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

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

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

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

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外部报偿:为了树

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

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

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

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

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互惠规范的假设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人们在交往中期待着交换的平衡。

②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ponsibility norm)

社会责任规范规定,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交换。人们遵从这一规范不仅为了互利,而且是为了“自身的声誉而采取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贝科威茨和邓尼斯在“责任和依赖"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

这种完全出于社会责任感的助人行为经常是在人们匿名或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的。然而,人们做出这种行为也是有选择性的,即通常只愿意对那些处于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困境中的人给予帮助。这说明人们的行

为反应是和归因联系在一起的。

(3)进化心理学理论(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指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的保存。基因驱使个体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的方式来活动。生存竞争使“自私”者后代绵绵,但是人类自私的基因上却安排了两种特殊的无私,甚至是自我牺牲,这就是对家族的保护和互惠。

①保护家族(kin protection)

基因安排个体关注自己的亲属。一种自我牺牲的形式就是为保留基因的继续存活而热爱自己的孩子,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更可能将他们的基因传递下去。因此,人们总是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而非陌生人。人们对和自己关系更近的人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②互惠(reciprocity)

基因上的自私也预先安排了互惠。互惠是为了群体的生存。生物学家特里尔斯认为,一个生物体帮助另一个生物体是它期待反过来得到帮助。如果给予者得不到互惠就认为受到了欺骗、出卖、背叛等。

在小的和比较封闭的群体中,人们相互作用中的这种互惠性特别突出,而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就显得很冷漠,很孤独,因为那里有许多社会服务机构。

但是生物学上的根据不等于社会生活的原则,恰恰相反,社会生活要求个体制约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私本性,要“教”会人们利他主义。

【小结】三种理论的相似之处:每种理论都提出两种不同性质的亲社会行为,一种是互惠的交换,一种是无条件的利他主义。三种理论是在三个不同的水平上对这两种行为进行解释的,形成了认识上的互补。进化论的观点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而社会规范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的。同时,三种理论都指出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

2.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1)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以道德认知发展和移情能力的发展为基础

儿童最初没有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行为逐渐增多,这是与儿童的道德发展相一致的。

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性”和“自律道德性”两个阶段。

a.“他律道德性”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因此必须遵守,由于这一时期的认知方式的自我中心性造成的缺乏移情能力,使儿童很难自动做出助人行为。

b.“自律道德性”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儿童脱离了自我中心,变得会关心他人的立场和观点等,移情能力增强,助人的行为增多。

②鲁宾和施奈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帮助他人的意愿随年龄而增长,与他们的道德推理直接相关。道德发展水平较高、没有自我中心主义的儿童更多的表现出助人行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的范围、内容的变化使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我中心转向互惠是一致的。

(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早期社会化: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及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利他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

②模仿:教会儿童利他行为的最好的方法是成人在儿童面前展示出相应的行为,然后在儿童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以强化。

③外部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带来的积极体验能增加助人的行为,而惩罚带来的消极体验则会减少助人的行为。

④在观察到过度助人的示范者后人们的利他行为会减少。因为,在“过度”

助人示范者影响下,人们会感到被迫助人的明显压力,而较少感到是出于自己的内部需要。

总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亲社会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

1.旁观者在场

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研究发现,旁观者在场,会大大降低个人干预行为的发生。当人们觉得只有自己一个旁观者的时候,所做出的助人行为比还有其他的人也在场的时候要多。

2.榜样的存在

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但如果榜样在实践中说的和做的自相矛盾,比如父母的言传和身教不一致,就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3.时间压力

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去参加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感到时间紧迫而且认为活动重要的人会比觉得时间充裕而且认为活动不重要的人做出更少的助人行为。

(二)被助人的特点

1.性别

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时,女性受害者更可能得到帮助;当潜在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受害者一样可能得到帮助。研究指出,女性得到更多的帮助也可能与她们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2.相似性

人们容易由于相似性产生喜欢,而喜欢又产生帮助。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甚至穿着外表相似的人,以及来自同一

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一致的人。

3.不被责备者

所遇到的困境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帮助行为;而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困境则较少引发助人行为。

另外,研究还表明有吸引力的人,聪明、善良的人和未伤害过自己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三)助人者个人的影晌因素

1.情感状态

(1)内疚

实验证明,在内疚的状态下,人们容易做出更多的助人行为。其原因可能是:为了减轻内疚的痛苦,恢复被动摇了的自我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做出助人行为,以此来“赎回”失去的东西。

