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1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2

24、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能力人

25、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 B )。

A 家长制

B 古典管理理论

C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 当代管理理论

26、()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A 家长制

B 科层制

C 泰罗制

D 流水作业制

27、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 费孝通

B 吴文藻

C 严复

D 康有为

28、农村社区成员是以()关系为主要纽带的。

A 业缘

B 地缘

C 血缘

D 趣缘

29、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D )。

A 城乡对立

B 缩小城乡差别

C 农村发展为城市

D 城乡协调发展

3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A 过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郊区化

D 城乡融合

31、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 A )提出的。

A 芝加哥学派

B 纽约学派

C 华盛顿学派

D 哈佛大学学派

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 )。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库利

D 丁伯根

33、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C )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 吴文藻

34、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D )。

A 肉体上消灭

B 财产全部没收

C 让其自生自灭

D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3

35、整合作用是指( C )。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 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合在一起

C 社会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D 一个社会的稳定

36、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 C )。

A 制度化优先

B 制度化冲突

C 制度化逃避

D 制度化建设

37、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D )和象征性设备。

A 规则性设备

B 组织性设备

C 概念性系统

D 实用性设备

38、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C )。

A 罗斯

B 默顿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39、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C )。

A 逃避行为

B 形式主义

C 创新

D 反叛

40、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B )。

A 逃避行为

B 形式主义

C 创新

D 反叛

41、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A )。

A 社会失范论

B 标签论

C 亚文化群体论

D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42、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C )。A消极的控制 B 外在控制 C 积极的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43、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C )。

A 社会制度

B 法律

C 社会行为规范

D 政府

44、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 )

45、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B )。4

A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 计划生育

C 缩小城乡差别

D 扶贫

46、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 A )不相适应。

A 物质资料再生产

B 自然环境

C 生产资料

D 社会发展

4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D )。

A 就业

B 失业

C 显性失业

D 不充分就业

48、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

A 经济学定义

B 政治学定义

C 社会文化的定义

D 环境学定义

49、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 B )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A 社会保险基金

B 国民收入

C 社会自筹资金

D 福利基金

50、社会保险是( B )。

A 社会救助

B 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 社会福利

D 人身人寿保险

51、社会工作是指( A )。

A 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B 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

C 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D 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52、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C )。

A 生物有机体说

B 社会进化论

C 社会均衡论

D 文化类型说

53、“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 A )的观点。

A 社会进化论

B 历史循环论

C 社会均衡论

D 历史三阶段说

54、“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A )

A 文化类型说

B 生物有机体说

C 历史三阶段说

D 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55、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 D )。

A 个人流动

B 代内流动

C 向上流动

D 水平流动5

56、《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B )。

A 丁伯根

B 托夫勒

C 佩切伊

D 贝尔

5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 C )的观点。

A 信息社会论

B 社会趋同论

C 依附理论

D 后工业社会论

5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 B )

A 弗兰克

B 丁伯根

C 普雷毕什

D 沃勒斯坦

59、“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 A )

A 贝尔

B 弗兰克

C 奈斯比特

D 达伦道夫

60、通常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

A 经常性调查

B 一次性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问卷调查

二、填空题

1、人要进行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生产中体现出两种关系即: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

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于 19世纪30 年代。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_,在 1891 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结构的总和。

5、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6、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分,我们把它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综合性三类。

7、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8、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___》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9、马克思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11、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即___正式的_和____非正式的的渠道。

6

12、根据交往的主体可以把交往划分为个人交往和群体交往。

13、冲突的根源是______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特点是破坏性。

14、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_血缘关系、业缘关系_、地缘关系_。

15、集体行为的特征是:非组织性_______、____突发性_________、___反常性_。

16、集体行为的类型是:骚动_、传闻__、__社会动荡不安____、____社会运动_。

17、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

18、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_自然环境______和____社会环境________。

19、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人有语言的能力。。

20、语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

21、社会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个人层次上,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二是群体层次上,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_。

22、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

23、人际关系亲密是初级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24、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三种形式。

25、家庭的发展经历了___血缘家庭________、___普那路亚家庭_____、__对偶家庭_______、___一夫一妻制家庭四个阶段。

26、从家庭结构的角度,通常把家庭分为___血缘家庭________、___普那路亚家庭_____、__对偶家庭、___一夫一妻制家庭。

27、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___核心家庭___、_主干家庭____、___联合家庭______、___其它家庭等。

28、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29、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能量交换关系关系。

30、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泰罗。

31、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__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____、____行政因素干预管理___、____重人性____、__轻规则_____。

7

32、“社区”一词由德国的社会学家____滕尼斯_________最先使用的。

33、农村的居住特征主要表现为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

34、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___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

