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述——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药物新进展

综述——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药物新进展

综述——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药物新进展
综述——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药物新进展

非瓣膜病房颤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进展

陈晓梦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ATRIA[1]研究表明55岁以下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大约为1%,80岁以上可达9%。目前临床病例中,房颤多由非瓣膜病引起,本文中房颤亦限定为非瓣膜性房颤。

脑卒中作为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一直是房颤治疗和预后问题的焦点。房颤发生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提高了4-5倍,且在脑卒中病人中至少20%源于房颤。

[2]

一直以来,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被认为是房颤抗凝治疗的首选,使用华法林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60%[3]。但其应用存在一定限制,达到有效治疗效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所需时间长,药效受到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影响,应用时需长期监测INR值且要根据INR调整相应剂量,致使具有华法林适应症的患者只有不到60% 服用华法林治疗。[4]近十年,针对华法林在应用方面的缺陷,新型抗凝治疗药物不断研发,FDA已批准达比加群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 阿哌沙班apixaban的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三种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抗凝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在迄今III期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具体的临床应用,为房颤抗凝治疗药物提供更多的选择。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1.凝血酶抑制剂:能直接阻断凝血酶,凝血酶可以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并通过激活F XIII,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交联进而形成纤维蛋白。同时凝血酶还可以正反馈于凝血过程中的FⅤ、FⅧ、FⅪ等凝血因子以促进这些凝血因子活化,也可激活血小板暴露其磷脂表面,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

达比加群或者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前体)可逆性地作用于结合血小板和未结合血小板的凝血酶,其生物利用度大约6.5%,血浆蛋白结合率约35%,达峰时间约2小时,半衰期约14小时。[5]肝脏代谢,80%药物是以原型从肾脏排泄,大约20%从粪便排泄,药物血浆浓度和肾脏功能直接相关,严重肾脏功能衰竭是达比加群的禁忌。P-糖蛋白的诱导剂(利福平、卡巴西平、苯妥英)降低其血液浓度而抑制剂(胺碘酮、维拉帕米、唑类的抗真菌药物)起到增加作用。[6]

2.X因子抑制剂:可竞争抑制X因子,也可以阻断由FXa, FⅤa, Ca+和血小板磷脂表面所共同构成的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是内、外源性凝血的一个交汇点,可激活凝血酶,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是一种可逆的选择性X因子抑制剂,其达峰时间约为2-4小时,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和机体空腹状态有关,此外,其半衰期在青年人为5-9小时,老年人的半衰期大约在11-13小时。利伐沙班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因此不能通过透析将药物清除。[7]多可通过肝脏细胞色素CP450代谢,其也是P-糖蛋白的一种底物,细胞色素CP450(主要是CYP3A4)和P-糖蛋白的抑制剂以及诱导剂均会影响利伐沙班的血药浓度。药物多从肾脏以原型排泄。因此,应该避免在中重度肝功异常和严重肾衰的病人中使用此药。

阿哌沙班也是选择性X因子可逆性竞争抑制剂。其生物利用度约50%,药物达峰时间1-4小时,半衰期约为8-13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0%,以此也不能通过透析达到清除药物目的。大约25%的药物通过尿液排泄,而多于50%的药物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8]和利伐沙班相似,阿哌沙班主要通过肝脏细胞

色素CP450进行代谢,也会与细胞色素CP450(主要是CYP3A4)和P-糖蛋白的抑制剂以及诱导剂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血药浓度。[9]

二、新型口服抗凝药III期临床试验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完成针对达比加群的两项重要Ⅲ期随机临床试验:RE-L Y[10]、REL Y-ABLE[11]。RE-LY[10]为达比加群的临床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试验针对于药物防治脑卒中和系统栓塞的作用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RE-LY 试验中150mg达比加群抗凝效果优于华法林(150mg达比加群1.11%/年,华法林1.71%/年,RR=0.65,95%CI:0.52-0.81,p< 0.001),110mg抗凝作用与华法林无显著性差异(110mg达比加群1.54%/年,RR=0.90,95%CI: 0.74-1.10,p=0.30)。大出血发生率在华法林组 3.57%/年,110mg达比加群为 2.87%/年(RR=0.80,95%CI:0.73-0.93,p=0.003),150mg的达比加群为 3.32%/年(RR=0.93,95%CI:0.81-1.07,p=0.32),110mg剂量与华法林相比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减少。REL Y-ABLE[11]是在RE-LY实验基础上继续随访,于2012年底结束,长期评价150mg和110mg达比加群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用两种剂量的脑卒中和系统血栓的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 1.46%/年、1.60%/年(HR:0.91,95%CI:0.69-1.20),两者抗凝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过长期随访150mg达比加群相对于110mg有较高的出血发生率(HR:1.26,95%CI:1.04-1.53),在今后临床应用中还应密切观察。

利伐沙班

2010年ROCKET-AF[12]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Ⅲ试验结束,这项试验以预防脑卒中和系统栓塞的发生率为主要指标,成功地评价了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病人中应用的药效以及安全性。使用利伐沙班病人组中发生脑卒中和系统栓塞为2.1%/年,而在华法林组2.4%/年(RR=0.88,95% CI: 0.75—1.03,p < 0.001)。利伐沙班发生大量或非大量临床出血事件的病例共有1475例约占20.7%,华法林组1449例约占20.3% (RR=1.03,95% CI: 0.96-1.11,p =0.442)。阿哌沙班

