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调研研究方法

社会调研研究方法

社会调研研究方法
社会调研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定义:

⑴社会调查是收集社会资料或社会事实的行为。(即资料收集,属于感性认识)

⑵社会调查是对某种社会事实(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完整的认识过程,既有资料搜集活动,又有分析研究资料等活动。

(即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属于理性认识)

⑶社会调查既是认识社会的认识行为,又是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行为。

(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改造社会,属于认识+实践)

2.人类求知的方法:权威法、经验法、思辨法、科学法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程序、工具等)。

4.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体系。社会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五种观点

历史的观点:一个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是有联系的。

社会的观点:一种社会事实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

透视的观点:研究社会问题,发现社会运行规律

机率的观点:概率的规律

整体的观点:整体的角度,部分与部分相互作用的角度

5.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

6.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7.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主观能动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会改变研究对象相关行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道德伦理)、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价值中立、价值有涉)。

8.社会研究有四种主要的研究方式,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

9.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10.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它们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11.社会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1.理论:通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通常可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由于实践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理论,而是那种相对简单、相对具体、相对小型的理论,即那些中观层次的理论和微观层次的理论。

⑴特征: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⑵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⑶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有三个,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解释范围越广发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⑷理论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法(把宇宙系、生物有机体、自动机械系等理论通过类比使它进入社会,但失误率较高)、联结法(把若干个解释力较弱的命题联系在一起,共同解释意见事情,这样解释力会加强)

⑸理论检验的步骤:①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②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③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的命题;

④收集有关的资料;⑤分析资料⑥评价理论。

2.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食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这里的概念是科学的概念构建的概念)

⑴来源:日常用语、移植、创造、吸收

⑵作用(功能):分类、比较、计量、设模

⑶类型:变量和常量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的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并用X来表示。

因变量:指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并用Y表示。

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常量: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

⑷概念的关系:

①相关关系:一个或两个概念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向发生相应变化的关系(正相关、负相关、线性相关、曲性相关)

②因果关系(常用于实验法)

确定的条件:A与B存在关系;A与B的关系不是由别的因素造成的(控制变量);A的变化先于B的变化

类型:单/双/多因果关系

③假相关关系:看上去存在关系,但实际上没有关系

⑸界定方法:直接性界定、操作性界定、理论性界定

⑹概念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有用的概念所指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概念。

3.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4.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

⑴来源:理论学习、事实掌握、想象力的共同产物

⑵三种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函数式陈述。

条件式陈述的表达形式是“如果A,则B “

差异式陈述的表达形式是“A不同,B也不同”或“A不同,B相同”

函数式陈述的表达形式是“A是B的函数:A=f(B)”

5.研究假设:也叫理论假设。它是根据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求知事实及其规律提出的一种不完备的尚待验证的设想与推测。

⑴条件:

①在某个领域所提出来的假设,不应与该领域已证实的正确理论相违背;

②假设不能与已知的和验证过的事实发生矛盾;

③假设必须具有一定想象力;

④假设必须可验证。

⑵作用:

①是设计调查方案的指南;

②是搜索材料的向导;

③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

6.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相互的作用——简答)

⑴社会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过程,包含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理论与研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理论,经验性的社会研究工具的使用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的检验,关于社会的理论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或轻率的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携手共进才能增加人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二者对于对方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⑵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①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这种基础和背景的作用首先是从研究课题的角度来说的。具体的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来源:一是现实,二是理论。)

②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③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⑶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①经验研究中所获得的那些“不期而遇,异于寻常而有关全局的资料”,常常成为某种理论的开创者。——霍桑效应

②如果说前述的偶发机遇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迫切要求解决的明显的矛盾上,那么,“重整理论的模式“则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到目前为止被忽视了,但却是有着重要关系的事实上,正是这些被忽视的事实迫切要求扩展和改善原有的概念系统。实际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的、原有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并未注意的事实,它迫使研究者把这些新的变量与一个具体的理论相结合,导致原有理论的重整;

③经验研究中的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运用大大地拓展了研究者探索现实、建立理论和检验理论的能力;

④经验研究促使概念的澄清。

7.直接由概念构成的是命题,而理论则是由一组命题构成的。如果把概念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命题说成是建筑理论大厦的“预制板”

8.研究执行四个主要功能以帮助和决定理论的发展。这四个功能是: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

9.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1.选题

⑴选题的标准:

