何华.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快速含量测定[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8):55-56.

[8]黄秋森,姜能座,沙枚,等.离子沉淀法工业化生产茶多酚的初步试验[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9):924-926.

[9]陈铃容.生石灰水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开发前景[J].茶叶科学技术,2006(3):29-30.

[10]韦星船,陈小宏,王琪莹.微波-离子沉淀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7(8):132-138.

[11]陈红英.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J].云南化工,2008,35(3):42-53.

[12]林硕,高学玲,岳鹏翔,等.正交法优化微波提取茶多酚的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9):52-55.

[13]荆琪,邓宇.茶叶中茶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J].皮革化工,2003,20(3):41-44.

[14]程慧青,肖荔人,林云珠,等.微波法提取茶多酚工艺优化实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6(2):51-53.

[15]唐伟强,吕扬效.微波提取低档茶叶茶多酚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7,21(11A):24-33.

[16]王莹.微波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3):81-83.

[17]高岐,赵三银,蒋荣华,等.微波辅助浸提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J].江苏农业科学,2007(2):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89-190.

(上接第6994页)

参考文献

[1]刘后利.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2]傅廷栋.油菜杂种优势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5.

[3]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和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5:1-4.

[4]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等.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1):63-65.[5]傅廷栋.中国油菜生产与品种改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

(6):501-504.

[6]傅廷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农牧情报研究,1989(1):1-3.

[7]傅廷栋,杨光圣,杨小牛,等.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研究与利用[J].自然科学进展,1995,5(3):287-293.

[8]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等.河南省油菜育种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9):87-89.

[9]王建平,田保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2A的遗传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4,19(4):4-6.

8117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茶多酚的提取

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及产品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及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的方法; 3、掌握茶多酚提取与精制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 1、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酸度计真空干燥箱抽滤瓶真空蒸发浓缩装置水环式真空泵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干燥箱 分液漏斗微量吸管器 2、试剂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 维生素C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 没食子酸丙酯 Ⅰ、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30 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类富含于茶叶中、主要由 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没食子酸酯类等组成的多羟基化合物,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 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具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防衰老机理。茶多酚安全、无毒,是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目前茶多酚已在医药、饮料、食品、保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由于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因此本实验首先用热水在一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处理除去部分杂质;再利用某些金属离子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并高效地与咖啡碱等杂质分离;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用对茶多酚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对其进行萃取分离;最后将茶多酚萃取液通过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得到茶多酚精品。 【实验步骤】 1、浸提:称取一定重量过20目的茶叶末,加入其重量20倍的70℃~95℃的热水,搅拌下恒温浸提60min,过滤得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 2、盐析: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6%,静置盐析1.5h后过滤。

茶多酚及提取工艺

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 简称:GTP 别名:茶鞣质、茶单宁 英文名:tea Polyphenol,简称TP 定义: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状: 1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2 性状: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稳定性:在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安全性评价:无毒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 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 【药理作用】 1.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 2.抗衰老作用。 3.抗辐射作用。 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抗菌、杀菌作用。 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主要用途】 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