目前,有两个大型的评价药物安全性和药效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Ⅲ期试验——A VERROES[13]和ARISTOTLE[14]已经完成。A VERROES[13]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不能或不适合服用华法林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阿哌沙班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试验中阿哌沙班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有明显优势。ARISTOTLE[14]将阿哌沙班和华法林在治疗房颤方面的药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还是以脑卒中和系统栓塞作为主要药效指标,以大出血作为主要安全性指标,使用阿哌沙班发生脑卒中和系统栓塞的发生率为1.27%/年,而华法林为1.60%/年(HR=0.79,95% CI: 0.66—0.95,p < 0.001);大出血发生率,阿哌沙班组1.27%/年,华法林组1.60%/年(HR=0.79,95% CI: 0.66—0.95,p < 0.001)。

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

基于RE-LY的试验结果,达比加群在2010年获得FDA的认证,达比加群成为首个批准应用于房颤病人预防脑卒中的口服抗凝治疗药物。FDA批准剂量为150mg bid,当患者有肾衰竭血肌酐清除率15-30mL/min时使用75mg bid,中度肝损伤(child-pugh分级B)不影响给药剂量,进展期肝脏疾病凝血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不推荐使用达比加群,孕妇和哺乳期禁用。应用达比加群易发生消化不良,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率,在75岁以上老年患者易发生消化道出血。[15]在2011年FDA批准利伐沙班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剂量为20mg qd,当血肌酐清除率30-50mL/min时应用15mg qd。血肌酐清除率低于

30mL/min,重度肝损伤child-pugh B、C级,凝血功能障碍不推荐使用,孕妇及哺乳期禁用。不良反应有出血,皮肤瘙痒,晕厥,上腹痛,肌肉骨骼疼痛。[15] ARISTOTLE的结果使阿哌沙班在2012年底被批准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推荐剂量为5mg bid,病人符合以下条件两项者改为2.5mg bid:年龄超过80岁,体重低于60kg,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血清肌酐超过2.5mg/dL 病人禁用。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B级慎用,child-pughC及孕妇、哺乳期禁用。

[15]

既往应用华法林VKA患者,其INR<2可停用VKA选择使用达比加群,INR<3可停用VKA更换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继续抗凝治疗。以VKA替代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需考虑病人肾功血清肌酐清除率,VKA在停用达比加群2天、利伐沙班1天后才对INR有影响。因此CrCL>50ml/min,停用达比加群3天前开始使用VKA,停用利伐沙班4天前开始使用VKA;CrCL30-50ml/min,停用达比加群2天前开始使用VKA,停用利伐沙班3天前开始使用VKA;CrCL15-30ml/min,停用达比加群1天前开始使用VKA,停用利伐沙班2天前开始使用VKA。[16],[17],[18]

四、小结与展望

与华法林相比,以上新型抗凝药物给药方便,药物依从性好,在预防脑卒中、系统栓塞或在减少出血事件方面存在优势。但仍缺乏对各种新药以及新药之间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对新药的选择性提出了问题,有待进一步III、IV期大规模临床试验随访。

药物长期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并发症,在之前所进行的几个大型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中途终止试验多由于消化道不良反应,且在FDA批准达比加群应用到临床之后,有关应用150mg剂量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及其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率报道不断增加。

由于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在使用过程中对肝功能的监测以及由药物引起的肝损伤都需要在今后临床观察中不断记录。目前为止,希美加群已由于严重肝毒性在2006年被召回[19]。此外,肾脏功能也是新药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监测指标,肾功受损时FDA推荐将药物使用剂量减半,在新型抗凝药与华法林相互转换、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时同样需要注意患者肾脏功能,依据血清肌酐清除率指导用药剂量和停药时间。

其次,新型抗凝药缺乏有效地拮抗剂,尽管新药的半衰期相对于华法林都要短得多,但在发生药物过量出血、机体处于创伤、大手术、应激等纤溶活性较高的情况下,如何选取反应机体凝血状况的特异性检测指标,积极有效处理出血都是临床应用中棘手且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常检测PT,APTT以及TCT,但新型抗凝药均有与药物剂量有关的PT及APTT假阳性结果,且各项指标对于不同种类药物特异度和灵敏度也各不相同,PT监测值对于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更敏感,而达比加群在APTT检测时敏感性更高。达比加群常通过TCT、ECT 评估体内的凝血情况,其与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16]少量出血如鼻衄可口服活性炭以减缓药物吸收速度,若发生大出血,可采取输血(浓红、全血、冷沉淀、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浓缩剂PCC)或者透析(针对达比加群有效)。

最后,任一种药物其药物应用的成本效益都对这种药物临床实际应用、推广以及依从性都有关键性的作用,现在已经有基于150mg达比加群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它的成本效益的健康改善情况大约需要¥300,000/质量调整人年,[20]在这些已经批准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它们的成本效益分析势必将成为下一个关注热

点。

参考文献

[1] A.S. Go, E.M. Hylek, K.A. Phillips,et al.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s: 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rhythm management and stroke prevention: the Anticoagul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 Study. JAMA, 2001, 285:2370-2375

[2]Wolf PA, Abbott RD, Kannel WB. Atrial fibrillation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 the Framingham study. Stroke,1991,22:983-988

[3]Hart RG, Pearce LA, Aguilar MI. Meta-analysis: Antithrombotic therapy to

prevent stroke in patients who have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nn Intern Med, 2007,146: 857-867.

