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Cl)

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Cl)

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Cl)
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Cl)

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Cl)

1.(2014·北京重点中学联考)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同学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

①FeCl 2 ②AgNO 3 ③Na 2CO 3 ④AlCl 3 ⑤KI

⑥石蕊溶液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⑥

D .全部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

正确的是( ) A .氯水和碘化钾反应:Cl 2+2I -===2Cl -+I 2

B .二氧化锰和盐酸制氯气: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C .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Cl 2+2OH -===Cl -+ClO -

+H 2O

D .氯气和水反应:Cl 2+H 2O 2H ++Cl -+ClO -

3.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 .用pH 试纸测得氯水的pH =4

C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

D .由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可推出Ca(ClO)2+SO 2+H 2O===CaSO 3↓+2HClO

4.为预防一种新型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 溶液)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O 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B .1 mol Cl 2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2 mol 电子

C .NaClO 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 2O 2、SO 2相同

D .“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共同使用,可达到既清洁又消毒的双重效果

5.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D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6.(2014·安庆检测)某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柜,已经存放如下药品:

A.甲柜B.乙柜

C.丙柜D.丁柜

7.将氯水分别滴到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铁B.铝

C.钠D.铜

9.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下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填“a”、“b”、“c”、或“d”)。

(2)c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O2,D为Cl2,E为Fe 单质,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B________,

F________,H________。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则A是_____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则A是________。

(4)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3·天津高考改编)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

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____。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

12.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退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D.浓NaBr溶液

13.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A装置的分液漏斗里盛装浓盐酸,烧瓶里固体为重铬酸钾(K2Cr2O7),还原产物是CrCl3,写出A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目的是________,B装置有两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__________。拆去a导管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功能是探究有氧化性的物质是否一定有漂白性,下列最佳试剂组合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合适的溶液X是________(从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亚硫酸钠溶液③亚硫酸氢钠溶液④氯化亚铁溶液⑤硫氢化钠溶液⑥碳酸氢钠溶液中选择)。

答案

1.B 2.D 3.C 4.A 5.C 6.D

7.选D Cl2+2FeCl2===2FeCl3,Cl2显示氧化性,A错误;Cl2+2NaOH===NaCl+NaClO +H2O,Cl2显示氧化性和还原性,B错误;Cl2无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Cl2+H2O HCl +HClO,HClO具有漂白性,C错误。

8.选B金属的质量增加了7.1 g,则参加反应的Cl2为7.1 g

71 g·mol-1

=0.1 mol 故1.8 g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0.2 mol

即9 g金属失去1 mol电子。选项中四种金属失去1 mol电子的质量分别为:Fe——18.67 g,Al——9 g,Na——23 g,Cu——32 g。

9.解析:(1)氯水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证明了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

(2)氯水中含有Cl -

,能与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水中有盐酸,能与Na 2CO 3反应生成CO 2气体。

(3)氯水中的Cl 2能将Fe 2+氧化为Fe 3+。 答案:(1)d

(2)产生白色沉淀 2H ++CO 2-

3===H 2O +CO 2↑ (3)2FeCl 2+Cl 2===2FeCl 3

10.解析:由C 为O 2,D 为Cl 2,E 为Fe ,根据框图转化关系可推知,A 可能为KClO 3或H 2O 2,B 为浓盐酸,F 为Fe 3O 4,G 为FeCl 2,H 为FeCl 3。当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时,A 为KClO 3;当①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时,A 为H 2O 2,且在反应中MnO 2皆作催化剂;而在反应②中MnO 2为氧化剂,将HCl 氧化为Cl 2。

答案:(1)浓盐酸 Fe 3O 4 FeCl 3 (2)催化 氧化

(3)KClO 3 H 2O 2 (4)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11.解析:(1)装置A 中Fe 与Cl 2反应生成FeCl 3。

(2)根据FeCl 3加热易升华的性质,可以对反应管中沉积FeCl 3的部位加热,使其升华。

(3)防止FeCl 3潮解主要是防止其与水接触,步骤②中通入的是干燥的Cl 2,并把空气赶出装置;步骤⑤中用的是干燥的N 2,并把收集器密封。

(4)装置B 中的冷水浴显然是为了使升华的氯化铁冷却为固体,便于收集;

