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方法专题:求线段长度

方法专题:求线段长度

方法专题:求线段长度
方法专题:求线段长度

联想

(构建桥梁)

审题:“条件”的价值开发

(分析)“结论”的合理诉求

G

B

A

D C

方法专题:求线段长度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平面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角组成,所以研究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归根到底是研究点、线、角之间的关系;

对于线段,如何求线段长度(或求线段比值)?常用的方法:

1、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利用两条线段的和、差得到所要求的线段长度;

2、勾股方程:发现或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3、面积法:当出现垂线段相关的线段时可利用面积的转换列方程求解;

4、相似形:找到所求线段所在的三角形与其他三角形相似,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到方程;

5、利用等线段的转化:可以先求与之相等的线段的长度

6、……

解题思路:

10.如图,矩形ABCD中,AD=2,AB=3,过点A,C作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AE,CF,分别交CD、AB于点E、F,则DE的长是()

A.5B.

6

13

C.1 D.

6

5

分析:“条件”的价值开发:由“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能得到什么?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即作出垂线段FG,且FG=2=AD;“再走一步”可得直角三角形AFG,或想到四边形AECF的面积;

“结论”的合理诉求:如何求DE线段的长度?在图中描出DE会发现其在直角三角形ADE 中;联想到相似三角形(全等是其特殊情况)可得解法1;

解法1:易得△AD E≌△CBF,得DE=BF

进而得△AD E≌△FGA(相似也可以),AE=AF,BF

AB

DE

AD-

=

+2

2,设DE=BF=x,得方程x

x-

=

+3

22

2,解之即可;

解法2:易得△AD E≌△CBF,得DE=BF

利用平行四边形AECF的面积求法得:A E·FG=AF·AD

即)

(x

x-

=

+3

2

2

22

2,解之即可;

小结:对于做题,要心中有法,才能思考有方向;

D'

F C D

18. 如图,将□ABCD 沿EF 对折,使点A 落在点C 处,若∠A =60°,AD=4,AB=6,则AE 的

长为 .

分析:很多同学对本题无从下手,没有正确的思考方向;我们可以:

从“条件”看本题图形确定,即所有的线段、角度都不变(有120度的特殊角); 从“结论”看是求线段长度;联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法提示:通过翻折的性质要知CE=AE ,CE 所在的三角形CEB 是确定不变的,所以可以考虑研究此三角形;

作C G ⊥AB 交AB 延迟线于点G ;这样得到两个Rt △CBG 和Rt △CEG ;

在Rt △CBG 中求出CG 、BG ;设AE=CE=x ,在Rt △CEG 中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

小结:要树立“确定一定可求”的解题思想;

所谓确定一定可求就是所研究的图形的固定不变的(线段、角相对不变),遇到这种情况的图形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第18题

cad中统计多条直线长度的方法

cad中统计多条线段长度 新建文本文档。在文档中输入以下内容: ======================================================= ;统计cad图中线的总长度 ;************** Write By zhenglin**************** (defun c:tj_l (/ p n e e1 e2 l s x1 x2 y1 y2 xx yy ll lll) (setq ln 0 lll 0) (setq p (ssget)) ; Select objects (if p (progn ; If any objects selected (setq l 0 n (sslength p)) (while (< l n) ; For each selected object... (if (= "LINE" (cdr (assoc 0 (setq e (entget (ssname p l)))))) (progn (setq e1 (assoc 10 e) e2 (assoc 11 e)) (setq x1 (cadr e1) y1 (caddr e1)) (setq x2 (cadr e2) y2 (caddr e2)) (setq xx (abs (- x2 x1)) yy (abs (- y2 y1))) (setq ll (sqrt (+ (* xx xx) (* yy yy)))) (setq lll (+ lll ll)) (setq ln (+ ln 1)) ) ) (setq l (1+ l)) ) ) ) (print "total line number= ") (princ ln) (print "total line length= ") (princ lll) (terpri) ) ======================================== 另存为tj_l.lsp 打开cad —> 工具—> 加载应用程序—> 找到并选中tj_l.lsp点加载在命令行输入tj_l 然后选中所有要统计的线。 按F2查看结果

