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内容摘要:

摘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摘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针灸;辨证论治;定性;定位

1 辨证

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践基础的不同,临床上存在着众多的辨证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1〕。辨证包括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

1.1 定性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临床诊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病因病机时必须全面掌握症状与体征,了解可能致病的客观因素,对病证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审证求因”。

(1)外感六淫(含内生五邪)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风:怕风、出汗、痒(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皮疹、面目浮肿、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脉浮缓或弦。寒:恶寒或畏寒、战栗、无汗、固定性疼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和热敷、咯稀薄白痰、口泛清水、大便稀薄、舌苔白、脉迟或紧等。

湿:头重如裹、肢节酸困、倦怠无力、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咯痰多、白带多、淋浊、湿疹、疮疡流水、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滑或濡等。燥:干咳无力或痰中带血、鼻干、咽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尿少、皮肤干裂、舌质干红、舌苔少或剥脱、脉细数等。

火(热):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心烦、喜冷饮和冷敷、咯粘稠黄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谵妄、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等。暑:参见湿和火(热)部分。(2)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气滞:疼痛、闷胀。气滞疼痛的特点为时轻时重、多呈窜痛、部位不固定、往往是胀重于痛、可在温暖之后暂时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血瘀:疼痛、肿块、出血、瘀斑。血瘀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出血呈暗紫色、有血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痰饮:主要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肋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等。

(3)正气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血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淡、头发枯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阴虚: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舌质干红、脉细数。气虚: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倦怠无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身体喜按、舌质淡嫩有齿痕、脉虚无力。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有气虚的症状与体征外,尚有面色滞暗,形寒肢冷,严重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2 定位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传变与定位都离不开人体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

气、血、津液。一般来说,病邪侵犯躯体病位浅者居表,病邪侵犯脏腑而病位深者居里。(1)病位在表表病,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经络病也应归属于表病。表病究竟表现在哪一经络,尚需结合经络辨证,寻找在所属经络循行的部位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2)病位在里

里病,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主要有: 病在心: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妄、癫狂、心前区痛、脉律不齐、出汗、口舌生疮、活动不灵等。病在肝:情志忧郁、善太息、易怒、胁肋胀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月经不调、抽搐、痉挛、震颤、麻木、小腹及阴囊牵引疼痛等。病在脾:脘腹痞闷、厌食呕恶、口淡无味、腹泻、浮肿、白带多、内脏下垂、肌肉萎缩等。病在肺: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咯血、胸部闷痛、失音、浮肿等。病在肾:腰痛、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异常、早衰、牙齿松动、毛发稀少、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夜间多尿、呼吸困难(呼多吸少)、五更泄泻、耳鸣、耳聋等。病在小肠:小腹胀痛、腹泻、小便短赤、排尿涩痛、尿血等。病在胆:胁肋疼痛、口苦、黄疸、寒热往来等。病在胃:胃脘疼痛、口渴、能食、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嗳气、嗳腐吞酸、便秘、牙龈肿痛等。病在大肠:小腹疼痛、腹泻、便秘等。病在膀胱:尿频、尿急、尿痛、尿血、遗尿等。

中医针灸学概论

中医针灸学概论 针灸治疗学是阐述针灸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经络、腧穴、刺炎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内容颇为广泛,总体可分为概论、各论及专论三个部分。概论主要阐述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针灸辨证论治纲要和针灸配穴处方(包括特走穴的临床应用),各论详细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专论则介绍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在病理s情况下,则经络里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脑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经络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按软、拘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内经》称之为“解结”。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直”。《干金方》中说:“凡病皆由血气室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议温暖之。”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实热引起者直用针刺,虚寒引起者直行灸疗。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酸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而止痛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酸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既病之后,机体仍会不断产生相应抗病能力,继续与病邪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凡邪盛正气未衰老(新病),治宜祛邪一为主,邪去五户芬。正虚邪不盛者(久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而邪未衰,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宜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若以邪实为主者,法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内容摘要: 摘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摘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针灸;辨证论治;定性;定位 1 辨证 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践基础的不同,临床上存在着众多的辨证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1〕。辨证包括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 1.1 定性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临床诊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病因病机时必须全面掌握症状与体征,了解可能致病的客观因素,对病证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审证求因”。 (1)外感六淫(含内生五邪)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风:怕风、出汗、痒(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皮疹、面目浮肿、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脉浮缓或弦。寒:恶寒或畏寒、战栗、无汗、固定性疼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和热敷、咯稀薄白痰、口泛清水、大便稀薄、舌苔白、脉迟或紧等。 湿:头重如裹、肢节酸困、倦怠无力、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咯痰多、白带多、淋浊、湿疹、疮疡流水、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滑或濡等。燥:干咳无力或痰中带血、鼻干、咽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尿少、皮肤干裂、舌质干红、舌苔少或剥脱、脉细数等。 火(热):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心烦、喜冷饮和冷敷、咯粘稠黄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谵妄、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等。暑:参见湿和火(热)部分。(2)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气滞:疼痛、闷胀。气滞疼痛的特点为时轻时重、多呈窜痛、部位不固定、往往是胀重于痛、可在温暖之后暂时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血瘀:疼痛、肿块、出血、瘀斑。血瘀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出血呈暗紫色、有血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痰饮:主要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肋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等。 (3)正气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血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淡、头发枯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阴虚: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舌质干红、脉细数。气虚: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倦怠无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身体喜按、舌质淡嫩有齿痕、脉虚无力。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有气虚的症状与体征外,尚有面色滞暗,形寒肢冷,严重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2 定位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传变与定位都离不开人体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