(5)一般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Cl 2,并将导管插入到液面下。

答案:(1)2Fe +3Cl 2=====△

2FeCl 3 (2)在沉积的FeCl 3固体下方加热 (3)②⑤ (4)冷却,使FeCl 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 干燥管 (5)

12.选B 当打开b 时,干燥的氯气直接进入c 试管,c 中红色布条不退色;当关闭b 时,Cl 2先进入d 瓶,再进入c 试管,c 中红色布条退色,说明Cl 2通过d 后带出了H 2O ,故排除A ;C 、D 项所给物质均可与Cl 2反应,故排除。

13.解析:(1)浓盐酸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铬、氯气和水;(2)如果导管堵塞,氯气将氯化钠溶液压入长颈漏斗,避免发生危险;(3)从食盐水里导出的氯气带有水蒸气,氯化钠不能干燥氯气,碱石灰能与氯气反应,干燥的白纸条无法进行对比。(4)溶于碘的四氯化碳在下层且呈紫红色;(5)水在常温下都能挥发。通入氯气过量,可能溶于溴化钠溶液中,氯气能置换出I 2;溶液X 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氯气氧化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氢化钠溶液时都可能生成SO 2、H 2S 等大气污染物:4NaHSO 3+Cl 2===Na 2SO 4+3SO 2↑+2NaCl +2H 2O,2Na 2SO 3+Cl 2===Na 2SO 4+2NaCl +SO 2↑,NaHS +Cl 2===S ↓+NaCl +HCl ,

NaHS+HCl===NaCl+H2S↑,NaHCO3+Cl2===NaCl+HClO+CO2↑。

答案:(1)Cr2O2-7+14H++6Cl-===2Cr3++3Cl2↑+7H2O

(2)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等物质的相关性质作安全瓶,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是否堵塞浓盐酸不能顺利滴入烧瓶

(3)②

(4)实验完毕,打开活塞,使少量液体流入锥形瓶,关闭活塞,振荡锥形瓶,下层液体呈紫红色2I-+Br2===I2+2Br-

(5)C、D之间没有干燥管,溴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可能进入U形管使Ⅲ处纸条湿润(或没有排除氯气对溴与KI反应的干扰)①④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在△ABC 中,a 、b 分别是角A 、B 所对的边,条件“a cos B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惠州模拟)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π3,b = 1,△ABC 的面积为 3 2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32 D. 3 3.(2019·“江南十校”联考)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23,c =22,1+tan A tan B =2c b ,则C =( ) A .30° B .45° C .45°或135° D .60° 4.(2019·陕西高考)在△ABC 中 ,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a 2+b 2 =2c 2,则cos C 的最小值为( ) A.3 2 B. 22 C.12 D .-1 2 5.(2019·上海高考)在△ABC 中,若sin 2 A +sin 2B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七)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分A 、B 卷,共2页) A 卷:夯基保分 一、选择题 1.设某项试验的成功率是失败率的2倍,用随机变量X 去描述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则P (X =0)等于( ) A .0 2.(2015·长沙模拟)一只袋内装有m 个白球,n -m 个黑球,连续不放回地从袋中取球,直到取出黑球为止,设此时取出了X 个白球,下列概率等于?n -m ?A 2 m A 3 n 的是( ) A .P (X =3) B .P (X ≥2) C .P (X ≤3) D .P (X =2) 3.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 则q 的值为( ) A .1 ± 336 -336 + 336 4.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规律为P (X =n )=a n ?n +1? (n =1,2,3,4),其中a 是常数, 则P ? ????1 2 <X <52的值为( ) 5.(2015·厦门质检)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m ? ?? ??23k (k =1,2,3),则m 的值 为( ) 6.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则当P(X<a)=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1,2] C.(1,2] D.(1,2) 二、填空题 7.若P(X≤x2)=1-β,P(X≥x1)=1-α,其中x1