①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②创造性:也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的是研究问题应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③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④合适性:指所选择的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⑵四条标准间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标准;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⑶选题的重要过程--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和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问题的目的。

方法: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在将宽泛问题转化为狭窄问题的过程中,文献回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问题须清楚明白;除了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必须至少包括两个变量;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

2.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⑴注意与“文献法”的区分—辨析(文献法是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⑵作用: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简答

⑶如何进行文献回顾?--简答

①文献回顾的过程通常包括三项任务:

查找相关的文献、对文献进行选择、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②社会研究最主要的文献来源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

③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

a.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文献中所研究的变量、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所使用的样本类型、所依据的理论框架与自己的研究越相似越好,相似的方面越多的越好;

b.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这种选择近期研究的原则来源于科学的累积性质。一般来说,在其他方面的情况差不多时,时间越近的研究越有用;

c.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

④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是一项既需要时间、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敏锐和效率的工作。需要注意的内容是:每一项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该研究的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结果;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

1.研究设计: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等。

研究设计具体方案的内容包括:

⑴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⑵说明研究的内容;⑶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⑷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⑸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⑹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⑺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问答

2.研究目的:探索、描述和解释

⑴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⑵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

⑶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3.研究性质上可划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

⑴理论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⑵应用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4.分析单位: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注意:分析单位是“以谁为对象”,而调查单位是“向谁调查”)

五种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5.时间维度可分为横向的和纵向的。

⑴横向研究:即横剖研究,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⑵纵向研究:指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纵向研究的类型:

⑴趋势研究: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⑵同期群研究:又称作人口特征或组成共同特征组研究,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⑶同组研究:即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五章

1.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⑴四个要素—填空:

①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②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③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④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⑵测量层次分为四种: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四个层次的特征及举例

①定类测量: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类别区分,即等于或不等于(或属于与不属于),其所分的类别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其本身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这两种属性。

如: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

②定序测量: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学特征是类别区分和次序区分(即大于或小于),具有对称性和不对称性。

如:文化程度、城市规模、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工作能力等测量

③定距测量: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其数学特征包括以上两种及距离区分(加或减)

如:智商、气温、公元年代等测量。

④定比测量:其数学特征具有以上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及比例区分(乘或除),且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

如: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离婚率、城市的人口密度等测量

各层次间的关系

测量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层次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即它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的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无法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的测量处理。

⑶对概念的复合测量有两种方式:指数和量表。

①指数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

②量表用来测量人们的态度、看法、意见、性格等内容的一种量化工具。它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⑷测量的评估——信度和效度

①信度:即可靠性。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的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类型: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②效度:即准确度,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索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类型: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构造效度

③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测量的信度与小弟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效度是以信度为基础的,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效度,必有信度;无信度,必无效度)。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具有高效度;一个优良的测量指标必须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调查来的资料室可靠和有用的。

2.指标:表示变量含义的具体事物。

3.操作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操作化过程包括两方面:澄清与界定概念、发展测量指标。

1.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元素: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2.样本: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参数值:即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统计值:即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5.抽样: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出一部分元素(即抽出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

抽样方法: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⑴概率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以家庭为分析单位)

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取出的若干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

多段抽样:包括户内抽样——Kish选择法、PPS抽样——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⑵非概率抽样:

偶遇抽样(注意不是随机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注意:各方法的具体操作及差异—操作或辨析题

6.影响样本容量(规模)确定的因素:总体的规模、推断的把握性与精确性、总体的异质性程度、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7.对比分层抽样和定额抽样

同:都依据某些特征对总体进行分层。

异:a.目的不同:分层抽样进行分层,一方面是要提高各层间的异质性与同层中的同质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到某些比例小的层次,是的所抽样本的代表性进一步提高,误差进一步减小;定额抽样目的在于要抽选出一个总体的“模拟物”,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

b.抽样方法不同:分层抽样完全依据概率原则,排除主观因素,客观地等概率地到各层中进行抽样;定额抽样是通过主观的分析来确定和选择组成这种模拟物的成员

8.对比偶遇抽样和随机抽样

同:都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纯粹依靠客观机遇来抽取对象

异:偶遇没有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概率,那些最先被碰到的,最容易见到的,最方便找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对象大得多的机会被抽中;随机完全依据概率原则,可以保证总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概率。

9.抽样单位: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10.抽样框:即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11.关于调查对象的选择

(1)普查:实点调查(人口)--周期性进行,对象多,内容少,代价大

(2)个案(2-3个,50以内)--适用于反常、少见及新产生的现象

(3)典型调查(点面结合):选典(代表座谈会)—分化(分类选典)、未分化(全面选典)(4)抽样调查(问卷)

1.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方法——三大类七中法

问询法:问卷法、访谈法、电话调查法

现场法:观察法(见第十章)、实验法(见第八章)

隐蔽法:痕迹法(累积法、磨损法)、文献法(见第九章)

2.问卷法

⑴为什么最常用?