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35、按城市的功能可以把城市划分为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等。

36、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城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7、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畜牧业__、___手工业___、_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8、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富、声望、权力。

39、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是工人阶级_、___农民阶级__、和一个个体劳动者阶层。

40、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_____、___变异性、___相对稳定性、__阶级性。

41、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

4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_______、___规则系统______、___组织系统__________、___设备系统。

43、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

44、道德是靠人们的___内心信念_________、___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

45、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

46、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是社会控制的对象。

47、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具体时间、具体地点________、__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

49、我国的人口问题表现为___人口数量庞大_______、___人口素质低;其成因8

是____政治原因__________、____人口惯性___________、___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50、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同___物质资料再生产不能合理配置。

51、失业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我国面临就业问题主要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性失业问题两个方面。

52、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项内容。

53、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

54、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城镇主要采取了就业保障和价值补贴制度。

5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农村救灾、“五保”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扶贫。

56、人类要善于利用自然环境为社会发展服务,要保护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三种措施统一考虑。

57、社会流动按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按运动方向参照划分代际流动、代内流动。

58、1963__年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59、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依据是人民的物质和文化__________的需要。

60、社会调查方法可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名词解释

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属于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们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需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生产和匮乏感,而其要求尚未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其特点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

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9

文化_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指人的意识状态。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的。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群体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活动方式。

社会角色——当一个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行为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是指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出现左右为难的现象。

社会地位——简称“地位”。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

角色扮演——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组织环境——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

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

集体行为——也称群众行为,指人们在群众中的行为有时完全失去他们原来的个性,他们被感情所支配,或者放弃了那些在正常情况下的重要约束

时尚——又称流行,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暂性。社会成员对所崇尚事物的追求,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10

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内化——是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人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社会群体——是指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社会组织——一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共同体,包括家庭、家庭、工厂、机关和学校等;二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组合方式。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的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最主要的,起作用的分化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分化.

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制度化——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

11

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社会控制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于1901年提出来的。

社会舆论——也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社会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发挥社会控制作用。

就业——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它是集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反应遵守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扩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失业——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或虽然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和特征。

社会流动——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四、简答及论述题

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

12

2)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3)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功能:第一,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增长社会管理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第三,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四,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论点:第一、“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暂短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他的位置;当着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

需要层次论分为5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交往的意义是什么?

(1)人类离不开交往。

(2)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

(3)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能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4)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发展。

13

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第二,态度的类似性

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

第四,交往频率

6、时尚形成的条件及功能。

顾名思义,时尚为众人一时所尚,因而非常规性、甚至突发性成为其重要特点。时尚所崇尚的是新出现的某种事物;包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服饰及语言。但时尚所崇尚者并不一定是新生事物,如果被崇尚的东西是被社会认同的有价值的,它可能会保留下来。而大多数时尚是短暂的,时间一过,时尚也就自动消失,它不能被保留下来。这样,许多时尚与社会认可的新生事物无关。另外,社会常对某些时尚给以消极评价,例如赶时髦是说它长久不了,时狂则说某些人达到发狂的程度,更有贬意了。当然,时尚有时也包含着新事物的萌芽。其流行的特点一般是:一、自上而下的传播;二、由核心群体向边缘人群的传播;三、时尚的流行具有循环性。

其功能表现为:第一、时尚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活变得生动活泼。第三、对落后观念的冲击,可能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第四、在商业社会中,时尚可刺激消费、活跃经济。不健康的时尚会表现出负效应。