茶多酚提取精制工艺及含量测定-溶剂萃取法

综合实训绿茶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及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茶多酚性质、用途及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方法;掌握茶多酚提取和精制的原理和方法;讨论方法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条件; [实验材料和仪器] 磁力搅拌器、离心机、pH计、真空干燥箱、抽滤瓶、真空浓缩蒸发装置、真空泵、天平、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烘箱、分液漏斗、移液管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素C、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 Ⅰ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Tea polyphones,简称TP)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多酚类化合物总称。其抗氧化活性高于一般非酚性或单酚羟基类抗氧化剂。茶多酚由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它们的没食子酸酯类等组成,在干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一30%左右。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血脂血糖、降血压、抗辐射、抗癌防癌等。食品中的很多添加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对其抗氧活性存在协同效应,因而茶多酚作为食品抗化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采取溶剂法、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方法提取绿茶茶多酚。由于茶多酚容易溶于热水,因此首先用热水在一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除去部分杂质,利用某些金属离子与茶多酚形成络合物在一定pH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用对茶多酚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萃取分离,最后对茶多酚进行真空浓缩和干燥得到成品。常用的金属离子有Al3+、Ca2+、Fe2+、Mg2+、Zn2+等,其中Al3+、Zn2+是较适宜的弱酸性沉淀剂。 [实验步骤] 1.浸提:称取一定量过20目的茶叶,加入其重量15-25倍70-90℃的热水,搅 拌下恒温浸提20-60min,过滤得到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 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总量、茶多酚浸提率。 2.盐析:加氯化钠于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2-6%,静置盐析0.5-1.5h后 过滤。 3.沉淀:在上述滤液中加入茶叶重量2-5%的亚硫酸氢钠,然后加入茶叶重 量15-25%的硫酸铝饱和水溶液,加热至70-80℃,用10-20%的碳酸氢钠溶 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至5-6,此时有大量沉淀析出,沉淀自然沉降一段 时间后过滤,最后用等体积70℃的热水洗涤沉淀3次; 4.酸溶:将沉淀在快速搅拌下放入茶叶重量1-3倍的pH=2.5-4.5的盐酸水溶 液中溶解沉淀,控制酸转溶液pH=2.5-4.5,酸溶时间10-50min,少量胶状 沉淀经过离心分离除去。取样分析酸转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量,计 算茶多酚经过盐析、沉淀和酸溶后的回收率; 5.萃取:加入茶叶重量2-5%的碳酸氢钠至酸转溶液中,然后用其体积0.3-1.5

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

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 种子 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成本低,后代适应性强。但是,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种子后代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容易产生变异,不易保持 良种的优良性状。 茶籽采收 茶籽的采收茶果采收应按成熟标志及时采收。茶果成熟的标志是:果壳呈绿色,微现裂缝;种壳硬脆,呈棕褐色;剥开种南宁,籽业饱满。呈乳白色。一般茶区以霜降前后采收茶果较为适宜。采收茶果,要及时、分批进行,做到行熟先收,尽熟迟收,以保证茶籽质量。 虫蛀的茶果,不要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要分别采收。采回的茶果,应摊放在干燥和荫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日光曝晒和雨淋。摊放 厚度不宜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一、两次。三、五天后,茶果开始 裂开,可轻轻揉压,使果壳与种子脱离,然后用筛子蜊筛出茶籽。 脱壳的茶籽,再适当摊晾,使茶籽含水量降至30%左右。脱壳摊晾 的茶籽,去掉夹杂物及虫蛀、劣变者,然后过筛(筛孔直径12毫米) 分级,就可以播种。 播种 播种时期最好冬播。冬播比春播发芽率高,出土早,可节省茶籽贮藏的费用和人工。 浸种催芽,先将茶籽用25-30℃温水浸4-5天(每天换水两次, 浮在水面的茶籽捞出淘汰),然后摊于高在室内的砂畦上(铺砂厚5- 6厘米),厚7-10厘米,上面盖一层5-6厘米厚的细砂,砂上再盖 以稻草。室温保持在25℃左右,每天洒水一次。催芽室空气要适当 流通。当50%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可采取穴播和单粒条播,单粒条播行距20厘米,料 距3-4厘米。穴播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播茶籽4-5粒。播种后随即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冬播覆土稍厚,春播覆土宜浅。 扦插 发根的生理基础茶树营养器官,具有生理上的自然再生作用。即一部分器官丧失或残缺,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长妯丧失或残缺的 部分,而使其本身恢复原来完整的状态。茶树扦插,是利用茶树营 养器官自然再生作用和极性现象,剪取茶树半木质化枝条上的茎叶段,将下端插入苗床,经过培育,则能生根抽枝,形成独立的新茶苗。 插穗插入苗床,插穗上下切口处附近的细胞,很快产生薄膜,封闭上下切口。在薄膜之下形成愈伤木栓,覆被切口。愈伤木栓具有 防止水分散失和微生物侵入等保护作用。这时下端切口在知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则由形成层和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分裂 而产生愈伤组织。同时,从中心柱内鞘,或从髓射线和形成层交叉 点发出新根。这就是扦插发根的过程。 插穗中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的含量,与根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通常认为,碳水化合物与阑尾炎素化合物的比率(C/N),是生根 据的重要因素。碳氮比率大,则有利于发根长苗。实验证明,枝叶 变成红棕色,达到半木质化、叶片成熟定型时,碳氮经大,扦插成 活率高,发根好,苗木健壮。 扦插发根的生理进程,与插穗所处的湿度、温度、空气、光照和土壤理化状况有密切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有联系。在扦插 育过程中,应妥善协调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插穗发根的 生理特性。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案(精选.)

