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在线考核作业

1、《聊斋志异·婴宁》篇赏析

答:《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如清风拂过山野,如泉水叮咚跃过小溪,婴宁之美纯洁;“笑矣乎”;真纯自然的婴宁是花的化身;婴宁不仅清丽、自然、纯洁、真实,与她的生活环境溶;她的笑如天籁之音,自然无邪,一如她纯真的灵魂;生俟其笑歇,乃出其袖中花示之;女日:“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常事,何讳之?;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如清风拂过山野,如泉水叮咚跃过小溪,婴宁之美纯洁如玉,真实如璞,又如自然中被晶莹露珠滋润得青翠欲滴的

“笑矣乎”。她的生活环境是美丽的、自然的:“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这诗意的世外仙地,何等恬寂静谧。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化身。

真纯自然的婴宁是花的化身。她在花中摇曳,秀美如花,纯洁如花。她是自然的象征。她拈花微笑,得天然神韵。婴宁的美在笑中摇曳,在花中闪现,她的美与笑、花同在。花、笑、婴宁三位一体,融铸成生机盎然、青春勃发的生命之境。花儿灿烂,笑声爽朗,婴宁则是这至美之女神。花的灵秀、笑的生机、少女的青春,相互生发,相互映照,在婴宁、花、笑的蒙太奇变幻中,我们所有的联想都被激发出来

婴宁不仅清丽、自然、纯洁、真实,与她的生活环境溶为一体,她的行为更是自由不羁,率性而至她身上丝毫没有世俗的繁文缛节,她率性而为,与尘世无染。她的行为一如赤子之心,天真之至。婴宁的纯洁在她的憨笑痴语中表观得更是淋漓尽致。她终日“嬉不知愁”孜孜憨笑。她笑对人生,笑对社会。她的笑如此恣意,好像要化作清风把整个社会都遮蔽住婴宁的笑源于赤子之心,发自内心深处。篇末,作者比之为山中的“笑矣乎”草,相比之下多少人艳羡的“解语花”是多么的俗气与矫揉造作。

她的笑如天籁之音,自然无邪,一如她纯真的灵魂。更能表现其纯真的是她的痴语。初遇王子服,不谙世俗语的她竞说“个Jb~l1日灼灼似贼”。在世俗看来,此等事是不能想的,更不能在人前乱讲。而婴宁不知避讳,脱IZI而出,令人婉尔,少女的稚气与天真未凿表露无遗。“园中话”更是把她的纯真推向高潮。

生俟其笑歇,乃出其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日:“枯炙,何留之?”日:“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存之何意?”日:“以示相爱不忘也。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日:“此大细事,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送之。”生日:“妹子痴也?”女日:“何便是痴?”生日:“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日:“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日:“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日:“有以片乎?”日:“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日:“我不惯与生卜睡。”语未己,婢潜至,生惶恐遁去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日:“饭已熟己,有何长占,周遮乃尔。”女日:“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己,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日:“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日:“此背人语。”

女日:“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常事,何讳之?”

此种情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就塑造人物形象而言,是不亚于《红楼梦》的。

婴宁之美,还在于她的生机、洒脱、无挂无碍。就其本性而言,人应当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然而能够活出真我的能有几人。在礼教大防熏压之F,生命的洒脱与自由确实不易做到,对女子犹难。婴宁做到了。这是天然、真实、纯朴的婴宁生命力之所在。这首先表观在摆脱礼俗的任性、自由。礼教对女人有一点基本要求:笑不露齿,语不高声。而婴宁的笑如此恣意,不可遏制。看她与王子服在家中相见一节,先是“隐隐不笑声”,后是“嗤嗤笑不已”,接着是“笑不可仰视”,以至纵情大笑。婴宁的笑如同满园春色关不住,又如生命之泉汩汨涌出。她的笑是她鲜活生命力的表现。令人惋惜的是,如此鲜活的生命力终于在外界重压之下消失了。每读至此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生命本应如此多姿多彩,人生本应如此适意逍遥。这是蒲松龄先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无奈。

婴宁是自然之子,她不染世尘、纯真灵秀,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在举世皆浊中散发出高沽与雅致,饱含着生命的力与美,展现着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任何封建礼俗的烙印,也绝无人为的矫情。她从空翠爽肌的山林走来,带着花靥,带着肆意2笑,带着人性的真与美。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有魏晋名士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与婴宁的任性而为略有相似。但是魏晋名士心中充满的是苦闷与与困惑,任性、放达、纯任自然不过是他们渲泄内心忧伤的方式而已。相比之下,蒲松龄所创造的婴宁这一艺术形象则是人性中所深深向往的纯然快乐,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得到,是蒲松龄人生理想的艺术化。并且社会环境越恶劣,这种理想越是蓬勃地生长,终于生睦为中国文学史E的一株奇异之花。诚如聂绀弩先生所言:“ 《婴宁》若与《小翠》篇同读,令人心情有返老还童之感。”

2、试论《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答:一、极幻与极真

袁于令《西游记题词》:“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

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它运用超凡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从环境看,这里有金碧辉煌的玉帝所在的天国;有晶莹瑰丽的龙王所居的龙宫;有阴森可怕的阎王所在的冥府;有烟云缭绕的如来所居的灵山;有安谧宁静的观音所住的南海;有灵禽异兽、奇花瑶草的仙山福地花果山;有激流滚滚、漂不起鹅毛的流沙河;有寸步难行的黄风岭;有铜铁也要化成汁儿的火焰山;有奇幻如海市蜃楼、恍惚似南柯一梦的护法伽蓝点化的仙庄等等。这种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环境,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从情节看,小说中的故事更是其幻莫测。其中有孙悟空闯龙宫获得的净重一万三千五、缩小可藏在耳朵眼儿的如意金箍棒;有他下地府斗阎罗、生死簿上勾猴属的奇思异想;有他升天闹天宫,直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的壮举;有他偷仙桃、盗御酒、窃金丹,八卦炉煅烧七七四十九天却炼出一副火眼金睛,虽能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却跳不出如来佛手心儿的离奇情节。表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生必有一克”的,如牛魔王芭蕉扇大可一丈二尺长,小可缩成一片杏叶噙在嘴里;煽一下,可将人煽出八万四千里,可孙悟空噙了定风丹,就能在漫天黑地的阴风前巍然不动。再如悟空的金箍棒可以一变千条,飞蛇走蟒般地打向敌人,可青牛怪却能用白森森的“金钢琢”一股脑儿套去。从形象看,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老虎、狮子、豹子、牛羊、花、鸟、虫、鱼,甚至骷髅都可成精变人,他们往往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总之,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融于一炉,铸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与这种奇幻美相应,《西游记》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小说中的幻境,往往有实际生活的影子:如蜘蛛精的盘丝洞,被“一