七年级线段运算专题复习资料汇总

2013-201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 1.(10分)如图,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D为线段BC上一点,CD=2BD,E为线段AC上一点,CE=2AE (1)若AB=18,BC=21,求DE的长; (2)若AB=a,求DE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线段AD长度的7倍,则的值为.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1)利用CD=2BD,CE=2AE,得出AE=AC=(AB+BC),进一步利用BE=AB﹣AE,DE=BE+BD得出结论即可; (2)利用(1)的计算过程即可推出; (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 解答:解:(1)∵CD=2BD,BC=21, ∴BD=BC=7, ∵CE=2AE,AB=18, ∴AE=AC=(AB+BC)=×(18+21)=13, ∴BE=AB﹣AE=18﹣13, ∴DE=BE+BD=5+7=12; (2)∵CD=2BD, ∴BD=BC, ∵CE=2AE,AB=a, ∴AE=AC, ∴BE=AB﹣AE=AB﹣AC, ∴DE=BE+BD=AB﹣AC+BC=AB﹣(AC﹣BC)=AB﹣AB=AB, ∵AB=a, ∴DE=a; (3)设CD=2BD=2x,CE=2AE=2y, 则BD=x,AE=y, 所有线段和AE+AB+AD+AC+EB+ED+EC+BD+BC+DC=4y+3(2y﹣3x)+2x+2x+3(2y ﹣3x)+2x+2x+2x+2x+2x=7(y+2y﹣3x+x),

y=2x, 则AD=y+2y﹣3x+x=3y﹣2x=4x,AC=3y=6x,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10分)如果两个角的差的绝对值等于90°,就称这两个角互为垂角,例如:∠1=120°,∠2=30°,|∠1﹣∠2|=90°,则∠1和∠2互为垂角(本题中所有角都是指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 (1)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OC⊥AB于点O,OE⊥OD于点O,直接指出图中所有互为垂角的角; (2)如果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求这个角的度数; (3)如图2,O为直线AB上一点,∠AOC=75°,将整个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n(0<n <90°),直线AB旋转到A′B′,OC旋转到OC′,作射线OP,使∠BOP=∠BOB′,求:当n 为何值时,∠POA′与∠AOC′互为垂角. 考点: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 专题:新定义. 分析:(1)根据互为垂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利用题中的“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 (3)分0<n<75,75<n<9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n的值. 解答:解:(1)互为垂角的角有4对:∠EOB与∠DOB,∠EOB与∠EOC,∠AOD与∠COD,∠AOD与∠AOE; (2)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度,则 ①当0<x<90时,它的垂角是90+x度,依题意有 90+x=(180﹣x), 解得x=18; ②当90<x<180时,它的垂角是x﹣90度,依题意有 x﹣90=(180﹣x), 解得x=126;

求线段的长度专项练习

求线段的长度的专项练习 第一组: 1、如图,已知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D 点为BC 的中点,AB =10cm ,求AD 的长度。 2、如图,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EF=12cm ,求AB 的长。 F E A B C 3、如图9,AD= 12BD,E是BC的中点,BE=2cm,AC=10cm,求线段DE的长. 4. 如图1所示,点C 分线段AB 为5:7,点D 分线段AB 为5:11,若CD =10cm ,求AB 。 5.已知如图,AB =10,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D 、E 分别为线段AB 、AC 的中点,ED =1,求线段AC 的长。 E D C B A 6.如右图,已知:C ,D 是AB 上两点,且AB=20cm,CD=6cm,M 是AD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 7.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31AB=5 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的距离为6cm ,求AB 、CD 的长. A C B D E F 8.直线上顺次截取AB=BC ,CD=3AB ,若AB 的中点M 与CD 的中点N 之间的距离是5cm ,求AB 、CD 的长。 图9 A D C B E N M A D B C

9.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E是线段AD的中点,CD=24cm,求(1)CE的长;(2)求AB:BE的值。 B C E A D 第二组: 1.如果线段AB=5cm,BC=3cm,且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已知点O在直线AB上,且线段OA的长度为4cm,线段OB的长度为6cm,E、F分别为线段OA、OB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度为cm. 3.若线段AB=10cm,在直线AB上有一个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 cm.4.若线段MN=10cm,Q是直线MN上一点,且线段NQ=5cm,则线段MQ长是cm. 5.在直线l上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如果点O是线段A 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多少? 6.自己画图并完成计算:A,B,M,P四点在同一直线上,M为AB的中点,N为AP的中点,若15cm AB=,求AP的长. MN=,40cm 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厘米,CB = 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 N C A B (1)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 = b厘米,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计算线段长度与角的计算的方法技巧

