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索与发现 论文

探索与发现 论文

探索与发现 论文
探索与发现 论文

徐州工程学院 15旅管3徐晶晶 20151507321

探索与发现之时空穿越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人类在空间与时间上获得的自由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可以沿空间各方向自由地运动,却无法随意地驾驭时间。时间就像一条漫漫长河,世间万物仿佛是河里的漂浮物,只能随波逐流。我们知道,在牛顿的时空观里,时间虽是空间各分量的函数,但是它与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不受参照系运动的影响,即所谓“绝对时间”。很明显,在这样的绝对时空观里,时间旅行不具有理论基础,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幻想。

但是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产生了一次重大变革。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还是作为参照系与空间的3维正交的另外1维,而与参照系的运动密切有关。时间不再是绝对的概念,这已经被物理实验所证实。但是,由此却产生了认为在运动的参照系中时间的流逝会变慢——这个著名的时间延缓效应的误解,将狭义相对论的这种新结果,误认为给时间旅行开启了一种具有理论依据的可能性。

在狭义相对论诞生10年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在广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不仅如狭义相对论中一样与参照系的选择密切相关,而且还有赖于物质的分布与运动。由此产生的一个不同于狭义相对论的重要结果是:它表明时空在某种意义上就会像流体一样,在引力的作用下,受到运动物质的拖曳,而弯曲、改变。我们的“未来”还会受到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影响。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未来”有可能指向不同的方向,这是一个奇妙的结果。

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验证”(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光子在引力场中的频率红移和偏折)等事实已经证实: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在非惯性牵引运动系之间,相应的时空的确会产生相应的弯曲特性。2004年10月,由各国科学家和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观察了绕地球旋转的两颗卫星后,首次发现了地球自转时拖曳周围时空、“地球在旋转时确实在拖曳时空,离地球越近,扭曲的幅度就越大”,从而得到了地球引力引起时空的弯曲特性的直接证据。

时空旅行的实质是穿越四维空间。物理学一直在思考“时光隧道”是否存在于自然规律中。霍金指出,要进入未来可以透过虫洞通道。虫洞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预测的连接时空中两个不同地点的假想“隧道”或捷径,负能量将时间和空间拖入一条隧道入口,并在另一个宇宙出现。虫洞无处不在,只是因为太小,肉眼看不到罢了。

任何物质都不是平整无暇和实心的,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上面都存在小孔和裂缝,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同样适用于时间。即便是像台球一样的东西,上面也有裂缝、褶皱或空洞。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第四维。时间也存在许多微小的裂缝、褶皱和空洞。在最小的刻度下——比分子甚至原子都小,来到一

个称为量子泡沫的地方,这是虫洞存在之处。

时空中的微小隧道或捷径不停地在这个量子世界中形成、消失和重新形成。它们可以连接两个隔离的空间以及两个不同的时间。不幸的是,这种时光隧道非常狭小,即使发现了它们,我们也不能从这个缝隙穿过——可这正是“虫洞时间机器”前进方向。霍金认为,有一天捕捉到一个虫洞,将它无限放大,能让人甚至飞船进入。如果拥有足够的能量和先进的技术,甚至能在太空中建造一个巨型虫洞。

据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5月8日报道,霍金确定了可以进行时空旅行的方式。他在英国《每日邮报》上发表文章称,时光之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人类可以打开回到过去的大门和通向未来的捷径。霍金在文章中提出了三种理论上可行的时空旅行方式。

为了实现时光旅行,霍金首先建议人们接纳时间作为第四维的观念。他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人们驾驶汽车时,向前直行和向后倒车是第一维,向左或向右转弯是第二维,在山路上爬坡和下坡是第三维,那么时间就是第四维。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在第四维前行或后退的路径呢?