片如雪又亮如雪,似银又光似银”的丝网笼着,“看见那丝绳缠了有千百层厚,穿穿道道,却似经纬之势;又用手按了一按,有些粘软沾人。”洞里“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老鼠精的“陷空山无底洞”,“山脚下有一块大石,约有十余里方圆;正中间有缸口大的一个洞儿,爬得光溜溜的”。“洞里周围有三百余里,妖精窠穴甚多”。这奇幻境界,既有极度的夸张,又有真实的成分。就形象说,即使是害人妖魔,也往往写得有人情,通世故。如铁扇公主虽称霸一方,是个富有的女人,但由于牛魔王喜新厌旧、一夫多妻,便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牛魔王讨了白面狐狸幻化的小老婆玉面公主,在魔云洞做了“倒插门女婿”,另寻新欢,铁扇公主便过着一种被遗弃、被冷落的凄苦生活。当我们看这些情节时,真分不清作者是在写妖还是写人,是在写幻,还是写真。所谓极幻之文,含极真之情;极奇之事,寓极真之理。寄真于幻,寓实于诞。

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这是《西游记》真幻结合精神下的人物塑造的特色。所谓“物性”,指的是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丝;即使在性格方面,也往往与原形相称。如猴子机灵,老鼠胆小,松柏有诗人之风,杏树呈轻佻之姿。而这些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上神奇的本领,具有某种“神性”,亦真亦幻。同时又由于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因而他们又有人性。总之,作者将神奇的想象之“幻”,与现实的更深层次的“真”相融合,从而完成了集物性、神性、人性位一体的、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象塑造。比如孙悟空是石猴出身,所以它既有猴子的外貌——尖嘴缩腮,孤拐脸,罗圈腿,两块红屁股,一条长尾巴;又有猴子的习性——急躁好动,机灵好奇,长于攀藤爬树,嗜食山桃野果,喜欢戏谑打闹,又好玩恶作剧。这些外形和习性,就是孙悟空形象的“物性”成分,所以人称他为“孙猴子”。不过,孙悟空毕竟不是一般的野猴子,他的来历又很“神”。他原始由一块感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仙石孕育而出的,所以他猴子的自然属

性又都转化为“神性”:机灵聪明转化为具有超凡本领和奇异法术,能七十二般变化,比如他和二郎神斗法时,会变成一座寺庙,“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再有普通猴子的好动,又转化为他具有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的神通,甚至连爱吃桃儿也转化为他大闹天宫的一个诱因。当然,孙悟空这只神猴,又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有现实社会中的一定的“人性”:如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一些弱点,都是社会人性的烙印。

再如八戒形象,同样是物性、神性、人性三位一体的结合。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人间,错投猪胎生成猪精。所以,八戒首先有猪的外形和习性:体态臃肿蠢笨,性情粗憨痴愣,贪吃好睡,懒惰厌动。但由于它有一定“神性”,所以也能三十六般变化,架云使风,只是变不成小巧玲珑的东西和白面秀丽的小男女,而常变做大山、大树、大石头、大癞象等一类粗大笨重的东西,变人也只能变个黄胖和尚,还得摇上好几摇才能变成。但八戒作为招赘高老庄的高家倒插门女婿,又自悟空过云栈洞收了他后,作为取经队伍的一员,他也有纯朴憨直、心地善良的社会中的“人性”,同时还有懒惰自私、弄虚撒谎、惯耍小聪明,爱玩小手腕等特点,他同样是一个物性、人性、神性完美结合的典型。

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已经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孙悟空虽然是一个理想型的形象,代表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作者也写到了他诸如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猪八戒是一个世俗型的形象,代表着人们的物欲追求,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八戒尤其是一个有着许多缺点、却又很讨人喜爱的角色。这里主要谈谈八戒。

八戒在小说中的弱点是极为鲜明的。人类的许多生物本能和人性弱点都相当集中地反映在八戒身上。他虽然号为佛家“八戒”,实际上却是一个典型的凡夫俗子,不但什么也不戒,反而在其言行上,极为突出地体现为一个“贪”字:贪吃、贪睡、贪财、贪色。

先说贪吃。八戒的贪吃、能吃一向是非常有名的。不论是米饭面饭,果品闲食,总是“只情一捞”而尽。当初在高老庄,即使一顿早点,也要吃上百十个烧饼;在陈家庄,唐僧一卷经还未念完,八戒已把饭吃了五六碗,还连叫:“添饭,添饭!”在寇员外家,七八个童仆,四五个庖丁,“上汤的上汤,添饭的添饭”,“一来一往,真如流星赶月”,“猪八戒一口一碗,就如风卷残云。”

再说贪睡,八戒表现得更出色。取经途中,让他去化斋,他瞌睡上来;让他去巡山,他一头钻进草丛呼呼大睡;即使打了败仗,他也不上火,先去草里睡一觉再说。

贪财好利占便宜,八戒也擅长。比如在乌鸡国,为了背出被妖道害死在井里的国王的尸首,悟空就谎说井下有宝贝,让八戒去偷。这时八戒就提条件:“这个买卖,我也去得,果是晓得实实的帮衬,我也与你讲个明白,偷了宝贝,降了妖精,我却不耐烦什么小家罕气的分宝贝,我就要了。”等八戒到了井龙王那里,发现所谓宝贝就是死尸,八戒便向龙王要钱,龙王没有,八戒就说:“你好白使人?果然没钱,不驮!”直到悟空逼他,他才驮上来。当悟空叫被救活的国王扮作行童,与八戒分挑行李时,八戒便喜出望外地大嚷“造化造化,当时驮他来,不知费了多少力,如今医活了,原来是个替身!”于是八戒把行李分开,轻些的自己挑了,重些的叫那国王挑着……

更为可笑的是,在清苦的行脚僧生活里,八戒还居然攒下了“私房”钱,共四钱六分银子,老是放在耳朵眼儿里,直到后来被妖精浸在水里时,悟空变作一个勾魂鬼,向八戒要盘缠,才被诈了出来。