计算线段长度的方法技巧 线段是基本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四边形的构成元素。初一同学对于线段的计算感到有点摸不着头绪。这是介绍几个计算方法,供参考。 1. 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若CD=10cm,求AB。 图1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DC=AC-AD,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这样通过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解:因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 所以 又 又因为CD=10cm,所以AB=96cm 2. 利用线段中点性质,进行线段长度变换 例2. 如图2,已知线段AB=80cm,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cm,求PA 的长。 图2 分析:从图形可以看出,线段AP等于线段AM与MP的和,也等于线段AB与PB的差,所以,欲求线段PA的长,只要能求出线段AM与MP的长或者求出线段PB的长即可。 解:因为N是PB的中点,NB=14 所以PB=2NB=2×14=28 又因为AP=AB-PB,AB=80 所以AP=80-28=52(cm) 说明:在几何计算中,要结合图形中已知线段和所求线段的位置关系求解,要做到步步有根据。 3. 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例3. 如图3,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的中点,,求BC是AB的多少倍? 图3 分析:题中已给出线段BC、AB、AD的一个方程,又C为AD的中点,即,观察图形可知, ,可得到BC、AB、AD又一个方程,从而可用AD分别表示AB、BC。 解:因为C为AD的中点,所以 因为,即

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 线段的计算(基础B)

1、如图,线段AB=8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CB 上且DC=1.5cm ,求线段BD 的长度. 2、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4 1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 3、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6cm ,求CM 和AD 的长. 4、如图,已知AB =7,BC =3,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DB 的长度. 5、.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N 是AC 的中点,且AN=2cm ,CM=1cm ,求线段AB 的长. 6、如图,D 是AB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BE=5 1AC=2cm,求线段DE 的长.

7、如图,AB=16cm,C 是AB 上的一点,且AC=10cm,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 8、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D 是AC 的中点,若BC=6厘米,BD=10厘米,求线段AB 的长度。 9、如图所示,点C 、D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ED =9,求线段AB 的长度. 10、如图1,线段AC =6cm ,线段BC =15cm ,点M 是AC 的中点,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 :NB =1:2,求MN 的长. 11、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 31AB=4 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

12、已知:如图,A,B,C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cm,CN=3cm.求线段AB的长. 13、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C=16cm,AB=6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度. 14、如图,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cm,CN=3cm.求线段AB的长. 15、如图,AB=16cm,延长AB到C,使BC=3AB,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 16、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 (1)若线段DE=9cm,求线段AB的长. (2)若线段CE=5cm,求线段DB的长.

cad查询多个线段长度总和

cad如何在一个图层内查询多条线段长度总和(转作者不详) 一个简单的源代码,测试后可以修改编辑让它更符合你的要求: (princ "\n程序:统计线段长度命令:xkbuild") (defun C:xkbuild (/ CURVE TLEN SS N SUMLEN) (vl-load-com) (setq SUMLEN 0) (setq SS (ssget '((0 . "CIRCLE,ELLIPSE,LINE,*POLYLINE,SPLINE,ARC")))) (setq N 0) (repeat (sslength SS) (setq CURVE (vlax-ename->vla-object (ssname SS N))) (setq TLEN (vlax-curve-getdistatparam CURVE (vlax-curve-getendparam CURVE))) (setq SUMLEN (+ SUMLEN TLEN)) (setq N (1+ N)) ) (princ (strcat "\n共选择" (itoa (sslength SS)) " 条线段. 线段总长: " (rtos SUMLEN 2 3) " .")) (princ) ) 将以上代码复制在记事本内后“另存为”→“统计线段长度.lsp” 打开CAD,运行“appload”命令加载刚保存的“统计线段长度.lsp”文件 按命令提示“程序:统计线段长度命令:xkbuild” 输入命令xkbuild选择要统计长度的线段即可。 附:我的命令行操作提示 命令: 命令: appload 已成功加载统计线段长度.lsp。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求线段长度问题的一般方法

求线段长度问题的一般方法 求线段长度问题是初中几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笔者就此类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与归纳,供大家参考. 一、将求线段长的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例1如图1,在Rt ABC V ,90ACB ∠=?,CD AB ⊥于D ,6AC =,8BC =,求CD 的长. 简解 由勾股定理,得10AB =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11 681022 ABC S CD =??=??V 于是得 4.8CD =. 例2 如图2,在ABC V 中,30A ∠=?,1 tan 3 B = ,BC =AB 的长. 简析 作CD AB ⊥于点D ,这样就构造了两个Rt V . 在Rt BCD V 中, 1 tan 3 CD B DB ==,3DB CD ∴= 由勾股定理,得1CD =,3BD =. 在Rt ACD V 中, AD =3AB =. 例3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与y 轴相切于原点O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A 于两点M ,N .若点M 的坐标是(4,2)--,求点N 的坐标.