(2)消极心境

消极心境对成人和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儿童,消极心境减少他们的助人行为;对于成人,会增多助人行为。这是因为对于成人来讲,助人行为能帮助他抵消坏情绪;而年龄小的儿童并不以帮助别人为乐。这说明助人行为是随年龄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

消极的心境并不一定导致助人行为,还可能会造成沮丧,即抑郁地沉溺于自我关注,这种状态的人对助人是不敏感的。

(3)积极心境

心境好的人易乐于助人。这个结果对儿童和成年人都一样,而且不管好心境来自成功还是来自快乐的思想或其他积极的体验。这是因为助人能改善坏心境,并且能维持好心境。反过来,一个积极的心境产生积极的思维,并且提高自尊,这又使个体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在好的心境下人们更可能有积极的思维和积

极的交往行为。

2.人格特质

米德拉斯基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施托布研究发现: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的人更可能表现出助人行为。同情和理解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

哥根夫妇和米特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征与不同类型的助人行为有一定的相关,但是没有一个特征与所有类型助人行为都相关。

总体而言,助人行为和某些人格变量有关,但是很有限。人格测验不能准确地确定助人者,原因可能是情境的力量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太大。同时,助人行为还存在性别差异。当面对有潜在危险的情境时,男性有更多助人行为;而在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有更多助人行为。

(四)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1.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

(1)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

如果旁观者面对的两难情境是确定的,那么,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一个事件并且承担责任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

降低匿名和个人化的相互作用,会使个体更加自我觉察,并因此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助人行为。

(2)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感到内疚的人会为了减轻内疚和恢复自我价值而助人,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对自己违规的意识来提高他们的助人意愿。

还可以利用“留面子”(door-in-the-face)的技术来增多助人行为,即在个人

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接受。

另外,给人们贴上助人的标签也能加强助人的自我意象。

2.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1)教会道德包容。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与此相对的是道德排除,即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看成是个体道德价值和公平规则界限以外的。助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反对自然的内集团的偏见,将助人范围扩大到关心所有人的幸福。

(2)树立助人的榜样。当看到别人助人时,人们就更有可能助人。电视上的正面榜样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发生,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对行为的归困影响行为的再发生。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产生过分肯定效应。对助人行为的奖励应掌握分寸,给以足够的肯定,但不能过分的奖励,这样才能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乐于做好事。

(4)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

三、助人行为的研究与理论

(一)拉坦内和达利(1970)的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

拉坦内和达利的研究发现,其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干预的可能性。他人在场情境的一个重要效应是责任分散。

1.责任扩散实验

(1)房间充烟实验

实验过程:将一些被试领到实验室,假任务是让他们参加讨论有关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的任务是在“等待实验开始的时候”向被试的“等待室”释放无害的但很恐怖的白色烟雾,观察被试的反应。

不同的实验条件:①等待室里只有一个被试;②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互不相识;③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但其中两个是假被试,对烟雾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实验结果:被试是一个人的情况下比其他两种情况下的被试报告要多、要快。在两个三人小组中的被试中,三个互不相识的真被试组中的被试比另一组中的被试报告得快。

(2)遭难女士实验

实验过程:假任务是让被试者单独或和其他人一起在房间里填写调查表。真任务是在隔壁房间播放女实验者需要求助的录音,观察被试的反应。

不同的实验条件:①单独一人;②与一个朋友在一起;③与一个陌生的学生在一起;④与实验者的一个表现消极的助手在一起。

实验结果:单独一人或与朋友在一起的被试有70%跑去帮助;40%与陌生人在一起的被试跑去帮助;而与消极助手在一起的被试中只有7%的人跑去帮助。

(3)罪行作证实验

实验过程:安排被试单独或与两名假被试等待会见。接待人员将装有钱的信封置于桌上,然后借故离开。安排一个“小偷”(实验者的助手)去偷窃信封中的钱,故意做出企图掩饰自己行为的样子,而实际上又让在场的被试清楚地看到。在偷窃发生后约一分钟,接待员返回。

实验结果:与小偷单独在房间的被试比有旁观者在场的被试,报告发生了偷窃的人数更多。

(4)癫痫发作实验

实验过程:让被试坐在一个小房间内,告诉他将与在隔壁房间的其他人(实际为录音)一起参加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隔壁房间中的一个人说他感到身体不适头昏,接着他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听到身体倒在地板上的声音,一会儿听不到声音,状似癫痫发作。观察被试对发病者采取何种行动。

不同的实验条件:①被试觉得他在同另外一个人讨论;②被试觉得他在同另外两个人讨论;③被试觉得他是在同另外五个人讨论。

实验结果:被试认为与他讨论的人数越多,所采取帮助行为就越少,越慢。

拉坦内和达利的四个实验表明,其他人在场减少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即使是在明显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即存在能提供帮助的他人时,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小了,而把责任分给了众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尽管干预的人数不同,但总会有人干预。虽然情境是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2.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The intervention model and social impact theory)