至于贪色,八戒早有前科。当初做天蓬元帅被贬尘世,就是因为醉酒调戏

嫦娥,后来离开高老庄当了和尚,仍是凡心不改,思恋浑家。虽是出家人,却经不起任何色相的引诱。在黎山老母等四圣点化的仙庄,他执意留下来做女婿,一会儿磕头拜丈母,一会儿又在三个小姐中用一方手帕,顶头盖脸、浑头浑脑地撞天婚,直“磕磕撞撞,跌得嘴肿头青”,最后不但三个美人儿一个没捞到,反而被几条绳索紧紧捆住吊在一棵大树上,出尽了洋相,也吃足了苦头。途经白虎岭,他见到白骨精幻化的“花容月貌的女儿”,又见色忘形,忍不住上前胡言乱语。到了西梁女儿国,见唐僧不肯受国王招赘,八戒便急不可待地毛遂自荐,要求自己“在此招赘”。看见那个女王“袅娜”,八戒就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酥,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得都化了去也。”在盘丝洞,听说有七个女妖在涤垢泉洗澡,八戒又欢天喜地地跑去变个鲇鱼精,与妖女同塘洗澡占点便宜。……就这样,八戒这个先天“贪色”的毛病一路走一路犯,直到西天佛祖架下也未改。在灵山脚下天竺国,八戒见了前来收服下凡作怪的玉兔儿的嫦娥,竟忍不住又旧情复发,跳到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说:“好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除了“贪”之外,八戒还有缺乏理想抱负,取经意志不坚定,动不动就闹嚷分行李散伙的缺点。这些再加上长相上的长嘴大耳,大腹便便,就使得在取经的队伍中,属他的缺点最多。不过,小说还特别写了八戒的许多可爱之处。早年在云栈洞当妖怪,并没有强占妇女,而是在高老庄做了个倒插门的女婿。“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在高家不是白吃茶饭儿的。取经途中,苦活、累活、脏活全由他包了,天天担着沉重的行李担子,从事着别人胜任不了的劳动。八百里荆棘岭,靠他“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辟出一条大路;八百里“稀柿同”,臭气熏天,又是他“变做一个大猪”,“上前拱路”,拱了几天,立下“这场臭功”。路过火焰山与牛魔王作战,他和孙悟空配合得相当出色,表现得特别勇敢。甚至被擒身陷魔窟,他也不曾“到了旗枪”。被狡猾的红孩儿怪骗入魔洞,装进口袋,吊在梁上,他还是破口大骂,孙悟空

听见,也称赞他有骨气。至于他经常闹散伙,但毕竟没有真的回高老庄;他虽然懒惰好睡,但挑行李,背死尸,披荆斩棘开路,别人都胜任不了;他虽贪吃争嘴,那是因为食量大,一路挨饿最多的仍是他;他有时好耍小手腕儿,弄些小乖巧,但到头来总是弄巧成拙、自食其果:像临难时满心想逃命,却反而首先被捉;一心编谎,却始终编不圆又被揭发;生怕吃亏,一见便宜就往前钻,但又往往便宜捞不到,吃亏的还是他。因此,八戒的缺点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被原谅。说他是爱耍花招,却不阴险;好说谎话,却不奸诈;喜贪小利,却不忘大义;他的出自人的本能的欲求,反映的是人性的普遍弱点,给人的感觉是:可笑而不可憎,可爱而不可恶。他虽不是孙悟空那样的高不可攀的英雄,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人”。

另外,唐僧的形象也不是单一的。他既有佛徒的虔诚,又有儒士的迂腐。八十一难不能挫败他的取经信念,美色富贵也没能动摇他的西行决心。但他又胆小怕事,懦弱无能。险山恶水足以令其失色,妖魔鬼怪每每叫他心惊。在困难挫折面前,他往往一筹莫展,表现出一副窝囊相,并且常常是非不分,情理不明,因而在他手下,每每妖魔逞凶,好人遭难。总之,《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它塑造形象不仅注意贴近现实人生,而且善于多角度、多色调地描写形象,是形象具有立体感、真实感。

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西游记》不是讽刺小说,但作者却“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使它具有一种鲜明的嬉笑讽刺、幽默诙谐的风格。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是有一定世情情调的,正如鲁迅所说:“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这种风格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品赋予主人公孙悟空以幽默诙谐的个性特征,其言语、行动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孙悟空蔑视权威、桀骜不驯、乐观自信的性格,常常通过揶揄玉帝、打趣如来、诅咒观音、嘲弄妖魔表现出来。如金兜洞独角兕大王用金刚琢套走了悟空的金箍棒,悟空到灵霄殿见玉帝,既不跪,也不拜,只是朝上唱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并自称“老孙”。最后又学着朝官们的口气,文绉绉地说:“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这种前后不同的态度和语调,表现了悟空对玉帝的轻蔑,造成了幽默的艺术效果。第77回,唐僧受困狮驼城,悟空往灵山向如来哭诉,如来说“那妖精我认得”,并说明了妖精的来历,悟空马上接口说:“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一句非常幽默的俏皮话,不仅立刻就把神圣的佛祖从天堂拉到了人间,同时也特别表现了悟空的蔑视权威、亵渎神圣的个性特征。当然,小说中也有对悟空缺点的善意嘲笑。比如三调芭蕉扇,对悟空的狂傲轻敌而吃亏便进行了嘲讽:一调芭蕉扇后,得意忘形,不辨真伪,结果越煽火越大,自己两股上的毫毛都被烧着了;二调时取了扇子,“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但却没学到缩小扇子的口诀,只知长法而不知收法,结果是一个身长不满三尺的小猴,竟扛着一把丈二长的大扇子,严重的比例失调,令人绝倒。后来这扇子还是被变为八戒的牛魔王骗走了。

其次,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比如第29回在宝象国,先是自我吹嘘第一个能降妖,结果与妖怪战不上八九个回合,就对沙僧说:“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那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轱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这段幽默的戏笔,显然是对好说大话、只顾自己的八戒的辛辣嘲讽。再如,八戒在平顶山巡山很不情愿,一边背后发牢骚,骂唐僧等人,一边自作聪明去草堆里睡大觉,后又编谎话,对着石头演习,却不知早被化作啄木鸟的孙行者看得一清二楚,诡计

被揭穿,只好向悟空求饶。这些诙谐戏笔,常使人忍俊不止。

再次,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往往把现实中一些可恨可耻可笑可怜的社会现象和世相脸谱一下子撕裂开来,画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料,使读者在笑中体会它的真实内涵。如第44回写车迟国迫害和尚,致使和尚四处逃跑,各州、府、县都张挂着御笔亲题的和尚的“影身图”,凡拿得一个和尚就有奖赏,忽然插这么一句:“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这段风趣幽默的话,显然是对作者所处的当时社会厂卫密布、特务横行的现实的暗刺。再如第79回,比丘国王要用唐僧心肝做药引子,悟空摇身变做唐僧剖心一段:

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呼啦的响一声,把肚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名利心、忌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这里罗列的许多“心”,不是心肝之心,而是品行的“性”,作者信手拈来,随意生发,列举出世俗社会形形色色的不良心机加以暴露,用游戏笔墨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人心世态。

五、曲折巧妙的结构

《西游记》共100回,在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前7回,大闹天宫,属序幕;中5回,取经缘起,是过渡;后88回,西天取经,是主体。三部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分开看,各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所包括的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独立成篇。因此,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为使结构严密,

作者注意用一个人、一个物、一件事,将各自独立的故事前后勾连在一起。比如牛魔王这个人物,早在悟空称霸花果山时,就与悟空打过交道,两人结为兄弟;到41—42回,红孩儿阻拦取经,交待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这一仗使悟空与牛魔王家族结下冤仇;第53回,唐僧、八戒吃了子母河水怀孕,悟空去求落胎泉水,把持落胎泉的是红孩儿的叔叔如意真仙,他为侄儿报仇,与悟空恶斗;到59—61回,悟空等因过火焰山借芭蕉扇,与红孩儿父母牛魔王、铁扇公主展开正面冲突,到牛魔王、铁扇公主被降服,牛魔王家族故事基本结束,但第62回还留下余波,偷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的窃贼万圣龙王和女婿九头驸马还是牛魔王的朋友,牛魔王曾是他宴会上的贵宾。一个物,作者也要前后应用,不使疏漏,如悟空当初从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逃出,八卦炉中丢下的几块砖头,尚有余火,就造成了后来的火焰山。一件事,如第49回,老鼋驮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托他们到西天向如来打听,自己何时可得人身。可唐僧师徒竟给忘了,当他们取经回来再经此路时,老鼋就把他们甩入水中,构成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难。这种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的情形,显然是作者在结构上的有意布置。