简析 如图3,作AE MN ⊥于点E , 连AM ,AN ,则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Rt AME V ,Rt ANE V . 不妨设AO AM R ==,易得 2222(4)R R =+- 2.5R ∴=,4 2.5 1.5EN Em ==-= 2.5 1.51NF ∴=-= 从而点N 的坐标为(1,2)--. 例 4 如图4,点E 、O 、C 在半径为5的⊙A 上,BE 是⊙A 上的一条弦, 4 cos 5 OBE ∠= ,30OEB ∠=?,求BC 的长 简析 连EC ,由条件可知,图中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OEC V ,OEF V ,EBC V ,FBC V . ∵90COE ∠=?,∴EC 为⊙A 的直径, ∴90CBE ∠=?, 又OCE OBE ∠=∠, ∴4 cos cos 5 OCE OBE ∠=∠=, 在Rt OEC V 中,易知8OC =,6OE =, 在Rt OEF V 中,30OEB ∠=?,6OE =, 得OF = 8FC OC OF ∴=-=-, 又30OEB OCB ∠=∠=?, 故在Rt FBC V 中,由边角关系,得 3BC =.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典型例题】 [例1] 填空 如图,把线段AB延长到点C,使BC=2AB,再延长BA到点D,使AD=3AB,则 ①DC=_____AB=_____BC ②DB=_____CD=_____BC [例2] 填空 如图,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 ①若AC=2cm,BC=3cm,则MN=_____cm ②若AB=6cm,则MN=_____cm ③若AM=1cm,BC=3cm,则AB=_____cm ④若AB=5cm,MC=1cm,则NB=_____cm M N C A B [例3]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 (1)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2)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例4] 如图,已知AB= 40,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的中点,EB=6,求线段CD的长。 C D E A B

[例5] 如图,AE= 21EB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BF=5 1 AC=1.5,求线段EF 的长。 A B C E F [例6] 点O 是线段AB=28cm 的中点,而点P 将线段AB 分为两部分AP:PB=32:15 4,求线段OP 的长。 [例7] (1)如图,分别在线段AB 和BA 的延长线上取BD=AE=1.5cm ,又EF=5cm ,DG=4cm ,GF=1cm ,若GF 的中点为点M ,求线段AM 和BM 的长度。 (2)若线段a 、b 、c ,满足:a:b:c=3:4:5,且a+b+c=60,求线段2c -3a - 5 1 b 的长。 B F M G 练习: 一. 选择题: 1.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 ① AC=BC ② AB=2AC=2BC ③ AC=CB= 2 1 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2 D. 3 2. 如图,C 、B 在线段AD 上,且AB=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D

CAD测量连续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1)

测量CAD图中多条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 由于在Cad中没有连续测量线段长度的命令,多数人都是利用查询直线命令,将线段一段一段的测量再通过计算器相加,很是麻烦,现介绍两种更为简单实用的多线段测量方法。 1.利用PL命令测量多条线段长度: 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快捷健pl,连续在测量点上画线,再用(list)快捷健li命令点这条线确认就会出现该线的属性,可以看到该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 2.利用PE命令测量线段多条线段的长度: 输入:PE回车确认,M回车确认,连续点选要测量的线段后回车确认,Y回车确认,J(闭合)回车二次确认,若线段出现闭合需要再输入O将闭合打开。此时所有欲测量的线段已经连接为一条多线段,再输入 li(list),就可以看到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了。 1

附录:需要熟记的CAD常用快捷键 一、常用功能键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 二、常用字母快捷键 A: 绘圆弧 B: 定义块 C: 画圆 D: 尺寸资源管理器 E: 删除 F: 倒圆角 G: 对相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输入 W: 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 L: 直线 M: 移动 X: 炸开 V: 设置当前坐标 U: 恢复上一次操做 O: 偏移 P: 移动 Z: 缩放 AA: 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 对齐(align) 2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AC=3cm,求线段DE的长. 2.已知线段AB=9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请你画出图形,并计算线段AC的长. 3.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点D是AC的中点,若BC=6cm,BD=10cm,求线段AB的长度. 4.如图所示,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 5.如图,A,B是直线a上两点,且AB=5cm.若在直线a上取点C.使BC=2cm.求AC的长.