方法一:虫洞:在科幻电影中,奇形怪状的时间机器借助巨大的能量打开一条穿越时光的隧道,时光旅行者勇敢地走进隧道,去无法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冒险……霍金表示,现实的操作可能并非如此,但这种想法其实并不疯狂。对于物理学家来说,时光隧道也许就是虫洞。霍金说,虫洞就在我们周围,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而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有朝一日,人类也许能够捕获某一个虫洞,将它放大到足以使人类甚至宇宙飞船从中穿过。但霍金警告说,不要利用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因为这将导致违反基本的因果论。

方法二:黑洞:霍金在文章中说,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地段会有不同的流速,而这正是实现通往未来之旅的关键。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时间在有些地方会过得更慢,而在另一些地方会过得更快。当飞船在太空中加速时,对飞船的宇航员来说,时间的流逝速度会有所放慢。比整个银河系还要重的超大黑洞可以更为明显地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霍金说,这种超大黑洞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如果一艘宇宙飞船进入超大黑洞,并按照地球指挥中心的要求完成了16分钟绕轨道一周的飞行,而对于宇航员来说,时间只过去了8分钟。如果他们在超大黑洞内执行5年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已过去了10年。这种时光旅行方式的问题在于,接近超大黑洞的危险太大。

方法三: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霍金指出,另一种方法是设法达到比避免被黑洞吸入所需速度更快的速度。如果能够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最快的法则,而致使舱内的时间放慢。宇航员以这种方式飞行一个星期,地球上的时间就过去了100年,从而实现通往未来

之旅。

十多年前,霍金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为什么在我们周围至今尚未充斥着来自未来世界的时间旅行者呢?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时间旅行者没有来到我们周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时间旅行在整个时间长河中——也就是永远——都没有实现过。当然,霍金并没有把这样的问题当作是对时间机器的一个认真的理论诘难。不过,他的这个问题还是引起了一些物理学家的思考,并且他们找到了一种可能的回答:即我们目前所知的有可能实现时间旅行的理论模型,有一个很可能具有普适性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不允许时间旅行者回到时间机器存在之前的年代。因此,假如公元2500年有人建造出了时间机器,那么时间旅行者只能访问公元2500年之后的年代,他们永远无法来到我们周围,更无法像一些科幻小说描绘的那样,回到史前时代去捕捉恐龙——那些历史已经或将要无可挽回地被时间长河所吞没,就像美国物理学家格林所说的:在时间机器建造成功之前的每一个年代,都将成为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无法触及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话,早一天建造出时间机器就是多拯救一天历史。

在探索中发现快乐的源泉

在探索中发现“快乐“的源泉 ————《快乐河马的故事》教学案例 恒丰中学刘颖 教材分析: 《快乐河马的故事》是一篇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普散文,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因此感悟和品味文章的语言就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圈划的方法不断的感受文本,养成基本的语文学习的习惯,然而在课文浅显活泼的文字背后却隐含着一个深刻的主题即动物的生存权问题,所以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感受这一主题就成为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尽量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案例故事: 在《快乐河马的故事》的教学中,当分析完河马的快乐具体体现在哪里后,我说了一句小结性的话“从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快乐的河马朋友。”就在这时,陈娜举起了手,满脸疑惑的说:“老师,我觉得河马并不快乐,她的结局挺惨的,她被枪杀了。看到这,我心里挺难受的。”听完她的质疑,我心里一喜,真是个好问题,刚好引出我下一个层次的教学,于是我立刻大大的表扬了陈娜,这么好的质疑,体现出的是一种思考和体味。接着我“将计就计”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们:“你们认为,河马快乐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议论起来,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有的说:“课文的题目就是快乐的河马,而且我们刚才分析了那么多描写,都体现出的是河马的快乐,怎么能不快乐呢?”还有的认为:“河马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了,而且课文结尾的那段话,我觉得意味深长。”这时陈娜又站起来补充道:“对的,结尾写道:‘河马很可能是个危险的破坏者。但是如果它居住的河里有充足的水生植物,它在白鹭、鸬鹚和鸥鸟混居的安静王国中也能成为和平共处的一员。’这里似乎在说,河马是可以和动物们和平相处的,是不必走向死亡的。……”“讲的太好了,”我忍不住开口了,“再一次表扬大家,你们很会动脑筋,我们要向陈娜那样,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句,来思考问题,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的一个小小的指导,让学生们从“感性”走向“理性”,都纷纷埋头阅读,去寻找简单的文字背后蕴含着的深刻的含义。而这正是我想要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科学领域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一)科学探究 1 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2 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 1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2 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3 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4 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 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 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2 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 3 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二)数学认知 目标一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1 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