当然也应指出,尽管作者十分注意故事的整体结构,使许多人物、事件的前后关联,没有重大疏漏,但是,这种短篇加短篇的结构,从总体来说是不严密的。八十一难去掉一两难,几十个短篇故事舍弃几个,并不影响其总体结构。

六、《西游记》的影响

在《西游记》影响之下,明代神魔小说从题材来源看大致有三类:

一是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包括《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清代的一部《后西游记》,这三书故事既与原书相咬合,又另有洞天,是名副其实的续书。另有《西游补》和《天女散花》,是借续补之名而另起炉灶,意在借题发挥,针砭时事。其中以《西游补》最为人称道。另外,与《西游记》相关的还有《四游记》(杨志和《西游记》、吴元泰《东游记》、余象斗《南游记》和

《北游记》)。

二是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的《三遂平妖传》(写北宋王则起义事)、《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写郑和等下西洋通使30余国事)。其中《封神演义》最为出色。

三是由民间传说演化而来,如朱名世的《牛郎织女传》、杨尔曾的《韩湘子全传》。

《西游补》为明末董说作。共16回。主要写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后,悟空化斋,被鲭鱼精所迷,迷迷糊糊在幻境中乱闯乱撞,或见过去,或入未来,忽化美人,忽化阎罗,审问拷打奸相秦桧,抨击八股取士制度,怒骂追求功名的无行文人。最后被虚空尊者唤醒。本书名为补西游,实则另辟蹊径,以荒诞不经手法,刻画种种世相,讽刺调侃现实。在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封神演义》100回,作者许仲琳,依据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敷衍而成。主要是通过幻想的姜子牙封神和神佛斗法的描写,表现商末政治的纷乱和武王伐纣的故事。书中将商纣王写成一个凶狠、残酷、荒淫、无耻的昏君。他炮烙重臣,杀妻弃子,挖虿盆,修鹿台,任意杀戮谏臣,设置肉林酒池,断胫取髓,剖腹验胎,无恶不作,其刚愎自用、残暴专横的狰狞面目令人发指。而武王则爱民如子,国内一派“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乐局面。在商、周交战中,佛道助周为阐教,邪恶之神助商为截教,最后武王伐纣,纣王势败自杀,姜子牙封神,武王分封诸侯。通过这些对比,表现出作者对封建暴政的抨击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揭示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书中也存有明显的天命思想和女人祸水观念,结尾不分善恶,一律封神,更是模糊了是非界限。在艺术上,书中想象奇绝,情节生动,哪吒闹海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有的人物缺乏鲜明个性,有的情节还嫌雷同、重复。

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 【摘要】:古代小说技法论着重是指古代小说批评者对小说艺术技法所作的相关评述,就形态而言,它主要存在于小说评点以及小说序跋等批评形式之中。对古代小说技法论作专题研究,在探究古代小说叙事特征、总结古代小说艺术原理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体部分由上编、下编两部分构成。上编侧重探讨了小说技法论的渊源、流变及其价值等内容。小说技法论有着较为复杂的渊源背景,它对其它门类的文学与艺术批评理论均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与转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书画理论、堪舆理论、兵学理论以及文章学在小说技法论中的影响形态及其生成原因,前三者成为小说技法论之“远源”,而文章学则是“近源”。它们的出现,使得小说技法的描述更为妥帖生动,更为细密精准。藉此分析,可以发现小说技法论与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有着紧密关联,在实际意涵上既有承袭更有合乎小说文体特征的新变。小说技法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而言,它自从晚明兴起之后直至清末,大体上形成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明末清初的小说技法论最为繁盛,此前或此后的技法论或为之蕴育、或对此延承而已,在道光年间之后小说技法论逐步走向了形式上的消亡。本文对各个阶段小说技法论的总体特征作有概貌审视,也对各阶段技法论实绩较为独到的评点家作有专题探讨。藉此分析,可以发现金圣叹等评点家对小说技法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少评点家已意识到特定的小说技法与特定的小说类型有着一定关联;另外也可以看出文章学思想贯穿小说技法论发

展之始终,不过愈至后期其弊端愈为明显,从而成为小说技法论受人诟病的原因之一;而使得小说技法论最终消亡的更重要因素还在于技法论在批评面貌上陈陈相因以及“新小说”的兴起。小说技法论的总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阐释价值,即是说小说技法论对于古代文学批评有着一定的建构意义、小说技法论对于古代小说美学品格之发现有着一定的功能性意义;其二,传播价值,即是说小说技法论不仅有助于促进小说文本的传播,客观上也有益于促进传统文章技艺思想的传播。总体来说,小说技法论是古代小说批评中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论文下编主要对“草蛇灰线”、“横云断山”等十一个小说技法术语进行了逐一考释。这些技法术语在小说批评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意蕴,也反映了古代小说在特定艺术环节上的叙事特征;同时限于结构安排,在上编部分不便深入论述,因而有必要加以专题考释。藉此有助于纠正已有的偏失,而古代小说的总体叙事面貌亦可窥见一斑。【关键词】:古代小说技法论渊源流变批评价值叙事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7.41 【目录】:内容摘要6-7ABSTRACT7-11绪论11-25一、研究对象之界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试题2015.8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蒋防的《___________》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名人胡应麟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2、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___________”。 3、《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___________》。 4、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现在还是一个谜,《___________》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 5、《___________》一书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6、纪昀批评《___________》“一书而兼二本”并作《阅微草堂笔记》以与之抗衡 7、清中叶的小说中李汝珍《___________》的成就最高。 8、在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最具影响的小说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孽海花》。 9、小说起源: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阶段。 11、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___________》;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___________》。 12、唐传奇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时期代表王度,《___________》2)中唐时代是兴盛时期代表白行简《___________》3)传奇在中唐的繁荣陈玄祐《___________》是传奇步入兴盛期标志作品。 13、三位传奇大家的作品:白行简《李娃传》元稹《___________》蒋防《___________》. 14、宋代说话分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_________》梁辰鱼《_________》王世贞的《鸣凤记》。 16、《___________》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二,单选题 1,"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是谁的论述( ) A,班固B,桓谭C,刘歆D,庄子 2,"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捏合".这里的"小说"是指什么( ) A,说话的一家B,话本的一种C,短篇小说D,笔记 3,下面属于上古创世神话的是( ) A,女娲补天B,盘古开天地C,大禹治水D,精卫填海 4,下面不是后人著录的两汉小说的是:( ) A,《说苑》B,《燕丹子》C,《飞燕外传》D,《东方朔别传》 5,下面是六朝志怪小说的是( ) A,《搜神记》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 6,下面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是( ) A,《搜神记》B,《列异传》C,《幽明录》D,《世说新语》 7,唐传奇文《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 A,元稹B,陈鸿C,白行简D,李公佐 8,用"谴责小说"一词概括清末批判时政的小说的学者是( ) 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郭沫若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论文