设计性实验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实验方案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葡工162班 姓名:王勇峰 学号:220162712 指导老师:阿不都热依木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用无害溶剂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2.分离、纯化茶多酚粗品,掌握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及方法。 3.定量分析茶多酚产品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在粗茶叶萃取溶液中,除含有茶多酚以外,还含有咖啡碱、酯质、色素、植物多糖、有机酸、以及悬浮物,且茶多酚含量仅为25%~40% ,所以大多数工艺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除杂、纯化、精制。 茶水用氯仿萃取可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咖啡碱存在于有机层,而茶多酚则存在于水层中,根据萃取及过滤原理,将有机层和水层分别进行浓缩、萃取,即可得到相应粗产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天平;分析天平;铁架台;抽滤装置;超级恒温水浴槽;长颈漏斗一个;滤纸若干张;分液漏斗一个;100毫升的烧杯(三个);玻璃棒一个;药品: 1.乙醇水溶液(50%); 2.干茶叶原料; 3.氯仿(分析纯); 4.Na2SO4溶液馏水

四.实验步骤 1、温度设定:打开超级恒温水浴电源开关,使温度达到90℃ 2、称量:称取30克干茶叶,放在100毫升小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40毫升50%乙醇水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干茶叶完全浸润在乙醇溶液中。 4、加热:将干茶叶和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加热20分钟。 5、过滤:将加热完毕的混合液取出,冷却到室温; 用长颈漏斗对混合液进行过滤,滤除茶叶残渣。再对残渣进行乙醇萃取. 6、分离萃取: 1)对分液漏斗进行试漏,调整好铁架台高度; 2)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氯仿①,置于100毫升小烧杯中;将茶叶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将氯仿倒入其中,再倒入少量Na2So4溶液②,轻轻摇匀,使之混合充分,静置,分层,上层应为茶多酚水溶液,呈茶色,下层为氯仿乙醇混合液,为无色。 3)将下层溶液小心放至小烧杯中,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至100毫升小烧杯中; 7、抽滤浓缩: (1)安装好减压抽滤装置; (2)将布氏漏斗里的滤纸用少量茶多酚水溶液润湿,开启抽气阀,一边缓慢倒入液体,一边抽滤。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1]

1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 一、实验原理 1.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的正负压强交变周期,在正相位时,对介质分子产生挤压,增加介质原来的密度;负相位时,介质分子稀疏、离散,介质密度减小。也就是说,超声波并不能使样品内的分子产生极化,而是在溶剂和样品之间产生声波空化作用,导致溶液内气泡的形成、增长和爆破压缩,从而使固体样品分散,增大样品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目标物从固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速率。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超声波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是一种非常成熟且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2.超声波萃取的原理 超声波萃取中药材的优越性,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1)加速介质质点运动。(2)空化作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特殊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内部压力达到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爆破”产生微观上的强大冲击波作用在中药材上,使其中药材成分物质被“轰击”逸出,并使得药材基体被不断剥蚀,其中不属于植物结构的药效成分不断被分离出来。加速植物有效成份的浸出提取。(3)超声波的振动匀化(Sonication)使样品介质内各点受到的作用一致,使整个样品萃取更均匀。 3..超声波萃取的特点 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萃取,是中药制药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煮醇沉萃取方法的新方法、新工艺。与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超声波萃取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无需高温。在40℃-50℃水温F超声波强化萃取,无水煮高温,不破坏中药材中某些具有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特性的药效成份。(2)常压萃取,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易行,维护保养方便。(3)萃取效率高。超声波强化萃取20~40分钟即可获最佳提取率(4)具有广谱性。适用性广,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各类成份均可超声萃取。(5)超声波萃取对溶剂和目标萃取物的性质(如极性)关系不大。(6)减少能耗。由于超声萃取无需加热或加热温度低,萃取时间短,因此大大降低能耗。(7)药材原料处理量大,成倍或数倍提高,且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净化。(8)萃取工艺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微波萃取机理