[4]Friberg L, Hammar N, Ringh M et al. Stroke prophylaxi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gets it and who does not? Report from the Stockholm Cohort-study on Atrial Fibrillation (SCAF-study) . EurHeart J, 2006,27: 1954-1964..

[5]Hankey GJ, Eikelboom JW. Dabigatran etexilate: a new oral thrombin inhibitor.

Circulation,2011, 123: 1436-1450

[6]Stangier J, Clemens A.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an oral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09,15 Suppl 1:9S-16S.

[7]Kreutz R.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basics of rivaroxaban. Fundam

Clin Pharmacol,2012,26:27 -32.

[8]Wong PC, Pinto DJ, Zhang D. Preclinical discovery of apixaban, a direct and

orally bioavailable factor Xa inhibitor. J Thromb Thrombolysis,2011,31:478-492.

[9]Raghavan N, Frost CE, Yu Z, et al. Apixaban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to humans. Drug Metab Dispos,2009,37: 74-81.

[10]Connolly SJ, Ezekowitz MD, Yusuf S et al. Dabigatran versus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09,361:1139-51

[11]Connolly SJ, Wallentin L, Ezekowitz MD, et al. The Long-Term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of Dabigatra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REL Y-ABLE) Study. Circulation, 2013,128:237-43.

[12]Pearson S, Troughton R, Richards AM. Rivaroxaban versus warfarin in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11,365:2334-2335

[13]Connolly SJ, Eikelboom J, Joyner C, et al, Apixaba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11,364:806-817.

[14]Granger CB, Alexander JH, McMurray JJ, et al. Apixaban versus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11,365:981-992

[15]Bhave PD, Knight BP. Optimal strategies including use of newer anticoagulants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bleeding complication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trial flutter. 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13,15:450-466.

[16]Huisman MV, Lip GY, Diener HC, et al. Dabigatran etexilate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resolving uncertainties in routine practice.

Thromb Haemost,2012,107:838-847.

[17]Turpie AG, Kreutz R, Llau J, et al. Management consensus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rivaroxaban: an oral, direct factor Xa inhibitor. Thromb Haemost, 2012,108:876-86.

[18]Schulman S, Crowther MA. How I treat with anticoagulants in 2012: new and old

anticoagulants, and when and how to switch.Blood,2012,119: 3016-23.

[19]Karthikeyan G, Eikelboom JW, Hirsh J.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not quite there

yet. Pol Arch Med Wewn, 2009,119: 53-58.

[20]Freeman JV, Zhu RP, Owens DK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dabigatran compared

with warfarin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nn Intern Med, 2011,154:1-11

综述——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药物新进展

非瓣膜病房颤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进展 陈晓梦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ATRIA[1]研究表明55岁以下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大约为1%,80岁以上可达9%。目前临床病例中,房颤多由非瓣膜病引起,本文中房颤亦限定为非瓣膜性房颤。 脑卒中作为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一直是房颤治疗和预后问题的焦点。房颤发生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提高了4-5倍,且在脑卒中病人中至少20%源于房颤。 [2] 一直以来,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被认为是房颤抗凝治疗的首选,使用华法林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60%[3]。但其应用存在一定限制,达到有效治疗效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所需时间长,药效受到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影响,应用时需长期监测INR值且要根据INR调整相应剂量,致使具有华法林适应症的患者只有不到60% 服用华法林治疗。[4]近十年,针对华法林在应用方面的缺陷,新型抗凝治疗药物不断研发,FDA已批准达比加群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 阿哌沙班apixaban的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三种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抗凝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在迄今III期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具体的临床应用,为房颤抗凝治疗药物提供更多的选择。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1.凝血酶抑制剂:能直接阻断凝血酶,凝血酶可以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并通过激活F XIII,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交联进而形成纤维蛋白。同时凝血酶还可以正反馈于凝血过程中的FⅤ、FⅧ、FⅪ等凝血因子以促进这些凝血因子活化,也可激活血小板暴露其磷脂表面,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 达比加群或者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前体)可逆性地作用于结合血小板和未结合血小板的凝血酶,其生物利用度大约6.5%,血浆蛋白结合率约35%,达峰时间约2小时,半衰期约14小时。[5]肝脏代谢,80%药物是以原型从肾脏排泄,大约20%从粪便排泄,药物血浆浓度和肾脏功能直接相关,严重肾脏功能衰竭是达比加群的禁忌。P-糖蛋白的诱导剂(利福平、卡巴西平、苯妥英)降低其血液浓度而抑制剂(胺碘酮、维拉帕米、唑类的抗真菌药物)起到增加作用。[6] 2.X因子抑制剂:可竞争抑制X因子,也可以阻断由FXa, FⅤa, Ca+和血小板磷脂表面所共同构成的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是内、外源性凝血的一个交汇点,可激活凝血酶,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是一种可逆的选择性X因子抑制剂,其达峰时间约为2-4小时,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和机体空腹状态有关,此外,其半衰期在青年人为5-9小时,老年人的半衰期大约在11-13小时。利伐沙班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因此不能通过透析将药物清除。[7]多可通过肝脏细胞色素CP450代谢,其也是P-糖蛋白的一种底物,细胞色素CP450(主要是CYP3A4)和P-糖蛋白的抑制剂以及诱导剂均会影响利伐沙班的血药浓度。药物多从肾脏以原型排泄。因此,应该避免在中重度肝功异常和严重肾衰的病人中使用此药。 阿哌沙班也是选择性X因子可逆性竞争抑制剂。其生物利用度约50%,药物达峰时间1-4小时,半衰期约为8-13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0%,以此也不能通过透析达到清除药物目的。大约25%的药物通过尿液排泄,而多于50%的药物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8]和利伐沙班相似,阿哌沙班主要通过肝脏细胞