社会总体的异质性日益增强,社会生活现象越来越复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统计指标的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完善,也都为问卷调查法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⑵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⑶怎么提问题?(合理、科学、艺术)--问答或设计问题

①需不需要问,是否对所有人合适(合理);

②单一性标准,中性化问题(不带倾向性),问题明确化(科学);

③委婉、间接、消虑、虚拟、援助(艺术)

问题排列原则:先封闭,后开放;先简单,后复杂;先客观后主观;先一般,后特殊;同类合并。

⑷问卷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具有很好的匿名性;便于资料定量分析;能够排除人为干扰;节省人力财力时间

②缺点:适用范围有限制;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要求;回答率往往难以保证;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环境和填答的质量。

⑸问卷问题的形式:填空式、是否式、多项选择式、矩阵式、表格式、限选式、排序式

⑹问卷设计原则:

①出发点:为回答者着想

②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认识:主观障碍:畏难、顾虑;客观障碍:阅读/理解/表达/记忆能力限制

③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卷设计的问题:调查目的、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分析方法、问卷使用方式、影响

⑺答案设计的注意点:穷尽性(答案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互斥性(答案之间不能交叉又重叠或相互包含)、全面性、符合社会实际、语言简练明确,少而精

⑻问题的数量要依据调查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时间等各种因素来决定,没有固定标准。但一般来说,问题不宜太多,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30分钟。

⑼相倚问题:指的是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即前一个问题作为“过滤性问题”。⑽调查员的条件:诚实与认真、兴趣与能力、勤奋负责、谦虚耐心

培训调查员的方法:①研究人员向全体调查员介绍该项调查研究的计划、内容、目的、方法,及其与调查项目有关的其他情况,就调查访问的步骤、要求、时间安排、工作量、报酬等具体问题进行说明;

②介绍和传授一些基本的和关键的调查访问技术,组织调查员集中学习调查员须知、调查问卷、调查员手册等材料,特别是要逐字逐句、逐条逐项弄清楚调查问卷的全部内容、提问方式、填写方法、注意事项;

③进行模拟调查或访问实习;

④建立起相互联系、监督和管理的办法及规定,保证正式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访谈法:

⑴结构访谈(标准化):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进行的访谈,要求访谈过程、访谈内容、访谈方式等方面都尽可能统一,做到标准化

⑵半结构访谈(半标准化)

⑶非结构访谈(非标准化):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非为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①特征: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适用于多种被访谈者、比较适用于小范围内的调查。

②接近访谈对象的技巧:约定要提前、称呼要恰当、衣着要得体、接近要积极

③提问的技巧:问题要灵活、方法要合适、语言要通俗、预期要恰当

④追问的类型:直接追问、迂回追问、反感追问

⑤听取回答的技巧:排除各种听的障碍;做出对回答的恰当反应

⑥访谈的记录:现场记录、事后记录

第八章

1.实验法(适合因果推论):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三对因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前侧与后侧、实验组与控制组

3.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⑴重大事件的影响;⑵实验对象的发育所造成的影响;⑶前后测

环境不一致的影响;⑷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

⑸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原因。

4.实验的分类: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实验与准实验、双盲实验(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与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都不知道,实验刺激室友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

5.实验研究中,研究者为了创造出两组相同的对象,往往采用两种方法:匹配和随机指派

匹配:指的是根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其有三个方面的困难:现实中往往会没有足够的对象供我们选择;研究者只能在那些他们已经意识到的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上进行匹配;人们的有些特征在实践上是很难操作化为具体的,可观测的指标的。

第九章

1.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类型: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⑴内容分析:指的是这样一种研究技术,它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

⑵二次分析:即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①步骤:选择研究的主题;寻找合适的资料;对资料的再创造;分析资料

②优点:省钱、省时、省力;可以使研究人员从复杂、辛苦的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中,以及单调枯燥的数据登录、输入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便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他的资料;特别适合于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