针灸的辨证论治

针灸辨证论治 一,望闻问切 望神,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 望血络,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瘀血阻络等等 问,为四诊之首,很重要,“十问歌”,问诊时不要让病人牵着走,自己要有目的、有清晰的思路。 切脉,可以体会针灸治疗前后的变化。 二,辨证 1,病位,先于辨证之前,决定了针灸的基本方。 2,病位的重要性辨别诊断,自己觉得很有把握但效果不好的,进行病位检查。 三,论治(治则、处方、手法、进针、留针、取针等) 治则:治病求本、於陈者除之、以痛为腧 处方:正反双侧刺,根据辨证加减穴位,特定配穴比如:子午流注、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五腧穴、字母补泻配穴,局部、远端、特效穴等等。比如:腿疼扎阳陵泉,既是局部腿疼取穴又是筋会,也是经验穴;再如呕吐内关,是根据症状选穴是自古以来大家都用的,也是“有是证用是穴”是经验传承。 基本穴、辅助穴没有特殊区别,用则为主,不用则弃。可取可不取的穴宁肯不取,取则有道理,只要效果好,不必拘泥于针和取穴的多少。简而有效更好。

针灸处方要体现情绪调节,取穴时要注意,对疗效有帮助,比如:平衡针,刺神经,是和针经络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专门刺神经而治疗偏瘫的,要求把神经走向等等记忆的很好。 还有一些针灸的手法,初学者不可妄言。平补平泻提插捻转都是为了得气而服务。在处方中体现出应该用哪种针法?是电针还是温针?还是刺络放血? 在针刺之前注重调神。沟通好,交谈和交代病情需要技巧。环境的安静和医者、病患的静心。如以前在行医过程中曾贴出标语:针灸静地,请勿高声。 要有治疗病的信心,要有居高临下的自信。源于对于病患和病情乃至针具的敬畏之心,是负责和谨慎的表现,就像打仗之前,临敌对阵的状态决定了你的输赢,自己和对手之间就差在毫厘之间、比的就是心理。是针灸之神和大夫之神的高标准的精神境界的要求。患者也要专心体会,如临深渊、如握重权,不排除一些心理暗示和心理疗法,也是调神的一种手段。 在针灸处方当中要有调神的考虑,强调大夫对患者的心神调节,包括穴位、沟通、心理疏导等等。 在扎针是一定要体会针下的感觉,要注意针灸过程当中病情的缓解程度,辨证准确应该针下痛减。 取针的过程要注意,尤其是面部的针,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出血,取针后要按压。 进针时注重压手的作用,可以减少痛感、可以找准穴位、可以加