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理

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理 一、选择题 1.(xx·沈阳质检)函数f (x )=ln(x 2+1)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选A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由f (-x )=ln[(-x )2+1]=ln(x 2+1)=f (x )知函数f (x )是偶函数,则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排除C ;又由f (0)=ln 1=0,可排除B ,D.故选A. 2.(xx·全国卷Ⅲ)已知a =2,b =3,c =25,则( ) A .b <a <c B .a <b <c C .b <c <a D .c <a <b 解析:选A a =2=4,b =3,c =25=5. ∵y =x 在第一象限内为增函数, 又5>4>3,∴c >a >b . 3.(xx·陕西质检)已知a =2,b =(2),c =1 4? ?0 πsin xdx ,则实数a ,b ,c 的大小关系 是( ) A .a >c >b B .b >a >c C .a >b >c D .c >b >a 解析:选C 依题意得,a =2,b =3,c =-14cos x |π0=12,所以a 6=2-2=14,b 6=3-3 = 127,c 6=? ????126=164 ,则a 6>b 6>c 6 ,即a >b >c ,故选C. 4.函数f (x )=e x +x -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2,-1) B .(-1,0) C .(0,1) D .(1,2) 解析:选C ∵f (0)=e 0 +0-2=-1<0,f (1)=e 1 +1-2=e -1>0,∴f (0)·f (1)<0,故函数f (x )=e x +x -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0,1),故选C.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2013·崇雅模拟)下表为“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读表回答1~2题。 1.与此时期美国人口迁移特点不符的是( ) A .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 .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 .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 .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导致此时期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质量的变化 B .地区间气候差异 C .经济收入的变化 D .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3·济南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

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表”。读表回答5~6题。 A .韩国、泰国、菲律宾 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6.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语文浙江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一)如今,许多外国人非常 ..①热衷于.②学习中文,有些还要学习使用筷子。他们把筷子 称之.③为东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中国人对于筷子来说 ..④是.⑤再熟悉不过了,但其背后的文 化却未必人人清楚。筷子的历史起码 ..⑥有三千多年,其名称源自于.⑦江南水乡,筷子最早的名称为“箸”,但古代水乡船家忌讳言“住”,希望快快行船,故改“箸”为“筷”,并沿用至今。 (二)筷子有诸多美好寓意。民间吉祥话,说“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筷子送恋人,寓意“”;筷子送朋友,意味着“平等友爱,和睦同心”。使用筷子也有一些禁忌。如“执箸巡城”(满桌巡视,随意翻拣),“”(吮嘬筷子,品咂有声),“泪箸遗珠”(夹菜带汤,沿途淋漓),等等。 (1)文段(一)中有些加点的词语必须删去,请将其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2)在文段(二)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内容相关、句式一致。(4分) 答: 答案:(1)①③④⑦(2)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品箸留声 2.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把序号填在横线处)(4分)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以聚集人才,③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④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⑤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选择人才的话,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可简略为。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绍深圳南方公司用人的新理念,①是介绍时代背景,与选拔人才没有必然关系,应删去;④说的是“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这与本公司用人的新理念没有关系,所以是多余的。②句冗长难以理解,应予以删减压缩。 答案:(1)①④(2)②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端 3.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请指出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只填写应删词语的序号)(4分) 2018~2019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 ①,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级 ② 增加到28个。由于 我校教室本已十分 ③严重 ④ 不足,因此亟须新建教室。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进行 ⑤ 筹措,但经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生成沉淀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符合一般平衡的特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A项错误;平衡时,沉淀的生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B项正确;平衡时,离子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移动,D 项错误。 答案:B 2.(2017届保定市高阳中学月考)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Ag+)减小而K sp(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 A.加热B.加水稀释 C.滴加少量1 mol/L盐酸D.滴加少量1 mol/L AgNO3溶液 解析:含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aq)+Cl-(aq) ΔH>0,加热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K sp(AgCl)也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由于饱和AgCl溶液中有AgCl固体存在,加水AgCl固体溶解,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Ag+)不变,B项不符合题意;滴加少量1 mol/L盐酸,c(Cl -)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 sp(AgCl)保持不变,C项符合题意;滴加少量1 mol/L AgNO3,溶液c(Ag+)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7届玉溪第一中学月考)物质间的反应有时存在竞争反应,几种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2-3+H2O―→Cu(OH)2↓+CO2↑ 次要:Cu2++CO2-3―→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 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Cu(OH)2>CuCO3>CuS B.CuS>Cu(OH)2>CuCO3 C.CuS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计算: -x 3=( )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解析:选C 由已知,得-x 3≥0,所以x ≤0,所以-x 3= (-x )·x 2= -x ·x 2= -x ·|x |=-x -x ,选C. 2.设2a =5b =m ,且1a +1 b =2,则m 等于( ) A.10 B .10 C .20 D .100 解析:选A ∵2a =m,5b =m ,∴2=m 1a ,5=m 1b ,∵2×5=m 1a ·m 1b =m 1a +1b ,∴m 2=10,∴m =10.故选A. 3.已知a >0,将 a 2a ·3 a 2 表示成分数指数幂,其结果是( ) A .a 12 B .a 56 C .a 7 6 D .a 3 2 解析:选C a 2 a ·3 a 2 =a 2÷23·a a ?? ???1 2=a 526 -=a 76,故选C. 4.计算(2n +1)2·??? ?122n +14n ·8 -2 (n ∈N *)的结果为( ) A.1 6 4 B .22n + 5 C .2n 2-2n +6 D .????122n - 7 解析:选D 原式=22n +2·2-2n -1(22)n ·(23)-2=21 22n -6=27-2n =????122n -7. 5.(多选)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27a 3) 1 3 ÷0.3a - 1=10a 2