④缺点:其所用资料的准确性或适用性不足

⑶文献研究的特点

①优点:无反应性;费用低,省钱省时;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究对象;适于作纵贯分析;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

②缺点: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有的资料室不易获得的;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以编码和分析;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⑷文献法的作用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历史性调研课题;常用于社会调查的准备阶段;适用于可有的放矢地确定课题;具有深度回顾功能

第十章

观察:即实地观察法,是调查者根据一定调查目的,凭借自身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作,从社会生活现场直接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⑴类型: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⑵特点:

①优点:观察活动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

②缺点:资料缺乏信度;观察过程受观察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观察内容是观察对象的外显行为;观察手段凭借感官借助工具

⑶观察者的角色:四种角色说——戈尔德

完全参与者(研究者身份隐蔽)+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研究者身份公开)——参与背景中的活动

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公开)+完全观察者(隐蔽)——不参与背景中的活动

⑷观察误差减少的方法:努力提高观察者的自身素质;设法减少观察活动对观察对象的影响;力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采取多人多组,重复对比观察;提高观察设计、观察工具的科学性、注意观察记录的核查、利用现代化的观察仪器。

第十一章

1.资料的整理包括:资料的转换、录入、清理

2.资料的审核:指研究者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的审阅、核对,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使得原始资料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3.单变量统计分析(计算题)

90%的置信度——Z=1.65 98%的置信度——Z=2.33

95%的置信度——Z=1.96 99.5%的置信度——Z=2.81

99%的置信度——Z=2.58 99.9%的置信度——Z=3.30

第十二章

定性资料: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

特点:来源的多样性、形式的规范性、不同阶段的变异性

第十三章

1.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

(1)类型:描述性报告和解释性报告;学术性报告和应用性报告;定量研究报告和定性研究报告

(2)一般结构: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或摘要、参考文献、附录

或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小结与讨论。--简答/填空

社会研究方法概念简述

第一讲导论 (一)基本概念 1、社会研究方法 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①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②通过具体、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③研究过程是可重复的。 ④.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3、人文主义方法论 ①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 ②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投入理解”、“人对人的理解”)。 ③理解派的方法最适合与复杂现象作探索性研究,特别是在这些现象不太为人所知的时候。 ④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 (二)简答论述题 1、简述社会研究的特征 ①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②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③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一般过程:选题——初步探索——研究设计——试验性调查——实地抽样——搜集资料——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综合与评价——撰写报告 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1)选择问题阶段 ①选择研究主题: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②形成研究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焦点,将比较含糊、笼统、宽泛的研究领域/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 (2)研究设计阶段 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者信息收集工具等的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 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资料分析阶段/研究阶段 主要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集中、规范的反映出来的

社会研究方法2016.10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 D ) 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 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 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 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C ) A.“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

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 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B )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 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 ) 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 ) 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 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 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 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 A ) 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

浅谈四种社会研究方法

浅谈四种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简述 (一)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一是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资料的格式是统一的,将所有被调查到的个案资料汇总就能得到一些统计数字,因此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一般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可描述调查样本的一般状况,也可以进行分类描述。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统计调查法可用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也可用于探索性研究。这种方法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成为理论检验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二)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实地研究得到的资料通常是无法统计汇总的文字资料,如观察、访问记录,除此之外同时还包括未形成文字的感性材料,如现场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实地研究与单纯的调查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活动,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思维加工,从中概括出理性认识。实地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研究从观察开始,然后得出暂时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又知道研究者进一步观察,获取新的资料,再得出新的结论或完善原有的结论。实地研究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通常集中关注于某一个案,主要采用无结构的观察和访问来进行资料收集。 (三)实验。通过实验法收集到的资料与统计调查很相似,都可以分类汇总和统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统计调查是在自然环境中,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观测或询问;(2)统计调查所得到的不同的变量值是调查对象本身固有的,而实验则是人为施加某种刺激,使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实验的设计方法很多,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观测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由实验法收集的数据资料是精确量度的,以便能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细微差异。数据资料的分析主要使用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实验法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和小群体的研究。 (四)文献研究。在社会研究中,文献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指在初步探索阶段需查阅文献,为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做准备,而且指在无法直接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独立研究。文献研究的特点在于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不会产生由于这种接触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袁方)名词解释 一、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1)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2)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 (3) 五、社会现象的测量 (3) 六、抽样 (4) 七、问卷法 (5) 八、量表与测验法 (6) 九、访问法 (6) 十、观察法 (7) 十一、资料的审核和整理 (7) 十二、资料的统计分析 (8) 十三、变量分析的一般逻辑 (8) 十四、理论分析 (9) 十五、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10) 一、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的困难性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P10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P20 3.找几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或相关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的社会研究报告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分别采取的是哪种社会研究方式,所用的具体资料收集方法是什么。 答: 4.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答: 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P43-44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P45 6、陈述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答:1、选择问题阶段:选择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意义 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选取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它是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 达到研究便道而进行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工具。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是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 究设计中间确定的发生、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资料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 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与解释研究成果。