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 2 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3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 4 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 目标二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 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 2 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 3 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4 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目标三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 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2 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课程论文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现状 摘要:曝气生物滤池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不需二沉池等优点.综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现状;发展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水的处理达标排放及回用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BAF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氧传输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点[1,2],而且还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等[3]。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及SS去除,氨的硝化去除,反硝化脱氮,脱磷以及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点及机理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简称BAF,是20 世纪80~90 年代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原理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一种变形形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应器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并根据进出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流过滤料层,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氧气,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净化,同时填料起到物理过滤作用[4,5]。 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诸如氧化沟工艺、AB法工艺、SBR法等工艺,虽然处理效果比较好,但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处理负荷低,运行启动慢,容易发生污泥膨胀,不能承受冲击负荷等不足之处,同时工艺设备处理效能低,能耗高,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而曝气生物滤池已经从单一工艺逐渐发展成为系列综合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AOX(有害物质)和脱氮除磷等作用[6,1],其最大优点是集生物净化和物理过滤于一体,不需设置二沉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流程得到简化.此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

《探索与发现(三)》习题精选

探索与发现(三) ⒈找朋友。 — 。 ⒉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⑴(100+3)×46=□×46+□×46 ⑵9×67+9×33=9×(□+□) ⑶8×(125+7)=8×□+8×□ ⑷125×(80-8)=□×□-□×□ ⑸2×□+100×□=99×(□+□) ⑹(a +□)×□=a ×c +b ×c ⒊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125×(8+4)的简便算法是( )。 A. 125×8+4 B. 125×8+125×4 C. 125×4+8 / ⑵125×7+125的简便算式是( )。 A. 7+125×1 B. 此题无法简便 C. 125×(7+1) ⒋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 ⑴38×31+38×92○38×(31+92) ⑵75×(18-13)○75×19-13×75 ⑶28×41+41○41×30 ⑷82×99○82×100-1 ⒌数学门诊部(先在括号里判断对错,然后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⒍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200+5) 57×18+43×18 (125-30)×8 25×43 57×99+57 46×102 , 轻松演练 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的分配律 (α+ b )×c = α×c ++b ×c α×b=b ×α (α×b )×c = α×(b ×c ) (100-3)×21 =100+3×21 =100+63 =163 ( ) 35×99 . =35×100-35×1 =3500-35

( 你知道时装店一准备再栽26行苹 果树,每行23棵。 再栽23行梨树,每行34棵。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出这两道题吗 ⒎光明时装店从市场批发回132套服装。 ⒏兴旺果园今年要扩大果树林面积。 : ⑴兴旺果园今年一共准备再栽多少棵树 | ⑵一捆树苗有25棵,买回41捆果树苗够吗 | ⒐ 能力提升 每件52元 每条38元 聚沙成塔 ⑴26×51+26×48+26 ⑵18×737+737×83-737

3.8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探索宇宙课后巩固作业(后附答案)