西南大学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年级: 2011 学号: 222011321081058 姓名:伍贤龙 教师:郭川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摘要: 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身临其境的典型环境、物我一体的文本接受以及通俗易懂的大众传播等特性而成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中国古代小说情况自然也是如此。可以说,成熟晚于诗歌散文而略早于戏曲的中国古代小说,虽然为封建正统文人所鄙视,但它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茁壮生长、成熟并繁荣起来,并拥有了最多的读者,且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操作用也最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受着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滋育。 关键字:中国古代小说特征发展唐传奇鉴赏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叙事从头到尾,过程不可或缺,而且情节总是讲究张弛相间,曲折有致,如《西游记》即特别典型。这和中华民族认知世界的整体性和曲折性判断取向有关。而西方小说往往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来叙写开掘,情节不求曲折,较多采用陡转手法,如“欧?亨利式结尾”。这与西方人求深刻的认知习惯有关。 第二,第二,中国古代小说刻写人物多动态描写少静态刻画。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是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在的矛盾冲突,借此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基本上不静态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小说根植于客观叙述的历史和以故事情节吸引听众的说唱艺术。西方小说多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是相对静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对人物潜意识活动的动态挖掘。这可能与西方重人的个体性的观念有关。 第三,第三,中国古代小说描写环境时是写意式的,很少有精描细绘的长篇幅刻画,但却极讲究表情传神。如历来为人们所激赏的《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便是神来之笔。这一点与中华民族认识外界重神略貌的传统有关。西方小说对环境描写是写真式的,对人物活动的场景往往作全方位的详尽描写,如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其《日瓦戈医生》中对雪景的描写便如泼浓墨。这与西方人对外界重理性观察的传统有关。 第四,最后,中国古代小说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即便是《红楼梦》,最后的“兰桂齐芳”,究其实质,也是大团圆。大团圆式的结局有利有弊。利是它反应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乐观精神,弊是往往违背事理逻辑和历史真实,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思想价值。这一点,主要是中华民族务实乐观的审美心理造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甚至是现当代作品少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这不是说我国古代小说就都是“大团圆”结局,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便遵循历史和事物发展规律,跳脱了大团圆的窠臼。西方小说则不追求结尾的“团圆”与“光明”,是怎样就怎样,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卧轨自杀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喝药自杀,便体现了这一点。这说明,西方人有着较浓厚的悲剧意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比较只是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打印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李娃传》的思想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一章第三节,第36—40页。 二、分析《水浒传·李逵负荆》中的李逵形象。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四章第二节,第178页。 三、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有三种说法:一是农民起义说,二是市民说,三是忠奸斗争说。这三个观点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水浒传》是反映农民起义的,它所刻画的宋江起义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作者把这一历史上并不出色的农民起义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农民起义。《水浒传》塑造了一些农民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最后梁山英雄受招安,被利用去征方腊,遭到残酷镇压的命运,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失败的悲剧。《水浒传》的确是一曲农民革命的颂歌。 水浒故事长期在城市流传,市民群众和艺人是水浒故事的主要创作者,他们并不熟悉农村生活,也并不真正了解农民,他们是用市井细民的眼光来观察农民起义的。因此,在他们的渲染与修饰下,梁山义军虽然还保留着某些农民起义的特点,但它实际上是被市民观点改造过的一次农民起义,小说中更多的是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也多少反映了市民的心声。《水浒传》描写的不是广大农村而是市井社会,不见田野庄稼,不见农业耕作,而只有酒楼妓院,瓦舍勾栏;不见地主恶霸的地租剥削和高利盘剥,而是衙吏猖獗,地痞流氓横行。《水浒传》里的官逼民反,官是封建官僚,民是市井细民。另外,书中宣扬的是以侠义为核心的市民道德观。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困济危、刚强义烈、恩怨分明、受恩必报的道德原则。所以《水浒传》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英雄颂歌。 水浒故事既有农民革命思想的闪光,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最后加工者把它们联缀成长篇巨制时,又用忠奸斗争的思想对它进行了加工改造。因而《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呈现了多元融合的趋势。 四、《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的英雄的?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神态各异、光彩夺目的英雄群像。《水浒传》以“众虎同心归水泊” 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百川入海,汇集到梁山泊。他们上梁山的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奔上梁山、逼上梁山和拖上梁山。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他们大多出身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社会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以一些突发事件为导火线,点燃他们心中的怒火,便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上梁山,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 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以消灭农民义军为己任,但是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搏斗中被打败、被俘虏,被客观形势逼得无路可走,又为宋江等人的“义气”感动,只好“暂居水泊,等待招安”。他们是被拖上梁山的。他们加入义军,一方面壮大了义军声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加速了这个英雄群体的解体。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 《水浒传》继承宋元话本的优良传统,以平民百姓为作品的主人公,小说虽然仍是歌颂英雄,叙写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但与《三国演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它把出身农民、渔民、城市平民的下层人物作为英雄来歌颂,把他们放在主人公的位置,即使出身高贵的柴进、花荣等人,也把他们平民化了。《水浒传》包罗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民屠夫、和尚道士、小贩小偷、市井无赖、妓女虔婆等,人物角色比《三国演义》要丰富得多。 《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的产物。《水浒传》所描写的草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汉语言文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基础测验 本卷共分为1大题10小题,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单选题,10分] 《西游记》的故事流变中孙悟空形象最早出现在:( )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B.《清平山堂话本》 C.《儒林外史》 D.《镜花缘》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2[单选题,10分] 结构上“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作品是:( ) A.《惊梦》 B.《儒林外史》 C.《聊斋志异》 D.《宝剑记》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3[单选题,10分] 水浒续书中最著名的当属陈忱所著的:( ) A.《清平山堂话本》 B.《儒林外史》 C.《水浒后传》 D.《辽海丹忠录》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暂无 4[单选题,10分] 《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 )。 A.洛阳 B.长安 C.西安 D.北京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暂无

5[单选题,10分] 哪部说是以义士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 A.《三侠五义》 B.《惊梦》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6[单选题,10分]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 ) A.吴硏人 B.李伯元 C.刘鹗 D.曾朴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7[单选题,10分]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A.《水浒后传》 B.《三国演义》 C.《惊梦》 D.《儒林外史》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8[单选题,10分] 李开先的( )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A.《宝剑记》 B.《水浒后传》 C.《三国演义》 D.《惊梦》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9[单选题,10分] 志怪小说,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 )朝。 A.宋元 B.东汉 C.西汉