(1)干预模式

拉坦内和达利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作用力理论”,并提出旁观者决定是否助人的决策过程。个人决定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干预,需要经历五个认知阶段(如图10-1):

①注意(notice):旁观者个人必须“注意”到发生的事件;

②解释(interpret):个人将事件“解释”为紧急事件,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

③决定(decide):个人考虑要不要帮助困难中的他人,决定这是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否要采取行动;

④选择(choose):选择助人的形式和具体做法;

⑤履行(implement):将这种帮助付诸行动。在这一模式中的每一个决策点上都有许多社会因素影响旁观者的决策。如果在某一个决策点上旁观者做出否定的回答,那么这个过程便中断,个人也就不会做出帮助行为。

(2)社会作用力论

他人是否在场是影响个人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拉坦内提出“社会作用力理论”来解释群体情境中出现的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和去个性化等现象。

“社会作用力”是指“其他人的存在或行动对个体产生的任何影响”,即“由于其他个体的真实的、隐含的和想象的存在或行动,而发生在个体(人或动物)身上的在心理状态和主观情感、动机和情绪、认知和信念、价值和行为等的任何一种变化”。社会作用力理论就是有关这种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理论。社会作用力理论的三个基本法则为:

①社会作用力:I=f(SIN)

当一些社会源或称作用源、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I:impact)是这些作用源的强度(S:strength)、接近性(I:immediacy)和数量(N:number)的乘积的函数,如图10-2所示:

强度(S)指的是作用源的显著性(salience)、力量(power)、重要性(importance)或强度(intensity),它常取决于作用源的身份、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或与目标靶的优势关系及其对目标靶未来的影响作用等。接近性(I)是指作用双方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程度,或是双方之间有无障碍或类似过滤器的作用。数量(N)是指作用源的人数。

②心理社会法则或边界作用原则:I=s N t (t<1)

一些社会作用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的作用力遵循幂函数的形式,第N 个他人的作用将小于第N-1个他人的作用。I即社会作用力的量(impact),s是一个比率常数(soaling constant),N是社会作用源的数量(number),t是幂值。

这个法则反映了边界递减作用。尽管N增大时,I也要随之增大,但I的增量是逐渐减少的。I并非随N的增长而直线增长,而是与一定的N的根指数的形式成比例增长,这反映了客观作用力大小与主观心理强度的非线性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作用力分散原则:I=f(1/SIN)或I=sN-t(t<1)

当作用力场中有其他目标靶时,目标靶的强度、接近性和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作用力的分散或减小,使每个人体验到的作用力小于他单独作为目标靶时体验到的作用力,其值应是目标靶的强度(S)、接近性(I)与数量(N)三者的负指数函数。作用力的减小遵循边界递减的原则,第n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小于第n-1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如图10-3所示:

“责任扩散”是可以用作用力分散的法则予以解释的。这个理论尽管充实和发展了勒温的场论,但它只侧重于从社会力场对个体影响作定量分析,而忽视了人的能动作用,因而不能从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二)摩根和帕克(1989)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

“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cos-reward model of helping)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当助人得到的报偿超过付出的代价时,助人行为最容易发生。

代价包括所有助人行为带来的负面的结果,如钱财、时间和精力的损失和可能带来的麻烦或危险;报偿包括物质的报偿、社会强化、同情、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提高等。

由于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每个人权衡的结果不同,是否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也会不同。随着助人代价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降低;随着助人报偿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三)施瓦茨(1977)的利他主义模式与规范激活论

施瓦茨认为,个人是否产生利他行为,有赖于其所形成的个人规范的性质。如果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就会做出利他行为;反之,尽管社会要求提倡和鼓励,他们也不会表现出利他行为。

对于已经具有助人的个人规范的人们在紧急事件中也可能表现为不行动的原因,施瓦茨提出“规范激活理论”,通过对道德义务感的激活以及对利他行为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后果的评估等的分析,来预测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利他行为。

1.个人助人与否的四阶段模式

(1)激活阶段:对他人需要和自己责任的知觉。在这一阶段,个人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并觉察到自己所采取的接济这种需要的行动。

(2)义务阶段:规范的构建和道德义务感的生成。在这一阶段,个人已有的义务感被唤起,或应承了新的义务。

(3)防卫阶段:对潜在的反应的估计、评价和再评价。这一阶段也被称为“防御阶段”,在某种意义上是后退的阶段,打算帮助的人开始评估付出的代价,并可能试图在情境中否认责任。