B.2233a b ?? ???-÷1133a b ?? ??? +=a 13 -b 1 3 C.[]()22+32(22-3)2 1 2 =-1 D.4 a 3 a 2a =24 a 11 解析:选ABD 对于 A ,原式=3a ÷0.3a -1= 3a 2 0.3 =10a 2,A 正确;对于B ,原式=1111 3333113 3 a b a b a b ???? ???????-++=a 13-b 13,B 正确;对于C ,原式=[(3+22)2(3-22)2] 12=(3+ 22)(3-22)=1.这里注意3>22,a 12 (a ≥0)是正数,C 错误;对于D ,原式= = a 1124 = 24 a 11,D 正确. 6.使等式 (x -2)(x 2-4)=(x -2)x +2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若要等式成立.需满足x ≥2. 答案:[2,+∞) 7.计算:(0.008 1) 14 --????3×????560×130.2527818? ????? ????? ?? --+1 2 - -10×(0.027) 13 = ________. 解析:原式=103-3×????13+231 2--3=-83. 答案:-8 3 8.若a =2,b >0,则 12 2 12 a b a a b ++(a 12 -b 13 - )(a +a 12 b 13 - +b 23 -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原式=a 3 2 +b -1+12a ?? ???3-13b ?? ??? -3=a 32+b -1+a 32-b -1=2a 32=2×232=4 2. 答案:4 2 9.计算下列各式: (1)(-x 13 y 13 -)(3x 12 - y 23)(-2x 16y 23 );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六) 物质的检验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六)物质的检验 1.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KI-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解析:选C SO2、SO3(g)均能与KOH溶液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误。Br2(g)、NO2都是红棕色气体且有强氧化性,都能氧化KI而生成I2,使淀粉显蓝色,B项错误。 偏铝酸的酸性弱于碳酸,CO2通入NaAlO2溶液中生成Al(OH)3沉淀,醋酸酸性强于碳酸,CO2通入CH3COONa溶液无现象,C项正确。BaCl2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 沉淀,BaCl2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项错误。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气体一定是C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C.某红棕色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该气体一定是NO2 D.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可能是碳氢化合物 解析:选D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O2和SO2,而SO2和C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项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还可能为具有漂白性的其他气体,如Cl2等,B项错误;NO2、溴蒸气均为红棕色气体且溶于水均能形成溶液,C项错误;D项中的现象只能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则该物质既可能为碳氢化合物,也可能为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正确。 3.(2020·奉新模拟)已知:SO2-3+I2+H2O===SO2-4+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K+、I-、SO2-3、SO2-4,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B.肯定含有SO2-4 C.肯定含有SO2-3D.肯定含有NH+4 解析:选C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原溶液中一定有SO2-3;由方程式可知SO2-3的还原性比I-强,可能是SO2-3过量,溴水全部和SO2-3反应,说明溶液中可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电场能的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电场能的性质 [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 1.(2019·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动能一定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一定降低 D.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解析:选D只有电场是匀强电场时,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A 错误;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B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小,负电荷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2.(2020·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P、Q连线中点 处有一电子,在外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电荷Q沿连线向右 移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中电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D.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外力F向右,则电场力向左,可知P带正电,Q带负电;当电荷Q沿连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电子所在的位置场强减小,电势升高,则电子受的电场力减小,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降低,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2019·浙江东阳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N是由一个正点电荷Q产生的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飞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 下沿一条曲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a点电势φa小于b点电势φb C.粒子在a点的动能E k a小于在b点的动能E k b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E p a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E p b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粒子受力应向左方,因粒子带正电,故电场线的方向应向左,故正点电荷Q应在N一侧,故a处的场强大于b处的场强,故粒子在a处的电场力大于b