3.8 探索宇宙 本课要点: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一、填空: 1、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许多星星其实也是______。 2、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组成的一个 ________,被人们称为_______。 3、银河系外的河外星系有________、_______等,这样的河外星系已经发现了超过______ 个。 4、最早发明望远镜的是__________。 5、太空技术在日益发展中,目前已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为人类进行太空研究提供了可能。 6、中国的“神舟七号”与“神舟六号”相比,最大的进步是实现了__________。 二、判断: 1、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2、月球引力比地球小得多。() 3、恒星其实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运动的。() 4、月食只有月偏食、月全食两种情况。() 5、恒星也有诞生和消亡的变化过程。() 6、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7、银河系是由许多的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8、宇宙目前处于膨胀阶段。() 9、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 10、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11、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宇宙的边缘。() 12、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和消亡。() 13、有些恒星会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 三、选择: 1、银河系的直径有()光年。 A、10 B、10万 C、1000亿 2、()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_1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收看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第五专题第二讲。这一讲我们将探讨的是关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发现与创新能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第一个方面首先是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是理解和记忆,老师讲什么教什么他就记什么,而在自己平时的读书、学习、看报或者讨论当中,没有去尝试或者是连想都没想过自己能不能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和见解,就算有了也不敢或者是不会提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插入画外音:你看,这些同学学习都很用功。对于像古诗词这样的学习内容,他们使劲地背诵,努力去记忆,这当然都是好的。可是,他们记忆下来的东西派什么用呢?用武之地好象只有一个:就是考试。准确地说,这是把背诵记忆的东西搬到试卷上去而已。而没有真正地掌握乃至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灵活地应用。】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不少老师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框架和教学设置进行操作,只是以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教学的目标,认为发现创新是自然科学的事,语文的教学不需要提到发现和创新。 第三个方面是有的老师知道培养学生发现创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又担心在这个追求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抓不到考试的分数呢,于是在教学中就常常有意无意的,排斥了学生求异创新的尝试。 课例片段: 我们先立足全篇来欣赏这一篇采访实录,首先大家来看采访的重点是什么,体现出什么 样的采访层次,由此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给大家两分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想好就可以起来回答,哪个小组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我觉得采访的重点是岳红的人生经历,她的人生之中有很多波折。它的重点也在 于岳红是如何克服挫折和怎么处理好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关系的。体现了采访的层次是问的问题由易达到比较尖锐。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如何有效地采访和采访的时候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进行。 好,谢谢。其他组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采访的重点是她那种人生态度,得病前后那种人生观。采访的层次就是先 问一些比较不那么私隐的问题,比如先问到她工作的问题,然后

环境与生态论文

环境与生态论文 坏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坏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坏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的家乡是河南,不久前豫皖两省发生跨省污染事件,近日安徽获得来自河南的首笔400万元污染赔款。近年来,类似跨省界水污染纠纷呈逐年增加之势。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以部门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体制,束缚了管理效力的发挥,加上流域上下游间的污染转嫁,存在流动性和不好定性等问题,增加了协调治理污染的难度。 前段时间,留言板接连收到不同地区有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留言。3月14日,有浙江绍兴网友称,当地一在建污水沉井由于施工工艺原因,使用后可能会泄露,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建议采取相关补救措施。3月15日,河南网友发帖称,位于开封市通许县的某公司将工业污水通过深井排入地下,给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两则留言都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表示“未发现污水排入深井的情况”、“不靠的。但类似留言的集中出现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民众对于当前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担忧。

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且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这说明在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峻的地步。几乎是与此项研究相佐证,近日,山东、河北等地相继爆出地下水污染事件,而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些回应,更是引起媒体和网友的质疑。 地下水,作为一种更新和净化相当缓慢的自然资源,其污染所给生态环境、民众健康、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损害常是持续和难以逆转的。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网友针对水污染的留言不难发现,这样的损害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凸显的态势。有网友称,生产污水直接流入农田耕地和小溪沟造成农作物减产、鱼虫绝迹;有网友称喝了不干净的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孩子发育;有网友留言中写道“曾经带来太多欢乐的大河,现在有难闻的刺鼻气息”。然而,更让人忧心的是,频发的污染事件对政府公信力本身的伤害。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由环境类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足资为鉴。有舆情分析指出,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环保敏感期,降低环境风险其实也是降低社会风险。 面对问题,是坦诚公布信息、探讨解决办法,还是藏着掖着、百般否认,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怎么“算账”的问题。只算经济账,为企业污染行为辩护,也许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数字有作用,“政绩”好看些;而这样以牺牲环境、民众健康和公共机构公信力为代