绿茶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优化

绿茶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优化 一、实验目的 了解茶多酚性质、用途及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方法“掌握茶多酚提取和精制的原理和方法:讨论方法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条件。 1、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白色晶体,易溶 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在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学名:Camellia sinensis茶叶简称: GTP 别名:茶鞣质、茶单宁 CAS号: 84650-60-2 分子式: C17H19N3O 分子量: 281.36 EINECS号: 200-053-1 2、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重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茶多酚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自由基,同时具有抑菌,杀菌,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目前,茶多酚被广泛的用作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 (离子沉淀法)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很低,形成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溶于酸溶液后,茶多酚再次转变成游离状态,再对茶多酚有更好选择性的溶剂进行萃取、浓缩和干燥,即可得茶多酚的纯品。 二、实验内容 1、茶多酚地提取精制 茶叶预处理:将干燥的茶叶去杂研碎备用 超声波辅助浸提:准确称取2.0000g茶叶末在30ml容量瓶中,按料液比1:15加入65% 的乙醇,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设定浸提温度50℃,浸泡30min,浸提2次;将浸提液过滤并入100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 2、茶多酚提取率测定:取0.4ml提取液加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4ml蒸馏水和5ml酒石酸 亚铁溶液,再用磷酸缓冲液定容,静置10min。在540nm处测吸光度A,按公式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3、茶多酚的沉淀:按沉淀剂:茶叶=2:30加入沉淀剂,用1mol/L的NaHCO3调节ph=6.0, 在50℃下进行沉淀,沉淀后迅速离心分离。 沉淀转熔:在得到的沉淀中加入25%HCl溶液转溶,适当震荡至沉淀消失。

多酚提取方法

1.1溶剂提取法 多酚就是多羟基化合物,它的结构特点决定多酚易溶或可溶于水、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所以,溶剂提取法主要有水溶剂提取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水溶剂提取植物多酚类物质早90年代就有报道,该法由于工艺简便、成本低、纯度高而被广泛使用,但此法提取率低。有机溶剂提取就是利用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回流提取,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此法可提高提取率、缩短反应时间。姚永志[2]等人在比较水溶剂及乙醇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中报道,当以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时,最佳工艺:水浴温度40℃、液料比75、提取时间lh、提取率为6.41%,而乙醇作溶剂时最佳工艺:乙醇浓度55%、水浴温度60℃、提取时间0.5 h、料液比1:37.5,提取率达到7.858%。但有机溶剂成本高、回收困难,有毒易燃,不利于安全生产。 1.2微波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就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率的一种技术。在微波提取过程中,微波辐射能 够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吸收微波能,产生大量热量,使细胞内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汽化,从而使产生的压力在细胞膜与细胞壁上形成微小孔洞,使胞外溶剂可以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物质,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产率,降低反应时间,减少溶剂的使用量。由于目前微波的设备比较普遍,因此,微波提取植物多酚的方法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与使用。宋薇薇等[3]人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石榴皮多酚类化合物,确定了石榴皮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4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1)l:35,微波功率为242 W,提取时间60 s,提取三次,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时,多酚粗提物得率26.52%,这个结果较贾冬英[43以2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L)1:20,温度50℃,提取时间1 h,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所得石榴多酚得率22.86%高,与醇提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能强化浸取过程,体系受热均匀,提取物中多酚含量高,提取时间较短等优点。 1.3超声波辅助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就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可避免高温对提出成分的影响。超声波提取的操作具有简便快捷、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物结构不易被破坏的特点.该法的缺点就是获得产品纯度不高。陶令霞c5]等人对苹果渣中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时间50 min,提取功率200 W,料液比1:15,提取温度35℃,提取2次,苹果多酚得率为4.29g/kg。同时,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在荷叶多酚大麦多酚、以及诃子多酚中也有相应的报道。 1.4生物酶解提取 生物酶解提取技术就是根据酶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水解或降解细胞壁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交溶于溶剂中,达到提取目的。酶法提取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应条件温与。由于酶法提取就是在非有机溶剂下进行,所得产物纯度、稳定性、活性都较高,无污染,解决了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回收困难、用量大等缺点。此外,酶法提取在缩短提取时闻、降低能耗、降低提取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6]。刘军海等人[7]以低档绿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在较低温度下提取茶多酚。以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pH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酶用量为0.2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80 min、pH为4.6,在此工艺下茶多酚提取率为13.6%,其中儿茶素占茶叶干重的含量比沸水提取法高出 2.31%。1.5离子沉淀法离子沉淀法就是利用多酚能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沉淀,使其在浸提液中与其它物质分离而出,从而得到纯度较高多酚。目前常用金属离子有A13+、Zn2+、Fe2+、M92+、Ba2+、Ca2+等,其中A13+、Zn2+较为理想。离子沉淀法优点就是不使