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药-这篇文章全说清楚了!

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药-这篇文章全说清楚了!

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药,这篇文章全说清楚了! 本文将对NOACs的适用范围、抗凝效果的评估、拮抗剂的作用机理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值得收藏!作者丨一条锦鲤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非维生素K拮抗的口服抗凝药(NOACs)包括直接抑制II因子的达比加群和抑制Xa的沙班(-Xaban)类药物(如利伐沙班)。尽管在现阶段的临床研究中NOACs还在没有拮抗剂的状态下“裸奔”,使用NOACs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也并不大于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s,华法林),但当使用NOACs的患者出现了危及生命的出血或者需要行急诊手术时,能迅速逆转抗凝作用的NOACs的则更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NOACs的使用指征目前NOACs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房扑下的卒中预防、静脉血栓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全身情况较差病人的静脉血栓预防等4种情况。图1:NOACs适应证NOACs有3个固有属性与严重出血或施行急诊手术相关:起效快:NOACs的抗凝峰值在口服药物后1-3小时,因此发生出血或施行急诊手术时间与末次服用的时间间隔非常重要。半衰期短:与华法林相比,NOACs药物半衰期更短(分别为36-42小时以及10-14小时),在不使用拮抗剂情况下,针对服用NOACs后出现出血的支持治疗时间要短于华法林。手术方面,在服用NOACs后8-12小时即可进行急诊

手术。经肾排泄:所有NOACs的排泄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肾脏,评估肾清除率对于大出血及需要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以及手术打击都可能造成急性肾损伤,此时NOACs的清除率会相应下降。因此,当我们在处理使用NOACs发生出血或需要实施急诊手术的患者时,需要格外注意:①确定使用的具体药物、剂量以及该患者存在的需要抗凝治疗的适应证;②确定距离上一次服药的时间;③评估出血的严重性或急诊手术的紧迫性;④计算肌酐清除率以评估肾功能。2NOACs抗凝效果的评估使用NOACs时不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然而评估凝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帮助确定急诊手术施行时机、确定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中NOACs的累积量。图2:现阶段评估NOACs抗凝效果的试验汇总达比加群低剂量使用时以浓度依赖性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药浓度增加到一定水平后aPTT则进入平台,且结果的敏感性与试剂盒选择有关。相比之下,凝血酶时间(TT)对于达比加群的定性更有意义,在仅有少量达比加群存在时,TT 也有显著的延长。同时,稀释的PT、蛇静脉酶凝结显色分析可以实现达比加群定量试验,两种试验都可以在血药浓度0~50 ng/ml范围内准确测定出达比加群浓度。有研究表明使用旋转弹性测量法进行的粘弹性试验与血中达比加群水平 也有相关性,或成另一潜在的定量试验方法。沙班类药物对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张少丽 柳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545200 【摘要】随着血栓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升,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关于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也逐渐深入,更进一步对不同抗凝药物的临床作用机制有详细了解。本文综述目前抗凝药物临床研究文献,探析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状。 【关键词】抗凝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血栓是因为患者血管腔内,其血液发生凝固或者是血液中有些有形成分发生粘集问题形成的,一般情况下血栓的组成是沉积的血小板、不溶性纤维蛋白、陷入的红细胞或者是集聚的白细胞,属于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作用变化过程。目前血栓疾病已经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血栓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则是抗凝药物。其中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有普通肝素、华法林以及低分子肝素等等,同时这些药物的临床价值已经被广泛了解。目前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抗凝药物,其在临床应用中各具特点,同时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重点综述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1、肝素类抗凝药物 在人体中肝素钠是由肥大细胞合成,在临床应用最早的也就是肝素类抗凝药物,一开始由动物体内提取而得,之后逐渐出现人工合成。其作用机制则是增加抗凝血酶III和凝血酶的亲和力,以此对内源性凝血通活通路产生阻止作用,起到抗凝效果。其中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均不能够通过胎盘,因此对妊娠妇女和胎儿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1.1 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差和抗凝效果稳定性不高的特点。但是其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具有良好效果。其中王瑜等在临床研究中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尿蛋白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同时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和血纤维蛋白原也得到显著改善,早期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是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不但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王志勇等则在临床研究中对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达到肝素化的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得出年龄大、入院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小、合并冠心病、肝素初始剂量大、三酰甘油低、纤维蛋白源低以及不饮酒、不吸烟患者更容易达到肝素化,同时其也是影响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达到肝素化的单因素,年龄和肝素起始剂量对其肝素化具有正性作用,其余因素则对肝素化具有负性作用。 1.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分离得到的,其对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作用明显小于普通肝素,在临床使用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林剑萍等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分别应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最终得出两组患者的透析器凝血和止血时间差异不大,但是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患者,其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高安全性。周曼云等在短暂性脑缺乏发作临床治疗中,对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疗效作了对比性分析,最终得出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低分子肝素的出血毒副作用比较低,因此在临床中更值得推广应用。杨光等则在临床对低分子肝素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应用时间对血小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在其术后适当的延长低分子肝素应用时间,能够对血小板消耗适当的减少。 2、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属于是香豆素类维生素K拮抗剂,其主要是对肝脏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素II、VII、X以及IX产生干扰作用,以此对血液凝固实施抑制。其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主