宇宙探索与发现答案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档选择题默认A对B错。 ●建议使用查找功能 ●实际网页测试中选项顺序可能会变,要注意 ●第一章和第二章由于没能及时存,所以内容不全 第一章 1 单选(2分) ( )较正确地反映了太阳系的实际,为以后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定律,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 力学体系铺平了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中心论”的神话。 得分/总分 ? A. 托勒密的地心说 ? B. 哥白尼的日心说 正确答案 ? C. 银河的系发现 ? D. 广阔恒星世界的发现 2 单选(2分) 18-19世纪中期,()兄妹及父子,通过数遍天上星星等大量观测事实提出“银河是一个星系” 的观点,第一次为人类确定了银河系的盘状旋臂结构,把人类的视野从太阳系伸展到10万光年 之遥,树立了继哥白尼以后开拓宇宙视野的第二个里程碑。 得分/总分 ? A. 伽利略 ? B. 哈雷 ?

C. 威廉·赫歇尔 正确答案 ? D. 哈勃 3 单选(2分) 1718年,()将自己的观测数据同1000多年前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68)时代的天文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有几颗恒星的位置已有了明显变化,首次指出所谓恒星不动的 观念是错误的。 得分/总分 ? A. 哈雷 正确答案 ? B. 哈勃 ? C. 斯特鲁维 ? D. 勒维特 第二章

正确答案 ? C. 100亿年 ? D. 120亿年 2 单选(2分) 根据目前的观测与对哈勃常数的计算,宇宙的年龄大约()。 得分/总分 ? A. 137亿年 正确答案 ? B. 150亿年 ? C. 180亿年 ? D. 200亿年 3 单选(2分) ()给出,宇宙物质产生后氢和氦的质量丰度比约为75/25,这一比值一直保持下来。今 天实测的氢、氦丰度和这一理论值完全相符。 得分/总分 ? A. 宇宙大爆炸理论 正确答案 ? B. 广义相对论 ?

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

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 植物生长素是科学家通过植物向光现象的探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第3章第1节以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为线索,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以引