茶多酚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2009年第2期 TIANJIN SCIENCE&TECHNOLOGY 创新技术 0引言 茶多酚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4类物质,其中儿茶素类的含量占80%左右。儿茶素中的主要成分有4种: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1],具有优异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功能,在日用化工、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我国的茶叶制品应用历史悠久,但高附加值的茶多酚生产工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对茶多酚的提取、含量检测,以及应用方向加以总结,其中一些新技术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推广价值。 1茶多酚的提取 1.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2]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浓缩得到产品,收率为5%~10%,产品纯度为80%~98%。萃取剂主要为乙酸乙酯。萃取剂最终残留量是茶多酚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通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含量,为了达到较高的检出限和准确度,冯信平等人[3]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乙酸乙酯含量,该方法成本较高,使用的有机试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茶多酚自身污染。 1.2离子沉淀萃取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金属离子沉淀茶多酚而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茶叶经热水浸透后,加入沉淀剂即可得到茶多酚与金属离子的结晶性沉淀物,由于沉淀剂的选择性较高,产品的纯度较好,可达85%以上[4]。 韦星船等人[5]研究了利用微波和离子沉淀联合提取茶多酚的方法。采用复合方法将微波提取和离子沉淀法结合起来,用联合离子的方法沉淀茶多酚萃取液。该方法使用微波加热时间短,可以改善加热的质量,防止了有效成分的损失。联合离子沉淀法沉淀茶多酚沉淀率高、速度快,防止了茶多酚在沉淀阶段的氧化,增加收率。利用微波和离子沉淀法,茶多酚的沉淀率达到98.5%。提取率达到了16.8%。 离子沉淀萃取的最大缺陷是用重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重金属作沉淀剂,其产品是食品和医药行业所不能接受的。 1.3CO2超临界萃取法 引入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将茶叶浸透,茶水粗滤,经过超滤脱果胶,纳滤或反渗透脱水浓缩,再经真空浓缩制得粉状茶提取物。CO2超临界流体脱除粉状茶提取物中的咖啡碱和萃取茶多酚,经脱溶喷雾干燥制得高纯度茶多酚,纯度大于98%,提取率大于10%,咖啡碱小于0.1%[6]。 选用CO2作超临界流体,价廉易得,操作费用低,无污染,无残留,而且操作温度低,提取物质不受破坏。由于CO2的溶解性能可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来控制,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得率和纯度,又符合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尤其适合茶多酚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的生产。 2茶多酚含量测定技术 2.1高锰酸钾滴定法 茶多酚是还原性物质,可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含量。使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误差虽然偏大一点(高锰酸钾允许滴定误差为0.2mL,平均误差达0.644%),但因方法简便易行,所以被广泛使用。 李思睿等人[7]对该方法所使用的各种药剂性状及其稳定性做了研究,以便在检测中更合理地使用各种药剂,减少误差的产生。对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茶多酚中使用的各项用剂的研究结果是,标定过的高锰酸钾溶液性状稳定,使用时无需重新标定;所使用的靛红指示剂性状也较稳定,使用时空白消耗的高锰酸钾(0.04mol)为1.8~3.5mL时均有效;水可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茶汤应现浸提现使用。 申奕(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2) 茶多酚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摘要】通过对茶多酚的分析和解释,着重介绍了茶多酚的提取技术、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的提 取工艺与检测手段加以对比,指出茶多酚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用途广泛,随着技术的更新,对茶多酚的提 取将更加简便、廉价。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含量测定 收稿日期:2009-01-20 4