2020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只要给感受器一个刺激,就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 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 D.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说明发生了反射 解析:选C给感受器一个适宜刺激、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若给予的一有效刺激部位位于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之间、且距离两电极相等,则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计的两极,灵敏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错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K+外流,因此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C正确;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若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则没有发生反射,D错误。 2.(2019·潍坊期末)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解析:选B反射弧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错误;胞外Na+内流产生了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受激素的影响,D错误。 3.(2019·济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B.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C.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解析:选C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

语文浙江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语言表达的连贯+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语言表达的连贯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________。这如同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而初看到西湖、峨眉的北方人却惊讶于它们的奇景。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好比乘海船遇到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出来,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A.所以我们要缩小这种距离,真正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B.只有与事物近距离接触,才能真正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C.只有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 D.只要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就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 解析:选C首先要把握语段,该语段是表述如何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的。第一句是先提出观点的总括句,之后作了类比说明,最后是举例分析原因。解答时可以根据“这如同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而初看到西湖、峨眉的北方人却惊讶于它们的奇景”一句分析应填内容。A项,“这种”一词太突兀,可以排除;B项,“近距离接触”错误,可以排除;D项,“只要……就……”关联词语表达太绝对,因而也可排除。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他们与时代一同呼吸,以独立的姿态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柱梁;如今,正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________、________,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________、________与钱穆的严谨学业? A.周作人的平和林语堂的幽默鲁迅的自由思想胡适的社会批判 B.周作人的苦茶林语堂的菜谱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 C.林语堂的幽默周作人的平和胡适的思想自由鲁迅的批判社会 D.林语堂的菜谱周作人的苦茶鲁迅的思想自由胡适的批判社会 解析:选B与“雅舍”对应的是“苦茶”和“菜谱”,而“平和”与“幽默”是作家的风格;与“严谨学业”结构一致的应为“社会批判”和“自由思想”,鲁迅与胡适分别对应“社会批判”和“自由思想”。因此判定B项最恰当。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苏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冶炼,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B .冶炼金属时,必须加入一种物质作为还原剂 C .金属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都是被还原 D .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其活动性一般越弱 解析:选B 由金属冶炼的方法可知,金属冶炼时,除用高温还原法外,还可用电解法、热分解法,后两种方法不用加入还原剂,B 不正确。 2.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 A .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 B .Al 2O 3+3 C =====2 125 ℃ 2Al +3CO↑ C .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 D .2Ag 2O=====△ 4Ag +O 2↑ 解析:选B 目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是电解氧化铝,其他选项中所涉及的内容均符合理论和生产实际。 3.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是铝具有( ) A .两性 B .导电性好 C .熔点低 D .还原性强,且反应放出大量热 解析:选D 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一是铝比铁、钒、铬、锰等活泼,铝能把其置换出来;二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得以进行,D 正确。 4.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 .MgCl 2(熔融)=====电解 Mg +Cl 2↑ B .TiCl 4+4Na =====700~800℃ Ti +4NaCl C .Al 2O 3+3H 2=====△ 2Al +3H 2O