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分析

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12T14:14:57.6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辛建文张兰吴功平[导读]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的主要风险。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人民医院陕西宝鸡 722300)【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60例,记录与观察不使用华法林治疗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治疗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160例患者中,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 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情况还比较常见,多与患者的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情况等有关,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关键词】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多因素分析;年龄【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97-02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眩晕,可使得心房频率快且不规则,从而使心房心室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非瓣膜病房颤是房颤的主要类型,也是引起卒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从而导致患者容易致残与致死[1]。现代研究表明CHADS2评分越高,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风险越高,从原则上来说所有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2]。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华法林的使用存在很多限制,比如治疗范围窄、出血不良反应严重、剂量调节困难、个体差异大等。本文具体分析了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60例,纳入标准:符合非瓣膜病房颤的诊断标准(除外瓣膜病变,其他原因包括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外科手术后疤痕等或无明显器质性心脏引起的心房颤动);CHADS2评分≥2;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病例资料不全。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年龄最小23~83岁,平均(65.35±5.24)岁;疾病类型:阵发性房颤患者34例,持续性房颤80例,永久性房颤46例;平均CHADS2评分为(3.13±1.34)分。 1.2 调查内容记录患者如下基线信息,包括性别、姓名、病案号、年龄、临床诊断、疾病类型、CHADS2评分、居住地区、住院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华法林用药剂量、华法林用药时间、出血、血栓、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数据和计量资料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或者t检验,将上述单变量分析中检出的P<0.05的变量放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 不使用华法林治疗情况在160例患者中,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而能口服但不能按时监测者为81例,比率为50.6%;能按时监测且达标只有28例,比率为17.5%。 2.2 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分析我们将所有调查的数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不使用华法林治疗作为应变量,进入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1。 3.讨论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的主要风险,尤以脑卒中多见,其发生风险与基础心脏病的存在和性质有关。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是房颤的主要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也是不断升高的。从发病机制上分析,房颤时,心率快且不规则,从而使心房心室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可在心房内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各种系统性栓塞的发生甚至死亡[3]。多数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需要接受华法林抗凝血治疗,CHADS2评分标准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当非瓣膜房颤患者的CHADS评分≥2分即为血栓高危患者,应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血治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许多因素阻碍华法林的应用,包括需要常规监测、大量的饮食限制、频繁剂量调整和对药物相互作用的顾虑等。本研究显示在160例患者中,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表明不使用华法林治疗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75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出血发生率和INR>3.0停药率会明显增加,限制了华法林的使用,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清白蛋白逐渐减少,游离华法林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导致其易发生出血,为此高龄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药师应加强出血并发症的监护;而心内科医师对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比较倾向少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总之,本地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情况还比较常见,多与患者的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情况等有关,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参考文献】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心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 AF)引起的脑栓塞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有特殊性,疗效也不尽人意,现将2005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住院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7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1~78岁,平均65.6岁,所有患者均有心脏病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其中冠心病6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心肌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肺心病4例。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者58例,糖尿病7例。 1.2临床表现动态下发病77例,静态下发病23例。意识障碍27例,头痛20例,头晕11例,呕吐21例,肢体瘫痪89例,偏身感觉障碍55例,失语20例,构间障碍33例,双眼凝视27例,癫痫发作5例,偏盲7例。 1.3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行MRI及DWI检查,显示栓塞位于颈内动脉系统8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13例,以DWI计患者发病后病灶,多病灶脑梗死56例,单病灶脑梗死44例,大面积梗死33例。全部病例超声心动图证实均无瓣膜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运动减弱,血流缓慢声像58例,发现附壁血栓22例,室壁瘤2例。 1.4治疗及结果入院后,均给予脑血管扩张药、活血化瘀药、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脱水剂及心肌营养剂及对症治疗。结果:痊愈28例,好转56例,4例进入植物状态,死亡12例,其中5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7例死于脑疝。 2 讨论 NV AF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某些非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AF作为引起CE的独立危险因素,远较其它因素重要。Yamanouchi报道[2],心源性脑栓塞中56%是由NV AF 引起。NA VF是老年脑栓塞最主要的病因,是老年脑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NA VF有以下临床特点:①老年人多见,常伴有心功能不全;②发病急,多数在动态下发病;③病情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碍;④大多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以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为多,左右大脑半球几乎相等,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较少;⑤大面积梗死多,更容易发生脑疝;临床上具有以上特点,结合既往心脏病位房颤病史,要考虑本病。 房颤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局部因流瘀滞、内皮