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三、古代小说艺术史的构架:第二章走向自觉: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 第一节早期形成 第二节形态独立 第三节文体完成 第四节语体变革 第五节主体自觉 第六节走向新变 第三章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基本特点及其形成 第二节特征化人物艺术的成就 第三节特征化向个性化的进步 第四节个性化艺术典型的创造 第四章小说幻想艺术的高峰奇幻相生的超人世界: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魔幻想艺术真幻交织的艺术天地:聊斋志异的灵怪幻想艺术 虚幻荒诞的理念显现《西游补》《镜花缘》的讽谕幻想艺术 第五章古代小说传奇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特立和对峙传奇基本类型的确立 一、特立型传奇 二、对峙型传奇 三、传奇类型的完成和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 第六章古代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写实型讽刺艺术的高峰〈儒林外史〉 第七章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 叙事美学形态的发展和创新第八章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语体类型和功能特征第二节:文言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四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第九章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红楼梦 第一节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和古代小说的美学突破 第二节红楼梦的形象体系和古代小说的形象群 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 第四节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表意艺术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意境和 古代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 新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两 种小说观念(史家小说和文学 小说)、两种小说文体(文章 类别文化典籍和叙事性文学 体裁)、两种小说语体(文言 小说和通俗小说)先后出现和 长期并存。 ★中国古代小说特殊性形成 的原因:文学小说观和史家小 说观是对立的,它反映了对小 说文学性质认识的差异。从某 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又反映 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市民 阶层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对立、 以诗文为正宗的雅文化和以 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化的 对立。它造成了古代小说两种 文体和语体递代和并存的特 殊现象。 ★小说: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 种长度的虚构故事,但在中国 古代,小说最早是作为内容 (话语)而非形式(文体)。 ★“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 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鲁迅认为 “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 非道术所在” ★《荀子·正名》又有“小家 珍说”一语:故知者论道而已 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东汉桓谭、班固先后提出 “小说家”的概念,表明“小 说”已经成为一种言语形式— —文体。 ★“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 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 有可观之辞。”——桓谭。 ★班固正式将小说家列入诸 子十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 稗官居。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 说,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 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 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 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 书·艺文志。 ★汉志中首次著录了小说家 十五家三百八十篇。 ★秦汉时期小说的基本特征: 形式上为残丛小语集合而成 的短书,内容上记述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价值上具备某种认 知教化功能但仍属于小道。 ★在唐传奇文出现以前,所有 小说都是成集而非单篇。 ★明胡应麟说:汉《艺文志》 所谓小说,盖亦杂家者流,稍 错以事耳。分“小说”为六类: 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 订、箴规。 ★鲁迅指班固所著十五家:诸 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 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 史而悠缪者也。 ★凡杂说短记,不本经典者, 概比小道,谓之小说。 ★唐代小说文体成熟。 ★北宋初李(日方)等编宋以 前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把 《李娃传》等优秀唐传奇列为 “杂传记”。 ★《新唐书·艺文志》“小说 家”类仅收唐传奇文3篇。 ★北宋赵令(田寺)、南宋初 洪迈始称唐传奇为“小说”。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将小说划为三类:其一叙述杂 事(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等), 其二记录异闻(山海经、搜神 记等),其三缀辑琐语(博物 志、述异记)。 ★视小说为闾里小知的小道 观,和视小说为补史之阙的裨 史观,是史家小说观的主要内 容。其杂文体观认为小说只是 一种包含文学因素的文章类 别而非文学体制。 ★文言小说文体,主要是在史 家小说观念影响下发展的,它 包括具有文学因素的早期形 态(杂史、杂记,后发展为笔 记体),和具备文学性质的成 熟形态(由杂传体发展的传奇 体),但不应包括虽列入历代 史籍小说类的非叙事性文体。 ★文学小说观念是在产生于 说话技艺的通俗语体小说基 础上形成的。 ★三国时“俳优小说”、唐代 “市人小说”、“人间小说” 都是讲短故事的技艺。 ★北宋时,“小说”正式成为 “说话”的主要门类之一。 ★“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 事,顷刻间捏合”,之后小说 即指小说话本,到明中后期, 成为包括通俗语体、文言语体 在内的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的 通称,如谢肇淛《五杂俎》、 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等。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 起于话。由于话在一定程度上 与史的叙事传统相衔接,因此 可以说全部中国小说都是通 过史的中介与其本根神话传 说连接起来的。 ★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 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这 些口传今人为传说。由此再演 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 为小说了。这条演进道路不但 使中国古代小说获得了早期 形成的条件,而且给小说艺术 发展打下了深刻的史的烙印。 ★从《金瓶梅》和拟话本起, 小说功能从讲述向阅读转变, 小说结构从单纯故事形态(故 事中心体)向叙事散文(人物 中心体、人物传记体)形态转 变,体现了小说发展话的传统 对史的传统的进一步吸收。 ★吴敬梓“仿唐人小说”作《儒 林外史》,说明他有意识地融 史入话。 ★曹雪芹以“假语村言”写家 庭盛衰和“为闺阁昭传”两大 主题,完美地体现了古代小说 史、话两大艺术传统的汇合, 而且几乎吸收了古代中国所 有文学艺术形式,博采了从诗 词、戏曲到绘画、建筑等各种 传统的艺术精华,成为一部融 诗史艺哲于一体,即叙事抒情 两大文学传统和其它文化传 统高度融合统一的巨著。 ★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小说艺术的发展,归根结底, 是小说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 结果。这些矛盾所形成的动 因,主要包括1、渊源与传统: 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起 于话。话继承史的传统而又突 破史的传统是小说艺术发展 的强大动力;2、观念与实践: 文言小说的艺术发展是突破 史家小说观念局限的结果,是 叙事想象力在历史之外寻求 自我实现和突破的结果,包括 文学小说观念与史家小说观 念的对立斗争,小说创作对史 家小说观念的突破和文学小 说观念对小说创作的推动影 响;3、创作与接受:;4、 继承与创新:小说史上的每一 次艺术突破,每一个艺术高 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 结果。而小说艺术的衰退停 滞,都是模仿因袭甚至以传统 反革新的产物。四组动因分别 体现了艺术的继承性、自觉 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其发展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 着艺术与民族、时代、群众和 生活等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中 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的特殊 矛盾,而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 家对这些矛盾的正确认识和 解决,则是决定小说艺术成败 和一个时代小说艺术进步的 关键。 1/ 30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5152484.html,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 1、观乎天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滥觞 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 3、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4、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 5、《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 6、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7、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8、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9、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 10、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 11、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12、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13、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 14、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 1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 16、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 17、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 18、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19、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20、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5152484.html, 二、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 2、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打通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4、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5、《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6、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 7、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8、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 9、"文学数理批评"论纲--以"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为中心的思考 10、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 11、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 12、重本抑末写批判商贾──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一 1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的新收获——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14、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鹤意象 15、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小说卷 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 17、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 18、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19、中国古代文学婚爱理想模式的嬗变与终结

