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陈航)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陈航)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陈航)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陈航)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恩列斯毛与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

公共管理航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学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学习、研究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论述,对于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历史地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和论述,有助于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提出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思想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马克思在1895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

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什么引起的呢?马克思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恩格斯说:“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马恩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矛盾运动的考察,阐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对这个思想,列宁有个简练的表述:“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此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可见,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引发者和在动因。对社会发展来说,生产力就成为人类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恩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把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又深化了一步。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所决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基本矛盾其矛盾性质是对抗性的,靠社会制度自身是不能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在运动中要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背后都站着一定的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阶级代表者是无产阶级,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者是资产阶级,其矛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这根本动力的功能,还必须靠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实现。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表现为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社会制度自身又不能解决。这样,能解决这一矛盾的东西,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阶级斗争才能解决阶级矛盾和斗争,推翻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冲破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样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恩指出:“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这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马恩这里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由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三个层次所构成的动力系统。基本动力是动力系统的最高层次,它是构成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并贯穿其始终,其相互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根本动力是动力系统的动因层次,它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中处于关键位置,决定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从最根本层次上推动社会发展。直接动力是动力系统的操作层次,它能够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框框,解放生产力,使其动力功能得以实现,进而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不论其性质如何,都是在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相互运动相互作用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马恩创建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理论,极丰富和推进了历史唯物论。由于历史的局限,马恩不可能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揭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体系。列宁肯定并继承了马恩的思想,并运用于实践,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砸碎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列宁在理论上坚持了马恩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他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1920年5月列宁读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读到书中“资本主义是对抗的、矛盾的制度”时,批注:“极不确切。对抗和矛

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尤将存在。”由于列宁经历社会主义实践太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还没有来得及论述。

斯大林对马恩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性发生了动摇。1938年,联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斯大林发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他说:“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因此,在联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生产力破坏的情形”。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合的,根本不存在矛盾。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呢?1939年,斯大林在联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与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现在联社会的特点就在于,在联社会中再没有对抗的敌对阶级了,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而构成联社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在友爱合作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的,在这种共同性的基础上,像联社会在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联各族人民的友谊以及维埃爱国主义这样一些动力也得到了发展”。很明显,斯大林否认了马恩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适用性,认为“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客观地说,斯大林已放弃了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但也不能否认斯大林的“完全适合论”中的合理核,即社会主义

生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他说:“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因此,在联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生产力破坏的情形”。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合的,根本不存在矛盾。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呢?1939年,斯大林在联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与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现在联社会的特点就在于,在联社会中再没有对抗的敌对阶级了,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而构成联社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在友爱合作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的,在这种共同性的基础上,像联社会在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联各族人民的友谊以及维埃爱国主义这样一些动力也得到了发展”。很明显,斯大林否认了马恩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适用性,认为“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客观地说,斯大林已放弃了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但也不能否认斯大林的“完全适合论”中的合理核,即社会主义生矛盾。1957年10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否定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出:“‘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由此彻底否定并违背了他八个月前的思想,放弃了社会主义发展基本动力、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论。

这样,对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研究,不可能在历史唯物论的思路上前进了,只能沿着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的逻辑发展。因而,他指出三大改革完成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由此把阶级斗争当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实际上,这是陷入了历史唯心论后,对马恩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论的照搬。但一个是历史唯物论,一个是历史唯心论,一个是对阶级斗争的科学评价,一个是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由此可见,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有功有过,泾渭分明,其功其过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科学解决极为难得的台阶。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斯大林、没有解决好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尤其是直接动力问题,尖锐地摆在面前。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出“左”的误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要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特别是直接动力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论与实践问题。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马克思主

义理论家、战略家,他既知道马恩列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论述,更知探索的成功与失败。因而在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时,首先进行拨乱反正,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唯心史观回到唯物史观。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肯定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实质上是赞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

吸取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上的失足,进而走出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研究的唯心史观的误区。他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由此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他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付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颠覆,也才能比较有保证地逐步创造物质条件,向共产主义的伟想前进”。虽然没有说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思想是十分明显的。

在社会主义现实中,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作用发挥不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