抗凝药物新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心房颤动新进展 一概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整体人群患病率接近1%。根据美国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推算(美国2006年调查结果显示在3亿人口中有房颤患者560万),我国房颤患者估计在1000万人以上。房颤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接近10%。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房颤患者人数也将急剧增大。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在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均较冠心病更差。房颤最严重的后果是因血栓栓塞而致残致死,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因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占15%- 25%。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6倍,每年达5%,而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每年脑卒中再发风险为12%。房颤使房颤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增加近两倍,是常见而且危害极大的心血管疾病。 预防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是治疗房颤的主要目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可使房颤血栓栓塞的危险降低约2/3。欧美国家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强度应维持在国际标准比值(INR)2.0-3.0,INR高于3.0出血并发症增加,低于2.0则不能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降低脑卒中的作用,但最新的荟萃分析显示其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效果不足20%。其他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均不如华法林,指南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以华法林为代表的香豆素类是唯一被批准用于长期抗凝治疗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氧化型维生素K的还原,从而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活化,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发生,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然而华法林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房颤患者抗凝的普及和疗效。首先,华法林的主要缺陷是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其治疗窗窄、起效慢、需频繁的监测来调整剂量以及与多种食物、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如食物、药物均会影响华法林抗栓的效果及其安全性,从而要求患者必须频繁监测INR,以确保抗凝治疗窗内时间(TTR)即有效抗凝时间达到60%以上才会获益。很多患者对于华法林的获益认识不足,而对于出血的风险非常恐惧,再加上监测和调整剂量方面的不便和麻烦,依从性非常不好,自行停药的比例非常高。据欧洲的Garfield注册研究,欧洲房颤患者长期使用华法林的比例不超过50%,而国内房颤抗凝比例更低,不足10%。其次,华法林抗凝在某些特定人群的应用存在争议。如高龄房颤患者,日本的研究认为抗凝强度维持在INR 2.2-3.0时颅内出血的危险显著增加,华法林抗凝治疗强度在INR 1.5-2.1 更为安全。我国香港学者进行的研究以及胡大一教授牵头的房颤抗凝研究,均未证实这一结果。而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抗凝强度范围在INR 2.0-3.0时亚裔房颤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是白人的4倍。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使得我国医生在房颤抗凝治疗强度选择中进退两难,无据可依。 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NOAC)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且无需监测,并且多已完成3期临床试验,获得良好的询证医学证据,被多个国家及地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批准临床应用。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特指新研发上市的口服Ⅱa和Ⅹa因子抑制剂,前者有达比加群,后者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这两类药物都是针对单个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起效快,相对于华法林半衰期较短,具有良好的剂效关系,与食物和药物之间很少相互作用,常规使用无需监测,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的效果下降或者出血不良反应,且剂量个体差异小只需固定剂量服用,对医生及患者均极为方便。 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介绍及其3期临床试验结果 1. IIa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对于心房颤动(AF,房颤)和静脉血栓栓塞等的预防和治疗都是热点话题,特别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广泛应用给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2018年ESC上公布了关于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现简略介绍如下。 一、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抗栓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抗栓治疗作为心肌血运重建围术期的基本治疗策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近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18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公布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关于抗栓抗凝首次提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Ⅱa)。 二、有关抗凝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2018年ESC上公布了17项最新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有关抗凝的研究如下:

1、MARINER研究:因心力衰竭、呼吸功能不全、卒中和传染性/炎症性疾病而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仍有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但出院后延长血栓预防策略的作用仍存在争议。MARI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患者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VT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共在全球36个国家671个中心纳入了12024名VTE风险升高的患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从出院时开始分别接受45天的利伐沙班(10 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治疗,主要效益终点为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或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安慰剂组更低(0.83%vs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18%和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利伐沙班组未显著增加大出血风险。 综上,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MARINER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但在慢性疾病和重症疾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方面,由于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MARINER研究做了积极的探索。研究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更准确地识别血栓形成机制引起的死亡,并关注风险最高且可能从预防性抗凝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指未合并以下情况的房颤: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②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③二尖瓣修复术后。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5%,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服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但是,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局限性,包括①不能根据剂量预测抗凝强度;②诸多因素(如包括食物和药物)都可影响其在体内的代谢和抗凝强度;③维持治疗时,每月至少应测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④即使按时监测INR,并据此调整剂量,INR在目标治疗范围(2.0-3.0)的时间也很难超过整个疗程时间的65%;⑤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每年可达3%。以上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华法林的广泛使用。在我国,具有脑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中,华法林的使用率不到20%。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包括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dabigatran)和Xa因子拮抗剂——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依度沙班(edoxaban)等,通过与凝血酶或Xa因子可逆性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一系列临床试验证明,对房颤患者而言,NOAC是一类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安全性较好的口服抗凝药。NOAC 的优点是:①不需像华法林一样常规监测抗凝强度;②除特殊情况(肾功能不良、高龄,低体重等),一般治疗人群不需要调整剂量;③口服后吸