6.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AB到点C,使.若点D是BC中点,CD=3cm,求AB、AD的长.(要求:正确画图给2分) 7.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1)如果AB=10cm,那么MN等于多少? (2)如果AC:CB=3:2,NB=3.5cm,那么AB等于多少?(要求先根据题意正确画出草图,再列式计算,要有解题过程) 8.已知线段AB. (1)按要求画图:延长AB到C,使BC=AB,取D为AC中点; (2)当DC=2cm,求线段AB的长度. 9.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2cm,M是线段AC的中点.请先画出图形,再求线段AM 的长. 10.如图,线段AB=21,BC=15,点M是AC的中点. (1)求线段AM的长度; (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的长.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AC=3cm,求线段DE的长. BE=AC=3cm BE= AB=× AB BE=BC AB+BC=AC BE= AC=×

word完整版七年级上学期求线段长度的方法

七年级上学期求线段长度的方法、练习、巩固提高 1、已知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求证MN=AB. 2、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AC=AB,已知BC=12cm,求AB的长度。 3、已知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的点,DA=6,DB=4,求CD的长。 14、已知C是AB上一点,M是AC的中点,N是AB的中点,求证: MN= BC. 2 CDF为为,EAB的中点,:AD上顺次两点且AB:BCCD=2:3:2、、已知5AD=14cm,BC是 EF的长。的中点,求 CDF为E为AB的中点,::上顺次两点且C是ADAB:BCCD=2:32,、,、已知6AD=14cmB 的长。的中点,求EF PAQMBN 1 7、如下图,C、D、E将线段AB分成4部分且AC:CD:DE:EB=2:3:4:5,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若MN=21,求PQ的长度 MQNP ABDCE

8、如下图,B、C、D依次是线段AE上的点,已知AE=8.9cm,BD=3cm,则图中以A、B、C、D、E 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等于多少? BEACD 9、如下图,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已知图中所有线段长度之和为23,线段AC与线段CB的长度都是正整数,则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 CBDA 10、已知C是线段AB上一点,BC比AC的2倍少2cm,而AB比BC的2倍少6cm,求AB的长度。 11、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20cm,BC=8cm,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 2 的长度。3,求线段ACAB=12cm,AC:BC=1:、已知12A、B、C三点共线, 自我测评: 1.已知C、D两点分线段AB为三部分,且AC:CD:BD=2:3:4,若AB中点为M,BD的中点为N,且MN=5cm,求AB的长。

cad统计线段长度方法

(princ "\n程序:统计线段长度命令:test") (defun C:TEST (/ CURVE TLEN SS N SUMLEN) (vl-load-com) (setq SUMLEN 0) (setq SS (ssget '((0 . "CIRCLE,ELLIPSE,LINE,*POLYLINE,SPLINE,ARC")))) (setq N 0) (repeat (sslength SS) (setq CURVE (vlax-ename->vla-object (ssname SS N))) (setq TLEN (vlax-curve-getdistatparam CURVE (vlax-curve-getendparam CURVE))) (setq SUMLEN (+ SUMLEN TLEN)) (setq N (1+ N)) ) (princ (strcat "\n共选择 " (itoa (sslength SS)) " 条线段. 线段总长: " (rtos SUMLEN 2 3) "米.")) (princ) ) 将以上代码复制在记事本内后“另存为”→“统计线段长度.lsp” 打开CAD,运行“appload”命令加载刚保存的“统计线段长度.lsp”文件 按命令提示“程序:统计线段长度命令:test” 输入命令test 选择要统计长度的线段即可。 附:我的命令行操作提示 命令: 命令: appload 已成功加载统计线段长度.lsp。 命令: 程序:统计线段长度命令:test

命令: 命令: test 选择对象: 指定对角点: 找到 4 个 选择对象: 共选择 4 条线段. 线段总长: 1667.294米

初一数学线段计算题

线段问题 1.如图,已知线段AB=10cm ,AC=4cm ,点D 是BC 中点,求CD 的长。 2.已知线段AD 上两点B,C ,其中AD=16cm,BC=7cm, E,F 分别是线段AB,CD 的中点,求线段EF 的长度。 3.如图,D 为AB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AC=10,EC=3,求AD 的长 4.如图,AF=10cm,AC=DF=4cm,B,E 分别是AC,DF 的中点,求BE. 5.如图,AB=4cm,BC=3cm,如果O 是线段AC 中点,求线段OB 的长度。 B B C O