小说作文之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

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段专业课内容整合的探讨摘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 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 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一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 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 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所有专题课,均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选 修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都要求在之前修过中国文学专业课,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 家作品等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后进一步开设与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不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 主要体式进行的,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清文学史专业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 专题课又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明清文学史的基本格局与研 究现状基本上是非主流文体的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位置;而主 流文体的诗文词,则居于边缘地带。以目前高校通用教材、袁行霈 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 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五章,戏曲三章),诗文占三章,散曲 与民歌合占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 章(小说占四章半,戏曲占一章半),诗文占二章。以赤峰学院文 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用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九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 说六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七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四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可见,明清文学史叙述已经完全背离了明清时期的文学真实,但从学 术研究和文学演进的角度,又具有一定合理性。名家名着的评析乃 小说戏曲章节之主要内容,然精英文学史观与学术研究资源分布不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以文喻史,以旨达志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中文(编辑与出版)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学生姓名:方磊 学号:2014055627 指导教师:罗立群 2016 年6月20日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以文喻史,以旨达志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通过描述或刻画故事情节和环境,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进而来反应社会现象和作者或写作者的心中所感。 通过本学期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那时还只是一个简答的幼雏时期,历经朝代的变迁,更迭,和人类思想的进步,婴儿时期的小说体裁也在逐步完善并愈发成熟。而在我看来,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的基本不同之处分别体现在,首先,它的语言较诗歌,散文来讲,更加平实,普通,浅显易懂,但是较话剧而言,又更加普通容易接受。另外,小说与诗歌相比较起来,描述的更加具体,而且一定会有核心事件,同时,它描述的东西也更加全面,完整,而与形散意不散的散文相比,小说又更加充实,完全。总之一句话,小说这样的文学体裁极其大众化,可接受化。不需要过多的文学功底或文化素养,适合社会各阶人群去阅读,同时,还会给人以发人深思的思考。 本学期,我们这门课重点学习了古代不同阶段,不同朝代,各个时期所具备代表性的小说。在从先秦时期的小说开始读起,到明清甚至是近代小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发展过程,实则也是历史的推移脚步,不同时期的文章,它的语言特点,描写手法,往往会折射出同时期的社会的风气,人们的心理感受,而其中作者所期待的所希望读者读到的情感,往往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基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这次,我打算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小说的发展过程,来研究小说的发展所折射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论文

由婴宁人物形象浅析《聊斋志异》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文言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项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具体谁说的暂时还考证不出来,但是对于这样的评价,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地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种种笑声,时时处处都有:郊游时、会客时、拜见婆婆时、捉弄西邻之子时、走路时站着时、坐着时、下树时…… 这种笑声可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 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每一个故事,都隐喻着深沉的含义。婴宁,其父是人,其母是狐,这种身份的交代,其实也就注定了婴宁的笑声必定不会陪伴我们从故事的开场到结尾。在山中生活的婴宁,嬉笑于“乱石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的世外桃源之地,无尘世浊俗所累,她的笑声如铃般宛转,她的性情,如泉水般清澈,因此才有故事中最经典的那段问答。王生拿出上元节游园时婴宁遗落地下的那枝早已枯了的梅花给她看,婴宁接过来,问: “花已枯萎,你留着它做什么?” “这是上元节那天妹妹所丢下的,所以存着。” “存着这个有什么意思?” “表示相爱,不能忘记。自从上元节一别,我看到这枝花便会想起妹妹你。” “这个很好办,你若喜欢,等你回去时,将园子里的花摘一大捆送给你带回去。” “妹妹你怎么就这么痴傻不懂呢?我爱的不是这花,是拈花的人。” “我们是亲戚,说什么爱不爱的呢。” “我说的爱不是亲戚之间的爱,是男女之间的夫妻之情。” “这有什么不同吗?” “夫妻之爱,晚上是要睡在一起的。” “我不惯与生人睡。” 相信每位读者读至此段,必定会开怀大笑。婴宁一句“我不惯与生人睡”,应是整部聊斋中最纯洁的话语吧。在为王生郁闷的同时,不禁会被婴宁的纯自然性痴憨至极的语言所倾倒。试将这段对话搬至现代,只怕是要被人骂的。而心处尘世之外的婴宁,爱花,爱笑,她将最纯最美的性情展现给我们,在她的笑声中,暂且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 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第一章《诗经》研究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殷商末年至春秋中叶六百余年的社会生活,先秦时称为诗、诗三百、诗三百篇,诗经是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梁启超说现存先 秦古籍…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在《周礼-春官》中有记载,诗序认为是从思想意义的角度划分的,朱熹认为是依据作者不同而划分的,较为接近事实的是音乐说:风诗是乡土之音,雅 诗为朝廷之音,颂诗为宗庙之音(章太炎认为雅是一种类似鼓的乐器,郭沫若提出诗之周南、 召南、大小雅当以乐器为名)。 3、毛诗认为二南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应有西周末至东周时的作品。王风是东周后的作品,郑风全部是春秋时的作品,魏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秦风崇尚气力、武功,其创作 时间应在东周至春秋时;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鲁颂均为春秋时的作品,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应作于商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是春秋时宋国的作品。 4、献诗说记载于国语-周语、晋语、左传,采诗说见于礼记、汉书-食货志、艺文志;孔子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宋人大胆质疑诗序的是欧阳修,集大成者是朱熹。 5、三家诗:汉初讲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 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用汉隶书写,与较晚的毛诗学派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在当时影响最大但消亡最早,以韩诗传世文献为最多(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6、毛诗学派:毛诗因其传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鲁人毛享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广为传授; 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有别于三家诗,归于古文经学派;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于官学,与齐、鲁、韩并称为四家诗。(毛诗胜在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诗序较 为合理,又得到大学者郑玄为之作笺) 7、《毛诗正义》,毛享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这是一部全面总结两汉至初唐诗经研究 成果,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专著;朱熹《诗集传》,这是一部代表宋学诗经研究成果,同样具有 里程碑性质的专著。 明《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这是一部突破经学之桎梏,开始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经的专著。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作摆脱汉学、宋学之争,独立阐发自己的思想,与崔述《读风偶识》、方玉润《诗经原始》被誉为独立思考派的三部鼎立之书。 清段玉裁《诗经小学》,这是一部自觉地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这是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为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被誉为清代三大治诗之作) 8、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全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1)全面反映了周人的劳动生活,如农耕、 蚕桑、采摘、建筑、畜牧等,有助于了解周代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2)反映周人的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为了解当时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社会风俗、婚礼仪式等提供史料;(3)反映周人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4)反映周人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贵族的燕飨生活。 9、诗经反映的社会思想:作为一部抒情诗集,诗经不仅记录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而且反映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思想意识,(1)反映了早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为后世知识分子 人品、人格、理想、情操的建立和健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2)反映那个时代的宗教意识;(3)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4)反映周人的道德意识;(5)反映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