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各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各位科学家的实验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找出各组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产生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该图解还捋顺了各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间的关系。下面对该图解解析如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源于植物的向光现象,科学家为了弄清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先后进行了数十年科学研究。 达尔文的实验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他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①);切去顶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有无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有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能够向光弯曲生长(①),无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的结论。 第二组:在胚芽鞘尖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就会直立生长(③);在远离尖端的胚芽鞘下面围上不透光的锡箔,胚芽鞘就会向光弯曲生长(④)。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能否感光,因变量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光的话,胚芽鞘会直立生长(③),否则向光弯曲生长(④),通过比较即可得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结论。 达尔文同时还观察到,植物生长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部伸长区一段,通过这一现象再结合上面得出的两个结论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尖端会影响到下部生长弯曲呢?为了解释该问题,达尔文做出如下推测:⑴尖端不长而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⑵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得快。 为了证实达尔文所做出的推测是否正确,1910年和1914年詹森和拜尔分别做了实验。 詹森的实验 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①);用一块可以让化学物质通过的明胶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②)。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与下部联系是否被阻断,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被阻断的话,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①),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没有阻断的话,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结论,从而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⑴是正确的。 拜尔的实验 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设计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中班科学探究活动:神奇的水 一、选题描述与分析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爱玩水,所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而设计了这一次有关于水的科学活动。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方法背景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 试一试: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两种液体——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想一想:“把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在到红水的时候应在杯子后面放一张白纸以便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水分成两层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两种水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分成两层。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实验,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 说一说: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的实验和教师倒的水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师到的水一样吗?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教师可以在幼儿急切的期盼下说出答案“把许多白糖放到红色的水里,使劲的搅,一直到化不开为止。”让幼儿明白,红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的糖,水就变重了,重的东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在幼儿实验时知道什么样的液体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这样的液体。让幼儿和第一杯水比较,知道两杯水的不同。 二、设计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难点: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发现水的新现象,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三、实施时间和地点 实施时间:2016年10月第二周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澄江县阳宗镇大竹箐瘦大地普通建筑石灰岩矿开采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分析 刘飞 (玉溪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系,2007级 2007044111) 指导教师:高小茵 提要:本文对云南澄江义丰砂石料厂通过竞拍取得的澄江县国土资源局拍卖的阳宗镇瘦大地普通建筑用石灰岩矿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主要从项目开采对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该项目的开采对于当地资源的利用,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石灰岩矿开采;环境影响分析。 引言 新建项目澄江义丰砂石料厂阳宗镇大竹箐瘦大地采砂场位于澄江县县城(凤麓镇)正北方向,平距约15公里左右。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0′15″~103°00′28″、北纬24°47′23″~24°47′23″,矿区平面投影面积为:0.0326km2,开采深度为:2225—2325米。矿区属澄江县阳宗镇管辖。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往阳宗镇,阳宗镇至澄江县有高等级公路相连。矿区至最近村庄大竹箐1km,大竹箐距离阳宗镇4km,距澄江县城约15km。建设项目区内植被类型主要以杂草为主,覆盖率约50%,生物群落一般,生态结构一般。项目区没有国家和省级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动植物,不属于自然保护区。 本文从项目开采对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从政府对于该项目环境影响的判断,对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的预测,对策措施的选择和发展控制方向的引导开展此分析,以期该建设项目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没有做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监测,项目地处农村荒山坡,砂场所在地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周围是荒山坡和部分林地。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及项目周围环境情况,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区,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保护。评价区范围内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环境空气质量可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1.2 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过程中,地基开挖、原料运输、土建施工等产生的扬尘量较大,对周围大约200m范围环境空气会造成一定污染,应及时洒水抑尘,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遮蔽、覆盖等措施,杜绝运输途中沿路漏洒,材料堆放要规整,场地挖方产生的土方应及时回填,使施工时产生的扬尘降到最低限度,达GB162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的要求,即周界外最高点颗粒物浓度≤1.0mg/N m3。 1.3 生产运行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矿山露天开采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爆破、采装、破碎筛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炮烟。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大部分为粒径大的颗粒物,在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影响范围较小,通过采取洒水措施可防止粉尘高浓度扩散。项目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居民区在800m,矿山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较局限,并且只发生于白天。因项目作业场地开阔,炮烟很容易扩散,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1)粉尘:建设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凿岩粉尘、爆破粉尘、矿石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露天采装时的扬尘以及运输扬尘。为无组织排放。 ①凿岩粉尘:凿岩钻孔时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90m3/a。 ②爆破粉尘:爆破产生粉尘约2.25m3/a。 ③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晴天,每年破碎时产生的粉尘量为4.77吨/年,以无组织形式随风扩散。项目采用湿式破碎作业,即向空气中以及碎石洒水雾的方法降尘。其除尘率按80%计,粉尘排放量为1.908吨/年。在雨季,空气中水分含量大,矿石含水率高,破碎作业时基本不产生粉尘。 ④采装时筛分扬尘:根据类比,该项目筛分时所产生的无组织扬尘约为6.75m3/a。经洒水除尘后,除尘率按80%计,排放量为1.35m3/a。 ⑤道路扬尘:项目使用道路距离大竹箐村民小组约650m,且间隔许多高矮林木,要求运输车辆在经由居住区附近时以≤5km/h的速度行驶。根据《工业逸散性粉尘控制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答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测试题 一、填空。 1、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3、数学认识的目标是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4、5—6岁的幼儿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 问题)的乐趣。 5、3—4岁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6、在科学领域“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目标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二、判断。 1、5-6岁幼儿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错)(10以内) 2、应该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对) 3、指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 4、3—4岁的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错)(4—5岁)