6.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AB=5cm,点O是线段AC中点,且OB=1.5cm,求线段BC的长。 7、已知: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AB=11,求MN。 8、已知: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E是DB的中点,若CE=4,,求线段AB的长。 9、如图,线段AB 上有C、D两点,点C将AB分成两部分,点D将线段AB分成 两部分,若,求AB。

10、已知:如图线段MN,P为MN中点,Q为PN中点,R是MQ中点,则。 11、已知:B是线段AC上一点,且,又D是线段AC延长线上一点,且 ,若,求AB、BC的长。 12、如图:,F是BC的中点,,求EF。 13、如图:E、F是线段AC、AB的中点,且,求线段EF的长。

14、已知A、B、C、D为直线上四点且满足,M、N分别为AB 和CD的中点,,求AB、AC、AD。 15、如图,已知,CD的长为10cm,求AB的长。 16、如图,B、C两点,把AD分成三部分,E是线段AD中点,,求:(1)EC的长;(2)的值。 17、如图,M是AC中点,N是BC中点,O为AB中点,求证:MC=ON。 18、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中点,,求 的值。

word完整版初一几何线段的计算专题

专题:线段的计算一、方程思想(数形结合)1的长.,BP=6,求线段MNP.如图所示,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 举一反三:MN的长。AB上,且CD=10cm,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线段点在线段1.如图,AB=24cm,C、D F分别是线段AC、AB的中点,若EF=20cm的长。,求BC、2.如图,E EFA 的长。的中点,且的中点,3.如图,已知AB=20,C为ABD为CB上一点,E为BDEB=3,求CD CDABE

3题第 的中点,且ACQM42D4.如图,C、、E将线段分成:3::5四部分,、P、、N分别是线段、CD、、EBDE ,求PQ的长。MN=21PMNQ BEDCA 题第4 ,使到.如图,延长线段5ABCBC=2ABAD=DB,,且,若AC=6cm 1:FC=1::DFDE,求3、的长。EF:BE FDEBAC第5题 1 52,四点,已知DC、6、如图,同一直线上有A、B、CB?ADDB?,AC AB的长。CD=4cm,求 23. . . . A C D B

中点,CD=8,:4三部分,M是AD7、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 求MC的长M A C B D 二、分类思想 线段AB、BC均在直线l上,若AB=12cm,AC=4cm,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MN 的长为_______. 举一反三: 1、已知线段AB=8,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求线段AC的长 2、已知,点A在数轴上的点为-10,点B在数轴上的点为14,点C在数轴上,且AC:BC=1:5,求点C对应的数

★CAD中统计多条线段长度

1. 新建文本文档,将以下代码复制在记事本内,“另存为”→“统 计线段长度.lsp”。 (princ "\n程序:统计线段长度命令:zz")? (defun C:zz (/ CURVE TLEN SS N SUMLEN) ? (vl-load-com) ?(setq SUMLEN 0)? (setq SS (ssget '((0 . "CIRCLE,ELLIPSE,LINE,*POLYLINE,SPLINE,ARC"))))? (setq N 0)? (repeat (sslength SS) ? (setq CURVE (vlax-ename->vla-object (ssname SS N))) ? (setq TLEN (vlax-curve-getdistatparam CURVE (vlax-curve-getendparam CURVE))) ? (setq SUMLEN (+ SUMLEN TLEN)) ? (setq N (1+ N)) ? ) ? (princ (strcat "\n共选择 " (itoa (sslength SS)) " 条线段. 线段总长: " (rtos SUMLEN 2 3) " ?.")) (princ) ? ) ?? 2.打开CAD →菜单栏中找到“管理”(老版本“工具”)→打开“加载应用程序”(或在命令行中运行“appload”命令打开)→找到并选中“统计线段长度.lsp”→点“加载”→显示“已成功加载统计线段长度.lsp。”→点“关闭”。