(4)反应阶段:人们做出或不做出反应。

实际上,人们在是否做出助人反应时并不会自觉地意识到经历的各个阶段。

所有这些阶段都是瞬间完成的认知过程,人们可能意识不到就产生了行为。

2.决定人们是否助人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1)对他人的需要及自己能提供帮助的意识;

(2)在特定情境下不否认个人责任的倾向。

(四)施托布的移情实验和社会行为论

1.移情实验

施托布假设影响个人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有效地帮助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对困难者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即移情的能力。

(1)实验过程

①实验方法——表演游戏和“诱导”

实验将儿童分为三组,两组儿童分别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组同时用两种方法。

a.在表演组中,实验者描述一些需要帮助的情境,情境中一个儿童需要帮助,另一个儿童给予帮助。要求扮演“帮助者”的儿童即时做出所有他能想到的各种帮助行为。

b.诱导组和表演组的方法一样,但只是要儿童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以帮助而不用表演出来。而后实验者像在表演组一样提出其他适合的帮助方法,并指出行为对别人的积极效果。

c.在表演和诱导并用的一组中,儿童受到两种方法的训练。在实际做出各种帮助后,实验者还说明会对有困难的儿童产生的积极效果。

②效果检验——情景测验

实验者设计了以下两种场景进行检验:

a.儿童被领到有玩具的房间,被告知“隔壁房间有个女孩在玩”,然后实验

者借故离开。不久隔壁房间发出一声很强的砰声,接着有大约70秒钟的哭声(录音),观察儿童的反应以确定上述方法的直接效果。

施托布将儿童的反应分为三种:主动帮助,即跑到隔壁去帮助;自愿报告,即跑去报告实验者隔壁的房间里出了事情;没有帮助,即没有做任何努力以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援助。

b.儿童和一个成人实验者开始游戏,成人“意外”地掉落一盒曲别针,于是轻声惊叫,并开始拣起散落的曲别针。观察儿童自发地和由于敦促而拣起的曲别针的数量。

(2)实验结论

表演游戏可以培养亲社会行为,而且它的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星期。但是诱导法的效果并不显著,还不如控制组的儿童那样愿意帮助他人。原因可能是诱导法强使儿童变好的压力明显地对儿童的自由感产生一些威胁,所以儿童以抗拒来做出反应。

2.社会行为论(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施托布提出社会行为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原因。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试图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目的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环境不同程度的激活。如果被激活的目的不只一个,就产生目的冲突并伴随着解决冲突的动机。利他行为的动机因素有:

(1)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源

价值取向可看作是道德领域中的个人的目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利他和不伤害他人的个人目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境中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①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

②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规则。

两种道德取向的目的不同对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2)移情(empathy)

移情取决于三个条件:

①初级移情。即儿童由于他人的不安所引起的最初的情绪反应,是移情的最初形式。

②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这是由初级移情发展到移情的先决条件,是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个成分。

③自我概念。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自我到他人的延伸,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对自己相似的人做出反应。缺乏精确的自我概念就难于以助人的方式扩展自我。

(3)其他因素

动机转化为行动,除了动机间的竞争外,能力也是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如果没有达到期望目的的可能性,目的就不可能处于激活状态。有三种能力非常重要:

①对于有关事件和成功达到目的的能力的一般态度;

②在特定条件下,制定行动计划和产生行动指导能力;

③以某种方式行动的特殊能力。

此外,迅速决多专的能力和知觉他人需要帮助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能力是服务于动机的,没有动机源,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利他行为。

社会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思路。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动机因素,有可能预测亲社会行为或对其做出较全面的理解或解释。

四、亲社会行为与品德教育

(一)群体影响与德育的作用

1.群体规范与舆论的形成及其对个人的影响

(1)行为遵从规范的原因

①规范的内化:遵从规范的行为可以由于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需要而发生。

②外部控制:奖励或惩罚外制作用的结果也会使行为遵从规范。

(2)行为不遵从规范的原因

没有执行规范的检查,特别是适当的奖惩机制,一部分人会因没有外部制约而不遵从,同时还会引起一部分人因为与不遵从者相比感到“不公平”,于是也不遵从。

一旦有人不遵从规范,从众倾向将大大降低,不遵从的人随之增多。群体一致性降低,规范力度下降。个体和群体的这种互动有可能使原有的规范瓦解,代之以其他的规范。

(3)舆论的影响

社会规范代表的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意见,当人们将这种意见用言论发表出来时就形成舆论。舆论是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规范的重要支持力量。在道德要求上人们往往不能很多地依赖法律,而是主要地依靠舆论,用舆论显示规范的力量。