D .Fe 3O 4+4CO=====高温 3Fe +4CO 2 解析:选C 工业上用电解Al 2O 3的方法制取单质Al 。 5.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 .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析:选D 人类对材料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金属活动性较差、容易冶炼的金属最先被人发现和利用。 6.用H 2、C 、CO 分别与等质量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使氧化铁中的铁全部还原出来,消耗H 2、C 、CO 的质量比为( ) A .1∶1∶1 B .1∶3∶14 C .1∶6∶14 D .2∶1∶2 解析:选B 由3H 2~Fe 2O 3,32 C ~Fe 2O 3,3CO ~Fe 2O 3可知,相同的质量的氧化铁需要的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3×2)∶? ?? ??32×12∶(3×28)=1∶3∶14。 7.工业上,常用Mg 还原法制取金属Ti ,反应原理如下:2Mg +TiCl 4=====高温 2MgCl 2+T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该反应表明Mg 比Ti 活泼;④Ti 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在航天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全部 解析:选D 由单质Mg 从化合物TiCl 4中置换出金属Ti ,化合价发生变化,故①②正确;在反应中Mg 作还原剂,Ti 是还原产物,故Mg 的还原性比Ti 强,③正确;④Ti 为性能优良的金属,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④正确。 8.用足量的CO 还原32.0 g 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五) 对数函数的概念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五) 对数函数的概念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多选)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是( ) A .y =log 23 x 2 B .y =log 15 x C .y =log (x +1)x D .y =log πx 答案:BD 2.已知函数f (x )=log a (x +1),若f (1)=2,则a =( ) A .0 B .1 C. 2 D .2 解析:选C ∵f (1)=log a (1+1)=2,∴a 2=2,则a =2,故选C. 3.如果函数f (x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经过点(4,2),那么a 的值为( ) A.14 B .12 C .2 D .4 解析:选C 因为f (x )=log a x 图象经过点(4,2),所以log a 4=2,所以a 2=4且a >0且a ≠1,解得a =2,故选C. 4.函数f (x )= x -4 lg x -1 的定义域是( ) A .[4,+∞) B .(10,+∞) C .(4,10)∪(10,+∞) D .[4,10)∪(10,+∞) 解析:选D 要使函数f (x )=x -4 lg x -1有意义, 则???? ? x -4≥0,lg x -1≠0,x >0, 解得???? ? x ≥4, x ≠10, x >0, 即x ≥4且x ≠10,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4,10)∪(10,+∞).故选D. 5.(多选)设集合A ={x |y =lg x },B ={y |y =lg x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B .B ?A C .A ∩B =A D .A ∩B =B 解析:选AC 由题意知A ={x |x >0},B ={y |y ∈R }.所以A ?B .