社会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0.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学的想象力? 答: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困扰,公章不在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使我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例如当社会走向工业化时,农民就自然转变为城市工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当民族遭受战争蹂躏时,人民就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经济萧条时期,大批工人失业,不管曾经他们的工作效率多高。对此,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无能为力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定义,需要理解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社会学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社会学的作用有,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名词解释一1、社会学是一门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17、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者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8、本原的社会制度:指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答案 4、请详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答:社会控制的功能有: 1、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促使人们行为制度化,通过社会控制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调剂其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制约和知道他们的社会行为。 2、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条件。一方面,通过社会控制从正面鼓励引导良好行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规定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的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其利益竞争X围,调整利益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纠正越轨犯罪行为,抑制个人间和社会各个利益群体间的冲突,避免发生大规模的对抗和冲突。 3、协调社会运行的各系统,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其运行轨道,控制运行方向和速率,促进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作为阶级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斗争工具。 简述社会控制的手段有? 答:社会控制的手段: 1、国家政权:这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利,也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 2、法律:是有国家立法机关定立和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划。 3、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自己成员制定的行为准则。 4、习俗: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互相模仿逐渐形成的并共同村手的风俗和习惯。 5、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来评价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X。 6、某:社会共同持有的一套信仰和惯例。 7,、社会舆论: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具有切身性、重要性、新颖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所公开表达的情绪性的一致意见。 3 题目17 完成 满分10.00 标记题目 题干 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答: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但是,社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因素。社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要素都具有自我组织和不断完善的特性,有可能出现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系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现,就要不断调整原有的结构关系。这种适应和调整先是局部的、缓慢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导致原有体系结构的整体改组,直至采取社会革命的形式。在影响社会变迁的诸因素中,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经济发展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内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的变化造成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也发生变化。社会变迁除了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题目18 完成 满分10.00 标记题目 题干 请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 答:社会保障的特点: 1、社会性: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即它所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2、强制性:各国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管随意性。 3、普遍性:保障项目普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 4、公平性: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的获得保障的机会和权利。 5、互助性:横向互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 纵向互助,代际之间的互助。 6、储蓄性: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 题目19 完成 满分10.00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 人类社会出现时 C.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 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 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 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 B ) A. 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 找原因 C. 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 .探索改 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马克斯· 韦伯 帕 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B.十三世纪 D.二十世纪B ) B. D.

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 A. 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查 D. 典型调查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 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 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查 D. 个案调查 C.重点调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B )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 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 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C ) C.普遍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 最重要、最为直接、 最为持久的是( A )。 A. 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 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 C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 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 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 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 是( D )。 A. 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A. 鲁思·本尼迪 克特 B. 塞缪尔·亨廷顿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B ) A.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找原因 C.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C ) A.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遍调查 D.典型调查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个案调查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 D.博厄斯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 (A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D )。 A.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15、“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 C)时期的特征。 A.婴儿 B.学龄 C.青年 D.中年 二、多选题 1、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 ABCE)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是多元的。 2、社会的主要结构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 3、社会运行的类型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4、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5、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6、(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8、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数基点和原因,可以把它相应地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9、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宗教制度)。 10、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社会的所有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具体形式包括(政权)与(法律)。 11、按照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或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12、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13、在文化的类型上,一般根据其地位主次、对现存社会秩序维护与否及主观价值判定,将其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三类。 14、组织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互惠原则)、(评估原则)和(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要遵循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15、(社会地位)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由社会因素所确定的社会位置。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3、功能是社会系统或者结构体系为实现系统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5、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6、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是多元的。 2、社会的主要结构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 3、社会运行的类型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4、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5、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6、(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8、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数基点和原因,可以把它相应地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9、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宗教制度)。 10、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社会的所有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具体形式包括(政权)与(法律)。 11、按照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或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12、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13、在文化的类型上,一般根据其地位主次、对现存社会秩序维护与否及主观价值判定,将其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三类。 14、组织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互惠原则)、(评估原则)和(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要遵循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15、(社会地位)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由社会因素所确定的社会位置。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3、功能是社会系统或者结构体系为实现系统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5、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6、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自考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事业造就人才,为制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科学的根据。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将社会学看作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种武器,而不是根本上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社会改良,出现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家如李大钊、李达等,他们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了( B ) A.人学 B.群学 C.仁学 D.社会学 2.在社会学的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 B ) A.规范性功能 B.描述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3.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即( C ) A.动机、情境和规范 B.动机、规范和制度 C.目标、情境和规范 D.目标、情境和制度 4.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或否定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 A ) A.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 B.初级关系和次级关系 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D.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5.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 D ) A.人力资本 B.人口资本 C.人力资源 D.人口资源 6.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 B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特质 D.文化模式 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 A ) A.文化采借B.文化传播 C.文化交流 D.文化冲突 8.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 的过程是( D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行为社会化 C.角色社会化 D.政治社会化 9.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 ) A.继续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0.美国心理学家R?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A ) A.六个阶段 B.七个阶段 C.八个阶段 D.九个阶段 11.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 D ) A.人的国际化 B.人的现代化 C.人的全球化 D.人的合格化 12.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是( D ) A.拟剧论 B.符号互动论 C.自我理论 D.常人方法学 13.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标准是( A ) 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 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 D.群体的规模 14.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B ) A.扩大家庭 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 15.利益群体可以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标准是( D ) A.群体归属感 B.群体规模 C.群体组成形式 D.群体目标特点 16.组织决策的第一个阶段是( B ) A.设计阶段 B.情报阶段 C.审查阶段 D.抉择阶段 17.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梅约 B.泰罗 C.巴纳德 D.麦克雷戈 18.社会制度可以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根据客观历史需要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这种分类标准是( A ) A.社会制度形成的方式 B.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 C.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 D.社会制度的需求