2018年10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查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丽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 功能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实证主义 D. 人文主义 7. 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 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 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 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短暂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 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理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 提出理论模型 B. 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构建 D. 进行命题推演 11. 在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为 A. 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 B. 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13. 对所测对象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触雷的测量工具是 A. 量表 B. 指数 C. 问卷 D. 指标

社会调查与统计

社会调查与统计 研究方法是人们在探究事物发展规律、认识影响现象决定因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手段、途径和方式。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层面:哲学方法论、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 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 基本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具体方法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逻辑思维方式:归纳、演绎、比较、分类、类比、分析和综合。 基本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是指人们为了解决理论、认识、实践、日常生活的等特定任务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方式的总和。具体研究技术是属于各门学科本身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指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定性研究特点: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得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特点是: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在实地调查搜集资料方面,强调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中,运用变量、操作化、假设、检验等概念和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它是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由此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量的关系。定量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的比较

2017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2017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1. “对于‘教育'这个词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国 际教 育标准分类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为了避免歧义,适合各国调查人员的实际需 要,联合国住 户调查手册又为这个定义提供了若干补充说明”,以上内容说明了社会经济调查的哪项特征 ()? (4 分 ) A. 广泛性 B. 不确定性 C. 复杂性 D. 规范性 正确答案: C 2. 统计报表按其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 ( ) ? (4 分 ) A.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 面统计报表 B. 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C. 定报和年报 D. 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 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正确答案: A 3. ( ) 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 (4 分 ) A. 定类尺度 B. 定 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 C 4. 下面的哪一种抽样方法是属于介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之间的抽样方法 ( ) (4 分 ) A. 分层抽样 B. 判断抽样 C. 连带抽样 D. 便利抽样 正确答案: A 5. 在考虑课题的 ( ) 时,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另外还需考虑物的因素? (4 分 ) A. 价值 B. 可行性 C. 初步研究 D. 课题的表述 正确答案: B 6. 将局部的观察结果和事实材料经过归纳,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假设,这种方 法称 为( ) ? (4 分 ) A. 综合分析法 B. 逻辑推理法 C. 归纳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 正确答案: C 您的回答: 7. 将一组受访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的抽样方法称为 ( ) ? (4 分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 C 8. 按照调查目的的不同,将社会经济调查分为 ( ) ? (4 分 ) A. 实用性调查与 确定性调查 B. 委托性调查与自主性调查 C. 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D. 大规模调查, 中等规模调查和小规模调查 正确答案: A 您的回答: A 9. 访员语言方面 ( ) ? (4 分 ) A. 应当尽量使用普通话或与受访者相同的方 言 B. 应使用自己熟悉的方言 C. 只能用普通话 D. 避免使用普通话 正确答 案: A 10. 设计一组有两个不同选项的问题,要求受访者从每个问题的一对选项中选择 一项 作为答案,这种回答方法称为 ( )? (4 分 ) A. 顺序选择法 B. 双向列联法 C. 评 定尺度法 D. 配对比较法 正确答案: D 11. 市场试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 (6 分 ) A. 室内试验法 B. 市场试 验法 C. 神秘购物者测验 D. 市场测试 正确答案: C-D 案: A-B-C-D-E 12. ( )? 斥观点 13. 方案确定 14. 若用传统的“立场、 观点、 方法”论来分析调查的涵义, 以下表述哪 些是正确的 (6 分 ) A. 调查本身不涉及立场 B. 调查本身涉及立场 D. 调查本身包含观点 E. 调查谨守方法 问卷设计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分为 C. 事前准备 D. 实际设计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的方法有 ( ) D. 模拟训练方法 ( ) 三个阶段? E. 事后检查 ? 分 正确答案: (6 分 ) 正确答案: A. 集中讲授法 E. 哈雷斯培训法 正确答案: 方法 C. 随机抽样法 15. 预实验和试点调查可以在 ( ) 方面发现问题以便改进设计? 样方案 B. 问卷设计 C. 调查的组织实施 D. 时间与经费 C. 调查本身排 A-C-E A. 前期论证 B. C-D-E B. 以会代训 A-B-D-E 分) A. 抽 E. (6 应答率 正确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刘志林) 第一讲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由社会研究者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来寻求答案的过程 提出问题——搜索和分析证据——得出答案 个人经验、传统观念、权威、原创研究 社会研究中常见的错误: 1、不确切的观察(而科学的观察是有意识的、系统的) 2、过度推论或者过度概括 3、选择性观察(e.g.:共享单车是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4、非逻辑性推理(e.g.:风水轮流转) 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评价证据——得出答案 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所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二、什么是科学的社会研究 科学与研究 风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多年观察的一种经验积累(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与冬季挂干冷西北风,夏季刮东南季风有关) 经验主义Empiricism(环境的选择与设计画→运势) 科学:是人类积累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知识的方式之一 零散的观察和总结→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科学研究的诞生,反映出人类知识积累从零散的经验积累到有意识的系统系统观察和分析的转变 科学的社会研究:超越经验主义的系统观察