收快,血药浓度较快达到峰值并发挥抗凝作用;④半衰期较短,停药后抗凝作用消失较快;⑤不受食物影响。因此,NOAC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并受到广泛关注。 对房颤患者来说抗凝治疗十分重要,但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治疗。房颤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这使抗凝治疗的过程变得更为复杂。NOAC在我国临床应用的病例数尚少,经验相对缺乏。本共识根据大型临床研究所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指南及专家意见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NOAC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 1.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点 目前可用于临床的NOAC有2类: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DTI与凝血酶结合,阻断凝血酶转化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的功能而发挥抗凝作用。此外,DTI能阻断凝血酶介导的V、VIII、IX因子激活过程而增强其抗凝作用。DTI还能阻断凝血酶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抗纤溶作用和炎症过程。与肝素不同,DTI不仅能与游离的凝血酶结合,还能与已经结合在纤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应用现状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应用现状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通过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预防、治疗中的地位,并结合相关文献对不同类型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研究。结果抗凝治疗被认为是非瓣膜病性房颤预防与治疗中最有效的手段,而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标签: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非瓣膜病房颤;应用现状 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相比高出5~6倍,还会使已发生卒中的患者病情加重,半数以上的房颤患者致残致死[1]。非瓣膜病性房颤(NV AF)是因缺血性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非瓣膜病诱发的房颤,其与患者的年龄息息相关,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非瓣膜病患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2014年发布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国专家建议》[3]中认为,患者均应接受抗凝治疗。 1我国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 房颤的预防与治疗中,口服抗凝药物(OAC)都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4]。在房颤的治疗中,不管是瓣膜病房颤抑或非瓣膜病房颤,抗凝治疗中,最常体积的药物是华法林,其也被认为是循证证据最充分的治疗药物,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结果认为,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之后,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幅度可以达到64%,全因死亡率也可降低26%左右[5]。2010年ESC颁布的房颤治疗指南[6]中不仅发布最新CHA2DS2-V ASc血栓栓塞风险评分系统,而且进一步确定了华法林在抗凝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扩大了其治疗范围。但在治疗中存在个体差异性较差,药物之间以及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较多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各项凝血指标进行较为频繁的监测,避免因华法林的使用而造成出血现象,这也是其在临床实践中总体使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调查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中,华法林的使用率约在40%~50%,而在我国大大降低,仅有2%。同时,2011年的ESC年会上发布的关于房颤治疗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血栓栓塞高危房颤人群中,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仅为10.0%,与欧美及其他亚洲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在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的房颤患者卒中预防调查结果中,也明显发现其抗凝治疗的情况较为严峻,其中华法林的应用率在30%左右。 2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非瓣膜病房颤 新型口服抗凝药因其良好的风险/获益比在抗凝治疗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但是,目前尚无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价,应用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188例临床分析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1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持续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D_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头颅影像学病灶分布的特点,分析两组间发病机制及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LDL_C、D_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栓塞型、分水岭型、栓塞+分水岭型3种发病机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穿支动脉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中非心源性因素导致的脑梗死可能比持续性心房颤动更多见,两者有导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同样的风险。 标签:脑梗死;心房颤动;阵发性;持续性 12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导致脑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1]。随着临床对心房颤动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被检出。本文就持续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比较,探讨两者与脑梗死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共188例,根据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相关病史记录证实有心房颤动的存在,并根据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共138例,男60例,女78例,年龄53~92(76.65±7.61)岁;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共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5~92(77.78±9.67)岁。诊断标准: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超过7天,不能自行终止者[2]。阵发性心房颤动:在去除可逆病因的条件下,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可反复发作,能自行终止者[2]。脑梗死诊断标准:均符合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依据MRI检查至少大于1/2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或包括部分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临床表现为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意识水平下降至嗜睡-昏迷[3]。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D_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脑梗死影像学发病机制分型方面的差异。颈动脉硬化诊断标准:按照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以动脉内膜光滑、颈动脉内膜0.05)