各式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各式茶饮料开始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如下表所示): 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如瑞士目前已达到每人一年32升。欧洲茶饮料消费情况如下表: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 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颜色。所以自来水是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茶饮料的。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pH值在6. 7~7.2,铁离子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要小于3ppm。 2.原料。茶叶可分为绿花、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各类茶风味各异。成品茶由于

(推荐)多酚提取方法

1.1溶剂提取法 多酚是多羟基化合物,它的结构特点决定多酚易溶或可溶于水、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所以,溶剂提取法主要有水溶剂提取和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水溶剂提取植物多酚类物质早90年代就有报道,该法由于工艺简便、成本低、纯度高而被广泛使用,但此法提取率低。有机溶剂提取是利用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回流提取,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此法可提高提取率、缩短反应时间。姚永志[2]等人在比较水溶剂及乙醇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中报道,当以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时,最佳工艺:水浴温度40℃、液料比75、提取时间lh、提取率为6.41%,而乙醇作溶剂时最佳工艺:乙醇浓度55%、水浴温度60℃、提取时间0.5 h、料液比1:37.5,提取率达到7.858%。但有机溶剂成本高、回收困难,有毒易燃,不利于安全生产。 1.2微波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率的一种技术。在微波提取过程中,微波辐射能够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吸收微波能,产生大量热量,使细胞内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汽化,从而使产生的压力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上形成微小孔洞,使胞外溶剂可以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物质,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产率,降低反应时间,减少溶剂的使用量。由于目前微波的设备比较普遍,因此,微波提取植物多酚的方法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宋薇薇等[3]人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石榴皮多酚类化合物,确定了石榴皮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4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1)l:35,微波功率为242 W,提取时间60 s,提取三次,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时,多酚粗提物得率26.52%,这个结果较贾冬英[43以2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L)1:20,温度50℃,提取时间1 h,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所得石榴多酚得率22.86%高,与醇提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能强化浸取过程,体系受热均匀,提取物中多酚含量高,提取时间较短等优点。 1.3超声波辅助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可避免高温对提出成分的影响。超声波提取的操作具有简便快捷、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物结构不易被破坏的特点.该法的缺点是获得产品纯度不高。陶令霞c5]等人对苹果渣中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时间50 min,提取功率200 W,料液比1:15,提取温度35℃,提取2次,苹果多酚得率为4.29g/kg。同时,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在荷叶多酚大麦多酚、以及诃子多酚中也有相应的报道。 1.4生物酶解提取 生物酶解提取技术是根据酶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水解或降解细胞壁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交溶于溶剂中,达到提取目的。酶法提取最大的优势是反应条件温和。由于酶法提取是在非有机溶剂下进行,所得产物纯度、稳定性、活性都较高,无污染,解决了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回收困难、用量大等缺点。此外,酶法提取在缩短提取时闻、降低能耗、降低提取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6]。刘军海等人[7]以低档绿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在较低温度下提取茶多酚。以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pH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酶用量为0.2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80 min、pH为4.6,在此工艺下茶多酚提取率为13.6%,其中儿茶素占茶叶干重的含量比沸水提取法高出2.31%。1.5离子沉淀法离子沉淀法是利用多酚能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沉淀,使其在浸提液中与其它物质分离而出,从而得到纯度较高多酚。目前常用金属离子有A13+、Zn2+、Fe2+、M92+、Ba2+、Ca2+等,其中A13+、Zn2+较为理想。离子沉淀法优点是不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工艺较简单,生产安全性好,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能耗,部分