3个特点: 从对现象的描述到原因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 实证+逻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因果解释的逻辑过程) 从观察到结论: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一般的、概括性的规律与机制 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s: 掌握发现社会现象中仍然需要并值得回答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大家认可的、可信、可行的技术路线寻求证据、进行论证的社会研究者 三、社会研究的出发点 差异变化 总结归纳:趋势模式 描述差异,发现规律→揭示原因、提供解释→提供预测、指导决策 值得研究的差异(艾伦˙巴比):固 有观念:晋升制度影响士气;参照群体理论(与周围的人比较)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因果关系大学教育→收入;勤奋→收入 相关关系夏天→冰激凌销量增加→去海边人数增加→溺水身亡 区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 因果解释的不同逻辑Idiographic VS nomothetic 个案式推理 Idiographic Reasoning 寻求对某个具体现象/事件/案例的全面解释 为什么某一项政策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因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对A的全面解释意味着难以帮助我们理解除了A以外的其他任何问题 通则式推理Nomothetic Reasoning 寻求能够解释所有类似现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因素

2017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2017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1. “对于…教育?这个词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为了避免歧义,适合各国调查人员的实际需要,联合国住户调查手册又为这个定义提供了若干补充说明”,以上内容说明了社会经济调查的哪项特征()?(4分) A. 广泛性 B. 不确定性 C. 复杂性 D. 规范性正确答案: C 2. 统计报表按其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 )?(4分) A.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B. 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C. 定报和年报 D. 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正确答案: A 3. ( )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4分)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正确答案: C 4. 下面的哪一种抽样方法是属于介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之间的抽样方法 ( ) (4分) A. 分层抽样B. 判断抽样C. 连带抽样D. 便利抽样正确答案:A 5. 在考虑课题的( ) 时,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另外还需考虑物的因素?(4分) A. 价值 B. 可行性 C. 初步研究 D. 课题的表述正确答案: B 6. 将局部的观察结果和事实材料经过归纳,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假设,这种方法称为( ) ?(4分) A. 综合分析法B. 逻辑推理法C. 归纳推理法D. 类比推理法正确答案:C 您的回答: 7. 将一组受访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的抽样方法称为( ) ?(4分)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正确答案: C 8. 按照调查目的的不同,将社会经济调查分为( )?(4分) A. 实用性调查与确定性调查B. 委托性调查与自主性调查 C. 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D. 大规模调查,中等规模调查和小规模调查正确答案: A 您的回答: A 9. 访员语言方面( )?(4分) A. 应当尽量使用普通话或与受访者相同的方言B. 应使用自 己熟悉的方言 C. 只能用普通话 D. 避免使用普通话正确答案: A 10. 设计一组有两个不同选项的问题,要求受访者从每个问题的一对选项中选择一项作为答案,这种回答方法称为( )? (4分) A. 顺序选择法 B. 双向列联法 C. 评定尺度法 D. 配对比较法正确答案: D 11. 市场试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6分) A. 室内试验法B. 市场试验法C. 神秘购物者测验 D. 市场测试正确答案:C-D 12. 若用传统的“立场、观点、方法”论来分析调查的涵义,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6分) A. 调查本身不涉及立场 B. 调查本身涉及立场 C. 调查本身排斥观点 D. 调查本身包含观点 E. 调查谨守方法正确答案:A-C-E 13. 问卷设计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分为( ) 三个阶段?(6分) A. 前期论证B. 方案确定C. 事前准备 D. 实际设计 E. 事后检查正确答案:C-D-E 14.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的方法有( )?(6分) A. 集中讲授法B. 以会代训方法C. 随机抽样法 D. 模拟训练方法 E. 哈雷斯培训法正确答案:A-B-D-E 15. 预实验和试点调查可以在( )方面发现问题以便改进设计?(6分) A. 抽样方案B. 问卷设计 C. 调查的组织实施 D. 时间与经费 E. 应答率正确答案:A-B-C-D-E 16. 面访调查调查成本高、周期长,且对调查人员难以控制。(3分) 正确答案:是 17. 与其他抽样方式相比,整群抽样效果一般较差,因此很少应用。(3分) 正确答案:是 18. 外部二手资料的收集相比机构内部资料的收集更为重要。(3分) 正确答案:是 19. 社会经济调查大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3分) 正确答案:否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 具有(D ) 目的性 B .经验性 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社会科学研究 B 心理学研究 D 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是什么”的问题 “如何做”的问题 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 A. 2. A. C. .理论性 .历史研究 .哲学研究 ?社会性 3. A. C. ( B. D “为什么” .“怎么样” 的问题 的问题 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 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套 C .定性调查 5. 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 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6. 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4. B ) .典型调查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A. C. 7. A. B. B D (如心理学研究 (B ) B D (A )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C. D. & A. 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有概率性特点 B .具有必然性特点