三、选择: 1、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ABCD),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A归类、 B排序、 C判断、 D推理 2、以下选项中不能体现事物的顺序和规律的是(B) A、从周一到周日 B、商品的价签 C、按形状间隔排列的珠帘 D、一年四季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应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B、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应支持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 C、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 察与分类能力。 D、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应让幼儿独立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 4、关于“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教育建议有(ABD ) A.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B.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 C、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 D、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四、简答题: 1、幼儿科学教育包含哪几方面的目标? 答:(一)科学探究 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二)数学认知 1.初步感知在生活中数学的有趣和有用。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的关系。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2、简述你所在班级年龄段的幼儿“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3—4岁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是: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4—5岁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是: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 造型。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5—6岁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是: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环境科学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 两种总磷测定方法的比较 摘要: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测定水中的总磷,与抗坏血酸还原法比较,显色时间短,灵敏度高,且氯化亚锡甘油溶液保质期长,更适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总磷抗坏血酸氯化亚锡甘油 1、前言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元素之一,是天然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最近中国农科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氮、磷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水质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富营养化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造成溶解氧的失衡,对水生动物有害,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随时检测水体中磷含量,监管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用水科学合理排放,是水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磷含量的测定方法多采用钼蓝比色法,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分解,将聚磷酸盐和有机膦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或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用分光光度计在710nm 处比色。 2、实验方法 A:取10.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1+35)稀硫酸溶液和 5.0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加热煮沸15min至溶液接近蒸干为止;取下后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和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然后在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试剂为空白,测其吸光度。 B:取10.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1+35)稀硫酸溶液和 5.0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加热煮沸15min至溶液接近蒸干为止;

三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 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 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 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 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

教学案例《探索规律

教学案例《探索规律(一)》 文章发表:baybjfcu 发表日期:2005-03-11阅读次数:96 探索规律(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 所探索的规律。 3?在活动中发展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能力,认识探索规律的必要性;体验 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 “列代数式”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 伸。教材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历表为背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隐含在 具体的情境当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 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 生亲身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

符号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 (一)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猜一猜: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堆钮扣(40颗),请同学们从中数出三堆数目相等的钮扣(每堆不少于8颗),按左、中、右的顺序摆放在桌面上。然后按老师的指令操作:(1)从左堆拿出3颗放入中堆;(2)从右堆取出5颗放入中堆;(3)从中堆取出与左堆剩余数目相等的钮扣放入左堆。请你猜一猜:你的同桌现 在中堆还剩多少颗?能猜出其他同学的吗? (如果有学生能猜中,可让其说明思路;如果猜不出,老师来猜一猜,猜对了吗?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这个游戏的奥秘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一一探索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1?探索游戏中的规律 请一个学生报出自己原来每堆的颗数(如原来每堆13颗),师生共同分析具体数目下各堆数目的变化情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测试卷976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测试卷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姓名 一、填空:(30分) 1、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5—6岁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也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3、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4、《指南》在科学领域中分为 2 个子领域,分别是科学探究、数学认知。 5、《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的目标有 3 条,分别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6、在数学认知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秩序和美,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 7、4~5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8、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9、在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10、幼儿数学学习可以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也可以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判断:(30分) 1、探究中的合作有利于幼儿的合作能力,一般这种能力在大班时期比较常