西南大学《社会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144)《社会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2、自发机制 3、社会运行 4、主文化 5、同龄群体 6、社会指标 7、社会整合 8、社会 9、血缘关系 10、文化模式 11、文化中心主义 12、功能主义 13、文化相对主义 14、社会失范 15、社会角色 二、填空 1、社会学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常见的派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当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会产生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 3、________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现象。 4、社会互动的类型有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称为。 6、转型社会对社会化的影响在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动和代际文化传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称为。 7、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8、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9、一般地说,社会保障手段有三种类型:社会援助、社会疏导和。 10、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包括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两大部分。其中,个人条件可分为先赋条件和。 11、社会越轨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造成各部分之间的平平衡、差距和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 13、社区地域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自杀论》的作者为________。 15、社会整合是指对社会的协调和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过程。 16、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______的方面的_______。 三、简答题 1、社会角色的类型 2、人的社会属性的特点 3、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4、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6、社会控制的类型 7、社会运行的整合机制8、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9、文化的特点。 10、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1、社会互动的维度12、社会群体的特征 13、社会的特点14、社会运行的主要条件15、社会互动 16、社会互动的基本涵义1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8、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19、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20、文化控制的手段21、群体的类型22、组织结构 23、组织管理理论与管理方式24、帕雷托的精英理论25、社会习俗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B ) A.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找原因 C.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 C ) A.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遍调查 D.典型调查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个案调查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 D.博厄斯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 A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C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 D )。 A.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15、“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C)时期的特征。 A.婴儿 B.学龄 C.青年 D.中年 二、多选题 1、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ABCE) A.描述的功能 B.解释的功能 C.规范的功能 D.推理的功能 E.预测的功能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ABCD) A.整体性 B.综合性 C.应用性 D.实证性 E.信息性 3、社会的特点如下:(ABCDE ) A.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B.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学概论与实务考核习题与答案

社会学概论与实务考核习题与答案 1. 社会学创立于() A. 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正确答案为:C 2. 社会学的创始人:() 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正确答案为:A 3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C过去了的社会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正确答案为:B 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C社会关系的总和D.聚集到一起 正确答案为:C 5.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大同社会 B.小康社会C理想国D.和谐社会 正确答案为:A 6. 以下属于人文性社会科学的学科是:() A.政治学 B.经济学C教育学D.人类学 正确答案为:D 7.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 A.孔子 B.马克思C孔德D.韦伯

正确答案为:C 8. 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A.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找原因 C.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正确答案为:B 二.多选题: 1 .社会学的产生的背景有:() A. 资本主义大发展,社会大变革 B. 自然科学大发展,特别是三大科学成果的出现 C. 社会调查的兴起和统计学的发展 D. 丰厚的思想渊源 E.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正确答案为:ABCD 2.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 A.描述的功能 B.解释的功能C规范的功能D.推理的功能E预测的功能正确答案为:ABCE 3.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 A.整体性B综合性C应用性D.实证性E信息性 正确答案为:ABCD 4. 社会的特点如下:() 2

社会学概论 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德在下列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A)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研究》 C. 《社会学原理》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工作安定”属于下列哪种需要。(B) A.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3.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C) A.观众看电影 B. 商店顾客之间的摩肩接踵 C. 朋友谈心 D. 火车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4.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C) A.感知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5.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D) A.主干家庭 B. 联合家庭 C. 丁克家庭 D. 核心家庭 6.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A.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7.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D) A.城乡对立 B. 缩小城乡差别 C. 农村发展为城市 D. 城乡协调发展 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B) A.迪尔凯姆 B. 韦伯 C. 帕森斯 D. 吴文藻 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又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 A.制度化逃避 B. 制度化冲突 C. 制度化优先 D. 制度化建设 10.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的,是下列哪一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 标签论 B. 社会失范论 C.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D. 亚文化群体论 11.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不断地学习,这种现象是(D)。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12.当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C)。 A. 角色扮演 B. 角色中断 C. 角色冲突 D. 角色失败 13.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4.根据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A)。 A.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B.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C.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D.内在角色和外在角色 15.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下列哪种类型。(B) A. 消极的控制 B. 积极的控制 C. 非正式控制 D. 外在控制 16. 社会保险是(B)。 A. 社会救助 B. 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 社会福利 D. 人身、人寿保险 17.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的观点。(A) A. 社会进化论 B. 历史循环论 C. 社会均衡论 D. 历史三阶段说 18. 社会趋同论最早是(B)提出的。 A. 弗兰克 B. 丁伯根 C. 普勒毕什 D. 沃勒斯坦 19.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C )提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