茶多酚的制备与提取

概述 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简称GTP)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15%-25%。茶多酚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黄烷醇类的多种儿茶素(catechins)。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消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C;茶多酚对细胞膜与细胞壁有保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十分明显。茶多酚还有抑菌、茶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HIV)逆转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肿瘤、抗辐射,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机理。毒理学研究证实,茶多酚安全、无毒。茶多酚在医药、日化、轻化、化妆品、食品、油脂、保健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茶多酚的研究发展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形成高潮。目前对茶多酚的提纯和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一、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方法主要分本类: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和柱分离制备法。 溶剂提取法是用极性溶剂从茶叶中浸取,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并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茶多酚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为5%-10%,产品的纯度约为80%-98%,咖啡因4%-7%。所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甲醇、乙烷以及三氯甲烷等。该方法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生产成本高,有些有毒物质的有机溶剂使产品和操作不尽安全,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离子沉淀法是利用金属能够沉淀茶多酚,而使其与咖啡碱分离,如铜盐、铅盐或三氯化铝。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其产品为食食品和医药工业所不能接受。 现已报道的柱分离制备法有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近来更注重提高纯度的研究,为此以层析柱分离的研究较多,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1%,如用凝胶柱分离可高度脱咖啡碱,其残留量仅为0.1%。但柱填充料如吸附型树脂,亲脂凝胶等非常昂贵,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大量有机溶剂,显然对工业化生产茶多酚的不合适的。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茶多酚工厂总计约有三、四十家,但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规模、成本和效益)的只有三、四家。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工厂全部采用的是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及沉淀分离,没有高新技术手段,产品的颜色、纯度、溶剂残留和咖啡因含量方面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国内外客商的要求,尤其是由于工艺中使用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有的甚至使用有毒害的氯仿等溶剂,造成安全性差,质量差和综合成本高,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价格无法与一些合成的抗氧剂竞争,在医药行业纯度满足不了应有的要求。而这些问题是不能用现有的传统工艺解决的。 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弊端,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特点,提出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再结合传统工艺来生产高纯度的茶多酚,这样既可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多酚,又可解决传统工艺的一些弊端。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萃取技术相结合,得到了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其优点如下(l)有机溶制用量减少、安全性好、污染少;(2)得率高;(3)残留溶剂可被彻底除去;(4)综合成本低等,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得率,使其含量>90%,咖啡因含量<2%,溶剂残留为零,

速溶茶加工工艺

速溶茶加工工艺 速溶茶的加工流程一般是:取材及处理、抽提、净化、浓缩、干燥、包装等。 (一)取材及处理 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叶为原料,原料选定好后,要将茶叶进行适当的轧碎,以增大茶叶同溶剂接触表面积,提高可溶物的浸出率。一般轧碎程度掌握在50目左右。 (二)提取 提取是采用水为溶剂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其方法有沸水冲泡提取、渗漉提取、连续提取等,前两种方法提取的浓度只有1-5%,后一种可达15-20%。一般来说,浸提用水不可太多,否则会导致提取液浓度的降低,给浓缩工序带来负担,能耗亦大,提取时的茶水比在1∶6~12较好,提取时间以10~15min为宜。(三)净化、浓缩 所谓净化就是除杂、除沉过程。在抽提液中常有少量茶叶碎片悬浮物,抽提液经冷却后又常有少量冷不溶性物质,这些物质必须除去。目前,净化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采用物理方法,如离心、过滤等;另一种是化学方法,这主要是针对冷不溶性物质的沉淀部分经适当的化学处理,促使这部分物质转溶。 净化后的抽提液都比较稀,因此必须要浓缩,将固形物提高到20%~40%。这样既提高了干燥效率,也有利于获得低密度的颗粒速溶茶。

浓缩方法有高效真空浓缩、冷冻浓缩、膜浓缩、加热浓缩等。 (四)干燥 干燥工序不仅对制品的内质有影响,而且对制品的外形及速溶性等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由于效率高、制品的溶解性好,体积质量小,成本又低,所以是常用的方法。冷冻干燥虽然有助于茶的色、香、味特征能被保存下来,但成本高,目前工业化生产时用的较少。真空干燥法虽然投资少,成本低,但其制品的品质差,而且速溶性也不好,一般已不再使用。 不管采用哪种干燥方法,除要求尽可能不破坏茶叶的固有品质外,都应该使100mL的速溶茶的质量控制在15g左右,粒径控制在0.2~0.5μm,以满足商业上的一般要求。 (五)包装 速溶茶既对异味敏感又容易吸潮,即使是轻度吸潮也会结块变质,损失香气,汤色变深,严重吸潮时会变成似沥青状,无法饮用。为此,包装速溶茶时,必须有空调设备,控制包装车间温度小于20℃,相对湿度低于60%。 包装方式宜用轻便包装材料,常用的为轻量瓶、铝箔塑料袋等。