《社会研究方法 第四版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特征: A.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主题指的是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社会研究的主题首先必须是有关社会的。意味着社会研究的对象必须包括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必须包括人的社会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B.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所谓经验性,指的是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即社会研究只针对那些可以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东西感兴趣。 C.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对于一个问题能否科学地进行探讨,首先依赖于这一问题是不是可以由科学来回答的问题,社会研究中所探讨的问题必须是可以由科学来回答的。(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A.人的特殊性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以及由人和人的行为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 B.研究的干扰性 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有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现象是一种与自然现象有着根本性质差别的想象。 D.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研究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外,有时还会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社会研究的困难不只体现在变量多、原因复杂,还体现在要对这些变量进行研究时,所受到的各种社会因素的限制也比较多。 E.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学家本人也是他所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因此,社会研究者要在研究过程中要像自然科学家那样保持一种客观的、超然的态度。就要困难得多。 第二节: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一:方法论 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主要问题包括(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二:研究方式 指的是研究搜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二次作业(含答案)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1.概率抽样的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等。 2.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研究)的类型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与个案调查等。 3.问卷中封闭式问题的主要形式有是否式、选择式、矩阵式与表格式。 4.设计问卷初稿方法有卡片法与框图法 5.统计中的集中量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6.社会测量可有四中类型的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何定比尺度。 7.问卷中的问题的答案要具有穷尽性何互斥性。 8.按照对观察内容与程序的控制是否严格,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无结构式观察。 9.根据被访对象数量。无结构式访问可分为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 10.测量的四要素包括: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以及数字和符号 11. 12.街头拦人访问属非概率抽样。√ 13.在概率抽样方法中,整群抽样的一个优点是样本代表性较高。× 14.概率抽样不受主观影响,各调查对象被抽入样本的机会相等。√ 15.四分位差越小,中位数代表性越大。√ 16.描述性调查研究主要探讨关于社会现象的“为什么”方面的问题。× 17.在调查研究进行抽样时,抽样单位与研究的分析单位是可以不一样的。√ 18.社会测量的效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19.在大多数情况下,抽样调查的参数值是已知的。× 20.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属于统计推论。√ 21.问卷中的问题按其内容可把分为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问卷设计步骤与方法? 步骤: 1:把握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2:搜集有关研究课题的资料 3:确定调查方法的类型 4:确定每个问答题的内容 5:决定问答题的结构 6.决定问题的措词 7.安排问题的顺序 8.确定格式和排版 9.拟定问卷的初稿和预调查 10.制成正式问卷 方法: 1.自由记述式 自由记述式是指设计总是时,不设计供被调查者选择的答案,而是由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对其回答不做任何限制。 2.填答式 填答式是把一个问题设计成不完整的语句,由被调查者完成句子的方法。调查者审查这些句子,确认其中存在的想法和观点。 3.二元选择式 二元选择式又称是非题,它的答案只有两项(一般为两个相反的答案),要求被调查者选择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整理 题型: 1、填空题:20*1分=20分 2、不定项选择:10*1分=10分 3、名词解释:5*4分=20分 4、简答题:5*5分=25分 5、论述题:两题12分+13分=25分 一、导论 1、社会研究的概念: PPT: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而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就是社会研究方法。 书本: (P2)社会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泛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即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理论来解释具体社会现象,并力图找到具体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 (P4)社会研究方法:有目的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其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 2、社会研究的特点:(P5) (1)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科学性(指研究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2)研究的方式是实证的(价值中立)——实证性(社会研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或者说研究者在研究中要保持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 (3)研究的主题是经验的(可检验,也重复)——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获取的资料,并能通过验证资料的验证。) (4)研究过程是客观的——客观性(指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获得的经验事实是客观的。) 3、社会研究的类型:(P11) (1)按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按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研究对象的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4)按社会研究的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 (5)从时间性角度:横向研究、纵向研究(P18) ①横向研究/横剖研究/截面研究:(瞬间取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横剖研究通常是较简单、较省钱的方法,但缺点是无法捕捉社会过程或变迁状况,是调查研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②纵向研究/纵贯研究:指的是在较长时期内的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分析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探讨社会现象的前后联系,力图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纵贯研究通常比横剖研究来得复杂,涉及的成本也比较高,但也比较有力,特别是当研究者想要寻找社会变迁问题的答案时。 ●纵贯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区别) A.趋势研究/时间序列研究:在不同时点上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总体的某一特征一直得到研究)。(书本:是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变化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资料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B.同期群研究/同龄群研究/世代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每