2018-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乙 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乙醇 1.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作燃料可降低碳的排放 B.通常状况下,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C.在加热和有铜存在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H+,呈现弱酸性 解析:选C A项,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燃烧会产生CO2,错误;B项,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错误;C项,在加热和有铜或银存在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正确;D项,乙醇属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产生H+,错误。 2.下列有关乙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的电子式为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C.乙醇分子中羟基的电子式为[·×O·×H]- D.乙醇分子的填充模型为 解析:选D甲基的电子式中碳原子的周围有7个电子,A项错误;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B项错误;羟基呈电中性,C项错误。 3.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苯B.蒸馏水 C.无水酒精D.75%的酒精 解析:选A乙醇、H2O都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75%的酒精是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也能与Na反应生成H2;苯不能与Na反应生成H2。 4.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 A.氧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稀硫酸 解析:选D乙醇可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乙醛;也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但不能被稀硫酸氧化。 5.下列乙醇的化学性质中不是由羟基所决定的是() A.跟活泼金属Na等发生反应 B.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C.当Cu或Ag存在时跟O2发生反应生成乙醛和H2O D.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 解析:选B乙醇和金属Na反应是钠置换羟基上的氢;乙醇的催化氧化是羟基上的氧 氢键以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碳氢键断裂,形成;而燃烧时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断裂,不是由羟基所决定的。 6.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金属钠反应时①断裂 B.在加热和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加热和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羟基中的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断裂①和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氢键即③,B正确,C错误;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D正确。 7.酒驾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醉驾要入刑。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选C酒精用于对驾驶员酒驾的检测,是因为酒精沸点较低,易挥发,且具有还原性,酒精蒸气可使橙色的酸性K2Cr2O7溶液变为蓝绿色。 8.分子式为C4H10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 1.(2014·苏州模拟)下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 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 +C(g) 2.(2014·怀远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B.等质量的锌片分别与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反应,反应速率不相等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加入反应物,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 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坐标曲 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t>c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D.t=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5.(2014·福州模拟)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催化剂 △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 A 级——学考合格性考试达标练 1.函数f (x )=2x 2-3x +1的零点是( ) A .-1 2,-1 B .12,1 C .1 2 ,-1 D .-12 ,1 解析:选B 方程2x 2-3x +1=0的两根分别为x 1=1,x 2=1 2,所以函数f (x )=2x 2-3x +1的零点是1 2 ,1. 2.函数y =x 2-bx +1有一个零点,则b 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3 解析:选C 因为函数有一个零点,所以Δ=b 2-4=0,所以b =±2. 3.若函数f (x )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 (0)>0,f (1)>0,f (2)<0,则y =f (x )有唯一零点需满足的条件是( ) A .f (3)<0 B .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C .f (3)>0 D .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解析:选D 因为f (1)>0,f (2)<0,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1,2)上一定有零点.若要保证只有一个零点,则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必须是减函数. 4.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e x +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 .(-2,-1) B .(-1,0) C .??? ?0,1 2 D .???? 12,1 解析:选C 因为f (0)=e 0-3<0,f ????12=e 1 2 +2-3>0,所以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0,12,故选C. 5.若函数f (x )=ax +1在区间(-1,1)上存在一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或a >1 D .-11,故选C. 6.函数f (x )=(x -1)(x 2+3x -10)的零点有______个. 解析:∵f (x )=(x -1)(x 2+3x -10) =(x -1)(x +5)(x -2), ∴由f (x )=0得x =-5或x =1或x =2. 答案:3 7.若f (x )=? ????x 2-x -1,x ≥2或x ≤-1,1,-1

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氨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氨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2NO +O 2===2NO 2 B .3NO 2+H 2O===2HNO 3+NO C .3H 2+N 2高温、高压 催化剂2NH 3 D .NH 3+HNO 3===NH 4NO 3 解析:选C 氮的固定是指从单质氮变为化合态的氮。 2.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 A .它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B .氨水极易挥发出氨 C .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O)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 D .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 3分子形式存在 解析:选C NH 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成一水合氨的形式,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 ,是弱电解质。故C 正确。能使酚酞变红和具有挥发性不能说明它的碱性较弱。 3.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入NaOH 溶液 B .加入AgNO 3溶液 C .加热并冷却 D .加入水 解析:选C 加入NaOH 溶液可以除去其中的NH 4Cl ,但却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AgNO 3溶液与NaCl 和NH 4Cl 均生成AgCl 沉淀,因此不能将二者分离;两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加入水也不能分离;因NH 4Cl 受热分解为NH 3和HCl 气体,NH 3和HCl 气体遇冷又会生成NH 4Cl ,但NaCl 受 热不分解,所以用加热并冷却的方法可以使两者分离。 4.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 .NH 3·H 2O 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 4Cl 和石灰水制取氨气 D .NH 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 解析:选A NH 3与HCl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因NH 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 3用NH 4Cl 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 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 项错 误。 5.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 ) A .NH 4HCO 3 B .NaHCO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