茶多酚的提取计算

茶多酚的提取计算 【实验目的】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及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的方法; 3、掌握茶多酚提取与精制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 1、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酸度计真空干燥箱抽滤瓶真空蒸发浓缩装置水环式真空泵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干燥箱 分液漏斗微量吸管器 2、试剂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 维生素C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 没食子酸丙酯 Ⅰ、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30 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类富含于茶叶中、主要由 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没食子酸酯类等组成的多羟基化合物,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 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具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防衰老机理。茶多酚安全、无毒,是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目前茶多酚已在医药、饮料、食品、保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由于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因此本实验首先用热水在一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处理除去部分杂质;再利用某些金属离子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并高效地与咖啡碱等杂质分离;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用对茶多酚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对其进行萃取分离;最后将茶多酚萃取液通过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得到茶多酚精品。 【实验步骤】 1、浸提:称取一定重量过20目的茶叶末,加入其重量20倍的70℃~95℃的热水,搅拌下恒温浸提60min,过滤得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 2、盐析: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6%,静置盐析1.5h后过滤。 3、沉淀:在上述滤液中加入茶叶重量2%~5%的NaHSO3,然后加入茶叶重量20%的硫酸铝饱和水溶液,加热至70℃~80℃,用15%NaHCO3溶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至5~6,此时有大量沉淀析出,沉淀自然沉降一段时间后过滤,

茶多酚提取实验

蚌埠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的常规提取及精制方法。 3.通过本实验的具体操作,掌握并熟悉茶多酚的提取与精制的方法及其操作原理和步骤。 4.掌握提取精制过程中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重量的20%-30%。茶多酚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自由基,同时具有抑菌、杀菌,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目前,茶多酚被广泛的用作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 (离子沉淀法)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很低。形成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溶于酸溶液后,茶多酚再次转变成游离状态,再用对茶多酚有更好选择性的溶剂进行萃取、浓缩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的纯品。 三、实验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pH试纸、真空干燥箱、抽虑瓶、旋转蒸发仪、真空泵、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量筒等。四、实验试剂及材料: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素C(抗坏血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绿茶等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浸提 1.1 预处理:粉碎干茶叶;粉碎的目的是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使提取率增高; 1.2 提取:准确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干茶叶末10. 00g,按照单因素实验的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分别搅拌浸提。过滤(用抽滤的方法)得到茶多酚提取液。用附一的方法测提取液中的茶多酚含量。 单因素实验步骤: (1)将称取得10.00g茶叶末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在85℃下,分别提取0.5h、0.75h、1.0h、1.25h、1.5h,测提取液的

茶多酚提取实验上课讲义

茶多酚提取实验

蚌埠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的常规提取及精制方法。 3.通过本实验的具体操作,掌握并熟悉茶多酚的提取与精制的方法及其操作原理和步骤。 4.掌握提取精制过程中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重量的20%-30%。茶多酚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自由基,同时具有抑菌、杀菌,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目前,茶多酚被广泛的用作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 (离子沉淀法)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很低。形成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溶于酸溶液后,茶多酚再次转变成游离状态,再用对茶多酚有更好选择性的溶剂进行萃取、浓缩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的纯品。 三、实验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pH试纸、真空干燥箱、抽虑瓶、旋转蒸发仪、真空泵、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试剂及材料: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素C(抗坏血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绿茶等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浸提 1.1 预处理:粉碎干茶叶;粉碎的目的是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使提取率增高; 1.2 提取:准确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干茶叶末10. 00g,按照单因素实验的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分别搅拌浸提。过滤(用抽滤的方法)得到茶多酚提取液。用附一的方法测提取液中的茶多酚含量。 单因素实验步骤: (1)将称取得10.00g茶叶末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