新型抗凝药物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抗凝药物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8-16T15:42:35.19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作者:马小云 [导读] 目的对比研究新型抗凝药物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马小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410011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新型抗凝药物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80例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INR值为主要划分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选择华法林作为抗凝药物(37例),Ⅱ组患者将利伐沙班作为抗凝药物(43例),对患者在抗凝治疗初期及服用药物180d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躯体健康 PCS和精神健康MS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抗凝治疗初期的生活质量情况不具有明显差异;在服用不同药物进行抗凝治疗180d后,PCS得分为(44.39±3.54)高于Ⅰ组的(42.13±2.87),MCS得分(44.35±3.18)也优于Ⅰ组的(42.07±2.8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应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新型抗凝药物;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预防房颤引起的栓塞事件,是房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1]。传统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选用华法林,新型药物利伐沙班的安全性相对更高,而服用该药物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活动主要关注患者在PCS、MSC两方面的得分情况,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80例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意愿为主要划分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的37例患者选择华法林作为抗凝药物,Ⅱ组43例患者将利伐沙班作为抗凝药物。Ⅰ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2±6.3)岁,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病程(35.4±11.3)月,Lad为(44.3.9±3.6)mm,LVEF为(0.56±0.04);Ⅱ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8±7.2)岁,其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5例,病程(29.4±14.5)月,Lad为(45.2.0±3.3)mm,LVEF为(0.55±0.05)。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 1.2 排除和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存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既往史;③患者存在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史;④患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等病症;⑤患者的配合协同性差。 Ⅱ组患者的纳入标准:①患者应用华法林作为抗凝治疗药物存在INR不稳定的情况;②患者具有自主将抗凝药物华法林转换为利伐沙班的意愿;③患者无法进行INR监测。 1.3 研究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进行INR值检测,患者的INR值在2-3之间,经过患者同意后应用华法林开展治疗活动,设定为Ⅰ组;将检测INR值<2的患者设定为Ⅱ组,患者服用利伐沙班作为抗凝药物,计量为10-20mg/d[3]。 对患者的PCS、MCS基数材料进行对比,并对患者在服用药物进行抗凝治疗的180d后PCS、MCS值进行对比。PCS、MCS值能够综合体现患者的生活质量,将生理健康测评与精神健康测评相结合,应用SF-36量表全面评价生活质量,关注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维度,根据不同方面的量表的积分结果,关注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包括其健康状况及精神、心理状态。 1.4 评价标准 应用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生理功能/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内容,应用简表评测计分方式计算患者的PCS(躯体健康总分)和MCS(精神健康总分),以评价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情况,以此为基础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得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情况越好[4]。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活动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方式,当P<0.5时,表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CS(躯体健康总分)和MCS(精神健康总分)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服用利伐沙班的Ⅱ组患者,经过180d治疗后,PCS得分为(44.39±3.54)高于Ⅰ组的(42.13±2.87),MCS得分(44.35±3.18)也高于Ⅰ组的(42.07±2.84),Ⅱ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Ⅰ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即P<0.5。详见表1: 3.讨论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在临床领域较为常见,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患病几率远高于普通人,因而在进行房颤治疗的过程中,同时服用抗凝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病几率。既往治疗活动中以华法林作为常用药物,其抗凝效果、用药安全性与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经我院确诊的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60例(75~8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方法)和研究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法),各30例。对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终点事件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华法林抗凝;疗效;安全性分析 临床中,房颤属于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是指原本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波突然表现出快速无序颤动频率的一种心房电波活动失常现象,是诱发脑中卒的重要危险因素[1]。相关数据调查发现,高龄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可高达33%,若不及时对症治疗,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现本文主要是选取我院确诊的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期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详细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经我院确诊的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75~84岁,平均年龄(79.5±1.2)岁;研究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75~86岁,平均年龄(80.5±1.2)岁。纳入对象范围:1.愿意主动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对于本次活动情况始终具有知悉权;2.经我院确诊为非瓣膜病性房颤高龄患者。排除对象范围:1.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者;2。无精神意识患者;3.排除非瓣膜病性房颤高龄患者。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患者口服剂量100 mg 阿司匹林片,1次/1天。研究组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片,初始剂量为1.25 mg/1天,根据患者病情情况,每次以0.625 mg为剂量单位增减[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2.5,标准平均剂量范围为(2.7±1.03)mg。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1.3 观察指标

关于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的意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关于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的意见 作者:朱俊, 胡大一 作者单位:朱俊(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刊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年,卷(期):2013,41(3) 参考文献(5条) 1.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Camm AJ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外文期刊] 2010(19) 2.Gage B;Waterman A;Shannon W Validation 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predicting stroke 2001 3.Camm AJ;Lip GY;De Caterina R2012 focused update of the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an update of the 201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2012 4.Olesen JB;Lip GY;Hansen ML Validation of risk stratification schemes for predicting stroke and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nationwide cohort study 2011 5.Altmann DR;Kühne M;Sticherling C Use of the CHADS2 risk score to guide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room for improvement 2010 引用本文格式:朱俊.胡大一关于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的意见[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3)

最新抗凝药物.pdf

抗凝药物 一、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肠溶片: 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和溶解 度与胃肠道pH值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肠溶片剂吸收慢。本品与 碳酸氢钠同服吸收较快。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中。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地降低。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时结合率也低。T1/2为15~20分钟;水杨酸盐的T1/2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pH值,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大剂量时可20小时以上,反复用药时可达5~18 小时。一次口服阿司匹林0.65g后,在乳汁中的水杨酸盐T1/2为3.8~12.5小时。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salicyluric acid)及葡萄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gentisic acid)。一次服药后1~2小时达血药峰值。镇痛、解热时血药浓度为25~50μg/ml;抗风湿、抗炎时 为150~300μg/ml。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随每日剂量而增加,在大剂量用药(如 抗风湿)时一般需7天,但需2~3周或更长时间以达到最佳疗效。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因药物主要代谢途径已经饱和,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改变。本品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服用量较大时,未经代谢的水杨酸的排泄增多。个体间可有很大的判别。尿的pH值对排泄速度有影响,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离的水杨酸 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则相反。 适应症: 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 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 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μg/L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 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 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下列情况应禁用: 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