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对于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 调…应用领域较广,操作程序严格规范,对事物的分析精确性高,对信息的收集迅速及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可以通过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其资料是被访者的自我报告,对行为的测量被动、简洁,难以了解社会现实中人们的真实行为过程,对思想难以深入探讨。 实地…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适合于研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效度高,灵活性和弹性大,但概括性差,信度低,耗时长,对研究对象会产生影响。 实验…基本目标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研究内容狭窄。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范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普遍调查的特点。 答:由于普遍调查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所以这一调查方式有以下特点:1.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 2、简述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3、简述选题的标准。 答:选择调查课题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4、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答: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准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5、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抽样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1)设计阶段:确定抽样调查目的,作用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总体)的范围和样本单位的样式;确定抽取样本的方式和样本单位的数目;组织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辅助工作的准备,如人员培训,资料印刷,工作进度安排。 (2)样本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整理和推算 2、试论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确定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想象。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2)统计规律性 由于存在着随机性,人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抽样结果当做总体分析的数据。但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也并非毫无关系。统计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可以透过抽样推论总体。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操作题(共40分) “新的一年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争取使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活得更有尊严......” 请结合课程内容试对上述论述中的“尊严”一词进行概念操作化。 答: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尊严就是不容亵渎的,尊严是不分男女的只是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自己要保护的东西也不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 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8日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浙江7月自考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应用试题 课程代码:0020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_______是对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 2.调查时间具体包括调查的_______和调查的_______。 3.访问调查大体上可以分为访问准备、_______、访问过程控制、结束访问等几个阶段。 4._______是访问调查的中心人物,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品质、能力和经验。 5.问卷中的问题有二种类型,即_______和_______。 6.在提示中有许多具体的技巧,较多采用的两种最基本技巧是_______和_______。 7.根据调查的不同环境,实验法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8.资料整理是社会经济调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_______。 9.习惯上规定各组只包括本组下限变量值,而等于上限的变量值归为下一组,这就是“_______”原则。 10.调查报告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调查报告所揭示的问题具有_______和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调查研究方案中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解决下列哪一个问题?( ) A.向谁调查 B.为什么调查 C.如何调查 D.调查什么 2.产品等级是( )。 A.列名尺度 B.定比尺度 C.间距尺度 D.顺序尺度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概率抽样?( ) A.随意抽样 B.整群抽样 C.判断抽样 D.定额抽样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访问调查的类型?( ) A.居民入户调查 B.座谈会 C.当事人、知情者个别采访 D.结构式访问 5.帮助被调查者正确理解和正确回答已经提出的问题是指访问过程控制中的哪一方面内容?( ) A.提问控制 B.引导控制 C.追问控制 D.非语言控制 6.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 )。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