福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V 1.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是下列哪一部集子中的作品()。 A. 《二刻拍案惊奇》 B. 《初刻拍案惊奇》 C. 《醒世恒言》 D. 《警世通言》 满分:2 分 2. 按出版的年代顺序,下列哪一组排列是正确的____。 A. 《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隋史遗文》 B. 《隋史遗文》、《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 C. 《说唐演义全传》、《隋史遗文》、《隋唐演义》 D. 《隋唐演义》、《隋史遗文》、《说唐演义全传》 满分:2 分 3. 《品花宝鉴》的作者是()。 A. 陈森 B. 魏秀仁 C. 俞达 D. 韩邦庆 满分:2 分 4. 《玉娇梨》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A. 家庭小说 B. 才子佳人小说 C. 人情小说 D. 狭邪小说 满分:2 分 5. 《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下列哪部作品的别名____。 A. 《常言道》 B. 《何典》 C. 《斩鬼传》 D. 《平鬼传》 满分:2 分 6. 下列属于凌濛初作品的是____。 A. 《初刻拍案惊奇》 B. 《喻世明言》 C. 《醒世恒言》 D. 《警世通言》 满分:2 分 7. ()的问世,标志着英雄狭义小说作为小说题材类型正式确立了。 A. 民间童话 B. 恐怖小说 C. 神话传说 D. 寓言 满分:2 分 8. 凌濛初的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

B. 二言 C. 二拍 D. 拟话本 满分:2 分 9. 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智慧和道德的化身,“贤相”的典范的人物是()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D. 关羽 满分:2 分 10. "烛幽索隐,物无遁形"是鲁迅对下列哪部作品的评价____。 A. 《斩鬼传》 B. 《镜花缘》 C. 《何典》 D. 《儒林外史》 满分:2 分 11. 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____。 A. 《绿衣人传》 B. 《秋千金记》 C. 《负情侬传 D. 《小青传》 满分:2 分 12. 林冲、杨志、武松、柴进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玉娇梨》 B. 《水浒传》 C. 《金瓶梅》 D. 《三国演义》 满分:2 分 13. 早在先秦子史部典籍中,已经出现一种假借他事他物以寄托本意的文学体裁是()。 A. 寓言 B. 小说 C. 传记 D. 散文 满分:2 分 14.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的作者是() A. 李渔 B. 冯梦龙 C. 凌濛初 D. 鲁迅 满分:2 分 15. 《乐田演义》的作者是____。 A. 蔡元放 B. 熊大木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论文

论《西游记》——追求神圣与留恋世俗 《西游记》是一部我们很熟悉的作品,不管是从文字上,还是从视屏画面上,我们都曾感受过。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同时又对一个时代,一定社会生活有了反映。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去感受这种古老神奇文化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使我们有着更多的梦想与追求。 《西游记》所包含的一层重要思想内涵是对神圣事业坚忍不拔的追求精神。在明清时许多评点家将本书归之于或儒家或道或佛等教义的宣扬,当然是近于胶柱鼓瑟,如果把书中所写的取经事业视为一种文学的象征,即对于一项神圣事业的成功,除了需克服种种外在的艰难险阻,更重要的是坚定自我的意志。而心性修炼正是封建社会后期儒释道三家所共同重视的核心,因而心性修炼也就成为贯穿取经全过程的重要线索。 从心性修炼的角度来看,从孙悟空的大闹天空到辅佐唐僧取经便是一个合乎情理的必然转换。往正面意义上说,取经需要超凡的勇力与坚定的信念,则大闹天宫正是勇力的充分展现。往负面意义上说,大闹天宫又可以被视为野性的表现与生命力无目的的宣泄。 向往自由是值得肯定的,但自由不是撒野,它应该为实现更高的理想而受到一定的限制。西天取经可以说正是对理想信念百折不饶的追求,它所显示的乃是生命成熟的境界,并寻找到了生命的真正归宿。观音菩萨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那个紧箍,可以有种

种不同的解释,但我觉得那是对于野性的限制,是收束放纵之心的理性控制,有了它便可以“心猿归正”,由一个翻天倒海的野神转化为追求功果的真神。孙悟空的从撒野到终成正果,既是演述取经故事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历程。正是在此一层面上,《西游记》拥有了一种追求终极关怀的宗教神圣感。 《西游记》所包含的另一层面的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尽管书中蕴含着对神圣事业的追求精神,但它毕竟不是哲学讲义而是具有审美功能的长篇小说。作者采用喜剧的笔调来表现其旨意,可以看出牵涉了作者的另一旨趣,即对世俗生活的倾心。如果仅仅为展现孙悟空的英雄出身及勇力,他没有必要用好多的笔墨来写其大闹天宫。他用生花妙笔写悟空的寻龙王索兵器、赴阴曹消生死,闹天宫争帝位,是何等的令人开心又令人振奋,那里边分明寄托着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与对生命活力宣泄的渴望。尽管后来悟空皈依佛门而保唐僧西天取经,却并未收敛活波的个性,他除了逢人便炫耀自己大闹天宫的英雄经历外,对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观音菩萨等神圣依然没有任何虔诚的表现,顽皮撒泼依然是其性情。除却头上多了一道紧箍之外,他依然充满了野性和灵性。作者对八戒的态度更为微妙。他对这位猪长老的俗情难断当然是持揶揄之态的,但同时也在这个人物身上写出了人类的食色之欲是如何地难以去除。贪图口福与垂涎女色是八戒的顽症,在取经途中他为此经历过菩萨的考验,也常常因此而

2017福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一

2017福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游仙窟》的作者是____。 A. 王度 B. 无名氏 C. 刘义庆 D. 张鷟 满分:2 分 2. 西游续书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作品是____。 A. 《后西游记》 B. 《天女散花》 C. 《续西游记》 D. 《西游补》 满分:2 分 3. 金挹香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___。 A. 《花月痕》 B. 《青楼梦》 C. 《品花宝鉴》 D. 《雪月梅传》 满分:2 分 4. 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醒世姻缘传》 B. 《歧路灯》 C. 《金瓶梅》 D. 《儿女英雄传》 满分:2 分 5. 《隋炀帝艳史》属于哪一类作品。____。 A. 野史 B. 历史演义小说 C. 人情小说 D. 人物传记 满分:2 分 6. 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____。

A. 《绿衣人传》 B. 《秋千金记》 C. 《负情侬传 D. 《小青传》 满分:2 分 7. 《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下列哪部作品的别名____。 A. 《常言道》 B. 《何典》 C. 《斩鬼传》 D. 《平鬼传》 满分:2 分 8. 《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 A. 冯梦龙 B. 熊大木 C. 曹雪芹 D. 纪晓岚 满分:2 分 9. 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人情小说被称为() A. 感情小说 B. 世情小说 C. 恋爱小说 D. 风俗小说 满分:2 分 10. 林冲、杨志、武松、柴进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玉娇梨》 B. 《水浒传》 C. 《金瓶梅》 D. 《三国演义》 满分:2 分 11. 宋代传奇的代表作是____。 A. 《翠翠传》 B. 《流红记》 C. 《绿衣人传》 D. 《金凤钗记》 满分:2 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