3. 在命令行输入“zz”+回车→选中所有要统计的线→选中后点鼠标右键(或回车)。

几何计算题中的求线段长度

几何计算题中的求线段长度 几何计算题一直是我们各级各类考试中必考题型,它不象证明题有一个明确的求解方向,而是要同学们自己猜想、探究、发现.所以有些同学对几何计算题产生了畏惧心理,每每遇到,便停笔不前.其实几何计算题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以求几何图形中线段长度为例,作一个简单阐述. 仔细回顾我们所做过的几何计算题,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 用算术方法直接求解 这一类型题目又有不同层次要求. (1)比如有些问题中要求某条线段长,由中点、中位线、特殊四边形、三角函数、等式性质、相似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直接可解,思路很明显. 例如: 如图1,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5cm ,BD=12cm ,求梯形ABCD 的中位线长. 分析:要求中位线即要求梯形的两底,而该题的 条件集中在对角线上,所以应将对角线AC 平移 至经过点D ,与BC 延长线交于点E ,则可得口 ACED ,进而可得Rt △BDC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 出BE=13cm ,也就是两底之和等于13cm ,所以 中位线长为6.5cm . (2)而有些题目并不能一眼就看出结果的求法,但只要根据已知条件,将能求的线段尽可能多地求出来,当成为已知的量越来越多,未知的量越来越少,“包围圈”越收越紧时,要求的量便自然“浮出水面”了. 例如: 如图2,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为半圆上一点,∠ CAB 的角平分线AE 交BC 于点D ,交半圆O 于点E .若 AB=10,tan ∠CAB=43,求线段BC 和CD 的长.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易求出AC=8,BC=6,而线段CD 的 长却不易看出,仔细分析条件,发现角平分还没有起到作 A D E B C O A B O C D E F 图2 图1

“求两线段长度之和的最小值”问题全解析

“求两线段长度值和最小”问题全解析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经常遇到求PA+PB最小型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对这类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特此编写了“求两线段长度值和最小”问题全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在三角形背景下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1.1 在锐角三角形中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例1如图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4,∠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 分析:在这里,有两个动点,所以在解答时,就不能用我们常用对称点法.我们要选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加以解决. 解:如图1,在AC上截取AE=AN,连接BE.因为∠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所以∠EAM=∠NAM,又因为AM=AM,所以△AME≌△AMN,所以ME=MN.所以BM+MN=BM+ME≥BE.因为BM+MN有最小值.当BE是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时,BE 取最小值为4,以BM+MN的最小值是4.故填4. 1.2在等边三角形中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例2(2010 山东滨州)如图4所示,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 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

分析:要求线段和最小值,关键是利用轴对称思想,找出这条最短的线段,后应用所学的知识求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解:因为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点C与点B关于AD对称,连接BE交AD于点M,这就是EM+CM最小时的位置,如图5所示,因为CM=BM,所以EM+CM=BE,过点E作EF⊥BC,垂足为F,因为AE=2,AC=6,所以EC=4,在直角三角形EFC中,因为EC=4, ∠ECF=60°,∠FEC=30°,所以FC=2,EF= =2. 因为BC=6,FC=2, 所以BF=4.在直角三角形BEF中,BE= =. 二、在四边形背景下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2.1在直角梯形中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例3(2010江苏扬州)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 =4,AB=5,BC=6,点P是AB上一个动点,当PC+PD的和最小时,PB的长为__________. 分析:在这里有一个动点,两个定点符合对称点法求线段和最小的思路,所以解答时可以用对称法.

几何计算题中的求线段长度

几何计算题中的求线段长度 章蓓蓓 几何计算题一直是我们各级各类考试中必考题型,它不象证明题有一个明确的求解方向,而是要同学们自己猜想、探究、发现.所以有些同学对几何计算题产生了畏惧心理,每每遇到,便停笔不前.其实几何计算题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以求几何图形中线段长度为例,作一个简单阐述. 仔细回顾我们所做过的几何计算题,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 用算术方法直接求解 这一类型题目又有不同层次要求. (1)比如有些问题中要求某条线段长,由中点、中位线、特殊四边形、三角函数、等式性质、相似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直接可解,思路很明显. 例如: 如图1,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5cm ,BD=12cm ,求梯形ABCD 的中位线长. 分析:要求中位线即要求梯形的两底,而该题的 条件集中在对角线上,所以应将对角线AC 平移 至经过点D ,与BC 延长线交于点E ,则可得口 ACED ,进而可得Rt △BDC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 出BE=13cm ,也就是两底之和等于13cm ,所以 中位线长为6.5cm . (2)而有些题目并不能一眼就看出结果的求法,但只要根据已知条件,将能求的线段尽可能多地求出来,当成为已知的量越来越多,未知的量越来越少,“包围圈”越收越紧时,要求的量便自然“浮出水面”了. 例如: 如图2,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为半圆上一点,∠ CAB 的角平分线AE 交BC 于点D ,交半圆O 于点E .若 AB=10,tan ∠CAB=43,求线段BC 和CD 的长.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易求出AC=8,BC=6,而线段CD 的 长却不易看出,仔细分析条件,发现角平分还没有起到作 A D E B C O 图1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是平面几何,平面是由线构成的,线动就成面了,所以线段的长度的变化,影响了图形的大小,形状。 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题型,一直是数学中考中的必考题型,求线段的长度正是这类计算题中的典型代表.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试题的命制均立足教材,解决途径都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要求学生自己猜想、探究、发现。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中,特别是初三数学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一、当一条线段上有多条线段时。 1、利用观察图形的方法,直观地求线段的长度。当点把一条线段分成几条线段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找出已知线段与未知线段的和差的关系,从而求出线段。 例1、已知如图,线段AB=10,点C在线段AB 上,且AC=3,求BC的长。 这题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找出未知线段BC=已知线段AB-已知线段AC,从而求出。 2、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求线段的长度。当有线段中点出现时,可以考虑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把例1 变式为点C 为线段AB的中点,线段AB=10,求BC的长。 这题可以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以得出BC等于AB的一