见。(对) 2、幼儿可以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教师也可以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以便更好掌握知识。(错) 3、科学探究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下有2条教育建议。(对) 4、“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目标“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下4—5岁的表现。(错) 5、通过提问等方式是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性观察和连续观察。(对) 6、4岁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错) 7、5—6岁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错) 8、探究能力不是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的综合。(错) 9、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获得了感性经验,发展了形象思维,也发展归类、排序、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对) 10、一般4-5岁幼儿都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错) 11、3--4岁幼儿喜欢接触有趣新事物,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错) 12、记录是收集信息的有力工具,是幼儿探索历程的呈现,也是幼儿表达个人发现的依据。(对) 13、幼儿对物体量的基本特征和比较方法有所了解,所以测量的概念和运用对幼儿来说比较容易。(错) 14、5-6岁是幼儿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对) 15、早期的数学认知发展能促进幼儿的数理逻辑思维发展,但没有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错) 三、简答题:(16分) 1、请写出科学领域中“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目标中5--6岁幼儿表现。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题目: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之我见 ——氯碱行业含汞废水去除方法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符合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能源结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长期的发展。目前电石法生产氯乙烯单体时使用的触媒是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浸渍吸附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汞制备而成。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氯化汞升华流失,随合成气进入后续水洗、碱洗净化系统,形成大量含汞废水。目前含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电解法等。本文主要是介绍近年来,对于氯碱工业含汞废水处理的各个处理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处理方法发展趋势

1.引言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石法聚氯乙烯产业快速的成长,使中国的氯碱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电石法氯乙烯单体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一般是采用活性炭作为载体,浸渍吸附一定质量的分数的氯化汞(高汞10%~12%,低汞4%~6%)制备而成的,但是由于氯化汞的升华,使得汞会随着合成气进入后续水洗、碱洗净化系统,形成废汞接触媒、含汞废活性炭、含汞废盐酸、含汞废碱液。目前废汞接触媒、含汞废活性炭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厂家回收处理,氯化汞回收率约75%;而含汞废盐酸、废碱液仅有20%进行了盐酸深度脱吸和汞的无害化处理,大部分还未得到妥善的处理,是PVC行业的主要难题。 汞是一种银白色的液体金属,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汞一旦进入环境中就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关注的污染问题。 2.含汞废水的产生 在电石法PVC的生产过程中,从乙炔工段产生的乙炔以及氯化氢工段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分别经过预冷器,以冷却分离所含水分,然后进入混合器内混合,在经过一系列的冷却、除雾、预热等操作后进入转化器,然后通过转化器列管内的装载的吸附氯化汞的活性炭触媒转化为粗VCM。由于转化的温度控制在160~180℃,部分的氯化汞就会升华(当温度大于200℃时升华现象会加剧)进入粗VCM气体中,粗VCM中含有微量汞以及氯化汞,依次经过含有活性炭的除汞器吸附去除汞,然后再依次经过水洗除酸系统、碱洗塔等设备去除残余的CO2和HCl气体,净化后的VCM送压缩精馏工段。从PVC生产VCM的过程中可以知道,C2H2和HCl合成VCM过程中以HgCl2,作为载体,并且以物理吸附法将HgCl2均匀的吸附于活性炭的内部形成氯化汞触媒。粗VCM气体经过除汞器去除了大部分的汞以后,粗VCM气体进会入泡沫塔和水洗塔等脱酸系统,形成含汞盐酸废水。含汞盐酸废水中的汞经过处理以后得到去除,得到的大部分盐酸可以回收再利用。盐酸废水中的汞以[HgCl4]的形式存在。 3.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汞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金属还原法、电解法、微生物法、离子交换法等。 3.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包括凝聚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汞废水的效果好,是一种应用较多的方法,可以处理含有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汞盐,特别是当汞离子的浓度比较高时,应用较多。

探索与发现教案

探索与发现(4) 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内容: 探索与发现(4)商不变的规律 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方法: 谈话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交流发现,你能帮助同学解答他的疑惑吗? (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3) 学生独立完成,再举些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4) “试一试”,启发学生想一想发现的规律。 (5) 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师:数学中蕴涵着无数规律,今天,我们再共同来找寻一种新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投影仪出示: 8÷2=4 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 80÷20= 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时…… 800÷200= 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8000÷2000= 2、能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发现。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三、体会商不变的规律。 观察75页“试一试”的两种计算方法。 四、尝试运用 出示76页练一练第1题。 根据每组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个、第三个算式的得数。 (了解被除数和除数是否扩大或缩小了相同倍数,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