(4)小群体规范的影响

全社会的规范对每个人都有影响,而实际上对个人影响最直接的是所属群体的规范,可能与宏观社会的规范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当不一致的时候,对个人行为更具约束力的是小群体的规范。

2.责任心培养、移情训练

(1)社会责任感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特别是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增强责任心来培养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2)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移情与亲社会行为有高度相关,提高移情的能力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移情能力和价值取向一样,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变量,价值取向属于认知判断,而移情则属于情感的体验。当认知与情感不一致时,情感决定行为。因此仅有亲社会的价值取向而无移情能力的人可能在口头上发表亲社会的意见而不一定有亲社会的行为。

(二)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

品德心理结构(psycho-structure of moral trait)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

章志光的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的理论模式认为,品德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从生成结构(generating structure)、执行结构(performing structure)和定型结构(stereotyped structure)三个断面或维度来认识品德的结构。

1.生成结构

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时的心理结构。儿童最初表现出某些似道德行为或道德性是他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将道德规范加以内化的结果。道德规范一经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认识就会经常同个体原有的只顾自己的“需要—行为”发生矛盾。在矛盾斗争和解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个体的道德观念不断发展。这是个体获得道德规范的行为经验、产生是非感、形成道德定势或习惯的过程。这一结构的发展水平决定个体道德性的水平。其模式如图10-4所示。

2.执行结构

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它既表明了个人处理道德问题时的一般心理空间状况,也说明了由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形成过渡的过程。

(1)“道德认识—感情系统区”(sphere of moral 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道德认识—感情系统区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信息库”,而且是对当前道德情境进行区分与筛选的过滤器,是判断事件的性质、确定个人责任与态度及行为方向的“定向器”,也是克服利己性需要的机动干扰、抉择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它是与其他心理活动(如思维、意志等)共同参与道德执行过程而有决定意义的意识系统或道德动机系统,也是个人在道德上表现出高度自觉性与自律性的关键机制。

(2)从接受信息到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

①人在遇到道德情境时,从接受信息到产生道德行为要经历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包括对情境的知觉—移情—道德判断—责任意识和明确态度(其中经常出现动机冲突代价报偿的权衡)—行为方式的抉择—意动几个阶段。

②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是与否两种可能,而只有得出肯定的答案时才会转入下一阶段,否则过程将中断。道德行为的是否发生及其有效性不仅依赖于这个过程本身的顺利进行,而且取决于参与这一过程的“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的质量与功能水平。

(3)反馈过程

在反馈的作用下“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巩固、扩展或改变。

执行结构的模式如下图10-5所示:

3.定型结构

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行为可能是情境性的,也可能是倾向性的。前者更多受外部特殊情境及内部不稳定因素驱使而发生,因而不具有恒常性与一致性;后者则是内部由于先期影响而形成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即定型结构的表现,所以带有恒常性。

“定型结构”是在“执行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高激活性、阶段简缩性和具有自动化功能的结构。其模式如下图10-6所示:

以上三

种心理结构

是品德形成

过程中相继

出现的不同

形式,但又

彼此包括,相互渗透为一体。这个结构是作为个体内部动力系统而存在的,它一定是被置于社会大动力系统中的。社会动力系统和个人品德动力系统的关系如下图10-7所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其实背PPT就够了 【导论】 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如何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社会思维、社会关系、社会影响。 重要观点: A.我们构建社会现实 B.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时也是很危险的 C.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D.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E.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行为 F.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 研究方法: 相关:探寻自然关系 观察研究:自然的、实验室的 调查研究:问卷、访谈 设计的问题:问题措辞、第三变量、社会赞许 实验设计:探寻因果关系——控制、随机分配 问题——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 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需求特征(所谓需求特征就是指受测者在实验中所注意到的线索或暗示,而这些线索会影响到实验或假设。) 解决:单盲/双盲实验 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 现场研究的优点:外部效度、实验真实性高,最小化参与者怀疑最大化自然和自发的行为。实验室研究的优点:可以随机分配和控制变量。 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个体某个特定时间对他人的看法、个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关系 社会学:研究团体,从小团体到大团体(社会及其发展趋势) 人格心理学: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 区别: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研究者通过分析即时刺激,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实验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 是调查。 社会学:关注群体和社会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变量,诸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者观察是 主要研究方法。 【自我和他人】 一、自我(泛指个人对自己的总体看法)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不能相互代替。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 Y 式传递。(针对正式群体)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针对非正式群体) 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