针灸特色之经络辨证

针灸特色之经络辨证 【摘要】:在中医辨证理论中,经络辨证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辨证是指应用经络学说理论,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以辨明疾病发生的脏、腑、经,从而明确病机、病性、病因的辨证方法。经络辨证有其特定的理论构架与体系,在中医临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特别对针灸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现就经络辨证在中医针灸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经络辨证针灸 经络学说是我国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发现和总结出来的,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 沿十四经脉及各穴位加以物理刺激, 能对疾病起一定的调节乃至治疗作用。我国古人将经络学说的机理概括为:“行血气, 营阴阳, 调虚实, 应天道, 决生死”。经络辨证,最早见于《帛书·经脉篇》,是一种基于经络学说,通过分析临床体征、症状,辨明疾病发生的脏、腑、经,从而明确病机、病性、病因的辨证方法。历代医家对经络辨证法的应用都较多,但尚未形成一套明确而系统的论述。经络辨证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针灸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辨经脉病证 1.1 “是动病”与“所生病”:在《灵枢》经脉篇中,将各经脉病候划分为了“所生”、“是动”两类,但关于二者的本质,历代医家一直都颇具争议。后来有学者指出“是动病”是位于四肢十二经脉脉口的脉诊病候。在“经络”这一概念出现后,就使用了各经脉脉口穴位名进行经络命名,将脉口的诊脉病候作为相应的经脉病候,称为“是动病”。“所生病”,是指沿经脉循行线路发生的病证,所以其病候为病证所在的经脉,选择本经穴位可治疗相应的病候表现。比如:胸满、烦心、喘喝、上气、咳等症状,都为肺经病证,均可取肺经腧穴进行治疗。 “所生病”、“是动病”可分别根据经脉循行取穴、本经原穴进行治疗,二者在证侯本质、证侯表现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尽管都可以选择本经穴位进行治疗,但又各有侧重,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灵活选用。 1.2 奇经八脉:奇经共包括8条经脉:阳跷、阳维、阴跷、阴维、带、冲、任、督。 在十二经脉中,奇经八脉发挥着一定的补充、联系、加强作用,所以针灸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一)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一) 摘要: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灸;辨证论治;定性;定位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症状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针灸仅仅应用经络辨证指导临床是片面的。临床上应该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以区分其病性(寒热虚实等)、确定其病位(表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辨证 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践基础的不同,临床上存在着众多的辨证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1〕。辨证包括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 1.1定性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临床诊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病因病机时必须全面掌握症状与体征,了解可能致病的客观因素,对病证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审证求因”。 (1)外感六淫(含内生五邪)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风:怕风、出汗、痒(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皮疹、面目浮肿、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脉浮缓或弦。寒:恶寒或畏寒、战栗、无汗、固定性疼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和热敷、咯稀薄白痰、口泛清水、大便稀薄、舌苔白、脉迟或紧等。 湿:头重如裹、肢节酸困、倦怠无力、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咯痰多、白带多、淋浊、湿疹、疮疡流水、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滑或濡等。燥:干咳无力或痰中带血、鼻干、咽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尿少、皮肤干裂、舌质干红、舌苔少或剥脱、脉细数等。 火(热):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心烦、喜冷饮和冷敷、咯粘稠黄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谵妄、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等。暑:参见湿和火(热)部分。(2)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气滞:疼痛、闷胀。气滞疼痛的特点为时轻时重、多呈窜痛、部位不固定、往往是胀重于痛、可在温暖之后暂时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血瘀:疼痛、肿块、出血、瘀斑。血瘀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出血呈暗紫色、有血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痰饮:主要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肋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等。 (3)正气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血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淡、头发枯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阴虚: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舌质干红、脉细数。气虚: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倦怠无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身体喜按、舌质淡嫩有齿痕、脉虚无力。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有气虚的症状与体征外,尚有面色滞暗,形寒肢冷,严重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2定位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传变与定位都离不开人体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一般来说,病邪侵犯躯体病位浅者居表,病邪侵犯脏腑而病位深者居里。(1)病位在表表病,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经络病也应归属于表病。表病究竟表现在哪一经络,尚需结合经络辨证,寻找

针灸在癌症康复治疗的常用穴位与辨证施治(内容清晰)

针灸在癌症康复治疗的常用穴位与辨证施治 来源:网络作者:石青胜 (一)抗癌常用穴位及其功效 1、温补阳气常用穴:如关元、气海、神阙(灸)、命门、足三里等。 此组穴位可温补人体阳气,增强防卫机能,抗御癌瘤。近代研究表明,此组穴位,多可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癌能力。 2、补脾益肾常用穴:如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三阴交、内关、公孙、肾俞、命门、气海、关元等。 此组穴位滋养先天,补养后天,培元固本,增强机体抗肿瘤的能力,达到阻抑癌瘤发生、发展的治疗目的。近代研究资料表明,以上补脾益肾穴位,可增强机体免疫机制,激活肝、

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促使造血功能活跃、白细胞总数增加及吞噬功能加强,对抗放、化疗 的毒副反应。 3、养血升白常用穴:如大椎、肾俞、关元、命门、胃俞、脾俞、肝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气海、内关、太溪等。 此组穴位可控脾养血,补肾生髓,对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有一定疗效。近代研究表明,此组穴位能够兴奋骨髓造血系统,促进造血机能的恢复,提升白细胞。 4、气阴双补常用穴:如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溪、太冲、气海、肾俞、肝俞等。 此组穴位可益气养阴,生津润燥。适用于放、化疗所致的火毒内攻,阴虚内热和晚期患者阳损及阴.气血虚损等证。 5、软坚化痰常用穴:如丰隆、公孙、行间、阴陵泉、鱼际、间使、合谷、外关、脾俞、肺俞等。

此组穴位的现代研究表明,可疏通淋巴管道,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作用。 6、活血化瘀常用穴:如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冲、阳陵泉、血海、百会、大椎、脾俞、膈俞等。 此组穴位的现代研究表明,可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免疫活性细胞保人瘤体,抑制癌瘤细胞的生长,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破坏肿瘤周围及癌灶内纤维蛋白凝集,从而阻止癌细胞着床,防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二)针灸抗癌的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证宜理气活血,化瘀消积,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阳陵泉、脾俞、太溪、三阴交、内关等。 2、痰湿凝聚证宜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三阴交、合谷、间使等。 3、热毒内炽证宜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百会、神阙(灸)等。运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10分钟;神阙用艾条灸,每日2次,每次5分钟。 4、气血不足证宜补养气血,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阳陵泉等。运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10-15分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