半, 从而求出 3、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用列方程的方法求线段的长度。 把例1 变式为点C、D为线段AB上的点,把AB分成2: 3: 5 三部分,线段AB=10,求线段AC、CD、DB的长度。本题通 过观察图形,找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 AC+CD+DB=A,B正确设元,设AC=2x,CD=3x,DB=5x. 从而列方程求解。 本类题型,通过观察图形的方法,正确找出已知线段与未知线段的关系,正确求出线段的长度。 二、当所求线段是三角形的边元素时。 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常用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极其重要的定理,它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应用十分广泛. 是用来求线段的长度的基本方法。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长度,求第三边的长度。 例2:在Rt△ABC中,∠ C=90O,AB=10,BC=6,求AC 的长。分析:这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求另一条直角边,就可以运用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关键是构健出直角三角形,再找

cad中统计多条线段长度

新建文本文档O 在文档中输入以下内容;统计cad图中线的总长度 ? ************** 5WriteByzhe nglin **************** (defu nc:tj」(/p nee1e2lsx1x2y1y2xxy ylllll) (setql nO 1110) (setqp(ssget));Selectobjects (ifp (prog n;Ifa ny objectsselected (setql 0n (ssle ngthp)) (while(

(pri nt"totalli nenu mber二") (princln) (pri nt"totalli nele ngth二") (pri nclll) (terpri) ) 另存为 打开cad—>工具一>加载应用 序一>找到并选中点加载在命 令行输入tj」然后选中有要统计的线。 按F2查看结果程所

初一几何线段的计算专题

F A 专题:线段的计算 一、方程思想(数形结合) 1.如图所示,P 是线段AB 上一点,M ,N 分别是线段AB ,AP 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 的长. 举一反三: 1.如图,AB=24cm ,C 、D 点在线段AB 上,且CD=10cm ,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 2.如图,E 、F 分别是线段AC 、AB 的中点,若EF=20cm ,求BC 的长。 3.如图,已知AB=20,C 为AB 的中点,D 为CB 上一点,E 为BD 的中点,且EB=3,求CD 的长。 4.如图,C 、D 、E 将线段分成2:3:4:5四部分,M 、P 、Q 、N 分别是线段AC 、CD 、DE 、EB 的中点,且MN=21,求 PQ 的长。 5.如图,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2AB ,若AC=6cm ,且AD=DB , BE :EF :FC=1:1:3,求DE 、DF 的长。 B E D C A 第3题 Q N C A D 第4题 C 第5题

6、如图,同一直线上有A 、B 、C 、D 四点,已知,2 5 ,32CB AC AD DB ==CD=4cm ,求AB 的长。 7、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3:4三部分,M 是AD 中点,CD=8, 求MC 的长. 二、分类思想 线段AB 、BC 均在直线l 上,若AB=12cm ,AC=4cm ,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MN 的长为_______. 举一反三: 1、 已知线段AB=8,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它等于3,求线段AC 的长 2、 已知,点A 在数轴上的点为-10,点B 在数轴上的点为14,点C 在数轴上,且AC :BC=1:5,求点C 对应的数 3、 P 是定长线段AB 的三等分点,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 的值 4、 已知,线段AB=10,C 、D 为直线AB 上的两点,且AC=6,BD=8,求线段CD 的长 三、动态问题 1、如图,直线AB 上有一点P ,点M 、N 分别为线段PA 、PB 的中点,AB=14. (1) 若点P 在线段AB 上,且AP=8,求线段MN 的长度。 (2) 若点P 在直线AB 上,使说明线段MN 的长度与点P 在AB 上的位置无关 (3) 如图,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 N M B A P A B C D . . . . A B C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